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五机架冷连轧机液压压上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五机架冷连轧机轧辊冷却控制系统及改进意见

五机架冷连轧机轧辊冷却控制系统及改进意见

五机架冷连轧机轧辊冷却控制系统及改进意见
王保元
【期刊名称】《武钢技术》
【年(卷),期】1992()5
【摘要】1 前言板形(包括横向板凸度和纵向平直度)是带钢质量的重要指标。

不断提高板形质量,既是满足用户需要的长期努力方向,也是轧机自身及后步工序(退火,
连续热镀锌、彩色涂层等)正常运行及降低消耗的关键所在,对宽带钢轧机尤其如此。

武钢一米七冷连轧机是国内首家投产的现代宽带钢冷连轧机。

该机虽是70年代从西德引进的技术水平较高的现代化轧机,但在板形控制技术方面比较薄弱。

【总页数】3页(P26-28)
【关键词】冷连轧机;轧辊;冷却装置;改造
【作者】王保元
【作者单位】武汉钢铁公司设计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333.72
【相关文献】
1.鞍钢1450 mm五机架冷连轧机过程控制系统 [J], 李红雨;宋君;王奎越;曹忠华;
李志锋;金耀辉
2.窄带钢五机架冷连轧机电气控制系统 [J], 郝俊强;李永思;郑京生
3.VIPA 300S系列PLC在窄带钢五机架冷连轧机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J], 郑京
生;
4.1420mm冷连轧机五机架轧辊不平衡动态仿真 [J], 汪冰;禹营;韩庆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液压机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手册

液压机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手册

液压机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手册【实用版】目录一、液压机的概述二、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1.液压元件的选择2.液压传动系统的原理图设计3.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分析三、控制系统的设计1.控制系统的组成2.控制策略的选择3.控制系统的实现四、液压机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正文一、液压机的概述液压机是一种利用液体压力来传递动力的机械设备,其主要由液压元件、液压传动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组成。

液压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压油的压力来驱动液压缸,从而实现机械的运动。

液压机的应用广泛,主要用于锻造、冲压、拉伸等工艺过程。

二、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1.液压元件的选择液压元件是液压传动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等。

液压元件的选择主要根据液压机的工作要求、工作环境和液压油的性质来确定。

2.液压传动系统的原理图设计液压传动系统的原理图设计是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

原理图设计主要包括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的连接方式和顺序,以及液压油的流动方向和压力分布。

3.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分析主要包括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压力、流量、效率和稳定性等。

通过对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分析,可以确保液压传动系统的正常工作和长期稳定性。

三、控制系统的设计1.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组成。

控制器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控制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

传感器是控制系统的输入部分,主要用于检测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状态。

执行器是控制系统的输出部分,主要用于控制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

2.控制策略的选择控制策略的选择是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

控制策略的选择主要根据液压机的工作要求、工作环境和液压油的性质来确定。

常用的控制策略包括比例 - 积分 - 微分控制(PID 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等。

3.控制系统的实现控制系统的实现主要包括控制器程序的设计和执行器的控制。

控制器程序的设计主要采用 MATLAB 仿真软件进行,通过仿真可以验证控制器程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冷连轧机组入口上卷控制系统

冷连轧机组入口上卷控制系统
5 6

冲 数 ,由程 序 读 取 相 应 的 编码 器 数 值 ,可 计 算 出 上 卷 小 车所 处 位 置 。该 控 制 系统 将 靠 近 开卷 卷 筒 定 义 为小 车运 行 正 方 向 ,远 离 开卷 卷 筒 定 义 为 负 方 向 ,当小 车 运行 至 l 鞍 座 时 ,上卷 小 车 到 达零
Z + L 4 P D : . 4 ( H h) 2 一 8 ( 、


通 讯功 能 强大 ,通 过 D P通 讯 板 与 控 制 器 进 行
P R O F I B U S D P通讯 ,P R O F I B U S D P遵 照 欧洲 标 准 E N 5 0 1 7 0 ,能 在 MAS — T E R D R I V E S装 置 同上 级 系
能 库 非 常 丰 富 ,具 有 灵 活 多样 的 编程 功 能 ,而且
co s =







