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于20世纪50年代中斯问世,以晶体管代替电子管,并增加浮点运算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是用晶体管制造的计算机。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计算机都采用电子管作元件。电子管元件有许多明显的缺点。例如,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太多,可靠性较差,运算速度不快,价格昂贵,体积庞大,这些都使计算机发展受到限制。于是,晶体管开始被用来作计算机的元件。晶体管不仅能实现电子管的功能,又具有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效率高,发热少,功耗低等优点。使用了晶体管以后,电子线路的结构大大改观,制造高速电子计算机的设想也就更容易实现了。

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第一台使用晶体管线路的计算机,取名“催迪克”(TRADIC),装有800个晶体管。1955年,美国在阿塔拉斯洲际导弹上装备了以晶体管为主要元件的小型计算机。10年以后,在美国生产的同一型号的导弹中,由于改用集成电路元件,重量只有原来的1/100,体积与功耗减少到原来的1/300。

1958年,美国的IBM公司制成了第一台全部使用晶体管的计算机RCA501型。由于第二代计算机采用晶体管逻辑元件,及快速磁芯存储器,计算速度从每秒几千次提高到几十万次,主存储器的存储量,从几千提高到10万以上。1959年,IBM公司又生产出全部晶体管化的电子计算机IBM 7090。1958~1964年,晶体管电子计算机经历了大范围的发展过程。从印刷电路板到单元电路和随机存储器,从运算理论到程序设计语言,不断的革新使晶体管电子计算机日臻完善。1961年,世界上最大的晶体管电子计算机ATLAS安装完毕。1964年,中国制成了第一台全晶体管电子计算机441—B型。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使用的是“定点运算制”,参与运算的绝对值必须小于1;而第二代电子计算机则增加了浮点运算,使数据的绝对值可达到2的几十次方或几百次方,使电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实现了一次飞跃。同时,用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使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体积大大减小,寿命延长,价格降低,为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

(图)美国IBM公司于1959年生产的IBM 7090型采用晶体管的第二代电子计算机。它的体积减小了,运算速度却更快。

1964年4月IBM360系统问世。它成为使用集成电路的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著名代表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是使用了集成电路的计算机。1958年,世界上第一个集成电路诞生时,只包括一个晶体管,两个电阻和一个电阻—电容网络。后来集成电路工艺日趋完善,集成电路所包含的元件数量以每1~2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着。发展到70年代初期,大部分电路元件都已经以集成电路的形式出现。甚至,在想法拇指甲那样大的约1平方厘米的芯片上,就可以集成上百万个电子元件。因为它看起来只是一块小小的硅片,因此人们常把它称为芯片。与晶体管相比,集成电路的体积更小,功耗更低,而可靠性更高,造价更低廉,因此得到迅速发展。

1964年4月7日,美国IBM公司同时在14个国家,全美63个城市宣告,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集成电路的通用计算机系列IBM 360系统研制成功,该系列有大,中,小,型计算机,共6个型号,它兼顾了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两方面的应用,各种机器全都相互兼容,适用于各方面的用户,具有全方位的特点,正如罗盘有360度刻度一样,所以取名为360。它的研制开发经费高达50亿美元,是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的2.5倍。

IBM 360系统是最早使用集成电路元件的通用计算机系列,它开创了民用计算机使用集成电路的先例,计算机从此进入了集成电路时代。IBM 360成为第三代计算机的里程碑。

随着半导体集成技术的快速发展,美国开始研究军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7年,美国无线电有限公司制成了领航用的机载计算机LIMAC,其逻辑部件采用双极性大规模集成电路,缓冲存储器用MOS大规模集成电路。1969年,美国自动化公司制成计算机D—200,采用了MOS场效应晶体管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央处理器由24块大规模集成电路做成;得克萨斯仪器公司也制成机载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军用机载大规模集成电路试验的成功,为过渡到民用大规模集成电路通用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71年,IBM公司开始生产IBM 370系列机,它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做存储器,小规模集成电路做逻辑元件,被称为“第三代半电子计算机”,与IBM 360一样著名。

(上图)这是IBM 360系统的中央控制部分

(下图)著名的IBM 360型电子计算机系统带有一个中央存储器和几个外围存储器

(左图)IBM 370计算机系统中的终端设备

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四代计算机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微电子技术发展迅猛。在1967年和1977年,分别出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并立即在电子计算机上得到了应用。由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装成的计算机,就被称为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美国ILLIAC-IV计算机,是第一台全面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和存储器的计算机,它标志着计算机的发展已到了第四代。1975年,美国阿姆尔公司研制成470V/6型计算机,随后日本富士通公司生产出M-190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第四代计算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1968年开始研制第四代机。1974年研制成功DAP系列机。1973年,德国西门子公司,法国国际信息公司与荷兰

飞利浦公司联合成立了统一数据公司,研制出Unidata 7710系列机。

(图)在英国国家航空管理局的控制中心,空中交通管制用IBM计算机进行控制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元件是()

