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021年高考政治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2021·河北高考真题)马克思指出:“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这体现了( )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

②思想变革是时代变革的先导

③生产方式对整个社会生活具有决定作用

④社会历史是由有意识的人的活动构成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详解】

①:马克思指出要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去解释意识,而不是以意识为依据,表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①符合题意。

②:思想变革是时代变革的先导,与马克思强调的“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它的意识为依据”相悖,②不符合题意。

③: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马克思指出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中去解释意识,而不是以意识为依据去判断一个变革时代,表明生产方式对整个社会生活具有决定作用,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强调社会意识离不开社会存在以及生产方式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涉及社会历史的构成,④排除。

故本题选B。

2.(2021·湖南高考真题)某校学生深入到一家工厂进行劳动体验。劳动结束后,甲同学说:“工人叔叔们教会了我们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乙同学说:“工厂的劳动让我体会到生产工艺的魅力,今后要努力学好本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从同学们的感言中,我们认识到( )

①实践活动获得的知识总是高于书本知识

②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③劳动是深化和拓展书本知识的重要途径

④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详解】

①②:实践活动获得的知识也有错误的,不一定高于书本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不一定都要通过实践。这两个选项的说法都太绝对,①②排除。

③:“工人叔叔们教会了我们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说明劳动是深化和拓展书本知识的重要途径,

③正确。

④:“工厂的劳动让我体会到生产工艺的魅力,今后要努力学好本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这说明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④正确。

故本题选D。

3.(2021·广东高考真题)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每个人在他生活中都经历过不幸和痛苦,有些人在苦难中只想到自己,他就悲观、消极,发出绝望的哀号;有些人在苦难中还想到别人,想到集体,想到祖先和子孙,想到祖国和全人类,他就得到乐观和自信,”其中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

①价值观源自于对个人生活遭遇和处境的反思

②价值观对社会与人生有重要的驱动和制约作用

③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基于个人利益形成的价值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C

【详解】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历史条件,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一定的社会意识,决定价值观念的形成,故①错误。

②③:“有些人在苦难中只想到自己,他就悲观、消极,发出绝望的哀号;有些人在苦难中还想到别人,想到集体,想到祖先和子孙,想到祖国和全人类,他就得到乐观和自信。”说明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有重要的驱动和制约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故②③正确。

④: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C。

4.(2021·浙江高考真题)漫画《“高”度重视》(作者:于昌伟)意在提示我们( )

①观察事物要仔细②安全意识要提高

③群众观念要到位④工作方法要对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详解】

③④:漫画《“高”度重视》讽刺了该警示牌——小心坑洞并未以方便人们观看的高度设立,这提示我们群众观念要到位,工作方法要对头,③④正确切题。

①②:漫画并未表明观察事物要仔细,也未强调安全意识要提高,①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5.(2021·全国高考真题乙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习近平说:“直到今天,‘两个务必’的教育还远未结束,继续‘赶考’的任务也远未结束。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都要不断地接受人民的‘考试’、执政的‘考试’,向人民和历史交出满意的答卷。”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党永葆“赶考”的清醒,始终强调和坚持“两个务必”,带领人民砥砺前行、接续奋斗,在一场场历史性考试中交出了优异的答卷,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不断“赶考”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1)结合材料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永葆“赶考”的清醒。

(2)“两个务必”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3)人生是一个不断“赶考”的过程。就青年如何在人生考试中交出合格答卷提出两点看法。

【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赶考”意识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实践要求和人民期盼,是奋斗精神的体现。永葆“赶考”的清醒,才能应对新的风险和挑战,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才能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2)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优秀思想文化。“两个务必”激励共产党人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坚定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砥砺前行。

(3)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能力本领;锤炼意志品质,涵养道德情操。

【分析】

本题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背景,考查考生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以及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

(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永葆“赶考”的清醒,属于原因类主观题。作答时,首先明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内容有哪些,后根据“时代是出卷人”,从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作答;再根据“不断赶考的背后,是始终如一的初心和使命”,从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角度作答。

(2)本题要求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两个务必”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通过研读设问可知,本题知识限定明确为“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答时注意知识范围的限定,分别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个角度作答,难度较小。

(3)本题要求考生就青年如何在人生考试中交出合格答卷提出两点看法,属于开放类主观题,考生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人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包括各种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

化。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6.(2021·湖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一部顺应时代潮流的历史,也是一部奋发有为的历史。

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兴起,中国共产党从这个世界大势中产生,走在了时代前列;抗日战争时期,党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救亡强烈愿望的大势出发,团结带领人民贏得了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二战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壮大,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正是顺应这一时代大潮的产物。

基于对世界大势和我国国情的深刻洞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的决策,一往无前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十八大以来,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代,奋力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中是如何顺势而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

【答案】①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低级向高级的、是前进的、上升的。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把握世界大势,奋发有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②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从中国共产党到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作为“主心骨”,中国共产党始终带领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③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只能通过社会主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1978年进行改革开放,改变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可由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变替换)。

⑤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

矛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奋力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分析】

