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网梁喷支护技术在破碎顶板中的应用
顶板管理专项措施

What gives people confidence and confidence is never appearance and decoration, but the ability of a person tosolve problems.悉心整理助您一臂之力(页眉可删)顶板管理专项措施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工作,规范现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实现我矿安全生产形式持续稳定发展。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顶板管理专项措施如下:一、顶板管理专项措施工作目标:泯灭顶板伤亡事故;力争顶板事故为零,实现“从零开始,向零奋斗”。
二、顶板管理措施及要求:1、严格执行有关文件精神,提高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规范现场管理,提高采掘安全可靠性。
2、加强采掘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
要继续作好采掘工作面优化设计,巷道维修必须有专门经过审批的针对性安全措施,巷修队伍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后方可从事巷修工作。
3、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采掘工作面必须严格按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4、加强采掘工作面巷道管理,始终保持巷道完好。
凡发现巷道浮现顶部绞架不接顶、褙设不实的一定要追究责任,并做出相应的处罚。
5、加强顶板事故多发地点和工序的日常管理工作。
6、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超前支护、工作面煤壁区、放顶区以及放顶、采煤等工序是工作面顶板事故多发区,要加强日常管理。
7、加强掘进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确保掘进巷道的工程质量,正确使用前探梁、防倒棚装置,严防掘进工作面发生冒顶。
8、掘进工作面贯通、施工大断面峒室、过老巷、老空、过断层及大断面巷道扩刷等必须有专项措施,并坚持矿、队干跟班。
9、坚持推广应用先进的技术成果经验,科学管理顶板。
三、顶板管理的普通措施1、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并按规定进行审批。
生产部负责顶板管理的技术工作。
锚网索喷+U型钢棚联合支护技术在巷道维修中的应用

态和机 理 ,查找破坏的规律 ,研 究支护 结构 的强度和稳 定性,认 为 在修 复时采用锚 网索喷 + u 型钢棚联合 支护方 式,能够达到的较好 修 复 效果 ,值 得 推 广应 用 。
【 关键词 】 破 坏形 态汾西正帮煤业是 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 团公 司下属 的资源整 合在建矿井 ,矿井年设计生产 能力 1 2 0 M t / a ,批采 4 # ~1 1 # 煤层,服 务年 限 3 7 a ,区域地层属霍西煤 田的北部 ,灵石矿 区西北 部,汾孝 矿 区交子里精查勘探 区的东部 。 区域 内主要地层为石炭系和二叠系 , 以中奥陶系地层为基底 ,覆盖层厚度为 1 6 0  ̄2 6 0米,采用主斜井 、 副立井 、回风立井混合开拓方式 ,单水平开采 。 由于 受上部 9 # 煤采 空区煤柱压力 的影 响,造成 部分岩巷 围岩 处 于高应力区,另外 ,1 0 + 1 1号煤底板岩性为铝质泥岩 ,岩石 力学强 度较低 ,完整性较差,巷道围岩裂隙较发育 , 强度较低 : 遇 水膨胀 , 易造成巷道 顶板下沉、帮鼓及底鼓 。因此 ,矿井 的辅 运大 巷局部地 段处于 高应 力区的破碎围岩条件下 ,支护条件较差 ,出现 了不同程 度 的破 坏 。 