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震复波的含气砂体识别技术与应用

合集下载

大牛地气田二叠系山西组单砂体预测技术及应用

大牛地气田二叠系山西组单砂体预测技术及应用
S n S qn u u i
( e ac ntu e oem Epoai R s r Istt o P t l xl tn& P out n SN P CN r w s C m ay rm i X ̄ ag80 1 , hn ) e h i ef r u r o rdco , I O E ot et o p n ,Uu q, iin 3 0 C i i h 1 a
t h o  ̄e u n y sr n n ef r nc fc a n o ll e,r s r o rp e ito sv r ifc l.T d l o t e lw一 q e c to g i t re e e o o la d c a i n e e v i r d cin wa e y d fiu t he mo e ・ b s d we l e s c i v ri n tc n q e wa nr d c d i h s p p r y me nso c h v mp d nc f a e l-s imi n e so e h i u s i to u e n t i a e ,b a fwhih t e wa e i e a e o tme a d d p h d man i n e t o i s,l h lg i oo y,p y i a o e n a — a i g p r mee smih e o ti e t h sc lpr p  ̄y a d g sbe rn a a t r g tb b an d.Th r d c e p e i—
第3 4卷第 3期
21 0 2年 5月
文章编号 :0 1 6 1 ( 02)3 0 4 — 5 10 — 12 2 1 0 — 3 0 0

石 油 褒 骀 沾 厦

基于井数据驱动的薄互层储层预测技术在渤海A油田的应用

基于井数据驱动的薄互层储层预测技术在渤海A油田的应用

2 原理方法
2.1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测井曲线预测技术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是
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建立 VC 维概 念基础上以及在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的一种有限 样本统计学习理论,广泛应用于解决小样本、非线 性、数据挖掘及数据分类识别中。海上油田开发井 实施过程中,为节约成本,提高钻井效率,随钻测井 曲线一般只录取电阻和伽马曲线,不测声波和密度 曲线。只能满足常规测井解释,无法给地震提供速 度、密度等信息。因此,开发井无法进行精细的时 深标定与分析,也无法参与井约束的地震反演。
域,降低了钻探风险,为该区域井位部署提供了很 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Zeng HL.From seismic stratigraphy to seismic sedimentology:a sensible transition[J].Gulf Coast Association of Geological Societies Transactions,2001,LI:413-420.
的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预测薄互层的平面展布。首先利用泥质含量曲线和电阻率曲线,采用基
于支持向量机预测声波、密度曲线,分别制作多口已钻开发井的精细合成地震记录。在合成地
震记录集提取多种地震属性,与井点砂地比交会分析,得到对砂地比敏感的地震属性。并在实
际地震资料提取敏感地震属性,成功预测渤海 A 油田沙三中段薄互层平面展布。以数据为驱
1 研究区概况
A 油田位于渤海南部莱州湾海域,油藏埋深大 于 2 500 m,受埋深影响,地震资料品质差,分辨率 低,区域沉积演化表明,A 油田为辫状三角洲前缘 相为主的沉积体系,发育砂泥岩薄互层沉积,地震 表现为低频弱振幅连续性差、弱反射特征,单砂层 厚度薄,多数小于 5 m,横向变化快,单砂层储层预 测难度大。

地震反演技术在齐家北地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地震反演技术在齐家北地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层 位标 定 是 测 井 和地 震 数 据 的桥 梁 , 储层 反 是 演技术 的重 要 环 节 。 只 有 在 层 位 准 确 标 定 的 情 况 下 , 有 可能 正确 的预测 储层 , 才 因此 当地 震分 层 与测 井 分层 不 相 匹配 时 , 要对 地震 和 测井 分层 进 行 复查 , 找 出正确 的层 位进行 标 定 。制 约层 位标 定 和反 演效 果 的另 一个 重要 因素 是子 波 的 提 取 , 合 成 地 震 记 做
维普资讯 htt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 0 8年 3月
石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P TR E E OL UM O O D E G NE R N GE L GY AN N I E I G
第 2 2卷
第 2 期
文章编 号 :6 3 2 7 2 0 )2—0 3 —0 1 7 —8 1 ( 0 8 0 01 3
摘 要 : 对 齐 家北 地 区砂 体 薄 、 向 难 识 别 的 特 点 , 用 了一 种 能 适 合 该 区 储 层 识 别 的 拟 声 波 反 演 技 术 。 实 践 表 针 纵 选
明 , 声 波 曲线 能很 好 地 反 映 出 该 区探 井 地 层 岩 性 的 变 化 , 线 上 砂 泥 岩 岩 性 特 征 十 分 清 楚 。 以 松 辽 盆 地 北 部 齐 拟 曲

