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28例临床对比分析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与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的效果对比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与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的效果对比摘要:目的:研究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和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成功止血率;手术指标(手术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热、腰骶部疼痛、盆腔静脉受损)。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成功止血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通过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可以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手术指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动脉结扎术;临床效果难治性大出血属于妇产科的危险性极高的疾病,大多数产妇发生难治性大出血的主要原原因包括:瘢痕子宫、前置胎盘、剖宫产分娩等,索然临床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治疗患者,但是临床疗效一般[1]。
近些年来,子宫动脉栓塞术越来越成熟,其具有微创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保障患者的生育功能,患者的接受度较高[2]。
本次研究,作者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通过对照研究,旨在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应用效果,现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25.16±2.46)岁,平均孕周为(39.56±0.29)周,平均妊娠次数为(2.61±0.25)次,观察组的平均年龄为(25.26±2.52)岁,平均孕周为(39.26±0.34)周,平均妊娠次数为(2.29±0.31)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对比分析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对比分析目的比较髂内动脉结扎术(UAL)和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难治性产妇大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按照患者意愿将我院收治的92例难治性大出血患者分为TAE组50例和UAL组42例,分别行TAE和UA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子宫切除率、止血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
结果TAE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止血有效率均明显高于UAL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子宫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UA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AE 治疗难治性大出血止血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能够最大限度保留患者子宫,可作为治疗难治性大出血的首选术式。
标签:髂内动脉结扎术;导管动脉栓塞术;妇产科;难治性大出血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是妇产科常见并发症,处理不当易造成产妇死亡[1]。
如何预防和治疗难治性大出血是临床医师普遍关注的热点。
现对我院采用髂内动脉结扎术和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妇大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最佳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92例难治性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疗无效后实施手术治疗。
按照患者意愿将92例患者分为TAE组50例和UAL组42例,两组患者在产妇类型、年龄、出血量及出血原因等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 方法TAE组患者给予TAE治疗,在C型臂血管造影机引导下穿刺股动脉,将SFcobra导管分别插入左、右骼内动脉,视患者情况在悬吊式大型C臂造影机引导下,插入靶动脉后行栓塞治疗[2]。
经造影机确认止血后拔出导管并于穿刺部位行局部加压包扎,患者卧床休息24h[3];UAL组患者给予UAL治疗,于子宫下段一侧扣及搏动子宫动脉,使用大号圆针肠线由子宫前壁进针,至子宫后壁出针,靠着韧带部分穿过并打结,经造影机确认止血后卧床休息24h[4]。
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熊美丽;朱宁湖;吕小燕【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its sig-nificance on the retention of the uterus.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0 january to 2014 january were treated 24 cases of in-tractable postpartum hemorrhage patients using 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 of percutaneous femoral artery puncture for uterine artery catheterization and angiography, observ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23 cases of successful hemostasis and preserva-tion of the uterus, and only 1 cases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after failure of diverted subtotal hysterectomy, the operation success rate was 95.8%, the operation time was (42.7±3.3)min,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buttocks, perineum, thighs pain and weakness of 11 patients, no seriou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intractable post-partum hemorrhage is exact, short operation time, rapi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fewer adverse reactions, is currently the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postpartum hemorrhage excellent scheme,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保留子宫的意义。
