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师教育硕士教育研究方法 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整理(应考版)

导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内容及结构

●教育研究的方法体系【个人认为此标题应为: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体系】

分四个层次:

(一)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哲学方法论、横断科学方法论(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学科群方法论。

(二)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实证主义范式(定量范式、归纳式)、自然主义范式(定性范式、演绎式)。

(三)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理论研究法(哲学法)、教育历史研究法、教育比较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观察法(问卷与访谈)、教育调查法、教育实验法。

(四)教育研究的辅助技术:选题的方法与技术、教育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术、抽样方法与技术、教育测量技术、教育统计技术、教育研究报告撰写方法与技术。

第一章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

注:此章考两个小题,每题2分,共4分,主要考人物、事件。

一、教育研究的萌芽期(古希腊——16世纪)

亚里士多德科学研究程序:观察——归纳(演绎)——科学性原理

亚里斯多德三种归纳法: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直觉归纳法。

二、教育研究的初步发展期(17世纪——19世纪和20世纪初)

这一时期教育研究主要有四个特点:

1、教育研究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走上了理性化、系统化的道路。以出现了一大批教育大师和教育著作为标志。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卢梭的《爱弥尔》、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等。

2、受哲学发展水平的影响,形成了两种以不同哲学理论为指导的教育研究范式,归纳式、演绎式。归纳式推崇实证研究,演绎式推崇思辨研究。

●这一时期出现了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

经验论代表人物:培根,强调经验,归纳法,实证研究。

提出观察——实验方法的体系:观察——归纳(实验)——解释性原理

唯理论代表人物:迪卡尔、莱布尼茨,强调理性,演绎法,思辨研究。

3、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研究的基础。

“教育学心理学化运动”:代表人物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

4、实验法在教育研究中得到初步应用。

19世纪形成并盛极一时的科学主义思潮强调“观察—实验方法”是认识世界最有效的方法,启发人们开始尝试在教育研究中开展实验研究。

裴斯泰洛齐:1774年开展初等教育与手工业劳动相结合的实验;

欧文:19世纪初开展教育与机器大生产相结合的实验。

三、教育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的形成期(20世纪前半期)

1、教育理论观点之争集中于研究方法之争,推动了研究学科独立

传统派教育: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旧三中心论:教师、教材、教室。

现代派教育:代表人物杜威,新三中心论:学生、经验、活动。

2、教育研究方法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学科的标志:(1)1909年芝加哥大学率先开设教育研究方法理论课程;(2)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教育研究方法的专著。

3、两种教育研究范式——归纳式和演绎式各自进一步发展。归纳式教育研

究催生了实

验教育学(德国拉伊和梅尹曼)、教育测量运动(桑代克);演绎式教育研究产生了新传统派教育:新托马斯主义、永恒主义、要素主义。

四、教育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的完善期(20世纪后半期)

美国60年代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

第二章教育研究的基本规范

注:此章考论述、简答题。教育学的学科归属问题、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教育研究的科学规范、教育研究的道德规范4个问题都是重点。

1、简述教育研究的方法属性(简述教育学的学科属性):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育学既带有社会科学的色彩,又兼具人文学科的特征;教育研究既强调思辨研究和定性考察,也强调实证研究和量化分析。

2、简述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性:教育研究对象具有五个方面的特殊性:(1)复杂性。做准确的归因分析比较困难,原因在于影响教育活动的因素众多,以及人的介入。自然科学研究是一因一果,而教育研究是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2)境域性。教育研究将普适性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具有情境性和不可复制性。(3)整合性。教育研究必须将分解式研究与整合式研究结合起来。(4)模糊性。教育研究必须将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结合起来,因为教育效果既取决于认知因素,又取决于情意因素。(5)两难性。教育研究必须将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研究相结合,而在理论上存在大量悬而未决的两难问题。

