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系列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系列

这是一篇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的文章,我花费了很大的心思来挑选这篇优秀的作品。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提升自己。每位教师在上课之前都需要准备完整的教案课件,只要在课前写好教案课件,就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教学。教案是管理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在教育教学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算的定律和性质,从而使运算简便

2、认识并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几种简算形式

3、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

运算定律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在篇子上,学生集体练习)

(1)0.3+1.4+0.7+0.6

(2)1.25脳52脳0.8

(3)5-1.42-0.58

(4)36脳2.5

(5)8.3脳8+8脳4.2

订正口算.(请学生叙述是怎样计算的)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运算定律和性质在小数四则运算中的使用

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其使用方法

二、判断下列各题能否进行简算

(1)0.35+0.65脳0.3+0.7

(2)6.3+3.7梅0.25脳4

(3)10.5脳4.2脳5.8脳10.5

(4)3.14-1.25+0.75

(5)3.28脳2.7+7.3脳3.82

小结:在使用运算定律和性质前,既要注意数字特征又要注意符号特征

三、计算下列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在篇子上,学生进行练习)

(1)3.46脳5.4+4.6脳3.46

(2)0.48+0.25脳1.22脳4

(3)18.65-3.4脳2-9.6梅3

(4)3.7脳6.3+2.7脳3.7

师:(1)请学生在篇子上完成下列练习.

(2)(通过直投)请学生叙述计算方法.

(3)请学生讨论总结这几道题的简算特点.

小结:简算有多种使用情况,审题和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四、选择你认为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1)0.7脳0.3梅0.7脳0.3

A.原式=(0.7脳0.3)梅(0.7脳0.3)=1

B.原式=0.21梅0.7脳0.3=0.3脳0.3=0.09

C.原式=0.7梅0.7脳0.3脳0.3=1脳0.3脳0.3=0.09

(2)7.6脳2.7+7.2脳(11-3.4)

A.原式=20.52+7.2脳7.6=20.52+54.72=75.24

B.原式=7.6脳2.7+7.2脳7.6=7.6脳(2.7+7.2)=7.6脳9.9 =7.6脳10-7.6脳0.1=76-0.76=75.24

(3)4.8脳5.2+7.3脳4.8

A.原式=4.8脳(5.2+7.3)=4.8脳1.25=(8脳12.5)脳0.6=100脳0.6=60

B.原式=4.8脳(5.2+7.3)=4.8脳1.25=(4+0.8)脳12.5 =4脳12.5+0.8脳12.5=50+10=60

五、下面各题能否进行简算:(学生讨论研究)

(1)36脳0.42+6.4脳4.2

(2)7.5脳45+2.5脳17

板书:创造性简算

六、小结

师:(1)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2)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还有什么疑问?

七、板书设计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2)

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在分数四则计算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主要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是五年级教学的分数知识的综合、提高和总结,对掌握和应用分数知识有很大的影响。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教学计算,例题的内容容量很大。第二,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例题的编排细致。第三,不教学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

二单元目标要求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了解整数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2、使学生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3、使学生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单元设计意图教学计算,例题的内容容量很大,把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有机结合起来,把口算和笔算结合起来,组建四则混合运算的认知结构,有益于理解和掌握计算知识,形成实实在在的计算能力。本单元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一般列综合式计算。这样设计有两点原因:首先是前面刚教学了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具备列综合算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六年级(下册)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要以现在的综合算

式的数量关系为依托。例2和例3是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时利用线段图直观表达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形成解题思路。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根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2: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3: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三、教学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算1、出示教科书第80页的例题图。提问:要求“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是运算,统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顺序。1、谈话:根据以上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你会计算上面这两道式题吗?

1、引导: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例1的两种解法。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你有什么想法?

要求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并尽可能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

2、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学生能准确列式计算。80%的人能正确计算,并能用简便计算。

四、四、巩固练习。

五、全课小结。

通过交流明确: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1、做练习十第1题。

让学生按要求直接写出得数,再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第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再选择一两题要求说说运算顺序。

3、做练习十第3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每道题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

性质。

4、做练习十第4、5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分别计算,并指名板演。

2、提问:这两道式题的计算结果相等吗?运算顺序呢?第一道算式先算什么?第二道算式呢?

3、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做“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然后交流、订正。

80%的人正确计算。

教学目标:1: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并能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

1、做练习十五的第6题。

提示:都要写把方程的左边进行化简,再应用等式的性质求方程的解。

提醒学生及时进行验算。

2、做练习十五的第7题。

并要求学生说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学生容易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进行指导。

3、独立解每个方程。指名板演,评讲。

提醒学生及时进行验算。

做练习十五的第8题。

做练习十五的第9题。

1、先让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指名说一说。

2、观察每个方程,说一说方程的特点。

3、独立解每个方程。指名板演,评讲。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评讲。

做练习十五的第7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评讲。

并要求学生说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学生容易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进行指导。

先说说梯形的面积公式,再运用公式独立进行计算,评讲。

80%的学生能知道运算顺序。

学生能知道典型错误原因。

做练习十五的第10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1、做练习十五的第11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让学生联系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释自己的列式和计算过程。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80%的学生能正确列示计算。

课题: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一、复习导入。

二、教学例2。

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59 。男运动员有多少人?

