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六种物态变化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与习题解析一.教学内容:物态变化及物态变化中的吸热与放热二.知识框架与知识串线(一)知识框架(1)六个物态变化过程。

固态=液态液态=气态固态=气态(2)六个物态变化现象。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3)箭头向上的线表示:①物体放出热量;②物体温度降低;③物质密度逐渐增大。

箭头向下的线表示:①物体吸收热量;②物体温度升高;③物质密度逐渐减小。

(强调:汽化的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4)六个三:三种状态:①固态,②液态,③气态三个吸热过程:①熔化,②汽化,③升华三个放热过程:①凝固,②液化,③凝华三个互逆过程:①溶解与凝固,②汽化与液化,③升华与凝华三个特殊(温度)点:①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②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③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三个不变温度:①晶体溶解时温度;②晶体凝固时温度;③液体沸腾时温度。

(5)两个条件①晶体熔化时的充分必要条件:A、达到熔点;B、继续吸热。

②液体沸腾时的充分必要条件:A、达到沸点;B、继续吸热。

(一)物质的三态1、物质的状态:物质通常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2、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冰、雪、霜、雹是固态;水、露、雾是液态,烧水做饭时见到的“白汽”也是液态;水蒸气是气态。

(二)温度的测量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通常情况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作为100度,0 度到100度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份叫1摄氏度或(1℃)。

正常人的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3、温度的测量(1)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它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a、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b、使用前认清温度计最小刻度值。

c、使用时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壁。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等六种物态变化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等六种物态变化

练习
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
做法中正确的是 ( C )
2、如图所示,甲温度计的读数是_-_1_6___℃ . 乙温度计的读数是_3_5_._9__℃.
(二)物态变化
升华(吸热)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
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
凝华(放热)
练习
写出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名称
1、冬天嘴呼出的“白气”的形成——液化 2、露的形成—— 液化
的 使 用
使用
放: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在被 测液体中,但不能与容器壁或底相碰
读:读数时视线与玻璃柱上表面相平,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取: 取出温度计,整理器材
3、体温计
量程: 35℃~42℃ 分度值: 0.1℃
注意: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应将玻 璃管内水银甩回玻璃泡,如果没有将水银甩回玻 璃泡就用来测病人的体温,读数值只升不降。
放热

凝华
放热
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 汽化变为水蒸气;
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
的 小水液滴化,有的 成小凝冰华晶,形成云.云中的
水滴也会 小冰晶.凝云固中的小水滴长大到一定程度
后,降落到地面上,这就形成了雨.
再见
2008/03/4
3、升华和凝华
升华
概念: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特点: 升华吸热
凝华
概念: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特点: 凝华放热
练习
1、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冰,但结冰的 衣服最 后也会干,这是冰发生( 升华)的缘故。
(三)水循环和节约用水与水资源的保护
升华

2020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四种物态变化详细精讲

2020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四种物态变化详细精讲

2020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四种物态变化详细精讲物态变化:固态→液态(吸热)凝固:液态→固态(放热)汽化:液态→气态(吸热)液化:气态→液态(放热)升华:固态→气态(吸热)凝华:气态→固态(放热)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changeof state)首先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物质从固态转换为液态时,这种现象叫熔化,熔化要吸热,比如冰吸热熔化成水,反之,物质从液态转换为固态时,这种现象叫凝固,凝固要放热,比如水放热凝固成冰。

在这些从固态转换为液态的固体又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熔点,就是温度达到熔点时(持续吸热)就会熔化,熔化时温度不会高于熔点,完全融化后温度才会上升。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熔化过程中的温度不定。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存在三种状态,例:冰熔化时,温度为0℃,同时存在冰的固态,水的液态和冰与水的固液共存态。

然后是物质气态与液态的变化关系,物质从液态转换为气态,这种现象叫汽化,汽化又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可以在任何温度进行,是缓慢的。

沸腾发生在液体表面及内部,必须达到沸点,是剧烈的。

汽化要吸热,液体有沸点,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温度就不会再升高,但是仍然在吸热;物质从气态转换为液态时,这个现象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例如水蒸气液化为水,水蒸发为水蒸气。

