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指导】材料议论文审题七法

合集下载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13种方法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13种方法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13种方法由于材料作文的主旨较为隐蔽,所以我们在审题时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常常因为缺乏全局意识,造成立意的“走偏”甚至“跑题”。

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如何走出误区,顺利“通关”呢?下面笔者简要介绍十三种审题立意的实战技法。

一、提炼本质法这种技法适用于较为平实的叙述性材料。

由于这类材料没有明显的是非曲直,所表达的主旨未集中显现,所以我们在审题时就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提炼出一个蕴涵哲理的观点。

二、道理升华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寓言、漫画等含蓄的材料或蕴涵哲理的关于自然现象的材料。

对这类材料的审题,我们就是要通过分析,揭示蕴涵在材料中的那个“理”,然后再将这个“理”的适用范围扩大化,对应现实并加以升华。

三、以果溯因法这种方法就是依据材料中所提供的“结果”,用“上溯”的思维方式推究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

“原因”一旦明晰,材料的主旨也就明了了。

它适用于已交代事情结局、主旨较为隐晦的材料。

此类材料的审题有一定难度,用“以果溯因法”则能够轻松应对。

四、异中求同法这种方法既适用于相似排列的多元化材料,也适用于看似矛盾的多元化材料。

审题时,我们要异中求同,即把几个不同材料的某一共同点提取出来,继而作为文章的观点。

五、辨明关系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

因此,这种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类型材料作文题。

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国力与体育、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

辨明这些关系,往往会使审题取得突破,有利于我们立意行文。

六、关键词句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关键词语或关键句子的材料,就是抓住所给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正确理解其含意,进而把握整段材料的核心和主旨。

关键词句往往表现为如下几种形式:材料中议论性的语句,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语句,人与人或物与物之间的对话,转折复句“但是”后面的分句。

一般来说,这样的语句体现了材料的主旨,审题往往能事半功倍。

七、明确褒贬法这种方法的重点在于搞清楚对某件事情的评判上,是褒还是贬,是肯定还是否定。

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指导

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指导
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指导
通过本指导,您将学习如何提高材料作文的审题水平,并避免常见的重要性
准确理解题意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借助正确的审题方法,您能直击题目 要求,确保写作准确无误。
常见的审题方法
关键词梳理
将题干中的关键词进行整理,明确思考各个关键词的意义和要求。
结语
通过掌握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您将在写作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写出优秀的 作品。
4 不仔细阅读题目
细心阅读题目,确保全面理解题目要求,避 免遗漏重要细节。
提高材料作文水平的建议
广泛阅读积累素材
通过阅读各类资料,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素材,扩展写作的思路和视野。
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提高组织观点和连贯性的能力。
练习写作技巧
通过不断练习写作,熟悉各种题材和策略,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题目分析
对题目进行仔细分析,理解背景、时间、事件,把握主旨。
解题思路构建
根据题目要求构思解题思路,确定内容框架和结构。
避免常见的失误
1 一味套作
避免将相似题目答案套用到不同题目,要根 据题目要求作出具体反应。
2 离题
注意不要在写作过程中偏离主题,保持与题 目紧密相关。
3 狭隘理解题目
不仅要理解题目表面含义,还要深入思考题 目背后的含义和要求。

材料作文审题十法

材料作文审题十法

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 值。”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 ”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式存在的。 写材料作文, 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 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 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分析】分析类似的材料时,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 分析】分析类似的材料时,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 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 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 是小猫,立意时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如青少年,把饲养 是小猫,立意时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如青少年, 小猫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 小猫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小猫被老鼠活活 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 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 优裕等,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 优裕等,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从而提炼出这样的 立意——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 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 立意
【分析】如果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 分析】如果以“珍惜”为话题, 珍惜友谊” 珍惜时间” 珍惜幸福生活” 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 都未免偏颇。 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 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是——“只要自己看重 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是
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五、分析关系法
【材料】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 材料】 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这封三 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 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 【分析】这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就是三字信。材料中的人物 分析】这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就是三字信。 关系是父与子的关系,其正常关系是骨肉关系、亲情关系, 关系是父与子的关系,其正常关系是骨肉关系、亲情关系, 可是在儿子的三字信中,除了“ 连接关系外, 可是在儿子的三字信中,除了“钱”连接关系外,再也没 有其他,甚或一两句问候语。 有其他,甚或一两句问候语。说明儿子与父亲是一种不正 常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儿子缺乏礼貌,缺乏孝心, 常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儿子缺乏礼貌,缺乏孝心,缺乏对 在乡下日夜操劳的父母的安慰。因此, 在乡下日夜操劳的父母的安慰。因此,以中学同学的身份 给他写信就要劝导、教育他要懂得孝敬父母。若不从此 给他写信就要劝导、 入手,就会在“花销紧”要节约上大做文章, 入手,就会在“花销紧”要节约上大做文章,而不能切中 问题的要害。 问题的要害。