1、出示例2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59 。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3)让学生在线段图上分别表示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

(4)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求什么?并列出综合算式。

独立解答,说说“其中男运动员占59 ”的含义及解题思路。

如果把问题改成:“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就成了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内容了。

问题不同:复习题要求“男运动员有多少人?”而例2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59 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单位“1”的59 是哪个量?

独立完成在书上,评讲说说45×59的含义,独立解答。

能正确画图,并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

三、巩固练习。

(5)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计算?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可以先画图思考,再列式解答。

3、做练习十六的第1题。

独立解答,说说解题思路。

4、做练习十六的第3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揭题板题。

说说(1- 59 )的含义,独立解答。

先说一说可以怎样想,再独立解答。

让学生先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列式解答。

先说说题中两个分数的含义,再列式解答。

6、做练习十六的第2、4题。

95%学生能正确计算。

课题: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与难点: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五、课堂作业林阳小学去年有24个班级,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4 。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个班级?

如果把问题改成:“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就成了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内容了。

林阳小学去年有24个班级,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4 。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

(1)比较复习题与例3 的不同。

(2)说说“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4 ”的含义。

哪个量?

(3)让学生在线段图上表示出今年班级的数量。

(4)要求“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可以先算什么?并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24+24×14,说说24×14的含义,独立解答。

(5)(5)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计算?

板书:24 ×(1+14 ),说说(1+14 )的含义,独立解答。

先说一说可以怎样想,再独立解答。

2、做练习十六的第5题。

独立完成,可以先画图思考,再列式解答。

比较两题的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做练习十六的第8题。

比较两题的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4、做练习十六的第9题。

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揭题板题。

独立解答,说说“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4 ”的含义及解题思路。

问题不同:复习题要求“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个班级?”而例3要求“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

14 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这两个量比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单位“1”的14 是

1、做练一练的第1题。

让学生先画线段图表示两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根据线段图说说这两小题中的数量关系有什么不同,最后再列式解答。

先让学生适当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再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解答相应的问题。

比较两题的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说有什么收获?

70%学生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

80%的学生能正确理解数量关系。

课题: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的练习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独立解答,指名说说题中两个“14”各指这根钢条的哪一部分?怎样求问题?

独立解答,比较题中两个“18”的不同含义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评讲。

独立完成,指名说说分别把谁看作单位“1”的量,单位“1”的“25”是哪个量,单位“1”的“13”是哪个量,要求两个年级一共植了多少棵树,要先求什么?

独立解答,评讲,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独立解答,评讲,交流解题思路。

70%的学生能通过对比练习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四、对比练习1、一堆煤有5吨,用去了23 ,用去多少吨?

2、一堆煤有5吨,用去了一部分后还剩23 吨,用去了多少吨?

3、一堆煤有5吨,用去了23 吨,还剩多少吨?

4、一堆煤有5吨,用去了一部分后还剩23 ,还剩多少吨?

6、一堆煤有5吨,第一次用去23 ,第二次用去15 ,两次共用去这堆煤的几分之几?

读题,比一比,再独立解答,集体评讲订正。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进一步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能根据算式的数据特点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能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做教科书第87页“练习与应用”的第1题。

直接写出得数,师巡视,核对,对于错的学生说说想法。

1、做教科书第87页“练习与应用”的第2题。

小组讨论:

说一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举例说明整数的运算律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

独立计算,再说说哪几题可以简便计算,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律。

做教科书第87页“练习与应用”的第3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做教科书第87页“练习与应用”的第4题。

独立解答,再比较这两小题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目标:1:进一步感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等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先让学生画一个指定长、宽的长方形,并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增加12 ,算出各是多少厘米?,再画一画。然后算出新长方形的面积以及新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长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

先让学生作出猜想,再按要求画图操作,并进行计算。

交流不同数据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70%学生能通过实践画出图。

三、“评价与反思”

让学生在小组里对照评价指标说说自己的收获与存在的不足。

根据自己的表现对自己笨蛋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

根据自己的表现对自己本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

7、一堆煤有5吨,第一次用去23 ,第二次用去15 ,还剩下这堆煤的几分之几没用完?

8、一堆煤有5吨,第一次用去23 吨,第二次用去15 吨,两次共用去几分之几吨?

9、一堆煤有5吨,第一次用去23 吨,第二次用去15 吨,还剩下几分之几吨没用完?

10、一堆煤用去23 ,正好用去5吨。这堆煤原有多少吨?

80%学生能通过对比练习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3)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青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国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本单元是学生在熟悉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意义和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是继续学习百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为学习稍复杂的有关分数的问题打下基础。

目标定位:

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领略中国的古老和文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整数相关的知识基础,并且已经有了分析

相关问题的能力,利用类推迁移,学生完全有能力解决本节课所设计的问题,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教法

针对以上的分析,结合本课时内容,整个教学思路是这样的:

1、充分体现算与用的关系,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课努力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从学生已有的是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解决问题和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渗透。

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然后在全班交流。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会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学生能否清楚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能否对自己的列式做出解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练习的设计关注学生的个人差异。

关注每个孩子的能力、基础,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注重学生的差异,对同样的练习,做不同的要求,使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

4、注重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并且已经有了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类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4)

教学要求: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

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难点、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能通过推算感知1千米有多长;简单的单位换算。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曾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

它们之间的关系你还记得吗?