( 1 )
, L


… … … … … … … … _
“仅
式 中 ,日- _小 车 上升 到距 下 降极 限 5 0 0 i / i n 时托 辊 中心 到外 径 测 量 点 的距 离 ( m m ); 一 外 径 测 量装 置 实测 值 ( 1 T i m); 一 托 辊 半 径 ( m m ) ; 一所 求钢 卷半径 ( mm ) 。 求解 此 二元一 次方程 组 即可得 到钢卷 外径 为 :
钢 卷 顶 起 到 一定 高度 后 停 止 。然 后 上 卷小 车 在 电 机 的驱 动 下 在 轨 道 上前 进 ,小 车 在 前 进 过 程 中完
成 对 钢 卷 卷 径 和 带 宽 的测 量 ,随 后 停 止 ,完 成 垂

河钢唐钢冷轧部酸轧液压系统改造

河钢唐钢冷轧部酸轧液压系统改造

河钢唐钢冷轧部酸轧液压系统改造在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为了降低河钢唐钢酸轧生产线液压故障时间及液压油消耗,创新思想、用新办法、新途径解决问题,降低设备运行成本,提升运行效率。

阐述影响河钢唐钢酸轧生产线液压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原因并实施改进,达到降低液压故障时间、减少液压油消耗、改善现场环境的目的,为生产线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证。

标签:液压系统;改型、减压阀、控制方式、在线监测2003年河钢唐钢冷轧部酸轧生产线开始筹建,设计年产量220万吨,近年来产量不断升高,2016年产量高达242万吨。

自投产使用至今,虽然先后实施过一些液压设备改造及优化,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个别液压设备运行不稳定,制约整体生产节奏。

1 制约生产的液压因素酸轧生产线酸洗段液压运行相对稳定,五连轧故障比较多,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1、酸洗焊机主回油管道振动强烈,主回油管道法兰处焊口经常开焊。

2、五连轧出口挡块销子压力大,销子使用寿命短。

3、五连轧坝辊液压胶管在发生机架内部断带时,容易收到带钢挤压,影响使用寿命。

4、五连轧支撑辊锁紧系统液压控制方式存在泄漏不易发现的隐患。

5、五连轧中、高压液压系统缺少液位在线监测,只有液位低至报警时才会显示报警。

2 改进方案2.1 酸洗焊机主回油管道单向阀改型酸洗焊机主回油管道为碳钢管,主回油管道上安装1个单向阀起到背压的作用,但是单向阀原设计阀芯动作方向与管道油液流动方向垂直,导致系统回油时管道振动强烈。

由于主回油管道通过法兰与油箱顶部连接,油液流回油箱,强烈的振动多次引起油箱底部法兰开焊,液压油沿着开焊的法兰口漏油,虽采取过将单向阀后的碳钢管改为软管,起到消除振动的作用,但是振动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主回油管道仍然平均2个月进行焊口补焊。

采取措施:更改单向阀型式,重新选择阀芯动作方向与管道油液流动方向一致的单向阀替换原有单向阀。

改造后,焊机主回油管道振动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消除油箱顶部法兰开焊的隐患。

1450mm冷轧机液压压下(或压上)简介

1450mm冷轧机液压压下(或压上)简介

1450mm冷轧机液压压下(或压上)简介一、系统概述;原理和功能简述如下:液压压下(或压上)由双电液伺服阀组成的电液伺服系统。

该系统的动态性能良好。

通过小试验轧机液压压下试验开发,又经冷轧带钢厂工业性试验获得成功后,作为产品,先后在40多套黑色和有色金属冷轧机上应用,有四辊轧机,HC轧机,多辊轧机,连轧机,平整机等。

