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中的矛盾分析

大学生就业中的矛盾分析

摘要: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涉及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等四个主体。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着招生的计划-性与就业的市场性之间的矛盾,招生的政府行为与就业的个体行为之间的矛盾,高校专业设置的滞后性与社会需求的超前性之间的矛盾,大学生理论知识的丰富性与实践经验的匮乏性之间的矛盾,毕业生自认价值的提高与社会认可度相对降低之间的矛盾,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与对应职业岗位被占有之间的矛盾等。只有在这些深层矛盾的处理过程中,才能寻找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正确措施和出路。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矛盾;问题

从根本上讲,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超出了高等教育本身,日益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主要涉及四个主体,即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应该从这四个主体内部寻找深层的原因,即存在的深层矛盾。只有从根源或源头上找到产生问题的症结,从深层矛盾的处理过程中,才能寻求出正确的措施和出路。

一、招生的计划性与就业的市场性之间的矛盾

目前,我国社会已经由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而高等教育仍然还在执行着计划经济的运行模式,突出表现在高等教育的招生上,仍然严格执行着政府的计划。从理论上讲,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的制订应当依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依据科学的调查与预测结果。合理的招生计划是不可能引起大范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

就高等教育招生和大学生就业两个环节而言,招生实行的是计划体制,而在大学生就业中,国家执行的政策是以市场配置为主的就业方式。所谓市场配置,实质上是依靠供求关系进行市场调节,以市场需求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计划与市场相脱节,完全靠市场来调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问题的根源不在市场,而在计划。计划与市场之间的矛盾造成人才供需结构的不平衡,是形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之一。

如果高校继续执行政府的招生计划,政府应确保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如果政府将招生的自主权放到学校,高校应一切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宗旨。

总之,可以说,目前的大学毕业生供求的结构化失衡,是由于市场化的就业和计划性的人才供给机制之间的矛盾造成的,只要是政府主导型的高等教育投资和管理体制,就难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二、招生的政府行为与就业的个体行为之间的矛盾

高等教育从招生计划的制订、审批,到报名、考试、录取等招生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政府的控制和引导下进行的,具有严格的时间、程序和政策界限,可以说,高校招生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占绝对的优势。而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更多体现的是学生的个体行为,政府的强势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目前,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上有四种平台:一是由政府搭建的就业双向见面会,二是由高校组织的大学生就业见面会,三是由用人单位组织的人才招聘会,四是由中介机构组织的职业介绍中心(所)。四种形式分别由不同的单位组织,出发点不同,但方向一致,即搭建就业平台,提供就业信息,为双方牵线搭桥。不管哪种平台、何种渠道,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实现的都是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在就业过程中更多地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即学生就业的个体行为占据着绝对优势比例。

从另一个角度延伸来讲,在目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着学生的自致因素与先赋因素共存的现象。按现在社会的特点,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应该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即所谓的自致性因素。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就业体制中,先赋性的因素仍然处于很重要的支配地位,即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条件、父母和社会关系等外界资本参与就业竞争。有关就业意向调查表明,有19.7%的学生认为成功就业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关系,仅次于排在第一位的工作经验(有34%的学生选择成功就业的主要因素是工作经验)。因此,在人才市场,本来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外界的资本,在市场上就缺乏竞争,导致许多优秀的学生不能获得适当的工作和职业。这实际上反映出的也是就业中的个体行为。

与在招生中的行为相比,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工作力度、所尽的责任还远远不够。比如,对大学毕业生的真实就业状况、薪酬水平等进行跟踪调查不够;搜集、整理和提供更加透明、详细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够;为初次就业失败的大学毕业生提供相对较为充分的基本生活保障以及免费的公共职业介绍服务不够;降低乃至消除户籍制度等人为的劳动力流动障碍不够;严厉打击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不够;等等。政府部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三、高校专业设置的滞后性与社会需求的超前性之间的矛盾

现今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型产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职业不断涌现,要求高等教育必须跟上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发展的变化。就我国当前而言,随着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的深入,就业市场中职业、职位、岗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变化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和层次结构有了更多更新更高的需求。而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相对落后,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

引起高校专业设置滞后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的专业结构刚性过强,随市场变化的速度太慢;二是政府和高校对市场的人才需求缺乏科学的预测和规划。由此,造成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是人才素质与市场需求脱节,二是人才供给与就业市场的需求错位。从而,必然引起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结构性失衡的问题。

