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共青团智慧团建系统

合集下载

共青团个人总结范文五篇

共青团个人总结范文五篇

共青团个人总结范文五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共青团个人总结,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篇一】共青团个人总结20__年,团市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团省委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建设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共青团为目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基层第一、人才为本、活力为王”五种意识,以“活化队伍、活化阵地、活化资源”为抓手,狠抓“三基建设”(即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规范建设和基本工作队伍培养),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挑战,主动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创新工作载体,为全市实现“三促进一保持”和推动共青团科学发展作出了应有的努力,一、紧密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建功立业。

1、开展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认真按照市委对于学习实践活动的要求,紧密结合共青团实际,按照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的步骤,通过编印简报、开设网上专栏、组织专题调研、学办学习讨论会、召开民主生活会等形式,确保学习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受到学习实践活动督导小组的好评。

2、学习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__-20__)》。

多次组织机关干部、各基层团干部、商会企业家和青年委员认真学习《纲要》。

结合《纲要》精神积极谋划和制定佛山共青团贯彻落实《纲要》的具体措施和部署。

依托高校谋划成立团市委智库佛山市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聘请全国青少年研究专家担任特约研究员。

举办“珠三角一体化与(佛山)青年发展”高峰论坛、珠三角地区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研讨会,为贯彻实施《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献计献策。

与珠三角其他八市共同签订《珠江三角洲地区青联组织合作框架协议》、《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青年工作合作框架协议》、《广佛肇青企组织合作框架协议》等一批区域化合作协议,联合发布《珠江三角洲义工(志愿者)宣言》,举办珠三角地区少儿才艺大赛、珠三角地区青少年拉丁舞和标准舞大赛,推动珠三角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一体化发展。

浅谈新时期下企业如何开展共青团工作

浅谈新时期下企业如何开展共青团工作

浅谈新时期下企业如何开展共青团工作作者:冯嘉伟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10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这是对青年一代的信任,更是对青年一代的期盼。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了殷殷寄望,同时也为基层共青团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

企业是青年成才的良好载体,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情况,谈谈新时期下企业如何开展共青团工作。

一、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团组织凝聚向心力团组织建设是根基,根基牢固才能进一步发挥出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团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要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求广大团员青年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统一到企业党委的部署上来,以学习引领,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和企业业务中心工作,引导和帮助广大团员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团员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团员青年的信心,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在企业发展和企业业务工作中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作用。

二是进一步健全团的组织建设。

企业团委要不断健全“三会两制一课”机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开展团支部大会、团支部委员会、团小组会,严格执行团员教育评议制度和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制度,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

同时,应按照“党建带团建”的要求,建立起企业本部有团委、下属单位有支部、一线基层单位有团小组、车(班)组有“青年文明号”,点、线、面、体有机统一的立体团组织体系,组织建设层层递进。

另一方面,按照团章的规定,要求各团支部应及时完成支委换届补选等工作,让政治思想成熟、信念坚定,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团员同志走上基层团干岗位,发挥团干示范带头作用。

共青团中央关于授予2005年度全团调研奖和全团调研奖组织奖的决定

共青团中央关于授予2005年度全团调研奖和全团调研奖组织奖的决定

共青团中央关于授予2005年度全团调研奖和全团调研奖组织奖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公布日期】2006.04.06•【文号】中青发[2006]24号•【施行日期】2006.04.06•【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共青团中央关于授予2005年度全团调研奖和全团调研奖组织奖的决定(中青发[2006]24号2006年4月6日)经全团调研奖评选委员会评审,现决定授予《网络电台的发展状况及对青少年的影响》等10篇调研文章2005年度全团调研奖一等奖,授予《关于和谐社会与当代上海青年的研究》等40篇调研文章二等奖,授予《四川共青团组织人力资源策略分析》等40篇调研文章三等奖;授予共青团重庆市委等15家单位2005年度全团调研奖组织奖。

