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大出血的介入治疗(内容充实)

合集下载

介入治疗妇产科急症出血的护理

介入治疗妇产科急症出血的护理

抢 救休 克 : 休 克患者 , 去 枕平 卧 对 取 位, 予双静脉通 道补 液 、 血 和吸 氧等措 输 施 积极抗休 克 , 同时迅速作好术前准备 工 作 。术 中配 合护送 患者进 介入 室后 平 卧 于造影床上 , 烦燥不安患者作适 当的肢 体 约 束 固定 。 配制 好 术 中使 用 的抗 生 素 , 癌 性 出血 患 者 行 动 脉 灌 注 化 疗 栓 塞 术 前 3 0 分, 遵医嘱 静 脉注 射 枢复 灵 8 g或 肌 注 a r 灭 吐灵 2 m , 防 术 中 、 后 呕 吐 发 生 。 0 g预 术 抗癌药与 明胶 海绵 颗粒及 造影 剂混 合调 成糊状待用 。术 中密切观察病情 , 随时遵 医嘱加入相应药物或输血 。 术后观察与 护理 : 后持 续 2 术 4小 时 监测血压 、 搏 、 吸和 神志 变 化 , 3 脉 呼 每 0 分 测 量 一 次 并 记 录 , 生 命 体 征 平 稳 后 停 至 测 。患者绝对 平 卧及 穿 刺部 位 加 压 lg k 砂 袋 6小 时 , 侧 肢 体 制 动 , 止 出 血 、 术 防 血 肿及 血栓形成 ,4小 时后方 可下床 活动 。 2 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 , 术侧肢 体皮 肤 颜色 、 温度 、 觉 、 感 运动功能及足背 动脉 搏 动情 况等变化 。术 后若 患者 的下肢 出现 “ p’ : 疼 痛 、 木 、 动 障 碍 、 脉 和 5’ 即 征 麻 运 无 苍 白 时 , 提 示 肢 体 动 脉 血 栓 形 成 , 常 护 士应 积极 配合 医生做好 溶栓 或手 术切 开 取血栓 准备 。定 时观察 子宫 收缩 情况 , 阴 道流血及排 出物 的量 、 性质 、 色及 气味 , 颜 注意有无血尿 、 血便 及会 阴部周围皮肤红 肿、 溃疡等情况 出现 , 及早 发现 因栓塞 术 导 致 的盆 腔 脏 器 缺 血 性 病 变 、 死 等 并 发 坏 症, 以便 作 出 相 应 处 理 。疼 痛 为 T E 治 A 疗 后 最 常 见 的 并 发 症 , 组 因栓 塞 的 不 同 本 动脉 ( 子宫动脉或髂 内动 脉前干 ) 出现 均 不 同程度 的下腹部或臀部疼痛 , 可放射至

介入治疗妇产科急症出血的护理

介入治疗妇产科急症出血的护理

介入治疗妇产科急症出血的护理关键词妇产科急症出血护理资料与方法1997年3月~2008年6月收治各种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妇产科急症出血49例,年龄19~67岁。

产科出血25例,其中经阴道分娩后出血11例,剖宫产术后出血3例,引产术后出血4例,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5例,剖宫产术后次全子宫切除术后再出血、宫颈妊娠搔刮术后出血各1例。

妇科癌性出血24例,包括子宫颈癌出血16例,子宫内膜癌出血4例,绒癌阴道转移灶出血2例,阴道癌放疗后出血、侵蚀性葡萄胎并腹腔内出血各1例。

累计出血量1000~3500ml,其中14例入院时处于休克状态。

方法:休克患者在纠正休克的同时采用Seldinger技术完成单侧股动脉穿刺,并于动脉内快速输入400~800ml全血或代血浆,补充血容量,随后将导管逆向插至腹主动脉分叉上2~3cm,高压注射造影剂。

同步摄取盆腔血管DSA(数字减影)影像,明确出血部位后将介入导管分别插入左右髂内动脉前干或子宫动脉,推注抗生素或抗癌药物后以直径1~3mm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并造影证实。

