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大军阀之北洋枭将孙传芳
孙传芳与浙奉战争

作者: 经盛鸿
作者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副教授
出版物刊名: 江苏社会科学
页码: 70-74页
主题词: 孙传芳;将领;浙奉战争;军队;江西;直系军阀;军官;部队;南京;吴佩孚
摘要: <正> 孙传芳是民国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是北洋军阀的“后起之秀”。
在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中,他凭着纵横捭阖的手段与一定的军政才能,夤缘时会,从一个普通的中下级军官,逐步升迁为手握重兵的将领与控制一省的封疆大吏,1925年秋,他以“浙江军务督办”身份,发动了震惊全国的“浙奉战争”,打响了全国反奉的第一枪,击败了气焰嚣张、不可一世的奉军,一举夺得上海、江苏、安徽及江西等省,控制了中国东南富饶辽阔的五省地区,成立“五省联军”。
孙成为威震一时的“五省联军”统帅。
中国的政治局面一度为之改观。
因此,浙。
刺杀孙传芳的施剑翘

联军总 州令孙 传芳 为扩
张 地 艋, 领兵 北 犯 拖从 滨 奉 命 迎 头截 。 坐着铁l } J 乍往
来督阵 、 孙传 芳连发 个电报 , 希 施从滨临阵倒 , f I J J
他取 胜 , 为其 l J J I J } 、 ; 爵 、 施 从 滨 为人 』 E , 小 就 埘孙 传 芳 发 动下 戈 , 使 涂炭不满 , r 1 然 一 I Jl I J 绝 不料 为孤 深 入, 援 兵 济 , l 皖北 镇 被打 帔 施 从滨 任被 包 『 { ; 1
一
、
从滨 抚养 长大 ) 施 中诚 为 团 长 , 继 承施 从滨 的
事业 ; : 、 公费送施谷兰的l 两个弟弟施 中杰 、 施
中权 去 I : 1 本 士官 学 校 读 书 。 造 就 人 , 效忠国 家。 张 宗 吕认 为施 从 滨 被 孙 传 芳 杀 害 , 电是 他 自己 的耻 辱 , 同时 也 怕 施 家 后 事 料 理 不 好 给 自 己惹 麻 烦 , 所 以这 三 条 件 他 当 即痛 快 地 答 应
பைடு நூலகம்
审 、 母亲身体 女 f - . 义刚受到 大 的¨ , 家【 n 勺 大小 ! j 1 = 秀鄙落到 J 施 、 椎嫩的肩膀 她遇剑的最现实的
77
各界 I 世纪固眸
难来 自两个方面 : 第一是 如何 仔 , 第 二是如 何复仇。
家中横遭 变故 , 很快就让一 卣养尊处优 的 大家闺秀体验到 了人情 冷暖。她带着母 亲去找 张宗 昌,提出处理父亲善后抚恤的 _ 二条要求 : 抚恤金一次发清 , 施家全家就此迁居天津 ; 二、 破格提拔 堂兄 ( 也是 其 父 早逝 后 一 直 南施
不 讲胛 , 漠 视 人 问起 码 准 则 的恶 — r 一 一 斑 ,
孙传芳晚年被一名女刺客所杀,这名女刺客是什么来历?

