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研究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研究一、背景介绍心血管疾病是指发生于心脏、血管及其相关组织的一类疾病。
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最大的死亡原因之一。
据美国心脏协会报告,每年有超过1700万人因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其中包括各种形式的心衰、心脏病和中风。
预防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工作。
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多种方法,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如戒烟、控制饮酒、减轻体重、控制血脂、规律锻炼等。
2.合理的饮食结构饮食结构对于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应尽量少食用含高油脂、高热量,高糖和高盐的食物。
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品。
3.积极控制疾病有一些疾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积极控制疾病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三、健康教育在预防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健康教育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公众健康意识通过健康教育宣传,公众更容易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提高公众健康意识,从而主动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促进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公众掌握如何保持健康的方法。
通过健康教育宣传,公众容易理解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从而控制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加强科学的饮食宣传通过讲解科学的饮食宣传,帮助公众理解如何保持健康的饮食结构,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提高公众自我识别和管理能力通过健康教育培养公众自我识别和管理能力,更好的掌握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从而更好的保护个人健康。
四、结论预防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
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积极控制疾病都可以帮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冠心病病人二级预防用药低依从性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冠心病病人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现状 国内现状据刘丽娟等m的调查,我国冠心病病人服药率
及控制率均较低,说明冠心病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不能遵医嘱 进行治疗,在120例老年性冠心病病人中,未能遵医嘱用药者占 57.5%。王穗琼等[53报道,在被调查的269例冠心病病人中,用 药依从性者有28例,占被调查病人的10.41%,用药依从性差 者有24l例,该调查结果同车梅仙[6j调查结果是一致的,由此可 见,在我国冠心病病人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好很低,现状堪忧。
education
根据Anil等[1明的研究结果,护士
有必要为病人提供心理疏导措施,对有抑郁倾向和抑郁症状的 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信念,以减少因心 理因素而造成的用药低依从性行为。
5小结
冠心病是目前公认的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 一[2“,其中老年人发病率呈现增长的趋势,日渐成为人类健康 的主要杀手;而冠心病病人用药低依从性会对病人造成诸多不 良后果,甚至可能加速死亡,因此对于冠心病病人二级预防用药 依从性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综合了众多研究成果的中心 内容,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对该问题最新研究进展,从而得出一个 清晰的脉络,总结解决该课题的理念和方法,以供各种不同研究 机构和医院参考,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对各种措施加以研究和 尝试,为提高冠心病病人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作出共同努力。 鉴于各篇报道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该课题进行研究,解决问题 的切入点亦不同,所以本文在总结材料的过程中没有能够形成 足够完善的知识体系。此外,针对冠心病病人二级预防用药依 从性,现有的资料不能提供大样本的调查结论,尤其是该课题在 广大农村地区和基层社区没有全面深入的报道,本文资料在这 些方面没有作进一步的阐述,这也是以后该课题的研究方向之一。
冠心病健康教育进展

