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 部编版《日月明》优秀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月明》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

1.课文是一篇字理识字的集中识字课文,根据会意字构字特点编写。课文以韵文形式呈现,朗读起来,抑扬顿挫,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揭示了会意字构字的特点,有利于学生了解汉字构字的趣味,激发主动识字的兴趣。

2.课文的插图,描绘的是三个小孩子合力在中树苗的情景,图画的背景是一片小树苗和树林,为学生读文识字和感悟课文主题提供了帮助。

3.课后“读一读”练习,实际是要求在“会认读的字”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有一个“口头组词”的教学步骤,其目的是:一是提供词语环境复现会认读的字以利于记认;二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三是扩大词汇量。这些词语可以在口头组词完成后,再单独拎出来读一读。后续的课文如有这样的练习,也可这样处理。

4.本课继续让学生认识日字旁,根据教师用书对“要求认识的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认识偏旁的目的,是知道合体字这个概念;到认识积累了一定量的字后,再了解其表意的功能,以帮助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识记汉字,不要拔高目标要求。

学情分析:

1.要继续利用课文全注音的有利条件,复习巩固提高学生的拼读、认读能力,让学习慢的学生也能通过课文的学习达到汉语拼音学习的目标要求。

2.虽然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基本形成,但是要求一上学生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和学习是困难的,因此,除了教学上采用全员参与和不断有新学习任务学习刺激的策略外,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本教学设计不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

3.一年级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外部言语能力为主,内部言语能力开始发展,因此,借助读物插图阅读,既是教学目标,又是很重要的教学策略。应充分运用这个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了解词句意思,了解课文内容,并以此评价学生是否了解。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读懂课文,知道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3.认识“会意字”,知道会意是造字法之一,尝试运用会意方法,结合生活实际,猜猜课后“泪”等3个字。

4.认识偏旁日字旁,能正确认读“明”等11个生字新词和“明月”等8个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5.认识笔画卧钩,能正确读写“木”等5个生字,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明”等11个生字新词和“明月”等8个词语,正确读写“木”等5个生字。

教学难点:

1.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读懂课文,知道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2.尝试运用会意方法,结合生活实际,猜猜课后“泪”等3个字。

教学准备:

教师:“明”等11个生字字卡,“木”等5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明”等11个生字字卡。(不注音)

教学时数:

一—两课时。

教学过程:(注:1.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2.学生答案,注意指导用完整的句子说话;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设计中不再说明。)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一)复习

1.复习有关的音节、声母、韵母。

(1)PPT出示下面的音节、声母、韵母:

zh__ch__sh z__c__s ɑn__ɑnɡ in__inɡ tiào shuǎnɡ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这些音节、声母、韵母,注意读准音。

(2)反馈指导。

指名读或拼读,相机指导。齐读。

(3)小结:读准舌面音、舌尖前音和翘舌音,边音和鼻音,正确拼读三拼音,有助于读准字音,帮助我们纠正地方音。

2.复习有关象形字。

(1)PPT出示有关图画:

出示任务:你还记得这些象形字吗?把它们写出来。

(2)反馈指导。

预设:日、月、田、山、水、木。

(二)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这些字,都是我们在第一单元识字课文中学习的字。这些字是我们的祖先用象形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字,叫象形字。然而,随着人们相互的交流发展需要,就出现了只用象形字无法表达意思的问题了。但是我们的祖先可聪明了,又创造出一种造字法造字,顺利解决了问题。

这是一种什么造字法呢?是怎样造字的呢?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识字课文,将课文读好了,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就能知道了。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⑨日月明(“明”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拼读“明”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4.释题,初识会意字。

(1)提问:同学们借助拼音,读好了课文的题目了。课题中的“明”字是由哪两个字组成的?(指名回答。预设:“明”字是由“日”字和“月”字组成的。PPT出示。)你能根据“日”字和“月”字,猜出“明”字的意思,并组词表示吗?(指名回答。预设:太阳发光,月亮也发光,所以“明”可组词:明亮、光明)

(2)小结:你们看,我们的祖先多聪明啊!用两个字合起来组成一个新字,把它们的特征组合起来成为这个新字的意思。这样,就成功解决了只有象形字造成的表达交流上的困难了。这是一种什么造字法?造出来的字叫什么名称的字呢?我们继续学习了解,好吗?

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一)借助汉语拼音,尝试朗读课文。

1.出示任务: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个体练习。

2.反馈指导:

分两部分(前四行为一个部分,后四行为一个部分。)指名朗读,正音后学生自由朗读或齐读该部分。

3.出示任务:朗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读音,做到读准字音;还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4.反馈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