电气系统选用西门子的S7400系列PLC,及SIMADYN D的FM458功能模块研制开发而成。

位置,压力,厚度PID调节都在功能模块FM458中实现。

系统响应快,稳定。

故装置都是经过实践和考核过的可靠的成熟的产品。

二、系统的功能及特点;1、双阀工作及双阀工作次序的切换;压下(压上)的每个油缸由二个电液伺服阀供油控制。

二个伺服阀控制其分先后导通,即在调节过程中,只须小流量时,仅一个伺服导通工作,参与调节。

另一个伺服阀处于准备状态,不参与工作。

当需大调节流量,第一个伺服阀已饱和时,第二个伺服阀才开始导通。

此功能由电路控制实现。

这样可使系统稳定,动态性能良好。

由于二个伺服阀工作的次序不同,第一个工作的伺服阀工作频繁,磨损较大。

故系统设有工作次序选择切换开关,控制二个阀的磨损程度均衡,提高伺服阀的使用寿命。

如由于伺服阀故障需检修时,系统可选择切换为一个阀工作。

液压压下能继续正常工作。

从而减少停机率。

但必须注意操作侧、传动侧二侧同时选择单阀工作。

此时压下速度减小一半。

2、压下系统的二种闭环调节功能;分别介绍如下:(1)、A.P.C.系统;A.P.C. 系统,由进口的微脉冲位置传感器作为油缸位移的位置实际值,组成位置闭环系统。

系统稳定性好,分辨率高。

可确保分辨0.001mm。

系统设有零辊缝压靠,位置快、慢二挡压下速度给定及快速抬辊。

辊缝倾斜给定、及操作侧、传动侧二侧油缸同步控制环节。

系统能确保压下过程中,轧辊平行移动。

(2)、A.F.C.;(轧制力闭环)A.F.C.由负载腔油压压力传感器作为反馈元件,并经计算机数据处理后作为负载力显示。

压装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压装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压装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压装机液压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液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参数。

2. 学生能够了解液压油的选择、维护及液压元件的常见故障分析。

3. 学生掌握压装机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步骤,具备分析简单液压系统设计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压装机液压系统的初步设计和计算。

2.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相关绘图软件,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和装配图。

3. 学生具备一定的液压系统故障排除能力,能够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液压技术的兴趣,提高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2.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 学生了解液压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液压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适用于具有一定机械基础和液压基础的学生。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二年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已学习相关机械基础课程,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压装机液压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任务,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液压系统基础知识- 液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对应教材第2章)- 液压油的选择、维护及液压元件功能(对应教材第3章)2. 液压系统设计方法与流程- 压装机液压系统设计要求及步骤(对应教材第5章)- 液压系统原理图、装配图的绘制方法(对应教材第6章)3. 液压系统元件选型与计算- 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等元件的选型计算(对应教材第7章)- 液压阀的类型及选用方法(对应教材第8章)4. 液压系统故障分析及维护- 常见液压系统故障类型及原因(对应教材第9章)- 液压系统维护方法及故障排除(对应教材第10章)5. 实践教学环节- 压装机液压系统设计实例分析(结合教材实例)- 相关绘图软件操作培训(CAD软件应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液压系统基础知识学习第2周:液压系统设计方法与流程学习第3周:液压系统元件选型与计算第4周:液压系统故障分析及维护第5-6周: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实例分析与绘图软件操作培训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液压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设计方法与流程等抽象、概念性较强的内容,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液压系统相关知识点。

#50不锈钢冷轧带钢轧机液压压下装置设计#

#50不锈钢冷轧带钢轧机液压压下装置设计#

课程设计___ ________设计题目:1450不锈钢冷轧带钢轧机液压压下装置设计设计内容及要求设计1450不锈钢冷轧带钢轧机液压压下装置,包括传动方案制定、传动功率计算、传动件参数计算及结构设计。

小组同学共同制定传动方案3种,选择其中一种方案进行具体设计,分工进行参数计算及结构设计,各自完成总装图的绘制(2#图幅),以手工绘制,提交设计说明书1份(字数不少于5000字):包括打印稿和电子档。

图纸投影正确,标注完善,图纸清洁;说明书格式符合学校制定要求。

设计参数轧制典型钢种:202不锈钢轧制速度:120rpm 轧制力:2.6MN 典型道次:入口高度5mm,压下量Δh=0.5mm ,轧件平均宽度1400mm 压下工作行程:150mm 压下速度:15mm/s进度要求按照教学日历:每周5天时间第1—2天熟悉题目,讨论提出设计基本方案第3—6天进行参数计算及基本结构基本设计第7—10天修正参数及绘图第11-14天编辑设计说明书,修改图纸第14——15提交设计成果及答辩参考资料其它计算机及文字图形软件说明1.本表应在每次实行前一周由负责教师填写二份,院系审批后交院系办备案,一份由负责教师留用。

