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相关因素分析及 护理对策 [J].齐鲁 护理杂 志,2009,15 (7):4. [2] 曹桂 芝.高血 压 患者 的护理 指 导 [J].齐鲁 护理 杂 志, 2005,11(9):97. [3] 周 晓玲.300例原发性高血压控制 不佳 相关 因素调查 与 护理[J].齐鲁护理 杂志,2005,11(20):63.
内容 包 括 :限盐 、减 重 、运 动 、放 松 、限 酒 和 戒 烟 。社 区 医 生与居委会密切配合 ,定期进 行健康 知识讲 座 ,放 幻灯 片 、发
宣传手册 、讲解高血压病 的发生 、发展 、治疗 、预防及并发症 等 相关 因素 ,跟踪 、连续 、全方位的健康指导 、建 立健全 网络化管 理 及 服 务 流 程 。J。 4.1 定期健康讲座 放幻灯 、图片 、发 传单及请 专家 讲座等 方法 ,让患者深刻 了解保持血压平稳的重要性 ,坚持长期择时 服药必要性 ,选择针对性药物的准确性。 4.2 保持 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规律 ,健康 的生 活方式是治 疗高血压的基本 条件 ,加强系统化管理并做好随访记 录 、定期 监测血压 、改变不 良的生活 习惯 、肥 胖者降 低体 重 、戒 烟戒酒 等 。 4.3 保持 良好 的心理状 态 保 持健 康的心 态 ,良好的情绪 , 提 高 应 激 能 力及 适 应 性 ,避 免 刺 激 、减 少 诱 因 。 4.4 高血压饮食 采取 降压饮 食计划 ,平衡 膳食 ,主食最 好 是粗粮 。饮食要规律 、少量多餐 、晚餐不宜过饱 。①低 钠饮食 每 日不 超过 5 g,最好 3 g,如有眩晕 、水肿 每 日 2 g以下。② 选 用优 质蛋 白质如鱼 、豆类 ,其 含不饱 和脂肪 酸 ,能降低胆 固 醇 ,预防 中风。③ 选用 含钾 、镁 、碘 、锌较 高的食物 ,其能保 护 心 脏 、预 防 动 脉 硬 化 如 :水 果 、干 豆 类 、桂 圆 、海 产 品 、瘦 肉类 、 花生等。④每 日清晨最好喝一杯温 白开水 ,能降低血黏度 、净 化 血 液 。 4.5 适 当体育运动 提供 良好 的保健 服务 ,预 防病 程恶化 , 切忌忽 高忽低 ,保持平稳 ,促进心脑功能康复 。选择适 宜 自己 的 锻炼 强 度 ,不 可 用 力 过 猛 。 4.6 高危 人群 的健康 教育 应采取 健康 教育与健 康促进 矫 正 不 良行 为 习惯 ,逐 渐 养 成 健 康 的 生 活 方 式 ,采 取 有 效 的 监 督 、控制 ,减少高血压患病风险 。 参 考 文 献 : [1] 丁玉英,周玉森.高血压 并脑 出血 289例 医院肺部 感染
糖尿病焦虑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其护理对策

两 组 患 者 人 院 时 均 进 行 焦 虑 自评 ( S A S )  ̄ J I 试, 了 解 患 者 的 焦
注: 1 与对照组相 比. P < 0 . 0 5 。
虑程度 , 采 取常规糖 尿病治疗及护理措施 ; 对照组采用常 规治疗 与 护理 ,观 察组 则在 对 照组 的基础 上进 行护 理干 预 , 2次/ 周, 3 0 m i n t 次, 具体 如下 : 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 、 舒适 的环境 。 主动关 心患 者 , 最 大程度 上取得 其信任 ; 运用 沟能技 巧 , 认 真倾 听患者 的 主诉 , 充分 尊重 患者 ; 重 复强 调患者 的能力 与优点 , 鼓励 其勇 于面对 问题 , 增强其治疗 的信心与决 心 : 鼓励 患者多参加 社会活 动, 加强 与亲人 、 朋友 的沟通 与交 流 , 争取社会及 家庭 的支持 等 。 指导 患者通过 静坐 、 想象、 肌 肉放松等方法 掌握情绪 自我调控 的 方法 。如患者焦虑 、 惊恐发 作 , 则可采取分 散注意力 的方 法使其 摆脱应 激源 , 必要 时专人陪护。
糖 尿 病 新 世 界2 0 1 5 年1 月
・护理 天地 ・
糖 尿病焦 虑症患者 的心理特 点分析及 其护理对策
董 志敏
鞍 山市康宁 医院, 辽宁鞍山
1 1 4 0 4 7
