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变性腰椎侧凸选择性短节段固定融合的手术治疗

合集下载

胸腰椎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

胸腰椎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

胸腰椎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靳安民主任医师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骨科中心主要内容:一、胸腰椎骨折分类:Denis分型和Magerl改良AO分型二、胸腰椎骨折手术参考方法:LCS和TLICS三、胸腰椎骨折手术入路:前路、后路、前后路四、微创手术:PVP或PKP和MIPPSO胸腰椎骨折分类:●国内外众多学者在胸腰椎骨折分类的研究领域中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各自的系统和见解。

由于分类方法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临床疗效评估困难和国内外交流障碍。

鉴于短期内还不可能出现被广泛接受的分类系统,因而现有的Denis分类和AO 分类仍应是主流的分类方法。

●Denis分型●Magerl改良AO分型爆裂骨折Denis分型(1983)●A型:严重的完全纵向垂直应力所致的上/下终板均破裂的骨折●B型:不完全纵向垂直或略带前屈应力所致的上终板损伤●C型:下终板损伤,作用机制与B型相似,但比B型少见●D型:轴向应力伴有旋转暴力●E型:轴向应力伴有侧向屈曲Magerl改良AO分型(1994)●Magerl等以双柱概念为基础,继承AO学派长骨骨折的3-3-3制分类,将胸腰椎骨折分为3类9组27型,多大55种。

主要包括:●A类:椎体压缩类:A1:挤压性;A2:劈裂性;A3:爆裂性。

●B类:牵张性双柱骨折:B1:韧带为主的后柱损伤;B2:骨性为主的后柱损伤;B3:由前经椎间盘的损伤。

●C类:旋转性双柱损伤:C1:A类骨折伴旋转;C2:B类骨折伴旋转;C3:旋转-剪切损伤。

手术适应症●Denis 等[1]认为无论有无神经损伤,爆裂骨折均应被列为不稳定性骨折。

●Mikles 等[2]认为当无神经症状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椎体高度压缩>50%、后凸Cobb角>25°或椎管受压超过40%时需手术治疗。

●Shimer 等[3]认为对于合并脊髓圆锥及马尾综合征且有压迫性损害的患者,应在伤后48h 内进行减压。

国内有学者认为对于椎管占位>1/2 或即使椎管占位<1/2 但合并有神经症状者,即视其为不稳定性骨折,均采用后路植骨融合;对于椎管占位<1/2,无神经症状者,仅给予复位及内固定即可。

改良后外侧植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改良后外侧植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按 神 经功 能 Fak 1 r e 分级 : 级 2 例 , 线 ,4 6周 后 腰 围保 护 下 开始 活 动 。术 鲜 的爆 裂 性骨 折 , n A 7 B - 尤其 是 伴后 柱 骨折 、 脱 级3 , 3例 C级 4 , 5例 D级 3 , 2例 E级 4 后 均 行 X线 及 C 2 T检 查 以了解 复位 情 况 位及小关节交锁患者, 后路手术优 于前
例。
和 椎 弓根 螺钉 位 置 。
2 结 果
路 手 术 。有 研 究 发 现 , 弓根 螺钉 与前 椎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腰椎x线 、 T C
及 MR 检 查 , I 并确 诊 。 行 改 良后 外 侧 均
路钢 板在用于 治疗胸腰椎爆裂 性骨折 时, 在脊柱 的曲伸、 侧弯和旋转时均能稳
高处坠落伤 17 , 3 例 车祸伤 2 例 , 3 重物 骨 , 置入 连 接杆 与 横连 杆 , 再 留置橡 胶 引 维矫形和 固定的功能: 损伤早期可校 在 砸伤 1 例 , 2 其他 7 。损伤节段I l 7 流 管 后 关 闭切 口 。 例 T 3
例 , L4 , 23例 , 3 例 , 1 例 。 9例 L 4 k 2 L 8 正 脊 柱 前后 移 位 和 后突 畸 形 , 且 可 同 并 术 后 引流 管 4 8h内拔 除 , 后 拆 时行椎板减压和后路植骨融合。 2周 对于新
均 采 用 全 身麻 醉 , 俯 获 随访 8 1 个 月 , 取 -5 平均 1 个 月 , 无脊 2 均
卧位。以伤椎为 中心, 取后正 中线切 口, 髓神经损伤加重病例, 伤椎前 高度平均 体 , 在确保伤椎固定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
者术后恢复快 的优 点, 值得推广 。
【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骨折, 学; 夕科 骨折 固定术, 内 【 中图分类号】 R 8 . 【 6 3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8020 )00 0—2 6 10 0 (0 81—8 80