孙传芳晚年被一名女刺客所杀,这名女刺客是什么来历?杀死孙传芳的女刺客叫施剑翘,原名施谷兰,她杀孙传芳,四个字:为父报仇。
说起来,她也是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一代宗师》中章子怡扮演的角色宫二的原型之一。
作为直系后期最具实力的大军阀,杀伐无数的孙传芳曾有一句名言——秋高马肥,正好作战消遣!1925年秋,孙传芳为争夺安徽、江苏的地盘,与奉系军阀张宗昌展开激战,时任奉系第二军军长、前敌总指挥的施从滨,奉张宗昌之命迎头截击,三度拒绝了孙传芳的“招安”。
交锋中,施从滨兵败受俘,被恨恨不已的孙传芳割头惨死,并悬起来示众三日。
后来还是他的三弟以同乡名义,才将尸首辗转运回安徽桐城埋葬。
死讯传来,施从滨年仅20岁爱女施谷兰悲痛欲绝,当即立志为父报仇,手刃仇人。
她咬牙写下明志诗歌:“被俘牺牲无公理,暴尸悬首灭人情。
痛亲谁识儿心苦,誓报父仇不顾身。
”她是这么写的,也用接下来的半生时间,兑现了自己的誓言。
作为一个裹足女子,弟妹又都还年幼,起初,施剑翘并没打算亲自出手,而是将复仇的希望寄托在族兄施中诚身上。
施中诚任烟台警备司令的要职,但出于利害考虑,反而劝妹妹打消复仇念头。
施剑翘伤心之下,与他毅然断绝了兄妹关系。
1928年,在父亲遇害三周年的忌日上,施剑翘母女的恸哭惊动了前来借宿的同乡人施靖公。
他是山西军阀阎锡山部的谍报股长。
施靖公表示愿意承担为她报仇雪恨的大事,施剑翘遂下嫁于他,迁居太原。
1935年,施靖公已经被提拔为旅长,报仇的事却一拖再拖(以替伊复仇的名义把妹,也是简直了)。
施剑翘屡次要求施靖公履行当初的诺言,遭到拒绝后,与他一刀两断,带着两个儿子返回了娘家。
蓄志十年,父仇未报,她哀切地吟叹“翘首望明月,拔剑问青天”,并将名字由“施谷兰”改为“施剑翘”。
两个儿子的名字也由“大利”和“二利”,分别改为“佥刃”和“羽尧”,合起来也是“剑翘”。
不得不感叹,为父报仇真是她一生的全部人生梦想。
也是在这一年,施剑翘的弟弟施则凡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了,他带回一把日本军刀,发誓要手刃孙传芳。
漫谈北洋军阀的文化水平_高三作文

漫谈北洋军阀的文化水平北洋军阀就是以袁世凯编练的北洋新军为基础组成的军阀势力,其前身便是湘军和淮军。
湘军的掌舵人是曾国藩,淮军的掌舵人是李鸿章,这二位在中国近代都是赫赫有名的文人,诗文皆通,特别是曾国藩,他对中国近代封建的末代文化有巨大的影响。
以此看来,北洋军阀的文化基础是很良好的,有深厚的传统儒学根基。
说到北洋军阀,自然首先要说袁世凯,那袁世凯的文化怎么样呢?袁世凯家世还是比较烜赫的,祖上是地方的名流,袁世凯的叔祖父袁甲三就是李鸿章手下的爱将。
袁世凯家学还是很不错的,可袁世凯幼年读书并不怎么样,两次乡试都没考中,文化玩不下去了才决定弃文从武。
所以说袁世凯虽然有较好的儒学熏陶,但实际自身文化并不怎么样,青年时袁世凯曾作诗《言志》一首以自勉: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
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
从文艺的角度看,这个诗的确不怎么样,意境很俗气,平仄也没处理好,就一高中生水平。
但经过人生历练,袁世凯在人生后期,诗文水平大有长进。
袁世凯告密,致使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后来被同情维新的载沣给贬回老家,此时他韬光养晦,仍有很大的权力。
闲居中的他过起了垂钓生活,还写了《自题渔舟写真二首》,其中一首是: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
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