1、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元件是()。 |继电器 |晶体管 |电子管 |集成电路 2、()是计算机应用中最诱人也是难度最大且需要研究课题最多的领域。科学技算 |数据处理 |自动控制 |人工智能 3、用语言、文字、符号、场景、图象、声音等方式表达的内容称为()。信息技术 |信息社会 |信息 |信息处理 4、键盘在计算机中属于()。 输出设备 |存储设备 |输入设备 |运算设备 5、电子计算机的最主要工作原理是()。 高速度 |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 |高精度 |记忆力强 6、十进制数14转换为二进制数为()。 1110 |1111 |1001 |1101 7、下面关于微处理器错误的是()。 微处理器通常以单片集成电路组成 |它至少具有运算和控制功能,但不具备存储功能 |PENTIUM是目前PC机中使用最广泛的微处理器 |INTER公司是国际上研制、生产微处理器最有名的公司 8、不装备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硬件计算机和()。 模拟计算机 |裸机 |单片机 |专用计算机 9、字长是计算机主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它表示()。 CPU一次能处理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最长的十进制整数位数 |最大的有效位数 |计算结果的有效位数 10、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都是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主要理由是()。 运算速度快 |节约元件 |所需的物理元件最简单 |信息处理方便11、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它() 只能在专门的机器上运行 |无须编译和解释。可直接是机器上运行

|具有可读性和可移植性 12、下列四组数依次为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是()。 11,78,19 |12,77,10 |12,80,10 |11,77,19 13、在计算机中运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是()。 机器码 |汉字编码 |BCD码 ASCII码 14、从某微机广告“P4/1.7G/128M/60G/40X/15/多媒体”可看出此微机的内存为()。 1.7G |128MB |60GB |40X 15、WORD文档文件是扩展名是()。 TXT |DOC |WPS |BLP 16、在WORD2000中,需将每一页的页码放在页底部右端,正确的命令是()。 “插入”—“页码” |“视图”—“页眉” |“插入”—“符号” |“工具”—“选行” 17、在EXCEL中,绝对引用是在行号和列号是加 ¥ |$ 18、在EXCEL2000 中,数据系列指的是()。 表格中所有的数据 |选中的数据 |一列或一行的单元格数据|有效的数据 19、在WINDOES2000中,桌面图标能按名字、类型、大小和地点、()顺序进行排列。 |日期 |任务 |属性 20、在WINDOWS2000中,对于鼠标操作正确的是()。 双击速度不可调 |右键不能单击 |左右键功能可以交换 |左右键不可以同时击 21、在WINDOWS2000文件夹窗口中共有45个文件,其中有30个被选中,执行“编辑”—“反向选择”命令后,有()个文件被选中。 35 |30 |15 |0 22、、WINDOWS中有很多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其中“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的主要用途是()。 将进行磁盘文件碎片整理,提高磁盘的读写速度 |将磁盘的文件碎片删除,释放磁盘空间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C. 小型机 D. 巨型机 1.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是 1946 年诞生。 A. ENIAC C. EDVAC B. EDSAC D. IBM PC 2. 下列不属于信息基本特性的是【 】。 A. 信息的凝缩性 B. 信息的可共享性 C. 信息的有限性 D. 信息的扩散性 3. 用计算机进行情报检索, 属于计算机应用中的【 】。 A. 科学计算 B. 人工智能 C. 信息处理 D. 过程控制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比特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 B. 数据就是信息 C. 信息可以具有与数据相同的形式 D. 数据是人或机器能识别并处理的符号 5. 操作系统是在计算机发展的【 】出现的。 A. 第一代 B. 第三代 C. 第二代 D. 第四代 6. 就工作原理而论,世界上不同型号的计算机,一般认为是基于匈牙利籍的科学家冯 诺依曼提出的【 】原理。 A. 二进制数 B. 布尔代数 C. 开关电路 D. 存储程序 7. 以二进制和程序控制为基础的计算机结构是由【 】最早提出的。 A. 布尔 B. 卡诺 C. 冯. 诺依曼 D. 图灵 8. 最早推出微处理器的时间是【 】。 A. 1946 B. 1965 C. 1971 D. 1978 9. 电子计算机之所以能够快速、自动、准确地按照人们意图进行工作,其最主要的原 因是【 】。 A. 存储程序 B. 采用逻辑器件 C. 总线结构 D. 识别控制代码 10. 现代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其内部使用【 】数制。 11. 现代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按其功能可分为【 】等几种类型。 A. 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 B. C. 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 D. 12. 国产银河数字式电子计算机是属于【 】。 A. 二进制数 B. C. 十进制数 D. 八进制数 十六进制数 A. 中型机 B. 微型机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人工智能 便携,台式,微型

计算机试题 (4)