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

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作者:金雪娥余凌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年第11期【摘要】目的讨论难治性产后出血各种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功效和作用的对比研究。
方法通过对近30例的产后出血病例的详细资料和病情统计情况以及使用的手术方法比如宫腔填塞纱布和盆腔动脉接扎等多种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分析和研究。
结果全部抢救成功,其中12例是盆腔动脉接扎手术治疗成功的,10例是宫腔填塞纱布手术治疗成功的还有8例是经导管动脉栓塞手术治疗成功的。
而且在后期的诊治观察中没有副作用。
结论在多种干预性产后出血的病人症状的治疗方法里宫腔填塞纱布手术治疗方法可以压止血流,盆腔动脉接扎手术可以是血流停止,经导管动脉栓塞手术可以压迫止血。
如果子宫成为凝性障碍时就得及时的切除子宫。
【关键词】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对比;结论近几年孕妇产后出血是妇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0%,大量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我国产妇死亡人数的49.9%。
孕妇的出血量达到500ml为产后出血,产后24h以后至产褥期子宫大量出血为晚期产后出血。
近年来,随着手术产子也就是剖宫产手术的使用频率的升高,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传统的保守治疗成功率低,且可能延误治疗时机,外科治疗尽管疗效较为肯定,但并发症多,且部分患者因此而丧失生育能力,为以后埋下了隐患。
针对这种问题和弊端,我院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为产科出血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干预性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有很多,其中的盆腔动脉接扎手术、宫腔填塞纱布、导管动脉栓塞手术这三种的手术疗效好而且无副作用,不会为病者带来太多的痛苦,现将这三种手术的论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近几年共收入达,300百例在分娩期产后出血的产妇,其中初产妇70例,经产妇20例;年龄19-35岁,平均27岁;30例为经阴道分娩后大出血,50例本院剖宫产术后大出血,8例为外院剖宫产后再次阴道流血,7例为晚期产后大出血;出血量1000-2500ml,所有患者均经过保守治疗失败后行介入干预性治疗。
52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治疗

52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治疗产后出血作为分娩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最易发生在产后2h内,是严重危及妇产科患者生命的急症,主要表现为阴道大出血。
目前,该病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占分娩总数的2%~3%[1]。
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我站对收治的52例妇产科产后大出血患者针对性地对这些患者采用常规的保守治疗(宫缩剂、按摩子宫、干纱布宫腔填塞压迫止血,经上述处理无效者做子宫次全切或全切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我站妇产科共收治产后大出血者62例,均为女性,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27.4±3.8岁。
其中剖宫产31例,阴道分娩21例;出血量1000~2500ml,平均1400ml。
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27例,占51.92%,胎盘早剥17例,32.69%,胎盘植入6例,11.54%,羊水栓塞2例,3.85%。
(二)方法。
所有患者的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
所有患者均经阴道或宫腔填塞纱条压迫止血无效后积极补液,输血补充血容量和纠正休克治疗,同时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留置导尿等准备[2]。
对于休克的严重病例,应在入院后迅速及时补充血容量,同时立即给予高流量4ml/min~6ml/min吸氧,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减少组织缺氧,减少对脑细胞的损害。
对于入院时重度失血性贫血的患者,除了立即予静脉留置针补血以及纠正失血外,还应使用抗生素防感染。
对因子宫收缩乏力而出血的患者行子宫按摩:一手放在宫底部均匀有节律地按摩子宫。
也可一手握拳置于前穹隆顶住子宫前壁,另一手按压后壁,两手相互压紧宫体并按摩15~20分钟。
对胎盘因素而产后出血的患者应迅速作宫腔探查,将剥离的胎盘和部分残留的胎盘胎膜取出。
胎盘粘连应徒手剥离,若手感不清附着界限剥离困难者,则可能是植入胎盘,不可强行剥离,小部分植入者可暂留宫腔,产后给宫缩剂,化疗和中药治疗。
80例产后大出血产妇的临床治疗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 S 1.对两组的相关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后 , P S 30 用t 检验分析 ,<00为有统计学意义。 P .5
2 结 果
早期使用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c AP 供空气治疗早产儿呼吸困难 nP ) 前后血 气变 化见表 1 : 前后比较, 动脉血p H值升高 ,C 2 P O 降低,C2 P 升高, 负值降低 , BE H O 一升高, C3 差别有显著陛意义。 见表l 。
围产期 的保 健 . 预 防和 减 少 产妇 产 后 出血 率 发 生 的重 要措 施 。 是
【 关键词 】 围产期护理: 出血: 产后 预防 【 中图分类号 】 4 37 R 7.1
1 资料 方法 1I 一般 资料 .