当测量或形容比较短的长度时一般我们用这些长度单位。那我们在测量比较长的长度时一般用什么单位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图告诉了我们什么。

出示图。

你能说出每张图所表示的意思吗?

(2)这是公路上的里程碑,离南京还有98千米。

(4)这是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就是用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16千米

是的,在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时,由于都是比较长的长度,通常我们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符号km来表示。千米又叫做公里。

千米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谁来说说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请学生说)

那你们知道1千米究竟有多长呢?

同学们一定有体育课中100米赛跑的经历吧。那10个这样的100米是多少米呢?(1000米)

你知道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吗?几圈是1千米呢?

(3)鼓励学生在图中找出不同的路线表示出1千米。

3、4、独立完成后读一读,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2)(3)先讨论该怎样解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要根据图中南京到上海的铁路大约长300千米,估计出南京到济南的铁路和南京到北京的铁路大约长多少千米。如果把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度看作1份,那么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度有这样的2份多一点,即大约长700千米;南京到北京的铁路长度大约有这样的4份,即大

约长1200千米。

教学要求: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使学生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难点、重点: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能通过推算感知1吨有多重;简单的单位换算。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曾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吗?

我们知道在计量比较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千克和克这些质量单位。那我们在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时,一般用什么单位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图告诉了我们什么。

出示图。

图上画的你都认识吗?

码头的货物、货场上的大集装箱、铁路运输线上的货车车厢,这些堆放的或运输的都是些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在计量这些物品有多重时,通常都用“吨”作单位。

吨还可以用符号t来表示。

那你们知道1吨究竟有多重呢?

每袋大米重100千克,那10袋这样的大米重多少千克呢?

一袋大米是100千克,2袋大米是200千克,……10袋就是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像这样的10袋米才够1吨重。所以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等式:1吨=1000千克

你还能找一些自己熟悉的物品,想想多少个这样的物品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呢?

三、想想做做:

(2)80袋水泥重多少千克?是多少吨?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说说你的想法。

(3)通过换算,数和单位名称都改变了,那他们所表示的重量有没有发生变化呢?

4、5、6、先讨论该怎样解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7、你知道吗?

请学生先读一读,再算一算。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

教学要求:通过对已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进行练习,加深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能合理运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前几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千米和吨。

老师想考考大家,你知道了千米和吨的哪些知识?

整理板书:

2.(1)把我们所学过的长度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你行吗?

(2)把我们所学过的质量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你行吗?

二、巩固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书上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你能对立完成吗?

4:仔细看图,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你能想到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怎样安排车辆,用的运费最少?

比较不同的方案,作出最佳的选择.

教学要求:通过“走走看看”和“查查填填”两部分内容,用不同的方法来体会和理解1千米的实际长度及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前几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千米,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走走看看,实际体会一下1千米究竟有多长。

a) 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先看一看100米的跑道有多长。

b) 每个人走一走,100米的距离大约走了多少步,大约用了多少分钟。

c) 交流讨论:

照这样的步子,估计大约走多少步是1千米,走1千米大约要用

多少分钟。

d) 实际再走一走,验证一下,走1千米是不是需要走那么多步,需要这么多时间,并把得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查查填填:

和学生一起在网上查找书上55页的资料,一起填写。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5)

数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式题.

2.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检验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口算

(二)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69-722 35-〔2.34(7.2-5)〕

1.教师提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1)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3)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教师谈话引入:的顺序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1

例1. (课件演示:分数混合运算例1)

1.教师提问:这个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尝试解答.

3.集体订正.

(二)教学例2

例2.(课件演示:分数混合运算例2)

1.请学生分组说一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边的.

2.学生独立解答

(三)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四)总结归纳

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我们可能觉得不难,但却很容易算错,所以我们要养成好的计算习惯:要审清运算符号,确定好运算顺序,不丢数、不抄错数,认真计算每一步.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6)

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总结和练一练,练习五第47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四则运算的含义,知道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

2.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我们过去已经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不少内容,知道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总结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能力。

二、教学新课

1.讲解四则运算。

提问:我们过去学过哪几种运算(板书: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说明: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板书:统称为四则运算)

追问:四则运算是指哪几种运算

说明: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板书:法、减法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板书:乘法、除法第二级运算)

追问:第一级运算指什么第二级运算指什么

2.回顾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提问:谁来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有几种情况,它们的运算顺序各是怎样的

3.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顷序。

(1)请同学们看第21页上面的三组题。

提问:第一组两道题的运算有什么特点

说明:第1题只有加法和减法,都是第一级运算,我们说它只含有同一级运算。

提问:第2题是不是只含有同一级运算为什么(乘法、除法都是第二级运算)

指出: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即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所以这两题都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板书:只含有同一级运算)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并提问:这两题都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为什么要从左往右算

指出:一个算式里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按从左到右的次序进行计算。(板书:要从左往右算)

