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1-2022学年重庆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B卷(原卷版)

2021-2022学年重庆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B卷(原卷版)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B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8页,共15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下册语文1-3单元。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A.嗥.鸣(háo)迭.起(dié) 彭湃.(bài) 锲.而不舍(qì)B.彷.徨(páng) 亘.古(gèn)污秽.(huì) 迥.乎不同(jiǒng)C.凹凼.(dàng)气氛.(fèn)徘徊.(huái)气冲斗.牛(dóu)D.校.对(xiào)弄.堂(nóng) 倔.强(jué)鲜.为人知(xiān)2.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打开语文课本,眼前浮现的大都是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解决散步的分qí( )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瘫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jué ( )别的情景时收获着“好好儿活”的勇气;在莎莉文老师的指导下,水huan醒了海伦·凯勒的灵魂,并给予海伦·凯勒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3.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3分)A.网络自媒体时代,每天的头条、热搜等新闻事件深究下来总会不可捉摸....,这也在警示我们要理性对待网络消息。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呜咽.(yàn)嗔.(zhēn)怪义愤填膺.(yīng)警报迭.(dié)起B.坍.塌(tān)哺.(bǔ)育迥.乎不同(jiǒng)屏.(bǐng)息凝神C.蜷.(juǎn)伏嗥.(háo)鸣烟雾缭绕.(rào 怏怏..(yàng)不乐D.菌.(jùn)子门框( kuāng)潜.移默化(qián)刨.根问底(pá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静秘深宵狂澜五脏六府B.震悚闲遐懊悔仙露琼浆C.惶恐安祥机杼姗姗来迟D.镶嵌幽寂祈祷不期而至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其中的东巴文字被称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②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东巴文化③如今,这一古老的文字依然闪耀星光,瞩目世界④这种象形文字,起源于图画,”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三件⑤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音乐、舞蹈、法器等A.④②⑤①③B.②⑤③①④C.④①⑤③②D.②⑤①④③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透过全国”两会”这扇窗口,使我们看到一个信心如磐、汇聚起磅礴力量的中国。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C.高考当天,有三个学校的考生因故未能及时参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D.北京新发地市场的三文鱼等水产品检测出”新冠病毒”,是因为被污染而不是本身感染了”新冠病毒”造成的。

5.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

B.《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表现出叶先生的精神风貌。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全解全析)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全解全析)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语文·全解全析本试卷共6页,18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测试范围:七年级下册1-3单元。

一、积累运用(30分)1.默写古诗文。

(共10分,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夜洛城闻笛》)(2(岑参《逢入京使》)(3)王维《竹里馆》中,表现诗人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相融合的两句是:”《木兰诗》中,用律工整,”(4)(5)暮春时节,百花将谢,却见有柳絮飞舞,恰似韩愈在《晚春》”(6)人要不断学习,才时时进步,评价一个人不能仅凭印象,要用《孙权劝学》【答案】谁家玉笛暗飞声何人不起故园情故园东望路漫漫凭君传语报平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注意重点字“凭、幽篁、啸、朔、柝、榆荚、惟、漫、刮”的书写。

2.(2022春·广东阳江·七年级统考期中)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jū gōng jìn cuì(),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27分)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相应的汉字。

在这场令人zhèn sǒng( ) 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白衣战士以忘我的精神、严jǐn ( )的态度,zhěng( )救了无数的患者,彰显了人间大爱的高尚与伟大。

2.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 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的希望),虽失意不苦。

B. 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C. 部队养成了一种新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饭吃,煮东西吃。

D. 2020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在香港刊宪并即时生效。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 闻一多先生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响震天。

B. 听到自己在书法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他忍俊不禁....地笑了。

C. 我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而是想到了十年来的社会现象。

D. 虽然这些微不足道....,但父亲做得很认真。

4. 下列各句中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中“似的”“和”“在”的词性分别是“助词”“连词”“介词”。

B. “改革开放”“第一场春雨”“桃花红”“放松下来”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C. “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换一个途径去探索,换一个思路去解决。

”句中构成排比的三个短语在逻辑上有先后,顺序不能颠倒。

D. “她说她在等候上车的时候,她心里一直在后悔。

”这句话没有语病。

5. 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雌兔眼迷离③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模拟试卷: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3卷(浙江宁波)(解析版)

模拟试卷: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3卷(浙江宁波)(解析版)