2.若填写内容较多可另纸附后。

3.一题多名学生共享的,在设计内容、参数、要求等方面应有所区别。

教研室主任:指导教师: 2012-12-21目录摘要1Abstract21 绪论31.1 课题背景31.1.1 AGC概述31.1.2AGC控制的发展情况31.1.3AGC控制的发展趋势41.1.4AGC控制存在的问题42 方案论述及确定62.1液压压下装置的特点62.2方案论证及确定63液压系统主要参数计算及元件选择93.1 初选系统工作压力93.2 液压缸尺寸计算及选择93.2.1缸尺寸的确定93.2.2 负载压力的计算93.2.3系统流量计算10表3-3系统流量103.3液压缸主要尺寸确定113.4 液压缸强度和稳定性计算:123.4.1缸筒壁厚的校核123.5 液压泵和电动机的选择123.5.1选择液压泵123.5.2选择电动机133.6 液压辅助元器件选择143.6.1过滤器选择143.6.2蓄能器的选择143.6.3其他元器件15表3-4 液压系统各元件一览表153.7油箱尺寸计算163.7.1油箱容量的经验公式163.7.2油箱结构的设计163.7液压压下系统性能验算174 液压压下系统的安装与维护204.1液压压下系统的安装204.2 液压压下系统的维护205 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生产热轧薄宽钢带的液压系统设计与优化

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生产热轧薄宽钢带的液压系统设计与优化

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生产热轧薄宽钢带的液压系统设计与优化液压系统在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设计和优化液压系统可以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重点讨论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生产热轧薄宽钢带的液压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在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中,液压系统主要用于控制轧机的辊缸、抓轧装置、翻板装置和皮带传送装置等部件的运动。

液压系统应当能够根据实际生产需求提供足够的动力和稳定的控制性能。

同时,液压系统还需要具备高速响应、准确度高、稳定性好以及操作简便等特点。

首先,液压系统的中心元件应当选择高性能的液压泵和液压阀。

液压泵的选择应基于设备的工作条件和流量要求。

在产生高压的同时,泵的噪音和振动要尽量降低。

液压阀的选择则应考虑其控制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合理的液压阀配置可以确保系统的稳定工作和高速响应能力。

其次,液压系统中的液压缸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工作的负载要求和位置精度要求。

液压缸的尺寸、材料和密封件等都需要根据实际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此外,为了提高液压缸的工作效率和响应速度,可以采用适当的阻尼和排挤装置。

在液压系统的设计中,还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能源利用和能效优化。

通过合理配置节流阀、减压阀、流量调节阀等元件,可以实现能量的回收利用和节能减排。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可再生能源和高效电机等进行能源的优化利用。

除了设计方面的考虑,液压系统的优化也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通过对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和优化,可以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

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调节器,可以实现系统的快速响应和动态控制。

其次,通过系统的模拟、仿真和试验分析,可以对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

通过减小油液泄漏和回油压力的损失,可以降低系统的能量损耗并提高系统的效率。

此外,合理布置和优化系统组件的布局,可以简化系统结构,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最后,液压系统的维护和保养也是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寿命的关键。

定期检查和更换油品、过滤器和密封件等,可以减少系统的故障和停机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50五机架冷连轧机工作辊液压压下系统摘要本设计系统为1450五机架冷连轧机工作辊液压压下系统,针对钢板轧机的轧辊的位置偏差进行反馈纠正。

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轧机液压AGC控制的发展状态和发展趋势以及现存的一些问题,本设计主要包括系统原理的设计、元件选择、阀组装配体设计、油箱设计等。

本着合理并存有一定裕量、保证工艺要求、降低成本的原则设计本系统。

通过这套伺服控制系统,可以精确控制轧机轧制钢板的厚度。

设计中参数的计算、系统原理的设计、元件的选择、油箱的设计等有关问题在说明书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冷轧机液压AGC 油箱AbstractThe design system for the1450 five stand cold rolling mill hydraulic AGC control system for steel mill roll position feedback error correction is a servo control system. Mill at home and abroad are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hydraulic AGC control of the state and development trends and existing problems. The design principles include system design, component selection, Manifold Design, valve assembly design, tank design and pump station design, the spirit of reasonable co-exist with a certain margin to ensure the process requirements, the principles of the design cost of the system . Through this servo control system can precisely control the thickness of steel plate rolling mill.The calculation of the design parameters, system design principles, component selection, integrated block design, the design of pumping stations in the prospectus for the issue in details.Keywords Cold Rolling Mill Hydraulic AGC Pumping Station1450五机架冷连轧机工作辊液压压下系统1450五机架冷连轧机工作辊液压压下系统 第1章 绪论图1.1 AGC 控制方式简图第1章 绪论1.1 课题背景1.1.1 AGC 概述AGC (Automation Gauge Control ),即为厚度自动控制。

