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育苗技术
红薯育苗技术

红薯育苗技术/甘薯育苗技术育苗前的准备和育苗方式(一)育苗前的准备和育苗方式甘薯育苗是甘薯生产中的首要环节。
由于我国黄淮流域以北薯区、早春气温低,各地薯农创造出许多适于本地的育苗方法和苗床形式。
在不长的时期内,用较少的薯种,培育出大量薯苗,供生产应用。
时育苗,能不误时机地栽插到田。
育足壮苗,就能避免“春薯夏栽”,“夏薯秋栽”,达到高产的目的。
长江以南各薯区,因气候条件优越,育苗手段和技术应用要简单得多。
育苗工作虽在春季进行,但准备工作必须提早做好。
首先要落实种植春、夏薯面积。
每亩用种量因育苗方法、育苗时间不同而有差别。
采用加温育苗法的,每亩用种量一般不少于75千克。
不种春薯栽夏、秋薯的应先栽好采苗圃,1亩采苗圃可供10亩以上夏薯用苗。
从节省种薯和苗床面积以及培育壮苗等方面考虑,每个标准床(长5米,宽1.7米)排种150千克左右。
即每平方米约排种薯17-18千克。
露地苗床可排稀些。
根据种植面积落实用种薯数量、苗床数或育苗用地和建床所需要的物资,如塑料薄膜、草苫、燃料、酿热物其他用具等。
其次是选择苗床用地。
条件是背风向阳,地势高,排水良好,靠近水源,管理方便。
露地育苗或采苗圃选土质肥沃,没有盐碱,至少两年内没种过甘薯和做过苗床的地方,如苗床是永久牲的,用前要严格消毒灭菌,床土更新,避免病害传播。
我国甘薯产区遍及南北,自然条件不同,育苗方式,苗床式样多种多样。
基本可分为四类。
1. 露地式利用当地自然条件,不需要特殊的设备与管理。
常用的有地畦(阳畦)、小高垄等。
2.加温式根据当地条件,就地取材,建一定规格的加温用苗床,用柴草或煤炭为燃料加温,提高苗床温度,如回龙火炕、三道沟、顿水顿火炕、一火多炕等。
也有用电热加温的。
加温式苗床普遍用于早春气温低的北方地区。
3.酿热式利用植物秸秆、牲畜鲜粪、落叶等在堆积发酵过程所产生的热,提高床温育苗,这种方法适应性广,只要有条件和需要,各地都较适用。
4.薄膜覆盖如单、双膜覆盖、地膜覆盖,都能达到加快薯苗生长,节约能源的目的。
红薯科学育苗方法技术

红薯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许多地区都种植过红薯,我们知道红薯是好栽苗难育,那么农民如何培育红薯苗呢?在育苗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接下来,让我们学习科学的红薯育苗方法和技术。
1、育苗时间红薯育苗一般在中午选择晴天,因为此时温度较高。
如果选择阴天、雨天或下午培育红薯苗,气温很难升高,地温相对较低,发芽效果较差。
红薯苗的平均温度一般在15~20度之间。
2、苗床选择选择土质软软,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的地块做苗床,苗床以东西向良好,一般苗床宽 1.2米,长度根据所需薯苗数而定。
床土至疏松,肥沃厚度8~10cm。
再撒一定量的腐熟牛马粪等马厩肥,以备排放种薯。
3、种署处理种薯应选用肤色鲜艳、无病无伤、无冻体浆为良种的红薯作良种,重量应为半斤左右。
据老农介绍,每亩土地所需的薯幼苗约需60斤红薯作为种薯。
4、入床浸泡为了育出优质的红薯幼苗,可以用温水或药物浸种。
在温水中浸泡种子时,用50度的温水浸泡15分钟。
种薯入水中后,应不断翻转,以便均匀加热。
5、排列管理红薯排种有斜排、平排和直排三种。
覆膜育苗一般以斜排为主,薯头压薯尾的三分之一。
种薯分布均匀而不密集,有利于吸收阳光,早出苗多出苗,培育壮苗。
排种薯时要分清头尾,不能倒排。
种薯排好后,要覆上一层10~15厘米的陈腐厩粪,然后浇上一次透水,再覆上塑料薄膜即可。
6、苗床管理为了便于掌握种薯的出苗情况,每隔3~5天,要拨开厩肥观察一下种薯的发芽情况,并施墒情对苗床补充水分。
当红薯出苗后,随着气温增高,要逐步揭去塑料薄膜,让薯苗适应自然生长,以利大田移栽。
以上是关于红薯育苗的介绍,这种方法简单省力,投资成本也相对较低,许多地区种植红薯的农民都选择这种方法来育苗,希望小编介绍的红薯育苗方法能对广大种植者有所帮助。
本文由兴农大棚保温被厂家整理发布——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北方红薯育苗方法

北方红薯育苗方法
