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宁夏发展无公害农业优势条件浅析

建设 与 实 施 都 是 基 于一 定 的 限 制 条 件 , 通 过 深 入 分 析 宁 夏 所 具 有 的 自然 资 源 、 区域特 色、 人 文及农 产品 特 色
牛、 马铃 薯 、 瓜菜 、 优 质粮 食 、 淡 水鱼、 葡萄、 红枣 、
宁夏 ” 之说 , 黄 河 在 宁 夏 境 内全 长 3 9 7 k m, 流 经 1 3个县 ( 市、 区) , 引 黄灌 溉 条 件 得 天 独 厚 。沿 黄
河两 岸 的 宁 夏 平 原 土 地 肥 沃 , 地势 平 坦 , 沟渠 纵 横, 农业 资源条 件优 越 : 土地 资 源充 裕, 有 耕 地 l 1 O . 3 3万 h m , 宜农荒地 6 6 . 6 7万 h m , 宜 渔 荒
等优 势 条 件 , 为建 设 具 有 宁 夏特 色 的 无公 害 农 产 品 标 准 体 系 以及 实施 提 供 了理 论 依 据 。
关键 词 : 无公 害 ; 农业 ; 优 势 条件
中图分类号 : S -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o 2 - 2 7 6 7 ( 2 0 1 3 ) 1 0 - 0 0 9 8 - 0 2
而, 无公 害农 产 品标 准 体 系 的 建设 与 实施 都 是 基
重 要 的商 品粮 基地 和 国家级 “ 两 高一 优” 农 业 示范
区 。优 良的 自然环 境使 得 宁夏具 有 十分 明显 的发 展无 公害 化农 产 品的 区域优 势 。
于 一 定 的 限制 条 件 的 , 例如 , 对 产 地 环 境 的要 求 , 无 公害 的病 虫害 防治 技术 和施 肥要 求 , 以及检 验 、 包 装及 贮运 等 物 流 技 术 的 运 用L 1 等 。深 入 分 析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公布日期】2009.01.22•【字号】宁党发[2009]2号•【施行日期】2009.0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宁党发[2009]2号2009年1月22日)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发[2008]16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加快推进我区农村改革发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2009年中央1号文件,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深入分析了当前农业农村形势,全面部署了“三农”工作,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操作性。
全区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区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当前,我区农业农村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面临着许多新挑战,也面临着诸多有利条件。
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中央积极采取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大政策措施,又为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91
—
1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25.1
36
—
31.5
—
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345
27000
12
(元)
25186
10.8
1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675
8200
12
(元)
9119
12.2
19.城镇登记失业率(%)
4.35
<4.5
—
4.02
—
20.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32.7) (36)
—
0.92
—
GDP 比重(%)
11.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
9.6
15
10
67
—
(件)
12.科技进步贡献率(%)
42.8
>48
—
49
—
13.小学六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83.49
90
—
94
—
14.初中三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91.34
93
—
93
—
1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84.71
87
—
3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贸文化合作交流,在 30 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 20.5%,对外 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专栏 1 “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规划目标
实现情况
指标
2010 年
2015 年
年均增长 (%)
2015 年
年均增长 (%)
1.地区生产总值(2010 年价,亿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仙人掌健康产业:在沙漠中圆一个绿色的梦

仙人掌健康产业:在沙漠中圆一个绿色的梦7日下午,由农工党宁夏区委会与宁夏创业联合会共同举办的仙人掌健康产业发展研讨会在银川召开。
与会专家就宁夏经济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宁夏仙人掌健康产业发展战略、绿色创业及就业等主题进行了研讨。
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林业厅、农牧厅和扶贫办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及180多位当地企业家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上,专家对仙人掌健康产业发展战略、带动创业与就业等方面进行了论证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区内企业家参加了研讨会药学专家张万年在研讨会上介绍,墨西哥“米邦塔”仙人掌是世界上唯一能食用、国际公认具有降血脂、降血糖等保健功效的绿色植物,它可以消除体内多余的胆固醇和脂肪,从而抑制动脉硬化、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如果能够将其加工成保健产品,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都很可观。
作为国家“948”引进计划项目,早在1998年我国农业部就从墨西哥引进了“米邦塔”食用仙人掌,并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可选择的重点项目向全国推广。
在今年宁夏两会及全国两会期间,身为政协委员的农工党宁夏主委戴秀英曾先后两次提交议案,建议大力扶持宁夏发展仙人掌健康产业。
议案提出后受到各方重视与支持,目前,“米邦塔”食用仙人掌在宁夏中卫市已经试种成功,即将作为种苗向区内其它地市推广。
农工党宁夏主委戴秀英在研讨会上分析了宁夏发展仙人掌健康产业的优势条件戴秀英说,仙人掌本身是适于干旱沙漠地带生长的沙生植物和药材,加工转化率高、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在三面环沙的宁夏发展仙人掌产业,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沙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都有积极推动作用,并且借助“中阿博览会”等大型国际商贸会议的机遇,宁夏可以把仙人掌健康产品从宁夏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责任编辑:锁琴 )。
中卫市沙坡头区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 推 进 特 色 优 势 产 业 发 展 的 做 法 2 . 1 加 强领导 。 狠 抓 落 实
坚持 企 业 与 农 民 利益 兼 顾 的 原 则 。 既 要照 顾 企 业 的效 益 和壮 大 , 又 有效 地 消除 农 民的 生产 顾虑 , 激发 和 保护 农 民 的 生产 积 极 性 , 支持 并 配 合发 展产 业 。 同时根 据 市 场 行 情 ,