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材和内容多年不变,严重滞后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要说社会产业中正在运用的新科技,就连高校自身发明的新技术、开发的新产品也不能够被本校同专业的学生所熟悉。高校这种滞后的专业课程设置所培养出的人才,专业知识陈旧,思想观念落后,改革创新能力和意识缺乏,必然不能为社会用人单位所认可。四、大学生理论知识的丰富性与实践经验的匮乏性之间的矛盾

据调查,一些用人单位经过挑选和试用,认为基本合格与适用的人才仅占各类院校毕业生总数的2%或3%。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大学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差,不能够很快适应或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事实上,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用人单位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因此,用人单位在看重“专业”的同时,更看重的是大学毕业生的“专长”,有能力、有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是用人单位竞相争聘的焦点。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力度不够。有学者曾经指出,我国“高教改革提了很多年,但是始终没有改掉‘三重三轻’(即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轻实际)的问题”。从而引起大学生具有相对丰富的理论知识,而缺乏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实践经验和能力。

我国高校现在实行的教育模式使得大学教育更多注重的是知识的传递,而不是技能的培养,学生擅长理论,但是实践能力则显薄弱,使理论型人才过剩,而实务型人才严重不足。而与之恰恰相反,现实的经济社会大量需要的是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熟悉某项操作与技能的实务型人才。高等教育对人力资本的供给与现实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不相吻合。广东省有不低于200万个职位没有满足用工者的需求,技工以低代中,以中代高的现象非常普遍,中高级技工缺口非常严重。大学生不是因为总量过多而出现就业难,而是因为他们重理论、轻实践的知识结构,使其缺乏操作技能而出现就业难。

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这种矛盾,实际上又一次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敲响了警钟,高等学校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递,更要强调操作技能的训练,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集于一身的大学生才最受社会的欢迎。

五、毕业生自认价值的提高与社会认可度相对降低之间的矛盾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大学生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宠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同普通劳动力一样,不存在统包统配的问题,而是要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竞争筛选的结果是:一部分大学生通过竞争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同时也必然会有一部分大学生从事与大众化相适应的蓝领工作,成为高级蓝领。社会的发展已不再把大学生看作社会的精英,与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相比,社会对大学生的认可度相对降低。

而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停留在精英就业的阶段,受市场经济与精英意识(既表现出市场经济影响下的较为功利化和实际化的就业取向,同时又无法彻底摆脱

精英意识影响下理想化的特征)双重作用的影响。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大学毕业生主要表现在对高报酬待遇和发达地域就业的过分追求。一项关于就业首选地点的调查中,有32.25%的大学生选择上海,有27.56%的大学生选择北京,有12.09%的大学生选择深圳,有6.85%的大学生选择广州,有5.01%的大学生选择大连,共占被调查人数的85%。从职业类型来看,公务员成为大学生“钟情”的职业。而对待遇差、地域偏远的地方不愿就业,形成大学生就业意愿与就业岗位的错位,人为造成“有业不就”的现象。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的实际认同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中更多关注薪资报酬和工作环境,把能否实现自我、发展自我作为择业的唯一出发点,把谋生技能看成是谋职的需要,以期能够实现“毕业—就业一终生事业”一步到位。这种潜意识的认识与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是不对称的,也是不现实的。择业取向应由一元取向朝多元取向转变,就业期望的坐标应当转向自我定位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六、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与对应职业岗位被占有之间的矛盾

