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开发中的海底管道和海洋立管

合集下载

海底管道敷设及海水取水构筑物

海底管道敷设及海水取水构筑物

海底管道敷设及海水取水构筑物摘要:以华南地区某海洋乐园配套的海水取水工程为研究背景,从工程概况、管道材质、海底管道敷设、取水头及取水头构筑物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总结,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海底管道敷设方案以及海水取水构筑物方案,保证海水取水安全可靠。

关键词:海底管道;海水取水;取水构筑物;取水管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华南地区某海洋乐园配套的海水取水工程。

取水系统的布置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海域段取水管,以取水头部为起始点,陆上泵站的提升水池外墙为终点,管道取水采用满管自流方式取水;第二部分为取水泵房;第三部分为陆域段取水管,以泵房出水口为起点,海洋乐园的海水蓄水池进水口为终点。

其中海域段取水管采用2根DN450管道平行敷设,泵站提升水池的池底标高-4.80m,海域段取水管终点处中心标高-3.50m,海域段取水管的海侧起始点位置布置在泥面标高约-7.90m处,单根取水管长度1050m(水平投影长度)。

海域段取水管分为4部分,分别为接泵房处陆域开挖段、穿堤段、近岸开挖段、深海段。

2管道材质海域段取水管道范围为自泵房外墙外边线至取水头端部,共设置2根DN450 HDPE取水管道,管道间距1.0~7.4m,单根管道总长度1050m,两根管道基本等长,总长度约2100m。

管道规格为PE100级,SDR21,电热熔连接。

3海底管道敷设3.1接泵房处陆域开挖段本分段取水管道位于泵房外墙侧至现状堤,此段管道中心标高均为-3.50m,管道采用平坡,管道平均埋深为9.1m,管道需外套钢管。

此处现状地面标高较为均匀,平均标高为5.3m,周围施工条件良好,故铺管方法采用放坡开挖方法,采用三级放坡,坡度为1:2或稳定坡度,两侧采用钢板桩形成止水帷幕。

3.2穿堤段本工程管道进入外海时,需穿越现状土堤一座,此堤规划为防洪堤,本分段取水管道正位于此堤身下。

根据建设时序,本段工程穿堤段先由堤坝施工单位预埋DN700钢套管,取水管道平面长度115m/根,管道中心标高均为-3.50m,管道采用平坡。

海洋导管架平台立管设计方法研究

海洋导管架平台立管设计方法研究

海洋导管架平台立管设计方法研究摘要:本文以在近海某处从现有的2平台到拟定1平台的管道铺设设计为例说明此类设计的过程。

假定1位于2油气生产设备以西大约53km。

1区域的水深是53m。

采用10英寸的全井流管线将1的油气输送到2全套设备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进行管线和立管的基本设计是为1平台到2平台的10英寸全井流管线的详细工程设计提供所有需要的数据和参数。

因此,在管线和立管设计中始终依照本文,用以把握管线立管设计过程中所有设计参数的变化。

关键词:海底管线立管设计平台1 设计准则和标准管线系统的设计优先满足最新的国家标准和ISO/API规范标准。

如果政府或地方当局的法律法规比国家标准更加严格,则优先采用前者。

背离与这些标准的部分应该经客户的同意和批准。

初步的管线和立管系统设计准则应该和国家规范保持一致。

2 系统描述2.1测量参数包括:DGPS卫星数据、地方统计调查数据、基准面移参数2.2平台位置需列出拟定平台的UTM坐标:平台1,东699100.00英尺,北1363600.00英尺;平台2,东867180.83英尺,北1365919.87英尺。

2.3管线和立管工作参数管线和立管工作参数包括公称直径、材料等级、作业状态、管道长度、设计压力、水压试验压力、法兰额定值、最大工作压力、设计温度、最大工作进口温度、流量、设计寿命、最大油气密度、最小油气密度。