厚度是板带钢最主要的尺寸之一,随着技术的进步,厚度自动控制已成为现代化板带钢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厚度自动控制(AGC-Automation Gauge Control )的基本方式是通过测厚仪或者其他传感器对带钢的实际轧出厚度进行连续测量,根据实测值与给定值相比较得到的偏差信号,借助各种测量装置调整压下量、张力或压下速度,将轧机出口厚度控制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

其基本方式就是通过测厚仪或者其他传感器对带钢的实际轧出厚度进行连续测量,根据实测值与给定值相比较得到的偏差信号,借助各种测量装置调整压下量、张力或压下速度,将轧机出口厚度控制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

1.1.2 AGC 控制的发展情况 近30年来,国外轧机的装备水平发展很快。

在冷带轧机上广发利用液压压下、液压弯辊、厚度自动控制、板形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等技术、在新技术运用方面均已采用液压AGC 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相结合的DCS ,装设了测量精度高的三测仪表(测厚、测压、测张),且装设了板形检测装置。

而国内轧机设备还比较落后,特别是自动控制系统。

即使60年代中期从日本、美国等引进的当时属于较先进的单机架轧机,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多数未达到设计目标,面临着改造。

在采用新技术方面,部分设备采用了液压压下,少数设备将原有的机液伺服改成了电液伺服系统,并装设了AGC 系统,燕山大学里仁学院课程设计安装了三测仪表,实现了张力闭环控制,但是精度不高。

面对国内轧机的这种情况及资金短缺的实情,在吸收国外AGC先进控制的基础上,开发实用性、高精度自控系统装备现有的设备,能使我国钢铁冷轧设备的控制水平进一步提高。

由于轧机自动化水平及对板带材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轧机执行机构及控制系统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液压技术的应用程度和水平,已成为冶金设备技术水平高低的一项衡量指标。

其中液压AGC(Automatic Gauge Control)系统是所有冶金设备中液压技术应用的典型代表,是现代化轧机设备的核心技术。

液压AGC系统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轧机的工作可靠性。

长期以来,由于机械设备水平的整体差距,我国的轧机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在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方面受到限制。

虽然近年来在先进技术的应用方面有重大突破,但仍局限在单机应用的水平。

因此,开展液压AGC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不仅对提高轧机设备的生产率、提高设备的维护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提高国产轧机设备的应用水平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1.3 AGC控制的发展趋势在连轧工艺发展过程中,轧制过程模型研究一直为钢铁研究企业所重视,由于轧制内部机理十分复杂,目前对数学模型研究多集中在轧机体系模型,分析轧制过程中某一因素对厚度的影响,如张力、轧辊变形等,所建的模型缺乏全面、完整性。

因此,建立一个全面、完整、正确的机电一体化轧制模型,进行轧机体系在轧制过程中的实时动态研究是目前的发展趋势。

1)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如神经网络)提高自适应学习的精度。

2)模型计算过程中考虑单元细化,如有限元方法和有限元思想的使用。

3)在控制策略的研究方向,基于反馈控制理论,控制模型出现了两个研究方向。

一是复合控制,即在常规PID控制的基础上,加入前馈、压力、秒流量等控制策略。

这种方法在轧钢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效果良好;二是利用被控对象建模的新方法(如人工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预测控制、优化控制的新算法,构造单环反馈系统,由于这些算法1450五机架冷连轧机工作辊液压压下系统第1章绪论在理论推到研究上有许多假设条件,与实际有很大差距,随着算法的进一步改进,这个方向无疑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1.1.4 AGC控制存在的问题虽然AGC在各个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以及AGC控制方式很多,各种AGC复合体统往往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实际上存在最优组合方案。

存在的问题和带来的难点主要有:1) 建立真实反映被控对象内在本质的数学模型比较复杂。

冷轧机阀控液压系统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参数时变的且带有随机干扰的不确定系统。

