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研究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对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5例。
对照组采用子宫动脉结扎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患者满意度上(96.00%)和对照组(76.00%)相比,两者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能够对患者出血位置进行定位,并借助于栓塞剂对出血点进行止血。
而且患者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较少,患者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术;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效果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指的是因妇科疾病引起的出血量较多(1000ml以上)的一类疾病,该病主要由创伤、或者产后出血造成。
因出血量较大,短时间内就能够造成患者凝血功能障碍,若不进行及时制止,可能会因为血液循环下降引起身体组织缺血进而造成死亡。
因此,该病患者需要被及早发现并进行治疗,从而保证患者预后[1]。
传统子宫动脉结扎术操作难度较大且术后效果不理想,而将子宫动脉栓塞术应用到患者当中,能够通过引起患者子宫平滑肌缺血,进而使得患者子宫创面变小甚至闭合[2]。
本文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结果显示观察组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5例。
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

C 工NA I . - I E A LTI . - I工 N口 U B T 盆 Y
治疗 难治性 妇产科大出血 的临床对 比研 究
边 巴琼达
西 藏 拉 萨 市城 关 区纳 金 乡中心卫 生 院 , 西藏拉萨
1资 料 与 方法
观 察 两 组 患者 手 术 的 平均 时 间 、 出血 量 、 行 子 宫切 除 术 , 观 察 组 手术 平 均 时 间 包 括 消 毒 时 间 、 准备时间、 栓 塞时间 、 插 管时间、
消毒 时 间 , 对 照 组 手术 平均 时 间包 括 麻 醉 时 间 、 手术时间 、 消 毒 时 选 取 该 院于2 0 1 1 年1 月一 2 O l 2 年1 月收 治 的3 4 例 难 治 性 妇产 科 间、 准备时间, 子 宫切 除 手术 包 括 全 切 和 次全 切 】 。 大 出血 , 按 照手 术 方 式 进 行 分 组 , 行 动 脉 栓 塞 术 进 行 治 疗 的 为 观 1 . 4统 计 学分 析 察 组1 3 例, 行子宫动脉 结扎 术有2 1 例; 其 中观 察 组 患 者 中年 龄 范 本次 采用S P S S 1 2 . O 软件 对 实 验 数 据 进 行 统 计 学 分 析 , 其 中 围在 2 1 - 3 8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 2 6 . 8 4 - 1 . 8 ) 岁, 妇 科 大 出血 和 产 科 采用 x 检验对 计数资料进 行对比, 采用 t 检 验 对 计 量 资 料 进 行 对
难 治 性 妇 产 科 大 血 在 临 床 上 通 常是 指产 妇产 后 出 血 , 经 过
各 种 治疗 无 改善 , 血 量 在 此 种 情况 下 一 般 ≥1 5 0 0 mL , 或 者是 妇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与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的效果对比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与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的效果对比摘要:目的:研究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和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成功止血率;手术指标(手术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热、腰骶部疼痛、盆腔静脉受损)。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成功止血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通过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可以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手术指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动脉结扎术;临床效果难治性大出血属于妇产科的危险性极高的疾病,大多数产妇发生难治性大出血的主要原原因包括:瘢痕子宫、前置胎盘、剖宫产分娩等,索然临床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治疗患者,但是临床疗效一般[1]。
近些年来,子宫动脉栓塞术越来越成熟,其具有微创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保障患者的生育功能,患者的接受度较高[2]。
本次研究,作者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通过对照研究,旨在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应用效果,现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25.16±2.46)岁,平均孕周为(39.56±0.29)周,平均妊娠次数为(2.61±0.25)次,观察组的平均年龄为(25.26±2.52)岁,平均孕周为(39.26±0.34)周,平均妊娠次数为(2.29±0.31)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
研究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对比

研究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对比【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并总结其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具有完整性临床资料的于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来本院紧张治疗的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50例,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的25例患者施行动脉栓塞术,对照组的25例患者施行髂内(或子宫)动脉结扎术。
观察两种不同方法的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
同时,观察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子宫切除术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
结果动脉栓塞手术平均时间为(4325±800)min,手术时出血量为960 ml左右。
子宫动脉结扎手术平均时间为(7238±1300)min,平均出血量为1400 ml左右。
结论用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打出血不仅安全、有效、可以保留子宫、而且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妇产科大出血;经导管动脉栓塞术;髂内(或子宫)动脉结扎术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指的是产妇在产后大出血,且用各种保守治疗均无效。
本病已成为产妇的“头号杀手”,全球每年有约14万名产妇死于产后大出血[1,2]。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患者通常采用髂内(或子宫)动脉结扎术,但是此手术创伤较大,而且如果止血不彻底则需要继续施行子宫切除等诸多问题。
但是经导管切除术由于创伤小、操作简单、止血快速、有效等多种优点广泛的应用于治疗妇产科大出血[3,4]。
