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远镜基本知识
想学天文望远镜 看看这些入门知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想学天文望远镜看看这些入门知识
1、望远镜基础
有两种主要类型的望远镜:折射镜用透镜来收集并汇聚光线,反射镜用
反射镜收集光线。
要选择好合适的望远镜,首先要了解两种望远镜的相对优缺点。
衡量望远镜的好坏,不用放大倍数,而用口径,也就是主透镜或主反射
镜的直径。
当人们说“小”望远镜时,他们指的是望远镜的口径小。
口径
决定了望远镜能收集多少光线,收集的光线越多,你所能看到的也越多。
因此,不管是折射镜还是反射镜,口径越大威力就越强。
最小的望远镜(口径50-80毫米)一般都是折射镜,更大口径的望远镜
一般是反射镜,因为大口径的反射镜比折射镜造价要便宜一些。
通过50-60毫米的最小的折射望远镜,可以看见月面的环形山和深色低洼的“月海”,土星的光环,木星的云带和四颗主要的卫星,一些双星,
以及各种星云、星系。
如果使用更大的望远镜,可以看到更暗的天体和更多的细节。
尽管小折射望远镜可以作为第一步购买计划的理想选择,但这里要提一
点非常重要的警告。
很多廉价的折射望远镜要幺粗制滥造,要幺性能与价格不符,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望远镜在天文观测上可能毫无用处,尽管它们的外观相当漂亮。
不幸的是一些大商店也卖光学质量很差的望远镜。
单透镜的主要缺点是在目标的边缘会产生多余的颜色,这称为色差。
改
正了色差的透镜称为消色差透镜,尽管光凭这一点不能保证其性能一定优越,但选望远镜时这一点是值得考虑的。
反射望远镜没有色差。
2、选什幺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物理学中的天文观测技术知识点

物理学中的天文观测技术知识点天文观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领域,它为我们揭示了宇宙的奥秘和物质运动的规律。
在物理学中,天文观测技术是实践和研究天文学的基础,掌握这些技术知识对于深入理解宇宙和发展物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物理学中的天文观测技术知识点。
一、天文望远镜天文望远镜是进行天文观测的基本工具。
它可以放大远处天体的图像,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星体的性质和特征。
天文望远镜根据其工作原理和观测范围的不同分为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两大类。
光学望远镜利用透镜或反射镜将光线聚焦,形成放大的图像。
光学望远镜通常用于观测可见光波段的天体,如恒星、行星、星系等。
其中,折射望远镜使用透镜,反射望远镜使用反射镜。
射电望远镜用于接收并放大天体发出的射电波,以研究宇宙中的高能物理现象和星体的电磁辐射。
射电望远镜利用抛物面或拼接筒状反射器接收射电波,并通过信号处理和数据分析得到相关的天文数据。
二、天文观测技术1. 视差测量视差是指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观测同一个天体在不同时刻所看到的视觉位置的差异。
视差测量可以用于确定天体的距离。
通过观测天体在地球公转周期中的位置变化,计算出其视差,再结合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即可得到天体的距离。
2. 天体测量天体测量是指对天体的位置、亮度和运动状态等进行精确测量和观测。
其中,位置测量可以通过确定天体在天球上的赤经和赤纬来实现。
亮度测量可以通过采集天体的光子数量来计算。
运动状态可以通过测量天体的径向速度和横向速度来确定。
3. 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是指将星光或其他电磁波通过光栅或分光器进行分离和测量的过程。
通过对天体的光谱进行分析,可以获得有关星体成分、温度、速度等重要信息。
光谱分析被广泛应用于行星大气层研究、恒星结构分析和宇宙膨胀等课题中。
4. 天体成像天体成像是指对天体的图像进行拍摄和处理,以获得有关天体的详细信息。
天体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研究星系结构、星体表面特征和行星环境等领域。