靴 ● ●. i 1
‘j __ - : ==24 ‘ .r 9 : 6 ●

齐 家北 区块 位于 齐家 凹陷北 部 , 邻 大庆 长垣 , 东 西 接齐 家油 田 , 起 喇嘛 甸 镇 , 至林 甸 县 张起 屯 , 南 北 构 造上位 于松 辽盆 地北 部 中央 坳 陷 区齐家 一古龙 凹 陷北 端 。勘探 主要 目的层 为下 白 垩统 青 山 口组 二 、

基于开发地震的微幅构造识别在喇嘛甸油田南中东一区应用

基于开发地震的微幅构造识别在喇嘛甸油田南中东一区应用
不 可 忽略 的 问题 , 究 微 幅度 构 造 成 图技 术 的 方法 研 己经成 为勘 探 开发部 署 的关键 。
l 地质 概况
喇 嘛甸油 田 , 是松 辽盆 地 中央 凹陷 大庆 长 垣 上 的一 个三 级 构 造 , 于 大 庆 长 垣 的 最 北 端 , 与 萨 位 南 尔 图油 田相接 ( 1 。喇 嘛甸 油 田是 一个 受 构造 控 图 ) 制 的短轴 背斜 气顶 油 藏 , 据 勘 探 及 开 发井 钻 遇 情 根 况表 明 , 喇南 中 东 一 区位 于 油 田南 块 东 部 , 工 区 该
h o c m. 3 。 o . o (1 1
76 3







1 2卷
可形 成小 高 点 或 小 低 点 , 构 造 较 陡处 , 种 起 伏 在 这 常形 成小 鼻状 构造 和小 凹槽 等 。
2 2 微幅 构造 分 类 .
微 构造 类型 共分 为 正 向 型 、 向型 两 种微 幅构 造 类 负 型, 具体 分 类如 表 1 示 。其 中正 向型微 构 造 由 于 所 构 造位 置较 高 , 淹 程 度 低 , 水 含水 上 升慢 , 开发 后 是 期 剩 余 油 分 布 和 挖 潜 的 有 利 部 位 , 负 向 型 而
图 例_ 幂 区 誊
断E 深 [- 层 线- 1 — 井 7 —
内井 间微幅度构造不突出, 幅度构造识别难确定。 微
图 1 喇嘛 甸 油 田 区域 概 况
2 微幅构造成 因与分类
2 1 微 幅构 造成 因 .
随着 油 田开发 的不 断 深 人 , 目前 储 层 地 质研 究 现 已无法 满 足油 田开发 的要 求 , 面 临 的主 要 矛 盾 其

OVT处理技术在复兴地区大连片地震资料中的应用

OVT处理技术在复兴地区大连片地震资料中的应用

122为了满足复兴地区页岩气精细目标勘探的需求,充分发挥“两宽一高”地震资料处理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复兴侏罗系陆相页岩油气目标区复杂岩性目标的落实,针对复兴地区地震资料特点,作者对此展开宽方位矢量偏移距(OVT)处理技术[1]研究,首先介绍地震资料OVT处理技术的处理流程,对各项OVT处理技术及效果进行阐述,通过OVT处理技术的应用,在地震资料保真保幅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分辨率,提高了地震资料对复杂勘探目标的储层预测和地质体识别能力,满足了复兴地区岩性勘探、各向异性裂缝预测的需求。

1 OVT 处理技术根据复兴地区大连片地震资料特点,在常规地震资料处理流程的基础上,处理时强化各向异性分析,做好OVT域道集的方位各项异性处理,可选择进行OVT域道集识别裂缝方向再细分方位处理,抽取OVT域道集。

另外,OVT域规则化处理补齐OVT域内反射面元的空缺道,消除方位各向异性差异。

完成OVT域全方位偏移和分方位偏移,确保偏移成像准确,偏移后OVT域道集的AVO、AVAZ反射特征与实钻井相一致。

1.1 十字排列抽取及OVT 片划分合理选择划分方案对后续开展OVT域处理至关重要。

理论上划分后的OVT片数应全等于区域覆盖次数,由于本文研究的资料横纵比低,十字排列又具有3个一滚动的周期,对称法划分后产生12×10个面元,其中比较完整的数据量比较大的面元为7×10,横向两边上分别有个半片,在一个周期内滚动时分别生成6×10、7×10、6×10个OVT片;中心法划分后产生9×12个面元,其中比较完整的数据量比较大的面元为6×11,纵向两边上分别有个半片,在一个周期内滚动时分别生成6×11、7×11、6×11个OVT片。