本题以建党百年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的科学精神、政治认同等核心素养。

【详解】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夜百年历史中是如何顺势而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属于“措施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相关知识,然后运用这一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①总体阐释:联想主干知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低级向高级的、是前进的、上升的。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把握世界大势,奋发有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②分析“顺势而为”:革命战争时期,联想主干知识: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结合与试题材料分析:从中国共产党到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作为“主心骨”,中国共产党始终带领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③分析“顺势而为”:二战后,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联想主干知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结合与试题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④分析“顺势而为”:改革开放时期。联想主干知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只能通过社会主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结合与试题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⑤分析“顺势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联想主干知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结合与试题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奋力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点睛】

解答“措施类”主观题,可采用回归教材法,看看课本上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把设问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可采用挖掘材料法,结合背景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找出问题的答案。挖掘材料时从材料中找出关键的语句;对材料分层,概括层意,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原因,针对原因或问题找出解决的措施;或者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正面归纳答案;或者从材料中的具体做法概括答案要点。注意:本题的解答要结合教材知识、时政语言以及试题情境综合分析。

7.(2021·浙江高考真题)嘉兴南湖红船、井冈山八角楼革命旧址群、宁夏西宁县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一件件实物、一处处旧址、一座座纪念馆,记录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承载着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我们对革命先辈足迹的每一次探访,都是一次思想的陶冶和洗礼;与革命文物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次精神的对话和传承。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传承好红色基因,不仅是党和人民的共识,也成为各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切实行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文化特点的角度,说明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的理由。

(2)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传承好红色基因。

【答案】(1)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革命文化是传承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参观革命文物可以更真切地接受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教育。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传统革命、革命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红色基因。这种红色基因今天依然属于先进的社会意识,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分析】

本题以中国革命纪念馆和旧址的保护、管理和运用为话题,主要考查了文化的特点、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详解】

(1)本题要求从文化特点的角度,说明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的理由。设问属于原因类主观题,知识范围为文化特点。

考生可先回忆文化特点的相关知识,包括: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接着考生可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依据材料“嘉兴南湖红船、井冈山八角楼革命旧址群、宁夏西宁县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一件件实物、一处处旧址、一座座纪念馆,记录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承载着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这体现了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

中。

依据材料“我们对革命先辈足迹的每一次探访,都是一次思想的陶冶和洗礼;与革命文物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次精神的对话和传承”,可见探访红色革命基地,与革命文物相遇,可以更真切地接受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教育,表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2)本题要求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传承好红色基因。设问属于原因类主观题,知识范围为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属于微观考查。

考生可先回忆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

接着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革命传统、革命精神属于先进的社会意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红色基因,对中国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因此,要传承好红色基因。

1.(2021·山东高三二模)当前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已从“仰望”向“共生”改变,他们不再采取膜拜的姿态,而是用偶像的精神引导日常生活。“硬核医生”张文宏成了“网红”,“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90大寿的小视频网上点击量过亿……网友追捧大科学家、大知识分子,指向的是他们所代表的科学精神、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当代青少年偶像观的嬗变蕴含的哲理有( )

①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当代青少年要用偶像的精神激励自身成长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代的变迁不断改写着偶像的内核外延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直接现实性,青少年基于发展需要重塑偶像观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条件的变化而不同,青少年从仰望转向共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设问要求说明青少年偶像观变化的原因,选项构不成因果关系,①不选。②④:当代青少年偶像观的变化体现了时代的变迁不断改写着偶像的内核外延,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条件的变化而不同,故②④正确。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故③不选。故本题选C。

2.(2021·山东高三二模)在瑞金,毛泽东同志带领战士们打的水井,至今仍润泽着老区人民的心田;在延安,周恩来同志和群众一起纺线的身影,至今仍浮现于人们的脑海;千里挺进大别山,邓小平同志把“严格执行群众纪律”作为“在大别山站住脚”的一条重要法宝。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被人民永远铭记,主要是因为他们( )

①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价值选择

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③能根据实践需要不断调整价值标准

④用实际行动把根扎在人民群众当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详解】②④: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被人民永远铭记,主要是因为他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②④符合题意。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被人民永远铭记,主要是因为他们始终坚持以人民根本利益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而不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价值选择,①错误。③:材料反映了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这一价值标准不改变,而不是根据实践需要不断调整价值标准,③错误。故本题选C。

3.(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近年来,广安市创新扶贫攻坚模式,运用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规划和帮扶措施,确保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真扶贫、扶真贫,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这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工作的最高的价值标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

【详解】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表述错误。②④:广安市创新扶贫攻坚模式,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工作的最高的价值标准,②④符合题意。③: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③表述错误。故本题选D。

4.(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认识不断发展,从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发展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再发展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认识的深化()

①是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正确认识

②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③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状况

④体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材料主旨没有强调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认识,①不符合题意。②:材料中的基本经济制度属于生产关系范畴,对其认识的深化,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②符合题意。③:材料没有涉及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③不符合题意。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认识不断发展体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推动社会的发展。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5.(2021·黑龙江高三月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认识不断发展,从“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发展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再发展到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认识的深化( )