【 摘 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焦虑症患者 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1 2 年1 月一2 0 1 4年 8 月该 院收 治的 1 0 0 例糖尿病 焦虑症患 者的临床 资料 , 将其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 照组 , 每组各 5 0例 , 对照组采用 常规护理方法 , 观察 组在对照 组的基础上进 行心理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 的焦虑评分及 护理 满意度。 结果 观察 组患者焦虑评 分显著优 于对 照组 . 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P < O . 0 5 ) ;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为 9 8 %, 对 照组护理满 意度为 8 8 %, 观察组显著高 于对照组 , 差异有 统计学意 义( P < O . 0 5 ) 。结论 在分析糖尿病焦虑症患者 心理 特点 的基 础上 , 对其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 , 可有 效缓解患者焦虑 、 不安 等负 面情绪 ,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
浅析老年糖尿病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禁在怀孕 晚期性交 , 以免腹部刺激或 阴道感 染影响 到母 婴安全 ; 严 密观察 住 院孕 产妇 的 生命 体 征 , 增 加 夜 间巡 视 频 次 , 并 在 巡 视 期 间 尽 量 对 孕 产 妇 进行 询问 , 以便及 时发 现异常并处 理 ; 部分疑 有胎膜 早破者 , 需要遵 医嘱 给予抗生素治疗 。( 3 ) 饮食 干预。指导其 每 日摄 人足够 的蛋 白质、 维生素 及热量 , 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 少食 多餐 , 清淡 饮食 , 以免长 时间缺乏 运动而 导致便秘 。 综上所述 , 导致胎膜 早破 的诱 因有 很多 , 但 临床 可通过 孕前 宣教 、 尽 早检查与治疗 等一 系列护理措施来 加强 防控 , 确保母婴安全 。 参 考 文 献 [ 1 ] 孙 慧琳. 胎膜 早破 的原 因及 妊娠 结局 的 临床 分析 [ J ] .中外 医疗,
论 坛, 2 0 1 3, 1 7 ( 7 ) : 8 3 9— 8 4 1 .
浅 析 老 年 糖 尿 病 病 人 的 护理 问题 及 护 理对 策
2 . 2妊 娠结 局
在剖宫产 、 胎儿窘迫 、 产后 出血 以及早产和新生儿窒息等方面 , 发现观察组均要较对照组高发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 0 5 ) 。见 表 2 。 表2 两 组 的 妊 娠 结 局 对 比( n , %)
3 讨论
目前 l 临床普遍认 为, 导致胎膜早破 的因素是 来 自于多个 方面的 L Z - 3 j 。 如细菌分 泌大量 的过 氧化物酶 、 蛋 白水 解酶等对 胎膜构造造 成损伤 , 或 是 因羊膜 中的病菌 、 毒素等产 生前 列腺 素或引起 宫缩 , 最终 导致疾 病发生 ; 部分行宫腔手术者则可 能因子宫 内膜 的基底 层受到 损伤 , 或是 细菌经 创 口侵 入 宫 腔 , 最 终 导 致 胎 膜 早 破 的情 况 _ 3 J 。 当发 生 胎 膜 早 破 时 , 往 往 容 易 给产妇带来宫缩不协调 、 阴道分 娩障 碍、 细 菌上行性 感染 等情况 , 进而 导 致孕产 妇发生难 产、 早产 、 羊水 栓塞 和产后 出血等情 况。 在本组研究 中, 我们 发现观 察组在 细菌感 染 、 头盆不 称、 宫 腔手术 等 方面 的发生率要较对 照组 突出( P< 0 . 0 5 ) , 这说 明了胎膜早 破的诱 因与上 述几者密 切相关 , 临床应 给予足够重视 , 将这几者 视为影 响妊 娠结局 的早 期信号加 以处理 ; 并且研究 发现 , 观察 组在妊 娠结 局方面要较对 照组差 ( P <0 . 0 5 ) ; 说 明胎 膜早 破容 易增加 妊娠 结局 的剖宫产 率 、 早 产率 等情 况。 这 与相 关研究具有基本的一致性 J 。 经过研究 和检索 相关文献 , 我们建 议 临床可考 虑实施 下列 护理干 预 来加强对该疾病 的防控 : ( 1 ) 产前宣教 , 通过发放健康 指导手册 、 定期 开设 讲 座、 专题会 或通过电视 、 网络等平 台 , 加强对孕 妇的产前指 导 , 包括饮 食 指 导、 用药 指导等 , 以避免意外妊娠 的发生。( 2 ) 预 防感染 , 告知孕产 妇严