冠心 病 ( A 不 但 是 危害 中 老年 人 的常 见病 、 C D) 多发病 ,而且 近年来 有 年轻 化的趋 势 ,发病率 逐 年 增 高 。据 调 查 来 医 院住 院 的 C D患 者疾 病 控 制率 A 低 下 的 主要 原 因是 缺 乏 健 康 知 识 …。 为降 低 C D A 的发 病率 ,提 高 患 者生 命 质量 ,对 C D的健 康 教 A 育 迫在 眉睫 。 l 健康 教育 的需 求及 重要性 ①患者和家庭的需求 :A C D为慢 性 病 , 旦 患 一 病 后 需 要 长期 治疗 及患 者 和家庭 的配 合 , 者和 家 患 属需 要 了解 他 们 的病情 、 病 的相 关 知识 及各 种 信 疾 息 I 。 要 保 健技 能 的指 导 , 医疗 保 健做 出 决定 , ‘需 I 对 改 变不健 康 的行 为。 健康 教育 的重要性 : ② 患者 的保
健教 育是 安全 的 、 质量 的 、 效的保 健 整体 的一 部 高 有 分 I。 一级 、 I 二级 、 三级 预 防需 要 患 者 的参 与 和临 床 医 护 人员 的 支持 。 临床 医护 人 员 的指 导 和反 馈对 于 提 高患 者知识 和改 变行 为 十分有 效 , 可提 高 C D患 A 者保 健知 识认 知度 , 正不 良心 态 , 纠 错误认 识 及不 良 行 为 , 他 们 掌 握 C D的 预 防 保 健 知 识 和 治 疗 原 使 A 则 , 强保 健 意 识 , 增 完善 自我保 健 措施 , 高 治疗 效 提
下 列 九种 : 个 别指 导 : 对 不 同病情 、 同知 识 ① 针 不 层次 、 疾病 的不 同段 , 用通 俗易懂 的语言 给予一 对 运 的指 导 。 组 织 专 题 讲 座 : ② 每周 l 次 集 体讲 解 ~2 C AD的病 因 、 状 、 疗 、 归 、 复 、 健 等 知 识 。 症 治 转 康 保 ③ 发放 健康 教育 宣传 册 : 向患 者发 放 C D知识 的有 A 关宣 传单 、 小册 子 。 小组 讨 论 : 织患 者 在一 起 交 ④ 组 流 、 论 , 康 复 比较 好 的患 者介 绍 康 复经 验 , 人 讨 让 病 的经 验 更 有 说 服 力 , 引 起共 鸣 。 电话 教 育 与 随 易 ⑤ 访: 在患 者 出院后 3~ 个月 期间 , 6 采取 电话 教育 的形 式 ,个 月后 家访 。 6 3 健康 教育 内容 I I ① 相 关 知识 教 育 : 主要 是 C D的一 般 知识 , A 包 括 何 为 C D、 哪些 易 患 因素 与危 害 、 哪些 症状 、 A 有 有
《冠心病健康教育》PPT课件

诊断标准
结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 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 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冠心病。
诊断流程
初步评估→详细询问病史→全面 体格检查→针对性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与诊断。
鉴别诊断与误区提示
鉴别诊断
与其他心脏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等进行鉴别,避免误诊误 治。
误区提示
提醒患者不要轻信偏方、秘方等非科 学治疗方法,以免延误病情;同时, 强调冠心病并非不治之症,通过科学 合理的治疗和管理,患者可以保持较 好的生活质量。
新型非药物治疗技术展望
基因治疗 细胞治疗 生物可吸收支架 人工智能辅助诊疗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修复或替换缺陷基因,从根本上治疗冠心 病。
利用干细胞或心肌细胞移植等技术,促进心肌再生和修复。
使用生物可吸收材料制成的支架,在支撑血管的同时逐渐降解 ,避免长期留置体内带来的并发症。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提高诊疗效 率和准确性。
早期识别与干预
及时就医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生活方式干预
在治疗的同时,积极调整生活 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 食和适量运动等。
了解冠心病症状
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 等可能是冠心病的症状。
积极治疗
一旦确诊冠心病,应积极配合 医生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 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
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和积极治疗,延缓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改善预后
降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 症的发生率。
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
硝酸酯类
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
β受体阻滞剂
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
冠心病健康教育总结

冠心病健康教育总结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高发率和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威胁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为了提高公众对冠心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我们开展了一次关于冠心病的健康教育活动。
本文将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以期提高未来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和影响力。
一、活动准备在开始本次健康教育活动之前,我们充分的进行了准备工作,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首先,我们调查研究了目标人群的特点和需求,了解到他们对冠心病的知识了解程度不高,对于预防和管理方面的认知还存有许多误区。
基于这些调查结果,我们制定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针对他们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