①是对事物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正确认识

②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状况

③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④体现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材料未体现事物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①不符合题意。②: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变化发展的状况,②不符合题意。③: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不断变化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③符合题意。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认识不断发展,体现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6.(2021·全国高三二模)“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获评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的张桂梅身患重病却扎根边疆教育一线,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为1800多名女孩铺就走出大山的路。这告诉我们( )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一个人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会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

③人的价值只在创造价值,只在个人对社会的奉献

④人能在实践中创造价值,也能在生活中享用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客观条件对张桂梅实现人生价值的影响。①与题意无关。②:“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表明张桂梅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选择了一条奉献社会和他人的人生道路,②符合题意。③: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选项中“只在于”表述错误,③排除。④:“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体现人能在实践中创造价值。张桂梅获评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体现人能在生活中享用价值,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7.(2021·浙江高三二模)近年来,拍照搜题App成为很多在线教育平台的引流工具。“用户体验”越来越好,使得不少学生群体对其产生了高度依赖。与之相伴的,是持续升温的争议:此类App到底是帮助孩子学习还是助长了他们的惰性?这表明( )

①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曲折成长的过程

④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C

【详解】②③:材料没有涉及前进性与曲折性;没有涉及要经历一个曲折成长,故②③不选。①④:拍照搜题App成为很多在线教育平台的引流工具,此类App到底是帮助孩子学习还是助长了他们的惰性,体现了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故①④正确。故本题选C。

8.(2021·湖南高三二模)疫苗接种关系全体人民的健康,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城市按应接尽接、按梯次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截至4月10日24时,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16447.1万剂次。这体现的哲理有( )

①事物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的属性和人的需要

②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③要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上,把满足群众的各项诉求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④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城市按应接尽接、按梯次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说明事物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的属性和人的需要,①符合题意。②:“疫苗接种关系全体人民的健康”说明发展必须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②符合题意。③:“满足群众的各项诉求”说法绝对,③错误。④: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该选项颠倒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关系,④错误。故本题选A。

9.(2021·湖南高三二模)“人间随处有诗意,千年至美莫如诗”。我国有许多诗词佳句充满智慧,蕴含哲理。下列选项蕴含哲理相一致的组合是( )

①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②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③不畏浮云遭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规律的客观性、影响认识的因素的相关知识①:“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意思是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体现的意思是人生价值;“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意思是种桃的道士哪里去呢?前回的刘郎今年又来,这体现的是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蕴含意思不同,①不选。②:“从来系日乏长绳"意思是日落后想到用绳系住时间匆匆的脚步,这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意思是冬至过后,白天变长。当冬至到来,春天就不远了,体现的道理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者含义相同,故②正确。③:“不畏浮云遮望眼、不识庐山真面目"均体现了“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使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的哲学道理。故③正确。④:“年年岁岁花相似“意思是时间无情,花谢了可以再开,人却只能往前走,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宝剑锋从磨砺出”意思是宝剑的锐利刃锋是从不断的磨砺中得到的,故④不选。故本题选C。

10.(2021·浙江高三二模)张桂梅老师是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她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这启示我们( )

①应将奉献社会作为人生的最大价值

②要利用社会客观条件实现人生价值

③要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砥砺前行

④人的价值就是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详解】②④: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客观条件,人的社会价值是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故②④错误。①③:

张桂梅老师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启示我们要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砥砺前行,将奉献社会作为人生的最大价值,故①③正确。故本题选B。

11.(2021·福建南平市·高三二模)“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全党同志务必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习党史旨在( )

①厚植人民情怀,凝聚民族复兴的力量源泉

②坚定理想信念,减少实践中的困难与障碍

③感悟真理力量,发挥社会意识的促进作用

④把握社会规律,增强发展的预见性和创造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④:通过学习党史,可以凝聚民族复兴的力量源泉,把握社会规律,增强发展的预见性和创造性,①④观点符合题意。②:坚定理想信念,有利于破除实践中的困难与障碍,而不能减少,②说法错误。③: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重大的的阻碍作用,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12.(2021·湖南高三三模)2020年12月,国务院公布《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对与外商投资法不符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决定对22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废止1部行政法规。国务院适时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哲学依据是( )

①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②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

③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变化发展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国务院适时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举措,从哲学上看属于调整上层建筑而不是生产关系,故①不符合题意②:国务院适时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举措是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故②正确③:这一调整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进行的,故③符合题意。④: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故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

13.(2021·广东高三二模)2020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批判马保国闹剧。文中写道:“马保

国的一些言行,实际上就是哗众取宠、招摇撞骗,说到底是一场闹剧。”如果靠哗众取宠就可以风生水起,靠招摇撞骗就能拓展商业版图,这是什么样的价值取向?马保国背后的人到底想干什么?批判马保国闹剧是基于( )

①招摇撞骗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③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缺失正确的义利观

