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一枝花种植技术
七叶一枝花种子繁殖技术

七叶一枝花是目前比较热门的贵重药材,在靠近神农架的鄂西北山区,产地每千克价格高达600元仍然供不应求。
由于野生资源基本枯竭,近年来许多农户开始将采挖的野生七叶一枝花转为家种。
常规的“野转家”栽培一般采取根茎无性繁殖,此法优点是技术简单,出苗率高,生长速度较快,缺点是用种量大,繁殖系数低,难以满足农户快速发展需求,不适合大面积人工栽培。
为加快繁殖,有的农户用采集的七叶一枝花种子播种育苗,探索有性繁殖技术,但播种后却发现七叶一枝花种子出苗很慢,而且发芽率极低。
研究发现,造成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七叶一枝花种子具有“二次休眠”现象,而且休眠时间较长,只有人工打破休眠,才能使七叶一枝花种子播种后早出苗、多出苗,进而达到提高繁殖系数,降低种苗成本之目的。
其技术要点为:7~8月份,待七叶一枝花蒴果开裂、种皮变成酱红色后,采集充分成熟的种子,用草木灰搓去种皮果肉,用清水洗净,随后用1%硫酸铜浸泡5分钟、或用0.1%多菌灵浸泡30分钟,对种子实施消毒,然后再将种子用清水洗净晾干,与洁净的湿润细沙(湿度以手握成团,松开即散为度)按照1︰5比例拌匀装于筐内,上盖3厘米厚草木灰,置室内通风凉爽处层积处理,直到来年春季播种。
层积期间注意喷水,保持细沙湿润。
如果种子数量少,家中有冰箱,可将种子与湿润细沙按照1︰1比例拌匀后,装于洁净的布袋中,在5℃左右的保鲜室存放2个月,再在20℃左右的室温下存放1个月,然后继续在冰箱保鲜室低温存放2个月,通过“低-高-低”变温处理打破休眠。
湿沙层积、变温处理后的种子,播种前需再用100毫升/升赤霉素(九二0)浸泡24小时,进一步打破休眠,提高种子萌芽率。
高山一般在4月份气温回升至15℃左右时播种。
在稀疏的阔叶林下,选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且管理方便,不易遭受畜禽危害的地方,建宽1.3米、高0.2米、长4~5米的苗床,将处理好的种子连同细沙均匀地撒在苗床上,然后将过筛腐殖土与草木灰按照1︰1比例混合均匀后覆盖于苗床,厚度以将种子盖严为佳,随后再在上面覆盖一薄层杂木屑或碎草、树叶,将苗床喷淋至足墒,用竹片搭设拱架覆盖薄膜,保持床内温度在20℃左右。
七叶一枝花种子价格及栽培措施

由于七叶一枝花的种子价格较高,且受到生长环境、种植 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但是,随着种植技术 的进步和普及,价格有望逐渐降低。
栽培措施
为了提高七叶一枝花的产量和质量,需要采取科学的栽培 措施,包括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合理的施肥和浇 水等。
06
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案
常见问题
01
种子价格不稳 定
02
栽培技术难以 掌握
病虫害防治困 难
03
04
产量不稳定
解决方案
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定 价
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时 采取措施
01
02
03
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栽培 技术
04
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 提高产量和质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七叶一枝花种子育苗技术
种子选择
1 2
优选品种
选择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如滇重楼、 华重楼等。
挑选种子
选择成熟度高、饱满的种子,提高发芽率。
3
注意纯度
确保种子的纯度,避免杂草和病菌的侵袭。
苗床准备
选择地块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有利于 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整地施肥
