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文景观旅游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层
庐山龙首崖
台 湾 清 水 断 层 崖
(二)节理与褶皱景观
节理是没有使岩块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表现为岩石上有规律的、纵横交错的裂隙。垂直 岩面上的节理有观赏价值。节理构造还可形成一 些奇特的自然景观,如玄武岩冷凝过程中形成六 方柱状节理,经过随后的侵蚀作用,便会在地表 形成一个个六方形石柱。在垂直节理的控制和影 响下,可侵蚀形成悬崖峭壁或石峰景观,花岗岩 经过球形风化作用可形成“石蛋”等岩石形态。
涝山,属 于中低山。 绝对海拔 为1130米, 相对高差 在5001000米之 间。
普陀山,属于低山。相对高度在200-500米之间。
丘陵:绝对 海拔为200500米,相对 高差为50200米。这是 广西丘陵地 区的梯田。
(三)峡谷景观
峡谷是指谷地狭窄,谷坡陡峻的景观类型。峡 谷的横剖面多呈“V”形,主要分布于河流上游地 区,其形成与一定的构造作用有关,但主要是由 流水的侵蚀作用所造成。峡谷之美在于“险、雄、 幽、隐”,也包括造型美和文化景观美。
云南腾冲火山群远眺
美国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
威 苏 维 火 山 喷 发
二、地貌类旅游资源
(一)地貌的类型
按形态分:山岳、平原、高原、盆地、
丘陵。
五种基本地貌类型中,山地旅游价值最
大、最突出、最集中。
按岩石性质分:花岗岩、丹霞、喀斯特、
风沙等地貌。
(二)山地 山地是对许多山的统称,它由山岭和山谷 组成。其特点是具有较大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 度。 1、按高度分类:极高山:海拔5000米以上; 高山:海拔3500米—5000米;中山:海拔1000 米—3500米;低山:海拔500—1000米;极低 山:海拔500米以下。 2、按照旅游目的(功能)分:登山探险型和 休闲观光型山岳。

三、地文景观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1.决定旅游活动开展的难易程度 2.造就重要的构景要素(构成旅游景区的基本 骨架,是自然旅游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对 其他旅游资源有深刻的影响) 3.体现旅游地的总体特征及观赏效果
四、地文景观的旅游功能 1、审美功能 2、科普教育功能
3、运动与探险功能
4、康体健身功能
•在生物参与下的机械、化学破坏过程,则称 为生物风化。
•剥蚀作用也称为侵蚀作用,是指流水、风、 冰川运动等外营力,对地表岩石、土壤的破 坏作用,使岩石破碎,并使碎屑物质离开原 地。
•最常见的是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两种类型。 •搬运作用是指岩石经风化、剥蚀后形成的 部分碎屑物质在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 外力的作用下离开原地,被移动至其他地方 的过程。
海拔大 于5000 米的最 高山, 山体在 现代雪 线以上。
高山:绝对海拔3500-5000米,相对高度大 于1000米。这是四川的岷山景观。
高中山:绝对海拔在1000-3500米,相对高度 大于1000米,这是我国的秦岭山脉景观。
安徽九华山,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绝对海拔为 1342米,相对高差在200-500米之间,应为低中山。
剥蚀作用
风力搬运作用
水力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是指被搬运的物质,随着环境的 变化,外营力逐渐减弱,发生沉积,称为沉 积作用。通常情况是较粗的物质先沉积,愈 细的物质后沉积。
•成岩作用是指泥沙或碎屑物沉积后在上覆 沉积物压力和温度作用下,逐渐固结、脱水, 并进行重结晶和胶结,从而形成坚硬的新的 沉积岩石的过程。
土石山区河道沉积
3、地质作用与地文景观的形成
•多样的地形是在地球内外营力作用下共同塑造而 成的。 •地壳垂直、水平运动对地貌形成影响显著,地壳 大规模抬升和沉降形成巨大的隆起和凹陷,在地 貌形态上表现为高大山地与高原和深切的谷地与 盆地。
•内营力作用塑造了地球表面大的基本构造形态, 增加了地表的高差起伏。 •外营力的作用过程对高起的地表进行夷平,对凹 陷的盆地进行填高,总的趋势是削高填低,减少 地表的起伏,使地表趋于和缓。
(三)地层剖面景观
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 成层岩石的总称。含有生物化石遗迹的 地层,为研究生物演化及地质环境变化、 地球发展历史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佐 证。

新疆库姆塔格沙漠,极具价值的连续地层剖面
地层剖面是地球环境演变的忠实记录者,每一次地球大的环境演 变在地层中都相应有沉积记录,研究黄土、冰川、沙漠等地球表 面环境,地层剖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蜀龙群
(五)地震遗迹景观