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具有驱动和制约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招摇撞骗是为了利益,主观故意,与唯心主义无关,①错误。③:该选项的说法不符合我国的现实,①③错误。②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具有驱动和制约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批判,马保国的一些言行,实际上就是哗众取宠、招摇撞骗,说到底是一场闹剧,故②④正确。故本题选C。

14.(2021·广东高三二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来。回望此前的十三个五年规划,人民至上作为一条清晰主线始终贯穿其中。材料表明( )

①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

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③上层建筑的调整要适应社会经济基础的状况

④必须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③: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实践,而不是群众观点;十三个五年规划不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故①③错误。②④:此前的十三个五年规划,人民至上作为一条清晰主线始终贯穿其中,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必须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故②④正确。故本题选C。

15.(2021·山东高三三模)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青年强则国强

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祖国建设和改革岁月,青年始终是党和人民事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自五四运动以来,一代代青年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上下求索、冲锋在前。1921年,13位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青年,立志救国救民,创立了中国共产党,掀开了中国革命崭新的篇章。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全国无数热血青年纷纷报名参军,奔赴朝鲜战场,为保家卫国而战。以黄文秀为代表的一大批年轻党员干部主动报名奔赴脱贫攻坚一线,在基层倾情投入、奉献自我,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广大青年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一代代青年的先进事迹对我们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启示。

◆青年兴则国兴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寄语青年学子:“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2)请你围绕上述名言,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短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论点明确;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字数在150~200个。

【答案】(1)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信仰、信念,顺应时代潮流,牢记时代使命,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勇于担当,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答案示例:当代青年,应心怀梦想、心系未来。要胸怀远大理想、坚定信念,铭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涵养激情和梦想,不懈奋斗与拼搏,专注目标,矢志不移,具有为崇高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追求。要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增长本领,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培养奋斗精神,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分析】本题以青年在整个社会、民族和国家的地位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哲学相关知识,共两小题,第一小题试题类型为启示类试题,第二小题试题类型为开放性试题。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等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考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素养。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一代代青年的先进事迹对我们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启示。知识范围限定明确,难度不大。首先明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

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坚定理想信念;其次,我们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用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本题要求考生围绕上述名言,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短文。具体要求是要围绕主题,论点要明确且学科属于要使用规范,字数在150-200字之间。从习总书记寄语可以看出,主要是勉励青年学子要心怀梦想,要坚定理想信念,要不懈奋斗,勇于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答案示例:当代青年,应心怀梦想、心系未来。要胸怀远大理想、坚定信念,铭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涵养激情和梦想,不懈奋斗与拼搏,专注目标,矢志不移,具有为崇高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追求。要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增长本领,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培养奋斗精神,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2020最新题库大全2020高考政治 试题分项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020最新题库大全2020政治高考试题分项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 值选择 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020高考大纲版全国卷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到城市务工,目前,全国农民 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达1.2亿左右,农民工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一 据调查,2020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企业出现了“招工难”问题,2020年以来,大范围的“民工荒”再次在这些地区出现,不仅缺工人群由技术工人扩展到普通工人,而且缺工的时间分布由“季节性”、“阶段系”向“常态化”、“全年性”转变,从农民工找不到工作的“民工慌”,到目前企业招工难的“民工荒”,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变。 材料二 在农村外出务工群体中,“80后”、“90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约占60%,他们希望通过进城务工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但客观存在的城乡差距让他们遇到许多实际生活问题,一些不平等现象也让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落差。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党和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将解决“三农问题”视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问题”。 (2)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10分)

考点二:价值观 (2020高考福建卷34)在实现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历史时期,弘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说明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正确的价值观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价值观 ③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力量 ④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三:人生价值的实现 (2020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0)汉代的匡衡少年时没钱买蜡烛,就凿壁偷光,勤奋苦读。有一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在这户人家当雇工却不要报酬,只是请求主人把所有的书都让自己读一遍。主人深受感动,就把书借给他。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这表明 ①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③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 ④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2021届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易混易错知识辨析判断并改错!改错!!改错!!!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高考热度★★★★) 1.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反作用于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的变化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3.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 4.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 5.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6.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7.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8.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9.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10.社会意识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取决于其是否反映社会存在。 11.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2. 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3.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改变社会制度。 14.改革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5.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6.科学实验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17.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18.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的发展规律。 19. 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

20.上层建筑服务经济基础,促进社会的发展。 21.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2.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3.物质资料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24.劳动群众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的创造历史。 25.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高考热度★★★) 26.价值观念决定人的行为选择。 27.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总的看法,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28.以公益的心态获得的回报越多,个人的价值就越大。 29.实现个人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2013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选择题百题精炼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教师版)

