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 魅力草堰
描写古镇作文500字(通用48篇)

描写古镇作文500字描写古镇作文500字(通用48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古镇作文5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古镇作文500字篇1这天,我来到了关山古镇。
刚到关山古镇,仿佛走进了古人的时代,古代的风景、古代的色彩、古代的建筑、古代的人烟全部融合在一起了。
关山古镇有很多仿古的建筑,古代的城墙,古代的茶楼,服务员穿着各种人物的服装在古镇中穿梭,有威武的武士,妩媚的侍女。
街道两旁立着各种牌子介绍着三国中的各种计谋。
关山古镇的风景可美了!它即不像壮丽的山河,也不像五颜六色的溶洞。
它静得如此之美,小塘边,一个超大的水壶口中流出热泉,风轻轻地吹,把草和树摇起来,草轻轻地摇摆着身子,似乎在向人们招摇。
走在大街上,只见两旁有着两个小池,从水里开出一朵花,有着翠绿的枝叶,紫红色的花瓣,金黄的花芯,真是妙不可言!踩着脚踏船,在湖中荡漾,风轻轻地吹着,仿佛像妈妈的手抚摸着我的小脸。
坐在小船上,只见远处的房子高低错落,一排排房顶像楼梯一样铺开,一上一下,黑色的瓦铺在上面,显得古色古香、引人注目。
在不远处的一户人家,房子上断断续续地冒着缕缕炊烟。
静躺在船上,偶尔会听到有妙不可言的琵琶声或美妙动听的古筝声,仿佛把人带到了那遥远的三国时代,仿佛让我看到了那美丽无比的小乔低头抚琴,风流倜傥的周瑜指点江山,豪气十足的关羽飞舞大刀,聪明睿智的诸葛亮摇动着鹅毛扇……关山古镇,古代和现代交相辉映,风景和人文共相交融,我喜欢关山古镇!描写古镇作文500字篇2世界上著名的景点很多,而我偏偏喜欢那龙凤古镇。
来到龙凤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巨大城门。
城门的正中上方,雕塑着“龙凤”这两个红色的大字。
说道“龙凤”二字,我不得不说一下这两个字的由来。
从地形上来看,龙凤古镇就像一只凤凰,而涪江成“龙”形,把古镇抱在怀中蜿蜒东流,古镇就因此得名。
天津的千年古镇——杨柳青

天津的千年古镇——杨柳青
作者:暂无
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20年第1期
天津的杨柳青镇有着千年文化底蕴,是中国北方历史名镇。
明清时杨柳青即为中国北方地区民间艺术集散地,它孕育出了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首的杨柳青年画、享誉津京的杨柳青风筝和剪纸等民间艺术奇葩,杨柳青砖雕石刻、民间花会等也为一时之大观。
起于宋代、兴于明代、盛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杨柳青木版年画,被推崇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首,深刻影响了国内近百种年画,过年贴年画由此成为北方地区习俗,曾出现“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兴旺景象。
明清时期,杨柳青镇是运河漕运的重要枢纽,成为中国北方商贸流通和文化交流集散地,商业繁荣,被誉为“北国小江南”“沽上小扬州”。
杨柳青镇历史文化遗存众多,现存有明万历四年(1576 年)所建的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明代楼阁式建筑——文昌阁和杨柳青赶大营第一人安文忠的故居——安家大院。
杨柳青镇的民俗文化气息十分浓郁。
小镇旧有戏楼、牌坊、文昌阁,称为杨柳青三宗宝。
清代有津门著名的崇文书院及古寺院40 余座,现尚存普亮宝塔、报恩寺、白檀寺遗址等。
有“华北第一民宅”之称的石家大院以其规模宏大、建筑华美而驰名华北。
这些文化遗址与古朴的清代街衢、四合宅院、古运河风光共同构成了杨柳青淳美的风俗画卷。
杨柳青古镇风情街坐落于杨柳青镇南,是一组青砖灰瓦、磨砖对缝的仿清代商贸建筑群。