目前轧机系统的模型都用二阶惯性环节简化代替,由此利用经典的控制方法设计的控制器很难进一步提高厚度控制的精度,难以适应轧制工艺。

2) 对于闭环系统而言,系统设定值的精度难以保证,从而限制了AGC 的控制精度。

3) 影响出口厚度波动的因素很多。

4) 测厚仪的安装位置,导致了检测到的出口厚度在反馈控制上的滞后。

当前,厚度控制系统的控制存在问题除了上述几个方面,还有其他方面,如轧机的制造水平、测量技术的发展等。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课程设计第2章液压系统原理图的设计2.1 轧机的工艺要求表2.11450五机架冷连轧机工作辊液压压下系统设计技术参数压下缸 2 个两侧总轧制力1800 T厚控方式液压AGC压下缸输出速度 2.5--3 mm/s压下缸行程280 mm系统压力28 Mpa此轧机为五机架冷连轧机,其工艺要求为三个方面:正常轧制——通过力反馈控制辊缝、故障状态——压下缸快速抬起、换辊时——压下缸快速撤消。

2.2 轧机系统组成液压AGC系统的主要设备由一套以计算机、检测元件为主的控制装置和以一套液压系统(包括泵站、控制阀台等)、液压伺服油缸为主的执行机构组成。

每架机架配有2个AGC液压缸,每个缸中心安装一个磁尺,用于检测油缸活塞的位移。

同时在每个油缸的活塞测和活塞杆侧均配有压力传感器,检测油缸两侧的压力,得出轧机的轧制力。

2.3 轧机系统原理图第2章液压系统主要参数设计及元件选择2.3.1 泵站原理图图2.1 泵站部分原理图燕山大学里仁学院课程设计说明:辅泵有三个作用:给主泵柱塞泵供油以延长主泵工作寿命、给执行元件液压缸有杆腔产生被压、使多余流量通过溢流阀形成冷却循环;主泵定为恒压变量泵,保证阀台伺服阀的工作稳定性;主泵出口的电磁溢流阀做安全阀用,蓄能器作为辅助动力源,两个温度控制器的作用是保证冷却器和加热器使用时的适当温度。

2.3.2快抬部分原理图说明:中间辊和工作辊的正负弯用的是堆成控制,中间辊的电磁换向阀为Y型机能,能够实现换辊时的浮动状态。

第3章 液压系统主要参数计算及元件选择3.1 初选系统工作压力供油压力选择,由下表表3.1 各种机械常用的系统工作压力机械类型机床 农业机械、小型工程机械、 建筑机械、液压凿岩机大中型挖掘机、 液压机、 重型机械、起重运输机械 磨床组合机床龙门刨床拉床 工作压力/MPa0.8~23~5 2~8 8~10 10~1820~32取工作压力28s P MPa =。

3.2 液压缸尺寸计算及选择3.2.1缸尺寸的确定由于系统压力Ps=28Mpa ,两侧总轧制力Fmax=1800T 则一个缸最压下力 Fmax1 = 9000KN每个压下缸额定轧制压力:KN F F MAX S 720054=⨯=缸最大输出速度Vc=3mm/s=3×10-3m/s 缸行程S=280mm下面根据以上数据来计算压下缸的尺寸。

A0=Ps F 1max =0.482m2 可以得出:D0=π04A =0.7m因为系统不一定在最大压力Ps 下工作,所以 取Do 为0.7m 则实际面积Ap=0.385 确定活塞杆直径d因为取d 与Do 的比值大于0.6 所以d =0.7Do 得出d=0.49m3.2.2 负载压力及负载压力的计算此压下为混合压下,选择压下速度3/L mm s ν=, 则负载min /3.693385.0L V A Q L P L =⨯=⨯=负载压力a 7.18MP A FP PS L ==实际最大压力:a 38.23p max max MP A FP ==快抬时的作用面积:20.04d (22l =-=)D A P π3.3 伺服阀的选择阀的空载流量:0(1.5~3)L Q Q =,则16.832.1==L O Q Q 28MPa 下阀的流量()1.15~1.3sP L s LP Q Q P P =-, 选系数为1.2,得min36.130L Q P =21MPa 下阀的流量nn P sP Q Q P =, 解得:90.112n =Q所以,min125n LQ =,最大压力28MPa ,四通零开口,内控内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