二、活动形式为了使健康教育活动更具吸引力和参与性,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包括讲座、互动游戏、展板和宣传资料发放等。
这些形式既能够向参与者传递有关冠心病的知识,又能够激发他们参与讨论和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座环节,我们邀请了专业医生进行讲解,详细介绍了冠心病的病因、症状、预防和处理方法。
在游戏环节,我们设置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例如冠心病知识问答和急救演练等,以增加参与者的互动和学习效果。
三、活动内容我们重点向参与者介绍了冠心病的预防和管理方面的知识。
首先,我们解释了冠心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素对心脏健康的影响。
然后,我们详细介绍了冠心病的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并强调了及时就诊和接受医学检查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向参与者传达了一些预防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如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合理控制体重和定期体检等。
四、活动效果通过对本次冠心病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估,我们发现参与者的知识水平和预防意识明显提高。
通过问卷调查,大多数参与者表示对冠心病的了解更加深入,并且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管理措施。
此外,参与者的积极反馈和互动参与度也进一步证明了本次活动的效果。
五、总结和展望通过这次冠心病健康教育活动,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健康教育在预防和管理冠心病方面的重要性。
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研究

以降低血液黏稠度 , 纠正脂质代谢异常 , 稳定血压, 减轻体质量 , 健康 教育前后患者对健 康生活 方式 的认 知及 生活 方式养成 因此运动可从多方 面改善冠心病的心肌供血 。 的比较见表 1 。由表中可知,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健康生活习惯 33 戒烟 限酒 烟中 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 O 和尼 古丁 , . C) 尼
陈芙蓉( 娄底市中心医院十九病室 湖南 娄底 4 70 ) 10 0
【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影响。方法 由护理人员实施包括住院教育、 出院教
育和 随访教育在 内的 系统的 医院健康教 育 , 于入 院时、 分别 出院时、 出院后 3个月对 患者进行健 康生活 习惯的养成进行 评估。结果 健康教育前后 , 患者对健康生活习惯重要性的认识及 习惯养成均有显著性差异( P< .1 。结论 健康 OO ) 教育提高了冠心病患者对健康生活习惯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促进 了患者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 有利于冠心痛患者康复
查, 内容包括: 戒烟、 限酒、 合理膳食 , 体育锻炼、 作息规律、 避免过 病的发生与发展。据统计 . 肥胖和超重者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
度劳 累 , 控制体质量 、 血脂 、 、 血压 血糖 , 情绪平稳 , 及时就 医、 医 高 ; 遵 而且在肥胖的 冠心 病 患者 中 , 多数 先 出现肥 胖 , 发 生冠心 再 嘱服药等。 患者对每一项做出肯定或否定的选择。 病 。其次是控制胆 固醇 的摄入 量 , 般植 物性 食 物不含 有胆 固 一
时可进行 家访 。
( O a)增加动静 脉 氧差 ; V mx , 同时运 动 可降 低 儿茶酚 胺 的浓 度 , 14 统计学分析 数 据用 均数 ± . 标准 差 ± 表示 , 用 SS 降低外周血管的紧张度。 采 PS 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减轻心脏负荷 , 1. 统计软件包进行 £ 00 检验 。 降低心肌耗氧量 , 促使冠状 动脉侧 支循环 的形成 ; 此外 运动还 可
冠心病护理现状与进展

冠⼼病护理现状与进展页⾯功能【字体:⼤中⼩】【打印】【关闭】 冠⼼病护理的现状与进展据世界卫⽣组织(WHO)估计:到2020 年左右,我国会迎来⼼⾎管疾病(主要为冠⼼病)的“流⾏”顶峰。
⼼脏病流⾏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我国的冠⼼病发病趋势正在上升,⽽风⼼病发病率则有所下降。
随着内科药物治疗和介⼊治疗的不断进步,使⾮外科治疗的适应证范围也相应扩⼤。
1.急性⼼肌梗死的护理进展 急性⼼肌梗死(AMI)作为冠⼼病的严重类型,在发达国家已位居⼼⾎管疾病死亡之⾸。
我国AMI 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越来越引起⼈们的关注,AMI 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问题。
根据美国⼼脏病发作警报协作委员会(NHAAP)规定,对AMI 患者应实施三阶段处理法的护理。
三阶段处理法也称为4Ds,第⼀阶段(Door)指患者进⼊医院阶段;第⼆阶段(Da2 ta)指为患者做⼼电图检查收集资料阶段;第三阶段(Decision and Drug)指医⽣决定治疗⽅案和使⽤药物阶段。
AMI 患者的4Ds 护理过程,有利于医⽣有效的评估和收治患者,减少误诊率和病死率。
相关⼤规模对⽐试验表明,AMI 患者从症状发作到治疗开始所延误的时间对存活率的影响较选择不同溶栓药物更为显著 . 静脉溶栓是近年来AMI 治疗的重要⽅法之⼀。
掌握溶栓后护理规律,对提⾼病情观察的预见性及准确性是⾮常重要的。
⾸先要严密⼼电监测。
AMI 溶栓治疗24h 内可以并发各种⼼律失常,3h内以室性早搏多见。
前、侧壁AMI患者,应警惕快速⼼律失常的发⽣,应⽤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频发早搏及短阵室速,发⽣室速、室颤时⽴即给予电复律。