(2)提问:第二组两道题各含有几级运算(板书:含有两级运算)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并提问:这两道含有两级运算的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也

就是先算哪一级运算再算哪一级运算(板书: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3)提问:第三组两道题有什么特点(板书:有括号)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后一题。

集体订正,注意提问第1题小括号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明在括号里有两级运算也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提问:有括号的算式要怎样算(板书: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4)小结。-

提问:根据刚才三组题的计算,你能说一说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请同学们把课本上总结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自己默读一遍。

三、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的题。

让学生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指名两人口答后两题的计算过程。

2.做练习五第6题。

提问:这一组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指出:虽然每道题里的数和运算符号排列顺序都相同,但是因为括号不一样,所以运算的顺序也不一样。在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时,一定要看清题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做练习五第7题。

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提问:要求买椅子的张数,先要知道什么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指名口答校对。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五第4题。

家庭作业:练习五第5题。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7)

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分数乘法,是在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编排的。能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教学分数除法打下基础。教学内容以计算为主,包括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数与分数相乘。教学要求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应用于分数连乘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在探索算法、总结法则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二单元目标要求1、通过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三单元设计意图第一,意义法则有机融合。以计算法则的教学为编排主线,把运算的意义、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的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优化了全单元的内容结构,充分发挥教学的功能和价值。如,例1从做绸花要用多少米绸带的实际问题引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问题,把原来的乘法概念扩展到分数范围,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应用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知识,体会并得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既解决了做绸花的实际问题,又解决了新的计算课题。

第二,知识发展线索清晰。本单元内容编排前后联系紧密,各道例题的教学任务明确。先教学整数乘分数,后教学分数乘分数,符合简单到复杂的编排原则。无论意义还是算理算法都立足基础,再进行改造拓展,逐步实现整体架构。

第三,关注知识前后衔接。本单元在分数乘法的教学基本完成以后,编排了有关倒数知识的一节教材和一个练习,为下一单元分数除法的教学提前作准备。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里学过的运算顺序,提高计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系列八篇)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系列八篇) 为了教学更有顺利,老师会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本学期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有效提高教学水平的必备工具之一。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四则混合运算课件”供您参考,这将是有益的!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训练学生认真审题,能够选择合理简便的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正确、合理、灵活、迅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且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第74页第1题。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0.1250.30.50.60.250.75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以上各题用投影片出示,指名口答。 2.我们已经知道,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已知数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先把分数化成小数,还是先把小数化成分数,从而进行计算。 下面各题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比较简单? 提问: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化成什么数做比较简便?为什么?

提问:分数和小数乘、除混合运算在一般情况下,化成什么数做比较简便?为什么?(第三种方法最简便,但这种做法只有小数能够被分数的分母除尽时才最方便,一般情况下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把小数化成分数来做比较简便。) (二)学习新课 以上这些计算方法是我们进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 (板书课题: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1)小组讨论: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比较简便。) (2)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试做,通过试做,体会一下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简便? (3)订正,并且说说这种做法有什么好处?(因为计算分数乘、除法时,有时可以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所以,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一般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后再计算。) (1)审题:例5与例4有什么不同之处? (例4是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例5是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想一想,做这道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a.运算顺序;b.选择合理恰当的方法。) (3)小组讨论:这道题是把小数化成分数算简便,还是把分数化成小数算简便?(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比较简便。) (4)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试做。 (5)订正。 (6)小结:我们把题目中的小数都化成了分数,这样在乘除过程中,有时可以先约分,使得做起来比较简便,同时得到的是一个准确的结果。 (7)如果计算的结果允许取近似值,也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进行计算。在本册教材中,一般要求只取两位小数,这种算法在现在电子计算机越来越被广泛使用的社会里是很有价值的,

人教版四下数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真题[6]公开课课件教案公开课课件教案

25×12= 6.68-2.1= 6.38+5.62= 3.92-0.9= 0.25×10= 100×2.003= 62÷10= 123.5÷100= 9.025×100= 9-2.3-3.7= 4×31×25= 28×0÷54= 65+37×0= 5.5+2.81+4.5= 25×4÷25×4= 二、竖式计算并验算: 12.65+3.5= 85.6-3.21= 三、计算,有些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 89×99+89 2.63+5.8+7.37+4.2 52×15-5×52 55×102 2.58-1.6+ 3.42 125×64 45×25+75×45 23.5-2.8-7.2 58.65-(3.2+8.65) 99×125×8 3200÷25÷4 250÷8×4 80+(146-46×3) 48-(5.2+2.03×10) 32×15+(32.6+8.09) 25×12= 6.68-2.1= 6.38+5.62= 3.92-0.9= 0.25×10= 100×2.003= 62÷10= 123.5÷100= 9.025×100= 9-2.3-3.7= 4×31×25= 28×0÷54= 65+37×0= 5.5+2.81+4.5= 25×4÷25×4= 二、竖式计算并验算: 12.65+3.5= 85.6-3.21= 三、计算,有些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 89×99+89 2.63+5.8+7.37+4.2 52×15-5×52 55×102 2.58-1.6+ 3.42 125×64 45×25+75×45 23.5-2.8-7.2 58.65-(3.2+8.65) 99×125×8 3200÷25÷4 250÷8×4 80+(146-46×3) 48-(5.2+2.03×10) 32×15+(32.6+8.09)

