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汉同形异义词

合集下载

从远虑看汉日同形异义词

从远虑看汉日同形异义词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 NO.6,2012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261从“遠慮”看汉日同形异义词黄建华(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摘 要:日语和汉语有许多词是用相同的汉字来标记的,意义却不一样,这类词叫做“汉日同形异义词”。

日语“遠慮”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日语中却有新的特有的词义。

造成汉日同形异义现象有历史、社会、文化、心理等各方面原因,本文拟从“远虑(遠慮)”一词看汉日同形异义词现象。

关键词:遠慮;同形异义;心理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6-0261-3日语和汉语有许多词是用相同的汉字来标记的,意义却不一样,这类词叫做“汉日同形异义词”。

同形异义词往往会给日语初学者带来学习上的干扰,因此日语学习者和日语教学者都应重视并充分理解汉日的同形异义词现象。

曾有日语初学者问笔者,“おタバコは御遠慮ください”一句该如何理解和翻译。

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于对“遠慮”一词的理解。

“遠慮”来源于古代汉语,日语中却有新的特别的语义。

要理解“遠慮”,必须对该词的中、日文词义做考察比较。

造成汉日同形异义现象有历史、社会、文化、心理等各方面原因,本文拟从“远虑(遠慮)”一词看汉日同形异义词现象。

一、“遠慮”的汉语词义 首先从字形上来说,现代汉语的“远虑”一词,是古汉语“遠慮”的简体字。

关于“远”字,《古代汉语字典》解释如下:远的繁体字写作遠,是形声字,之为形,袁为声。

远的本义指“遼也”,即遥远。

就是空间距离长。

释义:①遥远,指空间距离大。

《荀子 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 ②久远,指时间长久。

刘向《战国策 赵策》:“此其迈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 ③程度上差距大,多。

韩愈《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汉日同形词对比与语际迁移偏误生成

汉日同形词对比与语际迁移偏误生成

7 ・ 5
这 一例 子 中 , “日本/日本 ” “ 名/ 名 ” 两对词 是 同义词 , 、有 有 这 这类 名 词在 汉 1 3同形词
中 占了大 多数 , 别是植 物 、 物名 称 以及很 多科技用 语 , 特 动 基本 上都 属 于这一类 词 ( “ 如 科 学/ 学 ” “ 园/ 圜” “ 科 、公 公 、 知 知哉 ” 。此类 词在 汉 日语 中词 义完 全相 同 , 使用 上 也 ) 在
L )” 。 新 闻/ 闰 新
日语里 的“ 固 ” 新 是报纸 的意思 ; 汉语 里 的 “ 闻” 应 的 日语 词 是 “ 工一 叉 ” 是借 新 对 二 , 自英语 的外来词 , 源于 “l S , 音 也相 似 。 来 IW ”读 e
() 2 日语 的意义范 畴 大于汉 语
日语 里 有一些 词语 的义 项 比与之 相对 应 的汉语词 的义 项要 多 , : 如 妻 子/ 子 妻
日 中“ 语 妻子” 的词义是 : 1 妻子。[ ] [] 2 儿女。而汉语里的妻子则只具备第一种词 义, 即妻 子 , 是指男 女结婚 后 女方 的称 谓 , 与丈夫 相对应 。 ( )日语 的意义 范 畴小 于汉语 3 还 有一 些 日语 词语 的义 项 比与 之相 对应 的汉语词 的义 项要 少 , : 如 同志/ 同志 汉语中“ 同志” 的词义是 : 1 为共 同的理想、 [] 事业而奋斗 的人。[ ] 2 人们惯用的彼此 之 间 的称 呼 , : 同志 。而 日语 中只有 第一种 词义 : 如 女 为共 同 的理 想 、 事业 而奋 斗 的人 。 ( ) 日意 义范 畴交叉 4汉 另外还 有 一些词 语在 两种 语言 中既有相 同 的词 义 , 有各 自所 没有 的词 义 , 也 意义 范 畴

中日词汇对比(课堂PPT)