2.4生产工具生产工具规定详见参考文献5。

井内流体:井流流体成分和原油属性参照参考文献6。

2.5管线钢属性下面的钢材料属性包括钢的公称直径、钢密度、杨氏模量(E)、泊松比(ν)、膨胀系数、热传导系数、结构阻尼系数。

材料大致包括碳钢、阴极铝合金、混凝土重量涂层、安装接头填充材料(海洋胶泥)、3层聚丙烯、沥青瓷漆,材料密度取值根据不同的材料参照规范选取合适的数值。

2.6环境数据除非另作说明,环境数据都来自于实际工作海域的考察和气象预报数据以及DNV规范中有关的规定。

海底管道清管作业过程中清管器卡堵原因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

海底管道清管作业过程中清管器卡堵原因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

海底管道清管作业过程中清管器卡堵原因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摘要:长距离海底管道清管过程中存在诸多难点。

海管长度增加导致内部杂质累积量增大,清管器运行阻力增加,进而增大清管器卡堵的风险,如何降低杂质累积导致的卡堵风险是长距离海底管道清管的难点之一。

本文以某海底管道为例,就海底管道清管作业过程中清管器卡堵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就如何做好预防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海底管道;清管作业;清管器;卡堵;预防控制措施0前言在海洋石油工程中,海底管道将海上油气田、储油设施或陆上处理终端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海上生产设施的各个环节通过管道形成相互关联、相互协调作业的生产操作系统。

对于海底管道来说,其稳定高效安全运行只管关键,这其中清管发挥着很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然而长距离海底管道清管过程中存在诸多难点,如清管器密封板与海管内壁间存在摩擦损耗,长距离的摩擦损耗影响清管效果甚至出现密封失效导致卡堵,而如何评判清管器密封板的耐磨性能也是长距离清管的又一难点,此外,清管过程中存在多种阻力影响清管器的运行,如何降低这些阻力以及设置准确的输入动力也是长距离清管的难点;清管过程中,准确判断清管器的具体位置以及清管器进入收球筒的时间至关重要,而采用什么方法判断也是长距离清管的难点。

本文结合某清管技术,针对上述难点进行重点分析,为长距离海管清管提供技术指导。

1清管器卡堵原因清管器的受力主要分为两类:动力部分与阻力部分。

其中动力部分包括清管器前后压差力,阻力部分包括清管器重力的轴向分量、清管器前端杂质重量的轴向分量、清管器与管内壁的摩擦阻力。

清管过程中最致命的问题是清管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卡堵。

根据清管器所受外力的计算公式可知,清管器卡堵直接原因是其受到的阻力大于最大推动力。

清管器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下列情况而卡堵在管道内。

(1)管道自身问题。

施工过程中由于外力破坏造成的管道变形;管道上的附属设施,如阀门、法兰、变径管等的内径与管道内径不一致甚至相差很大;管道弯头曲率半径未达到清管要求(弯头的曲率半径应≥1.5D);管道焊接施工结束后管道内壁焊瘤未及时清除;管道施工后期,在管道整体焊接时不慎遗留在管道中的较大杂物。

深水油气田开发中的中深水输送概念[1]

深水油气田开发中的中深水输送概念[1]

第36卷第3期深水油气田开发中的中深水输送概念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子课题“西非深水海上典型油气田开发工程模式研究”(2008ZX05030-05-05-03)!!!!!!!!!!!!!!!!!!!!!!!!!!!!!!!!!!!!!!!!"!!!!!!"!!!!!!!!!!!!!!!!!!!!!!!!!!!!!!!!!!!!!!!!"!!!!!!"何宁1;王桂林2,段梦兰2,李婷婷2,冯玮3,刘太元3(1.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300451;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海洋油气研究中心,北京102249;3.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北京100027)摘要:海上油气的勘探与开发已经转向深海,深水油气管道是深水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面临诸如流动保障、高温高压和低温环境等技术难题。

文章着重介绍了国外在深水油气田开发中应用的中深水管道输送概念,包括Trelline 方案和GAP 方案(重力驱动管道),论述了它们的技术特点,列举了一些应用实例,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深水开发;油气管道;中深水;概念设计中图分类号:TE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206(2010)03-0033-050引言深水油气田开发是当前海上油气勘探与开发的发展趋势,随着大型海上深水油气藏的不断发现和深海开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海上油气的勘探与开发正在由浅水向深水的方向转移。