据教育部统计,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呈逐年增长态势,2001年34万人,2002年37万人,2003年52万人;2004年69万人,2005年达到了79万人,2006年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24万人。2013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9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而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从数字上分析来看,好像我国的大学生出现了过剩的现象,事实上并非如此。中国目前劳动力学历素质不要说与发达国家相比,就是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相当低的,劳动年龄人口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5%。从长期劳动力的需求和总的结构来看,我国高素质劳动力仍然严重缺乏,高校扩招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人才过剩的假象呢?当然,扩招速度过快与就业岗位的增长相对缓慢是一个主要的问题,但是在这个问题背后却隐藏着更深层的原因,即我国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市场配置理论强调: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作用在于将社会的劳动力资源有效地分配到各个企业和部门中,其结果是不仅改进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而且也改进了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境况。劳动力有效配置可以使劳动力的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就目前我国在职职工的就业状况而言,有相当一部分在职人员并未达到其职业岗位的要求,或者说,不能胜任目前的工作岗位,但由于种种原因,又无法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比如,在学校,还存在着教师学历不达标的现象,即使一些学历不达标的教师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了相应的学历证书,但其整体素质和能力仍然不能胜任本职工作,但又由于其占据着一定的编制,致使师范教育的毕业生因无岗位而无法就业。其他行业此种情况也普遍存在,表现为中低端的劳动力占据着高端的劳动力对应的职业岗位。另外,一些用人单位追求职工的高学历化,初中毕业生能干的工作,也招收大学生来干,这种高端劳动力挤占中低端劳动力对应的职业岗位,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劳动力市场上的这种不对称就业的现象,引起社会需求与对应职业岗位已经被占有之间的矛盾。

为此,政府应当通过工资调控、社会保障、人才合理流动等宏观政策,来规范劳动力就业市场,减少劳动力就业中的不对称问题,实现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目前,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近些年的大规模扩招造成的。通过对上述矛盾的分析,笔者认为,产生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应该归根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从政府主体分析,政府部门对高等教育的“入口”和“出口”重视程度存在失衡,实质上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不合理。第二,从高校主体分析,高校培养的人才素质和结构与社会的需求相脱节,导致供给与需求错位,实质上反映了我国高等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第三,从学生主体分析,个人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就业期望值与社会不一致,造成“有岗无人”或“有业不就”现象,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结构不合理。第四,从用人单位主体分析,由于人力资源配置的混乱,致使一些对应于大学毕业生的岗位被占有,实质上反映了我国人才市场的用人制度不合理。

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一、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 调查实证研究证明,“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 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调查中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沈阳地区1990年至2004年6月淘汰了30个职业,又新生了60个职业,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上海, 2003年高校中60%的本科生在机械类、电工类、土建类、经济学类和管理工程类等10个专业,而生物制药、城市发展、现代物流、汽车与成套设备、新材料、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大量人才缺口,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又跟不上。紧缺的13大类101个职业岗位需大于供。 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 农业人才需求错位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的最突出问题。据统计,我国目前平均每百名农业劳动者中只有科技人员名,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名,而发达国家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1名科技人员,农业从业人员中接受高等教育的达45%—65%.(2003年底统计) 在人才分布上,我国东部与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山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每万人中大学生占有量差距也很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调整结构性矛盾,政府要在就业政策制定、就业环境创造、缩小经济区域差距之外,教育本身也是核心所在。解决这个问题,也要从“三教”(教材、教学、教师)入手,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从宏观经济走势、中观经济变化、微观经济需求为着眼点和落脚点,高校要研究所在区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着眼整合师资资源,提升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预测和规划能力,调整教材,创新教学方法,用就业率、学生综合适应能力两把尺子衡量高校的运行质量。 “大学生对就业主渠道,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在养老、医疗、住房及职业福利等社会保障层面缺乏满意度。” 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有高校扩招的原因、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问题、高校自身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由于劳动力结构变动与经济结构变动不相适应,导致经济结构与劳动力结构性的矛盾加剧。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大学生的就业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关系到大学生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家庭教育投资的收益,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的投入分配,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吸引着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多方的视线。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既有来自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的客观原因,又有来自大学生个体的主观原因。 1.客观原因 (1)总量失衡 全社会大学生总量的扩张与需求的相对不足既是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首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大规模的扩招,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倍增期与全国就业高峰期重叠,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再加上往年积压未就业毕业生的存在等因素,使得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也就由过去的“卖方市场”日益走向现在的“买方市场”。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全国性的就业高峰期,农民工、城镇下岗待岗人员、留学回国人员等多路劳动大军同时汇入劳动力市场,必然使得劳动力供求总量严重失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受到挤压,而巨大的就业岗位缺口将使我国的就业压力长期存在,这对未来几年的大学生就业来说,仍将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2)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根本原因。从我国的产业结构看,过去30年里,我国的产业政策主要是发展劳动、资源为基础的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发展迅速,而像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能够大量吸纳高层次人才(即大学生)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发育明显不足。 相对新型的知识密集产业来说,传统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相对比较小的。我们知道,我国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同时劳动力素质较低,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依靠发展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得经济的总量规模跃上了新台阶。相对而言,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普通劳动力和技术工人的需求更大。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向社会输送有知识、有素质的高层次人才;与之对应的,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型的就业岗位相匹配,才能做到人尽其才。而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大量供给和社会产业的较少需求,就造成了结构性的不匹配问题。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制约了劳动力市场对于知识型人才的需求。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技术工人和体力工人就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不需要雇用高成本的大学生来工作。 (3)空间结构失衡 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另一个表现是空间结构的失衡,包括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从区域发展情况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区域层面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北京、上海、东部发达地区对大学生的就业需求比较大、生存环境比较好、经济回报也比较高,而广大的中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供需失衡与结构性矛盾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供需失衡与结构性矛盾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毕业生人数增长与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高质量就业岗位竞争激烈、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及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等方面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 目前,中国就业市场存在严重的供需不平衡现象。一方面,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给就业市场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和职位面临人才紧缺的状况。这种供需不平衡现象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 1.1 毕业生人数增长与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而就业岗位的增长却相对缓慢。这就导致了就业岗位不足,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增加就业岗位: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扩大就业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 机会。 2.提高毕业生素质:高校应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 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3.加强就业指导:高校应提供更加全面的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了解市场 需求,提高就业成功率。 1.2 高质量就业岗位竞争激烈 在就业市场上,高质量就业岗位往往吸引了大量毕业生的关注。然而,由于竞争激烈,很多毕业生难以获得这些岗位的机会。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学校品牌:高校应加强自身品牌建设,提高学校声誉和影响力,增加 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2.加强实习:高校应积极推进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和企业,提高自身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 3.鼓励学生创业:政府和高校应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扶持政策。 通过创业,不仅可以解决就业问题,还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当前,中国就业市场还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一些地区和行业人才过剩,导致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和行业急需人才,却难以吸引到足够的毕业生。这种结构性矛盾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 2.1 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人才分布不均 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一些大城市的就业机会更多,待遇更好,导致大量的毕业生涌入这些地区。而一些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则面临人才紧缺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推动地区协调发展:政府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推 动地区间的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2.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 和欠发达地区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3.加强区域合作:不同地区的高校应加强合作,通过共建实习基地、开展联 合培养等方式,提高毕业生的区域适应性和竞争力。 2.2 学科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 目前,一些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与市场需求脱节。这就导致了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难以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岗位,而一些行业则面临人才紧缺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学科 专业结构,加强新专业的设置和传统专业的改造升级。 2.加强产学研合作: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合作。 通过产学研合作,高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浅析大学生毕业设计以及就业的矛盾