结果15例顽固性产后出血行TAE治疗后阴道出血立即停止或减少。

出院后随访均有正常月经来潮,自测排卵正常。

24例妇科癌性出血采用TAE后均1次止血成功,2周后妇科检查见肿瘤明显缩小,其中19例可获肿瘤根治术。

护理抢救休克:对休克患者,取去枕平卧位,予双静脉通道补液、输血和吸氧等措施积极抗休克,同时迅速作好术前准备工作。

术中配合护送患者进介入室后平卧于造影床上,烦燥不安患者作适当的肢体约束固定。

配制好术中使用的抗生素,癌性出血患者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前30分,遵医嘱静脉注射枢复灵8mg或肌注灭吐灵20mg,预防术中、术后呕吐发生。

抗癌药与明胶海绵颗粒及造影剂混合调成糊状待用。

术中密切观察病情,随时遵医嘱加入相应药物或输血。

术后观察与护理:术后持续24小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和神志变化,每30分测量一次并记录,至生命体征平稳后停测。

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急性大出血疗效分析

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急性大出血疗效分析

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急性大出血疗效分析目的:探讨临床上对妇产科急性大出血患者采用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方法和成效.方法:以86例2014.1.1.~2015.1.1之间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急性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手段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前者应用的常规保守治疗,后者应用的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几率.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以上观察指标上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妇产科急性大出血患者采用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了,降低并发症几率,并且将患者的生育能力最大化保留标签: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急性大出血疗效观察妇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就包括了急性大出血,且具有难治性和突发性,传统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通过升压药物应用止血?补液和快速输血来达到控制出血目的的当以上手段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就会行子宫全切术子宫次全切术及其双侧骼内动脉结扎术,虽然该方法止血快,但是却具有并发症多和创伤大等不足[1]目前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得介入疗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副作用少?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基于此,本文将详细介绍妇产科急性大出血中介入动脉栓塞术的应用,为后期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以86例2014.1.1.~2015.1.1之间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急性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手段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包括了21例初产妇和19例经产妇,产妇的年龄在20~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6±3.1)岁;后者包括了20例初产妇和26例经产妇,产妇的年龄在21~3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3±2.1)岁,以上两组患者在年龄?产次上午统计学差异(P>0.05)2. 方法对照组的40例妇产科急性大出血患者采用的是常规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了升压药物?应用止血补液和快速输血等而观察组的46例患者则采用的是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对所有患者行输液抗休克治疗,之后再进行局部麻醉,由产妇双侧股动脉应用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进入,并将数字减影血管照影机同步使用做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处理,向产妇左右髂内动脉分别插入备好的无菌5FCobra导管,通过造影技术选择靶血管,即子宫动脉开口,之后将新鲜明胶海绵颗粒注入,从而达到动脉栓塞的目的以DSA对动脉栓塞的成效进行确认,在满意的情况下将导管拔除,加压包扎穿刺部位,采用无菌敷料覆盖?术后要求患者卧床静养,持续24h之后,对患者穿刺部位的出血情况进行观察,之后进一步进行补液和抗感染治疗。

妇产科大出血应用血管性介入治疗探究

妇产科大出血应用血管性介入治疗探究

妇产科大出血应用血管性介入治疗探究发表时间:2016-03-10T10:12:48.9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1期作者:韩晶[导读] 铁力市妇幼保健院血管性介入治疗妇产科大出血的效果显著。

铁力市妇幼保健院黑龙江伊春 152500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大出血应用血管性介入治疗的效果。

方法:妇产科大出血患者102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l例行子宫或髂内动脉结扎术,观察组5l例行血管性介入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问、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有效止血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血管性介入治疗妇产科大出血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妇产科;大出血;血管性介入治疗为了探讨妇产科大出血应用血管性介入治疗的效果,选取妇产科大出血患者10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本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l0月妇产科大出血患者10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年龄为21-39岁,平均(27.8士4.5)岁,初产妇41例,经产妇1咧。