2 辅 运 大 巷 的 变 形 概 况 及 围岩 稳 定 性 分 析 2 . 1 围岩 情 况 、 断 面 设计 及 支 护 方 式 正帮煤业辅运大巷标高为+ 7 5 2 m ,距离地表深度 约 2 5 8米 。矿井 主采 煤层 为石炭 系上 统太原 组的 1 0 + 1 1 # 煤层 ,煤层 厚度 4 . 6 4 ~ 7 . 2 m ,平均厚 5 . 5 m 。1 0 + 1 1 # 煤层底板为铝质泥岩 ,厚度 2 — 5 m ,抗强 度 1 4 . 4 1 M P a ,抗拉强度为 2 . 4 5 M P a ,抗剪强度为 4 . 9 M P a 。根据相邻 矿 井资料 显示,遇水变软,易膨胀 ,有底鼓现 象。底 板类型为 I I 类, 属松软底 板。而辅运大巷局部地段长度 2 0 0 m ,正位于 1 0 + 1 1 # 煤层底 板 铝 质 泥 岩 内, 巷 道 掘 进 后 顶 板 下 沉 、两 帮 帮 鼓 、底 板底 鼓 现 象 较
破碎顶板巷道超前支护的实践与认识

破碎顶板巷道超前支护的实践与认识破碎顶板是指巷道顶板出现严重裂隙、塌落等现象,给矿山巷道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和困扰。
为了解决破碎顶板问题,超前支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巷道工程中。
本文将探讨破碎顶板巷道超前支护的实践与认识。
一、超前支护的原理与方法超前支护技术是指在巷道施工的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巷道进行支护,以防止巷道顶板的破碎和坍塌。
超前支护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1. 预支护:在巷道推进的过程中,预先进行支护,避免顶板破碎和坍塌。
2. 合理布置支护材料:选择适当的支护材料和结构,使其能够承受地压力,保证巷道的稳定性。
3. 灵活调整支护方式:根据巷道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支护方式和措施,以达到最佳效果。
超前支护的方法主要包括:1. 钢架支护:采用钢架对巷道进行支撑和增强,以增加巷道的稳定性。
2. 锚杆支护:通过锚杆来固定巷道顶板,减轻地压力对巷道的影响。
3. 预拱支护:在巷道开挖的同时,采用预制拱架对巷道进行加固,提高巷道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超前支护的实践经验与认识1. 破碎顶板的评估和预防:在实施超前支护之前,必须对巷道顶板的破碎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以确定合适的支护措施和方式。
可以通过地质勘探、岩层分析等方法来评估巷道顶板的稳定性,预测破碎顶板的概率和程度,从而合理安排超前支护措施。
2. 合理选择支护材料和结构:根据巷道的具体情况和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支护材料和结构,以确保支护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在选择支护材料时,要考虑巷道的强度、刚度和抗裂性能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支护材料。
3. 加强施工管理和监测:超前支护的实施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和安全监测,确保施工质量和巷道的安全性。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超前支护方案进行施工,保证支护材料的正确安装和巷道的合理加固。
同时,要定期对巷道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修复支护材料的损坏和裂隙等问题。
4. 不断完善超前支护技术:超前支护技术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矿山巷道工程的发展,超前支护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破碎顶板巷道超前支护的实践与认识