本次申报评选工作得到各级团组织的大力支持,涌现出一大批有价值、有创新的调研成果,对于做好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希望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青年工作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基层、深入青年,努力推出更多高水平的调研成果,为促进共青团工作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1、2005年度全团调研奖名单2、2005年度全团调研奖组织奖名单附件1:2005年度全团调研奖名单一等奖(10名):1、网络电台的发展状况及对青少年的影响(团北京市委)2、博客:值得关注的新兴网络交流方式(团上海市委)3、关于长沙市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湖南教育报刊社团委王博湖南教育电视台团委詹琼)4、江苏省青年社团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团江苏省委练月琴沈自力周永中张海燕)5、武汉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区预防研究(团武汉市委徐晓周运清XXX 吴少武白显良)6、浙江青年文化现象实证研究(团浙江省委课题组)7、东莞市“两新”组织团建工作调研报告(团东莞市委调研组)8、重庆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对策研究(团重庆市委少年部)9、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团天津市委刘道刚田建国许瑞)10、青岛市青年人才状况调查研究报告(团青岛市委陈启车景华青岛市社科院金玲青岛市委党校刘桂英)二等奖(40名):1、关于和谐社会与当代上海青年的研究(团上海市委研究室)2、关于“两免一补”形势下希望工程的调查和思考(团湖北省委谢群吕星程慧芳)3、长沙市青年人才状况调查与思考(团长沙市委)4、当前陕西省青少年思想状况专题调查报告(团陕西省委办公室赵莉萍白敏)5、重庆市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团重庆市委谭家玲何友生张波王宗瑄黄祖英)6、广东省青少年的实际需求及青少年工作对策(团广东省委办公室)7、重庆市社区青少年状况调查报告(团重庆市委权益部)8、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状况及对策调研报告(团北京市委)9、背景嬗变与机制创新:社会学视角下的当前大学生入党动机偏差研究(浙江教育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团委)10、中央企业共青团组织状况和重点工作调研报告(中央企业青联秘书处)11、共青团服务能力建设研究(团浙江省委赵一德卢旺忠钱永祥陈江)12、关于北京大学学生人力资源现状的调研报告(北京大学团委)13、湖北省青年人才培训的现状调查及思考(团湖北省委胡勇政陈艳)14、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开发青年人才资源(团湖南省委吴奇修)15、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谱系分析(团北京市委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6、广东省未成年人犯罪调研报告(团广东省委社区与权益部)17、鞍山市农村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调查报告(团鞍山市委)18、关于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的思考(团宁夏区委杨玉经)19、杭州市青少年家庭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杭州市青少年成长发展环境监测网络课题组)20、城市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调查研究(江南大学师范学院课题组)21、湖北制造业青年高技能人才状况与对策研究(团湖北省委肖菊华)22、重庆市专科院校德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团重庆市委学校部刘战郭光亮易炳翀)23、实施“四级在线”工程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团河北省委办公室姚幸福崔涛刘河)24、共青团组织开发青年技能型人才工作的基本经验和发展趋势(团辽宁省委冯多孙志强荣娜韩平)25、四川团员意识现状调查与研究(团四川省委邵革军周键王德彰张岷郑涛黄敏梁志全李莉辛才荣)26、着眼大格局形成大合力--构建海南群团组织联动工作机制(团海南省委唐剑光)27、青年工作区域联动“五同”工作法的研究(团上海市杨浦区委)28、2005-2020:中国青年就业三大难题与突围之路(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XXX)29、宁波市青年舆情观测分析系统构建研究(团宁波市委张文杰杨勇杨芳杨益)30、增强活力全面覆盖有效凝聚--基层团支部活力建设调研报告(团上海市委组织部赵国强张雳)31、加强和改进党对群团工作领导的调研报告(团陕西省委卫华尉俊东白敏)32、青春创业行动的“四轮马车”模式研究(团山东省委陈伟)33、银监会青年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中央金融团工委杨玉柱徐文新