第4单元混合运算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教学内容: 一、不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第35~36页) 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第37~38页) 3、带有中括号的四则运算混合(第39~40页) 4、通过单元练习整理运算顺序(第41~42页) 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初步教学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学生已经知道: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除法;算式里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继续教学混合运算,算式里都有三个运算符号。结合运算教学,在“想一想做做”里还安排了许多需要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的混合运算内容比较多,教材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目的是帮忙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1)联系现实素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进程中体会运算顺序。 (2)以已有的运算顺序为依据,通过演绎推理解决稍复杂的混合运算。 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来帮忙学生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并注重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从而进一步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提高学生正确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联系生活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体会、理解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感悟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二、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运用类比迁移的方式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 3、使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进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正确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4、使学生在观察、比较的进程中培育演绎推理、抽象归纳的能力,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理解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按顺序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感悟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正确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6课时 课时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教案(三上) 四则混合运算(一)

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 第1课时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66~67页例1、例2及第67页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为列综合算式计算的过程。 2.结合具体事例,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感受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 在学生分步解答的基础上,把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 【教学难点】 运算顺序的概括总结。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课设计的两个例题,如果不要求用综合算式计算,学生都能解答。所以 本课的重点我放在学生分步计算的基础上,把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的部分, 让学生通过例题中实际的情况理解并掌握为什么先算乘法或除法。 [不足之处] 总结归纳时,我着急结束课程,直接归纳给出结论,没有给学生总结的时间。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在完成两个例题后,要让学生观察、分析两个算式和计算顺序,试着总结归纳出不带括号的四则运算顺序。 第2课时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页例3、例4及第69页练一练第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为列综合算式计算的过程。 2.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进行带括号的简单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把分步计算改写为综合算式的初步经验。 【教学重点】 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 【教学难点】 概括、归纳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PPT课件。

4-四则混合运算

二、判断。 (1)、48÷2×4=6······()。 (2)、146-40+60=166······()。 (3)、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乘后除,先加后减。() 三、解决问题 1、同学们擦门窗,每间教室有4扇窗户,教学楼上共有24个教室,擦了38扇,还剩多少扇窗子没擦。 2、跳绳比赛,第一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了75下,第二组一共跳了367下,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跳多少下?第一组比第二组多跳多少下? 3、每张纸可写15个大字,小明再写8个字就写满3张,小明一共写了多少个大字。 知识点二: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例题:小红与妈妈一起到服装商场去买衣服。妈妈告诉售货员买一件成人衣服,售货员报价:78元。妈妈:再买3件同样的儿童服装。售货员:一共要213元。小红:儿童服装多少钱—件呢? 教师: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呢?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怎样才能求出儿童服装的价钱呢? 一步:寻找信息。 二步:提小问题: 三步:列算式: 四步:答:。

思考: 213-78÷3 213÷3-78 (213-78)÷34 分析对比,得出正确的算法。 小结: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 、后 。 课堂练习: 一、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87)×25 455÷(102-97) 100-72÷4 (100-72)÷4 (99+100)×6 (75-20)÷5 21+(22×3) 68+32÷8 2、列出算式并计算 (1)720与168的和是8的多少倍? (2)125乘103与94的差是多少? 3、解决问题 1、买新衣。 2、5年级3个班的同学去果园摘桃子。3班摘 了多少千克? 应找回多少钱?(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 这件衣服53元阿姨我给我们2班比1班少摘125千克 我们1班摘了 150千克桃子 我们3班摘的桃子是2班的2倍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 2、帮助学生掌握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可以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除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掌握在除法中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可以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除的计算法则。 教学方法:引导、讨论、点拨、巩固。 教学内容:第60页例2。 课前准备:课件、本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1、直接揭示课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课件1) 2、复习:(1)9.5-3.6÷5+0.18 (2)1.3×(8.2-7.32) (课件2) 二、新授: 例2 计算6.9 ÷[(0.4+0.5)×0.6] (课件3) 1、读题。 2、讨论:(1)你发现了什么?(A.有+、×、÷三种运算符号; B、括号有中括号与小括号)(2)根据刚才的发现,你准备怎 样来运算这道题目?(突出——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 3、计算:请学生在本子上操练后,选一位学生的练习投影在 银幕上。 6.9 ÷[(0.4+0.5)×0.6]