现已发展成为津门集古文化、旅游、商贸、影视为一体的金街,是精英文化用品、工艺品、民间艺术的专营市场,再现了清代商贸繁荣街景的盛况。
(冯艾琳)。
古镇杨柳青简介

古镇杨柳青简介古镇杨柳青位于中国河北省天津市武清区,距离天津市区约40公里,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古镇之一。
杨柳青始建于北魏时期,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古镇得名于这里曾经的杨柳密布和青石板路面。
杨柳青古镇地处于白河畔,白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条支流,而杨柳青则成为了大运河上的一个重要的商业集散地。
在以前,杨柳青是天津地区最繁忙的码头之一,商贾云集,人来人往,繁华非凡。
杨柳青古镇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以清代的民居建筑为主,充满了浓厚的民俗风情。
古镇的街道呈“一”字形,长约一公里,两侧是古老的砖瓦民居和店铺。
这些民居大多建于清代,保存较为完好,展现了中国北方传统的建筑风格。
街道被青石板铺设而成,路面潮湿的时候显得更显古朴。
杨柳青古镇以其独特的“四庙一馆”而闻名于世。
这四庙指的是文庙、武庙、土地庙和天后庙,它们都是明清时期为了祭祀神灵而修建的重要建筑。
尤其是土地庙,其规模宏大,庙墙高达七米,规模宏大,为杨柳青古镇增添了一份壮丽的气息。
古镇还有一座古代书院叫做援疆书院,这是清乾隆年间为了发展教育而设立的,现在已经改为了博物馆,展示了古代的教育文化。
杨柳青古镇以手工艺品而闻名,尤以发展了三绝艺术而独树一帜。
杨柳青的三绝艺术分别是彩瓷、彩塑和彩绘,都是古镇的传统工艺,源远流长。
彩瓷是杨柳青最独特的特色之一,其以青花瓷为基础,结合了彩绘的技法,制作出了独具特色的彩瓷作品。
彩塑是古镇的另一项传统工艺,以黏土为原料,塑制出各种不同形象的人物和动物。
彩绘是杨柳青的古老传统工艺,以木质或纸张为基础,运用手工绘画技巧,创作出了传统的美术作品。
除此之外,杨柳青的美食也非常有名,以养生菜为特色。
杨柳青地处于河北的山区,这里盛产各种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所以杨柳青的养生菜以新鲜、健康而且口感鲜美而闻名。
古镇街道上有很多特色的小吃摊,如烤肉串、炒豆芽、煎饼等,每逢节假日,街道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总的来说,古镇杨柳青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手工艺品而闻名于世。
千年古渡

千年古渡——萱洲码头“小河潺潺,汇入湘;积沙成洲,萱草花黄。
”相传在湘江西岸有条小河,在入口之处,千百年来泥沙沉积,形成大沙洲,洲上长着一种秀丽的小草叫萱草,故称“萱洲”。
自明初洪武年间开埠以来,已历经六百余年,是过去因水运发达而形成的一个渡口型小镇。
萱洲码头坐落在衡山县南端。
东临湘江, 与衡东县霞流镇、大浦镇、衡南县咸塘镇相望,西与衡阳县樟木乡交界,北邻店门镇、贺家乡、南岳区。
河似玉带,舟楫均停、木排常靠,地处湘江湾套内,是天然的避风港。
港湾里水流平缓,适合船舶停留,当时水运、交通商贸中心及物资集散地便坐落于此。
自古以来,萱洲码头就是我县联系外界的重要交通枢纽,鼎盛时期,商贾云集,衡阳、衡山、衡东等地的物产在这里交易,并运往全国各地。
本地的棉、米、油菜,外地的布匹、陶瓷、日用品一船一船运进来,又一船一船运出去,从古至今都是人口密集,商贸发达之地,物资云集之地,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诸多古今名人和海外游子的故地。
东汉时期,蔡伦造的纸张就是通过货船转运到这里的“祥隆纸栈”后,分发至长沙、武汉、郑州、上海等地。
码头的房屋多为砖木结构,青瓦屋面,山字垛,内设天井,祠堂多,大门系老式锁筒子型,石头门框,靠河为吊脚楼,临街全为商铺,地面铺设石板,颇具湘南古镇风韵,尤其是那两条石板路据说已经经历上千年风雨的洗刷。