浅析大学生毕业设计以及就业的矛盾 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毕业设计和就业已成为一对不可避免的矛盾。一方面,大学毕业设计是学生学习课程的一个关键环节,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积累了许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就业是我们毕业生面临的最大问题,毕业生往往面临着工作难、工资低、竞争激烈等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毕业设计和就业的矛盾进行浅析。 一、毕业设计对学生的意义 大学生毕业设计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课程的综合运用和实践操作,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可以培养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能力,进一步丰富其人生经验。毕业设计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 二、就业难与压力大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9.4%,但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毕业生大量涌入劳动市场,给用人单位带来了很大的选择压力,而且往往面临着薪资低、工作难、竞争激烈等问题。 三、毕业设计与就业的关系 大学生毕业设计和就业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毕业设计好了,才能为未来的就业打好基础。毕业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提供有力支持。优秀的毕业设计成果可以成为学生的竞争优势,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毕业设计还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学专业领域,在未来的工作中拥有更加宝贵的经验和应对方法。 四、建议 为了减少大学生毕业设计和就业的矛盾,我们需要采取以下的措施。 首先,加强毕业设计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从源头上打造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其次,大学应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并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学生获得一份工作的机会。 最后,我们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就业能力,教育学生如何进行就业规划,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创业支持,让学生在毕业后更有自主创业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浅析大学生难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应对