2013年高考政治总复习选择题百题精炼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教师版) (北京市昌平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试卷)“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老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生活中,这些平凡而又朴实的故事,让我们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得到震撼和洗涤。回答1-2题。 1.这些普通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用良知和善举不停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他们的行为是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现②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 ③中华民族善行美德的体现④追求理想的思想道德目标 A.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在那些“最美”的瞬间,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别人。这体现了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B.社会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C.价值观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也不同 D.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江西省九江一中2013届高三第3次月考)3.“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前途漫漫任我闯,幸亏还有你在身旁。盼了好久终于盼到今天,忍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那些不变的风霜早就无所谓,累也不说累。”这是励志歌曲《今天》中的歌词,带给我们的哲学感悟有 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②信念是实现理想的决定力量 ③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④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浙江省余姚三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4.“蹲点”、“一线”、“民情”,这些特色鲜明的关键词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新开设的栏目中。自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一大批来自基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这一活动的开展及其积极效果表明() 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②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届高三联考试题)5.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从学雷锋的活动中可以看出 A.社会意识在当代具有直接现实性 B.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C.社会意识的变化折射社会存在的变化 D.社会意识决定着人们的行动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021年高考政治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2021·河北高考真题)马克思指出:“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这体现了( )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 ②思想变革是时代变革的先导 ③生产方式对整个社会生活具有决定作用 ④社会历史是由有意识的人的活动构成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详解】 ①:马克思指出要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去解释意识,而不是以意识为依据,表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①符合题意。 ②:思想变革是时代变革的先导,与马克思强调的“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它的意识为依据”相悖,②不符合题意。 ③: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马克思指出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中去解释意识,而不是以意识为依据去判断一个变革时代,表明生产方式对整个社会生活具有决定作用,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强调社会意识离不开社会存在以及生产方式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涉及社会历史的构成,④排除。 故本题选B。 2.(2021·湖南高考真题)某校学生深入到一家工厂进行劳动体验。劳动结束后,甲同学说:“工人叔叔们教会了我们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乙同学说:“工厂的劳动让我体会到生产工艺的魅力,今后要努力学好本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从同学们的感言中,我们认识到( ) ①实践活动获得的知识总是高于书本知识 ②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③劳动是深化和拓展书本知识的重要途径 ④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2022年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习题: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考点规范练41 Word版含答案

考点规范练41查找社会的真谛 一、选择题 1.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进展动力和社会制造力。读漫画,对简政放权生疏正确的是( ) ①作为生产关系的调整,简政放权能促进生产力进展②简政放权通过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进展 ③简政放权是遵循社会进展规律的价值选择④简政放权是解决我国基本冲突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导学号14920217〛 2.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斗成功纪念日,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将来。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是基于( ) ①社会的存在和进展具有客观物质性②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动机、目的打算的③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④历史蕴含着现实社会的一般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心关于全面推动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打算》,提出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为我国经济社会进展供应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从哲学上看,其理论依据是( ) ①生产关系肯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②上层建筑肯定要适合经济基础进展③社会存在打算社会意识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进展起乐观的推动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4.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必需要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进展,必需要坚持和完善科技要素参与安排的制度。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其依据在于( ) A.创新推动生产力的进展 B.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C.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消退社会基本冲突 D.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5.2021年10月26—2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的改革打算,最引人关注、和民众生活关系最为直接的,莫过于全面放开其次孩生育政策。在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削减的背景下,这一政策乐观调整既顺应了群众对生育二孩的普遍需求,也有助于优化人口结构。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提出体现了( ) ①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方法②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上层建筑必需适应经济基础进展要求这一基本规律④人类社会历史进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方案生育法》的打算。“全面二孩”政策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对人口政策进行调整是基于( ) A.生产关系肯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B.经济基础肯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 C.改革是推动阶级社会进展的动力 D.上层建筑肯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公平、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于其属于( ) ①思想生疏,将推动社会实践的进展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进展起推动作用③上层建筑,服务于先进的经济基础,推动社会进步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习近平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下列选项中与此寓意相吻合的有( ) ①人民群众直接制造了精神财宝②维护人民的利益是最高价值追求③文化价值观反映人们的社会实践 ④社会实践是文学艺术作品的源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9.我国的古语古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原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多处引用古语古训。下列对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古语古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分析正确的有( ) ①名非天造,必从其实——敬重客观事实②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③天视自我民视,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测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年5月,中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利用射电望远镜直接探测地球附近暗光子、暗物质的新方法。研究团队利用该观测数据,在1-1.5GHz频率范围内,发现地球附近的超轻暗光子暗物质能够诱导射电望远镜反射板上电子的振荡,产生可观测的射电信号。由此可见,该研究() A.是旨在探索自然界规律的思维活动 B.促进了人们刷新对世界本质的认识 C.目的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D.利用认识工具延伸人类的认识器官 2.我国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百公里级的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实验,这一实验研究可满足目前最高精度光钟的时间传递要求。该研究是星地自由空间远距离光学时间频率传递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将对暗物质探测、物理学基本常数检验、相对论检验等基础物理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材料表明() ①通过科研活动获得的认识最终服务于实践 ②实践创造的认识工具推动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人们通过实践可以实现对事物认识的超越 ④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玉米、水稻驯化过程是否遵循共同的遗传规律在科学界长期存在争论。经过我国三代科学家近20年的研究发现,玉米基因KRN2和水稻基因OsKRN2受到趋同选择,并通过相似的途径调控玉米和水稻的产量。此研究为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科技支撑。这表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正确意识能有效改造世界 ②真理性的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会不断被推翻和超越 ③农作物育种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④人类的认识运动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2021年高考文综政治真题试卷(全国乙卷)教师解析版