破碎顶板巷道超前支护的实践与认识破碎顶板巷道超前支护是采用高强度材料对破碎顶板进行支护,以防止顶板坍塌和围岩松动的一种施工方法。
该方法在矿山、隧道等地下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实践和认识两方面对破碎顶板巷道超前支护进行探讨。
一、实践1. 工艺流程:破碎顶板巷道超前支护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采用机械进行顶部锚杆的钻孔,然后安装锚杆,再使用液压泵将高强度材料注入锚杆孔中,待高强度材料硬化后完成支护。
2. 施工要点:破碎顶板巷道超前支护的施工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根据巷道的大小和顶板的破碎程度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并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材料的制备和搅拌;其次,应合理选择锚杆的类型和位置,并保证锚杆与顶板之间的紧密连接;最后,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材料的硬化情况,确保支护效果。
3. 效果评估:破碎顶板巷道超前支护的效果主要通过支护材料的硬化程度和巷道顶板的稳定情况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支护材料硬化时间越短,巷道顶板的稳定性越高,说明破碎顶板巷道超前支护的效果越好。
二、认识1. 破碎顶板巷道超前支护的意义:破碎顶板巷道超前支护可以有效防止巷道顶板的坍塌和围岩的松动,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巷道工程的顺利进行。
此外,破碎顶板巷道超前支护还可以减少巷道维护和修复的工作量,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2. 支护材料的选择:破碎顶板巷道超前支护使用的支护材料应具备高强度、低收缩、抗冻性能强等特点。
常见的支护材料包括喷射混凝土、胶结料、高压浆液等。
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可以增加巷道的稳定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3. 施工质量控制:破碎顶板巷道超前支护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材料的配比准确、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此外,施工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能够熟练操作施工设备,并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4. 改进措施:破碎顶板巷道超前支护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硬化时间过长、支护材料与围岩之间存在粘结力不足等。
山西省煤矿顶板安全管理规定

山西省煤矿顶板安全管理规定晋应急发〔2019〕299号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掘进 (2)第一节一般规定 (2)第二节锚网(喷)支护 (3)第三节砌碹支护 (4)第四节架棚支护 (4)第五节井筒 (5)第六节主要巷道及硐室 (6)第七节特殊条件下的顶板管理 (7)第八节井巷维修和报废 (8)第三章回采 (9)第一节一般规定 (9)第二节支护 (9)第三节工作面初采、末采、拆除 (12)第四节特殊条件下的顶板管理 (13)第五节其它 (14)第四章冲击地压 (15)第一百一十四条矿井防治冲击地压工作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5)第五章监测 (16)第一节一般规定 (16)第二节掘进 (17)第三节回采 (17)第六章应急救援 (18)第一节一般规定 (18)第二节安全避险 (18)第三节救援装备与灾害处理 (18)第七章附则 (19)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煤矿顶板管理水平,有效预防顶板事故发生,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根据《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规范》(GB/T35056-2018)等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政策,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山西省境内从事井工煤矿生产和建设活动,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煤矿主要负责人(含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本单位顶板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顶板管理工作负总责,负责建立健全顶板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制定顶板管理制度和顶板管理年度计划;分管副矿长、总工程师具体负责本单位顶板管理、技术管理工作。
第四条煤矿应全面掌握本单位各煤层及顶底板岩性特征、矿压技术参数及其变化情况,分析其动态规律,不断总结学习顶板管理经验,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
第五条煤矿要委托有资质的部门对开采煤层的围岩物理特性、岩石力学性质(抗拉、抗剪、抗压、岩性等)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检验报告,作为编制支护设计的依据。
第六条采掘工作面必须编制有完善的作业规程,作业规程必须包含顶板管理相关内容,由煤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并签字后贯彻执行。
顶板分级管理制度(修订)

顶板分级管理制度(一)一、顶板分级的目的顶板实行分级管理是为了针对不同顶板岩石情况制定相对应的应对措施,使顶板管理更科学、具有更高的操作性,达到防范冒顶片帮事故发生的目的。
二、顶板分级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井巷掘进顶板和采场顶板的风险程度划分为三级,风险程度高、极不稳定的顶板为一级顶板,次之的为二级顶板,风险程度较低,顶板稳定的为三级顶板。
1、井巷掘进顶板的划分一级顶板:开挖后岩石不稳定,易形成大块浮石,有脱落或坍塌现象;或者巷道断面跨度6米以上的岩石较稳固,开挖后有浮石,捡撬难以完全处理的顶板岩石。
特性:岩体破碎,层理、节理发育,有大断层(断层厚度≥1.0m)通过,或者巷道断面跨度大,暴露面积大,受震后易出现浮石或发生坍塌现象。
二级顶板:岩石较稳固,开挖后有浮石,捡撬难以完全处理;或巷道断面跨度6米以上的岩石稳固,开挖捡撬后浮石可完全处理的顶板岩石以及重要的硐室。
特性:块状结构、有断层(断层厚度一般<1.0m)通过、节理较发育,且倾角较小、岩石受震动后易出现浮石。
三级顶板:开挖断面小于6米且岩石稳固,开挖后经捡撬无浮石和隐性浮石。
特性:周围无构造通过、岩性比较单一、均质块状结构。
2、浅孔回采矿房顶板的划分:一级顶板:岩石不稳定,易形成大块浮石,有脱落或坍塌现象。
特性:采场内有断层通过,两侧岩石破碎;或节理发育,泥质角砾充填,且延长较大,有共轭现象出现,顶板岩石易产生大块浮石。
二级顶板:岩石较稳固,开挖后有浮石,捡撬难以完全处理。
特性:采场内节理较发育,无充填物,偶有共轭出现,互相切割穿插,延长较大,开采受震动时易产生浮石。
三级顶板:岩石稳固,回采时无大块浮石。
特性:采场内岩性比较单一、均质块状结构、无构造或有少量节理,节理延伸长度小,密闭或微张,无泥质充填。