【 献标识 码 】 文 B
【 文章编号 】 6 2 2 2( 0 2 0 — 4 3 0 17— 5 32 1 )4 04— l
研究结果表明, 治疗组所有患者手术平均时间, 术后阴道平均流血时 间及术前、 术中、 术后的平均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 占优, 且止血效果好 于对照组 ,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患者术 P .1; 后 [平均最高体温在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 。见表1 E l P 0 0 )( )
42 4
《 求医问药 》 下半月刊 S e ekMe i l dA kT e d ie 0 2年第 l 卷 第 4 dc An s h Me i n 2 1 a c O 期
附: 两组比较,均<O05 P .
1 统计学方法 . 3
C A 可减少需要高压氧治疗的时间和减少机械通气的需要, PP 是治疗新生 儿轻一 中度呼吸衰竭的常用技术”。 l 使用C AP , P 后 能使心率、 呼吸频率及 P C 明显下降、a / i 明显上升, a O2 P O2 FO2 说明无创通气能纠正高碳酸、 低氧 性呼吸衰竭。 供空气能减少氧对肺和视网膜的损害。 鼻塞式C A 供空气是辅助通气的一种无刨伤、 PP 结构简单、 操作容易、 价廉、 疗效显著的方法, 适合于各级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使用。 作者在使用 过程中未发现支气管肺发育不 良和视网膜病等严重副作用。
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对比分析 曾宁玉

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对比分析曾宁玉摘要:作为妇科疾病中对产妇威胁最高的疾病之一,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指的是产妇在分娩之后通过传统治疗方案仍旧没有解决出血症状,导致产妇分娩之后的出血量>500mL。
由于发病的突然性,导致临床治疗难度极大,其不仅会引发休克症状,同时也会引发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致死率。
一般来说,临床主要通过药物宫缩、子宫按摩等常规方案来止血,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会选择子宫动脉结扎术进行治疗,但存在手术创伤大的缺陷,并且如果止血效果不佳,需要切除子宫,相应的效果并不理想。
鉴于此,我院从2016年开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效果较为理想,现将相关内容进行如下总结。
关键词: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疗效引言:目的研究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72例难治性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
对照组行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观察组行子宫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止血情况及出血量。
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33/3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22%(2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止血成功率为88.89%(32/36)高于对照组的69.44%(2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为(890±150)ml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500±3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妇产科难治性大出血患者采取子宫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效果理想,可以有效提高止血成功率,减少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72例难治性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出血量均>1000ml,排除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患者及精神异常的患者。
紧急子宫切除在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应用分析

紧急子宫切除在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紧急切除子宫手术在难产后由出血情况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抽取2010年2到2011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以后实施紧急切除子宫手术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院内治疗)和对照组(外院转入);实验组20例,对照组40例。
结果 60例病人都有难产以后出血情况发生,出血量为2000-4100毫升。
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的关键原因是胎盘原因,大部分采用腹式次全子宫切除手术,20例患者全部救治成功;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的关键原因是软产道受到损伤、胎盘原因,大多数采用腹式次全子宫切除手术其中8例患者在手术以后出现盆腔表面或者阴道残端部位出现渗血,并且出现多项内脏器官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结论产后出血的相关处理主要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彻底止血,如果出现采用保守治疗方式没有明显效果的情况下,采用紧急切除子宫是为难产以后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手术要求稳、准、快、要在手术前进行全面评估,手术后应该密切监护。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知识技能的培训,加强健康教育,及时转移危重病人,能够使紧急子宫切除得以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关键词】紧急子宫切除;难治性产后出血;应用分析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20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62-02孕妇产后出血的处理方法是目前妇产科面临的难题之一。
难产出血指的是1000毫升以上并伴有低血容量的表现,使用药物治疗以后仍然没有明显好转的严重产后出血,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