2021年高考文综政治真题试卷(全国乙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12题;共48分) 1.甲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其进出⾼贸易以美元结算。在开放市场条件下,当甲国发⾼通货膨胀时,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会下降。关于这⾼作⾼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考点】外汇和汇率 【解析】【分析】当甲国发⾼通货膨胀时,意味着社会总需求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其进口商品会增加,而进出⾼贸易以美元结算,则其美元需求增加,从而甲国货币汇率下降,故①正确; 甲国发⾼通货膨胀时,其国内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其出口会减少,进而美元供给会减少,从而甲国货币 汇率会下降,故④正确。 甲国通货膨胀,则其进口会增加,而非减少,若其对美元需求减少,则甲国货币汇率会上升,故②错误;若美元供给增多,则甲国货币汇率会上升,而非下降,故③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汇率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汇率又称 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跌落。 2.2021年1⾼,中国⾼⾼银⾼会同有关部门发布通知明确:2020年6⾼出台的普惠⾼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延期⾼2021年3⾼31⾼,免收罚息;对于2021年1⾼1⾼⾼3⾼31⾼期间到期的普惠⾼微企业贷款,按市场化原则“应延尽延”,继续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此举() ①意在减少⾼微企业偿债本⾼ ②有利于维持⾼微企业正常经营 ③能够加速⾼微企业资⾼周转 ④有助于稳定⾼微企业就业岗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 D 【考点】科学的宏观调控,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解析】【分析】2020年6月出台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延期至2021年3月31日,免收罚息;对于2021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到期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按市场化原则“应延尽延”,继续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这有利于维持小微企业正常经营,有助于稳定小微企业就业岗位,故②④正确。

2023年高考政治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12)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答案)

(12)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苏轼是北宋的治水能臣,在西湖边留下了以湖面小石塔为标界来监测水位和水面种植区域的“三潭印月”(如下图)。针对“吴中”之地“居民与水争尺寸,以故常被水患”,他主张“让地与水”,提出“堤防省(注:减少)而水患衰”的理念。苏轼治水的理念启示我们() ①传统治水理念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社会实践 ①要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利民生福祉发展 ①要突破自然条件制约,积极主动推动矛盾转化 ①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2.(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这一论述的认识论根据是() ①发展着的社会实践不断向认识提出新的课题 ①社会实践为认识发展创造了越来越优越的条件 ①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和归宿 ①社会实践为验证认识正确与否提供了客观标准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3.(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研究成果,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为20亿年,表明月球在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时间延长了约8亿年。该成果深化了人类对月球演化历史的认识,可见() ①科学研究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①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前人认识的过程

①在继承基础上不断超越是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 ①科学理论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4.(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于2022年4月15日至5月16日开展,在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官网、新闻客户端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分别开设专栏,听取全社会意见建议,累计收到网民建言854.2万余条,为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从中获得的启示是() 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是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 ①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需要探索创新有效的实现形式 ①人是社会历史主体,每个人都推动社会历史发展 ①只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就能实现“从群众中来”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5.(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农村,这个曾被一些人视为“穷困”“闭塞”“落后”的地方,如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创业。据统计,2012年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达1220万人。从过去“争相跳农门”变成“我要回农村”,说明() ①任何价值观和价值判断都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 ①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源于主体的知识和能力 ①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发挥着重要作用 ①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正确与否取决于其对主体的实践能否发挥导向作用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6.(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在讲究效率、与时间赛跑的时代,“治愈”“解压”“诗和远方”等网络热词在青年群体中广泛传播,面对成长中的挑战与困难不“躺平”、不消沉、不抱怨,而是主动营造“治愈瞬间”、仔细体味“幸福时刻”,让人生充满温暖与亮色,成为青年人进行心理调适、积蓄昂扬斗志的新手段。这说明() ①价值观正确与否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评价 ①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其发展而变化 ①价值观往往因人而异,都应当得到包容与认同 ①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2022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九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Word版含解析)