浅析大学生难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应对 当今社会,大学生难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实问题,面对的压力和困境备受关注。对此,我们要深刻反思和思考,找出问题根源,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 目前,大学生难就业的现状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 首先,劳动力供需不匹配。如今,高校扩招造成的大学生人数增多,而各行业用工需 求并未增加,导致供需不匹配。人力资源市场信息不对称,使得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加。 其次,教育与产业不匹配。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专业与就业需求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大,职业教育不够重视,加之教育方式与就业需求的矛盾,使得大学生难以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导致毕业生“应聘难”。 第三,就业招聘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和文凭,缺少实践经验和技能。由于大学生刚刚步 入社会工作,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透彻的理解,招聘单位很难放心地接纳这样的大学生, 从而形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针对大学生难就业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政府与社会应着力发展适合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机会。政府可以通过倡导创业 文化,引导用人单位减轻招聘标准,降低企业创业成本以及不同省份之间的产业转移等多 种方式进一步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其次,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应该针对各个行业要求进行职 业素养和技能训练,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大学生应该主动调整就业杠杆,多选择符合自身能力和兴趣的行业和企业,以 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最后,招聘单位应改变传统的就业积极性,重视招聘人才的实际实践能力,注重对人 才的培养,同时尤其要着眼于校企合作,为学生实习和实践提供平台。 总之,大学生难就业已成为现实问题,并需要相关部门、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关注与支持。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培养出更多的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的精心策划和计划。只有通过不断努力与进步,才能为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带 来更多可能性。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矛盾分析与应对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矛盾分析与应对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攀升,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难题,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析,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现状的主要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速度以及产业结构状况的制约;二是现有体制如户口制度等的制约;三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四是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笔者认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必须从分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存在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入手,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一、矛盾分析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就业难,体现于大学生就业市场买卖双方之间的矛盾之中。在现今特定的社会大环境下,就业矛盾又体现出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对于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矛盾,只有理清关系,分清主次,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一)宏观上 1.高校扩招与市场需求总量上的矛盾经济学上通常运用“就业弹性”来表示经济增长所带动的就业的相对变化率。1990~2000年,我国的就业弹性仅为0.07,即GDP每增加1%,吸纳的就业人口的增加率为0.07%[。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的数据,2001~2007年,我国就业人数年平均增长率为0.9%,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0.2%。可以算出,这一时期我国的就业弹性为0.088,即GDP每增加1%,所吸纳的就业人口的增加率为0.088%。由此可以看出,尽管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就业弹性较20世纪90年代有所提高,但是,就业弹性还是很低,经济的较快速增长并未带来就业的同步增加。自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增加(如图1所示)。2001至2008年累计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2559万。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我国2000年的就业人员总计为72085万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所占比重为4.7%,2008年的就业人员总计为77480万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所占比重为6.7%。由此可以计算出,2001至2008年期间,八年净增就业人员4905万人,其中新增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就业人员约为1803万人,只占这一时期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70.5%。实际上,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就业人员还包含非普通高等教育部分,所以,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还要小于这一比例 。

大学生就业中的矛盾分析

大学生就业中的矛盾分析 摘要: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涉及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等四个主体。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着招生的计划-性与就业的市场性之间的矛盾,招生的政府行为与就业的个体行为之间的矛盾,高校专业设置的滞后性与社会需求的超前性之间的矛盾,大学生理论知识的丰富性与实践经验的匮乏性之间的矛盾,毕业生自认价值的提高与社会认可度相对降低之间的矛盾,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与对应职业岗位被占有之间的矛盾等。只有在这些深层矛盾的处理过程中,才能寻找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正确措施和出路。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矛盾;问题 从根本上讲,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超出了高等教育本身,日益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主要涉及四个主体,即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应该从这四个主体内部寻找深层的原因,即存在的深层矛盾。只有从根源或源头上找到产生问题的症结,从深层矛盾的处理过程中,才能寻求出正确的措施和出路。 一、招生的计划性与就业的市场性之间的矛盾 目前,我国社会已经由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而高等教育仍然还在执行着计划经济的运行模式,突出表现在高等教育的招生上,仍然严格执行着政府的计划。从理论上讲,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的制订应当依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依据科学的调查与预测结果。合理的招生计划是不可能引起大范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 就高等教育招生和大学生就业两个环节而言,招生实行的是计划体制,而在大学生就业中,国家执行的政策是以市场配置为主的就业方式。所谓市场配置,实质上是依靠供求关系进行市场调节,以市场需求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计划与市场相脱节,完全靠市场来调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问题的根源不在市场,而在计划。计划与市场之间的矛盾造成人才供需结构的不平衡,是形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之一。 如果高校继续执行政府的招生计划,政府应确保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如果政府将招生的自主权放到学校,高校应一切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宗旨。 总之,可以说,目前的大学毕业生供求的结构化失衡,是由于市场化的就业和计划性的人才供给机制之间的矛盾造成的,只要是政府主导型的高等教育投资和管理体制,就难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二、招生的政府行为与就业的个体行为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就业形势备 受关注。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就业形势直接关系到国家 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及相关政策对于促 进就业、稳定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政 策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1.1 就业形势总体情况 当前,我国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就 业市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一定的挑战,尤其是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1.2 就业结构调整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大学生就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传统行业的需求减少,新兴行业和新型职业的需求逐渐增加。大学生 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 1.3 就业岗位分布 大学生就业岗位分布不均衡,一线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而 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少。大学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 发展规划,合理选择就业地点。 1.4 就业竞争压力