选择题-计算机基础知识共15题15分 第一代计算机主要采用的电子元件是电子管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使用的电子元件是______。答案(B)电子管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______。答案(C)1946年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被研制成功是在______。答案(A)1946年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______。答案(C)宾夕法尼亚大学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诞生时间距今已有______。答案(B)60多年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______。答案(B)美国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为每秒______。答案(D)5000次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使用了1万8千多个______。答案(A)电子管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使用的主要元器件是(D)电子管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诞生的,该机的英文缩写是(A)ENIAC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在(C)1946年 人们习惯于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四代,划分的主要依据是______。答案(A)计算机所使用的主要元器件 在1946年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国家是______。答案(B)美国 自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划分时代的主要依据是计算机的______。答案(D)构成元件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______。答案(D)1946年 下列关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答案(C)确定使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第一代电子数字计算机开创了计算领域的______。答案(B)数字处理时代 第一代电子数字计算机使用的阴极射线管作为计算机的______。答案(D)字符显示器 第一代电子数字计算机适应的程序设计语言为______。答案(A)机器语言 第一代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冯·诺依曼结构为计算机的______。答案(B)基本结构 第一代电子数字计算机主要用于______。答案(C)军事和国防领域 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是______。答案(A)军事和国防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______。答案(D)笨重、性能低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______。答案(A)体积大、耗电多 ENIAC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是______。答案(A)电子管 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性能低,其主要原因是制约于______。答案(B)元器件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器件是______。答案(D)电子管 在第一代计算机时代,编程采用______。答案(B)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 形成冯.诺伊曼计算机基本结构是在______。答案(A)第一代计算机 在第二代计算机期间(1958-1964)内提出一个重要的系统软件的概念是______。答案(D)操作系统 开创计算机处理文字和图形的新阶段是在______。答案(B)第二代计算机的时代 第二代计算机使用的电子元件是。答案(B)晶体管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元件是______。答案(B)晶体管 计算机发展过程中,提出操作系统概念是在______。答案(B)第二代计算机的时代 开始出现鼠标,并作为输入设备是在______。答案(B)第二代计算机的时代 第二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大约为每秒______。答案(C)几十万次 第二代计算机的电子器件主要为______。答案(A)晶体管 第二代计算机不仅能够处理文字,而且能够方便处理______。答案(B)图形信息

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四个阶段

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四个阶段 篇一: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制成,取名埃尼阿克(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个庞然大物:重30吨,占地150平方米,肚子里装有18800只电子管。 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946-1958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软件方面采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数字计算机(1958-1964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盘。软件方面出现了以批处理为主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十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一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3.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1964-1970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方法。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 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通用话、系列化和标准化。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4.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年至今)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特点是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始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伜步走向家庭。 篇二:计算机发展四个阶段 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ENIAC(埃尼克),由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它的诞生宣布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根据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逻辑器件的更替发展来描述计算机发展过程。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

2021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下面就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些考研心得,和大家做一个交流,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任何成功的经验都不是绝对的,也都是参考,这条路还要自己去感受和领悟。 近几年,该专业还是依旧很火热的,要求高精尖的人才,这就使得考研竞争的异常激烈,国内部分重点院校入学分数要求普遍很高。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充分地认清自身能力和院校要求间的差距,一定要做好刻苦复习的准备。 别人拥有的,不必羡慕,不必慌张,通过不懈的努力,你也一定能得到。考研这件事,不必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但要有所期待、持之以恒便能到达彼岸。一、专业课 电子科技大学在工科类还是响当当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同领域院校中的排名属于A类(分A+、A、A-),考研肯定是要选择更好的学校。 电子科技大学专业课考察的是820计算机专业基础,推荐参考书目《数据结构 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年) ),82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历年真题与解析(这个很多机构都会出,我用的是弘毅考研的),网上还有很多高分讲义、高分笔记之类的,我买了一本,不过真心觉得用处不大,而且不一定符合你的逻辑思维方式。 确定好复习资料之后就是开始学习,我是从七月份期末考试结束后开始专业课学习的。首先,整理知识点,一边看书一边记笔记,教材的学习一定要梳理框架记笔记,教材我看了两遍,知识点要做到烂熟于心才能灵活运用。然后开始做题,如果有条件的建议找一些报考院校专业的期末试题做一下,不行的话就做真题,15年之前和之后的可能变化有些大,不过也可以作为训练的,真题我刷了三遍,前两遍就是做题总结知识点,然后复习背诵,留了临近的三套试卷,作为最后的冲刺,做题的过程就是总结反思的过程,把笔记丰富起来,特别是考点、模糊点、易错点,反复的看。最后的就是实战模拟了,按照考试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来进行,之后自己纠错订正,一定一定要吃透,理解每一道题,从中总结出题规律,了解考点。还要强调的是,后期一定要有一周的时间再过一遍教材,不管怎么出题,再怎么灵活的自主命题,终究不会超出所给的教材范围,对教材熟练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二、公共课

电子计算机专业实习报告

( 实习报告)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65074 电子计算机专业实习报告Practice report of computer specialty

电子计算机专业实习报告 一、 我来东莞这边的一家电子厂上班已经有一个月了,这是一家外资企业总公司在台湾,这家电子厂主要是生产中小型液晶显示器LCD,像手机之类的显示屏。刚开始是跟一个师傅(虽是师傅,还是比我小几个月的一个女孩呢!)学一个叫DMS测试软件,即显示测试软件,对样品进行测试。 对样品的光电特性,开关特性,视角特性进行测试并把测试报告打印出来。刚开始几天是看一些操作说明书和看师傅的操作,后来师傅让我边学边动手,首先我们要把样品进行安装点亮并调节,然后在系统里对一些参数进行设置,并对每项测试调出最佳波形并打印出来。刚开始的时候有点手忙脚乱,不是这边搞错就是那边忘了,都是师傅帮我纠正。由于后来心态的调整和熟练了,慢慢地学得差不多了,过了两个星期左右,由于原来只有我师傅一个人上白班忙不过来,就把我安排在夜班,从晚上八点到第二天八点,中间有停下来吃夜宵,哦不叫夜宵叫午饭了,这里可是24小时全天工作的哦!刚开始真有点受不了,把我的生物钟都给搞乱了,我是白天睡觉晚上工作黑白颠倒了,真累啊!没办法,只能撑着。整天穿着无尘衣在生产线上的无尘室里上班,独自呆在一个房间里,有样品送过来就测没有就闲着,忙的时候一直忙,大部分时间都闲着。没事就对着天花板发