加快液体的蒸发速度的方法一般有:1.增加液体的表面积;2.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3.提高液体的温度;4.降低周围环境的水蒸气含量,使其无法饱和(就是使空气干燥。

)。

最后是我们不常见的物质固态和气态的关系,物质从固态直接转换为气态,这种现象叫做升华,然后是物质直接从气态转换为固态,这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在发生物态变化之时,物体需要吸热或放热。

当物体由高密度向低密度转化时,就是吸热;由低密度向高密度转化时,则是放热。

而吸热或放热的条件是热传递,所以物体不与周围环境存在温度差,就不会产生物态变化。

六种物态变化的例子

六种物态变化的例子

六种物态变化的例子一、熔化1、冰熔化成水;冰箱里冻物解冻2、铁变成铁水3、沥青被晒化4、松香熔化5、焊锡熔化。

二、凝固1、水冻成冰2、铁水铸造成铁3、蜡烛油变成蜡4、熔化的松香凝固5、熔化的焊锡凝固。

三、汽化1、水沸腾2、酒精蒸发3、液氮沸腾4、液化气变成气体5、汽油挥发6、雾水散去7、湿衣服变干8、地上的水变干9、橘子干了10、锅中水烧干了。

四、液化1、冰棒从冰箱拿出冒“白烟”;2、雾;露的形成;3、烧开水壶嘴冒“白气”4、杯子、水管、地板“冒汗”5、眼镜片上起雾6、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7、揭开锅盖有水珠聚集在锅盖上8、雨的形成五、升华1、樟脑丸消失2、灯丝用久了变细灯泡内壁变黑(先升华再凝华)3、干冰降温4、碘(先升华再凝华)5、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6、雪堆消失、雪人变小六、凝华1、冬天窗户内侧上冰花(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窗户凝华成固态冰)2、瓦上的霜(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3、冰箱里的“粉”(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4、雪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5、雾凇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6、冰雹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利用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的例子有哪些?一、熔化吸热的有:1、吃冰棒降温医疗上用冰袋降温2、饮食行业用冰块降温(如往葡萄酒中加冰块)等;二、凝固放热的有:1、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就是利用水凝固放热而使窖内温度不致太低的。

2、果农夜间会给果树洒水,农民夜间会给秧苗周围灌水,就是利用水凝固时放热使果实秧苗不至于被冻坏。

三、汽化吸热的例子:1、游泳上岸的人感到冷是因为身上的水蒸发吸收人体的热。

2、医疗上用酒精蒸发吸收人体的热来降低病人的体温。

3、夏天在地面上洒水是利用水蒸发吸热来降低周围的气温。

4、吹风扇可以让身上的汗水更快地蒸发吸收人体更多的热量使人觉得凉快。

5、从酒精中拿出的温度计的示数会先下降后上升后不变(最后与室温一致)。

6、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嘴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的蒸发,蒸发有致冷冷作用,使水变凉四、液化放热的例子:1、被温度一样的水和水蒸汽烫伤,水蒸气烫伤的程度更严重那是因为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皮肤会液化放出大量的热。

六种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

六种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

六种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在物理学中,物态变化有六种基本形式,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

每种物态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转移,有些是吸热过程,有些是放热过程。

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当物质吸收足够的热量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增加,使得原子之间的吸引力被克服,从而使固体变为液态。

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因为需要吸收热量来克服原子之间的吸引力。

例如,冰在吸收热量时会熔化成水。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即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当物质放出足够的热量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减少,使得原子之间的吸引力重新建立,从而使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因为需要放出热量来克服分子之间的热运动。

例如,水在放出热量时会凝固成冰。

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当液体吸收足够的热量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增加,使得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被克服,从而使液体变为气态。

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因为需要吸收热量来克服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例如,水在加热时会汽化成水蒸气。

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即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当气体放出足够的热量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减少,使得分子之间的吸引力重新建立,从而使气态变为液态。

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因为需要放出热量来克服分子之间的热运动。

例如,水蒸气在遇冷时会液化为水。

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而不经过液态阶段。

当物质吸收足够的热量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增加,使得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被克服,从而使固体直接变为气态。

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因为需要吸收热量来克服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例如,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吸收热量时会直接升华为气态二氧化碳。