施蔬菜产业为主; 南 山 台 永康 镇 、 宣 和镇 、 常 乐镇 以 发 展 经 济 林果 产 业 为主 ; 河 南省 永康镇 、 宣 和镇 以 发展 养鸡 产 业 为 主 发展 畜 牧业 , 迎水 镇 以发 展 养鱼 产 业为 主 , 香 山地 区 的 香
山 乡、 高 兴仁 镇 以发 展硒 砂 瓜产 业 的 优势特 色产 业布 局 。 通 过 优 势 产业 区 域 规 划 布局 的建 设 , 沙坡 头 区优 势 产 业 已初
对一 些发 展 比较 好 的农 业龙 头 企业 要进 步引 导和 扶 持
实 施 技术 改 造 , 促 进改 造 升 级 , 有计 划 地 扩 大加 工 规 模 , 以
体。 四 是 推进 标 准 化 生产 , 加 强 品 牌建 设 , 促 进 农 业 可 持续 发展。 五 是加 大 了 为 农服 务 力 度 , 促 进 了政 府 职 能 转变 。 六 是 以增 收为 目的 , 社 员收 入逐 并 不断 完 善 优惠政 策 、 鼓 励 和 支持 国 家机 关 、 事 业 单位 、 企业 、 个 人等 积 极 参 与发 展 产 业 , 对 项 目实 行 承 包 责任 制 。 同时 采取 灵活 的 运行 机 制 , 鼓励 科技 行 政 人 员带
航拍中国宁夏知识点整理

航拍中国宁夏知识点整理一、宁夏地理概况宁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部,与陕西、甘肃、内蒙古接壤。
宁夏地处黄河上游和黄土高原之间,地势西高东低,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组成。
宁夏气候干旱,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阳光充足,是典型的内陆干旱气候区域。
二、宁夏历史文化宁夏地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宁夏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曾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
在历史上,宁夏地区曾经是西夏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西夏文化对宁夏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宁夏的自然景观宁夏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沙坡头是宁夏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有着壮丽的沙漠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贺兰山是宁夏的重要山脉,山川秀丽,植被丰富,是休闲旅游和登山爱好者的理想之地。
宁夏还有众多的湖泊和河流,如银川市南部的河湖景区、固原市的鸣沙山和沙湖等。
四、宁夏的民俗文化宁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回族是宁夏的主要民族,回族文化在宁夏地区具有重要地位。
每年的回族传统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都是宁夏地区最隆重的节日,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展示传统的舞蹈、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
五、宁夏的农业和经济发展宁夏地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盛产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农作物。
此外,宁夏还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
近年来,宁夏积极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产业,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支撑区域。
六、宁夏的旅游资源宁夏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
除了自然景观,宁夏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和建筑,如沙坡头文化景区、西夏王陵、六盘山石窟等。
此外,宁夏的草原文化和民俗风情也是吸引游客的特色之一。
七、宁夏的特色美食宁夏地区有许多独特的美食,代表性的有羊肉泡馍、绿豆糕、银川手抓羊肉等。
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制作工艺吸引了许多游客和美食爱好者。
总结:宁夏作为中国的一个自治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实施细则及考核验收办法

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实施细则及考核验收办法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宁政发[2013]10号)精神及《石嘴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石党发[2013]13号)精神,以全面推进“两区”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特提出全市培育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实施细则及考核验收办法。
一、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科技示范园区1、优质粮食科技示范园申报条件及验收标准:①实施主体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稻米加工企业、种植大户及开展承包服务的农技人员为主;②创建的标准化水稻高产示范园相对集中连片1000亩,其中机插秧连片面积500亩以上;③示范园必须达到“三覆盖、五统一”(良种覆盖、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专控防治达到100%,统一优质品种、统一机插秧、统一水肥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作业)的要求。
主要补助购买优质秧苗和插秧机的费用。
2、清真牛羊肉科技示范场申报条件及验收标准:肉羊科技示范场:①实施主体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清真羊肉加工企业、养殖企业、农民联户为重点;②新建圈舍棚圈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不含运动场),建设标准符合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64T756-2012,场区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在工商部门注册或市县农牧部门备案登记;③年末存栏基础母羊1000只以上、当年生产羔羊1000只以上,“三贮一化”池1000立方米以上;④流转土地建立相对集中连片优质牧草基地;⑤配套饲草料调制、防疫、消毒等基础设施;⑥实行扶贫托羊经营模式。
主要补助购买基础母羊、种公羊和饲喂机械。
肉牛科技示范场:①实施主体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清真牛肉加工企业、养殖大户为主;②新建圈舍棚圈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建设标准符合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64T756-2012,场区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在工商部门注册、市县农牧部门备案登记;③年饲养基础母牛200头以上,当年生产犊牛100头以上其中基础母牛存栏40%以上,“三贮一化”池2000立方米以上;④流转土地建立相对集中连片优质牧草基地。
210905805_提升宁夏农业科技服务能力的对策探析

宁夏农林科技,Ningxia Journal of Agri.and Fores.Sci.&Tech.2022,63(09):66-70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宁夏智慧型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与途径创新研究”(2020NXSZ1)、“数字科技促进宁夏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2022NXSZ3)。