深翻土地,施足底肥,如腐熟的农家肥、复合肥等。
价格影响因素
01
02
03
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七叶一枝花的 需求增加,种子价格也会 相应上涨。
品质
种子品质好的价格会更高 ,因为它们具有更高的发 芽率和生长潜力。
季节和气候
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可能会 影响种子的价格,例如干 旱或洪水可能会导致种子 价格上涨。
02
七叶一枝花种子栽培措施
蚤休如何种植

蚤休如何种植蚤休又名七叶一枝花,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晾肝定惊之功效。
用于疔疮肿痛,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
蚤休如何种植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蚤休种植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蚤休种植方法1. 建立种源保护区要想获得七叶一枝花人工驯化栽培成功,从本地采集野生种子种植适应性更好,成功把握更大;如果从外地引种,则成功把握相对较小。
这就要求种植者要抢在当地野生资源被采空之前,取得当地林业部门(或资源保护区管理部门)支持,建立起种源保护区,为开展繁育、种植工作奠定基础。
剩余的野生资源如果比较集中,可留原地不动,通过设立警示标牌,加强生长期看护等措施,严防被人盗采;如果比较分散,可在秋季倒苗后将零星的植株挖起,集中移植到环境最适宜处,这样既便于看管,又便于采种。
2. 选择适宜种植环境人工驯化栽培七叶一枝花,最好模仿其野生生长环境,尽量选择与之类似的区域和地块种植,这是驯化栽培获得成功的关键。
一般在产地选择日照较短的背阴坡,或以散射光为主的森林间隙地种植,土壤以高山灰泡土、棕壤土、腐殖土为好。
要求土壤富含有机质,且肥沃、疏松、透气、保水性强。
有机质含量偏低的土壤,种植前要施腐熟农家肥或搬运森林腐殖土对其进行改良。
地块选定后,先将土壤翻挖,晾晒1个月以上,然后清理石块、杂草、树根,按1.2~1.3米宽开沟起厢,厢面土壤要尽量整碎,同时将土壤与肥料混合均匀。
厢沟宽、深各30厘米左右,四周起好围沟,确保沟沟相通,地不渍水。
地块周围最好扎上围栏或篱笆。
光照过强的地块,可在厢沟套种高秆植物遮阴,或夏季插树枝、搭荫棚遮阴。
3. 适时采种育苗目前人工驯化栽培七叶一枝花,主要采取两种繁育方式,一种是采集种子进行有性繁殖,另一种是切取根茎的顶芽进行无性繁殖。
前者繁殖倍数高,是扩大面积、实现规模繁殖的主要方式,但此繁殖方式苗前期生长缓慢,从播种到采挖需要6年左右;后者繁殖倍数低,但生长快,从播种到采挖只需要4年。
种子繁殖须适时采种,一般在秋季九十月份蒴果开裂、种皮变成酱红色、种子充分成熟时再采收。
重楼种植技术

云南重楼栽培种植技术云南重楼又叫滇重楼、七叶一枝花、独脚莲,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云南、贵州、四川等省,目前重楼属植物全世界有24种,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的热带及温带地区,我国有19种,南北都有,以西南各省区为多。
以根茎入药,我国传统中医认为:重楼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用于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打伤痛、惊风抽搐等症。
第一节植物形态特征(一)滇重楼,别名独角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状茎粗壮,茎高20-100cm,无毛,常带紫红色,基部有1~3 片膜质叶鞘抱茎。
叶5~11枚,绿色,轮生,长7~17cm ,宽 2.2~6cm,为倒卵状长圆形或倒披针形,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全缘,常具一对明显的基出脉,叶柄长0-2cm。