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3卷七年级语文一(26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我国最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杨贤江在慈溪真可谓是(1)fù rú jiē zhī_________,在那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他那些(2)kāng kǎi lín lí的________作品,深深地揭露了时代的(3)chuāng bā _______ ,让当局者感到(4)kuì zuò _________。

【答案】妇孺皆知慷慨淋漓疮疤愧怍【解析】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慷慨淋漓”“疮疤”“愧怍”,造字法都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再如“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

指众所周知。

孺:小孩。

注意据义定形。

2.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⑴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⑵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

(《木兰诗》)⑶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的《逢入京使》)⑷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⑸古诗文中有许多环境描写的句子。

《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竹里馆》中通过环境描写,写出了竹林月夜环境的清幽,烘托了王维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志趣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文中通过环境描写,烘托春天春意盎然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何人不起故园情⑵关山度若飞⑶马上相逢无纸笔⑷百般红紫斗芳菲⑸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示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1. 默写。

(10 分)(1)古诗善用各种修辞表情达意。

《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未被发现的奥秘进行了巧妙解答;《晚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木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的美丽景象。

(2)家国情怀是诗歌中最动人的旋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表达了岑参远赴边塞途中的思乡怀亲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夜洛城闻笛》)表达了李白对家乡的依恋和无限的思念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表达了木兰真挚的孝心和炽热的爱国情。

2. [2023·安徽凤阳月考]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小题。

(12 分)【甲】论他个人,他不该这样拼命。

逃回城里之后,他并没等病好利落了就把车拉起来,虽然一点不服软,可是他时常觉出疲乏.。

疲乏,他可不敢休息,他总以为多跑出几身汗来就会减去酸lǎn 的。

对于饮食,他不敢缺着嘴,可也不敢多吃些好的。

他看出来自己是瘦了好多,但是身量还是那么高大,筋骨还那么硬棒,他放了心。

【乙】在屋里,又憋men得慌。

他恨不能一口吃壮起来,好出去拉车。

可是,病是毁人的,它的来去全由着它自己。

歇了有一个月,他不管病完全好了没有,就拉上车。

把帽子戴得极低,为是教人认不出来他,好可以缓着劲儿跑。

“祥子”与“快”是分不开的,他不能大模.大样地慢慢蹭,教人家看不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字词积累——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liànɡ)憔.悴(qiáo)威慑.(shé)咄.咄逼人(duō)B.凯.歌(kǎi)清冽.(liè)静谧.(mì)拈.轻怕重(niān)C.霎.时(chà)愕.然(è)喧嚣.(xiāo)参.差不齐(cēn)D.嗔.怪(zhēn)蜷.曲(juǎn)绽.开(zhàn)恍.然大悟(huǎnɡ)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闲遐耐人寻味精疲力竭扬扬得意B.凛冽五脏六腑精打细算勇往直前C.遗孀姗姗来迟千钧重负小心冀冀D.严瑾天涯海角心有灵犀海市蜃楼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B.邻居张大伯经常故意说一些骇人听闻....的话,使不知底细的人信以为真。

C.在这瓦蓝瓦蓝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接连不断地竖起来。

D.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B.自从上了初中后,使我学习起来更加积极了。

C.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D.“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C.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D.天上乌云密布,似乎要下雨了。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一路上完全看不见我想象中的山水田园和参天大树,甚至看不到野草野花和牛羊的影迹。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带答案】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带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机杼.(zhù) 朔.气(shuò) 复唧.唧(jī)B.可汗.(hán) 鞍鞯.(jiān) 鸣溅.溅(jiàn)C.燕.山(yàn) 金柝.(tuò) 理云鬓.(bìn)D.胡骑.(qí) 戎.机(rónɡ) 傍.地走(bànɡ)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造访响清静默抖擞精神B.捷毛幽谷昏鸦幸甚至哉C.淅沥宽敞喉咙花枝招展D.萧瑟端庄郎润不知不觉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湛蓝的海,洁白的云,时尔有几只海鸥掠过船舷,眼前的一切真是栩栩如生....。

B.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可惜我知道的太迟了。

C.多年来,老校长为了这群孩子成长,起早贪黑,处心积虑....,他的功劳不能忘记。

D.到新学校后,班集体相.敬如宾...的和谐氛围让张晓亮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屠呦呦科研团队研究出了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B.针对近来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深刻反思。

