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人先进事迹材料—戴民汉教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候选人戴民汉同志情况介绍

戴民汉教授,厦门大学海洋科学学科杰出的中青年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之一,“长江学者”特聘教授、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兼职研究员,“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任教育部科技委地球科学和资源环境学部第5、6届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一、十二届专家评审组成员、国际GEOTRACES计划(SCOR)国际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SOLAS计划(IGBP/SCOR)国际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Biogeosciences》(EGU)、《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Acta Oceanologica Sinica》等SCI-E杂志编委。获第七届福建青年科技奖、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十一届运盛青年科技奖、200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戴民汉教授是一个有科研理想并忠实于理想的人,更有孜孜不倦追求科学真理的热情。1998年回国后,组建厦门大学海洋碳循环研究组。通过实施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2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等课题,完善实验设备、建立与国际接轨实验方法和技术、规范运行机制、营建民主科学氛围;搭建起良好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科研平台,培养、组建了一支多学科交叉、精干、年轻有为、在国际学术界有一定地位的海洋碳循环研究队伍。基于此广泛地开展国内外合作,在南海开展了与国际同步、较为系统的海洋碳循环研究,揭示了低纬度陆架边缘海二氧化碳CO2源汇作用的初步控制机制、河口区极高CO2分压及其在全球碳循环中的意义,并据此质疑了从单一海区直接外推至全球陆架海的结果(Science, 2004),这对于正确认识和全面评价世界陆架边缘海的源/汇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际一流SCI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这些期刊包括Scienc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Earth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 等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的顶级期刊,并被SCI刊物论文广泛引用;近年来应邀在第九届国际河口生物地球化学研讨会(2006)、第三届SOLAS(上层海洋与底层大气研究2007)开放科学大会、化学海洋学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 (2007) 等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

当下气候变化引起了全球科学家的关注,作为有责任感的海洋科学家戴民汉教授组织领导了“中国近海碳循环、调控机理及生态效应”的“973计划”项目。该项目拟为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理论支撑;通过确定中国近海碳源汇格局及对我国总CO2收支贡献的研究,为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及减排义务谈判中提供关键数据和科学支撑;分析预测中国近海碳通量在未来百年内的变化趋势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为国家制订相关应对策略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对海洋科学事业的热爱和科学家的使命感,戴民汉教授一直怀着发展海洋事业的理想。理想的力量推动他不断跨越阻碍,努力攻坚,一步步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