中日词汇对比(课堂PPT)
第一节 中日词汇的对比
1
• 汉字传入日本至少有一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汉语 的词汇和日语的汉字词两者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古汉语 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使用或很少使用,或词义发生了变化, 另一方面,日语的汉字词虽然大部分保持着原意,但是其中一 部分发生了词义、使用范围、形态等方面的变化。此外日本人 还发明了不少独特的汉字词,如:“見習” “便所” “但し書” (ただしがき) “取締”(とりしまり) “引渡”(ひきわたし),再 者,由于日语中的某些概念找不到适当的汉字来表达,日本人 运用汉字造字法创造了一部分汉字,即日本的“国字”、“和 制汉字”,如:峠(とうげ)、畑、
中国公布的简化字与日本的新字体有一部分是差 异较大,如:
气(気) 圆 (円) 樱(桜) 价(価) 归(帰) 龙(竜) 丰 (豊) 县(県)儿
(児) 从(従) 卖(売) 广(広) 战
(戦) 窗(窓) 检(検) 纵(縦)
6
汉日语中同形同义词汇比比皆是,翻译时应该不会 有大的问题。另外,即使词义相同,两国语在用法 上也不尽相同。因此,这就要求译者不仅掌握它们 词义上的区别,还要掌握它们在用法上的不同。如 “要求”这个汉日语同形词,汉语的词义为“提出 具体的愿望和条件,希望得到满足或实现”,日语 的词义是“ほしい、必要だ、または当然の権利だ として、相手にその実現を求める”,从以上的两 个定义来看,共同面是很大的,然而侧重点不同。 汉语的“要求”希望愿望得以实现,日语的“要求 する”强调实现正当的的权利,所以比如“中国 强烈要求加入WTO”一文就不能译成“中国はWTO への加盟を強く要求する”而应该译成“中国は WTOへの加盟を強く希望する(熱望する)”。因为 前一种译法似乎让人觉得WTO有义务让中国加入, 不让中国加入就好象欠了中国的债,这显然是有悖 原义的。

基于语料库实例的易混中日同形词意义、用法辨析——以“事件”“事件”为中心

基于语料库实例的易混中日同形词意义、用法辨析——以“事件”“事件”为中心

现代语言学研究43基于语料库实例的易混中日同形词意义、用法辨析——以“事件”/「事件」为中心王灿娟(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871)摘 要:同形词“事件”/「事件」在汉语和日语中均为常用词,也是汉语水平考试和日本语能力测试的基本词汇,且常为学习者所误用,但有关两者意义、用法的详细辨析可谓凤毛麟角,且为数不多的既有研究之间也存在分歧。

本文基于多种语料库,从词语的概念义、感情色彩、对译等多个角度对该组同形词进行了辨析,并运用抽样统计明晰了各义项的分布情况及总体褒贬倾向,可为易混中日同形词的深入辨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中日同形词;概念义;感情色彩;对译;语料库 1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948(2021)01-0043-08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日同形词搭配关系的异同与习得研究”(17CYY06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灿娟,女,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汉日对比语言学、日语教育学。

一、引言汉语和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形词,其中以两字音读汉字词尤为常见。

其中有些词虽同形,但汉日意义、用法不尽一致,容易产生混淆,在母语为汉语的日语学习者和母语为日语的汉语学习者中的误用也较为普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日两国陆续开展中日同形词的对比研究,时至今日,仍有不少辨析中日同形词意义、用法的研究。

查询《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课题组,2008)、『常用語辞典(ポケット版)』(大河内昭爾,2012)及《新汉语水平考试(HSK)词汇(2012年修订版)》(国家汉办 孔子学院总部,2020)、『日本語能力試験出題基準【改訂版】』(国際交流基金 日本国際教育支援協会,2002)可知,同形词“事件”/「事件」在汉语和日语中均为常用词,且均为汉语水平考试和日本语能力测试的基本词汇,在汉语和日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日汉同形词汇的辨析

日汉同形词汇的辨析

日汉同形词汇的辨析彭燕【摘要】日汉申存在着很多的同形词汇,这些词虽然形式相同,可是在两种语言环境中的词义词性等却并不一定等同.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有必要区分好日汉同形词并在使用时要准确地辨析同形词的词义,选择适当的形式来使用.【期刊名称】《林区教学》【年(卷),期】2010(000)002【总页数】2页(P84-85)【关键词】同形词;同形类义;同形异义;词性【作者】彭燕【作者单位】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江苏,常州,21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63日语和汉语的语言类型不同,但日语中也有用汉字表记的,所以在词汇方面和汉语的交流很多。

特别是日语中还存在很多和汉语同形的词汇。

这也就为中国日语学习者提供了便利。

但复杂的读法和意义的变化也成了学习的障碍。

日语初学者也常常会受到母语汉语的影响,忽略了一些日中同形词中意义用法及字体等的差异而有很多误用的。

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日汉同形词的几点差异总结如下。

首先从字形的角度来考察,虽然原本中国的汉字传到日本时,日语和汉语的汉字字形相同,但是经历了很久的年代,中国的汉字与日本的汉字都在发展变化,目前日语和汉语的同形词在字形方面并非一致。