下、后壁AMI 患者,应注意缓慢型⼼律失常的发⽣,尤其夜间睡眠时,防⽌因迷⾛神经张⼒增⾼所致的⼼率减慢,必要时给予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等药物,床旁备临时⼈⼯⼼脏起搏器。
当⾎压降低⽽同时伴有周围循环灌注不⾜时,则要积极处理,防⽌进⼀步发展为⼼源性休克⽽危及⽣命。
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论文

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研究摘要:健康教育的缺失,往往是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
本文以冠心病患者为例,讨论了健康教育的医学意义及其实施要点,从理论依据及临床实践俩个方面作了阐释。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医学意义;实施要点【中图分类号】r4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53-01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的多重压力,人们从精神到体力都面临新的考验,加之环境危害以及生活条件诸方面影响,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在享受的同时也备受折磨。
我们痛心地看到,一批又一批的英年早逝者让世人万分震惊的同时更让我们思考!这些英年早逝者如一颗颗流星划过天际,让我们感觉到生命有时竟是如此脆弱!而夺去他们年轻生命的最大杀手,多数为心脑血管疾病,其中冠心病占有很大比重。
如果能做好充分的预防,如果有及时而有效的健康教育,悲剧或许可以避免。
事实上,由于健康教育的缺失,生活中这样的病例实在太多太多,只不过是公众人物更受社会关注罢了。
鉴于上述依据,本文认为,讨论和研究这一课题实在已经显得十分迫切。
1 健康教育的医学价值教育学家认为:教育活动是一个双向活动,应该使双边人员都得到激励才会产生“自动力”;心理学家则认为,激励=效价×手段×期望。
为此,医务工作者在入院介绍、基础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服务中,应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这样,对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仅以亚健康人群为例,人的生理指标分为健康状态、病理状态及亚健康状态,当亚健康状态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转化为疾病,若采取有效措施,则走向健康。
据笔者的观察了解,这种状况在中年人尤其是工作负担较为繁重的人群中最为普遍。
作为医务工作者,及时有效的对这类人给予健康教育,是防病治病的重要一环。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工作,使人们用心过度,身体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亚健康状态就出现了。
其次是人的自然衰老。
人体成熟后,到了一定程度,人的机体器官开始老化,就会出现体力不支,即使没有病变,但不完全健康,处于“亚健康”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家族史或种族。2)可控制的危险因素:血脂异 1.2.2血压的控制目标:1999年中国高血压联盟
常、高血压、糖尿病、营养与不良的饮食习惯、肥胖或 修订并公布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把140/90
超重、吸烟、过度饮酒以及久坐的生活方式【l'4 J。近
mmHg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同时确定:<130/85
负性情绪对冠心病的发病及严重性有着密切的关 素呈连续性增加¨2I。
系【8-9|,被认为是冠心病重要危险因素之一。Mar— mot MGkmj发现,处于不同层次社会阶层的人群冠心 病的发病率不同,认为低社会经济地位这一社会因素
1.2.4肥胖的控制目标:体重指数(BMI)、腰围 (WC)、臀围(HC)、腰臀比值(W-HpR)等反映肥胖的 体表测量指标与冠心病相关,前瞻性研究发现WC
一种方法,贯穿于冠心病康复的全过程¨.3 J。本文对 冠心病患者,血脂控制的目标:TC<4.68mmol/L,
冠心病健康教育进展综述如下。
LDL—C<2.60 mmol/L;血脂异常开始膳食治疗的
1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其相关控制目标
标准为:TC≥4.68mmol/L,LDL—C≥2.60 retool/
1.1 冠心病危险因素 1948年美国开展冠心病流
L;开始药物治疗的标准为:TC≥5.20mmol/L,LDL
行病学研究以后,提出了危险因素(risk,factor)这一
—C>j3.12 mmol/L。了解冠心病血脂控制目标和治
概念。它包括:1)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
疗标准有利于血脂异常的健康教育【2 J。
年来大量研究表明【5,6 J,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在血管损 伤、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栓寒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mmHg为正常血压,<120/80 mmHg为理想血 压[11 3。
中是一个新的、独立的危险因子,是冠心病重要的危 1.2.3血糖的控制目标:亚太地区糖尿病血糖控制
险因素,遗传因素,叶酸、B族维生素缺乏等可导致高 标准为:良好:空腹血糖4.4~6.1 mmol/L,餐后血糖
种危险因素所导致的一种严重疾病,二级预防对冠心 度脂蛋白胆固醇(瑚)L—C)。目前血脂的正常标准,
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起到一个延缓、阻滞甚至逆转 一般成人:TC<5.20retool/L,LDL—C<3.12 mmol/
的作用¨,2 J。目前健康教育也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
L,TG<3.90 mmol/L,HDL—C>0.9 mmol/L;对于
2005.9(26):16彰一1639.