古老的石梯一路铺下,石面有些坑坑洼洼,记录下了千百年来早出晚归的渔民挑着担子踩下的足迹。
渡口的石级,从岸上逐级下伸,千年的江水冲刷和木船撞击,在台阶石上留下诸多遗迹;岸边残存着当年系缆绳用的木桩,绳索与木桩磨擦的印痕历历可辨。
每逢集市日,古镇河坪里,街巷里,码头上人声鼎沸,叫卖声不绝于耳,张张白帆乘风破浪,乌篷船摆满河岸。
萱洲是河岸叙述的历史,乌蓬是村落细语的传承。
它们的故事都有水,只是萱洲的水流向了湖海,乌蓬的水缠绵在血脉中,水上的乌蓬与艄公在历史和现实中穿梭。
乌篷船的船身狭长,两头尖尖,覆盖着半圆形的船篷,在密集交错的河道中行驶轻巧自如,灵活方便。
与书为友演讲稿600字精选7篇

与书为友演讲稿600字精选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方案、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演讲稿、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与书为友演讲稿600字精选7篇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撰写这个演讲稿,以确保内容准确无误,通过演讲稿,我们可以展示自己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与书为友演讲稿600字精选7篇,感谢您的参阅。
合川涞滩古镇简介

合川涞滩古镇简介
合川涞滩古镇位于重庆市合川区,是一座具有近千年历史的古镇。
涞滩古镇建于唐朝贞观年间,经历了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沧桑巨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涞滩古镇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建筑和文化,如明清古街、古桥、古寺、古庙等,是一处非常适合游客观赏的古老文化景点。
其中,明清古街是涞滩古镇的主要景观之一,街道两侧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建筑风格以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为主。
而古桥、古寺、古庙则是涞滩古镇的文化遗产,历经风雨,仍然屹立不倒。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历史文化的瑰宝,感受古镇的历史沉淀。
涞滩古镇还有一些特色美食,如老家湘菜、铜钹糕、三鲜小笼包等,口味独特,让游客流连忘返。
此外,古镇还有一些特色小吃街,如牛肉面街、麻花街等,各种小吃琳琅满目,让人垂涎欲滴。
总的来说,涞滩古镇是一处具有浓郁历史文化气息的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古镇的历史风貌,品尝到特色美食,感受到这座古老小镇的独特魅力。
- 1 -。
静卧鹅湖的千年古镇荡口

静卧鹅湖的千年古镇荡口作者:周国明来源:《华人时刊》2012年第06期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荡口,位于无锡、苏州、常熟交界地带的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境内,静卧碧波万亩的鹅湖一隅。
这里有着密如蛛网的河道,精巧古朴的小桥,有着傍河而筑的老宅民居,镂花石板铺设的幽深小巷。
荡口镇地处吴文化源头区域,始建于东汉,原名丁村、丁舍,相传是东汉孝子丁兰故里,因地多荒僻,又处边远,元朝以前只是一个村落。
明朝初年,江南名士华贞固迁居荡口,带领族人开荒垦田,将湖沼荒滩改造成盛产稻米的水田。
经过五六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至明朝中期,荡口所在的南延乡尽成膏腴之地,成为江南粮赋第一乡。