地震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 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强烈地震的发生一方面 可以改变自然面貌,形成堰塞湖、断层崖等 地震遗迹风景区。另一方面,由于地震的破 坏性使建筑物倒塌、形变,形成地震遗址这 种特殊的灾害景观。
(六)火山活动遗迹景观 在地球漫长的演变历史进程中,岩浆侵 入与火山活动频繁发生。岩浆喷出地表的地 方常形成火山。火山爆发是世界上最宏伟壮 观的自然现象之一。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 长白山区,台湾、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 腾冲及山西大同等地就有这种景观类型。
•地壳中已经形成的岩石,由于温度、压力等环境的变 化,使其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种 促使岩石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 形成的新岩石称为变质岩。
侵 入 岩 和 喷 出 岩
•地震是大地的快速震动,属地壳运 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当地球运动变化 所产生地应力超过岩层或岩体所能承 受的限度时,就会使地壳发生断裂或 错动,同时将受力时积累起来的巨大 能量骤然释放出来,并以纵波和横波 形式的地震波向四周传播,从而引起 地表的震动成为地震。
节 理
玄 武 岩 冷 凝 过 程 中 形 成 六 方 柱 状 节 理
•岩层在侧方压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弯曲叫褶曲。 褶曲仅指岩层的单个弯曲,而岩层的连续弯 曲则称为褶皱。 •岩层剖面上出现的褶皱,有奇特的观赏价值。 褶皱构造与许多山脉、盆地的形成密切相关, 影响矿产资源的形成,因此,褶皱成为专业 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对普通游客开展科普教 育的内容。如我国嵩山的褶皱构造成为地质 旅游的重要景点,吸引着国内外的学者和游 客。
4、影响地貌形成的因素 地质作用是地貌形成的主要条件; 组成地表的岩性和地质构造,对地 貌发育也有影响; 人类活动也会影响地貌的形成。
二、地质作用与地文景观形成的关系
•地文景观的形成与地质作用密切相关。
•地质作用:引起地表形态、地质构造 和地壳物质组成不断变化的作用。
•引起这些变化的各种自然动力叫地质 营力。 •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营力 作用和外营力作用
峡谷的规模影响游人的观感。大河上游一般 发育有较大规模的峡谷,具有高峡阔水的特点, 让人感觉气势磅礴,雄伟壮丽。而小规模的峡谷, 由于谷深有限,谷底流水潺潺,加以空间狭窄、 曲折,视线不畅,因此更多的是给人一种深邃、 幽静的体验。
V型谷
长江三峡
雅鲁藏布江峡谷的大转弯
虎跳峡
(四)花岗岩地貌 花岗岩是分布广泛的酸性侵入岩,侵入近地 表处冷凝而成,岩性固结坚硬,基本不透水, 造型丰富;可分为花岗岩山体、花岗岩丘陵 和花岗岩石块等类型。 在我国的众多名山中,由花岗岩所构成的山 丘旅游地数量做多,南北方均有分布,以东 部沿海地区最为集中。如千山、泰山、崂山、 华山、九华山、衡山、黄山、鼓浪屿等。
5、文化旅游功能
雄、奇、险、秀、幽、旷、奥、野的形象美
黄山天下“奇”
峨眉天下“秀”
青 城 天 下 幽
武陵天下“奥”
九寨天下“野”
山色之美
山色之美
西藏的傍晚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的傣族科普导游员(中) 在为几名游客介绍一种听到歌声会跳舞的植物“跳舞草”。
第二节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类型
在岩溶作用、重力崩塌以及地面塌陷作用 下,可发育成各种洞穴、天坑等自然奇观。 内力的隆起和外力的剥蚀,内力的下沉和 外力的堆积,总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发展。 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时空结构层 次中,各种内力和外力的组合、配合形式 各不相同,地貌形成发育的过程、方向、 规模和表现形式等也不一样。导致地貌类 型的多样性和地貌的区域差异性。
•岩浆是地壳深部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硅酸岩熔融体, 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岩浆沿着岩石圈破裂带上升 而侵入到地壳,称为岩浆侵入活动。岩浆上升到地壳 一定位臵未达地表就冷凝成岩,称为侵入岩;岩浆喷 出地面,称为火山活动或喷出活动,由此冷却凝结而 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 •岩浆热为地热资源提供着丰富而巨大的热源,温泉及 矿泉水已为人们广泛利用。
第二章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
第一节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概述
一、地质作用与地貌的形成