思量天下无磐石,叹息神州变缺瓯。
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
这首诗显然就跟他青年时写的诗意境就截然不同了,这首诗意境广阔的多,而且平仄到位,气势万钧,特别是最后一句“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不失为名句。
由此看来,袁世凯总体文化水平还是不错的。
然后就要提到他的第一谋士徐世昌,此人后来当过总统,被称为“文治总统”。
他就跟袁世凯不一样了,他小时候就很拔尖,青年时中了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庶吉士都是才学十分出众才能被选的上的。
他的诗文很多,晚年和幕僚共同编纂的《晚晴簃诗汇》几乎收录了清朝所以诗,为近代诗词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书画精通,现在他的墨宝也很值钱。
历史趣谈施剑翘刺杀孙传芳根本不值得提倡 施中诚才是对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施剑翘刺杀孙传芳根本不值得提倡施中诚才是对
的
导语:因为施中诚为仙霞古道的起始点湖门亭题了四个字,至今字迹尚存,所以作个说明。
42年施中诚任74军副军长,带57师沿浙赣铁路阻击日军向江山县
因为施中诚为仙霞古道的起始点湖门亭题了四个字,至今字迹尚存,所以作个说明。
42年施中诚任74军副军长,带57师沿浙赣铁路阻击日军向江山县进攻,在衢州后溪街,江山虎头山打了二场阻击战,掩护105师及86军撤退到江山廿八都后57师退防张村,11月底调到100军任少将副军长,43年4月任军长,同月调任74军任军长。
手下四员大将在中国近代史上名声响亮。
57师长余程万在守常德时1万人对抗日军13万人,守城16昼夜,毙敌1.5万人,战后全师只剩下107人。
接替100军军长的李天霞,后整编成83师,就是电影《南征北战》里的李军长。
最有名的是接替74军军长的张灵甫,后整编为74师,就是电影《红日》里那个守孟良崮的张军长,还有陪张军长一起自杀的副军长蔡仁杰。
46年他在家乡桐城砂子岗办述德小学,现在校牌还在,标准的唐颜体,出自施中将之手与清湖门亭字迹相同,1983年在美国洛杉矶去世。
可能许多人对施中诚不熟悉,但提起他妹妹施剑翘就知道了。
当年山东军阀张宗昌手下有个大将叫施从滨,兄弟四人,三个姐妹,老二施从云和冯玉祥发动“滦州起义”,兵败被杀,葬桐城金神骑龙村。
老大施从滨结婚后没有生育,施从云就将女儿过继给施从滨,施剑翘(当时叫施谷兰)到大伯家二年后,大娘就想生鸡蛋一样给她生了四个弟妹。
四叔有个儿子叫施中诚在大伯手下任警卫排长。
1925年10月施从滨从
生活常识分享。
丁文江辅佐孙传芳日子挡不住“最好军阀”投靠“最坏军阀”

丁文江辅佐孙传芳的日子挡不住“最好军阀”投靠“最坏军阀”-历史论文丁文江辅佐孙传芳的日子挡不住“最好军阀”投靠“最坏军阀”文|纪彭1926 年,丁文江选择与孙传芳合作,出任淞沪商埠总办。
了解他的人理解他的选择,而不了解他的人,对他这样的选择可谓“痛心疾首”。
这年八九月间,当时根本不认识丁文江的傅斯年在巴黎遇到胡适,对胡适连说三遍:“我回国第一件事情就是杀了丁文江。
”“爱民如子孙传芳”丁文江早年留学英国,回国后创办地质研究所,是一位以地质学名世的科学家。
1921 年到1925 年间,丁文江的本职工作是一位企业家——北票煤矿的总经理,业余身份是《努力周报》上的时评家和媒体人。
他一面办企业、一面做媒体,还通过一场“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当上了“青年导师”。
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选择和军阀合作?1924 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张作霖大获全胜挥师入京。