凝华是升华的逆过程,即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而不经过液态阶段。

当气体放出足够的热量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减少,使得分子之间的吸引力重新建立,从而使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因为需要放出热量来克服分子之间的热运动。

例如,水蒸气在遇冷时会直接凝华为霜。

物态及其变化笔记

物态及其变化笔记

在物理学中,物态指的是物质的状态,它由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且不同的分子做热运动的速度不同而形成。

物态变化指的是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其中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六种基本变化。

1. 熔化和凝固: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转换为液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例如,冰吸热熔化成水。

凝固则是物质从液态转换为固态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例如,水放热凝固成冰。

2. 汽化和液化: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转换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汽化有两种形式:沸腾和蒸发。

沸腾是指液体内部产生气泡,而蒸发是指液体表面缓慢地转化为气体。

液化则是物质从气态转换为液态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液化: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

3. 升华和凝华: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转换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例如,冰在高温下会直接升华成水蒸气。

凝华则是物质从气态直接转换为固态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例如,水蒸气在低温下会直接凝华成冰晶。

除了这六种基本变化,还有其他的物态变化,如等离子态、超固态、中子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软物质等。

这些变化都涉及到物质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以及在不同状态下的特性和行为。

气体变成固体叫什么

气体变成固体叫什么

气体变成固体叫什么
气体直接变成固体在物理上称之为凝华,凝华的过程物质放热。

物理学中,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这些变化可以两两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物态变化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共六种。

1
凝华指的是物质从气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

是物质在温度和气压低于三相点的时候发生的一种物态变化。

形成凝华的条件比较特殊,一般是要求气体的浓度要到达一定的要求,温度要低于三相点的温度。

比如低于0摄氏度的时候的水蒸气等,形成原因一般是急剧降温或者由于升华现象造成。

2
1.自然界中的“霜”。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形成。

2.用久的白炽灯内壁变黑。

钨吸热先升华为钨蒸汽,后凝华而形成。

3.“雾淞”。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

4.冬天玻璃上面的“窗花”。

空气中内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物态变化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物态变化
凝固特点
凝固过程会释放热量,是放热过程。对于晶体,凝固点和熔 点相同,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对于非晶体,凝固过程中温 度逐渐降低,直到完全变为固态。
熔化与凝固曲线分析
01
熔化曲线
在加热过程中,记录物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对于晶体,熔化曲线
会有一段温度保持不变的平直部分,即熔点;对于非晶体,熔化曲线则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能量转换
03
吸热过程
放热过程
能量守恒
熔化、汽化和升华是吸热过程,即物质在 这些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才能实现状态转 变。
凝固、液化和凝华是放热过程,即物质在 这些过程中会释放热量。
在物态变化过程中,虽然物质的状态发生 了变化,但能量的总量是守恒的。吸热过 程吸收的热量等于放热过程释放的热量。
物质三态及相互转化
固态
物质在固态时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 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
液态
物质在液态时形状不固定,但具有 一定的体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较弱。
气态
物质在气态时既无固定形状也无固 定体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弱 。
相互转化
物质的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例 如固态可以熔化为液态,液态可以 汽化为气态,气态可以液化为液态 ,液态可以凝固为固态等。
热量计算基本公式
热量计算公式
$Q=cmDelta t$,其中$Q$表示热量, $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m$表示物质的 质量,$Delta 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VS
升华和凝华热量计算
升华和凝华过程的热量计算需要用到物质 的升华热和凝华热,公式为$Q=mL$, 其中$Q$表示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 ,$L$表示物质的升华热或凝华热。
化情况。
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六种物态变化
一、明确概念:
汽化:液态到气态液化:气态到液态
熔化:固态到液态凝固:液态到固态
升华:固态到气态凝华:气态到固态
二、正确判断物质开始是什么状态,后来是什么状态,然后考虑是什么状态变成了什么状态,属于什么变化。

如:例1、冰变成水,是什么物态变化?详解:开始冰是固态,后来水是液态,固态到液态,熔化。

三、更多的题目,物质的某一状态或几个状态不是很清楚的。

如例2: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了,是什么物态变化?详解:开始衣服上的冰是固态,“干了”冰变成了水蒸气跑了,水蒸气是气态,固态到气态,是升华。