随着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优质 人才更受用人单位青睐,而普通大学生面临就业困难。提升自身综合 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 二、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 2.1 就业政策导向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就业政策,旨在引导和促进大学生 就业。政府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农村地区就业,支持大学生创业,提供就业培训和指导服务,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2.2 就业政策措施 政府通过加大就业岗位的创造,扩大就业领域的覆盖,提高就业 服务的质量,促进大学生就业。同时,政府还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 业指导和管理,建立健全就业监测和评估机制,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 就业机会。 2.3 就业政策效果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政府的政策支持 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促进了就业市场的稳定。大学生就业 率逐年提升,就业质量也在不断改善。 2.4 就业政策建议 为进一步改善大学生就业形势,政府可以加大对就业市场的监管 力度,加强对用人单位的引导和监督,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大学生就业困难 原因及对策分析 近几年由于高校扩招、社会岗位需求下降、学生素质与企业要求不相 匹配、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等原因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今 年更是如此。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历史性的611万人,加上去年未就 业的将超过700万人。2023年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这对原本就很严峻的 就业形势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到今年3月1日为止,我省高校毕业生签 约率仅为8.4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大学毕业找工作难原因是多 方面的,有外部客观因素,也有大学生本人自身内在因素,笔者拟通过调查 研究、文献查阅等方法就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做整理分析,并探讨相关应 对措施,从而为我们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依据。一、 原因分析外部客观原因 1.高校扩招后就业绝对人数剧增,结构业就业矛盾突出。2003年是我 国高校扩招后本科毕业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共有各个层次的高校毕业生200多万人,比2002年净增60多万人。从教育部门的统计数据(表1)我们 看到从2001年到2023年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而初次就业率则呈下降趋势。今年由于金融危机的缘故,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很多企业净利润大幅 下降甚至倒闭,很多企业大幅削减用人岗位数。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仅岗位总量不足,而且有着严重的供需借位,加 剧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大多数毕业生都愿意选择在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 工作,不愿意到小地方、基层或响应国家号召去参加一些服务西部的计划, 这样导到沿海发达地区人才扎堆以至浪费,而经济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急 需大批人才,却招不到人,人才需求缺口越来越大。 2.高校专业与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缺乏前瞻性。

大学生就业问题典型案例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典型案例分析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就业市场供需的矛盾也日益凸显。本文 通过分析一个典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案例,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该案例以一位名叫小明的大学生为主角。小明毕业于某985高校, 本科学历,专业为市场营销。在大学四年里,他取得了较好的学业成绩,曾获得过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社团职位,同时也参与过一些实习 和社会实践活动。然而,毕业季来临时,小明却发现找工作比他想象 的要困难得多。 首先,小明在求职中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职位匹配度低。尽管他 的专业是市场营销,但他在求职过程中发现,很多公司对于市场营销 岗位的要求往往较高,需要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而小明只有一些 实习经历,并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这使得他很难与其他具备丰富实 际工作经验的求职者相竞争。 其次,小明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招聘方对于人才的期望值过高。大 多数企业在招聘时都希望能够找到那些既有扎实专业知识又有实践经 验的求职者。然而,作为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他们很难同时具备 这两方面的条件。一些企业对于应届毕业生的要求过高,不愿意给予 他们一个成长的机会,这也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除了上述问题,小明发现自己在求职前期准备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他发现自己很难准确地把握到就业市场的动态,不清楚哪些行业或岗

