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新闻

合集下载

媒介融合中的新闻传播生态变化及重构

媒介融合中的新闻传播生态变化及重构

媒介融合中的新闻传播生态变化及重构近年来,传统媒体面临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媒介形态和媒介渠道的多元化,加速了媒介融合的进程。

在这种背景下,新闻传播生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重构。

首先,传统媒体的利益和话语地位受到了挑战。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内容和方式,形成了更加自由、多元、开放的传播格局。

用户在这种信息传播格局下,具有更强的话语权和选择权。

传统媒体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如何在媒介融合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竞争力,维护自身利益和话语地位。

其次,新闻传播的跨界融合促进了持续发展。

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共同作用下,新闻传播的渠道和方式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多样化的传播形式,例如微博、微信、直播、短视频等,都在加速新闻传播的跨界化和融合,拓宽了新闻传播的渠道和形式,促进了新闻传播的持续发展。

第三,媒介融合带动了新闻传播模式的转变。

媒介融合加速了传媒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从而催生了全媒体时代。

传媒机构必须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应用多样化的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采用数据驱动的思维方式,推出新的新闻传播模式。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传媒机构需要具备新闻素材采集、新闻创作、新闻传播等方面的多重能力,加快了传媒机构的转型和创新。

最后,新闻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得新闻传播生态自然地重构。

互联网和新媒体渠道的开放性,使得各行各业的生产者都成为了新闻传播主体的可能,从而产生了更加多元化的新闻信息。

在这种媒介融合生态中,传媒机构需要考虑如何与不同类型的传播主体合作,共同推动新闻传播技术和内容的创新和升级,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传递和互动。

总之,在媒介融合过程中,新闻传播生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和重构。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需要积极应对,加强合作与创新,将自己与媒介融合技术齐头并进,拥抱快速发展的时代。

融合新闻实训报告

融合新闻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融合已成为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趋势。

为了提升新闻学子在融媒体时代的实践能力,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新闻人才,我校新闻学院于近期组织了一次融合新闻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深入新闻一线,亲身参与新闻采访、编辑、制作等环节,了解新闻行业现状,掌握融媒体新闻制作技能。

二、实训内容1. 实训主题:以“融合新闻实践”为主题,围绕新闻采访、编辑、制作、传播等环节进行实训。

2. 实训形式:分为现场采访、新闻写作、编辑制作、新媒体运营四个部分。

3. 实训地点:结合我校新闻学院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我市及周边地区作为实训基地。

三、实训过程1. 现场采访:学生分组,分别前往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地进行现场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与受访者沟通、如何挖掘新闻线索、如何把握新闻节奏等。

2. 新闻写作:学生根据采访素材,撰写新闻稿件。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新闻写作的基本规范,提高了新闻敏感度和写作能力。

3. 编辑制作:学生将新闻稿件进行编辑、排版,制作成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的新闻产品。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使用各类新闻编辑软件,掌握了新闻编辑技巧。

4. 新媒体运营:学生负责运营学校新媒体平台,发布新闻资讯、互动交流等。

在运营过程中,学生了解了新媒体传播特点,提高了新媒体运营能力。

四、实训成果1. 提升了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制作等技能,提高了新闻敏感度和新闻素养。

2. 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新闻采访、写作、制作等工作,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3.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实训过程中,学生走进新闻一线,亲身感受新闻行业现状,拓宽了视野。

4.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训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新新闻制作形式,提高了新闻产品的吸引力。

五、实训总结1. 优化实训课程设置:根据实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实训课程进行优化,提高实训效果。

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模式与途径

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模式与途径

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模式与途径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媒体融合逐渐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主流趋势。

媒体融合是指不同传统媒体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现象,通过整合资源和运用新技术,以更高效、更广泛的方式传播新闻和信息。

在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模式和途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多平台传播模式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报纸、电视和广播等媒体,而是通过多种平台进行广泛传播。

互联网、手机应用、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成为人们获取新闻和信息的主要途径。

新闻机构已经在这些平台上建立了自己的账号和频道,通过发布新闻、推送通知等方式进行传播,实现了在不同平台上的多渠道、多媒体的传播模式。

二、实时更新和互动传播模式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模式要求速度更快、互动更强。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新闻不再受限于定时的报纸和电视节目,而是可以随时随地更新。