清代后期至抗战前夕,以华鸿模、华泽之祖孙俩为代表的荡口人在兴办实业上取得卓越成就,促使荡口古镇进入兴盛期,市镇集居近万人,店铺鳞次栉比,街市热闹繁华,单是米商就有几十家,成为苏锡虞之间重要的商业码头,被誉为“银荡口”、“小苏州”。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得荡口拥有众多文物和古迹,其中有省级文保单位3个11处,市级单位5个,还有10多个控保单位以及30多处古迹,文化遗存如此之多,这在江南众多名镇中也是罕见的。
其中省级文保单位有三公祠、牌楼墙门学士第、华氏始迁祖祠、华蘅芳故居、植福庵、华氏老义庄和果育鸿模小学等。
荡口古镇不仅古迹十分多,它还是一个孝义之邦,古镇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华氏先祖华宝、华幼武和华贞固都是遐迩闻名的大孝子,在其影响下,荡口人历代崇尚孝德。
春草轩就是奉行孝德的创举和标志性建筑,堪称我国第一所家庭养老院。
还有华氏老义庄是荡口众多义庄中规模最大的一处,由华进思、华公弼父子于清乾隆年间所建,其后华氏子孙陆续修建,因功德卓著而曾受朝廷表彰,现存房屋四进,占地面积数千平方米,是江南地区典型的清初明式建筑,规模宏大,保存完整。
荡口还是一个著名的印刷之乡,其辉煌的印刷历史可追溯到明代中叶的华燧,他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铜版活字印刷家,还创办了会通馆,成为我国印刷史上的奇观。
利川宜影古镇简介

利川宜影古镇:文化与自然的融合
利川宜影古镇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团堡镇,距离利川城区18公里。
这座古镇依托绝佳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打造了一个集避暑休闲、分时度假、短期旅行、赛事会务、养老养生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宜影古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命名源于明朝时期的宜影塔。
宜影塔在清朝咸丰年间修建,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塔下有美丽的宜影湖,湖边是古色古香的木栈道,塔身倒映在湖面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宜影古镇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这里有森林覆盖的山地公园,有百亩荷塘,有独具特色的土家建筑和民俗文化,还有各种美食和特色小吃。
游客可以在这里漫步古街,感受土家文化的魅力,品尝美食,体验休闲生活的乐趣。
此外,宜影古镇还设有养老养生项目,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养老场所。
这里的气候凉爽宜人,空气清新,非常适合老年人居住和休闲度假。
总之,利川宜影古镇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适合各年龄段的游客前来游览和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年古镇魅力草堰
——寻访古盐运集散地保护区草堰活动纪实
盐城市大丰区草堰小学“草娃”小记者团
【寻访对象】
串场河畔,千年古镇草堰,这片神奇的土地,一千年前,北宋名相范仲淹筑堤捍海,由此,范公堤畔,盐业兴盛,造就古镇一派繁华,千年以后,高速公路、新长铁路跨越时空,再铸时代新篇章!草堰镇是江苏省古盐运集散地保护区,近年来,草堰镇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挖掘古镇旅游资源、围绕“古盐运文化,结合桥文化、井文化、古文化等积极打造“旅游特色镇”,先后获得、江苏省最美乡镇、江苏省法制示范镇、江苏省四星级乡镇旅游示范点等称号。
【寻访纪实】
7月6日,盐城市大丰区草堰小学少先大队部组织部分留守儿童和“草娃”记者团成员走街串巷,寻访千年古镇草堰留下的历史痕迹和新风貌。
