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新K12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1. 《史记·周本纪》记载:“懿王崩,共王弟辟方(懿王之权)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變,是为夷王。”这一做法

A. 是对宗法继承制度的补充

B. 反映了分封制走向瓦解

C. 体现了周王室血缘关系的松驰

D. 说明了周王室威信扫地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诸侯复立懿王太子變”表明仍然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兄终弟及只是对宗法继承制度的补充。故答案为A项。材料反映的是宗法继承制度,不是分封制,排除B项;从材料反映的信息来看仍然根据血缘关系继承,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点睛:解答文言文材料选择题需要注意:(1)重要的虚词,如则、非等,这些词后的语句一般就是解答题目的核心句。(2)重要的历史人物信息,如称谓、官职、人名等。(3)时间信息,既包括文言文材料中的时间描述,也包括引文出处的时间等等。(4)所选文献的出处、名称、作者等等。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小题要抓住核心句词、时间信息等。

2.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 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 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 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分封制度造成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周朝政权也因此被推翻,A项与史实不符;中央集权的基础是郡县制,削弱地方势力,而非封王子弟,中央集权否定分封血缘,B项错误;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排除D项;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故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名师点睛】分封制的特点:

(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3. 1925年1月,中共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至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共快速发展的背景是

A. 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 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

国共合作实现,大革命迅速发展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民主革命的阶段特征。根据题目信息,“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 000人,年底发展到10 000人”可知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和认同感在加强,究其原因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由1925年1月可知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联系教材关于该知识点的说明,其他的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所以选择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大革命迅速发展

4.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A. 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 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 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答案】D

【解析】据材料“西安事变……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有利于国家统一,故C项正确;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在1928年,故A项错误;“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与国共合作的问题无关,故B项错误;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未正式建立,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西安事变……一个统一的中国”,学生应该正确判断题干的时间,即西安事变,1936年,再结合相关知识,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5. 1938—1944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大后方注册的专利共431件,比此前20年全国的 总和增长了157%,其中机器、电器、交通工具、化学药品类居多.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科技人员的内迁 B. 军工企业的激增

C. 民营工业的发展 D. 战时需求的刺激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答解题时需要抓住时间信息“1938—1944年”由此可知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其中机器、电器、交通工具、化学药品类居多”这说明此时的大部分发明与创造多是由于抗战的刺激,适应战争需要的,因此D符合题意,而A B两项是重要原因而不是主因,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抗战时期民营工业遭受巨大破坏。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抗日的影响

6.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 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消除

C. 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排除;B的说法太绝对,排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说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人民的手中,所以答案选C;D是在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7. 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

A. 《双十协定》 B. 《论联合政府》 C. 《共同纲领》 D. 《论十大关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解读材料的能力。《双十协定》是1945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政府代表在重庆举行谈判之后签订的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协议,与材料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

《论联合政府》是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报告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民主革命的经验,与材料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凝结了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得到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可知,其指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等,故C项正确。《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于1956年发表的,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与材料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共同纲领》

8. 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 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加大了与西方国家的经贸往来,故选B;20世纪60年代,中国没有与美国实现外交关系的正常化,也就谈不上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和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据此可排除AD两项;中国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所以排除C。

9.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 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 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可知,古希腊对公民自杀的个人自愿行为也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这体现了出于对尊重生命而加强对个人自杀行为的限制,因此C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只有一项法律规定,不能说明雅典法律的完备性,因此A项错误;雅典公民自杀必须先申请,说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明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与法律尊重生命无关,因此B项错误;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强调的是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在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与自杀无关,因此D项错误。

10. 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

A. 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 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 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 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中“英国议会”可得出英国议会的目的在于加强议会的权力,而不是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关系,故A项排除;“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项排除;荷兰执政威廉与玛丽是夫妻关系,虽然是双王,但是无法起到防止独裁的作用,故C项排除;光荣革命赶走詹姆士二世后拥立其女儿玛丽为女王,体现了光荣革命对英国君主世袭制传统的尊重,实质上是保证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显示了光荣革命的合法性,故D项正确。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议会权力的确立

11. 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物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A. 苏联已经解体 B. 两极格局濒于瓦解

C. 中美关系好转 D. 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准确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苏联是在90年代解体,A不是;CD 不符合题目的要求。所以答案选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多极化趋势

12. 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题目材料反映了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多处,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