易晓李广文杜伟佟建桥尹金丹李自力向鑫)34、关于云南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研报告(团云南省委罗国权汪洋耿磊毕小忠晏连红李志雷王颢钧陈万萍陈子禾李智佳李文祥)35、在凝聚中引领青年(团上海市委马春雷)36、找准位置狠下功夫积极推动青年创业(团吉林省委隋忠诚)37、从重庆青少年触网调查中看网络中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团重庆市委研究室)38、关于全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调研报告(团内蒙古区委)39、当代大学生心理预警和援助系统构建刍议(广西师范学院中文学院团委李玲)40、福建青年创业调查报告(团福建省委吴过铭李朝阳张学军)三等奖(40名):1、四川共青团组织人力资源策略分析(团四川省委吴旭)2、合理规划青年职业发展全面提升青年工作水平(上海证监局团委)3、天津医科大学学生消费状况与对策研究(天津医科大学敖立功刘莉孙彬林怡)4、河南省青少年生存样态对比研究(团河南省委岳杰勇宋晓波高中建杨平)5、关于德州市农村青年合作组织的调查报告(团德州市委张婧)6、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共青团组织改革和发展(团乐清市委张贤孟)7、共青团组织推进和谐社会与和谐青年构建的系统研究(辽宁省青少年研究所江洪)8、以建设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共青团组织发展(团苏州市委蔡丽新)9、上海市市级机关青年公务员群体现状调查报告(上海市市级机关团工委)10、城市青年中心建设探索与思考(团天津市委刘惠冼群侯建国)11、从冲突走向和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实证研究(团河南省委赵茂军岳杰勇宋晓波于庆生任学强)12、青少年心理和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探究(团吉林省委李晓杰)13、和谐社会构建中未成年人人格发展问题研究(黑龙江省青少年研究所吕杰)14、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障碍:高校教育与管理视角的思考(安徽师范大学北校区团委刘晓宇)15、津贴志愿者概念与论证(团湖北省委汪智汉)16、共青团干部岗位认同感调查及其培养研究(团贵州省委办公室刘锐)17、辽宁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状况调研报告(辽宁省青少年研究所陈玲团辽宁省委办公室霍燕)18、高校团员意识的调查与思考(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团委王凡伊志平XXX 潘国辉)19、青年人才开发与湖南回应中部崛起战略研究(湖南省团校黄象品张飞燕王克修)20、厦门市青年就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团厦门市委)21、海南新一轮经济建设进程中群团组织的战略选择(团海南省委)22、农村村级文化体育设施配备情况调查报告(团新疆区委张文全蔡晓荣)23、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团齐齐哈尔市委)24、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研究(团盐城市委祁从峰曹为忠)25、成长的困惑与希望--党政机关青年成才问题调查与建议(团贵州省直属机关工委陈麟)26、中信集团公司青年发展调查报告(中信集团公司团委)27、关于甘南州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团甘南州委)28、关于山西省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调查与对策研究(团山西省委李云峰暴英杰)29、南昌市中小学法制教育状况的调研及政策研究(团江西省委梅亦刘小玲曾明生易外庚)30、共青团社会动员能力建设与思考(团新疆区委办公室赵川)31、关于“星级团员”创建活动对增强团员意识教育作用的调查(团吉林省委吴宏韬赵心锐)32、积极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努力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团四川省委谭红杰)33、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信教问题研究(团思茅市委艾上荣)34、高校特困生心理问题特征及教育对策(河北师范大学乔庆刚)35、关于云南青少年毒品犯罪的调查报告(团云南省委罗国权汪洋王颢钧毕小忠晏连红李志雷陈万萍耿磊陈子禾李智佳李文祥)36、河北省民营经济组织中青年工作机构建设的状况与展望(团河北省委青工部)37、西北师范大学学生思想、心理状况调研报告(西北师范大学团委梁兆光张国奎范国彬)38、关于海东地区少数民族青年外出“拉面”创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团青海省委吕刚桑本)39、在高校中建立学习型团组织的思考(山西医科大学团委赵文军)40、基层团支部建设现状分析及思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团委吕永珍李宁洲)附件2:2005年度全团调研奖组织奖名单共青团重庆市委共青团江苏省委共青团北京市委共青团上海市委共青团湖北省委共青团湖南省委共青团广东省委共青团浙江省委共青团四川省委共青团辽宁省委共青团河南省委共青团吉林省委共青团天津市委共青团甘肃省委共青团山西省委。