作者简介:周小平(1978—),男,宁夏银川人,主要研究方向:科技管理、县域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
收稿日期:2022-05-16修回日期:2022-06-20农业科技服务贯穿于农业全产业链,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等特点,是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
当前,以技术与数据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国家和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2]。
以加大农业科技服务的有效供给为手段、增强供需对接能力为着力点,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效率为目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科技服务,对于有效解决我区传统农业科技服务中的结构性问题,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整体效能,支撑引领我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
本文通过介绍我区农业科技服务发展现状,分析宁夏农业科技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数字赋能提升宁夏农业科技服务能力的对策。
提升宁夏农业科技服务能力的对策探析周小平,马媛媛宁夏农村科技发展中心,宁夏银川750002摘要: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发展“六特”产业,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对于促进宁夏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总结宁夏农业科技服务发展现状,分析农业科技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数字赋能提升宁夏农业科技服务能力的对策建议,为加强宁夏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促进宁夏“六特”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地方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布局“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区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根据《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年)》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一)主要成效 1、区域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近年来,我区立足资源优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以引黄灌区集约育肥、中部干旱带滩羊选育、环六盘山自繁自育为重点的优质牛羊肉产业带;银川、吴忠奶业核心区,中卫、石嘴山奶业发展区的奶产业带;引黄灌区设施蔬菜、银北脱水蔬菜、中卫环香山压砂瓜、固原冷凉菜为主的瓜菜产业带;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业带;中宁为主体、贺兰山东麓和清水河流域为两翼的枸杞产业带;西吉、海原、原州为主的马铃薯产业带;全区玉米、引黄灌区水稻、小麦为主的优质粮食产业带;沿黄生态渔业产业带,特色产业区域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 2 -
2、特色产业发展质效同升。全区粮食总产量372.6万吨,实现“十二连丰”;奶牛存栏58.5万头,肉牛、肉羊饲养量分别达到250万头、1700万只,比2010年分别增长35.3%、32.1%、30.7%;瓜菜面积307.5万亩,比2010年增长13.3%;枸杞面积90万亩、葡萄面积60万亩,比2010年分别增长28.6%、58.7%;适水产业面积77.4万亩,比2010年增长17.3%。粮食人均占有量576公斤,居全国第5位;牛奶、牛肉、羊肉人均分别为205.3公斤、14.6公斤和15.2公斤,分居全国第2位、第6位和第5位;蔬菜人均762公斤,远高于全国523.5公斤平均水平;水产品人均24.5公斤,居西北地区首位。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6%,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119元,年均增长12.2%。 3、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升。培育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9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9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达到50家,龙头企业主板上市1家,新三板挂牌交易15家;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比2010年增长6个百分点;农民合作社发展到4726家,家庭农场1791家,带动全区53%的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全区建成17个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53个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培育农业商标、品牌30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21个,开通淘宝、顺丰宁夏馆网上交易平台,构建起了连通城乡、辐射区内外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 3 -
4、特色农产品科技和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全区粮食、奶牛、肉牛、肉羊、枸杞良种化率分别达到89%、100%、80%、93%、90%,马铃薯专业化率、脱毒化率分别达到75%、55%;奶牛成母牛单产7200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00公斤;秸秆加工利用率达到65%以上,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8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69%;全区认证无公害农产品911个、绿色食品205个、有机食品49个、地理标志证52个,“三品一标”产品种植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8%;蔬菜、畜禽和水产品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99%和99.1%。 (二)主要问题 1、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农业基础条件仍然薄弱,2/3为中低产田,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耕地质量整体下降,农药、化肥施用效率在35%以下,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不高,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全区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仅占29.8%,养殖规模化水平仅为53%。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 2、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比重偏大,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畜牧水产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10个百分点;林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种植业,夏秋比例仍需优化,以宁粳43号 - 4 -