位更具就业前景。他也没有认真地去了解企业招聘要求,缺乏对企业 的背景和文化的了解,这使得他面试时无法做出全面、深入的回答。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出解决方案。首先,大学生在 求职前期应该加强对就业市场的调研,了解不同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工作经验,增加他们在求职中的竞争力。 其次,企业应该对大学生的实际能力给予更为合理的期望。可以通 过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和培训项目,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一个成长的平台,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此外,大学生也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在大学期间, 可以通过积极参加学术研究、社团活动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与其他求职者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总之,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且需要多方共同参与解决的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对于企业来说,应该合理降低对大学生的期望,给予他们更多的 成长机会。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实现人才与岗 位的良好匹配。 (本文共1594字)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LT

但面对现实,他们往往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在临近毕业找工作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出现就业迷茫,续而从众跟风,大家都觉得好的工作单位一哄而上。 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就业竞争激烈,就业难度增大 造成就业难度增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就业岗位增长缓慢。 大学扩招是一个重要原因。”学生数量的增加直接改变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一方面,新的劳动力涌入市场,另一方面,就业岗位的增长却较缓慢,客观上引发了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当前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大学毕业生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2.教育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吻合。 毕业生就业难与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不尽合理也有一定的关系。经济、金融、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要么颇为吃力,要么就只有改行。另外,一些工科学校升格成综合类大学,设立了不少文科专业,而到了毕业时,社会对这些学校毕业的文科生认同率不高,这造成了很多优秀大学生就业难。 3.薪水与预期相差较大。 大学生的薪水预期与用人单位的薪金待遇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二)就业期望过高,就业观念更新滞后 分析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原因主要有: 1.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人生价值观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观,特别是受到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潮的冲击,不少毕业生在选择工作单位时,就事论事多,长远设计少,过多地考虑待遇、地区,抱着“就高不就低,往东不往西”的思想找工作,而较少考虑国家的需要,缺乏艰苦创业、自主创业的精神准备。 2.自我认知的偏差。自我认知是指对自己的需要、兴趣、能力、个性、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识,对自我存在的各个方面作出的评价。现在部分大学生不能全面、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盲目乐观,过高地评估自己的能力,以为凭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不少毕业生在自荐书上写道:给我一个机会,我为你创造一个辉煌!他们在显示自信的同时,也暴露出过于理想化的求职心态。 3.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大学生的智力得到了比较好的开发,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也有相当的发展,但由于他们缺乏社会阅历的磨练,思维中仍然表现出一定的浅表性,导致认识问题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表面性和肤浅性,在择业过程中容易产生简单化的心理。一方面不善于将各方面的就业信息加以分析、综合与判断,作出科学的选择:另一方面他们不肯降低择业标准,高不成低不就,因此错过了

毕业生揭示大学生就业需求与社会供给的矛盾

毕业生揭示大学生就业需求与社会供给的矛 盾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然而,面对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和有限的就业机会,大学生就业需求与社会供给之间存在着矛盾。本文将通过揭示这种矛盾的具体表现和原因,探讨可能的解决办法。 一、大学生就业需求与社会供给的矛盾现象 1. 就业率下降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由于大学生数量持续增加,导致就业市场供给相对有限,无法满足所有毕业生的就业需求。造成此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教育体制和就业市场之间的脱节,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2. 结构性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中普遍存在结构性失业问题。不少毕业生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对口,难以找到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与此同时,一些传统行业就业机会减少,而新兴行业则对人才需求增加,但大多数大学生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二、大学生就业需求与社会供给矛盾的原因分析 1. 教育体制问题

当前,仍有许多高校将学生培养为理论型人才,忽视实践和就业能 力的培养。这导致大学生在毕业后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经验,难 以胜任市场需求中以实践经验为主的工作岗位。 2. 市场需求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市场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就业行业岗位减少,而一些新兴的行业和岗位则在迅速崛起。由于大学生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他们更倾向于进入传统行业, 导致于市场供给和大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需求与社会供给矛盾的措施 1. 教育改革 高校应适应社会需求变化,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 节的培训,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践项目,增加实践经验。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合作研究和实践项目,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2. 职业规划与指导 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引导。通过提供专业的职业规 划咨询服务,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并为其提供合适的就 业建议。学校应该与用人单位积极合作,了解其需求,并针对这些需 求调整培养方向。 3. 加强实践教育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一是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且短时间之内难以改变。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就业机会也越多,发展空间越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在城市、在高收入行业求职就业。二是制度上存在障碍。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完全适应。以干部身份和户籍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不协调,导致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政策不平衡,毕业生在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之间流动仍然存在障碍,毕业生身份转换困难,就业渠道不畅通,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矛盾。三是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对毕业生吸引力有限;基层教育、医疗、农技等部门急需人才,但由于编制限制等原因,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 一、存在问题 1、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反差。家庭与学生个人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就业困难。家庭对子女教育特别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投资日渐增大,对子女就业的期望自然伴随教育投资的增长而提高,这是一