紧急切除子宫是治疗难产后出血、抢救孕产妇生命的一种被迫实施的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我院2010年2到2011年6月救治的60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0年2到2011年6月一共分娩7594例,当中在我院发生紧急切除子宫手术20例,设定为实验组,然而另外40例病人在外院紧急切除中手术40例,设定为对照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28例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其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28例患者,按照患者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14例,对照组14例。
对照组:对患者采用髂内动脉结扎术治疗;试验组:对患者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
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以及阴道流血天数分别为(41.2±6.8)min、(878.5±218.6)ml、(10.2±2.8)d要明显优于对照组(78.5±10.2)min、(1324.5±321.5)ml、(17.5±3.6)d,差異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其具有止血效果好和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标签: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妇产科大出血;髂内动脉结扎
临床上,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主要是指产妇在生产后发生出血,并且经过多种保守方式治疗且效果不理想,并且患者的出血量≥1500ml;或者患者阴道出血>1000ml[1]。
患者的出血量非常大,并且还会发生一些凝血功能障碍情况,并且发生死亡的几率非常高。
对患者采用髂内动脉结扎术治疗,但是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大,且止血效果不好。
而对患者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其具有创伤小和止血快速等优点。
我院对此次收治的患者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和髂内动脉结扎术治疗,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进行手术治疗的28例难治性大出血患者,均为我院妇产科在2012年12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
年龄20~38岁,平均为(26.5±
2.0)岁;产科16例,妇科12例;按照患者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14例,对照组14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和疾病类型等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对患者采用髂内动脉结扎术。
使用大号圆针和微乔线从其子宫前臂进针,深度为到达子宫肌层的2/3以上,然后从后壁出针,紧靠其阔韧带部位穿出并打结。
向下找到髂内和外动脉的分支点,对髂内动脉进行游离,相距0.5~1.0cm,使用7-0丝线进行结扎2次。
试验组:采用DSA机进行透视,然后将5Fcobra导管分别插入到患者的左右髂内动脉,造影剂为:欧乃派克[2]。
对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将患者充血的范围和部位确定,再选择性插入到靶动脉,再对患者进行造影确定为靶动脉后,再对患者进行栓塞治疗。
栓塞的材料:新鲜明胶海绵颗粒,尺寸:2.0×2.0cm[3]。
在栓塞完成之后,对患者进行髂内动脉造影,确定成功之后,将导管拔出,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时间为15min,然后再进行加压包扎处理,患者需卧床休息24h。
1.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以及阴道流血天数分别为(41.2±6.8)min、(878.5±218.6)ml、(10.2±2.8)d要明显优于对照组(78.5±10.2)min、(1324.5±321.5)ml、(17.5±3.6)d,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难治性妇产科打出血主要有妇科和产科大出血。
其的主要特点为:对患者进行子宫按摩和使用静脉推注钙剂以及宫缩剂等各种保守治疗,但是效果不理想。
患者出血非常快速,在胎儿分娩后的1h内,其的出血量>1500ml。
患者发生出血并且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或者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情况。
在妇科恶性肿瘤疾病中,患者发生出血的主要原因为:肿瘤本身出血和肿瘤转移出血以及肿瘤放疗并发出血[4]。
髂内动脉中存在6条比较重要的交通支,在阻断髂内动脉主干血流时,6条交通支则会出现很快开放,侧支循环也会建立比较快,因此,对患者采用髂内动脉结扎术,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并且效率并不高。
然而对患者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其的止血机制为:将患者的出血动脉闭塞,让子宫内动脉压得到下降,进而减慢血流,对血栓的形成有一定的帮助。
经过此次的研究发现,试验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以及阴道流血天数分别为(41.2±6.8)min、(878.5±218.6)ml、(10.2±2.8)d要明显优于对照组(78.5±10.2)min、(1324.5±321.5)ml、(17.5±3.6)d,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其具有止血效果好和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文忠,钟粤明,郭曼,等.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04:565-568.
[2]曾银.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28:293-294.
[3]胡芸.65例妇产科急性大出血临床治疗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03:137-138.
[4]李领霞.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76例临床对比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2,
07: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