丁文江经营的北票煤矿公司地处热河省东南边境,与奉天接壤,此时已完全处于奉军势力范围之内。
丁文江对张作霖素来反感,“将奉系人物比拟为乡巴佬,完全为一群暴徒、游民、娼妓所包围”。
当自己的事业受到张作霖威胁时,丁文江表示再不能袖手旁观,他看透了北方军人是一点希望都没有,要到南方各省走走。
参与政事是丁文江的期望,“到南方各省走走”更不是随便说说,1925年8 月,丁文江在杭州与孙传芳商谈一周,他们之间有一段对话被丁文江当作笑话与胡适谈及:孙传芳问:“丁先生,请你想想,你在哪一个方面可以帮我顶多的忙?”丁文江回答道:“我曾想过,这时候中国顶需要的是一个最新式的、最完备的高级军官学校。
现在的军官学校,甚至于所谓‘陆军大学’,程度都很幼稚。
里面的教官都太落伍了,不是保定军官学校出身,就是日本士官出身。
这些军官学校的专门训练当然比不上外国同等的学校,军事以外的普通学科更是非常缺乏。
现在各地军官学校教出来的军官都缺乏现代知识、缺乏现代训练,甚至于连军事地图都看不懂!所以我常常有一种梦想,想为国家办一个很好的、完全近代化的高等军官学校。
民国侠女施剑翘为什么要刺杀孙传芳

民国侠女施剑翘为什么要刺杀孙传芳施剑翘孙传芳1935年11月13日的下午三点左右,这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天津一处叫“居士林”的佛堂里,正在听经文的人们被几声枪响惊呆了,眼前出现了可怕的一幕,只见一个在前排的男子已经脑浆飞溅,倒在地上,气绝身亡,一名身穿黑色风衣外套的女子手里握着一把枪,站在一边。
她很冷静地安抚众人,叫大家不要害怕,并且从衣服兜里拿出一沓传单,散发给大家,传单上写道,各位先生注意:今天施剑翘,原名施谷兰,打死孙传芳,是为先父施从滨报仇,大仇已报,我即向法院自首,谨以至诚向居士林及各位先生表示歉意。
倒在地上被杀的正是曾经威震一方,原北洋军阀、前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当时身中三枪,头部两枪,背部一枪。
那个女子呢,就是大名鼎鼎的巾帼女侠施剑翘。
施剑翘,原名施谷兰,1905年生人,施谷兰是长女,下面还有两个妹妹,两个弟弟。
父亲施从滨,是奉系军阀张宗昌的部下,任职山东军务帮办,施从滨性格耿直,正义,豪爽,一直是施谷兰的偶像,父女感情很深。
施从滨很喜欢这个女儿,把她当做男孩子培养,平时还教她骑马,打枪。
在外面父亲是雷厉风行的将军,在家里却是个和蔼可亲的人。
那个年代时局动乱,军阀混战,当时的孙传芳统领浙.闽.苏.皖.赣,拥兵二十万,号称东南王,是直系军阀的老大,势力很强,为人也是飞扬跋扈,残忍冷酷。
他多次写信给施从滨,想拉拢他,以此壮大自己的队伍。
当然遭到了施从滨的拒绝,所以孙传芳一直怀恨在心,不能释怀。
1925年秋天,张宗昌和孙传芳为争夺安徽、江苏的地盘展开大战,施从滨当时任第二军军长,和孙传芳交战,不幸在皖北固镇交锋兵败被俘。
小肚鸡肠的孙传芳不顾同僚的劝阻,置不杀战俘的公理于不顾,在蚌埠车站将施从滨杀害,并且残忍地割下头,悬首暴尸三天三夜,鼓吹以扬军威。
噩耗传来,全家悲痛万分。
此时,施谷兰20岁,想到父亲死得那么惨,回忆起父亲亲切的容颜,她无法压抑内心的悲愤,复仇之火熊熊燃烧,她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为父报仇!可是弟弟都还年幼,自己还是个小脚,怎么报仇呢?施谷兰想到了堂兄施中诚,施中诚自幼在施家长大,和施从滨情同父子,当时刚从保定军校毕业。
民国孙传芳被刺案

民国孙传芳被刺案
王纪鹏
【期刊名称】《兰台世界》
【年(卷),期】2012(000)025
【摘 要】1935年11月13日,蛰居津门之孙传芳被刺,喋血津门佛堂,这一消息震惊
了整个天津。各大报刊在重要位置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总页数】2页(P52-53)