退变性腰椎疾病术后并发症分析

退变性腰椎疾病术后并发症分析

Ab ta tOb e tv To e po etec u e n h rv n ino o tp r t er sd a o l ain np se i src : jcie x lr h a s sa dt ep e e t fp so ea i e iu l mpi to si o tr— o v c c
择 内 固定 , 中注 意 椎 管 减 压 的程 度 和 范 围 , 时 掌 握 正 确 的 椎 间植 骨 方法 。 术 同 关 键词 : 变 性 腰 椎 疾 病 ; 固定 ; 发 症 退 内 并
中 图 分 类 号 : 8 . 7 R6 1 5 文献 标 识 码 : B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髓 核摘 除
退变性腰椎疾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病因, 手术治疗得到 了普遍应用, 其治疗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 但同时也带来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40 男 26例, 14 ; . 0 例, 5 女 4 例 年龄 3 5

些相应的残余症状。09 3 20 年 月至 21 年 5 我科共开 01 月, 出现术后并发症, 1. 。为总结经验, 占 55 减少类似情况发
凉 、 木 等 症 状 ;5例 全 椎 板 减 压 双 侧 固 定术 后 出 现单 纯 脑 脊 液 漏 , 麻 2 2例 出 现 术 后 感 染 , 中 1例 并 发 化 脓 性 脑 膜 炎 。 其
统 计 两 组 手术 时 间 、 出血 量 及 Os sr wet y评 分 , 用 S S 10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学 分 析 。 论 采 P S1 . 结
Z HANG h n, 一 n LIHa -e g,ta C u HE Xi) g, o p n e l i

LenKe分型AIS手术策略的选择

LenKe分型AIS手术策略的选择

LenKe分型AIS手术策略的选择刘臻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AIS)是脊柱侧凸的最常见类型,约占75%~80%。

有研究表明矫形术后躯干失衡发生率与融合节段选择正确与否密切相关,Lenke及Puno等认为对于Lenke1型AIS患者而言,只要腰弯柔韧性好即可行选择性胸弯融合,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Lenke1型AIS患者融合节段的选择策略仍存在争议。

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Lenke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选择性融合下端椎位置与手术矫形效果之间的关系,以探讨Lenke1型AIS患者融合范围的选择策略。

1资料和方法1.1—般资料选取2004年1月~2007年1月间行选择性胸椎融合术且有完整随访资料记录的52例Lenke1型AIS患者(1A-型13例,1AN型13例,1B-型11例,1BN型10例,1C-型3例,1CN型2例),均为女性,手术时的年龄为10~17岁,平均[(14.13士1.51)]岁,胸弯Cobb角40°~67°,平均(46.67°士6.68°)。

AIS的诊断基于站立正侧位全脊柱X线片及详细的临床检查,所有患儿均行全脊髓MRI检查排除可能存在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52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选择性前路或后路TSRH或CDH(美敦力,美国)胸弯矫形内固定融合术,内固定区域均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

随访时间18~46个月(平均22个月)。

1.2方法所有AIS患者术前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仰卧位、左右BendingX线片,术后及随访时分别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

按照融合下端椎将52例AIS患者分为两组:A组(34例,下端融合椎为T12)及B组(18例,下端融合椎为L1),进一步根据Lenke分型将Lenke1A(下端融合椎为T12/L1及Lenke1B/1C(下端融合椎为T12/L1)患者分别行矫形效果分析。