糖尿病患者护理查房PPT课件

• 并发糖尿病患者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 尿病肾病等。在护理查房中,要关注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加强预防措施,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死 亡率。
案例三:初诊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查房
• 心理支持、健康教育、生活方式
• 初诊糖尿病患者常常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需要给予心理支持。在 护理查房中,要向患者介绍糖尿病的基本知识、饮食及运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糖尿病患者的常见症状
多尿
口渴
饥饿感
疲劳
视力模糊
• 尿量增多,尤其是 夜间起夜次数增加。
• 常感到口干喉燥, 需要频繁饮水。
• 尽管进食后,仍常 感到饥饿。
• 糖尿病患者常感到 疲劳,即使进行轻度活 动。
• 短暂的视力障碍, 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正 常。
糖尿病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 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血管病变、神经 病变等慢性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脑血 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糖尿病患者个案分析
个案选择与背景介绍
• 选择一位年龄在45-60岁之间、病程2年以上的糖尿病 患者作为个案研究对象。
• 了解患者的家族史、生活习惯、饮食结构、运动情况等 ,掌握患者病情及治疗经过。
个案的护理方案
• 制定针对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包括药
1
物治疗、饮食调整、运动康复和心理疏导等 方面的护理措施。
沟通协调
• 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需求和问题,告知查房的目的和流程。
查房过程与内容
询问病史
观察体征
• 询问患者的糖尿病病史、症状、治疗 经过等。
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研究现状

庄一渝, 王文元.C IU导管相 关性血流感染危 险 [ ] 同俏静 , 9 因素分析及对策[ ] 中华护理 杂志 ,0 8 4 ( :7 J华 , 安华 , 1] 吴 易云 霞, 临床 医院感染 学 [ . 等. M] 长
[ ] 韩文斌. 管 内导管相 关感染 的现状 及预 防措施 [ ] 5 血 J. 护理管理杂志,0 6 6 1 ) 2 2 . 20 ,( 1 :3— 4 [ ] 刘鲁沂 , 6 孙艺铸 , 总善. 赖 中心 静脉插管 3 9例 医院感染
毒方法 的 效 果 比 较 [ ] 解 放 军 护 理 杂 志,05 2 J. 20 ,2
由于糖 尿病是一种慢 性终 身性疾 病 , 要长期 的饮食 控 需 制及药物治疗 , 且病情 容易 反复 , 血糖反 复波动 , 导致各 种 易
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 易合并焦 虑 、 郁症状 , 虑 、 抑 焦 抑郁可 加
研究 , 结果发现 , 在糖 尿 病 诊断 的第 一 年 , 期进 行 强 化治 早 疗, 可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 导致焦虑 和 自我效 能下降 。2型 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 的中年男 性患 者 , 容易产 生焦虑 、 抑郁 、
理护理 日益受到人们 的重视 。现将糖尿病患者 的心理护理研 究现状报告如下 。 1 糖尿病患者心理状 况现状分析
2 1 病程 .