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之间来江西省贵溪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50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之间来本院进行治疗的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50例,并按着止血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25例为治疗组,施行动脉栓塞术,另外25例为对照组,施行髂内(或子宫)动脉结扎术。
25例治疗组中产科7例,妇科10例,32例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其中1例为弥漫性血管凝血合并肾功能衰竭,平均年龄为(254±28)岁;25例对照组中产科8例,妇科10例,5例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其中一例合并肾功能衰竭,平均年龄为(243±22)岁。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对比分析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对比分析目的比较髂内动脉结扎术(UAL)和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难治性产妇大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按照患者意愿将我院收治的92例难治性大出血患者分为TAE组50例和UAL组42例,分别行TAE和UA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子宫切除率、止血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
结果TAE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止血有效率均明显高于UAL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子宫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UA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AE 治疗难治性大出血止血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能够最大限度保留患者子宫,可作为治疗难治性大出血的首选术式。
标签:髂内动脉结扎术;导管动脉栓塞术;妇产科;难治性大出血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是妇产科常见并发症,处理不当易造成产妇死亡[1]。
如何预防和治疗难治性大出血是临床医师普遍关注的热点。
现对我院采用髂内动脉结扎术和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妇大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最佳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92例难治性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疗无效后实施手术治疗。
按照患者意愿将92例患者分为TAE组50例和UAL组42例,两组患者在产妇类型、年龄、出血量及出血原因等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 方法TAE组患者给予TAE治疗,在C型臂血管造影机引导下穿刺股动脉,将SFcobra导管分别插入左、右骼内动脉,视患者情况在悬吊式大型C臂造影机引导下,插入靶动脉后行栓塞治疗[2]。
经造影机确认止血后拔出导管并于穿刺部位行局部加压包扎,患者卧床休息24h[3];UAL组患者给予UAL治疗,于子宫下段一侧扣及搏动子宫动脉,使用大号圆针肠线由子宫前壁进针,至子宫后壁出针,靠着韧带部分穿过并打结,经造影机确认止血后卧床休息24h[4]。
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熊美丽;朱宁湖;吕小燕【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its sig-nificance on the retention of the uterus.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0 january to 2014 january were treated 24 cases of in-tractable postpartum hemorrhage patients using 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 of percutaneous femoral artery puncture for uterine artery catheterization and angiography, observ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23 cases of successful hemostasis and preserva-tion of the uterus, and only 1 cases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after failure of diverted subtotal hysterectomy, the operation success rate was 95.8%, the operation time was (42.7±3.3)min,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buttocks, perineum, thighs pain and weakness of 11 patients, no seriou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intractable post-partum hemorrhage is exact, short operation time, rapi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fewer adverse reactions, is currently the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postpartum hemorrhage excellent scheme,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保留子宫的意义。
80例产后大出血产妇的临床治疗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 S 1.对两组的相关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后 , P S 30 用t 检验分析 ,<00为有统计学意义。 P .5
2 结 果
早期使用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c AP 供空气治疗早产儿呼吸困难 nP ) 前后血 气变 化见表 1 : 前后比较, 动脉血p H值升高 ,C 2 P O 降低,C2 P 升高, 负值降低 , BE H O 一升高, C3 差别有显著陛意义。 见表l 。
围产期 的保 健 . 预 防和 减 少 产妇 产 后 出血 率 发 生 的重 要措 施 。 是
【 关键词 】 围产期护理: 出血: 产后 预防 【 中图分类号 】 4 37 R 7.1
1 资料 方法 1I 一般 资料 .
【 献标识 码 】 文 B
【 文章编号 】 6 2 2 2( 0 2 0 — 4 3 0 17— 5 32 1 )4 04— l
研究结果表明, 治疗组所有患者手术平均时间, 术后阴道平均流血时 间及术前、 术中、 术后的平均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 占优, 且止血效果好 于对照组 ,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患者术 P .1; 后 [平均最高体温在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 。见表1 E l P 0 0 )( )
42 4
《 求医问药 》 下半月刊 S e ekMe i l dA kT e d ie 0 2年第 l 卷 第 4 dc An s h Me i n 2 1 a c O 期
附: 两组比较,均<O05 P .