亲身体验了家乡草堰从历史走向现代的巨大差异。
草堰—历史之美
了解草堰的历史,那肯定是草堰的盐文化、井文化和桥文化,龙溪古街位于草堰镇西首老居民区。
《小海场新志》中称“小海、草堰两场绣错而处,梓埠垛以南,东西大市,百货所集,玉带河环其中,为一场风气所聚”。
“中街在场中,三里街自南闸至北极殿”,“长街三里,当典七户”,“店铺行馆,数以百家”,“崇楼杰阁,热闹非凡”。
河房
林立,挑云逗雨。
古民居多是草堰的一大特色。
东街有单氏举人堂和李氏古民居,老大街有李汝珍书房,龙溪古街有钱氏卷瓦楼和朱氏民居,西渣村还有许氏民居黄氏古屋。
钱氏卷瓦楼建于康熙22年,砖木结构,古瓦盖顶,上下两层,造型精美,尤其是门窗雕刻表现出工匠非凡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
抗日战争时期粟裕指挥千军万马,曾把新四军后方医院设在这里,若干名伤病员在这里得到救治,伤愈归队,重返战场。
草堰的古街道真是太美了。
自古丁溪和草堰运盐河道较多,桥也就多了。
丁溪有庆丰桥,太平石桥,红板桥,胜驾桥;草堰有永宁桥、北高桥、龙门桥、卧龙桥、董家桥、陶家桥、马桥、庵桥、王家桥。
丁溪庆丰桥建自宋淳熙年间,明崇祯杨大成募修,清乾隆年间冯印重修,道光9年又重建,此桥至今保存完好,现为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正在申报之中,可望通过。
草堰永宁桥横跨夹河中段,义民邵子正建于明万历36年,1977年拆除改建成平水泥桥,便于汽车直通粮库。
拆除后的永宁桥石材被运到夹河北端的北高桥原址,按永宁桥原貌复建成石拱桥,即现在的永宁拱桥,人们仍旧习惯称为永宁桥,现为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
草堰有星罗棋布的古井,多得有108口。
丁溪古井仅次于草堰,双垛村的普陀岭也有。
宋代义井位于草堰镇中心小学西侧。
1801年,北京人李汝璜到草堰场担任盐课司大使,身为小说家的李汝珍,跟随哥哥李汝璜来到草堰,住在玉真观二楼,静心长篇小说《镜花缘》前半部的写作,磨
墨蘸笔所用之水就取之于这口井。
丁溪双凤井,即便民泉和通圣泉,位于三贤祠左侧,古庆丰桥东侧街北,井栏上刻有贾平章字传,为贾似道造。
两井东西相隔2丈多。
离丁溪10多里的丁溪河北岸的普陀岭庙也有两口井,人们称之为“普陀双井”,井旁建有石塔和《普陀双井纪略》之碑,奇怪的是如果井里升气流、翻水泡,就说明马上要下雨了,成了老百姓的天气预报。
普陀岭流传这样一首民谣:“普陀岭,有双井,喝了双井水,福寿增百
草堰—现代之美
草堰村的七彩花田、三元农庄、和中小企业园区、千亩良田示范园这工程”是闻名全市的。
镇关工委书记单爷爷还告诉我们:当前,全村正以“江苏省最美乡镇”为新的起点,在完善龙溪古街旅游设施改造的同时还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速推进农民休闲公园等一批项目建设。
目前,公园一期工程、法制廉政文化广场、三元农庄已投入使用,给广大农民增添了一个健身、休闲、廉政教育的好场所。
通过这次寻访活动,队员们对家乡草堰有了新的认识。
草堰镇正朝着绿色草堰、人文草堰、整洁草堰、和谐草堰,幸福草堰不断迈进。
走访结束后,小记者们把自己的劳动果实和采访的所见所闻带回去和大家分享。
与大家一起再次感受了田园秀美、生态文明的千年古镇草堰的新风貌。
【寻访心语】
顾詹城:来到七彩花田,完全改变了我对农村的看法。
这里环境
优美,生态文明,真是一个度假的好地方啊!
杨楚涵:今天参观了草堰从龙溪古街到七彩花田到镇文化站,让我感受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有长期的规划。
我们草堰正是有了这样完整详细的规划,才会建设得如此美丽。
单诗淼:美丽乡村,幸福草堰。
我的家乡正是有了这样美丽的乡村,才会变得更加繁荣。
杨宇:通过这次活动既了解了我们家乡的辉煌历史又看到了蓬勃进取的现代草堰,我心底由衷的为家乡自豪,草堰我爱你!
(辅导员:顾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