红薯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很多家庭都会种植一些供自己食用。
下面介绍一下北方红薯的育苗方法。
1.选择优质种薯
育苗的第一步就是选择优质种薯。
应选择肉质细腻、无病虫害的种薯,并在储藏中定期检查。
2.浸泡种薯
将选好的种薯放入清水中浸泡3-4小时,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垢。
3.处理种薯
待种薯浸泡后,可用10%的硫酸铜溶液浸泡10分钟,以消毒种
薯表面,防止病虫害。
4.培育苗床
在适宜的温度下,将育苗用的土壤覆盖在育苗床上。
土壤应该松软、肥沃、排水良好。
5.种植种薯
在苗床上铺上一层土壤后,将处理好的种薯均匀地放在土壤上,再用土壤覆盖种薯,压实。
6.保持湿度
在种植后的1-2天内,需要注意保持苗床的湿度,以便种薯能够顺利发芽。
7.控制温度
在种植后的几天内,应该保持苗床的温度在20℃-25℃之间。
如果太高或太低会影响红薯的发芽和生长。
8.适时浇水
红薯育苗时,需要适时浇水以保持苗床湿度。
但不要过多浇水,以免土壤过湿影响红薯的发芽。
9.注意防虫害
在红薯生长期间,应定期检查苗床上是否有病虫害的出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红薯的健康成长。
以上是北方红薯育苗的一些基本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薯育苗技术.doc

红薯育苗技术红薯是一种高产稳产的种作物,它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旱耐瘠,病虫害较少等特点。
育苗是红薯整个栽培的重要环节,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红薯育苗技术。
红薯的育苗技术:1:正确选用抗病高产品种:建议用脱毒徐薯18,脱毒北京553,豫薯8号、郑红22、商薯19、洛薯0402、洛薯9816-6、安平一号、洛薯96-6等品种。
2:科学育苗:采用双膜冷床育苗,所谓“双膜”育苗,是指出苗前除了在苗床上边搭斜坡或小拱棚所需用的一层塑料薄膜外,苗床上再盖一屋地膜,用以增加床温的一种育苗方法。
注意两点:一是在苗床上撒些作物秸杆再盖地膜,四周不宜压实,以免缺氧烂种影响出苗;二是在齐苗时及时揭去地膜,以防“烧芽”,并且要注意适时两端通风,棚内气温不超过35℃。
要严格消毒灭菌,床土更新,用50%多菌灵和50%辛硫磷处理床土,避免病害传播。
种薯精选与处理也很重要,种薯无病、无伤,没有受冷害和湿害。
出窖时选,消毒浸种时选,上床排种时选。
凡薯块发软、薯皮凹陷、有病斑、不鲜艳,断面无汁液或有黑筋或发糠的均不能作种。
薯块大小均匀,块重150~250g为宜。
排薯前用51~54℃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500液浸种10分钟。
注意排种时间和密度,过早天气寒冷,保温困难,育苗期拖长,费人物,而且薯苗育成后,因气温低不能栽到田间,形成“苗等地”现象。
如果过晚,出苗迟,育成的苗赶不上适时栽插的需要,会造成“地等苗”的局面,晚栽减产。
以育苗于栽前40~45天(以3月中下旬为宜)。
正确的排种方法和密度用利于苗齐苗壮,薯块的萌芽数,以顶部最多,中部次之,尾部最少。
排种时要注意分清头尾,切忌倒排。
排种时大小分开,保持上齐下不齐出苗整齐。
薯块斜放。
种薯的顶端阳面向上,以薯块顶端压薯尾1/3的出苗早、出苗多、苗壮。
排种后,撒上细土填充薯块间隙,再用水浇透床土。
水渗下后,撒3厘米左右沙土,摊平。
随即盖上小拱棚封闭升温,夜间加盖草苫保温。
最好的红薯育苗方法

最好的红薯育苗方法
红薯育苗需要选择健康的红薯作为种子材料。
首先将红薯切成小块,每块要有1-2个芽眼。
然后将这些块放在阴凉通风处晾
晒2-3天,等表面伤口愈合后再进行下一步。
接下来准备育苗土壤,可选择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或者混合蛭石、腐叶土和河沙按1:1:3的比例混合。
将土壤填充到育
苗盘或育苗袋中,拍实并略作凹陷。
然后将切好的红薯块放入土壤中,红薯芽眼朝上,覆土约3-5厘米即可。