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引领工作探析

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引领工作探析

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引领工作探析作者:邓果果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48期【摘要】本文以广东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引领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调研的方式,总结广东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引领工作的成绩,分析广东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引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路径。

【关键词】广东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引领工作研究以广东高校为例(编号2017LX164)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8-0079-02一、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引领工作的意义1.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引领工作对践行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意义非凡。

建设网络强国需要健康积极,充满活力的网络秩序和发展空间。

净化网络空间,建设网络强国,是时代赋予共青团的光荣使命,是培养“中国好网民”的重要载体,也是践行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重要途径。

2.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引领对共青团工作意义重大。

思想引领是共青团的基本工作职能,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形态和思维方式,网络成为影响当代青年思想的“最大变量”。

“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是当代青年最鲜明的特征。

“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工作要求,也是共青团职能所在。

3.网络思想引领工作对于广大青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以微信、微博、弹幕视频社区等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蓬勃发展,早已融入青年的日常生活。

在这些多种观念相互激荡的网络平台中,青年长期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逐渐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

网络思想引领工作可以把握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青年特点,用贴近青年、贴近时代的方式,引导青年坚定不移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青年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广东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引领工作现状1.青年网络引领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两进三同”制度为高校团建创新另辟路径——广东共青团“两进三同”制度的实践体会

“两进三同”制度为高校团建创新另辟路径——广东共青团“两进三同”制度的实践体会

s t r u c t i o n o f C o m m u n i s t Y o u t h ea L g u e i n C o l l e g e s a n d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 J ] . T h e Wo r l d a n d C h o n g q i n g : T h e
a c a d e mi c v e r s i o n , 2 0 1 4 ( 2 ) : 4 6— 4 8 .
高校共青 团的主要任务 是立足 于高校人 才培养 目标 ,
o r i e n t a t i o n; me a n s
Ci t a t i o n f or ma t : L I F a - WU .“ Two App r o a c h i n g a n d Th r e e To g e t h e r s ”S y s t e m Br e a k s Ne w Wa y t o Co n —
Abs t r a c t :W i t h t h e r e f o r m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a n d t h e c ha n g e s i n d e ma n d o f t h e y o un g s t u d e n t s ,t h e wo r k p a t t e r n s,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o r i e n t a t i o n a n d me a n s o f e d u c a t i o n o f t h e Co mmu n i s t Yo ut h Le a g ue i n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a n d c o l l e g e s a r e f a c i n g wi t h ne w s i t ua t i o n a n d n e w t r i a 1 .As a n e w a t t e mpt o f t h e wo r k o f t h e Gu a n g d o n g Co mmun i s t Yo u t h L e a g u e,“ Two Ap p r o a c h i n g a n d Th r e e T o g e t h e r s ”s y s — t e m c r e a t e s a n e w p a t h f o r Gu a n g d o ng Co mmu n i s t Yo u t h Le a g ue or f i t s e x p l o r a t i o n,r e f o r m a nd i n n o v a —

共青团微博运用特征浅析--从“王郁松现象”说起

共青团微博运用特征浅析--从“王郁松现象”说起

共青团微博运用特征浅析--从“王郁松现象”说起张劲;王小鲲【摘要】“@王郁松”是团中央宣传部媒体处副处长王郁松的实名认证微博。

作为一名普通的副处级团干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成长为微博“意见领袖”、“顶级大V”,被人们称为“王郁松现象”。

本文通过对以王郁松为代表的共青团微博情况的分析,对共青团微博运用特征进行了解读。

【期刊名称】《中国青年研究》【年(卷),期】2013(000)005【总页数】3页(P36-38)【关键词】共青团;微博;运用特征;“@ 王郁松”【作者】张劲;王小鲲【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干部【正文语种】中文在这个“微力无边”的信息时代,140字的微博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聚集的最重要平台之一,越来越多的党政机构和公务人员也开始运用微博来改进服务方式、倾听民众呼声、引导社会舆论。

近来,团中央宣传部媒体处副处长王郁松的实名认证微博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王郁松”微博自2012年3月开通以来,至今已吸引听众500余万人[1],每条原创微博常常带来上百万次的阅读和数千条转发评论,发起的几十次线上线下活动得到网友踊跃参与,微博总体影响力在全网十余万个政务微博中持续排在前两名,在腾讯微博影响力总榜上排30位左右,超过了崔永元、韩寒等知名公众人物和绝大多数文体明星。