通过直播、短视频、快讯等方式,媒体可以及时发布新闻,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的需求。

另外,互动交流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环节。

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在新闻发布后即时评论、转发和点赞,不仅可以传播新闻,还可以与媒体、记者和其他读者进行互动。

这种互动传播模式增加了读者的参与感和社交性,使新闻传播更加生动和具有吸引力。

三、跨界合作与内容创新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不仅要进行跨平台传播,还需要跨界合作,通过与其他领域的机构和企业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

例如,媒体机构可以与科技公司合作推出新闻手机应用,与艺术团体合作推出音乐剧版本的新闻报道等。

这种跨界合作不仅能够提升新闻传播的创意和质量,还可以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

此外,内容创新也成为媒体融合时代的重要特点。

传统媒体的报道方式和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多样化、个性化新闻的需求,因此媒体机构需要不断创新,推出更具深度和创意的报道形式。

例如,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沉浸式新闻体验,通过音视频、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新闻。

四、反思和保障权威性在媒体融合时代,信息的传递速度大大加快,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真实性和权威性的问题。

幼儿园融合教育新闻案例(2篇)

幼儿园融合教育新闻案例(2篇)

新闻案例:近日,我国某知名幼儿园成功开展了融合教育活动,旨在帮助特殊儿童更好地融入幼儿园生活,促进他们与普通儿童的和谐相处。

案例背景:随着社会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融合教育逐渐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幼儿园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于本学期开始实施融合教育项目,旨在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案例详情:1. 师资培训:幼儿园对全体教师进行了融合教育专项培训,使教师们掌握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提高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和关爱。

2. 课程设置:针对特殊儿童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幼儿园调整了课程设置,增加了感统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课程,帮助特殊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 同伴支持:幼儿园鼓励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共同参与活动,通过同伴支持,增进特殊儿童与同龄人的互动,促进他们融入集体生活。

4. 家长参与:幼儿园定期举办家长会,向家长介绍融合教育理念,引导家长正确看待特殊儿童,共同关注和支持孩子的成长。

5. 环境优化:幼儿园对教室、活动场地等进行了无障碍改造,确保特殊儿童在园内活动安全、舒适。

案例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教育实践,该幼儿园的特殊儿童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他们不仅在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得到了提升,还学会了与同龄人和谐相处,赢得了老师和同伴的喜爱。

结语:融合教育是推动特殊儿童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

该幼儿园的融合教育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特殊儿童将享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案例背景:在我国,随着社会对特殊儿童教育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实施融合教育,旨在让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共同学习和生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以下是一个发生在某市幼儿园的融合教育新闻案例。

案例详情:小明(化名)是一位患有自闭症的4岁儿童,由于他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存在障碍,一直在家接受特殊教育。

为了帮助小明更好地融入社会,他的家长为他选择了附近的一所幼儿园实施融合教育。

1. 幼儿园积极响应,成立融合教育团队幼儿园得知小明的特殊情况后,立即成立了融合教育团队,由班主任、特教老师、普通班老师和家长代表组成。

融合新闻报道作品心得体会

融合新闻报道作品心得体会

融合新闻报道作品心得体会
3月30日—31日,我有幸参加了省公司举办的宣传工作表彰会暨新闻宣传培训班,与省公司、各地市分公司新闻宣传通讯员们一起认真学习了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写作技巧以及摄影基本技术速成,两位资深授课老师的精彩讲座和四名优秀通讯员的经验分享,使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深受启发。

作为一名新闻宣传战线的新人,我是第一次参加这类培训,整个过程对我来说既是启蒙,又是提高,让十年来一直从事网络技术工作的我,触动非常大,感受非常深刻。

本次培训极大地开拓了自己的视野,让我的眼界豁然开朗,同时也坚定了做好一名合格通讯员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体会。

在学习中进步,在工作中成长,这次培训使我对新闻写作知识、摄影技巧方面,有了深入地了解。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牢记省公司“改革创新年”宣传工作的各项要求,努力完成工程公司对外宣传的各项任务。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挥自己的工作主动性,把这次学到的写作知识和摄影技巧认真消化吸收,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注重新闻写作、新闻拍摄等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抓新意、找亮点、求突破”,注意观察,勤练笔功,勤于练习,用成绩来答谢领导的信任,用不懈地努力来争取更大的进步,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宣传通讯员。