接着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积水,同时注意室温和湿度的控制。
一般情况下,7-10天后就可以看到红薯芽的长出。
在育苗生长期间,及时除草、松土和施肥,促进红薯幼苗的健康生长。
等到红薯幼苗长到10-15厘米左右,地温达到15-20摄氏度时,就可以进行移栽。
选择良好的地块,施足底肥,开沟定植,间距视具体品种而定,一般为40-60厘米,行距30-40厘米。
移
栽后要及时浇水并覆盖薄膜,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促进红薯幼苗的生长。
红薯的育苗时间种植小技巧

红薯的育苗时间种植小技巧红薯的育苗时间和种植小技巧如下:育苗时间:红薯的育苗时间通常集中在3月份左右,具体要根据种植地区及气候而定。
在春季培育的时候,一般是在惊蛰前后,南方地区在2月份就可开始培育,北方地区要在清明节前完成培育。
由于气温较低,所以要在温床进行培育,并做好保温措施。
另外,育苗的时间不是固定的,还分为秋薯、早冬薯,育苗的时间会延后。
因此,红薯的育苗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种植小技巧:1. 准备苗床: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的地方,提供疏松、透气、没有病虫害的砂质土壤,提前经过深翻犁耙,并用药剂对土壤提前消毒杀菌,整理好苗床。
如果是盆栽的话,可准备好合适的容器和土壤,也是提前消毒。
2. 选择种薯:播种育苗之前要挑选好种薯,要求大小适中,形状端正,外皮光滑,表面没有破损,没有病虫害的影响。
3. 处理种薯:配制出多菌灵溶液,把种薯放进去浸泡消毒,之后捞出来晾干。
4. 播种育苗:将红薯栽种到苗床中,保持一定的间距,上面覆土厚薄要一致,覆土后及时灌水,但是不能留有过多的积水。
为了促进红薯尽快萌发出苗,可以覆盖上塑料薄膜来增湿增温。
5. 红薯苗选择:选择优质的红薯苗可以提高产量,早结薯,抗病害性强。
红薯苗一般节间短,三到五节,苗高20-30cm。
6. 挖穴:红薯种植时要挖穴,每穴可以相隔30-60cm,深度为植株基部上3cm至块茎根部。
7. 种植方法:把红薯苗逐棵放置在事先挖好的洞穴内,在茎上覆盖约1.5cm土壤。
红薯的叶子部分会向外长出藤蔓,而根部会在土壤15-30cm深处长出块茎。
8. 覆盖薄膜:覆盖薄膜可以在寒冷的天气中保护红薯,也有助于阻止杂草的生长,防止红薯藤蔓的过度生长,抢去块茎的营养。
9. 浇水:红薯刚种植时,需要大量的水。
随着红薯后期的生长,要减少浇灌,生长后期大约每星期只浇一次水。
开始每天浇水,然后逐周减少浇水次数。
遵循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帮助您成功种植出红薯。
不过,种植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其他问题,建议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必要时请教农业专家。
红薯育苗时间和方法和温度

红薯育苗时间和方法和温度
红薯是中国传统的重要农作物,深受消费者喜爱。
历史悠久的红薯,其营养成分价值非常高,是人们收藏的首选农作物之一。
红薯育苗对于提高红薯产量、增加红薯品质并维护红薯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红薯的育苗时间要在4月中旬~5月上旬,这样可以保证地温温暖。
育苗方法主要有浸苗法和直播法,其中浸苗法是把红薯粒浸泡24小时以上,然后播种;直播法是把红薯粒直接播种,不用浸泡处理。
在红薯育苗过程中,温度非常重要。
为了使红薯种子发芽,必须要保持土壤温度在10℃以上,这样才能保证地温足够温暖,才能达到育苗的目的。
此外,红薯育苗还要保证土壤的湿度,一般应保持土壤的湿度在50%~60%,还要给红薯种子适当的施肥,保证其生长环境中有足够的营养物质。
在红薯育苗过程中,要注意通风,避免出现病虫害。
如果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防止其发展和传播。
红薯育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要把握好温度、湿度、施肥、防治等工作。
