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片断设计范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片断设计范例

一、称呼的背后——关于《祝福》中“祥林嫂”的称呼的讨论

【导言】

《祝福》是鲁迅先生一篇深刻揭示中国妇女悲剧命运的短篇名著。除了四婶、四叔、婆

家人思想行动上对祥林嫂直接迫害外,周围的人对她的态度也是她终遭遗弃,无人问津的原因。当祥林嫂以再嫁再丧的身份再次来到鲁镇时,鲁镇的人没有叫她“贺六嫂”,而是依旧

叫她“祥林嫂”。其声调的阴阳怪气表明世人对她再嫁的身份的否定和非难,并用“祥林嫂”

这一永久的称谓对她进行精神鞭笞。本课试图以“对祥林嫂的称呼”作为突破口,挖掘作品表现的时代观念。

【实录】

师:我有个小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和名,“祥林嫂”叫什么名字?小说中有

没有写到鲁镇的人们对她的称呼?请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

生(寻找片刻):“大家都叫她祥林嫂” “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

师:找得很好,看到这三句话你们有什么想法或者疑问吗?

生:为什么人们不叫她自己的名字呢?

生:她没有名字,就叫“祥林嫂”。

生:她的丈夫叫“祥林”,她就叫“祥林嫂”了。

师:为什么她的丈夫叫“祥林”,她就得叫“祥林嫂”?

(课堂稍有沉默。)

生:中国古代对女人有“三从四德”的要求,出嫁从夫,自然不能继续保留自己的名字。

师:说得很好。鲁镇的人们是按习惯以丈夫的名字来称呼“祥林嫂”,至于她没出嫁之

前姓甚名何,人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你们说,隐藏在这个称呼背后,鲁迅先生想表达什么

些什么呢?

生:旧时女子地位低下。

师:对,“祥林嫂”的称呼正揭示了旧时女子地位的低下。关于“祥林嫂”的称呼,你

们还有没有别的疑问?

生:既然人们习惯按丈夫的名字来称呼女人,为什么“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的时候,大家还叫她“祥林嫂”呢?

师:按习惯应该叫什么了?

生:贺六嫂。

师:是啊,第二次到鲁镇的时候,祥林嫂的生活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了:再嫁,丧夫,亡子,被逐,经历了极为凄惨的遭遇。然而鲁四老爷全家和鲁镇的人们却“仍然叫她祥林嫂”:根本不按习惯改称她“贺六嫂”呢?

生:可能是大家叫习惯了,不愿改口吧?

师:是吗?能不能从文章中找些可能性出来呢?

生:课文强调“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应该不是习惯叫“祥林嫂”这么简单。

从下文不让她沾手祭祀的事情看,应该是人们根本就不想承认她改嫁这个事实,认为她改嫁

是“败坏风俗”的,是“不干不净”的。

师:说得很好。祥林嫂被迫改嫁,遭遇悲惨,鲁镇的人们只给予廉价的同情,甚至不按 习惯称呼她

“贺六嫂”,暗示了整个鲁镇社会不承认她改嫁的态度。 因此,“仍然叫她祥林嫂” 这一不起眼的做法绝不是习惯使然, 而是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寡妇再嫁的完全否定, 整个社会 环境与祥林嫂的严重对立,这样的祥林嫂最终被人们彻底抛弃,也就不足为奇了。……

【后记】

鲁迅作品的语言一向为人所称道, 《祝福》中祥林嫂两次到鲁镇做工,前后身份有所不

二、用音乐演绎情感——《长亭送别》中《四煞》的教学

版本:人教版 课文:《长亭送别》 作者:开开心心 单位:浙江杭州第九中学

【导言】

《长亭送别》是脍炙人口的艺术杰作 《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 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 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 采的特点。本课时重点赏读

《端正好》 《朝天子》《耍孩儿》《四煞》四支曲子,通过前三支 曲子已经对课文华美曲雅、富于文采的语言多有领会,在《四煞》赏析中,试图还元杂剧音 乐的元素,谱一支撩人心弦的离歌,让音乐激发文字深沉的美感。

【实录】 师:《四煞》里的这颗眼泪和前面的《端正好》的这出“离人泪”意境是一样的,表达的崔 莺莺的感情也是相同的,都是即将离别时的悲愁之情, “马嘶远别时” ,“泪中见愁” 。

前面的《朝天子》我们是来朗读的, 《耍孩儿》我们是来演的,我想《四煞》我们就来个唱 的吧。

很多的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唱的形式更深的走进老百姓的心坎里,

听过李煜的 《虞美人》 吗? 生:听过。

师:还有岳飞的《满江红》 ,听过吗?

生:当然听过。

师:很好。还有一首我说出来你们肯定听过,王菲唱的《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 。 生:哦,苏轼写的。

师:好,这些都是明星唱的。今天我们也为《四煞》谱上曲,你可以选择其中的几句唱词, 用你熟悉的、喜欢的、符合《四煞》意境的曲子去配它。元杂剧本来就是用来唱的,既然我 们无法用元时的曲子来唱,就来他个现代版演唱。

(众生开始谱曲……) 师:好了,现在我们先请一个男同学来给我们唱唱他的作品。

一生起立,酝酿了一会感情后,用幽怨的声音开始唱……

师:请问这是什么曲子?

生:这是我自编的。 师:自编的!我觉得很好,很有创造力,而且编的曲子比较符合《四煞》悲愁的意境。好, 给你一个机会,邀请一位女生来演唱一下。

生(很荣幸地) :*** ,请你来给我们唱一下吧。 (女生起立,沉吟良久,全班寂静等候,接着女生用《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曲调开始演唱, 全班非常安静。唱完后,掌声响亮。 ) 师:她唱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作词,香港歌星徐小凤演唱过的《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曲调, 我认为这首歌的调子跟《四煞》的无限悲愁的意境也是能够吻合的。

还有李叔同以外国曲子填词而成的著名的《送别》曲调,我请大家一起来欣赏, (放《送别》 旋律)大家可以在心里默默地唱,艺术是相通的……

【后记】

学生是学习的体验者, 体验是可以有多方面构成的, 音乐也是其中之一。 悲愁的离愁别绪本 身已经用华丽同,但小说中人们对她的称呼没有发生变化, 有

着时代的烙印,承载着时代的思想和态度。 人物

角色中。本片段善于寻找巧妙的切入点, 堂就有

了活力和张力。

这不能不引起深思。 无论是什么细节,往往都 从细节入手,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介入 设置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使语文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