国内媒体融合发展成功的案例

国内媒体融合发展成功的案例

国内媒体融合发展成功的案例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国内媒体开始进行融合发展,通过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供更多样化的新闻内容和服务。

以下是国内媒体融合发展成功的十个案例:1. 人民网: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新闻媒体,人民网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了多个新媒体平台,如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号等。

通过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人民网成为了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新闻门户网站之一。

2. 央视新闻:央视新闻通过整合央视电视台、央视网、央广网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资源,实现了内容的互通和互动。

同时,央视新闻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BBC、CNN等国际媒体进行交流与合作,提供更全面、多样化的新闻报道。

3. 新华社:新华社通过建设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社微博、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实现了对新闻内容的多渠道传播。

同时,新华社还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提高新闻报道的效率和准确性。

4. 腾讯新闻:腾讯新闻在传统新闻报道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新闻产品的创新。

通过整合腾讯的其他产品和服务,如微信、QQ、腾讯视频等,腾讯新闻实现了多平台的融合传播,为用户提供了更全面、便捷的新闻阅读体验。

5. 网易新闻:网易新闻通过整合网易的其他产品和服务,如网易云音乐、网易号等,实现了音乐、阅读和社交等多元化内容的融合。

同时,网易新闻还积极推动用户参与新闻报道,通过用户投稿、评论和互动等形式,实现内容生产和传播的双向互动。

6. 凤凰网:凤凰网通过整合凤凰卫视、凤凰新闻客户端、凤凰网微博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资源,实现了内容的互通和互动。

同时,凤凰网还与华尔街日报、路透社等国际媒体进行合作,提供更全面、多样化的国际新闻报道。

7. 搜狐新闻:搜狐新闻通过整合搜狐的其他产品和服务,如搜狐视频、搜狐财经等,实现了视频、财经和娱乐等多样化内容的融合传播。

同时,搜狐新闻还积极探索大数据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提供个性化的新闻推荐服务。

媒体融合对新闻行业的影响

媒体融合对新闻行业的影响

媒体融合对新闻行业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媒体形态的多样化,媒体融合已经成为新闻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

媒体融合指的是不同媒体形态之间的融合与交互,包括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以及媒体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融合。

媒体融合对新闻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首先,媒体融合为新闻行业带来了更多的传播渠道和方式。

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等与新兴媒体如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的融合,使得新闻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传播,覆盖面更广。

人们可以通过电视、手机、电脑等多种终端获取新闻信息,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这为新闻行业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机会,也为新闻从业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

其次,媒体融合加速了新闻生产和传播的速度。

传统媒体的报道需要经过编辑、排版、印刷等环节,时间较长,而新兴媒体的报道可以实时发布,几乎没有时间延迟。

新闻从业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等平台迅速发布新闻,与读者实时互动。

这种实时性的传播方式使得新闻更加迅速地传播到大众,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和可读性。

此外,媒体融合改变了新闻行业的商业模式。

传统媒体主要依靠广告和销售收入维持运营,而新兴媒体则更加注重内容付费和粉丝经济。

媒体融合使得新闻行业的商业模式更加多元化,新闻从业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收入,如广告、赞助、会员制度等。

这种商业模式的改变为新闻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然而,媒体融合也给新闻行业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成为了一个问题。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发布新闻,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虚假新闻、谣言的传播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也给新闻行业的信誉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新闻从业者需要更加严谨地核实信息,提高新闻的可信度。

其次,媒体融合加剧了新闻行业的竞争。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使得新闻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

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和用户规模的扩大,对传统媒体构成了一定的冲击。

传统媒体需要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融合报道实施方案模板

融合报道实施方案模板

融合报道实施方案模板一、背景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媒行业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融合报道作为一种新型的报道模式,已经成为传媒行业发展的趋势。

融合报道是指将传统的文字报道、图片报道、视频报道、音频报道等多种形式的报道手段进行整合,以达到更好地传播信息、提升报道效果的目的。

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融合报道的实施对于传媒机构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融合报道实施方案。

1. 技术支持。

融合报道需要依托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支持,包括内容管理系统、多媒体编辑软件、数据分析工具等。