材料作文审题的八个基本方法

材料作文审题的八个基本方法

片面理解
注意不要过于狭隘地解读题目,要考虑多方面 的观点。
误读材料
不要只看表面,要仔细分析材料,捕捉其中的 关键信息和观点。
忽视关键词
务必理解并贯彻关键词的要求,它们能指导你 如何展开论述。
结构混乱
遵循合理的结构安排,确保论点有条不紊地展 开。
2
理解关键词
深入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并反复思考其含义。
3
分析材料
仔细审视材料内容,提取有关信息支持你的论点。
4
构建写作计划
根据审题结果制定写作计划,并确定文章结构。
如何避免误解题意
误解题意可能导致答非所问或离题的作文。要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多角度思 考题目,确保理解清楚题目要求和限制。
常见审题错误及解决办法
材料作文审题的八个基本 方法
在进行材料作文时,正确审题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八个基本方法,帮助你 了解题目背后的信息、理解关键词以及避免常见的审题错误。
了解题目背后的信息
在阅读题目时,要注意挖掘隐含的信息。仔细述。
研究题目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是题目的核心,它们指导你解读材料和构建论点。仔细分析关键词的 含义和要求,并在写作过程中时刻注意与之契合。
审视材料的种类和特点
不同类型的材料会呈现不同的信息和观点。了解材料的特点,可以帮助你理解作者的立场和观念,进一步构建 自己的论证。
审题的步骤和方法
1
细读题目
仔细阅读题目,确保理解题目要求和限制。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汇总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汇总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汇总一、提炼中心法二、抓关键句法三、由果溯因法四、由物及人法五、分析关系法六、明确褒贬法七、多向辐射法八、舍次求主法九、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十、寻互补法一、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

据此,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据此,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材料作文审题的基本方法

材料作文审题的基本方法

2、 找关键句关键词
关键句,一般是些评价议论性的总结观 点的句子,其多在材料的末尾.
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立意:人贵有自知之明 人要有敢于模仿尝试的勇气
• (2)抓关键句 • 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 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 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 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 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 动就会逃之夭夭。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 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 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 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 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兔子的致 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2006年全国卷(乙卷)
◆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
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 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 因入手,可立意为:
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 遭致失败。
◆小孩为什么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
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
它要超越,敢于挑战,勇气可嘉!
三、从把握作者情感倾向入手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 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 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 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 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断臂的维纳斯》:当断臂的维纳斯 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 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 的奇思怪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 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 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 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 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 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 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 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 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

材料作文的审题训练方法

材料作文的审题训练方法材料作文是考研中的重要部分,而审题是材料作文成功的关键。

如何有效地进行材料作文的审题训练是考生必须掌握的技能。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材料作文的审题训练方法。

一、观察材料信息材料作文的第一步就是仔细观察材料信息。

考生在审题时可以先阅读一遍材料,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然后再逐段深入分析,发现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考生应该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和矛盾点,这些都是文章的重点,需要重点分析。

二、归纳材料信息在观察材料信息的基础上,考生需要对材料信息进行归纳。

这个过程需要考生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

将材料中的信息进行分类汇总,找到各个信息之间的关系,分析信息之间是否有矛盾或者联系。

完成这一步骤后,考生就能够比较清晰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脉络。

三、思考论点考生在归纳材料信息的过程中,应该更进一步思考该文章的论点。

即,文章要表达什么观点,作者要说明什么问题,或者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考生需要从材料中找到好几个信息点,合理地进行组合,进而找到文章的论点。

在找到论点后,考生应该思考论点的真相性与价值性,以便在写作时充分体现。

四、总结明确在完成以上三个步骤后,考生需要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

需要注意的是,总结不是简单地复述文章的大意,而是对文章的主题、目的、论点和信息进行一个简单明了的概括。

总结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也有助于考生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以上,是本文总结出的材料作文的审题训练方法,总结起来就是:观察材料信息,归纳材料信息,思考论点,总结明确。

通过这些方法,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并且成功地完成材料作文。

范文如下:材料作文的审题训练方法材料作文作为考研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写作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考生的成绩。

而审题,则是考生需要重点掌握的技能之一。

如何有效地进行材料作文的审题训练,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材料作文的审题训练方法。

一、观察材料信息观察材料信息是进行材料作文审题的第一步。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10种技巧及专家解析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10种技巧及专家解析一、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

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有哪些

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有哪些材料作文是学生们都很熟悉的作文题型,那么你知道材料作文如何审题呢?下面橙子就和大家分享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来欣赏一下吧.材料作文审题方法(一)什么是审题?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二)怎样审题?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例1:据报载,一位中学生设计了一项航天项目实验方案,自以为肯定能得到全国一等奖,结果只得了三等奖,发奖时,他竟不起立领奖;还有一位中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的设计,当他得知工厂要投产时,却单独和厂方洽谈,要厂方给他两万元人民币,或送他出国留学。