按上述方法抽取的OVT道集的炮检距范围较大,是炮线距或检波线距的2倍。

如果采集时炮线距和检波线距在200m~300m,则OVT道集的炮检距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内;如果炮线距和检波线距过大,OVT内的炮检距和方位角范围增大,失去OVT域处理的OVT处理技术在复兴地区大连片地震资料中的应用张颢 刘倩 乔小玲中国石油化工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湖北 武汉 430400摘要:针对复兴地区精细油气勘探的需求,基于“两宽一高”地震采集资料的特点,开展了宽方位矢量偏移距(OVT)域处理。

地震波形解释技术讲解

地震波形解释技术讲解

地震波形解释技术讲解地震波形解释是地球物理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通过分析地震记录中的波形信息,了解地下岩石结构、地震发生机制以及地震破裂过程等相关信息。

地震波形解释技术在地质勘探、矿产资源探测、地震监测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地震波形解释技术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一、地震波形解释技术概述地震波形解释技术是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和反射、折射等现象,通过分析波形记录来确定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和结构。

地震波形记录中包含了地震波在地震源和地表接收点之间传播的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解释,就可以获取地下结构的相关信息。

二、地震波形解释技术的方法1. 震相分析法震相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地震波形解释方法。

它通过分析地震记录中的不同震相的到达时间和振幅,来推断不同岩石层界面的位置和性质。

震相分析法包括初动到时提取、振幅分析和速度分析等步骤。

通过田间实测和实验室分析,可以建立震相的速度表,利用速度表来解释地震记录中的波形信息。

2. 反射波形解释法反射波形解释法是根据地震记录中的反射波形特征,来推断地下界面的形态和属性。

在地震记录中,反射波是震源发射的地震波在地下岩石界面上发生反射后返回地表接收到的波形。

通过分析反射波的振幅、频率、相位等特征,可以判断反射面的位置、走向、倾角和反射系数等参数,从而得到地下构造的信息。

3. 折射波形解释法折射波形解释法主要应用于地下介质存在不均匀性的情况。

当地震波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波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折射现象。

通过分析折射波的特征,可以计算出介质的折射系数、折射角度等参数,进而推断地下介质的物理特性。

三、地震波形解释技术的应用1. 地质勘探地震波形解释技术在地质勘探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分析地震记录中的波形信息,可以了解地下岩石的层序、岩性、构造等特征,为勘探活动提供重要信息。

地震波形解释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勘探项目中。

2. 地震监测地震波形解释技术在地震监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讲)高分辨率地震勘探

(第一讲)高分辨率地震勘探
精品文档
四、资料(zīliào)处理
c.不叠加或少道叠加方法 采用处理方法确实能提高(tígāo)分辨率。拟合剖面的频 率明显高于常规叠加。在没有足够高的信噪比的情况下, 采用少道叠加方法也能得到较好效果。
精品文档
四、资料(zīliào)处理
近道(jìn dào)15道叠加的结果及其频谱和全部60道叠加 的结果及频谱。
偏移处理(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精品文档
四、资料(zīliào)处理
2.叠后分辨率资料(zīliào)处理 偏移处理(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精品文档
四、资料(zīliào)处理
地震成果剖面的质量控制可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目测法检 查,包括(bāokuò)检查处理流程的合理性,观看剖面偏移归位 的情况,看信噪比、被组特征等;二是做分频扫描,通过 分频扫描可以了解地震的分辨率,同时也可了解剖面的信 噪比及其随频率变化的情况。
型(móxíng)来讨论垂向分辨率
(c)瑞雷准则(Rayleighs Criterion)
把b/2值称为垂向分辨率的极限。 t = b/2 = 1/(2.6fp)
fb=1/b
fp=0.77fb
△h = V*t/2 = V/(4fb)
=λb/4
精品文档
二、基本原理
1.垂向分辨率
(3)用时间域雷克子波的褶积
(2)用薄层的振幅(zhènfú)响应来讨论垂向分辨率 楔状模型:
精品文档
二、基本原理
1.垂向分辨率
(2)用薄层的振幅响应来讨论垂向分辨率 调谐振幅:当楔状模型厚度较大时,上下界面初至 相反的反射子波在时间上可分辨;随着厚度变小,两 波逐渐靠拢,△t=T*/2,两波必然同相叠加,使复合波 的合成振幅比单个子波增大一倍。

基于地震资料的薄互层储层精细地质建模

基于地震资料的薄互层储层精细地质建模

基于地震资料的薄互层储层精细地质建模石莉莉【摘要】某地区 C 油田钻井少、井距大,且具有储层砂体薄、横向连通差、砂体相变快的特点,仅依靠测井数据插值难以准确刻画砂体边界,建立的模型精度较低,直接影响到剩余油分布预测和油藏开发调整。