传媒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持体系,确保融合报道的顺利实施。

2. 人才培养。

融合报道需要具备跨界整合能力的人才,他们不仅要熟悉传统的新闻报道技巧,还需要具备多媒体编辑、数据分析、社交媒体运营等技能。

因此,传媒机构需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培养一批适应融合报道需要的新闻人才。

3. 内容整合。

融合报道的核心在于内容整合,传媒机构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内容整合机制,将不同形式的报道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更加丰富多样的报道产品。

同时,传媒机构还需要加强与各种内容生产者的合作,丰富自身的报道资源。

4. 数据分析。

融合报道需要依托数据分析来不断优化报道产品,传媒机构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数据分析体系,通过对用户行为、内容效果等数据进行分析,不断改进报道策略,提升报道效果。

5. 多渠道传播。

融合报道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播,传媒机构需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渠道,包括新闻客户端、社交媒体、视频平台等,将报道内容传播给更多的受众。

6. 内容生产。

融合报道需要传媒机构进行内容生产的转型升级,不仅要注重文字报道的质量,还需要加大对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内容的生产力度,提升报道产品的多样性和吸引力。

三、实施效果评估。

融合报道实施后,传媒机构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效果评估体系,通过对报道效果、用户反馈等数据进行分析,及时调整报道策略,确保融合报道的实施效果最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日报新闻协调部副主任丁伟谈: 在互联网众声喧哗中引导舆论
/GB/16850486.html
1、传播活动
融合媒介

最值得关注的不是 新华社、人民日报, 而是佛山传媒集团?

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 “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 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 联盟”,他强调“融合媒介”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 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 蔡雯认为“融合媒介”:各类型媒介通过新介质真正 实现汇聚和融合。 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一种可折叠的电子纸已经 研制成功。像电子纸这类新介质,甚至今天我们还难 以想象的更新一代的媒体,能将报纸、收音机、电视 机、电脑、手机等等信息终端的功能和特点汇聚于一 体,通过无线传输,成为未来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接受 终端。对于这样的新媒体而言“融合新闻” 将超越 “媒体之间的联盟”这一界定, 演变成一种新闻生产 载体? 模式。




丛 书 名:复旦新闻与 传播学译库· 新媒体系 列 作 者:(丹)延森 著,刘群 译 出 版 社:复旦大学出 版社 出版时间:2012-9-1


作 者:麦尚文 著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3-1



作 者:胡正荣 ,赵树 清,马建宇 主编 出 版 社:中国传媒大 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01
新华社多媒体中心以自主研 发的多媒体新闻信息数字生 产加工技术系统为依托,实 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采集、 生产、加工运作。通过这一 平台,编辑可在同一界面即 时编发记者采集的文字、图 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形态 的稿件,同时,也可以直接 签发供电视、网站、手机、 户外屏幕等使用的多媒体融 合新闻产品。
参考资料:




芝加哥论坛公司和和媒体综合集团两家媒 体公司的媒介融合实践——坦帕新闻中心。 我国报社的全媒体新闻中心:新华社多媒 体中心、人民日报新闻协调部等。 澳大利亚、新加坡关于融合新闻的实践。 佛山传媒集团的融合媒介与融合新闻实践。


作 者:(美)威尔克 森,(美)格兰特, (美)费舍尔 著, 郭媛媛,贺心颖 主 译 出 版 社:中国时代经 济出版社出版发行处
3、报道样式
二、融合新闻:作为报道样式
/82/2007-08-03/110458.htm
/?doc-view-629.html
/?doc-view-629.html

作 者:蔡雯 著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7-1


作 者:王正鹏 著 出 版 社:中山大学出 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1
2、生产方式
这里说的融合 新闻,是指新 闻生产的环节
佛山传媒集团:融合பைடு நூலகம்闻

“融合新闻”,就是要在全方 位的技术运用和所有形态的媒 介介质基础上整合新闻资源, 生产出能满足各层次受众不同 方面需求的信息产品。这些信 息产品在横向的种类上,可体 现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 等,而纵向则是不同媒体对同 样新闻的分析和解读。
/roll/20090511/19442833906.sh tml
“现代传播体系”