专题突破练九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接种疫苗的原理是人们通过接种疫苗,预先把病毒的样子暴露给自身的免疫系统,告诉它们长这个样子,提前做好准备,等下次它们再侵入直接消灭。根据这一原理帮助人类抵抗病毒。其蕴含的哲理有( )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②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③人能够创造出自身需要的各种联系④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下列与漫画表达的哲理最一致的是( ) A.行动是知识特有的果实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D.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 3.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引用老子《道德经》中的名言:“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下列古语中与该名言所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②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③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④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所谓“信息茧房”,就是指在海量信息面前,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关注选择接收其中一部分 信息,进而减少、忽略对其他信息的接触。久而久之,会将自己处于一个同质化的信息环境中,正如 蚕把自己逐渐禁锢于自我编织的“茧房”之中。“信息茧房”概念的提出,意在提醒公众不要只注 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信领域。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个体有主观偏好,成为信息的偏食者,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②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 一途径,突破“信息茧房”,需要深入实践,才能形成正确认识③突破“信息茧房”,要善于借助 不断丰富的认识工具,锻炼和提高认识能力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信息茧房”会导致不同群体之间信息鸿沟扩大,共识难以形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在夏天,如果把冰箱门都打开,屋里会不会变凉快?答案是不会,因为打开冰箱门会导致冰箱电能 消耗增大,而此时耗费电能所产生的制冷效果,远远小于冰箱热能的增加,所以房间里面不仅不会变 得凉快,反而还会越来越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冰箱理论”。这告诉我们( ) ①要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内在的本质联系②科学技术水平是认识真理性的决定性因素③ 要坚持系统思维,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④直观的、浅层次的认识都是不可靠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的许多重大学术问题,至今仍是难以破译的千古之谜。例如,三星堆文 化来自何方?三星堆遗址居民的族属为何?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权性质及宗教形态如何?虽然专家学者 对其中“七大千古之谜”争论不休,但终因无确凿证据而使其成为悬案。其原因可能是( ) ①三星堆的研究受到技术条件、资料匮乏等因素的限制②三星堆遗址蕴含的文化信息完全暴露 需要一个研究过程③人类研究古代遗迹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④三星堆的文明遗迹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高考政治二轮总复习 专题十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微专题一 探索认识的奥秘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学案

微专题一探索认识的奥秘 真题重练·体味高考 1.(2020全国Ⅱ卷,23)2020年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主义产生时说:“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 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上述论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理论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②理论只能反映当前经济事实③理论总是受到客观现实的制约④来源于现实的理论就具有真理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0全国Ⅲ卷,22)1869年,门捷列夫公布了自己制作的元素周期表,将已发现的化学元素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中。依据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推断当时的一些原子量测定结果存在误差,预言“类铝”(镓)、“类硼”(钪)等当时尚未发现元素的存在,他的推断和预言后来在实验中被逐一证实。这表明( ) ①科学发现来源于认识的不断深化与积累②科学原理对探索和发现客观真理具有指导作用③任何科学理论都必须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真理性④科学原理——科学预测——实践检验是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0山东卷,12)毛泽东指出:“世界上只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最省力,因为它可以由人们 瞎说一气,不要根据客观实际,也不受客观实际检查的。”这告诉我们的是( ) ①唯心论和形而上学都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②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和检验真理的标准③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④不以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0天津卷,12)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小康之家”的概念,从此“小康”被用来诠释中国现代化坐标上一个重要阶段。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过程体现了( )

2023年三年高考政治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解析版

专题十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高考题 1(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21)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旳时代条件和实践规定,以全新旳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旳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旳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 ②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旳产物 ③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旳结晶 ④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旳认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2(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23)在高铁时代,我国仍不惜亏损运行81对“慢火车”,运送旅客约3000万人次。运行近半个世纪旳5633、5634次列车仍然运行在大凉山,送大山里旳孩子去上学,为当地乡亲出行提供便利。这种做法反应旳价值观道理有 ①价值观旳差异导致人们旳利益旳差异 ②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旳价值导向

③对旳旳价值选择以对旳旳价值判断为前提 ④价值判断旳对旳性依赖于价值选择旳合理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旳知识。人们旳利益旳差异导致了价值观旳差异,①表述错误。人们在对旳旳价值判断旳基础上作出对旳旳价值选择,因此,价值选择旳对旳性依赖于价值判断旳合理性,④表述错误,③对旳。我国仍不惜亏损运行81对“慢火车”, 5633、5634次列车仍然运行在大凉山,送大山里旳孩子去上学,为当地乡亲出行提供便利,这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旳价值导向,②符合题意。故选C。 3(高考全国2卷文综政治21)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刊登重要发言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旳,奋斗自身就是一种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旳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旳际遇。每个青年都应该爱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旳奋斗者。这是因为 ①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旳根本途径 ②奋斗能减少人生道路上旳障碍与困难 ③奋斗能让理想挣脱条件制约而变为现实 ④奋斗有助于克服不利条件影响而获得成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小题专项—漫画题(8)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8)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要从根本上杜绝漫画《闭门羹》所反映的类似问题,需要( ) ①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开展工作 ②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③明确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④坚持以人民意愿为出发点,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下面漫画(作者:方少华)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②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③价值观影响人们实践活动的方向 ④价值选择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下面漫画《减除束缚》主要讽刺了( )

①脱离工作实际的形式主义,其实质是主观主义 ②工作中没有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现象 ③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现象 ④否认意识能够能动改造世界的现象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下面对漫画哲学寓意解读正确的是( ) A.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要在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B.价值观有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要善于通过思维的眼睛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5.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读书无疑者往往被有疑者打倒