有人认 为 , 新诊断的 2型糖尿病患 者合并焦虑抑
郁状 况明显高于正 常人 。据 国外 报道 , 有人对 2型糖尿
病 的诊 断时间、 强化治疗与糖 尿病 患者心 理 的相 互关 系进行
到子女和全家人 的生 活。赵宝 龙等 对住 院 的 7 0例 2型糖 尿病患者采用焦虑 自评量表 ( A ) 抑郁 自评量表 ( D ) SS 、 S S 及领 悟社会支持量表 ( S S 进行调查 , eS ) 结果显示 , 糖尿病患者 的焦
糖尿病高龄患者的健康护理对策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 0 1 3 年第 1 3 卷第 l 1 期
糖尿病 高龄 患者 的健康护理对策
(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区中医医院 内科 ( 苏州市吴江 区第二人 民医院 ),江苏 苏州 2 1 5 2 2 1 )
张 惠
摘 要 :随 着我 国人 口老龄化的进展加 快 ,糖尿病 患者进 一步增加。糖尿病及其 并发 症 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及脑血 管疾 病之后的主要死亡原 因,已是老年人 的主要健康 问题 ,必须引起 高度 重视 。老年人 由于机 体的老化 ,一些症状 、体征 、 化验检查 、治疗及护理与一般 成年人糖尿病有所 不 同。 因此 ,在 临床护理 工作 中,充分认识到老年糖尿病病人 的 自我 护理 需求 ,通过护理干预措施 ,可明显改善 患者的 生活质量 …。
。
参考 文献
[ 1 ] 关骅 . 临床康 复学 [ M ] . 2 0 0 9 , 2 . 3 6 1 , 3 7 7 . [ 2 ] 化前珍 . 老年护理学 [ M ) . 2 0 1 2 , 6 . [ 3 ] 章 黎 .探讨 老年糖 尿 病患 者l 临 床 护理 对策 [ J ] . 健 康必 读 杂志 ,
病 是指 年 龄 在 6 0岁及 以上患 有糖 尿 病 的患 者 ,包 括 6 0岁 以前及 以后诊 断 的糖 尿病 ,并 且 患病 率 随增 龄 而显 著 增 高 】 严 重影 响老年人 的生 活质量和 寿命 , 通 过以上 健康护理 , 可 大 大降 低 老年 人 的发 病 率 和并 发症 ,提 高 老人 晚 年 的生 活 质量 。
D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1 1 . 3 6 2 转 移 对疾 病 的 关注 ,对 拒 绝治 疗 者真 诚 交流 ,引导 老 人 正 对 自暴 自弃提供 积极信 息 , 增 强战胜 疾病信 心 。 糖 尿 病是 一 组 常 见 的代 谢 内分 泌疾 病 ,其 特 征 为 高血 确认 识疾 病 ,
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

3 23 优 化用 药 方 案 , 予 切实 可 行 的 治 疗 对 策 。简 化 用 药 方 案 是 行 .. 给 其 在 制 5 4 6 5 5 3 4 2 5 5 为 干 预有 效措 施 之一 , 效 果 已被 临 床 所 证 实 , 治 疗 中结 合 患 者 实 际 , 5 7 2 1 8 6 5 8 2 7 定 用药 次数 少 , 用药 品种 少但 有 效 的 治疗 方 案 , 种 干 预措 施 对 记 忆 力 减 退 此 注 : 从 性 差患 者 比较 , O 0 。 与依 P< .5 22 通 过 相关 护 理 后 , 组依 从 性 比较 。观 察 组 的 治 疗 依 从 性 明 显 高 的 老年 患 者作 用 更为 显 著 。 两 32 4 加 强与 家 属 沟通 , 患者 营造 良好 的 治疗 环境 。 一 人 疾 病 常 牵 . 为 于 对 照组 , 比较 有 统计 学 意义 ( 0 0 ) ( P< .5 , 见表 2 。 ) 涉全 家 , 与糖 尿病 患 者 , 疗 时 间 多 在 家 中 , 此 对 家 属 的 干 预 也 十 分 重 对 治 因 表 2 两 组依 从性 比较 要 。 比如指 导 家 属多 配 合 、 多鼓 励 、 敦 促 、 理 解 、 多 多 多关 、 沟 通 , 患 者 1 多 2 , 为 提供 良好 的治 疗环 境 ; 予 家 属 关 于 疾 病 的 相 关 知 识 , 其 进 行 信 息 交 给 与
行性。
13 统计 数 据 处理 : 采 用 S S 1 . 件 进 行 统 计 学 处 理 和 分 析 , . 数据 P S2 0软 此外, 还看 将 有 关知 识 制 成 小 册 子 , 放 给 患 者 及 家 属 , 指 导 患 者 配 发 并 采 用 ×检 验 , 00 P< .5为差 异有 统 计学 意 义 。 合、 鼓励 、 监督 患 者 服药 , 患者 随时 随地 都 能 了解 疾 病 , 而起 到 自我 监 督 让 从 2 结 果 . 的作 用 。 2 1依从 性 相关 因素 分析 。两组 依 从性 好 共 8 . 8例 , 从 性 差 19例 , 依 0 其 3 22 加 强 沟通 , 高 患者 治疗 依从 性 。从 调查 中我 们 感 受 到 大 部 分 . 提 余 为 依从 性 一般 , 从性 好 的 患 者 与 依 从 性 差 的 患 者 相 关 因 素 有 统 计 学 差 患者对药物名称 、 依 剂量、 服药时 间等方面未形成 正确的认识, 比如认 为饭前
老年糖尿病的护理论文

附页: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小初号加黑黑体、居中)本科生毕业科研论文(初号加黑黑体、居中)题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4号加黑宋体、居中)学生:XXXX指导老师:_XXXXXXXX年XX月XX日(4号居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方法:回顾总结分析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
结果:(1)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2)分析患者社会、文化、心理等背景.有针对性的帮助不同层次初次患病的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加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的教育,克服对糖尿病的不正确的认识,重点是让其切实认清糖尿病危害;(4)对不同病情的患者,有针对性的提出控制血糖的合理化建议,教育老年糖尿病患者合理控制血糖;(5)帮助糖尿病患者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重点是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6)提出糖尿病人日常生活的个人清洁卫生的注意事项,帮助病人预防皮肤粘膜及软组织感染;(7)帮助患者养成合理进食习惯,.避免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坚持科学地、系统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护理临床护理对策前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急剧升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消耗健康资源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
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其中,环境因素即食物供应的极大丰富和静态的生活方式,在糖尿病的发生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中,绝大多数患2型糖尿病,目前尚无治愈的办法。
长期、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并发症、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为了将血糖控制在稳定的水平,饮食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之一,也是糖尿病教育的重要内容。
(1)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增高为特征的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