常用的天体成像技术包括长时间曝光摄影、干涉成像和阵列成像等。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介绍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介绍天文望远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当时伽利略·伽利莱使用了一种被称为折射望远镜的设备来观测天体。
这种望远镜使用了透镜将光线聚焦在焦点上,使物体能够更清晰地被观察到。
自那时以来,望远镜的设计和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折射望远镜到反射望远镜再到现代的高级天文望远镜。
望远镜的主要目标是收集、聚焦和放大天体的光线。
其核心部件是光学镜头,它可以将天体发出的光线聚集到一个焦点上。
根据镜头的类型,望远镜可以分为折射望远镜和反射望远镜。
折射望远镜使用透镜来聚焦光线,其中最常见的设计是非常简单的折射望远镜。
这种望远镜包括一个目镜和一个物镜,光线经过物镜聚焦在焦点上,然后由目镜放大和观察。
折射望远镜的优点是对各种波长的光线都有较好的聚焦能力,但缺点是透镜可能变形或者产生色差。
反射望远镜使用反射镜来聚焦光线,其中最常见的设计是纽维恩望远镜。
这种望远镜包括一个反射镜和一个目镜,光线经过反射镜反射后聚焦在焦点上,然后由目镜放大和观察。
反射望远镜的优点是能够消除透镜的变形和色差问题,但缺点是对特定波长的光线聚焦能力较差。
现代的高级天文望远镜具有更复杂的设计和更先进的技术,以观测更遥远、更微弱的天体。
例如,哈勃太空望远镜是一架在地球外轨道上运行的望远镜,它能够避开地球大气层的干扰,拍摄出更清晰、更详细的图像。
另外,一些大型天文望远镜,如甘斯望远镜和欧洲极大望远镜,使用了多个镜片或镜面组成的阵列,以增加观测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除了光学望远镜,还有其他一些类型的望远镜,如射电望远镜、X射线望远镜和伽马射线望远镜,用于观测不同波长范围的天体辐射。
射电望远镜通过接收和分析射电波来观测天体,X射线望远镜通过接收和分析X射线来观测天体,伽马射线望远镜则用于观测伽马射线暴等高能天体现象。
通过使用天文望远镜,我们能够观察到远离地球的星系、恒星、行星、星云等天体,从而深入研究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构。
天文望远镜是现代天文学的重要工具,它为我们揭示了宇宙的奥秘,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天文望远镜原理及使用

天文望远镜原理及使用望远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聚集和放大来自远方的光线,使其达到人眼能够分辨的大小,从而实现对天体的观测。
望远镜主要包括物镜、目镜(或者叫做眼镜)和照相机等组件。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望远镜的光学原理。
在望远镜的物镜上有一个曲面,叫做凸透镜。
光线从远处的天体进入望远镜之后会被凸透镜折射,然后聚焦到焦平面上。
焦平面是一个特定位置,当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这个位置上会形成一个清晰的图像。
焦平面上的图像是倒立的,所以望远镜还需要一个目镜,它负责将图像翻转成正立的。
目镜通常是一个凹透镜,通过放大焦平面上的图像,使其达到人眼能够分辨的大小。
除了光学原理,现代望远镜还结合了光电探测技术,可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分析和记录。
在焦平面上安装一个光电传感器(例如CCD),可以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电路和计算机处理,得到更为详细的图像和数据。
在使用望远镜观测天体时,首先需要找到目标天体的方向。
可以通过地平仪、星图或者天文卫星等工具来定位目标。
接着将望远镜对准目标,调节焦距和目镜的位置,使得图像变得清晰和锐利。
通常还需要调整望远镜的对焦距离,以确保观测距离合适。
一旦获得清晰的图像,就可以观察和记录所需的数据。
为了获得更好的观测效果,一些专业望远镜还配备了自动导航和跟踪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目标自动调整望远镜的朝向和焦距,并跟踪天体的运动,确保目标一直保持在视野中心。
这些自动化系统使得观测更为便捷和精确。