【作 者】王纪鹏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相关文献】
1.档案记载:施剑翘刺杀孙传芳被特赦一案 [J], 王艳梭;刘志方
2.施剑翘刺杀孙传芳替父报仇 救国会七君子“危害民国”被捕 《中华民国刑法》
实施后的刑事大案 [J], 刘郴山;
3.民国时将军被刺杀,居然没有人管 [J], 韩福东;
4.民国孙传芳被刺案 [J], 王纪鹏
5.有关施剑翘刺杀孙传芳案史料一组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十大军阀之北洋枭将———孙传芳北洋枭将———孙传芳最高职务:五省联军总司令。
最传奇事:留学日本,与冈村宁次拳脚相向。
最痛心处:深爱的女人何洁仙早逝。
最得意事:闪电般地击败如日中天的直奉联军。
??与湘军大战8天8夜,一仗成名??毕业典礼上当众求婚,吓得周佩馨大哭??率兵进驻杭州,雷峰塔轰然倒下??剖士兵腹,杀被俘将,残忍成性,终遭恶报一双胶皮鞋,改变了小参谋的命运,从此,孙传芳在湖北,大有一手遮天之势;在湘军来犯之际,孙传芳与湘军血战八天八夜孙传芳,字馨远,1885年4月7日生于山东泰安。
早年家贫,举家流落到济南。
他二姐颇有几分姿色,经人说合,给武卫右军营务处总办王英楷做二房。
孙传芳在姐夫的帮助下,入武备学堂步兵科学习。
1904年秋天,孙传芳赴日本东京士官学校第六期留学。
第一次列队时,一个20来岁,长得精瘦但很干练的军人站在他们面前,自我介绍:“我叫冈村宁次,是你们的区队长,希望大家遵守纪律,服从命令,请多关照!”一个星期天的傍晚,冈村宁次在进行晚点名时,发现新生中少了孙传芳、杨文恺、张群、周荫人等人,原来他们外出未归,这还了得!冈村顿时大发雷霆。
原来,孙传芳等人嫌军校的生活太清苦,平时只有豆腐白菜,肚子里一点油水也没有。
于是星期天结伴外出,租了一间房,买了几斤清酒和一副猪下水,日本人都不吃猪下水,因此很便宜。
几个人大吃大喝,没想到醉得一塌糊涂。
等发现快到点名的时间,紧赶慢赶往学校跑,但还是晚了。
几个人东倒西歪地来到操场上,区队长冈村宁次已是怒气冲冲,劈里啪啦左右开弓,一个人揍了两个耳光。
“巴格牙路!你们不是军人,纪律的不懂!”孙传芳个头小,被冈村宁次一巴掌打在头上,把帽子打掉了,脑后的辫子抖搂出来。
冈村宁次用手拉着他的辫子:“呛过罗!呛过罗!”日语为猪尾巴的意思。
“支那人,一盘散沙,将来有一天,我们在战场上还会打败你们!”孙传芳受到侮辱,浑身的血一下子都涌到头顶上来了,他仗着酒力,猛地抓过自己的辫子,往脖子里一绕,骂道:“我日你奶奶,老子今天就教训教训你这个狂妄自大的家伙!”接着他发疯似的蹿上去。
冈村宁次是柔道好手,见孙传芳扑过来,用手一挡,身体往外一侧,就势来了个大背,把孙传芳摔落在地。
孙传芳咬着牙爬起来,一个饿虎扑食,又冲上去,冈村宁次闪转腾挪,一个反手擒拿,将孙传芳的脖子压在自己的皮鞋上。
孙传芳真急眼了,照着翻毛皮鞋就是一口,冈村宁次疼得一咧嘴,稍稍分神,孙传芳死命往上一拱,冈村宁次猝不及防,被顶了一个仰面朝天。
孙传芳被张群拉住,气哼哼地还在高声大骂:“小日本,老子不尿你!有种再来!”杨文恺等赶快上前把冈村宁次搀扶起来,冈村推开众人,对着孙传芳笑容可掬,伸出巴掌拍了起来:“哟希,哟希!孙君,你的胆量大大的!是一条汉子!”不打不相识,从那以后,孙传芳和冈村宁次成了好朋友。
孙传芳从日本归来,分派到湖北督军王占元手下做参谋。
早年,王占元在袁世凯的新建陆军中扛大旗,很快得到营官王英楷的赏识,得到提拔。
王英楷又给他撮合了一门亲事。
王占元从此平步青云,却从骨子里落下了怕老婆的毛病。
他那个不满三尺高的夫人,骂人水平一流,只要开口,双手叉腰,骂三个时辰不会重复的;让她收声也好办,王占元主动送上耳朵,让她风筝般地扯,在督署大院中“游行”,可堂堂的上将军在部下面前成何体统?夫人从娘家陪嫁过来一个小丫头,当时只有几岁。