目前认为其致病的中心环节是由于胰岛素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或组织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以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
2017-09-08T15:13:08.88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2期 作者: 马敏 张玉梅 朱丽莎 薛玉玲
[导读]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蚌埠 2330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将
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
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
SAS
、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
论:根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血糖控制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
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心理特点;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2-0216-02
糖尿病是老年患者高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可侵犯全身各个系统,对患者危害极大。老年患者作为糖尿病的一类特殊群体,具有机体
机能明显衰退、情绪波动大、心理特点复杂等特征,给临床的治疗和护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1]。为了提高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其
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本研究根据老年糖尿病的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获得良好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61
~
83岁,平均年龄(67.9±5.1)岁,病程6个月~7年;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8.2±5.6)岁,病程6
个月~
10年;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合并严重糖尿病并发症者以及有认知或精神障碍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
病程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或注射胰岛素,进行饮食及运动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1)
评估患者病情及心理状况。根据患者的基本病情资料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理特点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对患者的
日常饮食做出针对性建议,并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监督患者日常运动情况
[2]。(2)个性化心理护理。结合患者的病情和理解能力进行个
体化健康教育,并告知患者日常注意事项,使患者充分认知自身病情,以及重视日常自我控制血糖行为;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患者的鼓励
和关怀,多介绍些治疗成功的病例,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提供患者日常基础护理方法,提升患者自
护能力,确保患者保持心态平和,并学会自我调适心情,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3]。(3)根据护理效果跟进护理方法。治疗过程中定
期检查患者的血糖情况以及身体状态,若血糖及情绪均维持在良好水平则继续维持之前的护理方案,若血糖及情绪控制不佳则总结和反思
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对负面心理情绪进行疏导,在此讲解病情知识和护理知识,同时将糖尿病日常护理知识做成宣传手册,以供患者
日常阅读,提高日常护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DS)和抑郁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心理状况;护理后记录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给予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以率(%)表示,并行χ2检验,以P<
0.05
代表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比较,见表1。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
*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老年患者各项身体机能处于衰退过程中,血糖异常更容易引发心、肾、血管、神经等组织及脏器功能损伤,引起严重并发症,对患者
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影响极大。临床研究显示,不良的心理状态对血糖的控制有严重负面影响,且老年患者情绪波动大,容易出现情绪
不佳,故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心理护理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中通过对老年患者心理的评估,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根据患者心理的变化及时总
结和改进护理策略,促进心理护理的持续改进,提升护理质量,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最终促进血糖的平稳控制
[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
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
组差异显著(
P<0.05)。充分证明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效果良好,利于提升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改善心理状态,促进血糖的控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董丽娟,赵振,张艳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糖尿病新世界,2016(9):150-151.
[2]
王桂莲.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0):4011-4012.
[3]
王淑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1):122-123.
[4]
梁丽,潘娅娜.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2):2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