只有把这些工作做好,才能收获的红薯品质更好,从而提高红薯产量。
红薯育苗的几法

1 2
适应性强
红薯适应各种土壤和气候条件,容易种植。
产量高
红薯的产量较高,单位面积产量高于许多其他 作物。
3
附加值高
红薯可以加工成各种食品,如烤红薯、红薯干 等,附加值较高。
02 红薯育苗的方法
红薯的种子选择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土壤和市场需求的高产、优质的红薯品种 ,如徐薯18、商薯19等。
温室育苗
利用温室进行红薯育苗,可提早出苗,提高成活率 。
大棚育苗
利用大棚进行红薯育苗,可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提高出苗率。
露地育苗
在室外露地条件下进行红薯育苗,需注意气候变化 和病虫害防治。
红薯的育苗技术
苗床准备
01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作为育苗床,并进
行翻耕、施肥等准备工作。
播种方法
参考文献
《红薯育苗技术》、《红薯种植技术手册》等。
THANKS
感谢观看
02
根据种植需求和气候条件,确定播种密度和播种方法,如条播
、点播等。
苗期管理
03
在红薯幼苗生长期间,注意浇水、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等
管理工作,以保证幼苗生长健壮。
03 红薯育苗的注意 事项
红薯的病虫害防治
黑斑病
红薯容易受到黑斑病的侵害,可以通过使用无病种薯、轮作、化 学药剂等方法进行防治。
茎线虫病
健康种薯
选用无病、无伤、无裂纹的种薯,以保障苗全、苗壮。
大小பைடு நூலகம்级
根据种薯大小进行分级,有利于出苗整齐和幼苗生长均匀。
红薯的育苗时间
早春播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种植需求,确定红薯的育苗时间。早春播种可提前上市,提高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薯育苗技术/甘薯育苗技术 育苗前的准备和育苗方式?? (一)育苗前的准备和育苗方式?甘薯育苗是甘薯生产中的首要环节。 由于我国黄淮流域以北薯区、早春气温低,各地薯农创造出许多适于本 地的育苗方法和苗床形式。在不长的时期内,用较少的薯种,培育出大 量薯苗,供生产应用。时育苗,能不误时机地栽插到田。育足壮苗,就 能避免“春薯夏栽”,“夏薯秋栽”,达到高产的目的。长江以南各薯 区,因气候条件优越,育苗手段和技术应用要简单得多。 ?
育苗工作虽在春季进行,但准备工作必须提早做好。 ? 首先要落实种植春、夏薯面积。每亩用种量因育苗方法、育苗时间 不同而有差别。采用加温育苗法的,每亩用种量一般不少于 75千克。不 种春薯栽夏、秋薯的应先栽好采苗圃, 1亩采苗圃可供10亩以上夏薯用 苗。从节省种薯和苗床面积以及培育壮苗等方面考虑,每个标准床 (长5 米,? 宽1.7米)排种150千克左右。即每平方米约排种薯17-18千克。露地苗 床可排稀些。根据种植面积落实用种薯数量、苗床数或育苗用地和建床 所需要的物资,如塑料薄膜、草苫、燃料、酿热物其他用具等。 ?
其次是选择苗床用地。条件是背风向阳,地势高,排水良好,靠近 水源,管理方便。露地育苗或采苗圃选土质肥沃,没有盐碱,至少两年 内没种过甘薯和做过苗床的地方,如苗床是永久牲的,用前要严格消毒 灭菌,床土更新,避免病害传播。 ?
我国甘薯产区遍及南北,自然条件不同,育苗方式,苗床式样多种 多样。基本可分为四类。?
1. ?露地式?利用当地自然条件,不需要特殊的设备与管理。常用的 有地畦(阳畦)、小高垄等。??
2. 加温式?根据当地条件,就地取材,建一定规格的加温用苗床,用 柴草或煤炭为燃料加温,提高苗床温度,如回龙火炕、三道沟、顿水顿 火炕、一火多炕等。也有用电热加温的。加温式苗床普遍用于早春气温 低的北方地区。??
3. 酿热式?利用植物秸秆、牲畜鲜粪、 落叶等在堆积发酵过程所产生 的热,提高床温育苗,这种方法适应性广,只要有条件和需要,各地都 较适用。? 4. 薄膜覆盖?如单、双膜覆盖、地膜覆盖,都能达到加快薯苗生长, 节约能源的目的。此外还有利用地热、温泉、太阳能等育苗的,都是实 用有效的好方法。甘薯塑料薄膜育苗的优点是: ?
