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章失业与自然失业率 宏观经济学曼昆版
宏观经济学(第十版)N格里高利曼昆(2024)

02 国民收入核算与宏观经济指标
2024/1/28
8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
2024/1/28
生产法
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各生产单位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 价值总量来计算GDP,即各生产单位的总产值减去中间投 入后的余额。
支出法
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计算 GDP,包括个人消费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固定资本形成 总额和净出口四部分。
失业的类型
根据失业的原因和性质,可以将 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 业、周期性失业和自然失业等类 型。
失业的原因
失业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经济 周期波动、产业结构调整、技术 进步、劳动力市场制度不完善、 信息不对称等。
2024/1/28
15
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与原因
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即货币的购买力不断下降的过程。
17
04 货币、利率与金融市场
2024/1/28
18
货币的定义、职能与类型
01
02
03
货币的定义
货币是经济中人们用于购 买商品和劳务的一组资产 。
2024/1/28
货币的职能
货币在经济中主要有交易 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 段、价值贮藏等职能。
货币的类型
根据货币的流动性和可接 受性,可分为现金(如纸 币、硬币)、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
VS
人类发展指数(HDI)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包括预期寿命 、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三个方面的综合指 标。
2024/1/28
13
03 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2024/1/28
14
第28章 失业

就业者 (1.393亿)
劳动力 (1.474亿)
非劳动力 (0.76亿)
失业者
(0.081亿)
失
业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不同群体的劳动市场
经济体内,不同群体的劳动市场经历极为不同
失
业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男性与女性参工率
失
业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自然失业率与周期性失业
失 业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复 习 题
1、劳工统计局把每个人划入哪三个类别?它如何计 算劳动力、失业率以及劳动力参工率。 2、失业在正常情况下是短期还是长期的?解释之。 3、为什么摩擦性失业是不可避免的?政府如何降低 摩擦性失业的数量? 4、最低工资法能更好地解释青少年的失业还是大学 毕业生的事业?为什么? 5、工会如何影响自然失业率? 6、列举工会对经济有利的几种观点。 7、解释企业通过提高工资增加利润的四种观点。
工会和集体谈判
工会 是一种卡特尔:卖者共同行动的一个集团
在美国,现在只有13%的工人属于工会。在欧洲的 许多国家,工会仍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在瑞典和丹 麦,3/4的工人属于工会。
有工会的行业,是由工会与企业就就业条件谈判而 达成一致的——集体谈判。如果没有达成一致,工会 与雇主就工 就会组织工人从企业撤出——罢工。
当工会把工资提高到均衡水平之 上后,工会工人得到了好处。
资、津贴和 工作条件进 行谈判的工 人协会
失
业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工会对经济是好还是坏
批评者认为,工会的高工资使有工会组织的企业就 业降低到竞争水平之下;而且,它是以 局外人 的损 失为代价的。因此,既是无效率的又是不公平的。 支持者认为,如果没有工会,企业会凭借其市场力 量支付低工资,并提供恶劣的工作条件;而且,工会 代表了工人在福利等方面的意见后, 没有得到 对帮助企业保有一支乐观而富有生产 工作岗位的 效率的劳动队伍是有益的。 人 ——对工会的作用还没有达成一致
宏观经济学——失业精品PPT课件

第六章 失业
5
失业与就业的转变
s E
就业者
失业者
f U
第六章 失业
6
稳定状态的条件
▪ 定义:如果失业率保持不变,那么就说劳动
市场处于稳定状态或者说长期均衡状态
▪ 稳定状态的条件是:
s E = f U
就业人群中失 去或离开其工 作岗位的人数
找到工作的失业 人数
第六章 失业
7
求解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第六章 失业
12
部门性变动
▪ 定义:不同产业或地区间对工人需求构成的变动。 ▪ 例如:由于技术的变化增加了对计算机维修人员的
需求,但减少了对打字机维修人员的需求。
▪ 再如:一个新的国际贸易协议会造成出口部门对工
人的巨大需求,但可能会导致进口部门对工人需求 的减少。
▪ 工人在不同部门间的转移需要花费时间,因此,部
f U = s E
= s (L –U )
= s L – s U
为求解 U/L,有:
(f + s)U = s L
因此,
U s L s f
第六章 失业
8
举例:
▪ 每月有 1% 的就业工人失去他们的工作
(s = 0.01)
▪ 每月有 19% 的失业工人正在寻找工作
(f = 0.19)
▪ 找出自然失业率:
工资刚性的原因
1. 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线 2. 劳动工会组织 3. 效率工资
第六章 失业
23
最低工资法
▪ 对于大多数工人而言,最低工资线大大低于
均衡工资水平,因此,它不能解释大多数的 自然失业。
▪ 然而,最低工资线可能超过非熟练工人的均
曼昆中级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4 失业