当前,深水油气田开发最活跃的地区是墨西哥湾、巴西海域和西非海域,而西非被认为是深水开发最具前景的地区。

在深水和超深水条件下,深水油气田的开发将面临许多技术挑战,如流动保障、水下生产系统、立管系统、水面生产结构、输送系统等的技术问题。

深水油气田的开发对油气管道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如流动保障、低环境温度、高温高压(HP/HT )等。

对生产或注入立管、钻井立管、完井或修井立管以及不同类型混合立管等的设计和安装的要求也极高。

海底管道立管检测技术及近海平台立管检测方法选择分析杨树亮

海底管道立管检测技术及近海平台立管检测方法选择分析杨树亮

海底管道立管检测技术及近海平台立管检测方法选择分析杨树亮发布时间:2021-09-03T09:01:39.10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5期作者:杨树亮[导读] 海底管道及近海平台管道的品质将直接决定整个海域管道系统的安全性,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其立管进行品质检测。

中石化胜利海上石油工程技术检验有限公司山东东营 257000摘要:海底管道及近海平台管道的品质将直接决定整个海域管道系统的安全性,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其立管进行品质检测。

尽管无法对立管系统进行全方位的全天候实时监测,可片段性检测所获取的信息,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反馈海水管道及近海平台管道系统的缺陷。

常用的立管无损检测方法包括直接观察进行无损检测、利用超声波进行无损检测、利用电磁感应进行无损检测、利用电场进行无损检测、利用磁场进行无损检测、利用射线进行无损检测等等。

下文我们就针对这些方式的优缺点展开具体分析,找出更加符合海底管道立管及近海平台立管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海底管道立管检测技术;近海平台立管检测方法;选择分析1.海底管道立管及近海平台立管检测方法选择的依据为了不影响立管系统的正常使用和不破坏立管系统的整体性,一般采用无损检测的方法完成缺陷检测。

无损检测是一种物理性质的检测方法,主要通过应用超声波、电磁感应、电场、磁场、射线等物质的物理性能来实现检测目的。

在不破坏立管系统原先品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全面检测。

这种物理性质的检测过程并不会削弱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反而会更加准确的反馈立管系统的缺陷程度,此外还可以精准定位缺陷存在的具体位置以及范围的大小,有些检测方式还可以深入反馈缺陷的成因。

无损检测相对于破坏性检测有诸多优势,最明显的当然是可以在检测过程中确保海底管道立管系统及近海平台立管系统的完整性,确保其性质不变性和性能稳定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管道系统的正常运作;其次无损检测相对于破坏性检测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更大范围的适用性,能够在几乎所有材质和形状的立管系统检测中发挥作用;再者无损检测对于立管系统原材料的限制几乎为零,立管系统投入使用之前、使用过程中以及操作结束之后的任意时刻都可以进行无损检测。

海洋工程第9章 钻井和生产立管

海洋工程第9章 钻井和生产立管

第九章钻井和生产立管James Brekke GlobalSantaFe公司, 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市Subrata Chakrabarti Offshore Structure Analysis有限公司, 美国伊利诺斯州普兰菲尔德市John Halkyard Technip Offshore有限公司,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市9.1概述立管常用来容纳压井液(钻井立管)并从海底向平台运送碳氢化合物(生产立管)。