呆或者看着手表倒计时,好无聊啊!真留恋学校生活啊!自由啊! 来这边虽然才短短一个月,收获挺多的,由对LCD一窍不通到现在对它的原理和生产流程都有所了解,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DMS 测试的重要性,虽然这是一些简简单的基本操作,但是只要我们的安装不正确和操作的疏忽都会影响到测试结果与预期的不符,由于有些正因为这一点误差而导致样品的不符合标准而返工或符合的变符合了,出货给客户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我们每一步都有要集中注意力,争取把每一步都做好。不好意思说的是有一次由于我的一次失误而导致机器出现异常,后来技术人员了才搞定,这可是上百万的机器哦!搞得我在主管面前没face.这次就写到这吧! 二、 刚刚出校门找实习单位的时候总有这种或那种的想法,要找什么样什么样的单位,结果到头来一个多月过去了,还没有找到实习单位,直到3月20号,我妈妈介绍我去她已前同事开的一家电脑公司实习,老总跟我谈的一些话让我感触深刻,他说当今社会你想干的轮不到你干,你不想干的偏要你干,像我这种文聘不高的人,心态一定要放正,知道自已在什么位置上。在公司的时候先全面发展,等过段再看看自已精于哪个方面,然后向那个方向努力发展。就这样我进入了三明联创电脑公司技术部,实习软件维护。刚开始觉的软件维护很简单,跟同事出去维护过几次以后才发现原来不是那么回事,它这里主要是做财会软件维护的,出去首先要跟其它公司的财会人员进行交流,像我这种学计算机过来了,哪会什么财会知识,只好乖乖在公司先学学财会的基础知识和软件的基本操作。 来到公司有一段时间了,终于对财会知识有点基础认识了,开始接触到跟计算机相关的方面了,比如用SQL SERVER 2000排除软件内不能直接修改的错误,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2版)_在线作业_3

一、单选题 1. (5分) 访问控制中的“授权”是用来______。 ? A. 控制是否有收发邮件的权限 ? B. 控制操作系统是否可以启动 ? C. 控制用户可否上网 ? D. 限制用户对资源的使用权限 得分: 5 知识点:计算机应用基础(第2版) 2. (5分) 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 ? A. 联网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共享资源 ? B. 计算精度高 ? C. 内存容量大 ? D. 运算速度快 得分: 5 知识点:计算机应用基础(第2版) 3. (5分)

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运算速度快、精度高和______。 ? A. 用十进制数记数 ? B. 无须记忆 ? C. 存储记忆 ? D. 自动编程 得分: 5 知识点:计算机应用基础(第2版) 4. (5分) 在Windows中,打开一个菜单后,其中某菜单项会出现下属级联菜单的标识是____ __。 ? A. 菜单项左侧有一个√符号 ? B. 菜单项右侧有一个黑色三角形 ? C. 菜单项右侧有一组英文提示 ? D. 菜单项左侧有一个黑色圆点 得分: 5 知识点:计算机应用基础(第2版) 5. (5分) 下列诸因素中,对微型计算机工作影响最小的是______。 ? A. 噪声 ? B. 温度

? C. 湿度 ? D. 尘土 得分: 5 知识点:计算机应用基础(第2版) 6. (5分) 在微型计算机的各种设备中,既用于输入又可用于输出的设备是____。 ? A. 键盘 ? B. 鼠标 ? C. 绘图仪 ? D. 磁盘驱动器 得分: 5 知识点:计算机应用基础(第2版) 7. (5分) 计算机病毒不可能潜伏在____。 ? A. U盘 ? B. 外存 ? C. 内存 ? D. 光盘 得分: 5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硬件系统是以(