(1) 提高苗床温度?薄膜里的小气候比露地气温高 15摄氏度以上。在 阳光照射下,能把苗床温度提高到 50摄氏度以上。5-10厘米床土温度 比露地平均高5-7摄氏度。可以节省大量酿热材料或燃料。薄膜里空间 温度过高,对薯苗生长不利,应采取通风、遮萌和浇水等进行调节。增 加床土水分,能有效地保持湿度,提高土壤的热容量和导热能力,从而 提高土壤温度。?
(2) 保持水分?薄膜具有不透水性和疏水性,土壤里的水分通过高温 和日光照晒不断蒸发,使水分凝集在薄膜上,产生水分回流而滴落床面。 据测定,每平方米面积在 1天里回流的水分可达1.5升,对保持床土水 分,减少蒸发有明显作用。覆盖 35天后观测,床面下2-5厘米土层里的 水分有所增加,而5-10厘米和10-15厘米各层土壤湿度分别降低 2.6-3%。 不盖薄膜的相同土层分别降低 13.2-23.5%和14.6-35.5%。薄膜上凝集的 露珠和床内空间的雾气会影响透光度。当床里温度低时,可用勤拍打薄 膜的办法,把水珠震落,增加透光性,提高床温。如果温度过高时,膜 上的露珠能减弱阳光照射强度;可保护薯苗不被灼伤。 ?
(3) 发芽快,出苗量多?薄膜覆盖提高了床温,保持了湿度,极利于 薯块的发芽和幼苗生长。露地育苗,盖膜的比不盖的提早出苗 12-16天, 苗量增 加24-35%,可提前采苗13-23天。? 选种和排种? 选种和排种凡使用薯块育苗的地区,建好苗床以后,就着手进行一 系列的育苗活动。包括种薯的选择,排种时间,排放密度、数量和方法 等,都和育苗的成败有直接关系。 ?
“好种出好苗”,这是农民多年采实践经验的总结,首先要选定适 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为防止品种混杂和病虫害蔓延,必须进行育 苗前的选种工作。?
1. 种薯的标准?具有本品种的皮色、肉色、形状等特征,皮色鲜亮光 滑,薯块较整齐均匀,无病无伤,没有受冷害和湿害 (受冷害的薯块头尾 干枯,薯皮破伤处凹陷,薯肉灰暗,有水湿现象,肉有黑点。薯肉鲜亮 有白浆的表示正常)。种薯必须做到三选,即出窖时选,消毒浸种时选, 上床排 种时选,尽量剔除病、伤和不合标准的薯块。 ? 2. 计算好育苗时间?育成薯苗的时间要与大田栽插时间相衔接, 过早 过晚都不好。排种过早,因天气寒冷,保温困难,育苗期拖长,徒耗人 力,浪费燃料,而且薯苗育成后,因气温低不能栽到田间,形成“苗等 地”现象,不仅延长苗龄,还会降低薯苗素质。由于已育成的苗不能及 时采,必然影响下茬苗的生长。如果排种过晚,出苗迟,育成的苗赶不 上适时栽插的需要,会造成“地等苗”的局面,最终是晚栽减产。用火 炕或温床育苗的地方,一般掌握在当地栽插适期前 25-30天排种。例如, 山东省栽春薯的时间多从 4月底开始,排种苗期则在 3月底或4月初为 适宜。育苗经验多的还可以适当推迟几天,缩短育苗时间,节省投资。 北方的夏薯以6月中下旬为栽插时期,利用采苗圃繁殖夏薯用苗,则以 火炕或温床育成的第一、三茬苗裁进苗圃;长江流域春季较温暖,温床 育苗在3月上旬排种,露地育苗期一般在 4月初开始。南方夏’秋薯区 和秋冬薯区,用薯块育苗的排种期在 2月中旬。?
3. 排种方法和密度?薯块的萌芽数,以顶部最多,中部次之尾部最少。 排种时要注意分清头尾,切忌倒排。经过冬季贮藏的薯块,有的品种头 尾形状不容易识别清楚,但用肉眼观察其他性状,基本能分清头尾。即 一般顶(头)部皮色较深,浆汁多,细根少。尾部皮色浅,细根多,细根 基部伸展的方向朝下。?