作为一名普通的副处级团干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成长为微博“意见领袖”、“顶级大V”,被人们称为“王郁松现象”。

将视角放大来看,“王郁松现象”正是一年多来“井喷式”发展的共青团微博的缩影。

据统计,截至2013年初,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团干部在腾讯、新浪两大微博平台上已经开设账号6.8万个,比一年前增长了近7倍,占到全部政务微博总数量的一半,成为目前用户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政务微博群类。

经过比对分析可以发现,共青团微博除具有一般政务微博真实、严谨、权威等特点之外,还有着一些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共青团微博迅速发展的原因,也可以认为是政务微博运用的有益探索。

“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机制在广东职业院校共青团组织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机制在广东职业院校共青团组织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2018年第5期【摘要】将“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机制应用到广东职业院校共青团组织建设中,结合广东职业院校的自身现状和特点,建立以团委为核心,学生会、学生社团两环围绕的组织结构的实践。

【关键词】一心双环;广东职业院校;共青团;组织建设一、一心双环的含义和“一心”定义的重要性2016年,共青团中央与教育部联合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

其中明确指出:在高校党委领导下,构建“一心双环”组织格局,以团委为核心和枢纽。

以学生会组织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围延伸手臂,改进团组织对学生会组织的引导,推动学生会组织深化改革,依法依章独立自主开展工作,高校的各级学生会组织由同级团委归口指导。

“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机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一心双环”,即以共青团为团学组织的领导核心,而学生会与学生社团两个圆环分层紧密围绕。

“一心”即是团委;团委所领导的共青团工作不仅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力量,还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所以加强团委的“一心”核心作用非常必要。

二、广东职业院校共青团组织的地域特点和实施“一心双环”机制前的状况(一)广东职业院校的地域特点广东地区在地理上靠近港澳,改革开放以来受到各种外来思想的冲击,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广东地区的高校受冲击十分明显,许多青年学生迷失了自我。

因此,广东职业院校迫切需要共青团组织的有力指导,而职业院校理论知识薄弱,则更需要共青团组织的核心引领。

因此,更具活力的共青团组织的需求呼之欲出,“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机制正好符合了这一需求。

(二)广东职业院校共青团组织实施“一心双环”机制前的状况1、各级团学组织界定模糊、角色重复在许多广东职业院校中,团委设置了一个部门,二级系部设置了一个功能重复的部门;同时运行,又不互相隶属。

使得团委无法有效指导团学组织,严重不利于开展工作,不利于服务青年团员。

2、团干设置以及干部考核制度混乱由于一些广东职业院校的校团委和下级系部设置干部的选拔标准不统一,造成各级组织间任命的干部不认可;各级组织之间的考核制度也不统一,评优评先工作耗时耗量,工作效率低下。

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推进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通知

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推进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通知

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推进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公布日期】2014.10.22•【文号】中青发[2014]24号•【施行日期】2014.10.22•【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推进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通知(中青发[2014]24号)共青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全国铁道团委,全国民航团委,中直机关团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中央金融团工委,中央企业团工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委:按照中央要求和团十七届二中全会有关部署,团中央办公厅今年6月下发了《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关于支持各地加强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通知》(中青办发〔2014〕36号),支持在全国范围建设一批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

根据各地工作进展情况和服务平台建设需求,为扎实推进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加快推动团的组织网络、工作力量、服务项目在青少年身边实现有形化、日常化,团中央决定在全团全面推进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进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任务要求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是共青团组织使用管理的公益性、综合性服务场所,是一定区域内团组织联系青少年和开展活动的依托、整合各类资源的载体、开展服务青少年工作的阵地、共青团服务社会和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

1.目标任务。

一是新建一批:充分利用党政、社会和市场资源,开发、新建一大批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二是转型一批:拓展已有专业化平台(如七彩小屋、12355综合服务平台等)的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转型为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三是开放一批:团的领导机关、基层团组织、团属单位积极创造条件开辟场所向青少年开放,建设成为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

此外,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建设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把城市街道(社区)、县城、乡镇作为重点建设区域。

到2017年底,全国所有城市街道和东部地区80%、中部地区60%、西部地区50%的乡镇都要依托团组织建成1个以上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目标由省级团委统筹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共青团“智慧团建”系统用户操作手册(暂行I)