三、顶板的支护对应顶板分级,针对不同级别顶板的岩石稳固、节理构造等等情况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支护方案及措施,具体支护措施如下:(一)井巷掘进顶板的支护公司巷道开凿尺寸为三心拱2.7*2.7,其他探矿巷道等开凿断面有变化时,参照此做相应调整。
工作面顶板管理方法(三篇)

工作面顶板管理方法本工作面采用全部垮落法顶板管理。
工作面基本支架为DW系列单体液压支柱配合DJB-1000/300型金属铰接顶梁,采用齐梁直线柱正悬臂形式布置。
全面共配置1260架基本支架,上、下工作面端头各采用四对八架形钢梁支护,机头形钢梁长3.2m,机尾形钢梁长2.4m,对工作面顶板实行全支护法管理。
本工作面采用全支护法,初次来压前采用四、五硐控顶,见五回一,加大控顶面积;正常回采时采用三、四硐控顶,见四回一,最大控顶距4.2m,最小控顶距3.2m,放顶步距1.0m。
工作面作业顺序按爆破落煤、挂梁支临时柱、出煤、移溜、支正规柱、回柱放顶的顺序进行作业。
一、初装工作面的支护及要求:(1)本工作面切眼采用矩型锚网支护部分地段采用锚网喷支护。
(2)在装面过程中,需要对巷道进行维修时,每组最少2人相互配合,严禁单人作业。
(3)巷道内的浮煤杂物要及时清理,保持人行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4)根据切眼高度装面时分别选用2.5m、2.2m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长度为1米的金属铰接顶梁支护,棚距为0.6m。
(5)支设支柱时应尽量将溜子移向煤帮,使顶梁母端朝向煤帮。
剪下的锚网及时外运到指定地点,并码放整齐。
(6)应尽量选用与切眼高度相适应的单体液压支柱,单体液压支柱确实不够高时可用木料接实顶。
(7)生根后必须及时倒挂形成双排柱梁,严禁生根单梁单柱、双梁单柱。
(8)各超前支护必须打够20m,支柱前后成线、迎山有力。
(9)工作面循环溜头、溜尾处开缺口规格为走向3米,倾向1米应铺设金属网并连好,各上4架型钢梁。
(溜头3.2m、溜尾2.4m型钢梁)。
(10)向前平推一峒后,必须上齐三排柱梁及4对8架型钢梁,贴帮柱及戗柱必须每棚支设一棵。
二、正常工作时期顶板支护方式1、工作面支回顺序(1)放炮后必须将崩倒崩歪的柱子扶正打牢,顶板破碎或压力大时,应先维护好顶板后再继续放炮;(2)进入煤帮攉煤前,要铺好网挂好顶梁,及时将原贴帮柱改打为临时柱,攉出两棚距离(1.2m)时要及时用备用柱做替柱将临时柱改打为贴帮柱,贴帮柱棵棵支设,溜沿(煤帮侧)距贴帮柱的距离为1.0~1.1m;(3)移溜前对贴帮柱进行整修,移溜后摘老塘戗柱支设前排正规支柱;支设第一棵正规支柱要用备用支柱,应坚持好先支后回的原则;(4)前排基本柱全部打齐后,方可分段回柱放顶;回柱放顶期间必须停止溜子运转;(5)必须先支后回,严禁回多支少,不得出现空载支柱或闲置支柱。
锚网(梁、索)、喷联合支护在巷道特殊地带的支护应用

4砼工 程施 工
面清 扫 干净 。 3 . 4 楼 梯模 板 楼 梯 段 模 板 由底 模 、搁 栅 、牵 杠 、 牵 杠 撑 、外 帮 板 、踏 步侧 板 、反 三 角 木 等组成。楼梯模板有 的部 分可按楼 梯详 图 配 置 ,有 的部 分则 需放 出楼 梯 的 大样 图 ,以便 量 出模 板 的准确 尺 寸 。 3 . 5 模 板 的拆 除 墙 、 暗柱 模 板拆 除 :先 拆 除拉 杆 或 支 撑 ,再 拆 除穿 墙 螺 栓 及 纵横 杆 和 压铁 板 ,接 着 将 U型 卡 等 附件 拆 下 ,然 后 用 撬棍轻轻撬动模板 ,使模板离开墙体 , 将模 板 逐块 传下 堆 放 。
顶 板 、梁 模 板 拆 除 : 拆 模 顺 序 一 般 应 是 后 支 的先 拆 ,先 支 后 拆 ,先 拆 除 非 承 重 部 分 ,后 拆 除 承 重 部 分 ,底 模 拆 模 须 等 砼 强 度 符 合 规 范 要 求 方 可 拆 除 。 拆 除模 板时 , 操 作人 员应 站在 安 全 的地方 。 拆 下 的模 板 及 时 清 理 ,涂 刷 脱 模 剂 ,并 设 。在 主梁 与 次 梁交 接处 ,在 主梁 侧 板 分 类 堆 放 整 齐 ,拆 下 的 扣 件 及 时 集 中 统 上 留 缺 口 ,并 钉 上 衬 口档 ,次 梁 的侧 板 管理。
工 程 技 术
N — T e c h n o l L e w o z i e s a n d P 西 誓 ■ — ■ ‘ ■
锚网 ( 梁、索 ) 、 喷联合支护在巷道特殊地带 的支 护应用