C.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D.一堂堂看似普通的体育课,不仅影响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更直接地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5、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反问)B.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比喻)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拟人)D.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班级:姓名:得分:一、积累与运用。

(3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骨.碌(gū) 亘.古(gèng) 嗥.鸣(háo) 澎湃.(bài)B.咀嚼.(jiáo) 鸣咽.(yè) 云鬓.(bìn) 惩.罚(chéng)C.哺.育(bǔ) 督.促(dū) 污秽.(huì) 镐.头(gǎo)D.挚.痛(zhì) 谰.语(lán) 机杼.(shū) 滋.长(z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蚱蜢咤异屏障浩浩荡荡B.气魄斑澜怪涎万丈狂澜C.喷涌誓言丰饶扑朔迷离D.榜样泛烂字贴磨刀霍霍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B.看云识天气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C.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一直鸦雀无声....的大厅里,随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D.学校操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一场庆元旦趣味体育联欢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这篇作文真难写,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写好交卷。

B.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

C.张老师的一席话把我先前的顾虑全赶跑了。

D.几个学校的中层干部就近期的德育工作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B.“那,不同!”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C.田野里生长着高粱、玉米、大豆……等庄稼。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2)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七年级语文•下(R版)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2020年5月4日,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刊发了中英美多国科研团队的研究__【甲】__(A.结果B.成果)。

该研究通过建模发现,中国使用的三大非药物干预措施不仅遏制了新冠.__①__(A.guān B.guàn)疫情在中国的发展,也为全球抗疫yíng__②__(A.羸B.赢)得了时间。

研究指出,如果不实施强有力的非药物干预“组合拳”,则中国的新冠病例或将增加67倍,感染者超过760万。

研究还发现:相比出行限制和降低人与人的接触,尽早发现和隔离病例可防止更多的人感染。

但是,__________ 。

总之,和“群体免疫”法的放任自流____【乙】____(A.截然不同B.千差万别),中国强有力、多管齐下的遏制避免了疫情进一步恶化,降低了新冠病毒蔓延的速度。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为②处拼音选择正确汉字。

(只填字母)(2分)①__________②________(2)为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

(只填字母)(2分)【甲】__________【乙】________(3)下列句子中,填入文中画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A.只有多种非药物干预措施协同施加,才能取得最强、最迅速的遏制效果B.只要多种非药物干预措施协同施加,就能取得最强、最迅速的遏制效果C.如果多种非药物干预措施协同施加,就能取得最强、最迅速的遏制效果D.因为多种非药物干预措施协同施加,所以取得最强、最迅速的遏制效果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哈尼小姑娘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B.鲁迅先生还是拜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 编 版 语 文 七 年 级 下 学 期 期 中 测 试 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元勋.(xūn) 草率.(shuài) 愧怍.(zhà) 锲.而不舍(qiè) B.嗥.叫(háo) 楷.书(kǎi) 调羹.(gēng) 妇孺.皆知(rǔ) C.校.对(jiào) 亘.古(gèng) 哺.育(bǔ) 深恶.痛绝(wù) D.咀嚼.(jué) 污秽.(huì) 默契.(qì) 鲜.为人知(xiǎn)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梳头 选骋 汹涌澎湃 锲而不舍 B.高梁 迭起 慷慨淋漓 锋芒必露 C.深宵 铰肉 浩浩荡荡 目不窥园 D.荒僻 烦躁 酣然入梦 苛捐杂税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关心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为维护其和平与稳定,我国发扬了灯塔的作用。 B.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C.青春剧既应该重视对青春梦想、追求、奋斗历程的深度呈现,又要重视青少年情感的生动刻画。 D.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比0的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 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 ⑤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A.②④①③⑤ B.①③④⑤② C.②④⑤③① D.①④⑤③②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指降职贬官,因为中国古代以“右”为尊。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包括《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 C.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其作品《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 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3分) 到了高亮桥,他向四围打了一眼,并没有一个兵,他又放了点心。两块钱到底是两块钱,他盘算着,没点胆子哪能找到这么俏的事。 ——老舍《骆驼祥子》 祥子原以为“俏的事”,后来却是什么结果?请简要概括。