七八年过去,出落得如花似玉,貌若天仙;尤其爱穿一身雪白的裙衫,夫人给她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何洁仙。
王占元体壮如牛,垂涎老婆身边的“嫩草”。
无奈,何姑娘住在夫人的里间,他不敢越雷池一步。
一天,王占元蹑手蹑脚地经过夫人的床前,他的官靴发出“橐橐”的声响,夫人扯着鼾声,跟在他的后面。
王占元正要得手,耳边骤然一个炸雷:“你这个老不要脸的,一翘尾巴,老娘就知道你要拉什么屎!”王占元跪了搓衣板;一惊一吓,又受了风寒,发起了高烧,一连躺了几天,没有去办公,参谋孙传芳提着点心前来慰问。
这时,何洁仙端着药碗走进屋来。
“何姑娘,把药给我!”孙传芳从何洁仙手中接过药碗,乘机用小手指在她手心里挠了一下,何洁仙浑身一颤,粉脸通红,害臊地离开了。
孙传芳也十分迷恋何洁仙的花容月貌,但她是王督军的禁脔,怎敢越雷池一步,拿自己的仕途开玩笑?他一面轻轻吹着药,一边问:“王督帅,好好的身体如何病成这个样子?”王占元用嘴努了一下何洁仙窈窕的倩影,小声说:“还不是为她着了凉。
”孙传芳笑着说:“您好好调养休息,别的就少操心吧。
”夜深沉,孙传芳提着一双崭新的胶皮鞋,悄悄地来到王占元的窗前,轻轻地敲了两下。
房门开了,王占元伸出手,接过鞋换上,在屋里来回走了两圈,果然是又轻又软,还带保暖。
王占元笑得很得意。
当时胶皮鞋都是舶来品,也绝对是奢侈品,孙传芳专门托人从广州的洋行里才买了一双。
在孙传芳的帮助下,王占元终于暗度陈仓,他心想:“孙传芳真是个有心人,以后还要提拔他。
”在王占元的提拔下,孙传芳升为团长。
王占元从此不早朝,经常派孙传芳代替自己去检阅军队,孙传芳在湖北大有一手遮天之势。
然而,王占元由第二师师长升任两湖巡阅使以后,要重新任命第二师师长人选,孙传芳认为非己莫属。
待宣布时,师长一职,竟落到一个能力极差的王金镜身上,孙传芳一肚子怨气,请病假去鸡公山“疗养”。
1921年,湖南军阀赵恒惕进攻湖北。
王金镜打仗不行,节节败退。
王占元的地盘岌岌可危,几次派人去催孙传芳,就是不见人来。
王占元知道“船”湾在何处,只得亲自去请孙传芳出山。
“老弟,都什么时候啦,这火都上房了,你还沉得住气?”孙传芳头上搭了条毛巾,哼哼唧唧:“有王金镜师长指挥第二师,包管没事。
”“老弟,哥哥看走了眼,王金镜只是个大草包。
你只要保哥哥过了这关,荣华富贵都在后面。
”“什么荣华富贵,都是过眼云烟,我现在保命要紧啊。
”孙传芳不见兔子不撒鹰。
王占元咬咬牙,一狠心使出美人计:“你一人在外,没个嘘寒问暖的人不行,我和你嫂子商量过了,把何洁仙给了你,再送一份丰厚的妆奁。
”“何洁仙?”孙传芳一听来了精神,一把抓下额头上的毛巾,坐了起来,“二哥,我看先办婚事,冲冲喜!”王占元彻底妥协:“好,好,一切依老弟的意思办。
”孙传芳赶至羊楼司,使出浑身解数,与湘军打了个昏天黑地。
从7月29日至8月5日,带军连续与湘军拼杀了8天8夜,打得湘军胆寒,湘军将领鲁涤平惊呼:“孙传芳这小子比张敬尧厉害多了,我们事先完全没估计到,王占元手下竟有这样一个肯打硬仗的战将。
”但是由于援军迟迟不到,孙传芳的部队损伤过半,只好退兵。
这时,吴佩孚的援军到了,却打起“援鄂不援王”的旗号,夺了王占元的地盘,孙传芳便退向武穴。
战事结束后,吴佩孚请孙传芳见面,伸出大拇指称赞:“十多年以来,英美方面认为,中国的内战是雷声大、雨点小,连直皖战争都只打了三天,而你却打了八天八夜,威风给你打出来了!”孙传芳说:“未遇明主,只能寄人篱下,碌碌无为。
”吴佩孚拍着他的肩头说:“馨远,凭你的才干,王老头对你不够意思,现在他走了,咱们一块干吧!”为了拉拢孙传芳,吴佩孚拿出30万元给他做军饷,又保荐他为第二师师长、长江上游总司令。
孙传芳心存感激,改投吴佩孚。
赳赳武夫,却百炼钢化绕指柔。
何洁仙去世后,孙传芳魂牵梦绕。
另一位漂亮女子出现在他面前。
孙传芳穷追不舍,终于成就良缘孙传芳带着何洁仙去宜昌赴任,可谓志得意满,神采飞扬。
他对何洁仙爱得很深,当她还是一个小丫头时,孙传芳就十分喜欢逗着她玩。