总结起来,天文望远镜的原理是基于光学和光电探测技术的,通过聚集和放大远方的光线,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宇宙中的现象和天体。
使用望远镜观测天体需要定位目标、调节焦距和目镜位置,并可能会使用自动化导航和跟踪系统来获得更好的观测效果。
望远镜基础知识

望远镜基础知识望远镜的规格表示:一般来讲,“x”前面的数字表示倍数,“x”后面的数字表示物镜口径。
定倍望远镜的表示方法:7x35表示该镜为7倍,物镜口径35mm。
连续变倍望远镜的表示方法:8-24x40表示该镜倍率从8倍到24倍之间可以连续变化,口径为40mm分挡变倍望远镜的表示方法:30+60x70表示其倍率有30倍和60倍二种,口径70mm。
对于天文望远镜,则习惯于用口径和焦距表示规格,如80/600,或80F600,表示物镜口径为80mm,物镜焦距为600mm。
天文望远镜也可以直接标口径,如80mm、102mm、127mm、153mm等等,或者按英制表示口径:4寸、6寸、8寸、10寸、12寸等等。
为什么天文望远镜不标倍数呢?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天文望远镜都是通过换目镜,来改变倍数的,用的目镜规格不同,倍数也会不同,所以一般不标倍数,如果天文望远镜用于拍摄,那么倍率的意义将会淡化。
1. 物镜口径和放大倍数。
望远镜的物镜口径用毫米数字来表示,放大倍数是一个数字。
如一具望远镜标有10*50的字样,表示它的物镜口径为50毫米,放大倍数是10。
一般而言,口径越大,望远镜的光学性能越好,但望远镜的价格和重量也直线上升。
口径3 0毫米以下称为小口径,30毫米到50毫米称为中口径,50毫米以上为大口径。
放大倍数一般为6,7,8,10,12 ,15,16,20及以上。
买望远镜的一个误区是认为倍数越大越好,其实不然,倍数越大,望远镜的视场越小,寻找目标,特别是活动目标越困难,再则手持望远镜时,倍数越大,手臂和身体晃动的影响也越大。
所以综合考虑,7*35,8*4 0,10*50这几种望远镜是首选。
2. 出瞳直径出瞳直径这个参数非常重要,但却往往被人忽视。
实际上出瞳直径有点象照相机镜头的最大光圈,它决定望远镜像场的明亮程度。
出瞳直径=物镜口径/放大倍数,出瞳直径越大,望远镜像场越明亮,越适合在昏黑暗环境下使用。
但人眼睛的瞳孔直径为3毫米至7毫米,出瞳直径比3毫米小的望远镜,其像场看上去还不如人肉眼看的亮堂,出瞳直径比7毫米大的望远镜,从望远镜目镜出来的一部分光线没能射进瞳孔中,白白浪费掉,所以细心的人会发现,大部分望远镜的出瞳直径在3毫米到7毫米之间。
天文望远镜介绍

天文望远镜
LOGO
望远镜,通过光学成像的方法使人看到远处的物体,并且显得大而近的一种 仪器。望远距离、放大倍率、清析度为望远镜重要因素。随着近现代科技的 发展,望远镜能够观测的波段已经突破了可见光波段,从无线电到伽玛射线
的各种波段的辐射都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望远镜收集。
而观测的纪录介质,也从原来的 人眼,胶片,发展到半导体电子 元件(比如CCD)。而以现代计 算机图形图像技术为依托的后期 处理技术更为人类满足远望的的 渴求提供了技术保证。望远镜一 般应用于远方观测或太空观测。
双筒望远镜
LOGO
双筒望远镜具有成像清晰明亮,视场大、携带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很适于 天文爱好者用来巡天和观测星云、星团、彗星等面状天体。在晴朗无月的夜晚 用双筒镜观测时,可见在广阔的视场之中繁星密布,偶尔有一、两朵星云、星 团
LOGO
• 1.伽利略式望远镜(平凸透镜作为物镜,凹透镜作为目镜)
LOGO
LOGO
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图 片,从左上角起顺时针方 向为:Tadpole星系、锥 形星云、两个碰撞的螺旋 星系,欧米加星云中新星 的诞生。
射电望远镜
LOGO
射电望远镜是主要接收天体射电波段辐射的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的外形差别 很大,有固定在地面的单一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有能够全方位转动的类 似卫星接收天线的射电望远镜,有射电望远镜阵列,还有金属杆制成的射电 望远镜。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取得了四项非常重要的发现:脉冲星、类星体、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有机分子,被称为“四大发现”。这四项发现都与 射电望远镜有关。