第一章 一、单选题 1.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硬件系统是以()为电子元器件的计算机。 A. 晶体管 B. 电子管 C. 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D. 继电器 2.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 A. CAD B. CAI C. CAM D. CAT 3.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取名为()。 A. UNIVAC B. EDSAC C. ENIAC D. EDVAC 4. 我国政府首次颁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于()开始实施。 A. 1986年 B. 1990年 C. 1991年 D. 1993年 5. 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应该是()。 A. 129 B. 127 C. 126 D. 128 6. 数字字符2的ASCII码为十进制数50,数字字符5的ASCII码为十进制数()。 A. 52 B. 53 C. 54 D. 55 7. 十进制小数0.6875转换成二进制数是()。 A. 0.1101 B. 0.0111 C. 0.1011 D. 0.1100 8. 十六进制数35.54转换成十进制数是()。 A. 35.32815 B. 53. C. 54. D. 52.62125 9. 在多媒体的关键技术中,压缩静止图像的技术是()。 A. JPEG B. MPEG C. H.261 D. MIDI 10. 下列文件格式中,()表示位图图像文件。 A. *.DOC B. *.XLS C. *.BMP D. *.TXT 11. 下列文件格式中,属于网络音乐主要格式的是()。 A. .wav B. .avi C. .mp3 D. .mpeg 12. 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产生。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自然人终生及其死亡后()年。 A. 20 B. 25 C. 30 D. 50 13. 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属于()。 A. 销售商 B. 使用者 C. 软件开发者 D. 购买者 14. 计算机病毒传染的必要条件是()。 A. 在计算机内存中运行病毒程序 B. 对磁盘进行读/写操作 C. A和B不是必要条件 D. A和B均要满足 15. 为了预防计算机病毒,应采取的正确步骤之一是()。 A. 每天都要对硬盘和优盘进行格式化 B. 决不玩任何计算机游戏 C. 不同任何人交流 D. 不用盗版软件和来历不明的磁盘 二、多选题 1.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朝着()方向发展。 A. 巨型化和微型化 B. 网络化 C. 智能化 D. 多功能化 2. 在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是因为()。

计算机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题库(期末考试)

1.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诞生的,该机的英文缩写是。答案(A)ENIAC 2.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______。答案(C)美国 3.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______。答案(C)1946年 4.计算机的诞生: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在______。答案(C)1946年 5.计算机的诞生: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______。答案(D)1946年 6.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被研制成功是在______。答案(A)1946年 7.计算机的诞生:人们习惯于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四代,划分的主要依据是______。答案(A)计算机所使用的主要元器件 8.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为每秒______。答案(C)5000次 9.计算机的诞生:在1946年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国家是______。答案(B)美国 10.计算机的诞生:自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划分时代的主要依据是计算机的______。答案(D)构成元件 11.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使用的主要元器件是______。答案(D)电子管 12.计算机的诞生:下列关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答案(C)确定使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13.计算机的诞生: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______。答案 (A)1946年 14.第一代计算机: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使用的电子元件是______。答案(B)电子管 15.第一代计算机:ENIAC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是______。答案(A)电子管 16.第一代计算机:第一代计算机使用的主要电子器件是______。答案(D)电子管 17.第一代计算机: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是______。答案(A)军事和国防 18.第一代计算机:形成冯.诺伊曼计算机基本结构是在______。答案(A)第一代计算机 19.第一代计算机:在第一代计算机时代,编程采用______。答案(B)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 20.第一代计算机:世界上第一代电子数字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器件是______。答案(B)电子管 21.第一代计算机:第一代计算机主要采用的电子元件是______。答案(A)电子管 22.第一代计算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器件是______。答案(D)电子管 23.第一代计算机: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性能低,其主要原因是制约于______。答案(B)元器件 24.第二代计算机:计算机发展过程中,提出操作系统概念是在______。答案(B)第二代计算机的时代 25.第二代计算机:开始出现鼠标,并作为输入设备是在______。答案(B)第二代计算机的时代 26.第二代计算机:开创计算机处理文字和图形的新阶段是在______。答案(B)第二代计算机的时代 27.第二代计算机: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元件是______。答案(B)晶体管 28.第二代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大约为每秒______。答案(C)几十万次 29.第二代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使用的电子元件是。答案(B)晶体管 30.第三代计算机:出现分时操作系统是在______。答案(C)第三代计算机的时代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期末试题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期末试题 .单项选择题(10分): 1. 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服务单元是( A.帧 B.报文 C.分组 D.比特序列 2. 下列各项中数据单元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A. (N+1 ) _PDU W( N) _SDU< (N-1 ) _SDU B.B. ( N+1 ) _PDU< ( N) _PDU< ( N-1 ) _PDU C. (N+1 ) _SDU< (N) _PDU W( N-1 ) _SDU D.D. (N+1 ) _PDU< ( N ) _PCI< ( N-1 ) _PCI 3. 若信道的复用是以信息在一帧中的时间位置(时隙)来区分,不需要另外的 信息头来标志信息的身份,则这种复用方式为( A.异步时分复用 B.频分多路复用 C.同步时分复用 D.码分多路复 4. 下列不属于应用层协议的是( A.UD P B. SNMP C. TELNET D. HTT P 5.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路由器可以分割冲突域 B.路由器和网桥均能扩展工作站平均带宽 C.网桥可以分割广播域 D.共享式集线器一个端口只能支持一个MAC 地址 二.填空题(24分): 1. 计算机网络的两大基本功能是 2. 计算机网络从逻辑上划分为 3. 网络协议三要素分别为: 4.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信道分为两大类,其中有线信道所用的传输介质主要是 ,另一类无线信道包括

5. 调制解调器把 为调制,而把 称为解调。 6」Pv6 对IPv4的改进主要在 7.在OSI模型中,端到端的四层是: 三.简答题(20分): 1.请按照TCP/IP参考模型简述该模型的层次结构及各层的基本功能。 2.简述无连接服务和面向连接服务及其优缺点。