花顶生于叶轮中央,两性,花梗伸长,花被两轮,外轮被片4~6 ,绿色,卵形或披针形,内轮花被片与外轮花被片同数,线形或丝状,黄绿色,上部常扩大为宽2-5mm的狭匙形。
雄蕊2~4轮,8~12枚,花药长5~10mm,药隔较明显,长1~2mm。
子房近球形,绿色,具棱或翅,1室。
花柱基紫色,增厚,常角盘状。
花柱紫色,花时直立,果期外卷。
果近球形,绿色,不规则开裂。
种子多数,卵球形,有鲜红的外种皮。
花期4~7 月,果10~11月开裂。
(二)药材形状鉴别滇重楼药材呈结节状扁圆柱形,略弯曲,长5-35cm,直径 1.0-6.5cm。
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外皮脱落处呈白色;密具层状突起的粗环纹。
一面结节明显,结节上具椭圆形凹陷茎痕;另一面有疏生的须根或疣状须根痕。
顶端具鳞叶及茎的残基。
质坚实,断面平坦,白色至浅棕色,粉性或角质。
气微,味微苦、麻。
第二节生物学特性滇重楼有“宜荫畏晒,喜湿忌燥”的习性,喜湿润、荫蔽的环境,在地势平坦、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良好。
滇重楼生长过程中,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和遮蔽度,建造的荫棚遮荫度在60%-70%之间,散射光能有效促进滇重楼的生长。
龙岩市七叶一枝花药用资源及林下仿野生的栽培技术

龙岩市七叶一枝花药用资源及林下仿野生的栽培技
术
福建省龙岩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平均降水量1031 毫米~1369 毫米,日照时数1804 小时~2060 小时,适宜亚热带作物和林木的生长,野生中草药资源丰富。
其中野生七叶一枝花在海拔500 米以上的山区分布广泛,但近几年七叶一枝花由于采挖泛滥面临枯绝,资源破坏严重等等,导致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今天小只就来说说龙岩市七叶一枝花林下仿野生的栽培技术。
一、选地
海拔500-1000 米的山区林下地带,排水良好、含腐殖质较多、疏
松肥沃的微酸性沙质壤土;在种植地周围10km 以内无污染,交通便利;土壤环境质量要达到土壤质量GB15618-1995 的二级标准,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均不超过国家中药材GAP 种植相关标准,大气环境要达到”大气环境”质量指标GB3095-82 的二级指标;PH 值5 .8-6 .7 之间微酸性沙质壤土;选好地之后清除土壤中的石头和杂草,平整后将土壤深翻20- 25cm,根据地块大小起垄作畦,畦宽不等,高20cm,沟宽30cm,开好排水沟即可。
二、种苗移栽
1、种子繁殖
选择本地饱满成熟的新鲜野生种子,最好是现采现播,按10×10cm 的株行距播于做好的苗床上,播种后覆盖厚1cm 的腐殖土,之后再在
畦面上盖草,浇透水,保持湿润。
2、块茎繁殖
将地下根茎按垂直于根茎主轴方向,按根茎的芽残茎、芽痕特征用。
七叶一枝花的规范化法种植方法

七叶一枝花的规范化法种植方法七叶一枝花为百合科植物,其药用部位为干燥根茎,商品名为重楼,又名阜休、草河车。
为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品种,临床常用品种,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是著名的“神农四宝”(头顶一颗珠、七叶一枝花、文王一支笔、江边一碗水)品种之一。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乳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痈肿疔疮、跌损伤,毒蛇咬伤等病症。
据《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皂休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癫疾,痈疮,阴蚀,下三虫,去蛇毒”。
有俗谤云“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痈疽如遇着,一似手拈拿”,这是对它贴切的写照。