立管系统是海上钻井和浮式生产作业的一种关键部件。

在本章中,9.2节涵盖了在可移式海洋钻井装置(MODU)的浮动钻井作业中的钻井立管,9.3节则阐述了浮式生产作业中的生产立管(以及钻井立管)。

对于许多浮式海洋结构,立管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装置。

立管把浮式钻井/生产设备与水下井连接起来,对油田安全作业至关重要。

对于深水作业,立管设计是最大挑战之一。

当在浮式钻井作业中使用时,钻井立管是MODU作业的管道。

尽管大部分时间处于连通状态,但钻井立管在它们的寿命期间经受了反复部署和回收作业,并且受到恶劣天气下紧急解脱和悬挂的意外事故影响。

当今正应用的生产立管包括顶部张紧生产立管(TTR)、挠性管钢悬链线立管(SCR)和自由直立生产立管。

现今,用于深水和超深水的超过50种不同的立管方案正在发展中。

一些最常见的立管方案如图9.1所示。

根据Clausen和D’Souza(2001)的统计,当今有超过1550种生产立管和150种钻井立管正在使用中,连接在各种各样的浮式平台上。

大约85%的生产立管是挠性立管。

挠性立管用于不超过1800m水深的水域,而顶部张紧立管和钢悬链线立管则用于水深达1460m水域。

世界上最深的生产立管是在巴西1853m 水域里用于Roncador Seillean FPSO的立管,该立管同时用于钻井和早期生产。

钻井立管则正在大于3000m水深中使用。

图9.1 立管方案示意图[Clausen 和D’Souza,Subsea7/KBR(2001)提供的图片] (STANDARD FLEXIBLE RISER CONFIGURATIONS-标准挠性立管结构;Steep Wave-陡波;Lazy Wave-惰波;Free Hanging-自由悬挂;Steep S-高弯度S 形;Lazy S-低弯度S形;Chinese Lantern-中国灯笼;ALTERNATIVE FLEXIBLE RISER CONFIGURATIONS-可选择的挠性立管结构;U-Shape-U型;Fixed S-固定S形;Camel S-驼峰S形;Tethered Wave-系缆波;Tethered S-系缆S形;Lazy Camel-惰驼峰)顶部张紧立管是细长的垂直圆柱形管,安置在海面或海面附近,并延伸到海底(参见图9.2)。

海洋平台海底管道立管环空区域封堵灌浆防腐施工工艺

海洋平台海底管道立管环空区域封堵灌浆防腐施工工艺

海洋平台海底管道立管环空区域封堵灌浆防腐施工工艺摘要:因早期海洋平台海底管道立管设计建造的是单层结构,立管外护管往一直通到海底,造成海水进入海管与外护管间环空区域,长期存在海水冲刷导致潮差区的海管外部腐蚀。

经内窥镜排查后发现该结构形式的海底管道立管结构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情况。

将海管立管环空区域填充满高性能灌浆材料,待固化后防止海水,起到隔离海水防腐的作用。

关键词:海底管道立管;环空区域;灌浆防腐,高性能灌浆材料1、海洋平台海底管道立管环空区域封堵灌浆材料选型1.1高性能灌浆材料高性能灌浆材料是一种配以多种添加剂的无机超细微粒组成的水泥材料,满足DNV-OS-C502,Offshore Concrete Structures,2012标准要求,材料通过检测后出具认证报告并通过DNV船级社认证。

且符合以下条件要求:(1)高性能灌浆材料流动性:初始流动性大于300mm,120分钟流动性大于280mm,240分钟流动性大于240mm;(2)高性能灌浆材料凝固时间:在环境温度24℃条件下,初凝时间大于8小时,终凝时间大于10小时。

温度越高,初凝时间越短;(3)高性能灌浆材料强度:试验在150×300mm罐体内压缩强度大于110MPa;(4)高性能灌浆材料蠕变系数:28天蠕变系数小于0.52,140天蠕变系数小于0.62,365天蠕变系数小于0.72;(5)高性能灌浆材料其他技术参数:沁水率为0,含气率小于2%,比重大于2.35,静态弹性模量大于52GPa。

1.2 封堵设备及密封工具材料(1)环空封隔器:采用套筒模式使用机械机关驱动的锚固装置,其设计最大承载重量超过3吨,套筒向外伸长的张力抓,抓住护管的内壁且不能伤及内管壁,在海管环空区域的水下至少1米处完成锚固安装。

环空封隔器的设计直径应满足直径间隔4寸宽度,再减去内外管两个管壁的尺寸宽度,以便能卡在内外管环空空隙区域空间内;(2)两端封口板:材质为316不锈钢的环形圈板,用于海管立管环空段下上端封口,下端封口板防止高性能灌注材料漏入海里,上端封口板防止灌浆材料漫出环空区域内;(3)水下堵漏球:一种快干灌浆材料容量包,常温下5分钟之内固化,可实现水下固化封堵,球体直径大于10cm ,渗水率1GPM以下;(4)环氧粘接层UW:主要材质为聚乙烯,具有良好的柔韧性适用于海水以及潮湿的工况,自流平设计,零VOC, 耐化学腐蚀,耐磨,完全固化时间不得多于24小时。

