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月亮就有着独特的情感。它是美的象征,皎洁的月光更是营造

出优美的意境。加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中秋节月圆人团圆的特定文化心理。同时,作为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象,也会因外部的激化,人的主观心绪的差别而引发不同

的感想。它寄托了恋人的相思,表达了对故乡亲友的怀念与眷恋;在失意者的笔下,

它则又成了失意、孤寂与落寞的象征……

李白一生与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幼年时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

白玉盘。”(《古朗月行》);也有饮酒兴起时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更有游子思乡时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在其现荐的一千余首诗作之中,涉及月亮的就达380余首,数目之多,可谓唐诗这冠。由此也足以看出李白对月亮的情有独钟。可以说,古代诗人之中,李白对

月亮的描绘是最为复杂,最为全面,也是最为完美的。

纵观李白的咏月诗,其笔下的月亮呈现出各种形态,如“圆月”“初月”“新月”“半月”“弯月”;各种色彩,如“明月”“皎月”“素月”“清月”“朗月”;就

时间而言,有“寒月“”冬月“晓月”“夕月”“古月”“汉月”“夜月”;就地点

而言,又有“天门月”“西江月”“峨眉月“巴月”“秋浦月”“秦地月”“萧湘月”等。而李白天生豪迈奔放的性格又使得他可以支“泛月”“醉月“乘月”“揽月”“寄月”甚至去“赊月”。“如此地喜月、爱月、玩月、咏月,李白可谓是古今第一,天下无双。”了李白不尽的诗兴和灵感。而李白更加发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并将自

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深刻的哲理精神融入兰中,使月亮由自然客体向人格意志转变,

使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月亮意主题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总之,在李白的月亮世界里,不仅有灵动飘逸的物境,更是饱含了作者人格意志的“我境”,显示出独特的意境之

美与独特的浪漫性,体现了自己支理想和光明的不懈追求与探索。以下就对李白的月

亮世界以及他的大胆开拓与创新做出的具体分析:

一、李白的月亮世界

首先,李白的咏月诗创造出了优美的意境。月景在李白的笔下总是表现得美丽非凡。“在描写月色时,总是有水相伴。月或倒映湖中或伴随着大江溪流,月光水光交织在

一起相映成趣。”如《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中写道:“万壑千岩,峥嵘镜湖里。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月下乘舟,湖水与岸的真实

感被月夜给模糊了,使诗人产生错觉,仿佛行在空中,向月亮游去。诗人如入仙境,

呈现出一种超凡的境界。

其次,李白在描写物境之美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主观之意,使景与情有机结合,达

到以景写情,以情衬景的效果。此时的月也已不再是单纯的自然之物,而是自然的人化。综合起来,李白的咏月诗所表达的情感可分为以下几类:

1、表达失意与孤寂的心情

李白一生历经坎坷,其性格豪迈奔放,但又高傲自大;心存远大的报国理想,无奈却

报国无门,失意与惆怅伴随其大半生。此情此感也只能寄托于诗作之中以做宣泄。如

他在《长相思》一诗中这样写道:“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便是借

月来抒发自己沦落的惆怅,借用比喻的手法烘托自己被迫离就的痛苦心情。李白一生

都在幻想自己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能建功立业,功成身退是他的理想人生。但是,

他为人真率狂放,蔑视权贵。国为不为奸佞所容,所以他的一生都不尽如人意,仕途

坎坷,屡遭谗毁,他在不少诗歌中都写下了自己这种愁苦之情。如《古风》一诗中写道: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辉,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情风吹,香气为谁发?”在这里,李白也借月来抒发自己理想的失落和感叹自己

仕途的坎坷。

由于如此种种的遭遇,使得李白也是孤独寂寞的,现实中屡遭打击却无处申诉,只能

借诗抒怀。如《夜泊牛渚怀古》中“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谢尚牛渚乘月泛舟

遇见袁宏月下朗吟这一富于诗意的故事,和诗人眼前所在之地(牛渚西江),所接之

景(表天朗月)的巧合,便是诗人由“望月”而“怀古”的主要凭借。诗人面对空中

明月,心情无限孤寂,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世上知音难觅,惟有仰空长叹。而《鹦鹉洲》中“迁客此时徙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则饱含了对黑暗社会不重视人才的不合