②不能以偏概全看待读书的作用 ③读书的价值常常在解决难题中显现出来 ④阅读优秀的书籍才能提升人的思想境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漫画《一心只读圣贤书》(作者:刘晓亮)反映的现象讽刺了少数官员( ) ①以历史唯心主义世界观指导现实工作 ②重视圣贤书而忽视现行方针政策的做法 ③忽视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④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下图漫画《改头换面》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想问题、办事情必须要( )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坚持以正确的价值观作指导 ③要善于发掘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④认识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8.从哲学角度分析这个漫画,下列正确的是( )

全国通用_三年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6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2022·全国乙卷)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来,共青团团结带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听党话、跟党走,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伟大事业,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由此可见() 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青年成长发展的前提 ②青年只有不断更新价值观念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 ③发展个性、完善自我是青年的最高价值追求 ④坚守人民立场是青年进行正确价值选择的根本立足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共青团团结带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表明青年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是青年成长发展的前提,①符合题意。②: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青年要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就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而不是“只有不断更新价值观念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②错误。③:我们应该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③错误。④:“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伟大事业”,表明坚守人民立场是青年进行正确价值选择的根本立足点,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2.(2022·全国甲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是方志敏牺牲前留下的铮铮誓言;夏明翰视死如归,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是王进喜崇高人生的写照;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献出年轻生命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下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以自己的奋斗牺牲,彰显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的无限忠诚。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半条被子”的故事使老百姓认识到“共

2021年高考政治热点专题知识复习梳理:专题三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专题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考点一社会历史观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

【核心发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发展总趋势之间的内在关系 4.社会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①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②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③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保证,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④总体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方法技巧】如何解答有关社会历史观的试题 设问方式①: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说明…… 答题模板: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反作用) 设问方式②: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 答题模板: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设问方式③: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分析……

2020年高考政治高频考点预测专题16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考纲原文】 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6)人生价值 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7)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8)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常考视角】 视角1 依托国家相关政策,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例题】(2020·浙江文综)2020年年初,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集中查处了一批传播淫秽色情、谣言、暴恐、赌博、诈骗等违法信息的网站。这一净网行动的哲学依据有 ①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③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④人的各种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C 视角2 以国家相关政策为载体,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例题】(2020·新课标Ⅰ文综)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②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③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 ④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 【答案】C 【解析】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促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求,所以我国推进依法治国是对上层建筑的改革的要求,①符合题意;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也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②符合题意;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不断在加深,但并不是由自发到自觉的标志,③错误;④说法错误。故选C。 视角3 结合劳动者的智慧,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例题】(2020·新课标Ⅲ文综)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

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5: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解析)

2020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5: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一、单选题 1.2020年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主义产生时说:“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上述论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理论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理论只能反映当前经济事实人 ③理论总是受到客观现实的制约 ④来源于现实的理论就具有真理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下图是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会标,会标的设计理念来源于中国的剪纸艺术和印章文化,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大会主题相呼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深受好评。这表明() ①优秀艺术作品总是要反映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 ②主体的知识和审美观对艺术创作有深刻影响 ③艺术作品表达的是创作主体的理想与情感,不具有客观内容 ④审美标准具有客现性,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因时代变化而改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德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因为() ①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决定于其行为选择 ②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稳定不变 ③价值观教有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必修课 ④正确价值观是青年学生走好人生道路的重要向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广西某山村有许多珍稀鸟类,但一直存在打鸟、捕鸟等现象。近年来,该村引导村民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观鸟基地,吸引天南海北的“鸟友”前来参观,以护鸟观鸟、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产业蓬勃发展,以前打鸟、捕鸟的村民成为爱鸟、护鸟的“土专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自觉守护者。这表明() 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

查补易混易错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解析版)高考政治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查补易混易错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认识论,唯物史观) 课标内容: 1.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2.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阐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理解价值观的形成与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解析价值观差异与冲突产生的社会根源,能够进行合理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4.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考查方向: 必备知识:1.实践的特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的特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劳动与实践、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群众。 3.价值、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 关键能力:1.辨识实践与认识、真理与谬误;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对相关情景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阐释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用历史唯物主义思维评价不同信息和观点,辨明事实真伪。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社会变革的原因,综合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论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意义。 3.阐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表明参加公益活动、践行公共道德的积极态度;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价值表达;针对生活实践中各种不确定的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学科素养:1.认同实践第一的观点和追求真理的观点,认同并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运用典型事例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明确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追求真理,投身实践。 2.坚定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认同党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认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运用辩证思维能力,全面掌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浙江专用_三年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6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一、判断题 1. (2022·06浙江高考真题)在某些时候,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并非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答案】错误 【详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所以题干表述不对。故本题错误。 2. (2022·01浙江高考真题)我们生活中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归根结底都是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 【答案】正确 【详解】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结底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我们生活中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归根结底都是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故题中观点正确。 3.(2020·浙江·高考真题)人的世界观受自己生活世界的制约。(______) 【答案】正确 【详解】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和不自觉的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从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世界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我们自己生活世界(社会存在)的反映,故该观点正确。4.(2020·浙江·高考真题)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______) 【答案】正确 【详解】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劳动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因此,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该观点正确。 二、单选题 5. (2022·06浙江高考真题)党员干部始终要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回应民生关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蕴含的哲理是()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