VOL.2l
N0.4
2009
收稿日期:2009—09—18
冠心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
隋烟宁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济宁272011)
关键词: 冠心痛;健康教育;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R543.3 R49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18(2009)04—0072—06
第21卷
第4期
2009年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HEZE MEDICAL COLLEGE
[J].J Irrmaunol Methods.2005,301:77—88. [35]楚霞.傅昕.沈国励,等.基于银增强金标记物的阳极溶出伏安
免疫分析用于补体第三成分的测定[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万方数据
决定、环境、行为能力、结果期望、自我控制、观察性学 习、增强等概念¨8|。Lefebvre RC[19]在该理论的指导 下,开展了首先招募志愿者,并对其进行先期教育,然 后由志愿者与专业人员合作实施社区冠心病健康教 育项目,其宗旨是让更多的受教育者亲身观察和感受 自己通过知识学习能够来完成降低冠心病危险因素 的特殊技能,以“教以传教”的形式,来增强自我行为 能力的信念。崔玉霞ⅢJ等对准备进行介入手术的冠 心病患者实施术前教育时,应用同类患者的现身说 法,通过观察性学习来达到教育目标。 2.3 自我效能理论的应用 自我效能理论是Ban. dura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基本 特征是强调主体因素对人类学习的必要性及其对人 性潜能发挥的决定性。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在执行某 一行为操作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 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感觉。Frileux S[21]用于冠心病教育项目的讲解内容及技能指导的 先后次序研究,并得出行为动机的影响因素,即,个体
73
第21卷
第4期
2009焦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HEZE MEDICAL COLLEGE
VOL.21
NO.4
2009
营养学家、物理治疗师、心脏病防治专科护士等多学 科人员组成的教育队伍共同来完成;从教育对象上, 包括了患者及家属;从教育程序上,自冠心病患者入 院或门诊就诊开始,按照教育计划、教育目标采用多 种形式有计划地进行教育,住院患者直至出院后长期 跟踪,门诊患者定期随访,并作出效果评价。评价时 间一般为:住院患者人院时和出院前、门诊患者入网 时分别评估,直至出院后或入网后6个月、1年、2年 分别评价,甚至可延续7年或更长时间,目的是提供 持续的冠心病教育【29 J。 3.2 冠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研究 健康教育研 究的第一步是调查评估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从教 育内容上,郭明贤等∞J对住院患者的调查证明,患者 需求的主要内容是冠心病急性发作的预防、治疗的方 法与效果、冠心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运动的方式、时 间和量,其次是病情突然变化的处理方法、出院后的 治疗和用药的方法、疾病控制与延缓发展、生活工作 应激的适应、心理支持、康复方法与注意点、定期复查 的时间与方法等。李峥【30]对住院心肌梗塞患者和护 士同时进行知识需求的研究发现,心肌梗塞的用药知 识则是患者的第一需求,依次是冠心病危险因素、心 脏的解剖生理、身体活动、饮食、及心理支持;护士对 患者需求的感受唯一和患者不同的是用药知识的学 习需求,患者认为这部分学习非常重要,护士则排在 了较不需要的位置。Scott J[31j等埘心肌梗塞后患者 的需求进行的综述结果,患者需求顺序依次是:冠心 病危险因素、心脏的解剖和生理、用药知识、体力活 动、饮食和心理等。Attebring MF等【32j对冠心病急 性事件后出院患者教育需求的质性调查显示,患者出 院后的首要需求是如何处理与用药有关的症状。张 桂香[33]等认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前更多需要的 是手术效果和疾病预后知识,术后患者对急救知识、 药物知识、饮食、运动、出院复查知识需求明显上升。 