7.诗文名句默写。(9分) (1)马上相逢无纸笔, 。 (岑参《逢入京使》) (2)蒙曰:“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3)王维的《竹里馆》中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朋友,显示诗人新颖的想象力的诗句是: , 。 (4)《木兰诗》中用比喻作结,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解答的句子是: , ; , ?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两篇短文(14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③则不能励精,险躁④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①行;行为,操行。②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③淫慢:放纵懈怠。④险躁:轻薄浮躁。⑤治性;修养性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经: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 (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俭以养德:________________ (4)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精: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2分)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分) 3.仔细阅读《孙权劝学》一文,说说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3分) 4.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3分) (二)阅读课内文段。(13分)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1.怎么理解“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的深刻含义。(3分)

2.文中“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一一最明自,最精确”中连用三个“最”字体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3.小弗郎士对鸽子的叫声引发的联想有什么深刻的含义?(3分) 4.作为中学生的你应该怎么将爱国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呢?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18分) 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 汤小小 ①那次回老家,在候车室里,我坐在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对面。无意中,我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②年轻男子说:“爸,别担心,医生说了,没事儿,这病能治。” ③原来是一对父子。看他们身边的包里放着一些药物,大概是父亲生了病,儿子带着他到城里的大医院诊治,这是要往家赶呢。 ④我不禁心生同情,多看了那父亲一眼,父亲年龄并不太大,五十岁左右的样子,只是脸色蜡黄,非常清瘦,看上去很虚弱。他穿着一件略显宽大的崭新的白衬衫,与他黝黑的皮肤不太相称,大概是为了进城而新买的吧。旁边的儿子穿着讲究,看样子,应该在城里生了根发了芽。 ⑤听了儿子的话,父亲摇了摇头,低声说:“我就说不来看,你偏让来,白花冤枉钱。自己身上的病我自己清楚,你们现在都出息了,我也没啥牵挂,就希望走得利索点儿,别拖累你们。” ⑥儿子没接腔,转过脸,有泪悄悄地滑落。他赶紧抬手擦掉,不让父亲看见。 ⑦我的心忽然有一点儿疼,看来,父亲的病并不像儿子所说的那样轻松,或许,生离死别的悲伤已经在彼此心里蔓延。 ⑧两个人都没再说活。过了许久,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不由自主地靠在了儿子肩上,双目紧闭,看样子,已经进入了梦乡。 ⑨候车室里人来人往、嘈杂不堪,并不是适合睡觉的地方。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 ○10只见儿子像一个放哨的战士,身体保持不动,眼睛却紧张地看向每一个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人,目光里写满了乞求,似乎在说“嘘,别吵,让我父亲睡一会儿”。 ○11同样的情景,我在另一家医院也遇到过。 ○12那是一位八十岁的父亲,在两个女儿的搀扶下,到医院来体检。父亲真的已经老态龙钟,拄着根拐杖,目光呆滞。女儿扶他走他便走,女儿扶他坐他便坐,像一个听话的孩子。 ○13看着别人投来的异样目光,女儿解释说:“父亲年龄大了,又有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即使父亲不认识我们,只要他健健康康地活着,我们也觉得是种安慰。” ○14女儿说话时,父亲一直看着她。显然,他对孩子们极度依赖,就像孩子们小时候依赖他一样。等待无聊而又漫长。在长椅上坐了一会儿,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一斜,倒在女儿的肩头睡着了。 ○15医院里并不太安静。女儿搂着父亲,不敢挪动身体,另一个女儿赶紧将一件外套披在父亲身上,刻意往上面拉了拉,盖住父亲的耳朵。 ○16看着这一幕,所有的人都压低了声音,连医生也放轻了脚步。 ○17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无论在嘈杂的候车室,还是在拥挤的火车上,抑或是在排成长龙的医院里,从来都是孩子靠在父亲的肩头休息。什么时候,我们看到过年轻力壮的父亲在公众场合安心小憩?父亲从来都担当着保护者的角色,只有当他们病了、老了,再也无力保护孩子时,才会心无旁骛地小睡一会儿,缓解满身的疲惫。 ○18当我们看见一位父亲靠在儿女的肩头睡觉,那一定是因为,他在这个世界的时日已经不多。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当你看到一位睡着的父亲,一定不要吵,不要吵,让父亲安安静静地多睡一会儿。 1.你从选文中读出了“儿子”与“女儿”的哪些共同品质?(3分)

2.请赏析第⑨段画横线的句子。(3分) 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

3.细读第○17段,请说说为什么“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