=6.9 ÷[0.9×0.6] =6.9 ÷0.54 =12.777…… 4、评价:让学生评价,重点突出——(1)运算顺序(2)计 算中的发现---本题答案是循环小数。 5、出示下列一句话: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如果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可以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计算。(课件4)根据上述新的知识,例2的运算结果应该是“12.78”。但是,“12.78”是取商的近似值,因此,“12.78”前应该用什么符号?为什么? 6、出示下列第二句话: 切记:在运算过程中,除到哪一位的商是无限小数,在保留两位小数取它的近似值时,应该在那一位上用“≈”。(课件5)因此,例2的运算应该是—— 6.9 ÷[(0.4+0.5)×0.6] =6.9 ÷[0.9×0.6] =6.9 ÷0.54 ≈12.78 (课件6) (二)试练:3.6÷(0.5+0.3×4)(课件7)(试练后让学生联系新知识进行评价,其中突出运算过程的最后一步用“≈”,并且保留两位小数) (三)做一做:12.6÷[14-(1.7+7.8)] (课件8)(做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系列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系列 这是一篇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的文章,我花费了很大的心思来挑选这篇优秀的作品。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提升自己。每位教师在上课之前都需要准备完整的教案课件,只要在课前写好教案课件,就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教学。教案是管理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在教育教学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算的定律和性质,从而使运算简便 2、认识并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几种简算形式 3、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 运算定律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在篇子上,学生集体练习) (1)0.3+1.4+0.7+0.6 (2)1.25脳52脳0.8 (3)5-1.42-0.58 (4)36脳2.5 (5)8.3脳8+8脳4.2 订正口算.(请学生叙述是怎样计算的)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运算定律和性质在小数四则运算中的使用 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其使用方法 二、判断下列各题能否进行简算 (1)0.35+0.65脳0.3+0.7 (2)6.3+3.7梅0.25脳4 (3)10.5脳4.2脳5.8脳10.5 (4)3.14-1.25+0.75

(5)3.28脳2.7+7.3脳3.82 小结:在使用运算定律和性质前,既要注意数字特征又要注意符号特征 三、计算下列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在篇子上,学生进行练习) (1)3.46脳5.4+4.6脳3.46 (2)0.48+0.25脳1.22脳4 (3)18.65-3.4脳2-9.6梅3 (4)3.7脳6.3+2.7脳3.7 师:(1)请学生在篇子上完成下列练习. (2)(通过直投)请学生叙述计算方法. (3)请学生讨论总结这几道题的简算特点. 小结:简算有多种使用情况,审题和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四、选择你认为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1)0.7脳0.3梅0.7脳0.3 A.原式=(0.7脳0.3)梅(0.7脳0.3)=1 B.原式=0.21梅0.7脳0.3=0.3脳0.3=0.09 C.原式=0.7梅0.7脳0.3脳0.3=1脳0.3脳0.3=0.09 (2)7.6脳2.7+7.2脳(11-3.4) A.原式=20.52+7.2脳7.6=20.52+54.72=75.24 B.原式=7.6脳2.7+7.2脳7.6=7.6脳(2.7+7.2)=7.6脳9.9 =7.6脳10-7.6脳0.1=76-0.76=75.24 (3)4.8脳5.2+7.3脳4.8 A.原式=4.8脳(5.2+7.3)=4.8脳1.25=(8脳12.5)脳0.6=100脳0.6=60 B.原式=4.8脳(5.2+7.3)=4.8脳1.25=(4+0.8)脳12.5 =4脳12.5+0.8脳12.5=50+10=60 五、下面各题能否进行简算:(学生讨论研究) (1)36脳0.42+6.4脳4.2

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

加减法混合和除法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例1、例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加、减法混合和乘、除法混合运算 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演绎推理、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体会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混合和乘除法混合运算顺序。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通过合作讨论归纳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思路,总结出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理解 学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归纳应用。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情景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下列各题 24+12= 36÷4= 158﹣26= 8×9= 47+25= 124÷4= 240×3= 750÷15= 64+36= 100÷25= 48-19= 54÷6= (2)笔算下列各题 255÷15= 647+258= 925-146= 312×24= 教师指名板演,余者联系,然后集体订正。 二、探究新知 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雪花吗?由雪花你们想到了什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雪景,(出示教材第2-3页的情景挂图,或看书上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①图上画了些什么?人们各自在做些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交流观察 到的内容) ②图上智慧小精灵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现在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 (1)揭示课题。 师:我们已经学习掌握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计算方法。当这四种运算混合在一起时,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加、减法混合运算和乘、除法混合运算) (2)教学例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精品、经典、完美)

《四则混合运算(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48-49页,买文具第二课时 二、教学设计: 《买文具》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意义,会用小括号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三步的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第二课时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和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生学习这一内容时往往没有学习兴趣,教师教学时往往只注重结论教学,而忽视了过程教学,对于学生只要求认识中括号和了解带有中括号的运算顺序就行了,而能否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性和带有这种括号的运算顺序。因此,学生并未真正发现和理解中括号的作用和有这种括号的运算顺序,未能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正确地计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计算能力和计算习惯也没得到充分的培养。 本课设计旨在其一:创设悬念,质疑、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本课设计由学生的错题引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自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其二;培养学生发现、理解数学符号产生必要性和使用数学符号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设计让学生在完成添运算符号的游戏过程中感受和体验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回忆含有小括号的式题的运算顺序,在此基础上去思考如何让“18÷2×(3+6)=1”这个等式成立的问题,自然地引出中括号;最后,在认识中括号的写法和用法后,师生共同交流归纳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用启发与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入部分的初步感知,由添小括号到中括号,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全体全过程参与,感受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其作用和使用方法,变结论教学为过程教学,把教学生学会知识转变为学生会学知识,教给了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创造和运用数学符号的能力。