王夫人曾开玩笑地说:“将来,这个小美人给了你吧。
”孙传芳认真地说:“得到何洁仙,我也金屋藏娇。
”以前,当孙传芳得知王占元觊觎洁仙后,内心是痛苦的,为了生存和仕途,他只能助纣为虐。
现在,孙传芳是鱼与熊掌兼得,真是心花怒放。
婚后琴瑟和鸣,感情如胶似漆。
但没多少时间,何洁仙经常咳嗽,身体虚弱。
经医生检查,她竟是患了当时的绝症———痨病。
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急电孙传芳率第二师赶往前线。
此时何洁仙生命危在旦夕,孙传芳左右为难,急得团团转。
吴佩孚急如星火,迭电宜昌:“此次战役,关系甚大。
请速来助战,战胜之后,河南督军非君莫属。
”督军之职的诱惑多大,对于一个没有地盘的小军阀来说,是不言而喻的。
于是孙传芳一狠心,与何洁仙诀别:“军务在身,只好暂别,医生说你是个富贵病,不碍事,多吃多玩,没事去三游洞转转,看看大江,散散心。
我去去就回!”暮春时节,落英缤纷。
孙传芳带着队伍只走到湖北与河南交界的武胜关,前方战事就结束了,督军泡了汤,待他赶回宜昌,物是人非,何洁仙已香消玉殒。
他含泪埋葬了何洁仙,并在军装上衣袋里,总是放着一方白绸手帕,露出一角。
一天,宜昌女子师范学校举行毕业典礼。
孙传芳被邀请出席。
校长问道:“孙司令口袋为何总露白帕?”孙传芳叹了口气:“内子去世,以示纪念。
”校长说:“将军侠骨柔肠,世间罕有。
如果我校女生中有将军中意的,我一定为将军作伐。
”在典礼上,孙传芳亲自给优秀女毕业生颁发文凭。
他拿着文凭高声唱名:“周佩馨———”一位年轻漂亮的二八佳丽,像一只美丽的蝴蝶,翩翩而至:她身穿合体的阴丹士林上衣,下面是一条黑色的裙子,白色的高筒袜子,黑布鞋。
她有礼貌地给校长和孙传芳鞠躬。
就在她抬起头接文凭的一瞬间,孙传芳强烈地产生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
校长向孙传芳介绍:“周佩馨是本校的高材生,擅长工笔丹青,尤爱翎毛、花卉,写得一笔娟秀的灵飞经,在省里还得过锦标呢。
”“周佩馨?我字馨远,她不就是我要找的爱人吗?”想到这里,不由得脱口而出:“他娘的,就是她了!”孙传芳迅雷不及掩耳,双脚跟并拢,给小女生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震屋瓦地说:“周小姐,请你嫁给我!”全场被他的惊人之举惊呆了,周佩馨吓坏了,粉脸涨得通红,“哇”的一声哭出来,转身跑下台。
校长乱了阵脚,忙说:“司令,我去劝劝?”孙传芳说:“不!我自己去!”他大步流星撵了上去。
一群当兵的闯进周家,全家人吓了一跳,孙传芳说:“自古英雄爱美女,传芳不才,也是长江上游总司令,我是特地来向周小姐求婚的,请岳父岳母做主。
”周家哪敢不同意这门婚事,只有首肯。
他们定了一个良辰吉日,在校长的证婚下,少年将军终于以英雄气概,与二八佳丽成就美好姻缘。
情场春风,战场得意。
不久,吴佩孚命令孙传芳去福建,夺皖系李厚基的地盘。
孙传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平定八闽。
没想到,打下的江山,却被周荫人占了先机,孙传芳被排挤出省城。
正好遇上江浙战争爆发,江苏督军齐燮元为争夺上海,与浙江督军卢永祥开战,联络孙传芳从后路夹击。
于是,孙传芳大度地将福建地盘让给周荫人,自己率军偷越仙霞岭,直插杭州。
卢永祥后路被抄,大败。
孙传芳占了浙江,被北洋政府任命为浙江军务督办;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块地盘。
1924年9月25日,孙传芳的部队进驻杭州城,就在这一天,西湖边上著名的雷峰塔在一声巨响中轰然倒塌。
老百姓议论纷纷,认为是因为孙传芳杀气太重,带兵进入杭州,雷峰塔才倒掉的,不是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