海底管道气体运输中的水下管道安装技术

海底管道气体运输中的水下管道安装技术

海底管道气体运输中的水下管道安装技术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海底管道气体运输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海底管道安装技术因此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是将气体从沿海或海洋天然气资源走向陆地市场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讨论海底管道气体运输中的水下管道安装技术的关键成果和挑战。

一、管道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水下管道安装之前,必须进行详尽的准备工作,例如进行地质勘探、环境评估和风险评估。

地质勘探将确定管道的确切位置和地质条件,以便选择合适的安装方案。

环境评估将帮助确定管道安装是否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风险评估则旨在确定任何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管道的安装方法1. 立管式安装方法这种方法是最常用的管道安装技术之一。

它涉及到将管道的一端从海床上升起,然后沿着一条预定的路径铺设到目的地。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浅的水域和相对平缓的海床。

岩石、沙质或海床底部的凹凸不平可能会对立管式安装方法造成一定的挑战。

2. 滑道式安装方法滑道式安装方法适用于较深的水域和复杂的海床条件。

它涉及到将管道通过滑道或特殊的装置从安装船上滑下,然后下沉到海床。

这种方法需要高度的技术精确度和船只的稳定性。

此外,滑道式安装方法还可以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干扰,因为安装船不会直接接触到海底。