出血类型:经阴道分娩出血29例、剖官产后出血l6例、人工流产后出血6例。

出血量为1000~3500 mL,平均(1869.5±327.4)mL。

观察组51例,年龄为20~38岁,平均(27.6士4.9)岁,初产妇40例,经产妇11例。

出血类型:经阴道分娩出血30例、剖宫产后出血17例、人工流产后出血4例。

出血量为1000~3600 mL,平均(1874.2土350.1)mL。

两组年龄、经产情况、出血类型、出血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子宫下段一侧扪及搏动子宫动脉,用大号圆针肠线自子宫前壁进针,深度达到子宫肌层2/3,后壁出针,紧靠阔韧带穿过,打结或找到髂总动脉后,向下寻找到髂内外动脉分支点,游离髂内动脉,相距0.5~1.0 cm用7-0号丝线结扎2次,同法处理对侧。

介入治疗在妇产科重症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介入治疗在妇产科重症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介入治疗在妇产科重症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妇产科重症出血性疾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

方法:2012年01月至2015年01月我院妇产科对常规行保守治疗无效的妇产科重症出血性疾病用明胶海棉颗粒作为栓塞剂行经皮双髂内动脉或双子宫动脉栓塞术。

结果:11例重症出血性疾病患者均成功止血,痊愈出院,保留了子宫及生育功能,取得满意疗效。

结论:介入治疗在妇产科重症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具有止血迅速、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且能够保留子宫与生育功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介入治疗;妇产科重症出血;医疗纠纷【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0-0108-02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妇产科重症出血性疾病是临床处理上较为棘手的难题,及时行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往往能提高抢救成功率,但由于行子宫切除术后丧失生育功能引起的医疗纠纷,让众多的妇产科医生在行决策时的有所迟疑,而丧失量佳治疗时机。

我院2012年01月至2015年01月对该类患者行经皮双髂内动脉或双子宫动脉栓塞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妇产科2012年01月至2015年05月共收治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的妇产科重症出血性疾病11例,其中宫颈妊娠大出血2例,剖宫产术中出血4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3例,阴道分娩后软产道裂伤出血2例。

1.2 方法宫颈妊娠和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的5例患者入院后均予单次甲氨蝶呤50mg/m2肌肉注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日2次,观察2~3天,因阴道反复出血,量多,而行双侧子宫动脉甲氨蝶呤灌注加明胶海棉颗粒作为栓塞剂栓塞。

4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经按摩子宫,促子宫收缩、子宫行背带缝合等处理仍出血不止者,经与患者家属沟通,其提出坚决要求保留子宫,故在一边补充血容量、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同时,宫腔内纱布填塞后即关子宫与腹壁,并一边同时积极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8例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的护理

8例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的护理

8例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的护理目的总结8例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的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例产后大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

结果7例成功,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结论介入治疗是抢救产后大出血的理想方法,做好护理是保证介入治疗成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关键。

标签: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TAE)护理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病情来势迅猛,目前仍是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

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快速输血、补液,应用止血药和升压药物以及针对病因采取加强子宫收缩等—系列措施控制出血,当治疗无效危及产妇生命的情况下,常需通过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子宫次全切除术来快速止血。

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患者不易接受。

我院将介入治疗成功地应用于产后出血的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8例产后大出血患者,年龄25~34岁,孕周36~40周,7例单胎,1例双胎,产后出血约2000~3000ml,经传统方法治疗无效后予动脉栓塞介入治疗。

1.2方法休克患者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在血管数字减影(DSA)机的引导下,采用seldinger’S技术,在局麻下经右侧股动脉插管,随后将4.0或5.0FCobra 管插到腹主动脉分叉上2-3cm处,经高压注射器注入血管造影剂泛影葡萄胺,行右侧盆腔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髂内动脉栓塞术(IIAE)或子宫动脉栓塞术(UAE),用带抗生素的明胶海绵栓塞动脉,经DSA 造影成功后,同法栓塞另一侧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成功后退出导管,局部压迫止血20分钟,加压包扎。

1.3结果7例产妇经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后活动性出血停止,1例无效后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经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后痊愈出院。