王宗超
( 华能云南滇 东能源有限责任公 司矿业分公 司工程 管理 部 , 云南 曲靖 6 5 5 5 0 8 )
摘 要 :本文 主要介 绍 了煤 矿掘 进巷 道 在 穿过 、 ( 煤) 层 、松 软岩 层等 特殊 地段 时 , 采 用锚 网、 ( 梁 、索 ) 、喷联 合 支护 的技术工艺 实践 ,通过对各种支护工艺的有效组合,有效的解决了复杂地段巷道的支护问题,确保 了施工安全,并根据 现 场 的 实际 情 况 。简单 分析 了在 不 同的地 质 条件 下采 用锚杆 、预 应 力锚 索 等联 合 支护 的技 术原 理 ,为 类似 巷道 的 支护 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锚网梁喷支护技术在破碎顶板中的应用冀慎利(山东盛泉矿业有限公司,山东新泰271207)摘要盛泉公司十五层煤直接顶板为泥灰岩,含粉砂质及泥量较高及大量的生物化石,顶板破碎,设计中要求放顶不起底,为避免施工中顶板冒落,采取锚网梁喷支护技术,锚杆角度和布置方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布设,提高了围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锚网梁喷破碎顶板支护中图分类号TD353+.9文献标识码B1盛泉公司煤层赋存状况概述(1)十五层煤,上距十三层煤平均14m,下距十六层1.55m,玻璃光泽,以镜煤、亮煤、暗煤为主,为半光亮型煤,煤层沉积稳定,厚度变化不大,厚1.381.84m,平均厚1.5m,煤层结构较复杂,中部夹一层稳定的粉砂岩夹矸,厚0.23m左右。
十五层煤岩层产状:走向变化较大,在103 136ʎ之间,平均124ʎ;倾向平均214ʎ;倾角14 26ʎ,平均19ʎ,煤岩层倾角变化较大。
十五层煤直接顶板为泥灰岩,厚0.26m,含粉砂质及泥量较高及大量的生物化石,硬度较大。
老顶为粉砂岩,厚9m,致密,性脆,贝壳状断口,下部呈泥岩状,含菱铁矿结核,底部含较多的黄铁矿。
十五层煤底板为泥质岩,厚1.55m,致密、含炭质及黄铁矿,硬度较小,其下为十六层煤。
(2)十六层煤:位于太原组底部,煤厚1.2m,煤质较差,以亮煤、暗煤为主,硬度较大,含黄铁矿,煤层结构复杂,在煤层中下部夹有一层粉砂岩夹矸,厚度0.080.23m,个别钻孔见有两层。
十六层煤底板粘土岩,含根部植物化石,上部与上层岩石渐变,呈粗粉砂岩状,向下渐变为粘土岩,致密破碎,夹菱铁矿结核及棕色条带。
2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61504运输巷顺十五层煤底板掘进,巷道采用直墙半圆拱断面,锚网梁喷支护,放顶不起底,墙高1.2m,净宽3.0m,S荒=7.86m2,S净=6.53m2。
锚杆间排距800ˑ1000mm。
(1)临时支护:采用初喷加前探梁做临时支护,前探梁使用两根长度3.5m的“π”型钢,用四个专用吊梁器固定在迎头前两排锚杆上,放炮后用长柄工具摘除危岩悬矸立即进行初喷,初喷厚度30mm,初凝20min 后及时前移前探梁至迎头,用专用方木及木底梁接实顶板,专用方木规格1200ˑ120ˑ100mm,前探梁到迎*收稿日期:2011-06-09作者简介:冀慎利,男,40岁,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采矿专业,现为山东盛泉矿业有限公司掘进工区负责人,曾发表论文多篇。
头的端面距不大于0.3m,前探梁设有防滑装置并随掘进随前移。
固定前探梁的锚杆必须留有40 60mm的丝扣,放炮前最大空顶距不大于1.0m,放炮后最大空顶距不大于2.5m。
循环进尺1.5m。
顶板破碎时,缩小循环进尺为1.0m,放炮前最大空顶距不大于0.3m,放炮后不大于1.3m,循环进尺1.0m。
(2)永久支护:锚网梁喷支护,采用Φ20ˑ2000mm 的全螺纹钢等强锚杆配梯子梁压钢网喷浆支护,梯子梁顺巷道断面使用,梯子梁规格1800ˑ80mm。
每根锚杆使用两支树脂药卷(Ф28ˑ330mm),锚杆间排距800ˑ1000mm,铁托盘规格Ф130ˑ8mm。
环形挂7500ˑ1150mm的金属菱形网,菱形网采用10#铁丝编制,网格50ˑ50mm。
联网时网与网必须扣扣扭接。
喷浆厚度70mm,初喷跟迎头,初喷厚度30mm,复喷厚度40mm,距迎头不大于30m。