四则混合运算

5×18+650÷13 170-45÷15×23 (23×16-368)÷9 950+560÷14×28 950+560÷14×28 (216-25×8)+198 (160×40-3800)÷65 735×(700-400÷25) 125-25×6 (135+75)÷(14×5) 735÷5-17 (216-25×8)+198 125-25×6 (135+75)÷(14×5) 120-60÷5×5 1024÷16×3 (135+415)÷5+16 (360-144)÷24×3 240+480÷30×2 225-10×(6+13) 225-10×(6+13) (120×2+120)÷9 164-13×5+85 330÷(65-50) 128-6×8÷16 64×(12+65÷13) 19×96-962÷74 10000-(59+66)×64 5940÷45×(798-616) (315×40-364)÷7 12520÷8×(121÷11) (315×40-364)÷7

(315×40-364)÷7 12520÷8×(121÷11) (2010-906)×(65+15) 1520-(1070+28×2) (20+120÷24)×8 106×9-76×9 117÷13+36×15 3774÷37×(65+35) 540-(148+47)÷13 (308—308÷28)×11 (10+120÷24)×5 (238+7560÷90)÷14 21×(230-192÷4) 19×96-962÷74 10000-(59+66)×64 5940÷45×(798-616) 9405-2940÷28×21 920-1680÷40÷7 690+47×52-398 36-720÷(360÷18) 148+3328÷64-75 360×24÷32+730 2100-94+48×54 1080÷(63-54)×80 51+(2304-2042)×23 4215+(4361-716)÷81 (247+18)×27÷25 (528+912)×5-6178 104×9-72÷8 145-150÷2+23 984÷6×3 128+35×3

四则混合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第1~2 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 题,练习一第1~3 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85- 26+7318+ 9X 8200 - 17X 724X 5+12 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混合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计算下面各题 185- ( 51+49) 35X( 107-79 ) 819+( 108-99 ) 说一说有小括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再次形成新的板书: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既有乘除法 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在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 .教学例1 出示教科书例 1 的情景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我们一共要做200 个灯笼”,“每天做20 个,照这样计算,做了7 天,还剩多少个”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后,问学生:怎样求还剩多少个,能用原来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指导学生这样想,要求还剩多少个,应该用200 个减去做了的个数;要求做了的个数,应该用20X 7;算 式列成200-20X 7。 教师:200-20X7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应该先算20X 7,再用200减去它们的乘积。教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的顺序相同。 同学们能计算出来吗?学生解答后,重点就运算顺序再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先算乘,再算减。 教师: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下面我们看这个问题要发生什么变化?看教科书上的对话框。 让学生观察后发现,“每天做20 个”变成“4 天做了80 个”。教师:题目这样变化以后,又该怎样解答呢?指导学生分析出右图的解答过程,在此基础上列出混合运算算式。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200- 80-4X 7

四则运算(新课标四下)

四则运算(新课标四下)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材简析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具体安排如下: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在整理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 本单元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教学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的问题是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教材创设了热闹的滑雪场情境,由此生出一系列的情境串,引出相应的4个例题。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P4/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五 四则混合运算(二)

一、相遇问题 1. 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一定的时间相遇,这种行程问题叫做相遇问题,也叫相向运动问题。 2. 已知甲、乙的速度与相遇时间,求路程的数量关系式: (1)(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两地的路程; (2)甲的速度×相遇时间+乙的速度×相遇时间=两地的路程。 3. 已知两地的距离和两车的速度,求相遇时间的数量关系式:两地的距离÷两车的速度和=相遇时间。 二、三步混合运算 1.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算式中如果没有括号,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算式中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如 2. 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程问题可以根据三个基本数量关系式来解题。 三、小括号里面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混合运算 如果一道算式的小括号里面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第二级运算,再算小括号里面的第一级运算,最后算小括号外面的。如 四、解决问题 1. 解题时,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一个单位量的数值,如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的工作量,单价等,再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求出结果,这样的解题方法叫做“归一法”。 如教材51页例题中,可以先求出一条船每天能满足多少人乘船游玩(单一量),最后根据“单一量×份数=总量”求出节假日每天能满足多少人乘船游玩。 方法提示 :在解决相遇问题时,先理清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利用数形结合来解决问题。 重点提示 :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重点提示: 小括号里面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再算加减法。 归纳总结: 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不仅可以找到多种解题方法,而且可以发现比较简单巧妙的解题方法。