第四章、失业第一节、失去工作,寻找工作,以及自然失业率一、失业率L代表劳动力,E代表就业工人数,U失业工人数L=E+U →失业率是U/L假设劳动力L是固定的,把注意力放在劳动力中的个体在就业E与失业U之间的转换上。
设s代表离职率(rate of job separation),即每个月失去或离开自己的工作的就业者的比例。
设f代表入职率(rate of job finding),即每个月找到工作的失业者的比例。
离职率s和入职率f共同决定了失业率。
二、稳定状态下的失业率第二节、失业的基本原因失业的两个基本原因:工作搜寻和工资刚性一、摩擦性失业1、定义由于劳动力缺乏流动性,信息交流不完全以及市场组织不健全所造成的失业。
这种失业一般发生在人们处于不同地区、职业或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因而工作不停变动的场合。
考虑到劳动力流动的寻常性,摩擦性失业是不可避免的。
2、产生的原因①产品需求引起的产品对劳动力需求的转变;②地区间劳动力需求的变动。
3、公共政策鱼摩擦性失业(1)公共政策降低自然失业率①政府就业机构的信息提供;②政府资助再培训项目。
(2)公共政策提高自然失业率①失业保障项目→降低寻找新工作压力二、结构性失业1、定义 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其表现为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因为技能或所处地点不当,无法填补当前职位空缺。
2、引发结构性失业的原因(1)最低工资法当政府阻止工资下降到均衡水平时,政府就造成了工资刚性。
对一些工人,特别是不熟练的工人和缺乏经验的工人,最低工资将他们的工资提高到均衡水平之上。
因此,最低工资减少了企业对劳动的需求。
可以通过劳动收入所得税扣除→减少政府税收收入(2)工会和集体议价工会领导人与企业管理层之间的谈判,常常把工资提高到均衡水平以上。
工会和工会化威胁引起的失业是不同群体的工人——局内人(insiders)与局外人(outsiders)——之间存在冲突的一个例子。
曼昆宏观经济学ppt课件(2024)

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模 式不断涌现,对传统经济理 论提出挑战。
2024/1/28
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对 经济增长贡献度不断提升。
需要加强数字经济理论研究 ,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43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8
44
宏观经济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2024/1/28
宏观经济学定义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现象 、经济运行规律及政府如何运用 经济政策调控经济的学科。
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 究对象,包括总需求、总供给、 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经 济增长等问题。
4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关系
联系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都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则需要微观经济学的支持。
01
02
03
实际收入减少
物价上涨导致货币购买力 下降,实际收入减少。
2024/1/28
社会财富再分配
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而 不利于债权人,导致社会 财富再分配。
经济秩序紊乱
通货膨胀可能导致价格信 号失真,经济秩序紊乱。
20
经济增长因素、模型及政策含义
劳动力投入
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重要贡献。
04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持经 济稳定增长。
25
04
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分析
2024/1/28
26
总供给曲线形状及影响因素剖析
要点一
长期总供给曲线
要点二
短期总供给曲线
垂直,表示在长期内,经济总产出不受价格水平影响。
向右上方倾斜,表示短期内价格水平与总产出呈正相关。
曼昆《宏观经济学》完整版