哈勃空间望远镜
LOGO
哈勃空间望远镜和康普顿γ射线天文台、钱德 拉X光天文台、斯皮策空间望远镜都是美国 国家航空航天局大型轨道天文台计划的一部 分。哈勃空间望远镜由NASA和ESA合作共 同管理。
《天文光学望远镜》

制作人:光辉
h
1
天文光学望远镜
• 轻便型望远镜 • 双筒望远镜 • 折射式经纬仪望远镜 • 折射式赤道仪望远镜 • 望远镜的光学形式与优缺点简介 • 望远镜购买指南
h
2
天文望远镜是人类观测和认识宇宙的“眼睛”,
是使用最多、最具标志性的天文观测器材;用来帮助 使用者观察星空中肉眼难以分辨的细节、寻找更远、 更暗淡的天体。
物镜直径与进光量越多,在光线不足时分辩能力 就越强,但这必然导致到望远镜的体积增大不利 于携带。在此我想给大家提几点建议以供大家在 选购望远镜时作为参考:
第一,如想到海上或海滨旅游,请不要忘记购一 架防水望远镜(特别携荐美国产的德宝offshore系 列7×50mm防水望远镜)。
h
75
第二,如想外出旅游观光,可购一架体积小具备 变倍功能的望远镜(8X30,10X40)。
初学者熟悉地平式支架后,可以选择手动赤道仪; 初次使用也许会觉得调整复杂,但熟悉后观测星空 会轻松很多;业余爱好者学习天文摄影时,也常使 用电动跟踪赤道仪。
h
7
天文望远镜光学质量的辨别
白天可用望远镜观测远处的大楼,将大 楼的轮廓线移到视野的1/4处,如果轮廓线 上橙黄色或蓝紫色特别明显,或轮廓线弯曲 得特别厉害,光学质量就很差;
第三,如打算到那些“可远观而不可近探之”的 危险地带猎奇,那就应该购一架高倍数的望远 镜。(15X50,20X60)
第四,如要进行狩猎或长时间在外旅行,则最好 购一架变倍望远镜,使用方法:因为变倍数望 远镜可从低倍数逐渐调到高倍数,所以在使用 时应先用低倍数、大视野进行粗略搜索,然后 再用高倍数、小视野进行仔细观察。
1、绝对不能直接用望远镜观看太阳,观看太阳必须 通过投影法或有专门滤光措施;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天文望远镜的光学系统根据物镜的结构不同,天文望远镜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以透镜作为物镜的,称为折射望远镜;用反射镜作为物镜的,称为反射望远镜;既包含透镜,又有反射镜的,称为折反射望远镜。
往往有的天文爱好者买了一块透镜,以为这就解决了望远镜的物镜问题。
其实,一块透镜成像会产生象差,现在,正规的折射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大都由2~4块透镜组成。
相比之下,折射天文望远镜用途较广,使用方便,比较适合做天文普及工作。
反射望远镜的光路可分为牛顿系统和卡塞格林系统等。
一般说来,对天文普及工作,特别是对观测经验不足的爱好者来说,牛顿式反射望远镜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其物镜又需经常镀膜,维护起来也麻烦。
折反射望远镜是由透镜和反射镜组成。
天体的光线要受到折射和反射。
这类望远镜具有光力强,视场大和能消除几种主要像差的优点。
这类望远镜又分施密特系统、马克苏托夫系统和施密特卡塞格林系统等。
根据我们多年实践的经验,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厂生产的120折射天文望远镜对于天文普及工作和广大天文爱好者来说,是一种既方便又实用的仪器。
望远镜的光学性能在天文观测的对象中,有的天体有视面,有的没有可分辨的视面;有的天体光极强,有的又特微弱;有的是自己发光,有的是反射光。
观测者应根据观测目的,选用不同的望远镜,或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测;一般说来,普及性的天文观测多属于综合性的,要考虑“一镜多用”。
选择天文望远镜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它的基本光学性能。
口径--指物镜的有效直径,常用D来表示;相对口径--指物镜的有效口径和它的焦距之比,也称为焦比,常用A表示;即A=D/F。
一般说来,折射望远镜的相对口径都比较小,通常在1/15~1/20,而反射望远镜的相对口径都比较大,通常在1/3.5~1/5。
观测有一定视面的天体时,其视面的线大小和F成正比,其面积与F2成正比。
象的光度与收集到的光量成正比,即与D2成正比,和象的面积成反比,即与F2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