3. 固定式安装方法固定式安装方法适用于在海底结构物上安装管道的情况,例如油井、海洋风电场和海底液化天然气接收站。

这种方法涉及到使用支架、锚链或螺栓将管道固定在结构物上。

固定式安装方法能够提供安全稳定的支撑,确保管道在恶劣的海洋条件下的运行。

三、挑战和解决方案在海底管道安装过程中,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克服。

首先是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例如海床不规则性、沉积物和潮汐力的变化。

这些都可能导致管道的移位、破裂或泄漏。

解决这一挑战的一种方法是进行足够的地质勘探,在设计和安装管道时考虑到这些因素。

此外,使用耐腐蚀材料和防腐涂层可以提高管道的寿命和安全性。

其次,气候条件可能在管道安装中带来一些困难,例如风暴和海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管道;立管;海洋;深水;油气;技术;海底;中国海
(一) 引 言
图1 巴西深水开发趋势
近年来,深海开发中的油气勘探和生产活动大大增加,与几年前相比水深增加了一倍。海洋工业正在更深 的海域中建造生产系统,更多地采用新技术并较大程度地发展现有技术。这是世界上海洋石油天然气工业 发展的总趋势,如墨西哥湾(GoM)、西非(WoA)、巴西和北海。图1所示为巴西的深水开发趋势,从 中可以看出油气开发海域正变得越来越深。这也是中国海洋工业的实际情况。回溯到60年代末期,当海洋 工业刚从渤海湾起步时,该地区典型水深约为20米。到了80年代末期,在南中国海的联合勘探和生产开始 在水深100米到400米的范围内进行。最近的勘探活动显示在南中国海水深约600米处发现了油气资源。油
2004-3-22
文章编号
页码,3/17
图4 管道种类-单壁管道、PIP和集束管道
图3 海底管道定义
除去按管道的用途划分还有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按管道横截面的结构分类,即单壁管 道、管中管管道(PIP)和集束管道,如图4所示。
单壁管道是最普通的,在海洋和岸上都有广泛的多用途应用。它能用于输出、油田生产/测试、注水 等。
管中管和集束管道系统的主要特征是管道具有同心的内管和外管。内管或套管内的管道运输生产的流 体并且绝热,同时外管(或承载/外套管管道)提供机械保护。
许多最近在北海和墨西哥湾发现的高温高压(HP/HT)的油藏使用管中管和集束管道系统作为现有平 台海底回接管道的一部分,特别是在有很高的绝热要求时。不仅油藏条件越来越苛刻,管道的绝热要求可 以预防在产品沿管道冷却时蜡状物和水合物的形成。这种类型的生产管道也广泛地用于中国海域,如渤海 湾。
不管海洋油田开发采用何种浮式方案,都需要使用管道/生产管线和立管,它们是海洋基础结构的关 键组成部分。管道和立管是深水开发比较复杂的方面,如图2所示。
图2 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开发中的生产管线和立管
首先,本文以实际海洋油田应用为重点描述了深海管道和立管的基本概念,特别关注了它们在中国海域应 用的潜力。深海管道和立管的更详细的讨论在三个单独的关于工业设计标准选择、工程解决方案、海上安 装的章节中论述。对不同的管道和立管概念进行了对比并指出了它们的优缺点。给出了不同的例子来描述 大致的概念。最后作出结论,某些管道和立管方案非常适合于中国海域的深水油气开发。
/2002paper/47.htm
2004-3-22
文章编号
页码,2/17
气开发的目标水深每年都在增加。考虑到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因素,深水开发的挑战需要创新的思想和 观念、先进的工程方法、新型材料和焊接技术。
作为独立的深水开发项目,它是石油天然气工业的重点,在开始阶段开发方案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前 期的方案正确选择是最重要的,由于它的改变是耗资最大的。这点适合于所有的系统组成部分特别是立 管,因为它是海底生产系统和浮式装置之间的关键连接。基于对系统性能的实际的、正确的评价作出决策 是势在必行的,而不是依靠直觉。这种评价不仅要理解技术细节和每种设计的功能限制,也要分析每种设 计的相关可靠性,它们的接口要求和成本等。
文章编号
页码,1/17
文章编号:1000-4882(2002)S-00238-14
深水开发中的海底管道和海洋立管
宋儒鑫
(国际海洋工程师协会)
摘要
随着中国海洋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油气资源在水深约500米的深水区被勘探和发现。不管用于处理的浮 式装置采用什么类型,海底管道和海洋立管始终是海洋基础结构中的关键部分。本文探讨了在中国海域具有重大应用潜力的 各种各样的管道和立管概念,重点论述了类型选择、工业标准、工程挑战、解决方案和海上安装。不同类型间进行了简单的 对比,给出几个例子展示了所提出的概念。最后得出结论,某些管道和立管方案在中国的深水开发中是非常有潜力的和可行 的。
目,并将BP在墨西哥湾的这个深水开发工程与Houston市区进行了对比。这个水深达1650米的工程总共使 用了14根顶端张紧型立管(TTR)和11根钢悬链线立管(SCR)。
(三)工业设计标准和软件
管道设计标准的选择主要依靠下列因素: z 政府要求 z 管理机构要求 z 客户选择 z 油田地理位置 1. 海底管道设计标准 海底管道设计最常使用的设计标准如下: z DNV OS F101 (2000): “Submarine Pipeline Systems” z API RP 1111 (1998): “Design,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Offshore Hydrocarbon
Pipelines – Limit State Design” z BSI BS 8010 (1993): “Code of Practice for Pipeline – Part 3. Pipeline Subsea: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z ASME B31.8 (1992): “Code for Gas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Piping Systems” (1994 Addendum) z ASME B31.4 (1992): “Code for Liquid Transportation System for Hydrocarbons, Liquid Petroleum