从所列出的审题结果中,选出最佳的一项:( )A、要有商品意识B、要不知足C、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D、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例2: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小马要过河,先问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趟过去.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

小马正准备过,忽然松鼠告诉他,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

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作文指导《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妈妈叫它自己多想想,试一试。

结果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也不浅,刚好过膝。

(三)审题误区:1。

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

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

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材料作文的应试技巧应重点念好“三字经”:1。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汇总

2012年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汇总一、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

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 共5页 材料议论文审题七法_议论文指导 材料议论文审题七法 给材料议论文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审题不准的现象比比皆是。基于此,笔者介绍七种技巧,以资参考。 一、抓住关键性语句,分析基本立意 关键性语句是指所给材料的中心句和关键句。在区分这些关键性语句时,要注意联合复句、偏正复句或联合句群、偏正句群的辨识。 例1: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注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①在美国阿拉斯加一个自然保护区,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狼消灭了。②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③十几年后,鹿群由4000只发展到40000只,但它们体态蠢笨,没有了昔日的灵秀。④植物也因鹿群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⑤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⑥人们只好把狼再请回来,鹿又四散奔逃,但却恢复了蓬勃生机。 这是个叙述性材料。纵观全段文字,⑤⑥两句是关键性语句,句⑤从反面说明错误做法导致的不良结果,句⑥用转折复句从正面指出恢复生态平衡所收到的良好效果,由此不难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二、分清叙述的主次,揣摩材料的主要倾向 一个材料,其叙述对象往往不是单一的,常常具有多个叙述对象。因此在阅读材料时,我们一定要分清哪个叙述对象体现了整个材料的主要倾向,哪个叙述对象没有体现主要倾向。体现主要倾向的就是叙述的主要对象,反之,就是次要对象。把握了这个倾向,材料的立意也就不难搞清楚了。 例2:就下面短文的寓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能够联系实际的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①山坡上有一棵巨树的残干。②据说它的存在已有400年了。③当初它只是一棵树苗,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曾被闪电击中14次,经历了无数次的山崩和风雨摧残,然而它顽强地生长成为一棵大树。④可是后来飞来一群甲虫,由树皮往里吃,以它们微小的却不停止的攻击,渐渐摧毁了大树的内在力量。⑤它终于毁在一群人类可以用两个手指捏碎的甲虫面前。 此材料叙述的对象有两个:大树和甲虫。依据句③中“然而它顽强地生长成为一棵大树”和句⑤两个关键性语句,可推断出材料叙述的主要对象是大树。历第2页 共5页

经400年,遭受14次闪电、无数次山崩和风雨摧残却顽强成长为大树的“它”,竟然毁在一群人类可以用两个手指捏死的甲虫面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微小的错误,要防微杜渐。这就是材料的主要倾向和立意。 三、用由果寻因法或对比法确定材料的主旨,提炼观点 任何一个材料都要交代事情的结果,如果我们抓住这个结果,并由果寻因,常常会分析出材料的主旨,从而确立正确的立意。同样,有些材料是具有对照性的,如果我们在由果寻因的基础上,又根据材料的对比性特征,全面分析材料,就会对材料作出更加全面正确的分析,也就避免了片面性。 例3: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实验”。实验人员先把一个油锅加热,然后把一只青蛙扔进油锅。在这生死存亡关头,这只青蛙反应相当敏捷,它双腿一蹬,一跃而起,竟跳出油锅,安然逃生。 隔了半小时,实验人员又架起一只锅,注入满满的清水,然后把那只青蛙扔进锅里。这一回,那只青蛙游得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实验人员则悄悄在锅下面加热。青蛙并不在意,仍然一副优哉游哉的样子。等到水不断升温,青蛙终于感到难以忍受,但它却再也没有那一跃而起的力量,只得葬身锅底。 青蛙为何能“安然逃生”?正是因为它有一种忧患意识,在生死存亡关头,能一跃而跳出油锅。同样也还是这只青蛙,却又为何“葬身锅底”?这是因为它满足“逍遥自在,恬然自得”的环境,以致当危险悄悄袭来时,它“并不在意,仍然一副优哉游哉的样子”。同样是这只青蛙,在不同的情况下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材料本身具有明显的对照特点。我们在由果寻因法的基础上,再运用对比法进行比较分析,不难得出这样三条结论:一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是处逆境要勇于拼搏,居顺境应头脑清醒,自强不息;三是及时自拔,犹未为晚,不以为然,则必将滑向灾难的深渊。 四、选择基本论点或立意 一个材料,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很可能会提炼出几个论点,但必须选择基本论点或立意去写。因为这个基本论点或立意最能全面概括或体现整个材料的主旨或倾向,我们只有抓住它们,才是找到了最佳角度,才能切合题意,不至于偏离主旨。 例4: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苏东坡少时读了一些书,觉得自己见多识广,颇有点飘飘然,竟不知天高地厚,很自负地写了副对联贴在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对联贴出不久,来了位白发老人,第3页 共5页