电子 计算机专业 毕设题目推荐

用语音拨号实 现报警装置的研制周 萍 单片机为核心,通过电话或手机在任何地方实现对家用电器的开关控制。由话路检测与控制、双音频拨号、IC语音录放、数据存储与显示等功能模块所组成的电话语音报警与控制系统,它可以通过电话线路自动完成向用户或有关部门的号码拨通及语音报警 高 基于单片机的 集成运放参数测试系统周 萍 设计制作一个能测试通用型集成运算放大器参数的测试仪. 中 基于语音识别周 萍 通过对十六位单片机的编程,运用电子电路的知识设计并制作出结果能识别使用者十以内数值语音的加法教具,这个教具并能语音自动出题,语音报题目和正确答案,显示题目和答案。 中

的智能教具的研制 基于单片机汽 车数字组合仪表的设计周 萍 单片机为主控MCU,设计一套具有中文显示功能的汽车组合仪表电控硬件电路板和软件,实现汽车组合仪表的基本功能;包括:行驶车速指示、发动机转速指示、剩余燃油量指示、水温温度指示、行驶里程显示和存储,以及不安全状态提示和报警等。 高 数字化 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周 萍 设计制作一个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不能使用单片语音专用芯片实现本系统。1、要求:(1)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并应用于该毕业设计课题中;(2)熟悉对数字化语音系统的存储与回放;(3)掌握A/D、D/A知识以及单片机芯片的编程与测试仿真;(4)放大器增益可调;2、数据(1)带通滤波器:通带为300Hz-3.4KHz;(2)ADC采样频率8kHz,字长 中

的设计8位;(3)语音存储时间不小于10秒;(4)DAC变换频率8kHz,字长8位;(5)回放语音质量好; 悬挂运 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周 萍 设计一个电机控制系统,控制物体在倾斜的板上运动(仰角≤100°)在一个白色底板上固定两个滑轮两只电机通过穿过滑轮的吊绳控制一物体在板上运动,。物体上固定画笔,运动时画出运动轨迹。 高 智能电 动小车控制周 萍 设计要求具有循线、金属检测,避障和寻光入库等。从起跑线A出发,沿直线到达B,走弯道达C,通过障碍区入库。 中 基于是 单片机的语音识别系周 萍 设计并制作一款能识别用户十条简单语音命令的实验系统。系统能够识别用户十条简单的语音命令,每条语音的命令部大于五,每条命令均能通过相应的指示灯显示出来,并且误识别率要尽量低。语音识别的研究主要趋向于非特定人的连续大词汇量的语音识别。误识别率低; 每条命令均通过相应的指示灯显示出来;命令词汇数不大。 中

[计算机]电子科技大学学籍档案管理系统

[ 计算机] 电子科技大学学籍档案管理系统电子科技大学学籍档案管理系统 第一部分系统规划 一、概述 随着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学 籍档案管理工作则变得更加复杂,档案的完整性、安全性等问题也显得更加重要,日益 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面对庞大的信息量,需要有学籍档案管理系统来提高学籍档案管理 工作的效率。因此,档案管理工作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学籍档案管理系统 的开发也正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学籍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是有一定社会意义的,也 是符合社会要求的。 二、组织机构 学籍档案管理两个职务: 管理员,操作员 三、组织目标 1、帮助学校对学生学籍档案进行系统化、计算机化、规范化的管理,促进档案的完整、 准确和全面,保证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2、保障档案的安全性、保密性。 四、需求概要 1、保存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学生学籍基本档案,保存学生的派遣,招生,论

文信息, 在其他部门或个人需要时方便查询。 2、系统需要密码保护,防止不具备权限的人对系统以及信息进行修改 3、对档案馆的案卷进行管理。 五、过程流程图: 档案处理 学校各学院学生档案录入学籍案卷报送 案卷入库档案的查询六、组织职能域 将概要操作归入五职能域 1、毕业生基本信息的管理; 2、学生派遣信息的管理; 3、招生信息的管理; 4、学生论文信息的管理 5、用户管理; 6系统管理和系统维护; 七、过程法定义数据类 毕业生学—. - —-———— ---- ■------ - - --- ---- ----- ---尸V毕业先学需措息眾拉 灑遣俏息JE总 信息录入 本科生论文佰恳=5=p>本科生谕宜僧减征扁 冃础氏生论文常息汇总 八、可行性分析 1、经济可行性 本系统运行于原有的计算机软、硬件上不需要投入多少资金 本系统带来的好处:

2020计算机专业分类有哪些

2020计算机专业分类有哪些 包括计算机、电子、通信、信息、数字、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相关的学科,包括:电子与通信工程、应用电子技术、电子科学与 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企业信息计算机管理、电子商务、经济信息 管理与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据库应用与信息管理、微电子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制造工艺、 计算机系统维护技术、机电设备及微机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计 算机辅助设计、工厂计算机集中控制、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计算机 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美术设计、计算机网络工程与管理、信息及 通信网络应用技术、信息与多媒体技术、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计算 机网络技术、广告电脑制作、电脑图文处理与制版、计算机制图、 电子工程、计算机网络与软件应用、网络技术与信息处理、数控技 术及应用、电器与电脑、信息处理与自动化、计算机与邮政通信、 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计算机与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技术、微型 计算机及应用、电子技术及微机应用、通信技术、办公自动化设备 运行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通信、 电子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教育、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及应用、 软件工程、信息工程、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网络工程、计算机 与自动检测、计算机应用及安全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安全、微电子学、信息科学、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信息与计算科学、 电脑艺术设计、互联网广告设计、出版与电脑编辑技术、现代信息 技术教育、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 指在开设学科以软件和系统开发方向主的计算机相关学科,主要包括:经济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 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据库应用与信息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与信 息管理、办公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工 厂计算机集中控制。