1 统计学方法 . 3
C A 可减少需要高压氧治疗的时间和减少机械通气的需要, PP 是治疗新生 儿轻一 中度呼吸衰竭的常用技术”。 l 使用C AP , P 后 能使心率、 呼吸频率及 P C 明显下降、a / i 明显上升, a O2 P O2 FO2 说明无创通气能纠正高碳酸、 低氧 性呼吸衰竭。 供空气能减少氧对肺和视网膜的损害。 鼻塞式C A 供空气是辅助通气的一种无刨伤、 PP 结构简单、 操作容易、 价廉、 疗效显著的方法, 适合于各级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使用。 作者在使用 过程中未发现支气管肺发育不 良和视网膜病等严重副作用。
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对比分析 曾宁玉

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对比分析曾宁玉摘要:作为妇科疾病中对产妇威胁最高的疾病之一,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指的是产妇在分娩之后通过传统治疗方案仍旧没有解决出血症状,导致产妇分娩之后的出血量>500mL。
由于发病的突然性,导致临床治疗难度极大,其不仅会引发休克症状,同时也会引发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致死率。
一般来说,临床主要通过药物宫缩、子宫按摩等常规方案来止血,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会选择子宫动脉结扎术进行治疗,但存在手术创伤大的缺陷,并且如果止血效果不佳,需要切除子宫,相应的效果并不理想。
鉴于此,我院从2016年开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效果较为理想,现将相关内容进行如下总结。
关键词: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疗效引言:目的研究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72例难治性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
对照组行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观察组行子宫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止血情况及出血量。
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33/3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22%(2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止血成功率为88.89%(32/36)高于对照组的69.44%(2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为(890±150)ml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500±3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妇产科难治性大出血患者采取子宫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效果理想,可以有效提高止血成功率,减少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72例难治性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出血量均>1000ml,排除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患者及精神异常的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大出血80例,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以子宫动脉结扎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40例以动脉栓塞手术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所用的手术时间、出血情况、并发症情况。
结果对照组中,手术时间平均(71.33±11.2)min,出血量平均(1451.8±248.3)ml,患者术后阴道流血(16.2±3.1)d,患者子宫切除率35%,有效止血率65%;实验组中,手术时间平均(42.88±7.04)min,出血量平均(966.8±218.6)ml,患者术后阴道流血(11.2±3.2)d,患者子宫切除率5%,有效止血率95%。
实验组整体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子宫动脉结扎手术。
结扎子宫动脉,扪及子宫下段侧的动脉搏动点,再以大号圆针、薇乔线(或肠线)沿宫前壁进行施针,其深度应超过该处子宫基层2/3,沿后壁紧贴阔韧带位置出针,并进行打结;抑或先扪及患者髂总动脉,沿下部找寻髂内与外动脉的分支点,将髂内动脉进行游离,于0.5-1.0cm处以7-0丝线进行2次结扎。
以相同方法对另一侧进行处理。
1.2.2 实验组动脉栓塞手术。
以改良后的seldinger技术进行动脉穿刺。
以dsa机进行透视,分别于左右髂内动脉以5fcobra导管进行插入,再对靶动脉进行超选择性插入,靶动脉在经造影证实
后实施栓塞治疗。
治疗结束后以髂内动脉造影对栓塞是否成功进行证实,之后将导管拔出,对穿刺点进行15min的压迫止血后再对局部进行加压包扎,最后嘱患者卧床休息24h。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卡方检验对比计数资料,以t检验对比计量资料。
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情况及并发症,实验组整体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产后大出血主要是指自然分娩出血量达500ml以上,或剖宫产出血量大于1000ml。
通常情况下,自然分娩出血往往会被低估,且很多产妇出血后不存在强烈的不适感,因此产后大出血是一种易发性产后并发症,且相当严重。
大出血可能于产后立即出现,也可能要1d或者数天后才会病发,由于其迹象的不稳定性,很容易造成患者发生休克或者致死。
因此,务必对其症状与发生原因以及紧急处理措施加以详细掌握,解除这种不定时的“警报”。
大出血的危害与其病发原因存在较大关系。
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发现,早发性大出血往往比晚发性大出血更加严重,且需及时予以处理;当患者出血量较大时,无论是何种因素造成的出血,患者很可能出现生命迹象的不稳定性,且凝血功能降低,严重者会休克
甚至死亡。
面对此类情况,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争取抢救时间。
为此,笔者总结几点预防措施:①定期做好产前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②重视临产前检查。
对临产妇进行肝功能和凝血四项体检,掌握凝血功能。
③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严格按要求规范操作,将急产与滞产等现象尽量避免。
④产后,产妇留院观察,对阴道出血与宫缩情况严密监护。
本研究中,以动脉栓塞手术治疗的实验组手术情况与疗效均优于以动脉结扎手术治疗的对照组(p<0.05),提示动脉栓塞术对于妇产科难治性大出血患者的疗效更佳,不仅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出血量,还可减少并发症,对子宫予以保留,应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蔡春华,李涛,许持卫,等.血管性介入治疗妇产科难治性大出血21例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5):398-398.
[2] 王克勤,郭艳军,倪艳梅,等.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时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8):
970-971.
[3] 陈文忠,钟粤明,郭曼,等.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4):565-568. [4] 王芳,彭方亮,袁惠佳,等.盆腔血流阻断治疗和预防妇产科大出血[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32(11):1218-1220.
[5] 曾银.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8):29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