胸腰椎骨折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4钉和6钉内固定疗效比较

胸腰椎骨折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4钉和6钉内固定疗效比较

基层医学论坛2021年12月第25卷第35期胸腰椎骨折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4钉和6钉内固定疗效比较王培鑫(晋城大医院,山西晋城048000)

作者简介:王培鑫,男,硕士,主治医师。表1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组别性别年龄(岁)伤椎部位骨折分型Frankel分级伤后至手术

时间(d)男女T11/T12/L1/L2爆裂型/压缩型A/B/C/D/E

6钉组261738.25±6.376/12/17/818/250/3/7/15/182.46±1.214钉组281537.62±6.657/11/16/916/270/2/6/16/192.75±1.18

【摘要】目的比较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跨伤椎(4钉)和经伤椎(6钉)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晋城大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4钉组和6钉组各43例,分别实施跨伤椎和经伤椎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手术情况、椎体复位、术后腰背部疼痛及神经功能恢复等的差异。结果6钉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住院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2组术前椎体高度比、Cobb角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6钉组术后2周及1年时的椎体高度比大于4钉组、Cobb角小于4钉组,差异显著(P<0.05);6钉组术后1年时的椎体高度、Cobb角丢失率小于4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钉组术后1年时Denis分级优于4钉组(P<0.05),2组Frankel分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经伤椎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椎体复位情况更佳且远期丢失率低,可有效减轻后遗腰背痛,临床优势明显。【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跨伤椎经伤椎中图分类号:R6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721(2021)35-5065-03DOI:10.19435/j.1672-1721.2021.35.011

腰椎不稳症的手术治疗及进展

腰椎不稳症的手术治疗及进展

腰椎不稳症的手术治疗及进展摘要】腰椎不稳症是一种并不鲜见的腰椎疾患,常合并腰椎退行性变所引起的其他疾病。

由于其手术治疗涉及腰椎稳定性及功能重建的问题,故不同医生对其手术方式有不同的见解。

笔者着眼于近年来关于腰椎不稳症手术治疗的不同方式及其进展,对其进行了一次整理和总结,相信未来会有更加安全、经济、简便的手术方式出现。

【关键词】腰椎不稳手术治疗入路【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5-0073-031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该术式目前在国内应用最为广泛。

PLIF可在行椎体间植骨融合的同时经同一切口行椎管的减压和探查。

联合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可以为植骨提供良好的融合环境,提高融合率,还可以很好地稳定脊柱的前柱和中柱,分载椎体间的轴向载荷,减少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发生率。

适合于腰椎不稳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或腰椎滑脱症的患者。

1.1椎间植骨方式的改进张超远、孟祥翔[25]等采用椎间打压植骨联合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内固定术式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

手术应用切取下的椎板骨颗粒为植骨材料,采用打压植骨能使植骨充分,植骨量及植骨面积明显大于其他方式,具有相对更大的骨移植物接触界面,为早期融合及获得相对较高融合率提供条件。

同时提供了充足的骨愈合支架,经过打压使植入骨颗粒接触紧密,不留空腔,术后即刻起到坚强支撑作用。

术中要点是在截下的病变节段棘突椎板复合体的上位棘突根部用枪状咬骨钳制作缺口或骨洞,固定棒的横连接杆从此洞中穿过,可起到支撑与固定作用,防止骨块向椎管内陷挤压硬脊膜,重建脊柱后部结构,同时提供理想的覆盖材料,防止椎管外瘢痕组织向椎管内挤压,起到保护脊髓、减少椎管内瘢痕粘连的作用。

经随访,回植骨块均获得骨性融合。

这种手术方法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稳定性好,融合率高,可降低内固定物断裂、松动和腰椎不稳等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接近于解剖性重建的椎管成形术。