2护理2.1心理护理产后出血来势凶猛,危及生命。

护理人员重视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给予关心体贴,安慰患者,向患者解释介入治疗的优越性,消除担心失去生育能力等恐惧心理,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

妇产科大出血应用血管性介入治疗的效果

妇产科大出血应用血管性介入治疗的效果

妇产科大出血应用血管性介入治疗的效果发表时间:2016-04-07T10:08:53.2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作者:张冰[导读] 海伦市妇幼保健院针对妇产科大出血,使用血管性介入治疗的效果比较好,能够为患者止血的同时,提升子宫保留率。

海伦市妇幼保健院 152300摘要:目的:对妇产科使用血管性介入治疗来改善大出血症状的应用效果和价值。

方法:根据我院接收大的33例妇产科大出血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支持下的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一共进行了36次治疗。

结果:全部33例患者,其中插管失败1例,由于严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而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例,另外有3例患者采取2次介入治疗措施,其中1例绒癌患者由于复发大出血导致二次介入治疗失败,采取其他方法处理后痊愈。

采取介入治疗时,止血有效34次,占94.4%;2例子宫切除,占6.1%;一次栓塞止血率达87.9%。

结论:针对妇产科大出血,使用血管性介入治疗的效果比较好,能够为患者止血的同时,提升子宫保留率,根据术后的随访来看,并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患者女性的生理功能也没有受到影响,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妇产科大出血;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妇产科的一些疾病会造成女性阴道大量出血,使用保守治疗方式无法给患者提供较好额治疗效果[1]。

我院2010年至2012年一共对33例阴道大出血患者进行了DSA支持下的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就研究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10年至2013年我院选取了33例妇产科阴道大出血症状额患者来进行研究,最小患者是24岁,最大患者是37岁,全部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阴道大出血症状,为患者进行宫腔填纱、子宫按摩、药物促宫缩等治疗方式后,均无法控制出血情况。

1.2方法为患者进行补充血容量、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及抗休克等治疗方式,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的支持来为患者进行治疗。

妇产科出血性病症介入治疗论文

妇产科出血性病症介入治疗论文

妇产科出血性病症的介入治疗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出血性病症的介入治疗的疗效及效果。

方法:分析我院上半年妇产科出血性病症23例,分别进行归类观察介入治疗效果。

结果:对23例不同的出血性病症主要分为宫颈妊娠、产后阴道壁血肿、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胎盘植入等等,绝大多数病人康复,效果显著。

结论:介入治疗有着区别于其他保守和手术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妇产科;出血性病症;介入治疗【中图分类号】r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25-01对于妇产科来说,出血性疾病是危险妇女生理的严重疾病,自古以来很多女性因此饱受困扰。

传统的治疗方案主要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并举,但是这些方案有的是保守治疗效果并不明显,有的则是需要进行部分器官的切除,一般采用的都是手术结扎盆腔血管止血和手术全切子宫止血,但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采用的。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已经开始逐渐的推广起来,已经逐渐的成为了与药物、手术相并列的治疗方案。

这种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等优点,深受患者欢迎,一般的都是采用介入栓塞治疗方法,它的主要原理就是采用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来减少子宫内的动脉压,帮助形成血栓,与此同时栓塞后组织会因为缺氧而导致细胞的收缩和血管的闭塞,以此种方式来实现止血的目的。

而且器官也不会因为缺氧导致坏死,能够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支撑,整个过程并不复杂危险性较小。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了我院2012上半年妇产科出血病例一共23例,其中包含宫颈妊娠4例,病症均为阴道大出血,其中出血量大小不等为300-1200ml;产后阴道壁血肿3例;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例;其中最多的是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9例,多部分表现为突发的阴道大出血,少部分为淋漓不净的阴道出血;此外还有胎盘植入病例4例。

这些病例年龄在20岁到4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8岁。

1.2治疗方案:采用常规的髂内动脉栓塞术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具体方法是首先局麻下行右股动脉穿刺,然后置入4f超滑导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