野生七叶一枝花适宜生长在海拔700-1100米地带的山谷、溪涧边及阔叶林下阴湿地,喜凉爽、阴湿、水分适度的环境,既怕干旱又怕积水;生长到可入药需要3-5年,采收块茎入药。
由于目前的野生资源枯竭,且药用部位生长周期长,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于是有了人工栽培技术。
现有的人工栽培技术中,多注重育种技术的研发,现在通常采用块茎繁殖技术。
现有的人工栽培技术的种植规模小,且尚未形成规范化的种植,成本高产量低,质量不稳定,难以达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尤其在近年来,以天然资源为原料的药物在疾病预防、治疗和保健中愈来愈受到重视,集绿色、安全、预防、保健、治疗于一体的中药产业正在成为世界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高度重视中药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中药产业必将成为21 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
因此,兼有经济植物和生态植物的两重特的性七叶一枝花,其种植和加工对各种化学污染又有严格要求,是很好的环保型产业,发展该产业不仅可以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还可以带来生态环境效益。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七叶一枝花的人工培植技术种植规模小、成本高产量低、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质量较为稳定且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产量得到有效提高的七叶一枝花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七叶一枝花别名叫什么-

七叶一枝花别名叫什么?七叶一枝花是一种花朵像叶子的中药材,早期台湾地区是用来治疗蛇毒、疮疡肿毒的,现在在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等应用也比较多。
七叶一枝花喜欢生长在灌木丛、山坡林下等海波比较高的地方,除了台湾外,在我国云南、四川等地也有分布。
那七叶一枝花别名叫什么?种植方法要点有哪些?一、七叶一枝花别名叫什么?七叶一枝花别名非常多,金线重楼、蚩休、重台根、蚤休、整休、草河车、重台草、白甘遂、虫蒌、九道箍、鸳鸯虫、枝花头、海螺七、灯台七、螺丝七、白河车、土三七、螺陀三七、七叶莲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七叶一枝花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南、华东、西南及陕西、甘肃、河南、山西、湖北(恩施、宜昌、十堰、襄阳、黄冈、咸宁,神农架林区)、江西、西藏、广西等地。
二、七叶一枝花的种植方法要点有哪些?1、种子处理七叶一枝花种植的话要选择颗粒饱满、表皮微皱的种子,然后将种子装入网袋中,用一层土一层种子的方式储藏在室内进行催芽处理。
等到七叶一枝花种子长出新根以后就可以进行播种了,一般选择四到五月份进行。
2、播种将七叶一枝花的种子撒播在温室的苗床上,覆盖一层薄细土,一般二十天左右就会出苗。
当年生的幼苗抗病害能力比较弱,所以要加强温度、水分、病虫害的管理。
3、移栽等到期二年六七月份的时候就可以进行间苗了。
间苗之前要先将土壤浇水,用木撬取苗,等到补苗后再浇足定根水。
4、中耕除草七叶一枝花在土壤疏松的情况下才能正常生长,地上的部分长势是比较弱的,要注意松土、除草等工作。
一般五月下旬到六月份上旬的话是雨水比较多的时候,这时土壤容易出现板结的现象,要注意及时的排掉多余的积水,防治洪涝灾害,做好中耕除草等工作。
5、遮荫工作因为七叶一枝花喜欢在阴凉、没有强光照射的地方生长,所以在生长期内要做好遮光处理,尤其是在出苗以后、移栽以后。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采取遮阳网,当然,你也可以用树枝进行遮荫。