电子科技大学复试计算机专业课面试问题锦集答案

计算机复试问题锦集 --答案仅供参案,没答案的问题请自己准备.不当之处敬请指出 1. 什么是程序局部性,为什么会有程序的空间局部性? 程序局部性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呈现出局部性规律,在一段时间间隔内,程序的执行是局限在某个部份,所访问的存储空间也只局限在某个区域。 空间局部性是指若一个存储单元被访问,那么它附近的单元也可能被访问,这是由于程序的顺序执行引起的。 2. 比较TCP与UDP TCP与UDP都是传输层的协议,且都用端口号标识数据所达的进程。 TCP提供的是面向连接服务,提供可靠交付。且具有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可用于可靠要求高的场合如:SMTP,FTP,HTTP等 UDP提供的是无连接服务,提供不可靠交付,且无确认机制。主要用于即时强的场合如:视频聊天,语音电话等。 3. 网络协议的三个核心要素,及概念 .各起什么作用? 语法,定义了数据与控制信息的格式; 语义,定义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响应动作以及作出何种响应; 同步,定义了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4. 关系数据库都有那些操作,特点是什么? ◇查询:选择、投影、连接、除、并、交、差 ◇数据更新:插入、删除、修改 关系操作的特点:集合操作方式,即操作的对象和结果都是集合。 5. 解释一下网络体系结构,它得实现和理论有什么区别? 是指通信系统的整体设计,它为网络硬件、软件、协议、存取控制和拓扑提供标准。 网络体系统结构采用分层结构,各层之间相互独立、较易维护、灵活性好。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OSI/RM标准,该标准采用了七层结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七层协议体系结构既复杂又不实用,但其概念清楚,体系结构理论较完整。而TCP/IP却成为了事实上的标准,它采用了四层结构即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

计算机电子信息专业个人简历

电子信息专业个人简历 姓名:闵先生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4.7 联系电话:000-00000000 民族:汉婚姻状况:未婚 学历:大专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住址:北京朝阳管庄 电子信箱:Mig a cy@tom.c om 求职意向: 期望职位全职,电子工程师,电子设备维修工程师 希望工作地区1 北京 希望工作地区2 广东 月薪要求4000-6000 工作经历: 2007年3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装与调试BARCO投影机 2006年7月**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组装和维修热转印机器 2006年2月**食品有限公司文员、业务员 2005年6月**电子厂PCB元器件焊接.SMT焊接 2004年6月**电子厂组装和生产电子元器件 教育培训: 2003.9 —2006.6**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 主修课程: 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传感器及检测技术、电子测

量仪器技术、高频电路、信号与系统、电路CAD、电子线路综合设计训练、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PROTEL软件应用、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原理与 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集成电路设计、DSP芯片应用、 自动控制原理 实践与实习:2004年5月在校进行为期两周的电工电子实习 2005年6月数字电子时钟和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 2005年11月电工培训、单片机温度巡回检测系统设计 2005年12月高频发射机的设计与制作 技能专长: 计算机技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并能处理常见的软、硬件及网络故障。能利用PROTEL 99/se/DXP、MA TLAB、MaxplusⅡ等软件进行电子电路设计及软件仿真,设计 常用的电子器件。懂C语言编程、汇编语言,会使用PHOTOSHOP类平面设 计软件,能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软件。 语言水平英语水平: 听、说、读、写能力达到国家四级水平 个人概述: 大学三年里学习态度认真,勤奋务实,在现代无线通信和电子线路的设计、绘图、仿真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验和课程设计中培养了比较强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并个人设计和制作了数字电子时钟、稳压电源,组装了无线调频接收机、高频发射机。 在生活上,性格乐观,做事积极,有责任心,待人友善。个性随和谦虚、自信、自律;积极创新,善于沟通,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对工作抱有极大的热忱和责任心,愿为贵公司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 寄言:

计算机试题

选择题—计算机基础知识共15题15分 第一代计算机主要采用得电子元件就是电子管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使用得电子元件就是______。答案(B)电子管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______.答案(C)1946年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被研制成功就是在______.答案(A)1946年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______。答案(C)宾夕法尼亚大学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得诞生时间距今已有______。答案(B)60多年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______。答案(B)美国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得运算速度为每秒______。答案(D)5000次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使用了1万8千多个______.答案(A)电子管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使用得主要元器件就是(D)电子管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就是1946年在美国诞生得,该机得英文缩写就是(A)ENIAC 世界上公认得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在(C)1946年 人们习惯于将计算机得发展划分为四代,划分得主要依据就是______。答案(A)计算机所使用得主要元器件 在1946年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得国家就是______。答案(B)美国 自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划分时代得主要依据就是计算机得______。答案(D)构成元件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______。答案(D)1946年 下列关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得叙述中,错误得就是______.答案(C)确定使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第一代电子数字计算机开创了计算领域得______。答案(B)数字处理时代 第一代电子数字计算机使用得阴极射线管作为计算机得______。答案(D)字符显示器 第一代电子数字计算机适应得程序设计语言为______。答案(A)机器语言 第一代电子数字计算机得冯·诺依曼结构为计算机得______。答案(B)基本结构 第一代电子数字计算机主要用于______。答案(C)军事与国防领域 第一代计算机得主要应用领域就是______.答案(A)军事与国防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______。答案(D)笨重、性能低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______。答案(A)体积大、耗电多 ENIAC计算机所采用得电子器件就是______。答案(A)电子管 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性能低,其主要原因就是制约于______.答案(B)元器件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采用得电子器件就是______.答案(D)电子管 在第一代计算机时代,编程采用______。答案(B)机器语言与汇编语言 形成冯、诺伊曼计算机基本结构就是在______。答案(A)第一代计算机 在第二代计算机期间(1958-1964)内提出一个重要得系统软件得概念就是______.答案(D)操作系统 开创计算机处理文字与图形得新阶段就是在______。答案(B)第二代计算机得时代 第二代计算机使用得电子元件就是。答案(B)晶体管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得主要元件就是______。答案(B)晶体管 计算机发展过程中,提出操作系统概念就是在______.答案(B)第二代计算机得时代 开始出现鼠标,并作为输入设备就是在______。答案(B)第二代计算机得时代 第二代计算机得运算速度大约为每秒______。答案(C)几十万次 第二代计算机得电子器件主要为______.答案(A)晶体管 第二代计算机不仅能够处理文字,而且能够方便处理______。答案(B)图形信息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诞生。 A. ENIAC B. EDSAC C. EDVAC D. IBM PC 2.下列不属于信息基本特性的是【】。 A. 信息的凝缩性 B. 信息的可共享性 C. 信息的有限性 D. 信息的扩散性 3.用计算机进行情报检索,属于计算机应用中的【】。 A. 科学计算 B. 人工智能 C. 信息处理 D. 过程控制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比特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 B.数据就是信息 C.信息可以具有与数据相同的形式 D.数据是人或机器能识别并处理的符号 5. 操作系统是在计算机发展的【】出现的。 A. 第一代 B. 第三代 C. 第二代 D. 第四代 6. 就工作原理而论,世界上不同型号的计算机,一般认为是基于匈牙利籍的科学家冯.诺依曼提出的【】原理。 A. 二进制数 B. 布尔代数 C. 开关电路 D. 存储程序 7. 以二进制和程序控制为基础的计算机结构是由【】最早提出的。 A. 布尔 B. 卡诺 C. 冯.诺依曼 D. 图灵 8. 最早推出微处理器的时间是【】。 A. 1946 B. 1965 C. 1971 D. 1978 9. 电子计算机之所以能够快速、自动、准确地按照人们意图进行工作,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存储程序 B. 采用逻辑器件 C. 总线结构 D. 识别控制代码 10. 现代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其内部使用【】数制。 A. 二进制数 B. 八进制数 C. 十进制数 D. 十六进制数 11. 现代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按其功能可分为【】等几种类型。 A. 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 B.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人工智能 C. 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 D. 便携,台式,微型 12. 国产银河数字式电子计算机是属于【】。 A. 中型机 B. 微型机 C. 小型机 D. 巨型机

计算机发展史简介72618

一、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人类所使用的计算工具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计算工具相继出现了如算盘、计算尺、手摇机械计算机、电动机械计算机等。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这台计算机共用了18000多个电于管组成,占地170m2,总重量为30t,耗电140kw,运算速度达到每秒能进行5000次加法、300次乘法。从计算机的发展趁势看,大约2010年前美国就可以研制出千万亿次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在短短的50多年里经过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IC)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四个阶段的发展,使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正朝智能化(第五代)计算机方向发展。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第一代电于计算机是从1946年至1958年。它们体积较大,运算速度较低,存储容量不大,而且价格昂贵。使用也不方便,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所编制的程序的复杂程度难以表述。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只在重要部门或科学研究部门使用。 2.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是从1958年到1965年,它们全部采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器件,其运算速度比第一代计算机的速度提高了近百倍,体积为原来的几十分之一。在软件方面开始使用计算机算法语言。这一代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及工业控制。 3.第三代电子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是从1965年到1970年。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电子器件,并且出现操作系统,使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们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文字处理、企业管理、自动控制等领域,出现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信息管理系统,可用于生产管理、交通管理、情报检索等领域。 4.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是指从1970年以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为主要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例如80386微处理器,在面积约为10mm X l0mm的单个芯片上,可以集成大约32万个晶体管。 第四代计算机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是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1~1973年,微处理器有4004、4040、8008。1971年Intel公司研制出MCS4微型计算机(CPU为4040,四位机)。后来又推出以8008为核心的MCS-8型。 第二阶段是1973~1977年,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和改进阶段。微处理器有8080、8085、M6800、Z80。初期产品有Intel公司的MCS一80型(CPU为8080,八位机)。后期有TRS-80型(CPU为Z80)和APPLE-II型(CPU为6502),在八十年代初期曾一度风靡世界。 第三阶段是1978~1983年,十六位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微处理器有8086、6、80286、M68000、Z8000。微型计算机代表产品是IBM-PC(CPU为8086)。本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