曼昆《宏观经济学》完整版宏观经济学讲稿第⼀篇宏观经济变量第⼀章总产出⼀、总产出核算的指标1. 国民⽣产总值和国内⽣产总值(1)国民⽣产总值(GNP):指⼀个国家或地区⼀定时期内由本地公民所⽣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
GNP在统计时必须注意以下原则:第⼀,GNP统计的是最终产品,⽽不是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供⼈们直接使⽤和消费,不再转卖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作为⽣产投⼊品,不能直接使⽤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
第⼆,GNP是流量⽽⾮存量。
流量是指⼀定时期内发⽣或产⽣的变量。
存量是指某⼀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
第三,GNP按国民原则,⽽不按国⼟原则计算。
(2)国内⽣产总值(GDP):指⼀定时期内在⼀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
GDP与GNP的关系是:GDP = GNP-本国公民在国外⽣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外国公民在本国⽣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2. 国民⽣产净值与国内⽣产净值国民⽣产净值(NNP)与国内⽣产净值(NDP):GNP或GDP扣除折旧以后的余额。
它们是⼀个国家或地区⼀定时期内财富存量新增加的部分。
3. 国民收⼊(NI):NNP或NDP扣除间接税后的余额。
它⼊体现了⼀个国家或地区⼀定时期内⽣产要素收⼊,即⼯资、利息、租⾦和利润的总和。
间接税指能够转嫁税负即可以通过提⾼商品和劳务的售价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的税收。
这类税收⼀般在⽣产和流通环节征收,如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
直接税指不能转嫁税负即只能由纳税⼈⾃⼰承担税负的税收。
这类税收⼀般在收⼊环节征收,如所得税。
4. 个⼈收⼊(PI):⼀个国家或地区⼀定时期内个⼈所得的全部收⼊。
它是国民收⼊进⼀些必要的调整后形成的⼀个指标。
最主要的扣减项有: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障⽀付;最主要的增加项有:政府对个⼈的转移⽀付,如失业救济、退休⾦、医疗补助等。
5. 个⼈可⽀配收⼊(DPI):个⼈收⼊扣除所得税以后的余额。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各级指标之间的关系是:GNP或GDP减折旧;等于——NNP或NDP减间接税;等于——NI减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障⽀付;加转移⽀付;等于——PI减个⼈所得税;等于——DPI⼆、总产出核算的⽅法1. 收⼊法:把⼀个国家或地区⼀定时期内所有个⼈和部门的收⼊进⾏汇总。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讲解】

目 录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8篇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23.1 复习笔记23.2 课后习题详解2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24.1 复习笔记24.2 课后习题详解24.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9篇 长期中的真实经济第25章 生产与增长25.1 复习笔记25.2 课后习题详解25.3 考研真题详解第26章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26.1 复习笔记26.2 课后习题详解26.3 考研真题详解第27章 基本金融工具27.1 复习笔记27.2 课后习题详解27.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8章 失 业28.1 复习笔记28.2 课后习题详解28.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0篇 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第29章 货币制度29.1 复习笔记29.2 课后习题详解29.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0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30.1 复习笔记30.2 课后习题详解30.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1篇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第31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31.1 复习笔记31.2 课后习题详解[视频讲解]31.3 考研真题详解第32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32.1 复习笔记32.2 课后习题详解[视频讲解]32.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2篇 短期经济波动第33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33.1 复习笔记33.2 课后习题详解3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4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34.1 复习笔记34.2 课后习题详解34.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5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35.1 复习笔记35.2 课后习题详解35.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3篇 最后的思考第36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36.1 复习笔记36.2 课后习题详解36.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二部分 模拟试题及详解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8篇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23.1 复习笔记1.经济的收入与支出在一国的宏观经济中,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曼昆版本宏观经济学所有概念及重点

3 衡量生活费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替代倾向 新产品的引进 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动。 4 GDP平减指数与消费者物价指数
差别1:GDP平减指数反映了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消费物价指数 反交映了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差别2: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固定的一篮子,只是偶尔变动;而GDP deflator 则是现期 价格,随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化。
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GDP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个别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 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个经 济,包括通货膨胀、失业率和经济增长。 一 GDP 1 定义: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
PI=NI-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净利息+红利+政府向 个人 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PI-个人税和非税收支付
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CPI
一 CPI 定义:消费物价指数 (consumer price index,CPI) 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
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 计算:定义篮子 → 找出价格 → 计算费用 → 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 → 计算
当企业破产时,债券持有者先得到补偿,剩余的补偿股票持有者 3金融中介机构 银行 ——从想储蓄的人那里吸收存款,并用这些存款向想借钱的人发 放贷款的机构。 银行的特点:可以创造“交换媒介”——支票 共同基金 ——向公众出售股份,并用收入来购买股票与债券资产组合 的机构。 共同基金的特点:可以使钱并不多的人进行多元化投资,并使普通人获 得专业资金管理者的的技能(有争议)。 二 储蓄和投资 储蓄是一国生产率增长的一个重要长期决定因素。 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中 S=I 即储蓄=投资,其中储蓄包括私人储蓄和公共 储蓄。 私人储蓄:是家庭在支付了税收和消费之后省下来的收入量。 公共储蓄:政府在支付其支出后剩下的税收收入。 三 可贷资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