有的部分变化,有的完全不同例如:「発表」和发表、?評判?和评判、「価格」和价格;売買和买卖、伝統和传统、実践和实践、「試験」和试验等。

中国学习者在在书写此类同形词时误用的比较多。

比如细微差别的“強”与汉语的“强”,“践”与“践”等。

其次,从词义角度考察来看,分三种:1.同形同义。

即指的是意义和用法几乎相同的同形词。

这种同形词在日汉中存在很多。

特别是专业词汇和有关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词汇居多。

例如:血液/血液法律/法律研究/研究家/家科学/科学会議/会议教師/教师技術/技术2.同形类义。

即指的是日语和汉语中彼此意义在某方面上是类似的同形词。

有相同义项的同形词,其中有些词的差别极其细微。

这类同形词在日语学习中是最易被混淆的。

汉日同形词“特别”和「特別」的对比研究

汉日同形词“特别”和「特別」的对比研究

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14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0期“特别”和「特別」是典型的汉日同形词,两者在语义、用法上有相同之处,但也分别有汉语、日语独有的意义。

本文以“特别”、「特別」为研究对象,通过《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现代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与《スーパー大辞林3.0》、《新明解国语辞典》的释义对比,分析二者在语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利用《CCL 现代汉语语料库》(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和《現代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BCCWJ)》(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两种语料库,列举例句证明两者语义特征的异同。

[1]一、汉日同形词(一)汉日同形词的界定和分类日本文化厅(1978)对汉日同形词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查,考察了它们在汉日词典和日汉词典中的语义差异。

在其出版的研究报告《中国語と対応する漢語》中,将汉日同形词分为了S、O、D、N 四类,即同形同义词(same)、同形类义词(overlapping)、同形异义词(different)和日语中有而汉语中不存在的词(nothing)。

荒川清秀(1979)对此提出质疑,认为汉日同形词是建立在“视觉同一性”的基础上,不应将研究对象限定在汉字音读词上,重新讨论了S、O、D、N 的分类。

大河内康宪(1992)对汉日同形词进行了基本的定义,认为汉日同形词应包括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和日语中的汉语借词两部分。

基于这一观点,潘钧(1995)提出了判定汉日同形词的三个条件,即:①表记为相同的汉字(繁简字体差别及送假名、形容动词词尾等非汉字因素忽略不计);②具有共同的出处和历史上的关联;③现在中日两国语言中都在使用的词。

[2](二)关于汉日同形词的先行研究关于汉日同形词的共时比较有诸多研究成果。

宫岛达夫(1993)首先关注了汉日同形词在文体上的差异;曲维(1995)从不同角度将汉日同形词进行了分类;毛峰林(1999)探究了汉日同形词语义差异的原因;东海林万结美(2009)从语义之外的角度考察了汉日同形词;施建军,谯燕(2011)提出利用计算机和语料库抽取汉日同形词的方法;施建军,洪洁(2017)认为,在对比分析汉日同形词的意义用法时,应该按照 “意义→词性→句法功能→搭配关系”的顺序逐层考察。

最新 简析日语翻译能力的培养-精品

最新 简析日语翻译能力的培养-精品

简析日语翻译能力的培养日语的文字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中国的汉字,如何分析日语翻译能力的培养?近年来,随着中日两国经济合作的日益加深以及贸易往来的频繁增多,大量的日资企业、日语电视剧、动漫涌入中国市场。

为了满足这一现状,各个大学相继开设了日语专业,以便培养更多的日语专业人才,特别是日语翻译人才。

因此,学生在校期间翻译能力的培养变得格外重要。

所谓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表达另外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日语学习者需要不断地进行训练,以达到准确、流畅、规范的进行汉日互译。

在成为一名真正的翻译工作着之前,日语专业学生需要掌握如何熟练运用所学日语基础知识。

去进行日汉互译,以达到语言转换的目的。

一、日语翻译课程教学“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学生日语水平、翻译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在翻译课程教学时的引导与帮助,教师对翻译理论的讲解,在翻译技巧方面对学生的训练都是至关重要的。

1.翻译理论的教学理论是基础,只有掌握了基础理论,才能进行实践。

要成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工作者,对于翻译理论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翻译理论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翻译的实质。

只有具备了基本的翻译理论知识,才能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加顺利进行。

2.翻译技巧的教学在日语翻译的过程中,翻译技巧的运用对于日文翻译有很大的作用。

如果能够合理有效地运用翻译技巧,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用翻译技巧,尽量达到“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就需要教师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详细介绍直译、意译、加译、减译、倒译、顺译等翻译方法与技巧,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

当然,在翻译方法与技巧的传授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翻译方法的真正含义,比如加译和减译,并不是单纯的对原作进行词汇上的添加和删减,而是依据中日文的语言表达习惯,保持原作语言风格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添加和删减。

3.翻译背景的教学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无论是汉语还是日语都会产生大量的新的流行用语。