众声喧哗中,主流媒体何去何从,又如何与新兴媒体 共处?近年来,主流媒体在思考、在行动。 观察这场媒体变革的动向,我们会发现主要是围 绕两大“战场”展开的。一是传播内容上的“保卫 战”,主要是通过新闻改革,强调“新闻立报”、 “新闻立台”,以此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在“全民的 媒体时代”捍卫话语权、重塑公信力。在这里,我要 特别推荐人民日报的观点版和“人民时评”栏目,这 “一版”、“一栏”都是人民日报新闻改革的产物。 媒体变革的第二个“战场”是传播形态上的“突 围战”,主要是通过媒介融合,创新传播形态,培育 新兴业态,以此提高新闻传播能力,在“媒体的全媒 体时代”增强话语权、扩大影响力。人民日报社通过 报网融合、资源整合、内外结合、人才聚合,抓紧构


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主任 曹焕荣 .c n/n/2012/1010/c12083719220515.html
建现代传播体系。所谓现代传播体系,就 是要有报、刊、网,有文字、声音、视频, 有平面、立体、移动,能够运用各种传播 方式,覆盖各种传播领域。随着多种媒体 形态的融合,新闻资源的整合,新闻生产 方式不断更新升级,复合型产品随之出现。
案例二

2008 年6月 14日, 爱荷 华州 雪松 河洪 水,2 万4千 人无 家可 归。
/a/20081227/000449_10.htm
亲历模式
三、融合新闻制作的几个要点
选择最适合的多媒体形式
叙述主线
报道者和组织者
作业:请创作设计一种新的融合新闻样式(设想)。





所谓的媒介融合,其实就是在资源互换、功能互补的情况之下形成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看到不同媒介的媒介特性,善加使用和组合,来实现媒介融 合,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介融合。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媒介数字化条件之 下,面临着媒介、专业教育的重大转型。当人人都可以表达,人人都能生产, 人人都是记者,我们看,在这种情况下,媒介的教育应该如何做?我们专业 的培养应该往哪个方向? 笔者认为至少有这样几个方向可以考虑: 第一,是我们媒介的专业培养的中心后移。有一个美国的研究机构数 字表明,在今天全民新闻运动的情况之下,首发突发新闻的主体70%已经 是非专业媒体和非专业记者。因为专业记者再多也不可能分布在社会的每 个角落,只有普通的公民、个人,才会是一线的情况掌控者。在这种情况之 下,专业媒体人和专业媒体的价值在什么地方?专业媒体在哪? 首先,要具有比较专业的采访技术、调查技术,有些东西并不是普通的 公民个人可以获得的,需要组织化、结构化的方式去采访、去调查、去了解。 所以在新闻的采集方面,我们要做得更专业。 其次,就是如何利用公民新闻运动所产生的巨大生产力,来形成我们的 内部生产力。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新闻都是有几个记者在采访,那么,在所有 人都是记者的情况下,有没有可能把所有的资源集合起来。在这方面有过 一些可贵的尝试。比如,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有一个节目叫《DV观察》,,就是采编分离。也就是说,所有策划、 所有的把关和编辑是由专业的记者编辑来做的,而所有采访、第一手的材料,是分派给老百姓去做的。 黄楚新主编.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09.第119页。
制作PPT予以演示说明其结构和其为新样式的理由。
融 合 新 闻
记者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浩 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和重新组合

Stephen Quinn在他的专著《融合新闻:多媒体报道基础》一书中认为, 新闻编辑部在融合媒介的时代将由传统的新闻传播管理转向“知识管理”。 这本书第七章的标题就是“智慧的新闻编辑部:知识管理与融合”。Stephen Quinn认为,随着新闻来源和信息渠道的剧增,在多种媒体融合的新闻编辑 部中,记者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 息进行筛选和重新组合。 对新闻信息的筛选和组合,体现在对新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主要有 六个环节:新闻信息的发现、鉴别、转换、整合、展示和增值。在新闻内容 同源情况下,要想胜出,就必须在新闻信息的加工、开发中展现媒体独特的 个性。突破传统媒体间的限制,整合所有的媒介,统一规划,资源共享,集 中力量采集新闻素材,再根据各自受众的接受特点进行加工,制成不同的新 ——石磊著.分散与融合:数字报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07.第171 页。
融合新闻
媒介融合带来的内容生产的问题?
看了电子版就不用看报纸了
传统体 制下的 解决方 法
一、融合新闻的内涵:传播活动、
生产方式还是报道样式?


是报纸新闻、广播新闻、 电视新闻、网络新闻之外 的第五种新闻形态吗? 有人说它是一种“传播活 动”
新华社多媒体中心举行揭幕仪式
/jrzg/2009-05/11/content_1310342.h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