理现象的控诉。月亮作为皎洁真率的象征,被李白赋予了更多的人性和灵性,也成为

了他倾诉苦闷的对象。在李白的一生中,月亮就像一个忠诚的朋友,始终陪伴在他的

身边。

2、表现豪迈洒脱的性格和飘逸超旷的胸襟

李白兼具儒、道、任侠精神,也造就了他豪迈洒脱的个性和飘逸超旷的襟怀。如《东

鲁门泛舟》中:“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诗人将月下泛舟,遨游太空

看作是人生无穷的乐事。《唐摭言》甚至以“水中捉月”为李白生命的归宿点。“李

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水中捉月而死。”传闻虽不可信,但从中我们却可以看出李白对月亮喜爱的程度。因此,他竟敢上天捉月。如《宣

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中的“俱怀逸光壮思飞,欲上表天揽明月。”由此我们也看到

一个想象丰富,个性洒脱的诗仙形象。而他的《把酒问月》更是逸兴豪迈,感情丰富,语言夸张。其中的“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引出了人与月之间若即若离,似却近的关系,并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探求与思考。

人生是短暂的、痛苦的、其间有着不尽的坎坷与曲折,孤独与寂寞,但李白却可以让

自己尽量忘却这一切,去享受人间的自由与快乐。如《将进酒》在自己失意之时,李

白却仍能吟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样旷达豪迈的诗句,我们也

不得不为他有如此宽广的胸襟而感叹。又如《关山月》中“明月出天苍茫云海间。长

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心境开阔,因此,他的月亮也随之开阔和雄壮。读后,使人心胸一振,我们也找不到他一丝惆怅的借月咏愁情的意象。再如他在《玉壶吟》

中写道:“烈士击玉壶,壮心异暮年。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连。“这里的

刀光剑影,显示出诗人那种拂剑而起的游侠豪情。月亮在此也不再委靡惆怅,而体现

了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壮志。

李白生平最渴望的就是做一名儒将,驰骋沙场,但他的一生都没有机会尝试,因此就

把这种强烈的愿望写入了自己的诗作之中。如《塞下曲》之五中写道:“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这类诗歌充满

了一种侠肝仪胆的豪情。“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他咏边塞而悠悠闲谈,也许,

这正是李白儒侠风格所在。

3、表达自己清高、皎洁的品质以及与朋友之间纯洁的友谊

月,是清高、皎洁的象征,这也正好与李白的先天秉性相契合。如《月下独酌》中这

样写道:“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意能招呼明月为伴,表现了自己如月般冰清玉洁,超凡脱俗的节操。也许,在现实的“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也只有明月能与自己进行心灵上的门交流,成为自己永远的知己。

而在与友人的交往中,皎洁的月亮更代表了彼此之间友谊的纯洁与高尚,如在《哭晁

卿衡》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明月不归沉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将日

本友人晁衡比作明月,把晁衡海中遇难比作“明月沉碧海”,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真挚

的痛悼之情。而在听到友人王昌龄遭贬后,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寄》中寄予了

无限的关切与同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诗人以寄月这种独特的

方式,来表达对友人的安慰与关怀。同时也用明月象征自己和友人品质的纯洁无暇。

这样的想象既奇特新异,又无不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毫无做作之态,也显示了李白文

学功底的深厚。

4、表达离别思念之情

自古以来,月亮就作为离别、思念的一种寄托被历代文人使用。如南朝谢庄《月赋》中有“美人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明月亘古如斯,而世事变幻不定,这就不

可避免地滋生思念的情愫。李白最为著名,甚至妇孺皆知的表达思乡之情的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的字里行间都流露

出诗人沦落天涯,眷恋故土的那份深情。文字虽然短小,但内涵却非常丰富,表达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