中日同形异义语

中日同形异义语

中日同形異義語についての分析周娜娜目次要旨キーワードはじめに中日同形異義語の比較基準決定Ⅰ. 語義についての分析Ⅰ.1 語義の虚実Ⅰ.2 ニュアンスの違いⅠ.3 語義の範囲Ⅰ.4 語義の相違Ⅱ. 用法についての分析Ⅱ.1 組み合わせの違いⅡ.2 使い方の違いⅡ.3 言語習慣の違いⅢ品詞についての分析Ⅳ色彩についての分析Ⅳ.1 文体の違いⅣ.2 褒貶色彩の違いⅣ.3 語感の強弱の違いⅣ.4 男女用語の違い終わりに参考文献要旨日本の漢字は中国から伝わったものであるから、当然中国語との繋がりが深い、しかし、そのつながりの深さは中国人が日本語を学習するのに便利さをもたらすと同時に、不便さも生じさせている。

そこで、中日両国の漢字を対比することによって、そうした言語学習の上での便利さ、不便さを確認したい。

中国語を母語として日本語を学習する人を対象に、中日同形語の意味及び用法上の微妙な差異を整理すると、まず、語義、用法、品詞と色彩の四つの面に要約でき、それはさらにいくつかのポイントに細分できる。

この視点から中日両国語の同形異義語を比較し、中国人の日本語学習者に同形異義語を正しく使ってもらいたい。

その理解をいっそう深めたら、効率よく、日本語らしい日本語、違和感のない日本語が習得できるようになる。

キーワード:語義、、組み合わせ、文体、語感、男女用語はじめに中国人、日本語学習者が常に、自分の持っている中国語の漢字知識に基づいて、日本語の漢語語彙を理解しようとし、使おうとしているが、中日両国の漢字の中に字体が同じでも、意味が多少異なっているか,或いは全然違いと言う漢字も少なくない。

例えば、「中国人は映画館で喧嘩する」という意味を、日本人は「中国人は映画館で言い争いをする」と思う。

また、「娘」という字を、中国人は「お母さん」という意味に勘違いする。

ある中国の留学生は初めて、日本へ行ったとき、町で「男湯」「女湯」と書かれた建物絵を見つけ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姿勢
中:体のかまえ、かっこう。
日:物事に対する心がまえ。
例:前向きの姿勢で処理する。
工具
中:①生産労働のとき使った器具。例えば:鋤、犂 ②目的を達成する物事。 日:工作に用いる器具。工作道具。
清静
中:①汚れがなく、きよらかなこと。 ②妨げられることがなく、心静かなこと。
日:汚れがなく、きよらかなこと。
円滑
中:誰からもよく思われるように節操なく人と付き 合う様子。 例:彼はまったく世渡り上手、人の気を悪くす るようなことをしない。(他为人处世十分圆滑,从 不得罪人。)
日:物事がとどこおりなく順調に進行する様子。 例:本会の運営は円滑に行われている。
曖昧
中:①(態度、意図が)曖昧である。 ②(行為)が怪しい、いかがわしい。 例:この二人の仲はとてもあやしい。(他俩的 关系很是暧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
中:仕事。職業。 日:①器物などを作ること。 ②土木、建築、製造などの作業。 ③ある目的のためにあらかじめ関係 者に働きかけを行うこと 例:図画工作 (绘图) 裏面で工作する。(私下里做工作)
結束
中:終わる。 日:①紐などで結び束ねること。 ②事にあたるために、志を同じくする者が一 つにまとまること。 例:薪を結束する。 (捆扎柴火) 結束を固める (加强团结)
日:物事がはっきりしない様子。 例:曖昧な答え、事件を曖昧に終わらせる。
中日同形異義語の比較
日本語科1001組
庄儒霞 趙莹莹
拘束
中:束縛される。ぎこちない、堅苦しい。
日:捕らえること。行動に制限を加えて自由を 奪うこと。
例:身柄を拘束する。(拘留。拘禁。)
汽車
中:自動車
日:蒸気機関車によって客車、貨車を引き、 レールの上を走る列車。明治初期には「陸蒸 気」と呼ばれた。
質問
中:なじる、詰問する問いただすという意味で ある。相手を非難する、責める。 日:疑問また理由を問いただすこと。国会での代 表、質問など自分の意見を述べることも含まれる。
野菜
中:食用になる野生の植物
日:生食または調理して、主に副食用とする 草木作物の総称。
作物
中:田畑植えて栽培植物、農作物園芸作物。
日:①(さくぶつ)(絵、彫刻、文章などの) 作品。 ②(さくもつ)中国のと同じ
相好
中:互いに好きである
日:顔つきが優しくて美しい
試験
中:①ある物事の結果または性能を調べるために 従事するイベント。 ②古代試験を指す。
日:①ある物事の性質や性能を試してみること。 また、検査すること。 ②試験、考査。日本語は「試験」という意味 をそのまま用いている。 例:試験を受け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