术后家属最需求的是冠心病的急救知识以及术后患 者应该注意的问题。从教育形式上,因患者受教育水 平的高低而不同,低文化层次的患者希望病友间交流 经验、医护讲解与演示,高文化层次的患者则更喜欢 发放教育材料、病友间交流经验的形式旧-35J。 3.3 冠心痛患者健康教育内容的实施 1)冠心病 患者健康教育内容范围:随着冠心病健康教育的开 展,其内容也在不断丰富。非介入治疗者一般包括: 冠心病危险因素、发生、发展与预后,冠心病诊断方法 与标准,冠心病饮食、运动处方,血脂、血压、血糖、血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Trobs MDL7-]等提出,由于被动 4.4~8.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2 mmol/L;一
吸烟者,血浆中的p一胡萝卜素、抗氧化性低密度脂 蛋白抗体(OxLDLAb)均降低,食物纤维及维生素E
般: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血糖≤10.0 mmol/ L,糖化血红蛋白6.2~8.0 rnn的l/L;不良:空腹血糖
在发达国家,冠心病是导致死亡和致残的主要疾
1.2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的相关目标
病。近年来我国冠心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发病率还
1.2.1血脂的控制目标:研究证实,可使冠心病危
在逐年增加,冠心病日益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因 险增加的血脂成分主要是高胆固醇(TC)、高甘油三
素。冠心病是由多种生物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即各 酯(TG)、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低高密
行为动机=』(个体患某种疾病的可能性×1肘限
(time horizon)X某种疾病的严重性×某种疾病的可 控制性),因此,他认为冠心病健康教育不仅要讲解冠 心病危险因素,还要通过评估让患者知道自己所存在 的危险因素以及疾病严重性的表现,并让患者了解到 在一定时限内通过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对疾病具有可 控制性,其间要包含不断强化自我效能。 3 冠心病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 3.1 冠心病健康教育的应用模式 护理健康教育 模式的基本架构主要包括建立标准化护理健康教育 工作程序、组织管理体系、质量评价体系、护士工作职 责条文及记录表格【22j。冠心病健康教育干预始于 19世纪60年代,起初的模式是医院内医护人员针对 冠心病合并高危险因素者,如高血压患者的面对面指 导。以后,随着冠心病教育的进展,发现以社区为基 础的公共健康教育模式对冠心病危险因素干预更有 效[23-24]。同时发现医院的冠心病患者仅仅在医院 内接受教育的模式已不能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近 年来,冠心病患者的教育已经发展为院内外一体化的 健康教育,出现了不同名称,同一类型的模式,如“心 脏保护网”、“全程健康教育”、“冠心病健康教育俱乐 部”等汹一27]。这一模式使医院内医护服务能以综合 资源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28]。在模式框架 内,从人员的组成上,国内冠心病患者的教育是由医 生和护士来完成,国外则是由心脏病专家、心理学家、
的摄入量明显低于非吸烟者,因此认为被动吸烟的环 >7.0 mmol/L,餐后血糖>10.0 mmol/L,糖化血红
境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早已被心理学者研究并认 蛋白>8.0 mmol/L。研究发现血糖值在4.2 retool/
可的A型性格、持续的压力、长期紧张、焦虑、抑郁等 L(75rng/d1)以上,随着血糖值的升高,心血管危险因
也是冠心病的另一危险因素。
可能是评价心血管疾病最好的体表指标,Witdman等
万方数据
第21卷
第4期
2009矩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HEZE MEDICAL CLLEGEVOL.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