薯块大小差别较大,排种时最好大小分开;为了保证出苗整齐,应 当保持上齐下不齐的排种方法。大块的入土深些,小块的浅些,使薯块 上面都处在一个水平上,这样出苗整齐。 ? 排放种薯有斜排、平放、直排 3种。用火炕或温床育苗,为节约苗 床面积,大都采用斜排方式,斜排以头压尾,后排薯顶部压前一排种薯 的1 / 3,不太影响薯块的出苗量,也充分利用了苗床面积。如果压得过 多,会加大排种数量,出苗数虽然增加,却使薯苗拥挤,生长细弱不良, 降低成活率。平放种薯一般多用在露地育苗,排种时头尾先后相接,左 右留些空隙,能使薯苗生长茁壮,出苗也均匀一致。直排种薯虽能经济 利用苗床,但种薯排放 过密,薯苗纤细,栽后成活率不高,不应提倡。 所谓苗足,是指剔除病弱苗以后,符合壮苗标准的苗量要在短期内 满足全部大田栽插所需要的数量。有的地方用少量种薯育苗,每隔几天 出一些苗,在一块地上断断续续栽插,这种做法从表面上看节省了苗床 面积,减少了用种量,却耽误了农时,推迟了栽插时间,结果是明显减 产。要达到适时用一、二茬苗栽完大田,至少每亩用种量不少于 75千 克。??
用第一、二茬苗栽完的好处是早茬苗病害少或没有病害, 薯苗健壮, 成活率高。晚茬苗病害重,素质差。加强晚茬苗的管理,用作饲料发展 家庭饲养业,经济效益更好些。排种密度不能过大,从培育壮苗出发, 每平方米排种量以20-25千克为好。种薯的大小以150-200克比较合适。 种薯过大,苗质虽好但出苗数少,增加用种量和苗床面积。 ? 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催为主,以炼为辅,先催后炼,催炼结 合”。?
1•保持不同时期的适宜温度?火炕和温床育苗的管理,应以控制温度 为重点。育苗期的控温分为3个阶段:即前期高温催芽;中期平温长苗; 后期低温炼苗。??
(1) 前期高温催芽?从排种到薯芽出土,以催为主。要求适当提高床 温,有充足的水分和空气,促使种薯萌芽。种薯排放前,床温应提高到 30摄氏度左右。?
排种后使床温上升到 35摄氏度,保持3-4天,然后降到32-35摄氏 度范周内,最低不要低于 28摄氏度,起到催芽防病作用。没有加温设备 的苗床也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床内温度。 ??
(2) 中期平温长苗,从薯苗出齐到采苗前 3-4天,温度适当降低,仍 然主攻苗数和生长速度,但不要让苗生长过快。注意适当控温,避免温 度过高。前阶段的温度不低于 30摄氏度,以后逐渐降低到 25摄氏度左 右。掌握有催有炼,两相结合的原则。 ? (3) 后期低温炼苗?接近大田栽苗前3-4天,把床温降低到接近大气 温度,温床停止加温,昼夜揭开薄膜和其他防寒保温设施,任薯苗在自 然气温条件下提高其适应自然的能力 ,使薯苗老健。使用露地育苗和采苗 圃的地方,只要搞好肥、水管理,不使生长过旺就能育成壮苗。 ?
2. 正确测量温度?既然育苗的不同时期对温度有不同的 -要求,准确 测量温度则十分重要。市售的温度计误差较大,购后应到当地气象部门 或农技站校正后再用。测温点应分别设在苗床的当中、两边和两头,其 中火炕的高温点是回烟口 (主火道的出火口)。为了测准温度,应在整个 床面多测几个点。从床头到床尾,沿两边和中间,每隔1米左右测一点, 找出全床的高温点和低温点。如发现温差过大,不要忙于排种,对苗床 降检查,找出原因采取措施补救。温度计要插在床土中间。已经排种的 应插在种薯下面的床土中,经过 2-3分钟稳定后进行观测。测温时间为 每天早晨、中午、傍晚各 1次。火炕苗床烧火前和停火后,都应测量温 度。特别是盖薄膜的苗床,包括露地育苗盖膜的在内,在晴天的上午 10 点至下午2点之间,要注意测量膜内空间温度变化。因为这个时期是膜 内高温期,可能伤苗。测温后,根据全床温度变化,采取相应增温、保 温或降温措施。?
3. 浇水?根据薯苗生长的需要和床土干湿情况浇水。 排种后盖土以前 要浇透水,然后盖土,出苗以前看情况可不浇或少浇。出苗以后随着薯 苗不断长大和通风晒苗,耗水量增加,适当增加浇水量,等齐苗以后再 浇1次透水。采过一茬苗后立即浇水。但在炼苗期、采苗前两三天一般 以晾晒为主,不需要浇水。掌握高温期水不缺,低温炼苗时水不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