3、简述教育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可以是简答4原则之一):(1)客观性原则。教育研究应保持价值中立,尽可能避免个人价值取向对研究的负面影响。(2)公共性原则。研究中应尽可能使用学术界公认的术语,如果没有公认的术语,必须自我界定并贯彻到底。(3)操作性原则。研究中涉及的主要概念术语要有明确的、可操作的定义。(4)检验性原则。研究的结果要经得起重复验证,但只要求前后研究结果在发展趋势和方向上相同,而不强求资料数据一模一样。

4、论述教育研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所谓教育研究的道德规范是指在教育研究中,基于伦理的需要,研究人员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其基本内容包括:(要点)

(1)实事求是,审慎解释研究结果。①以事实为依据,不弄虚作假,歪曲事实。②详尽解释成果的有效性条件和适用范围。③推广成果要严谨、慎重。

(2)充分尊重和保护被试的各项正当权利。这些权利包括: ①知情权②不协作权③匿名权④个人资料保密权

(3).避免给研究对象造成伤害。①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可以预期的伤害。②若伤害不可避免,必须提前告知研究对象。③若伤害是严重的、长期的,则必须停止研究。

第三章教育研究的类型与程序

注:大致了解,考一个单选,一个简答。

1、简答教育研究的基本类型?

(一)按研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1)基础研究:增加知识,提高认识。(2)应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应用研究又包括:①现状研究:研究现行教育活动的特点、问题。②发展研究:探索解决教育问题的有效方法、途径或策略。③评价研究:对某种教育活动的价值作出判断。④预测研究:预测教育活动未来的发展方向或趋势。

(二)按照研究水平的不同,可分为:(1)直觉观察水平的研究:“发生了什么事?”。(2)探索原因水平的研究:“为什么发生这样的事?”。(3)迁移推广水平的研究:“在其它条件下还会发生这样的事吗?”。(4)理论水平的研究:“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理论基础?”

(三)按研究中收集处理资料方法的不同,可分为:(1)定量研究:关心教育活动中各要素在数量上的变化及其影响。强调客观、准确,重在探索教育活动中带有普适性的规律,但一般只能揭示比较表面化的特征或规律。(2)定性研究:关心教育活动的本质及其意义,而不太关心它们在数量上的变化。强调对特定情境下教育活动的独特性的理解,强调研究的情境性和深度挖掘,而不太关注研究结果的普适性。研究样本一般较小。

2、研究变量:在实验研究中一般有三种变量:(1)自变量:原因变量;(2)因变量:结果变量;(3)无关变量:控制变量。

3、常用的抽样方法:(1)随机抽样。包括①简单随机抽样;②等距随机抽样;③分层随机抽样;④整群随机抽样。(2)典型抽样。

第四章教育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术

注:重点章节,没有概念,三个意义是重点。

什么是教育文献检索?试述教育文献检索的功能与作用(意义)?

教育文献检索是从有关教育科学的文献中迅速准确地查找出所需情报资料的程序或活动。其功能与作用(意义)为:(1)了解其他研究者在本领域内已经做了或正在做哪些研究,以便更具体地限制和确定自己研究的课题及假设。(2)获得一些可能对当前研究有用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把握在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差错及困难。(3)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材料和认证依据。

第五章教育课题的选定与设计

注:本章考设计题,找问题。

1、一个好的研究课题的特点

五个特点:(1)现实性。课题应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真实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主观臆造的问题。(2)价值性。课题应是最有价值的问题。包括理论价值、应用价值。(3)独创性。有一定的新意和独特之处。(4)具体性。明确具体,界线分明。(5)可行性。客观条件允许,包括资料、经费、设备、领导支持等。主观条件胜任,包括知识储备、研究经验、兴趣等。

2、教育研究方案的设计包括八部分内容:(一)课题名称;(二)选题的论证;(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四)研究方法的设计;(五)研究过程和分阶段目标设计;(六)研究条件分析;(七)预期研究成果;(八)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