经双侧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结合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经双侧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结合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3 6・
中 国医学创新
21 00年 1 月 第 7卷第 1期
Mei l noa o f hn ,aur.0 0 V 1 o 1 dc nvt no iaJnay2 1 , o. N . aI i C 7

临 床 研 究

经 双侧 椎 弓根 植 骨椎 体 成形 结 合 后 路 短 节 段 固定 治疗 胸 腰 椎 骨折
【 关键词 】 胸腰椎骨折 ; 椎体成形 ; 经椎弓根内固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后路短节段 椎 弓根 内固定术 治疗胸 腰椎 骨折 在临 床 当 中已广泛应 用 。通 过 撑 开复 位恢 复 伤椎 高 度 、 柱 生理 曲 脊 度, 间接对椎管进行 了减 压 。然 而 , 伤椎 复位 后椎 体 内骨小 梁 的支架结 构并未 得到恢 复 , 使椎 体 内出现空 隙。这 种 “ 蛋 壳” 效应 成为术后内固定松动或断裂 、 椎体 高度 丢失 、 凸畸 后
12 手 术 方 法 . 全 麻 后 , 者 取 俯 卧 位 , 椎 对 准 术 台 腰 患 伤
C 观察 术后伤椎 高度恢 复及 C b T, ob角 的矫正度 及矫正损 失 情况 。对有神经损伤 的病例按 Fak1 rne 分级对脊髓 神经 功能
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 术 后 6个 月 有 神 经 损 伤 的 病 例 神 经 功 能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提 高 。Fak1 级 平 均 提 高 2级 。伤 椎 前 缘 高 度 由 术 前 平 rn e分
支具活动 。 2 结 果
根 内固定结 合 撬拨 复 位 、 双 侧椎 弓根植 骨 术。经 术后 随 经
访 , 效满意 , 道如下 。 疗 报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料 . 本 组病 例 均 为单 节 段 椎体 骨 折 , 3 男 2例 , 女

前后路矫形融合术治疗胸腰段/腰段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PUMC Ⅰb/Ⅰc/Ⅱd1型)

前后路矫形融合术治疗胸腰段/腰段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PUMC Ⅰb/Ⅰc/Ⅱd1型)

ao setdoahcsoi i w ihw r dv e t togop Aa dB. 6pt ns (ru ) i d l cn ii ti cl s , hc ee ii di o w ru s( n ) 1 ai t g pA wt a e p os d n e o h m a g f 48 er ud re t ne o pn s n S acdn ec tr f U l s ct n enaeo .8yas n ew n t r ief i ( n co i t t re ao MC c si ai 1 a r s i uo A g oh i i P a f o ad 1 ai tgopB wt amenaeo 1.0y a ne et ot o pn s nP F wt e i l n 2pt ns ru ) i a g f 5 er u dr n ps r rsief i (S ) i pdc e ( h 5 s w e i uo h a srw . vla dC b nessg t l n e tnldn oai kp oi 一 l adlm a roi ce s Weea t obagl aia ai m n c igt rc yh s T2 n brl ds ue , tl g i u h c s ) u o s (1 ,ui vl m aue frn hfT )mesrso i e er ttnA R ada i et L一 fs nl es esrso t ksi(S, aue f pc vr bar ai (V ) n p a vr — 1 o e , u t a a t l o o c l e bat nlt n (Vr, ugcl i ai nldn p r i m n h ou f n ap rt ebedn r a s i A r sria s ut nicu i o eav t ead tevlmeo t o ea v l ig r ao ) t o g te i ir i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摘要】 目的 探讨选择性减压 、 短节段 固定融合治疗 退变性腰 椎侧 凸的手术疗 效。方法 回顾性 研究 20 04年 1
月 一 07年 6月收治 的 4 20 2例以下肢症状 为主 的退 变性 腰椎侧凸患者 , 中男 l , 2 其 5例 女 7例 ; 平均 年龄为 6 . 5 6岁。
6 y a sod e e t e d c mp e so n h r s g na u in wi e il c e r e fr d e r l .S lci e o r si n a d s o t e me tl s t p dc e s rwswe e p rome .Co b’ n ls l mb r v f o h b S a ge , u a