巷道两帮底角锚杆布置到巷道底板,向下倾斜与水平夹角为30ʎ,配偏心托盘,锚杆锚固力在岩层中≥70kN,预紧力≥400N·m。
3支护设计和施工工艺3.1支护设计按悬吊理论计算锚杆参数:巷道埋深:455 544m,按550m计算;设计巷道荒宽度3.8m,荒高度2.8m;全岩掘进时采用直墙半圆拱断面,全螺纹钢等强锚杆支护。
(1)锚杆长度计算:L=KH+L1+L2式中:L-锚杆长度,m;H-冒落拱高度,m;K-安全系数,一般取K=2;L1—锚杆锚入稳定岩层的深度,一般按取0.7m;L2-锚杆在巷道中的外露长度,一般取0.1m;其中:H=B2f=3.8ː2ː4=0.47(m)式中:B-巷道开掘宽度,取3.8m;f-岩石坚固性系数,粉砂岩取4。
则L=2ˑ0.47+0.7+0.1=1.6(m),取1.7m。
(2)锚杆间距、排距计算通常间排距相等:a=Q槡KHR式中:a-锚杆间排距,m;Q-锚杆设计锚固力,70kN/根;R-被悬吊砂岩的重力密度,取25.48kN/m3。
a=702ˑ0.47ˑ25.槡48=1.7(m)根据计算及经验,61504运输支护采用Ф20ˑ2000mm的全螺纹钢等强锚杆是合适的。
3.2施工工艺(1)锚杆及锚固剂:锚杆采用20MnSi钢制成的等强度螺纹钢锚杆,直径为20mm,长度为2000mm,每根锚杆均用2块树脂锚固剂固定,锚固长度不少于700mm,锚杆外露30 50mm,托盘为圆形,Ф130ˑ8mm,用8mm。
树脂锚固剂直径为28mm,长度为330mm,锚杆均使用配套标准螺母紧固,锚固剂型号为MSZ2833,每根锚杆岩层锚固力不小于70kN,煤层中锚固力不小于50kN。
(2)钢网采用10#铁丝制作的菱形网,网格50ˑ50mm,使用专用铁丝扭接,梯子梁规格:长ˑ宽=1800ˑ80mm。
(3)喷射混凝土必须使用标号不低于425#水泥,沙为河沙,配比为水泥:沙:石子=1:2:2;速凝剂型号为J85型、掺入量一般为水泥重量的2 4%,喷拱取上限,喷淋水区时,可酌情加大速凝剂掺入量,速凝剂必须在喷浆机上料口均匀加入。
3.3喷射混凝土(1)准备工作。
①检查锚杆安装和菱形网铺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②清理喷射现场的矸石杂物,接好风、水管路,输料管路要平直,不得有急弯,接头要严密,不得漏风,严禁将非抗静电的塑料管做输料管使用;③检查喷浆机是否完好,并送电空载试运转,紧固好磨擦板,不得出现漏风现象;④喷射前必须用高压风水冲洗岩面,在巷道拱顶和两帮应安设喷厚标志;⑤喷射人员要佩戴齐全有效的劳保用品。
(2)喷射混凝土的工艺要求。
喷射顺序为:先墙后拱,从墙基开始自下而上进行,喷枪头与受喷面应尽量保持垂直。
喷枪头与受喷(上接第29页)满足几个月的正常生产,造成采面搬迁频繁,而且需要留设大量的保护煤柱,影响资源回收率。
这不仅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增加无效工时,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降低了工作面设备的使用效率,影响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矿井地质条件的变化,加大采区走向长度,不仅可以增加采区储量和服务年限,减少工作面搬迁次数,而且还能减少区间煤柱的损失,减少准备巷道的掘进工程量,进而增大采区生产有效工时比率。
加大采区的走向长度,还可以增加采区同时开采的工作面个数,能提高采区的生产能力,有利于采区和矿井的集中生产。
2.3改进巷道布置优化生产系统选择巷道布置方式时,首先要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保证每个采区、回采工作面均至少有2个安全出口,实现工作面全负压通风。
其次,巷道布置方式要与采煤方法一致,同回采工艺结合,充分考虑水平巷道、倾斜巷道各自的优缺点,尽量不采用垂直巷道,提出系统简单、布置合理的准备、回采巷道。
3柔掩采煤方法应用实践分析“八”字型掩护支架采煤法,支架采用12号工字钢制成,配合单体液压支柱,作为调节支护采面的作业空间。
采用风煤钻配合爆破落煤,使用搪瓷溜槽运货,下巷用电瓶车运输。
支架与工作面成25ʎ夹角(俯伪斜)。
采用伪斜上山分段落煤,把工作面每30 40m 分成一段,柔性掩护支架设计高度1.6m,单体液压支柱1.5m一棵。