例3:雾和露是怎么形成的?详解:开始是水蒸气,是气态,雾和露都是液态的水,气态到液态,是液化。

象例2、例3,这种题目,物质某一状态,这里是水蒸气(气态)不易明白,我们特别要注意:但通常我们也易掌握:水蒸气是气态,我们看不到,看得到的肯定不是水蒸气,如所谓的“热气”“白气”等。

如下一题就是:
例4:冬天人嘴里会呼出“白气”,是什么一回事?详解:开始人嘴里呼出的是水蒸气,是气态,冬天的早晨,外界温度低,它会变成了“白气”,是液态,气态到液态,是液化。

四、其它物质也有类似“三”的情况。

如例5:樟脑丸变小最后消失了,是什么物态变化?解:固态(萘)变成气态(萘蒸气),升华。

五、还有的题目,有几种物态变化在一起。

如,
例6:日光灯管两头发黑,这是什么一回事。

答:先升华,后凝华。

例7:干冰人工降雨中的物态变化先后有哪些?干冰升华成气态的二氧化碳,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小水滴变成大水滴,小冰晶熔化成水,落到地面就是雨。

五、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六种物态变化的生活现象。

1、熔化现象:
⑴、冰激凌变软。

⑵、蜡烛点燃,蜡块变成蜡水。

⑶、修电器时用锡焊(锡块变成锡水)。

⑷、用冰棍或雪糕等解暑。

⑸、用冰袋降温或为高热病人降温。

⑹、冰或雪慢慢化成水。

⑺、夏天屋子里放一些冰块用来降温。

⑻、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因发热过多温度达到其熔点而熔断。

2、凝固现象:
⑴、冬天菜窖里放一桶水,保证水果蔬菜的新鲜。

⑵、医院里用石膏在凝固放热过程中,扩张皮肤血管,增强抗炎作用,对患面部痤疮的病人进行治疗护理。

⑶、冬天手接触到冰冷的铁制东西会感到“粘”手。

⑷、在冰箱里冷冻食物,保证食物的新鲜。

⑸、冬天水结成冰。

⑹、燃烧的蜡烛蜡油滴到手上,会马上凝固,释放热量会烫到手。

3、既有熔化又有凝固的现象:
⑴、下雪不冷,化雪冷。

(化雪的时候要注意保暖)
⑵、用铝锻造铝锅,用铜块制造铜像。

4、汽化现象:
⑴、把衣服晾在太阳下、通风并摊开,干得更快。

⑵、吐鲁番的坎儿井。

⑶、中暑或高烧病人利用酒精降温。

⑷、夏天下雨后,地上的水逐渐变干。

⑸、水或其他液体烧开了。

⑹、利用湿度计测空气湿度。

⑺、盘子里的水时间长了变干了。

⑻、夏天天热的时候,狗经常把舌头伸出来。

5、液化现象:
⑴、口中呼出的“白气”、揭开锅盖冒出的“白气”等。

⑵、夏天冰棍冒的“白气”向下。

⑶、下雨、夏天的露水、雾气、高空的云层。

⑷、洗澡时卫生间里镜面会变得模糊不清
⑸、洗完澡从浴室出来或从水里出来感觉到凉爽。

⑹、淋雨后若不及时换下湿衣服容易感冒。

⑺、天热时扇扇子时感觉到凉快。

⑻、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

⑼、舞台上的白雾和人工降雨。

6、既有汽化又有液化的现象:
⑴、戴的眼镜从低温处到高温处镜片变模糊,过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

7、升华现象:
⑴、卫生球或樟脑丸逐渐变小甚至消失。

⑵、人工降雨。

⑶、舞台上用干冰制作烟雾效果。

⑷、冬天晾在外面的衣服结冰后仍能变干。

⑸、冬天的雪或雪人时间久了会发现变少或变小了。

⑹、湿书放在冰箱里会被冻干。

8、凝华现象:
⑴、雪、霜、冰雹、雾凇、窗玻璃上冰花的形成。

⑵、夏天冰棍的外表上有一层“白粉”。

⑶、冷的啤酒瓶或冷饮杯外壁“出汗”。

9、既有升华又有凝华的现象:
⑴、时间长了灯丝变细,灯壁变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