6、追肥除了给足七叶一枝花基肥外,在六月份中旬到八月份末时要适当的进行追肥,此时生长比较旺盛。
深山奇药七叶一枝花“野转家”栽培技术要点

②施肥数量与方法 。 a . 施肥量 : 磷
肥每 亩 4 0 ~ 6 0 千克 , 钾 肥每 亩 1 O ~ 2 0 千克 , 氮肥 每亩 3 0 ~ 4 0 千克, 有机 肥 每亩 6 0 0 千克 以上 。 b 施 肥方法 : 施
山脚处各留 3 ~ 4米宽带不垦 ,待下
茎。 挖 出 的根 茎 , 原地 摊 晾一段 时 间后 , 再 去掉 茎 叶 , 抖净
泥土 ,把带顶芽部分切下留作种用 ,其余部分鲜销或晒
干、 烘 干后 出售 。干燥 的七 叶一枝 花 根 茎 , 以粗 壮 、 坚实 、
断面 白、 粉性足者为优。由于高山雨水多、 空气湿度大 , 需
要长期储藏 的七叶一枝花 , 须确保晒干 , 包装严实 , 然后
间重点抓好 中耕除草 、 保墒防渍 、 遮 阳防晒。 追肥宜慎重 , 应 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 、 化肥为辅 , 少量多次 , 施用均匀 , 谨 防伤苗。在肥料比例上要控施氮肥, 增施钾 、 磷肥, 促进 根茎生长。中后期 可在叶面肥 中加入磷酸二氢钾混合喷
句) , 选择晴天采挖 。挖时要注意尽量避免损伤到地下根
①施肥原则。大年以施磷 、 钾肥
为主, 小年 以施 氮肥 为 主 ; 秋、 冬施 有 机肥 , 春、 夏季 施 速效 J E( 化肥) ; 大 树 多施 , 小树少 施 ; 丰年树 多施 , 不结 果
2 . 修剪。科学进行低产油茶树
修剪 , 是 促进低 产 油茶 树改 造 的一项
可以有效地改善林地质量 , 对林木生
在表土面 ,也不能把肥施成一堆 , 这 样都不利于茶树根 的吸收。
二、 合理 疏伐 、 修 剪低 产树
茶品种低劣 , 因而造成大面积油茶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叶一枝花种植技术
七叶一枝花在植物学上属于百合科重楼属,是多年生药用植物,俗称“铁灯台”、“灯台七”、“七叶莲”等。
在我国四川省、云南省、湖南省、湖北省、广西、贵州省、江苏省,福建省、安徽省、江西省、浙江省等都有广泛分布,其药用价值高,在《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滇南本草》古今多部医药典籍中均有记载。
其根部入药,性味苦微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疼、息风定惊、平喘止咳等作用,特别是治疗毒蛇咬伤、疮疡肿毒疗效显著。
现代医学研究还有抗癌作用。
一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90CM。
茎直立。
叶5-8片轮生于茎顶,叶片披针形、倒卵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0.25-15CM,宽2.5-5CM。
花梗从茎顶抽出,通常比叶长,顶生一花,萼片4-6,叶状,绿色,长3-6CM;花被片细线形,黄色或黄绿色,宽1-1.5MM。
长为萼片的1/3至近等长;雄蕊8-10,花药长0.04-2CM。
蒴果球形。
花期
5-7月,果期8-10月。
二生态习性
1、地理环境
野生七叶一枝花生长于海拔700-1100M地带的山谷、溪涧边,阔叶林下阴湿地。
海拔500-3000M皆可进行人工种植。
2、土壤
最宜生长于腐殖质含量丰富的壤土或肥沃的砂质壤土,在碱土或粘土中不能生长。
日照较短的背荫缓坡地或平地,质地疏松,保水性、进水性都比较强的夜潮地、灰泡土、腐质土地种植最为理想。
3、水份
喜凉爽、阴湿、水份适度的环境,既怕干旱又怕积水。
4、温度
一般种子萌发、根生长发育和顶芽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8-20℃,出苗为20℃,地上部植株生长为16-20℃,地下部根茎生长为14-18℃。
植株较耐寒,低温无冻害。
2月下旬至3月上旬气温5℃,乃至最低气温2℃亦能出芽生长,气温在-2-1℃时对芽头产生冻害。
5、光照
七叶一枝花属喜阴植物,喜斜射或散光,忌强光直射。