通过一年半的生产,这种采煤工艺在建设煤矿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生产实践,该采煤方法具有如下技术优势:(1)俯伪斜采煤方法将工作面倾角变缓,工作面较长,从而具有缓斜、倾斜煤层走向长壁采煤方法巷道布置和生产系统简单、掘进率低的一系列的优点。
(2)安全生产有保障。
利用掩护支架这个整体钢性框架把工作面空间与采空区隔开,防矸石窜入工作面问题得到解决。
顶板管理效果良好,为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初采至今,回采一年半时间内没有出现轻伤以上事故。
(3)提高资源利用率。
与仓储式采煤等采煤方法比较,减少了留煤柱造成的资源损失,仓储式采煤回采率只能达到60%,而柔掩采煤方法达到了90%以上。
(4)有利于瓦斯管理。
仓储式采煤方法频繁拱眼,经常反复出现独头巷道,极易造成瓦斯积聚,采用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实现了走向长壁式通采,通风系统合理,根本上杜绝了采煤工作面瓦斯事故。
(5)减轻了工人作业强度。
比大倾角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减少了单体柱频繁移窜工作量,比仓储式采煤方法频繁拱眼减少了作业强度,每月最低减少240m 掘进进尺。
降低了巷道万t掘进率。
(6)消灭了木支护,实现了支护钢体化。
大大降低了坑木消耗。
单产大幅度提高,现在柔掩面月单产突破5000t,而原来仓储采煤月单产只有3000t。
同样回采一个块段,用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方法比仓储采煤方法一年多回收2万t煤,每月单产提高2000t,而且全区万吨掘进率降低,降低原煤生产材料费支出,从而降低了原煤吨煤成本,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塔山矿特大断面切眼支护效果监测实践崔学广(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王村煤业技术部,山西大同037003)摘要为了得到科学的特大断面切眼巷道支护效果参数,选择了适用的矿山压力监测仪器,制定了合理的监测方案,实施后得到了准确的基础数据。
监测结果表明:切眼巷道支护形式合理,支护参数正确。
关键词特大断面支护效果监测实践中图分类号TD353文献标识码B1监测内容塔山矿特大断面切眼支护采用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
为了掌握锚杆及锚索承载工况、围岩变形特征以及巷道支护效果,对切眼巷道进行了支护效果监测。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围岩的表面位移、锚杆拉拔力、锚杆的锚固力、锚杆受力状态、围岩深部变形与位移等。
1.1锚杆锚固力国标GBJ-85将锚杆锚固力定义为锚杆对于围岩的约束力。
实际应用中,大都以抗拔力为锚固力,这给检验锚杆安设质量提供了简便的拉拔试验方法。
检测锚杆锚固力可以了解锚杆锚固质量,是否达到了设计锚固力,以及是否出现了预应力松弛。
1.2锚杆受力锚杆工作载荷可以反映锚杆在各个不同时期的轴向力大小及与围岩的匹配情况,用于评价锚杆的实际工作特性及与围岩变形的关系,以判断锚杆是否对顶板起到应有作用、有多大的强度储备等。
对于端锚锚杆,锚杆受力主要是指锚杆的轴向拉力。
1.3围岩表面位移*收稿日期:2011-12-29作者简介:崔学广(1984-),男,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人,2008年7月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助理工程师,现在同煤集团公司王村煤业技术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
围岩表面位移包括巷道顶、底板移近量和两帮移近量等。
根据巷道围岩表面位移值可以判断锚杆支护的效果和围岩的稳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