Gas, Anhydrous Ammonia and Alcohol’s” z ABS (2001): “Guide for Building and Classing Undersea Pipelines and Risers” 原理上,设计标准可以分为两类,即: z 基于极限状态的可靠性设计(载荷抗力因素设计-LRFD) z 常规许用应力设计(工作应力设计-WSD) 最成功的、在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极限状态设计标准是DNV OS F101,它以SUPERB (Jiao, et al, 1996) 的 联 合 工 业 项 目(JIP)为 基 础,是 由 挪 威 海 洋 技 术 中 心 发 起 的。第 一 个 该 类 型 的 设 计 标 准 在 1996 年 由 DNV正式发布。 LRFD方法引进了一些用于不同损坏模式的不同参数的安全系数。WSD方法仅用一个安全系数覆盖所 有的不确定性。原理上,LRFD方法不保守一些,可以导致更小的管道壁厚和相应地减少材料成本。这是 以在一致方式下保持同样或更高的安全等级为条件的。有许多文章解释这些细节,如Song, et al (1998,
图8 墨西哥湾的HM深海工程
图6描述了用于北海挪威海域的柔性立管方案。在该油田开发中使用了大量的柔性立管和柔性海底管线。
/2002paper/47.htm
2004-3-22
文章编号
页码,5/17
图7 墨西哥湾Diana深水开发工程中的SCR
图7描述了一个墨西哥湾深水开发工程采用的SCR方案。 图8显示了一个由CSO-Aker Engineering公司承担工程、采购、建造和安装(EPCI)的深水开发项
的钢悬链线立管(SCR)、顶端张紧的立管(TTR),惰性S立管,陡峭型S立管,惰性波浪立管、陡峭型
波浪立管等。对应深水生产的需求,也可以采用新型结构,如顺应式垂直通路立管(CVAR),(多孔)
混合立管。
图5描述了位于西非的安哥拉的一个深海开发工程的油田体系结构。它涵盖了立管概念相当大的范
围,如TTR、SCR、塔式立管、柔性立管、柔性卸载跨接管。
/2002paper/47.htm
2004-3-22
文章编号
页码,6/17
1999), Zimmerman, et al (1992), Bai and Song (1998) and Sotberg, et al (1992, 1994)。 2. 海洋立管设计标准 尽管立管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它只是在近些年来随着深水技术的发展而产生了巨大的进步。早期立管 的主要结构是钢铁生产管线的简单延伸,通常在导管架腿柱上夹紧。早期的立管设计以独立的管道标准为 基础,只是采用不同的安全系数而已。 深水开发需要新方案和新技术来处理在浅水开发中遇不到的挑战。为了解决深水立管技术也需要一个 新型的工业立管设计标准。第一个立管设计标准是API RP 2RD,然后是DNV OS F201。这两个标准仍然是 海洋立管仅有的设计标准,如下: z API RP 2RD (1998): “Design of Risers for Floating Production Systems and Tension Leg Platforms”,
(四)海底管道和海洋立管的工程步骤
1.设计阶段 海底管道和海洋立管的设计通常按以下的步骤进行: (1)概念设计 该阶段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技术可行性,确定下一设计阶段所需的信息,进行资本和进度估计。这 经常称作“方案选择”。 (2)初步设计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材料选择和确定壁厚;确定生产管线和立管的尺寸;执行设计标准检查;准 备MTO和授权应用。基本方案需要在这个阶段定稿,也称作“确定阶段”。 (3)详细设计 该阶段的所有设计工作需要足够详细以进行采购和制造。而且,工程过程、说明书、MTO、测试、勘 测和制图需要全面开展。这个阶段也称作工程“执行阶段”。 2. 设计流程 设计流程的主要目的是以运行数据(如设计压力和温度、油田数据和产品处理数据)为基础确定最优 化的管道和立管设计参数。在这些参数中,下列参数是最重要的:
(二)方案选择
1. 海底管道/生产管线系统 在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中管道有多种用途。下图描述了海 洋管线的通常定义,包括下列内容: z 运输管道 z 油田产品输送测试/生产管线 z 水和化学制品注射管线 z 生产管线和立管之间的连接短管
/2002paper/47.htm
First Edition z DNV OS F201 (2001): “Dynamic Risers” 此外,一些由管理机构发布的标准对立管设计作了一些扩展,如ABS (2001)。 3. 工业软件 最常用的通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FEA)软件包括: z ABAQUS:通用FEA程序 z ANSYS:通用FEA程序 此外,还有相当多的专为管道开发的软件,如: z PIPSIM和OLGA:多相流计算程序 z PIPSTAB:海底管道稳定性分析程序 z PONDUS:浪流引起的海底管线动力响应(APA) z OFFPIPE:海洋管道安装分析程序 下面列出的是用于立管分析的已高度商业化和知名的工业软件: z Riflex : Norwegian Marine Technology Center (Marintek) z Flexcom 3D : MCS International (Ireland) z Orcaflex : Orcina Ltd. (UK) z SHEAR7 : MIT (USA) 软件的选择由工程需求决定。现在,软件的界面设计地很友好,新手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会使用。然 而,精通软件和掌握管道、立管工程的深入知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