1.地质:地壳的物质组成及其结构。例:岩石、 岩层。 2.地貌: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即地形。如山地、 高原。 3.地文景观:地球内外营力综合作用于地球的岩 石圈而形成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总称。其中能对 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就 是地文景观旅游资源。
wk.baidu.com
湖北地质自然保护区(湖北宜昌莲坨震旦纪剖面)
(四)生物化石景观 地球上生存着种类繁多的生物,这些生物 死后被迅速地掩藏,与空气隔绝,经过长时 间的炭化,或与碳酸钙、二氧化硅等物质进 行交换、充填等石化作用变成岩石,成为今 天看到的化石。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 地质时期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化石 可以分为古植物、古动物和古生物遗迹3个大 类。
1、内营力作用 内营力作用也称内力作用,是指地球内 部能量如热能、压力等所产生的作用,主 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和地震。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2500万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 海,而今隆起为海拔8848.13m的世界第一高峰,现在 仍然以每年18.2mm的速度在上升。这种巨大的垂直运 动与印度地壳(板块)和亚欧地壳(板块)间的相对水平运 动和挤压相关联。地壳运动十分缓慢,不为人的感官所 能察觉,只是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才显示出极大的变化。
(五)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指红色砂、砾岩层在 垂直节理控制下,经长期风化剥离和 流水侵蚀发育而成的各种奇峰怪石的 总称。 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 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以中国广东省 北部丹霞山最为典型,故名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分布区常是奇峰林立、景色瑰 丽,丹霞区沿垂直节理崩塌的陡崖使巨厚的 红色砂、砾岩层暴露无遗,对研究、恢复红 色盆地的古地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国标中分为综合自然旅游地、沉积与构造、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自然变动遗迹和岛礁五个亚 类。 一、地质过程形迹(地质类旅游资源)
地质遗迹: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 时期,由于地壳内外营力的地质作用、形 成和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 的地质自然遗产。
按照形成原因、自然属性分五类: 1. 有重要观赏和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 地貌景观 2. 有重要价值的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 3. 有重要价值的古生物化石及其产地 4. 有特殊价值的矿物、岩石及其典型产地 5. 有典型和特殊意义的地质灾害遗迹
•伴随着地貌起伏形态的形成,其他地文景观 随之出现。如隆起山脉往往出现断裂、节理、 褶曲等地质构造形迹,并有岩浆活动和变质 作用发生;相对沉陷地区堆积深厚的地层, 富含动植物化石。 •沉陷作用可导致海侵现象,使原来的沿海丘 陵变为岸外岛屿。风、水等外营力的侵蚀、 堆积作用可形成独特的蚀余地貌,沙石堆积 地貌,在一定岩石岩性的配合下可形成独特 的象形山石地形,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2、外营力作用
•外营力作用,主要由来自地球外部 的太阳能所引起。 •具体表现:风化作用、剥蚀作用、 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风化作用是指地壳表层岩石和矿物在太阳辐 射、大气、水及生物作用下,使物理性质和化 学性质发生变化,并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由于温度的变化及水的冻结融化使岩石产生 机械破碎的过程称为物理风化; •由于大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等作用通过 化学反应而使岩石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过程, 称为化学风化;
(一)断层景观
断层是指岩层或岩体沿断裂面发生较 大位移的一种地质构造类型。断层面两侧 发生显著位移的岩块称为断盘,根据断层 两盘相对位移的关系,断层可分为正断层、 逆断层、平移断层等类型。断层往往可造 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如河流的流向变化与 河流袭夺,断层线两侧显著的地貌变化, 陡峻的断层崖,神奇的飞来峰现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