基于地震资料的精细地质建模,应用地震解释的断层和层位数据,建立储层精细构造格架;通过地震反演建立测井解释岩相与地震数据之间的联系,建立相模型时,利用协克里金方法,将地震反演的波阻抗作为第2变量约束井间砂体预测。

结果表明,井震结合研究断层更精确,地震解释面的约束使井间构造幅度保留了地震解释的相对趋势,更好地描述出井间微小构造;地震反演波阻抗的协同应用使模型在平面上融合了地震数据中观测到的大尺度结构和测井数据的地质特征,垂向上则在反演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趋于测井尺度,有效地降低了井间预测的不确定性,提高了岩相建模的精度。

【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理工卷》【年(卷),期】2016(013)001【总页数】4页(P12-15)【关键词】井震结合;薄互层储层;精细地质建模;地震反演【作者】石莉莉【作者单位】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河南桐柏 4747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4某地区C油田钻井少、井距大,整体上勘探程度较低,对研究区砂体空间展布规律认识不清;其储层为三角洲前缘沉积,单砂体厚度薄,砂泥叠置交互严重,为典型的薄互层储层,同时受储层非均质性强的影响,储层横向变化快,油气分布规律十分复杂[1,2];亟需建立精细的储层地质模型来揭示砂体空间展布特征。

为此。

笔者运用基于地震资料的薄互层储层精细地质建模方法[3,4]对C油田进行研究。

基于地震资料的建模方法主要包括2个方面:井震结合构造框架模型建立和井震结合岩相模型、属性模型建立。

精确的构造框架模型为后期插值运算提供了边界限制,构造模型不准确会造成地震数据重采样到模型中时出现较大误差,从而使地震约束失去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 P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754 (2019) 02⁃0123⁃07
Identifying technique of the gas⁃bearing sandbody based on the seismic complex wave and its application
ZENG Fancheng (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ina Jilin Oilfield Company, Songyuan 138000, China)
Abstract: Fulongquan Gas Field in South Songliao Basin belongs to a complex small fault block, which is character⁃ ized by well⁃developed thin⁃overlaid sandstone and mudstone interbeds, and moreover double controlled by the struc⁃ ture and sandbody, high time⁃space arrangement and layout between the fault and lithology is required for the hydro⁃ carbon accumulation, it has always been difficult to identify the gas⁃bearing sandbodies. Through in⁃depth analyses of the geological and seismic data, combined with a large number of the dynamic data, the ke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ismic complex wave and reservoir gas⁃bearing property was established. The geological model was built by the well⁃ seismic combination, with the help of forward modeling technique, the seismic wave⁃group characteristics under dif⁃ ferent gas⁃bearing conditions were analyzed, and then the obtained sufficient and un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com⁃ plex wave occurrence was reservoir gas⁃bearing attribute, the influence of the gas saturation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is reflected in the change of the density, and furthermore the change leads to the change of the impedance interface, the gas⁃bearing property and interbeds are the main causes of the complex wave formation in this area. Supported by the technique of identifying the gas⁃bearing sandbodies by the seismic complex wave, the subsequent deployed wells show much better drilling performances and pretty higher gas⁃layer drilled rate, thus the occurrence of the inefficient well
收稿日期: 2018⁃11⁃07 改回日期: 2019⁃01⁃11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 ( 2016ZX05047) 之专题 “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致密气有效开
DOI: 10������ 19597 / J������ ISSN������ 1000⁃3754������ 201811016
基于地震复波的含气砂体识别技术与应用
曾凡成
(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吉林 松原 138000)
摘要: 松辽盆地南部伏龙泉气田属于复杂小断块, 砂泥岩薄互层叠置发育, 受构造和砂体双重控制, 成藏上对断层—岩性 时空配置要求高, 一直以来含气砂体识别难度大。 通过深入分析地质、 地震资料, 并结合大量动态数据, 建立了地震复波 与储层含气性之间的关键联系。 通过井震结合建立地质模型, 利用正演技术分析不同含气条件下地震波组特征, 得出储层 含气是复波出现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含气饱和度对地震响应的影响体现在密度的变化上, 密度变化又导致阻抗界面的变 化, 含气性和砂泥岩薄互层是该区形成复波的主要原因。 在运用地震复波进行含气砂体识别这一技术的支撑下, 后续部署 井钻井显示好、 气层钻遇率较高, 杜绝了低效井出现, 为该区井位部署及井型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也为松辽盆地南部深 层及其他相似地质条件地区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 键 词: 地震复波; 含气砂体; 正演; 伏龙泉气田; 松辽盆地
2019 年 4 月Fra bibliotek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Apr������ , 2019
第 38 卷第 2 期
Petroleum Geology and Oilfield Development in Daqing
Vol������ 38 No������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