8 ・ 2
外利r. Di2 1 . 0 8 No 2 DJ1 ug A r 0 0 V 1 1 l


临 床研 究 ・
退 变性 腰椎 侧 凸选择 性 短 节段 固定 融 合 的手术 治疗
孟祥龙 , 海 涌 , 苏庆 军 , 世宝 , 立 , 鲁 关 杨晋寸 , 康 南, 臧 磊 , 周立金
可通过狭窄节段椎管减压 、 短节段 固定融合显著地减小 手术创伤 , 扶得 良好 的手术疗效。 【 关键词 】 腰椎 ;脊柱侧 凸; 脊柱融合术
【 中图分类号 】 8. 【 R623 文献标 志码 】A 【 文章编 号】1 2 25 (00 0 — 02— 4 6 — 97 21)2 08 0 7
t e l mb rs o iss M eh d Al t e4 ai nswi o t ro p n l i a e o s f r dwi e e e aie l mb r c l - i u a c l i. t o s v o l h 2 p t t t u irs ia s s swh u f e t d g n rt u a o i e h p d e e h v s o
as i nfc n ifr n ewe n pro r tv n n lflo u n i lo sg i a tdfe e tb t e e pea ie a d f a lw— p i n ODIs o e . Ti x el n n o d r t s7 2% , i i o c rs l e c le ta d g o ae wa 6. e a d e ry c mplc to n ie e r t s2 n a l o i ain i cd nc ae wa 3% . Co l i n S lc ie d c mpr si n a d s r e me tlf so s a fe ・ ncuso e e tv e o e so n hots g na u in i n efc
s eet ae ugc l rm Jn ay2 0 oJ n 0 7,1 lsa d2 e lsw r n ld d, t h a g f 5 i w r r td srial f a u r 0 4 t u e2 0 s e y o mae n 7fmae eeicu e wi teme na eo . 5 h 6
C a y n si l a i l dc lUnvri h o a gHopt ,C pt ia i st a a Me e y,B in 0 0 0,C ia e ig 1 0 2 j hn
【 b r t O jcv T nlet rc s tos e i eo p so d hrs m n lu o f e nr A s a 】 b te o a z h S g ar us fe cv dcm r s n n o g et sn o dg e — tc ei a y e U i le l l te e i a s te af i r e a
手术方式采用选择性 减压 、 短节段 固定 融合。对患者术前 、 首次随访 、 末随访 时的 C b 终 ob角 , 腰椎前 凸角度 , A V S评 分和 O w s y s et 功能障碍指数进行对 比。结果 r 术前与终末随访 V s 分和 O w s y功能障碍指数对 比, 异有统计 A 评 s et r 差 学意义 , 手术优 良率为 7 .% , 62 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为 2 .% 。结论 以下肢症状为 主的退 变性腰椎侧 凸患 者 39
S i jn U Si o U N L ,Y N ici A n A G Li HO in D p a e to r oad s UQn u ,L hb ,G A i A G Jna ,K NG g a ,Z N e,Z U Li. ea m n f O t p ei , j h c
l dt nl , i a aao ansa ( A )adO w syd ait idx( D )w r vla d ads tt a dfrne o o cag s vs l nl pi cl V S n s et i b i e O I eeea t , n aii l ieec r i e u g e r s ly n ue t sc
S l ci e d c mp e so n h r e me t lf so fd g n r t e l m b r s oi s ee tv e o r si n a d s o t s g n a u i n o e e e a i u a c l i v o s ME i n ln NG X a g o g,HA o g, 1Y n
wa n lz d Re u t T e e w s s n f a t i e e t ewe n p e p r t e a d fn lfl w u n VA c r sa a y e . sl s h r a i i e n f r n t e r o e ai n a o l — p i S s oe,a d t e ewa g i df b v i o n h r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