一般种子萌发和幼苗阶段要求遮荫较好,而成熟前二年要适当减少遮荫增加光照,有利于次生代谢物和干物质的积累。
三种苗繁殖
常年种植生产用种苗一般9月底开始收获时剪取无破损芽头、无病斑的小块茎或春季采挖野生苗做种。
剪取芽头用草木灰蘸种,切口愈合快,可以防治感染。
七叶一枝花种子9月下旬成熟,朔果裂开,露出鲜红色浆果,采下置于清水中搓去果肉,捞出种子备用。
种子萌发特性:自然条件下重楼种子存在“二次休眠”(第1年10月份至第3年5月份前后)的生理特性,需经过两冬一夏才能出土成苗。
人工处理方法:采用细沙层积冷藏变温处理(低温4-5℃,高温20℃)后再用50-100mg·L的GA(赤霉素),处理24小时,以细沙为基质,在20℃温度下催芽60天后,可使发芽率达到90%以上。
常规催芽处理:重楼的种子在9、10月份成熟后,待蒴果开裂种皮变成酱红色时进行采收。
把成熟的重楼种子采摘后去除外壳,洗去果肉,稍晾水分,将种子拨出装入网袋,按一层细砂(或砂质壤土)一层种子(或按种子与砂(土)的比例1:5均匀混合)储藏于室内进行催芽处理。
同时施用种子重量的1%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并拌匀,装催苗框中,置于室内,催芽温度保持在18-22℃,每15天检查一次,保持土壤(或砂子)的湿度在30-40%之间(用手抓一把砂子紧握能成团,松开后即散开为宜)。
待重楼种子长出新根时(4-5月份)即可播种。
种子储藏层数在5层以下,宜薄不宜厚,壤土既要疏松透气,又要具有保水性能,土壤要经常保持湿润,但不能积水。
播种:种子按5×5cm的株行距播于做好的苗床上,苗床宽1.2M,高20CM。
种子播后覆盖1:1的腐殖土和草木灰,覆土厚约1.5CM,
再在箱面上盖一层松针或碎草,厚度以不露土为宜,浇透水,保持湿润。
当年的8月份有少部分出苗,大部分苗要到第三年5月份后才能长出。
种子繁育出来的种苗生长缓慢,3年后,重楼苗形成明显根茎时方可进行移栽。
当年生长的幼苗抗性较弱,一定要加强水分、温度和病虫草害的管理。
苗床土壤要长期保持湿润,棚内空气相对湿度50—80%,温度30℃以下,苗床遮阳度在50%左右,要时时监测病虫害的发生,及时清除箱面杂草,次年视苗情适当追肥。
二大田种植
1、选地整地
选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50mg/kg以上)的林荫(遮荫率为50%左右)地块,腐殖质含量高,首选板栗林、栎木林等阔叶林地。
全面翻耕,施足基肥(每亩施入3000kg腐熟农家肥,过磷酸钙35kg,硫酸钾20kg)后捞沟起箱,箱面宽1.5M,长度不限,四周开排水沟。
在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用遮阳网;没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树枝遮荫的办法。
2、合理密植
种植深度5CM左右,按20-30 CM行距,15 CM的株距交叉种植,芽眼朝上,覆盖准备好的土杂肥,然后覆土,覆盖的土杂肥和泥土厚度达5-8 CM为宜。
其上再覆盖树叶等植物碎屑等,达到保墒增肥的效果。
3、田间管理
出苗前搞好清沟排渍,防止渍水烂种。
七叶一枝花在3月上旬以后开始出苗,出苗后及时中耕除草。
苗高25-30 CM过后进行中耕除草,轻锄薄垄,直到5月上中旬前,除草以人工为主,五月上中旬,结合追肥进行中耕,每亩追施15 kg 45%硫酸钾复合肥,培土垄蔸,有利于块茎膨大,提高产量。
七叶一枝花喜阴湿,一般要求透光率在50-60%,除了利用林木遮阴外,如果还是达不到要求,还要利用遮阳网遮阴。
在连续干旱时,要注意补充水分,保持湿度达到70%以上。
三防治病虫害
七叶一枝花病虫害防治以病害为主,主要有立枯病、菌核病、炭疽病等。
苗期防治立枯病,药剂主要是敌克松、恶霉灵、百菌清等。
中后期防治菌核病、炭疽病。
药剂主要有菌核净、嘧菌酯、吡唑醚菌酯。
四适时采收加工
人工栽培七叶一枝花,每3年为一个生产周期。
9月中下旬后,地下茎进入完熟期,完成养分积累,10月份后,地面植株开始凋萎。
就可以开始采挖。
选取20-40 g芽痕饱满无病的块茎留种。
其他洗净泥土后分级,30 g以下分一级,30-50 g优等级,然后切2-3MM厚的薄片,晾干即可。
达不到收获年限的,第二年继续按上述操作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