为主的优质水稻仅占水稻总面积的50%。畜牧业,牛羊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67.8%,品牌优势发挥不足。 3、主要农产品效益下降。“十二五”以来,我区粮食生产成本年均增长超过10%;全区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亩均纯收益分别比2010年下降了2.5%、0.7%、8.5%、5.3%。牛肉、羊肉和牛奶等成本高于国际市场50%。玉米等价格走低,中澳、中新自贸协定生效履行,养殖业和葡萄酒等产业会遭受较大冲击,保增产增收的空间越来越小。 4、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远低于全国2.2∶1的平均水平。加工企业小而散,全区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8家,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农民合作社等产业化组织覆盖面小、带动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产业集中度不高,一二三产融合不够,缺乏知名品牌和优势龙头引领。 二、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全面优化农业生产空间布局。选择地域性强、品质优、市场前景好、带动农民增收明显的特色农产品,制定和实施《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布局规划(2016-2020 年)》,对指导全区各地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引导特色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加快培育“一县一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 (二)有利于形成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推进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发展适度规模生产,有利于吸引农产品加 - 5 -
工企业参与产业化经营,带动加工、储藏、运输、营销等关联产业发展。特别是特色农产品商品价值较高,发展特色产业有利于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扩大农村就业,开拓农民增收渠道,形成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 (三)有利于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当前,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呈现多元化和优质化趋势。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人们对农产品的营养功能、保健功能和食用安全性等个性化特殊需求旺盛,丰富多样的特色农产品倍受市场青睐。优化特色产业区域布局,加速现代生产要素向优势区聚集,有利于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特色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增加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满足日益细分的市场需求。 (四)有利于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我区优质牛羊肉、牛奶、蔬菜、枸杞、葡萄等产业基础好,品质优,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市场美誉度。借助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自治区建设内陆经济试验区的有利机遇,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品牌,加快宁夏农业“走出去”,可以将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提高全区农业整体竞争力。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优质粮食、草畜、蔬菜、枸杞、葡萄“1+4”特色产业,优化产 - 6 -
业布局,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全面提升“一特三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二)基本原则 1、聚焦特色原则。立足区域资源优势,注重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结构,聚焦“1+4”产业,突出地方特色,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品质优良、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2、市场导向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既要瞄准现实需要,也要着眼潜在需求,既要满足区内市场,又要开放国内外市场。在品种选择上突出品质特色、功能特色、季节特色,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优质化要求。 3、多产融合原则。加快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运销流通,促进产加销一体化,推动农业由产品生产向产业链、价值链生产转变,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特色农产品整体竞争力。 4、科技创新原则。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两组一协会”作用,加大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加强农业实用人才培训,激发农业生产要素内生动力。 (三)发展目标 产业规模效益稳步提高。到2020年,全区优质粮食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奶牛存栏80万头、肉牛饲养量300 - 7 -
万头、肉羊饲养量2000万只、饲草基地面积1000万亩、蔬菜面积320万亩、枸杞面积100万亩、葡萄面积70万亩、水产养殖面积80万亩;优质粮食产量稳定在350万吨左右,牛羊肉、奶、瓜菜、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26.5万吨、154.4万吨、800万吨、20.5万吨,枸杞干果25万吨、葡萄酒15万千升。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0%。 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升。到2020年,自治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80家以上,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达到6500家,家庭农场3000家。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2∶1。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40%,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0%。 产业科技装备明显改善。到2020年,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良种化率达到95%,畜禽及葡萄、枸杞良种化率达到9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3%,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四、区域布局 聚焦优质粮食和草畜、蔬菜、枸杞、葡萄“1+4”特色
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地方板块产业,在全区形成主业突出、多业并举、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重点发展“1+4”主导产业 1、优质粮食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