PC管理后台-组织及团干管理

2017年10月17日目录1.引言..........................................................................................................................31.1目的..................................................................................................................31.2系统概述..........................................................................................................31.3术语及定义......................................................................................................42.系统运行环境...........................................................................................................53.系统操作说明...........................................................................................................53.1总体业务流程..................................................................................................53.2系统登录..........................................................................................................63.3组织管理..........................................................................................................73.3.1组织资料...............................................................................................73.3.2查看组织树...........................................................................................83.3.3直属下级...............................................................................................93.3.3.1新增直属下级............................................................................9(..........................................................................................................113.3.3.2组织资料编辑.......................................................................133.3.3.3组织资料查看..........................................................................133.3.3.4重置密码..................................................................................143.3.3.5组织删除...............................................................................153.4团干管理........................................................................................................153.4.1我的团干.............................................................................................153.4.1.1新增团干..................................................................................163.4.1.2团干资料编辑.......................................................................173.4.1.3团干资料查看.......................................................................183.4.1.4启用/禁用团干........................................................................183.4.1.5设置/取消运营者....................................................................183.5系统管理........................................................................................................203.5.1修改密码.............................................................................................201.引言1.1目的本手册是为具体说明智慧团建系统组织及团干管理功能而编写,目标阅读者为省内各级团组织用户。

1.2系统概述

智慧团建是广东共青团对全省共青团体系下的团组织、团员和团干部进行数据采集、基础团务管理,考核评价等的数字团务服务信息化系统;是为适应“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共青团自身建设,落实从严治团要求的重要举措。智慧团建系统包含三个使用端口:(1)PC管理后台:供团组织用户使用

(2)微信企业号:供团干部用户使用(3)微信服务号:供团员用户使用

具体业务功能包括:组织管理:组织归属、组织成员信息管理、成员账号管理(初始账号、归属关系)、成员登录、信息补充;团员管理:办理组织关系转移,团员报到,取关团员统计;

团费管理:缴费提醒、在线支付团费、设置缴费金额、上传团费返还凭证、缴费统计、逾期预警、团费累计补缴;通信管理:通过微信企业号实现团组织、团干部之间的即时通讯。1.3术语及定义术语定义组织是系统中的组织用户,组织的资料和账号密码主要由上级组织

新增生成,在平台上开展团务工作。组织层级•新增与被新增的组织之间构成上下层级关系

•系统初始化默认生成一级和二级的组织,其中一级为团中央组织、二级为团省委组织,一级和二级都可操作系统后台的全部功能,功能权限等同于超级系统管理员•除一、二级之外,其他层级的组织全部由上级组织新增下级组织生成组织分类在每个层级内可分领导机关团组织、团委、团工委、团总支、

团支部五种组织类型,权限依次递减,具体的功能功能由省超级系统管理员结合层级和组织类型统一设置分配。管理员负责系统正常有效运作、采集与管理用户数据的运营人员。系

统管理员之间没有上下级关系,不参与办理团务业务,各自具有的功能权限由最高级系统管理员直接分配。运营者•是系统中的组织用户在本组织的团干列表中选择特定的团

干成为本组织的运营者•组织添加团干为运营者时需要为团干设置职位标签及管理后台的登录密码•被添加的运营者可直接通过手机号及密码登录组织管理后台操作后台业务•其功能权限和组织账号的功能权限一致。团组织用户领导机关团组织、基层团组织、团工委、团总支、团支部四者是团组织用户个人用户团干部、团员、非团员是个人用户

2.系统运行环境“智慧团建”系统PC后台管理系统只支持WEB网页,网站网址是:http://tuan.12355.net/。“智慧团建”WEB网页兼容主流系统包括:Win7、Win8、Win10和MacOS;主要兼容主流版本的IE浏览器、Edge、谷歌浏览器(Chrome)、火狐浏览器(FireFox)。

3.系统操作说明

3.1总体业务流程组织及团干管理的总体业务流程图如下所示:

团组织直属下级团组织新增管理员新增团干从团干中设置运营者

登录系统通过组织账号及密码运营者登录系统通过运营者手机号及密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