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的单车》影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望青春、祭奠理想

——评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

如歌流动的画面、悠远低沉的音乐、步步衔接的情节带给了观众无限美的享受,但却掩盖不住对逝去青春的回望、掩盖不住城乡冲突的激烈,更掩盖不住每个人心中无限的遐想和他们理想的破灭。

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呈献给我们的正是这样一段夹杂着悸动青春的背叛和对美好事物向往的故事,同时还有近乎悲壮的小人物理想。

谈及“第六代”这个群体的电影,总是会联想到城市边缘人、青春残酷物语与无望前程这些既真实又矫揉造作的评价。而在王小帅的这部影片中这些都被完美地诠释出来了。

一、关于导演及其影片

姓名:王小帅

出生年月:1966.01.01

籍贯:上海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作品:《冬春的日子》、《扁担姑娘》、《极度寒冷》、《17岁的单车》、《梦幻田园》、《二弟》、《青红》。其中,《冬春的日子》被英国BBC选为电影诞生100周年之百部最佳影片之一;《17岁的单车》入选第51届柏林电影节竞赛片单元,获评审团大奖银熊奖;《青红》获得2005年纳电影节评委会奖。

王小帅一直执导独立影片,从《青红》开始,导演身份从“地下”变成“地上”。

二、剧情介绍及影片背景

现代,北京。贵从农村来到北京打工,他找到了一份快递公司的职业,骑着公司借给他的自行车送快递,每单业务收费10元。等他挣够了600块钱,他就可以买下他特别喜欢的那辆银色山地自行车。贵承受着客户经常的抱怨,努力地工作着。

就在他快要攒够钱的时候,他的自行车丢了。他跑遍了整个北京城寻找他的自行车,几经辗转。然后在街上,他看见一个学生骑着它。新的车主小坚说这辆车是在旧货市场上买的,而贵必须要回自行车。同样,要车的过程难上加难,最后两人只好设法共用这辆自行车……

本片为台湾著名电影学者、影评人焦雄屏经营的吉光电影公司“三城记”系列电影之一。“三城记”系列电影结合两岸三地新锐导演,希望为二十一世纪华人新社会树立新形象,以别于上一代华人电影注重悲情及历史回顾。另五部影片为台湾导演林正盛《爱你爱我》、易智言《蓝色大门》、徐小明《流浪到淡水》、大陆导演贾樟柯《上海宝贝》以及香港导演余力为《人民找换》。本片及林正盛的《爱你爱我》为已完成作品并双双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竞赛片单元,本片更获得最佳故事片评审团大奖即银熊奖。

三、关于本片

被情节牵动着,微笑着痛苦着看完了这部影片。回头想来,最为钟情的莫过于那一次次和着低沉悠扬的音乐、用长镜头移动而形成的单车划过的流畅。小贵骑着他那心爱的单车,或匆匆而过、或难掩心中愉悦,却都如诗一般,将石头森林留在身后,渐渐模糊。也许他本就是匆匆过客,也许他本就无法真正融入。

使用长镜头拍摄是这部影片的一大特色,影片一开始就使用了一个长镜头。

一方面王小帅作为坚持走艺术影片道路的导演会更加倾向于这种拍摄技法,另一方面本片也属于目前流行的写实风格的电影,长镜头强调电影的照相本体属性,强调生活的真实性,有利于使观众形成切实的感受,易于形成写实风格。

良好的节奏感,是王小帅的一大特色,他的电影总是在叙述中展现舒缓的诗意。本片较多地使用了跟踪拍摄,在与单车同步移动的过程中使背景形成流动状态,因此凭直觉总能够记起的就是这样的镜头。一方面它是作为一种拍摄技法而存在的,尤其是加入了近似于《2046》的悠扬音乐,万籁俱静,据说这是汪锋的作品,所以与《2046》的感觉很像。但另一方面也许导演的意图正在于表现这种匆匆、这种置身城市之外的匆匆。但总体让我们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舒缓、悠扬、充满诗意的美。好似所有印象在脑海中飘过、沉淀,留下了思考独自等待。

电影刚刚开始,带着些许期盼。影片的开场令人耳目一新,采用正面的机位拍摄而且距离极近。这样就给人形成一种咄咄逼人的态势和紧张的感觉,就如离得很紧和人交谈一样让人窒息。再加上招聘人员的审问式面试,整个电影的基调和主题已经在此时有所暗示。农村和城市的不平等时刻存在,主人公打工过程的遭遇也将拉开帷幕。这种交待是非常必要的,然后进入影片。但首先让我触动的却是字幕之下的流动单车。整部影片的流动便始于此。似天籁之音的笛声掩埋了单车流过的单调,而且镜头从接近地面的角度拍摄,只留下车轮划过的印记,朦朦胧胧、低沉悠远,如史诗一样记录这个社会走过的痕迹。每一辆单车都承载了一段故事,但每一个骑单车的人都只是社会的一分子,对于别人的生活、对于这个社会的状态又有几个人会关心呢?他们漠然的匆匆而过,带有悲壮色彩的故事也将展开!

(一)关于一次次如诗流动的画面

王小帅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在好莱坞市场化运作的大片充斥全球之时坚定地走艺术电影的道路。他这么想也这么实践着。他认为电影就是存在着这两种形式,他希望通过电影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希望将最具艺术性和美感的电影呈现给观众。因此,在他的影片中我们既可以领略艺术的氛围又可以看到颇具诗意的画面。

第一次这样的画面出现在公司领导一连串高高在上的姿态之后,镜头从北京市地图拉出,悠扬的音乐就插入进来。贵骑着他心爱的山地车飘扬在首都的大街上,心情的愉悦在脸上绽放。也许他正在憧憬那美好的新生活,亦或是他正在想象一个北京人的未来。在镜头的跟踪拍摄下,鳞次栉比的高楼成为一道道影像,绿色的树木也飞速滑过,只有那永恒的旋律在诉说主人公的心情。

颇为喜欢这样的画面,也许以后还会一遍遍的看,一遍遍的感动,永不生厌。

其实导演是希望通过这种镜头来贯穿整部影片的,这一方面是一个主题的表现方式,另一方面几次类似镜头都代表了一个新的情节阶段。第二个是他开始工作的象征,第三个是他渐渐接近目标的时候,当然也是他快要开始另一种状态的时候。当一切发生时,来得太匆匆了。贵在痛苦之后才想到要送的信件还没有送,这时出现了第四次这样的镜头,但这次是贵拼命地奔跑、挣扎,没有了单车,没有了轻松和快乐,也没有了音乐的陪伴。剩下的只是急促的呼吸,踏着这城市的夜色,心力憔悴的奔向没有光明的前方。贵没有选择,只有最后一点希望,依然是跟踪拍摄的画面,石头森林划过,划得贵很深很深……。最后面对紧锁的大门,贵欲哭无泪,满是汗水或泪水的脸上折射出发自内心的无奈。看看旁边,空无一人的大街上只有他独自惆怅。在这样的表现手法下,观众的心与主人公一起前进,如亲身经历似的与他一样紧张,一样提心吊胆。剧情的几段波折都会让观众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