他将手里拿的一本书翻开向苏东坡请教。苏东坡接过一看,书上的难字、僻字很多,有的根本未见过,顿时面红耳赤,深悔自己的狂妄与骄傲,他马上在门前对联上加了四个字,变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对这则材料,如果从苏东坡前倨后恭,立即改联这个角度去分析,可以提炼出:人应具有知错就改的勇气。如果仅从苏东坡题写对联和修改对联的角度去看,可以提炼出:少年苏东坡才智超人。但这两个立意只有前一个是基本立意,只有它能全面概括或体现整个材料的主旨,是最佳角度,而后者则是偏离材料主旨的。学生只有从前一个角度去挖掘,并在切合题意的基础上,在论证、结构和语言上下工夫,才能够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 五、多题一做要采用合并同类内容,剔除相异点,寻找相同点的方法 面对多个材料,如果只抓住其中一个去立意,那就违背了此类作文的做法,这一点务必加以注意。 例5:阅读下面几则材料,然后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说:“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纯金。” 一位历史学教授曾给学生讲:“如果你能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这里第一个材料谈的是积累要长期坚持;第二个谈的是积累大有价值,绝不会徒耗时光和精力;第三个谈的是多积广积出成就。三个材料都有自己的个性,但它们的共性却是积累。于是我们可以这样立意:治学要注意积累。 有时,多题一做作文所给材料是一正一反的,但它们仍然有共同点。我们审题时必须抓住这个共同点,提炼出观点,并用正反对比论证法来作文。 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材料,确定立意 众所周知,哲学是分析一切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有效工具,是研究一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利武器。在给材料议论文的审题、立意中,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是准确立意,避免偏题、离题的好方法。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哲学观点:辩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度”的观点、内因和外因的观点、量变和质变的观点、现象和本质的观点、理论和实践的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等等。 例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在西伯利亚第4页 共5页

雪原上有一种动物叫白貂,白貂十分爱惜自己一身纯白、漂亮的毛皮,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玷污。于是猎人们抓住白貂这个弱点,在它巢穴周围撒上一圈煤粉,这样白貂往往束手就擒了。白貂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习性,依然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自己纯白、漂亮的毛皮。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拟题目;不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得套作、抄袭。 从材料的主要内容看,白貂执著于自己好干净、爱美丽的天性固然没错,但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玷污”,却超越了事物发展的“度”,甚至当猎人以自己的智慧,利用白貂这个弱点将它擒获时,白貂“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习性,依然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自己纯白、漂亮的毛皮”,这无异于将执著变成了固执。这种执迷不悟、抱残守缺的习性,束手就擒也就可想而知了。我们再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生物已进化了几百万年,从体形、外观到思维、习性,都已发生巨大变化。而作为一个种群的白貂,身陷绝境却依然固我,其前途真是不妙。由此可见,这则材料的正确立意应该是:变通。在审题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度”的观点、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使对材料的分析科学而深刻,避免了错误和肤浅。 七、漫画议论文必须看准 必须看准漫画的题目,抓住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理清画面中人物与人物、人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整理,通过联想、引申和参悟,归纳出漫画所蕴涵的深刻寓意。 漫画是通过讽刺漫画、新闻漫画、歌颂漫画、抒情漫画、哲理漫画、寓言漫画和幽默漫画等形式,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以讽刺或歌颂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或事,启迪人们去领悟深奥的道理。因此,在审题过程中,我们必须清楚漫画的特点——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以提高审题的准确性。 例7: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所给漫画的题目是“摔了一跤”。画面上画的是:一个孩子不慎踩了西瓜皮摔倒在地。站在孩子旁边,分别代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位大人,同时发出“出事了吧!”的惊呼。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范围作文。 对这幅漫画,一些考生理解比较肤浅,有人写成了环保,有人写成了和谐。其实,画面内容可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从青少年自我成长与教育的关系的角度,确定立意为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怀与教育;二是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不恰当态度的角度,可确定立意为关心、教育孩子不可过度,不能溺爱。这便准确地理清了孩子成长与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系。事实上,“摔跤”之类的挫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不必大惊小怪,第5页 共5页

只要正确对待,适度引导,那放飞的风筝必会高飞而不断线。可见,正确理解画面内容,进行合理的联想、引申和参悟,对漫画议论文的审题、立意非常重要。 总之,掌握了以上七种技巧,对给材料议论文的审题、立意,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不妨一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