四则混合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 425 -(2.5+1.9)×(0.5-0.5) 425 -2.5+1.9×(0.5-0.5) 425 -2.5+1.9×0.5-0.5 [425 -(2.5+1.9×0.5)]-0.5 [425 -(2.5+1.9) ]×(0.5-0.5) [425 -(2.5+1.9) ×0.5]-0.5 1213 -412 -214 -518 -12.5% 0.125×34 +18 × 8.25+12.5% (78 +1316 )÷1316 2.5×37 ×0.4×2 13 15314 -2.25-734 89 ×[1516 +(716 -14 )÷ 12 ] 10×[(45 -0.5) ÷37 ] (2.7-4.25×25 )÷2.8× 47 1.25+114 ×7.4+125%÷58 0-4.68÷7.2+0.05 157 ×(5÷56 -56 ÷5) 18.09×[(1.5+223 )÷3.75-23 ] 0.84÷0.3÷(1.96×18.9) 56 -(0.15+9 20 ) ÷1.8 1325+540÷18×15 2.5÷8+9.5×18 +4×0.125 [2.1+7÷(3112 -1.625)] ×12 3 2.5×25 -2.1÷13 +9.63 (713 +713 ×2+713 )÷4 3.8+1314 +6.2+3 27 27 ×[(413 -3.5) ÷58 ] (234 +23 -156 )×12 2.5÷8+3.5×18 +0.125 (9.5+912 +912 +9.5) ×1212 [(0.05+14 )÷0.25-25 ]×125% 382+498 381382 498-116 313 -(157 +18 ÷134 )×125 5.35×0.25+2.65×14 (313 +34 -258 )÷(115 ÷80%) (4.2÷0.7+6×125 )×526 列式计算 1. 从223 的倒数减去114 除1 3 的商,差是多少?2. 12 与1 3 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3. 125减少它的12%再乘以3 11 ,积是多少? 4. 8个25相加的和去除5.3的4倍,结果是多少? 5. 一个数的3倍比45的3 5 多3,求这个数。 6. 一个数的1 3 与40的和,正好是120,求这个数。 7. 某数的14 加上2.5与它的1 3 相等,求某数。 8. 被除数一定,当除数是25时,商是4;当除数是1 4 时,商是多少? 9. 比637 米长1 7 是多少米?10. 甲数比乙数多25%。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乙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几?11. 一个数的1.25倍减去2.5等于121 2 ,求这个数。12. 用316 除以0.375的商,除1 5 与25的积,得多少?13. 从2 3 的倒数里减去0.4与3的积,再除以6,商是多少?14. 一个数是10,增加它的20%后。再减少20%。所得的结果是原数的百分之几?15.一个数的13 比它的 1 2 少12.5,这个数的20%是多少? 16.415 与0.8的和,乘以 6.4与53 5 的差,积是多少? 17.22.5的1 3 减去4除0.4的商,差是多少?18. .一个数的720 比3.6的11 4 倍还多0.4,这个数是多少?19. 一个数的4 7 比105的82%少26.1,这个数的82%是多少?20. 一个数的 4 5 比27的30%多7.5,求这个数。小奎出品解方程(1)4+0.7X=102 (2)X-0.8X-6=16 (3)X-43X=83 (4)53×21-2X=51 (5)94:61=X:15 (6)6.015.02 x (7)21:51=41:X (8)6.125.025.1x (9)4X-3.2×5=2.5 (10)(X-2.3)×1.5=2 1 7 (11)X+94X=4.5×56

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

第十八讲: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 一.情感交流、作业检查并对作业进行指导分析 二.课前小测 1、把40.28去掉小数点变成整数,原数就() A、缩小100倍 B、扩大100倍 C、缩小2倍 D、扩大2倍 2、把0.0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再向右移动三位得() A、2 B、0.2 C、20 D、200 3、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五位,再向左移动三位,那么移动后的小数比原小数() A、扩大3倍 B、扩大100倍 C、缩小1000倍 4、在5.2的末尾添上两个“0”,这个数( ). A、扩大了100倍 B、缩小了100倍 C、大小不变 5、把7.1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是0.071. A、左 B、右 C、二 D、三 三.新课讲解 知识点一:四则运算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 计算顺序。 例题1:四则运算的应用 1、在计算(200-36×47)÷44时,先算( ),再算( ),最后算( )法。 2、650-320÷80,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那么必须使用括号,算式是( ) 3、根据500÷125=4,4+404=408,804-408=396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4、5人4小时做了80朵纸花,平均每人4小时做( )朵纸花,平均每人每小时做( )朵纸花。 5、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等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的顺序计 算,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要先算(),后算()。 6、甲数是乙数的52倍。

四年级-四则运算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具体安排如下: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第一课时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三)自学检测 先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再口算出结果。 21+79-32 36÷6×15 28×5÷70 58-26+44 三、合作探究 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4)让学生说一说,书写时应注意的事项(用递等式、等号对齐等)。 2、指名小结,教师板书: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四、达标训练(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为思考题) 1、口算下列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7÷3×7 45+8-23 28÷4×7 3×6÷9 63÷7×8 35+24-12 2、用小棒摆了8个六边形,如果用这些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几个? 3、某路口1小时内以下三种汽车通过的数量如下表: 这个路口1小时共通过多少辆汽车?(先估算,再笔算) 4、看主题图,你还能提出用两步计算来解答的数学问题吗?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1—3题必做,4题选做,5题思考题)。 1、计算下列各题,注意运算顺序。 49+154-38 120-65+312 78÷3×15 46×15÷23 2、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先借出了46本,又还回了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 3、一箱橙汁12瓶售价48元,芳芳买了3瓶,需要付多少钱? 4、一件儿童上衣48元,一条长裤比一件上衣便宜9元,一条裙子又比长裤贵9元,一条裙子多少钱? 5、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3○3○3○3=1 3○3○3○3=2 3○3○3○3=3 板书设计 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 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