种客观反映。就学生及家长的主观愿望而言,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但家长与大学生仍然对毕业后的就业抱着较高的期望值。当这种高期望值与现实中的就业岗位存在落差时,大学生就可能陷入难以就业的处境。因此,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反差构成了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2、市场信息不完善导致就业不对称。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是一个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毕业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用人单位的信息,同时用人单位也要充分了解求职人的信息,二者是双向选择的过程。一方面,求职人员需要了解用人单位所需人才、薪资待遇、具体工作等实际情况;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则需要了解求职人员的真实信息,包括其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等。由于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就业信息不对称、不充分的缺陷,就业信息往往满足不了劳资双方的要求,这就会导致以下两种情况的发生:一是大学毕业生进入了不适合自己的企业,接受培训后没多久就跳槽,或者是根本适应不了该企业的工作环境而被淘汰,从而促使企业招生风险加大而很少敢招收毫无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二是一些毕业生缺乏对企业的了解,进入后发现“事与愿违”,但某些企业会依靠占有档案非法索取高额违约金,很多毕业生宁愿失业也不愿意与这些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3、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我国的大学生培养机制脱离社会实际需要,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不供应,非常短缺,而社会不需要的人才大学又拼命培养,导致过剩,因此,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其实是一个结构性过剩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地步,许多高校仍在远离市场实际需求,相关教材也过于陈旧,在这种状况下培养出来的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价值取向引导研究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价值取向引导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备受关注。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 希望,他们的就业问题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诸多挑战,就业压力不小,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就业需求不断变化。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形势 的分析,探讨大学生的职业取向及价值观引导,助力大学生更好地面对就业挑战。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1. 就业压力较大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使得就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就业市场供求矛盾尖锐,许多优秀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压力。技工和蓝领工作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形成了和大学生相比更为宽松的就业市场。 2. 就业方式多样化 传统的就业方式逐渐被打破,很多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网络兼职等非传 统就业方式。这些就业方式虽然给大学生带来更多选择和可能性,但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 的风险和挑战。 3. 就业需求不断变化 随着经济的结构调整和科技的发展,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不少传统 行业的就业需求逐渐减少,而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就业需求逐渐增加,要求大学生 具备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大学生的职业取向及价值观 1. 职业取向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多元化发展,大学生的职业取向也愈发多元化。有的大学生希望通 过自主创业实现个人价值,有的则希望通过参与社会工作来实现人生意义,还有的大学生 希望通过高薪就业来改善生活品质。不同的职业取向对应着不同的价值观和追求。 在职业取向的基础上,大学生的价值观也愈发多样化。传统的金钱地位观依然是一部 分大学生的追求,但也有更多的大学生追求实现个人梦想、提升社会地位、促进社会发展 等更为深刻的社会价值。 三、价值取向引导研究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职业取向,使他们更好地面对就 业挑战呢?

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

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 一、大学生就业压力原因分析 1、大学生就业市场供与求的矛盾 供:一方面,国家为提高全社会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实行高等教育,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使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相应地每年 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也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素质不高。当今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有些大学生 的自身素质不高,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 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求:开放以来,经 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引起了社会劳动大变化,四股劳动大纷纷涌向中国 的劳动力市场:一是由于大学扩大招生带来的大学生毕业人数激增。二是 农民进城打工大蜂拥而至很多农民放弃农田进城打工;三是下岗工人数量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而急剧增加。四是“海归”人数增加。如此多的就业人 员一同涌向一个狭小的就业市场这客观上增加了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2、高校专业设置结构性矛盾突出 大学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发展,高校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 向及时进行规划并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导致专业及课程设置存在盲目性, 专业趋同现象严重,供给结构严重失衡。有些学校的专业划分过细或专业 设置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过于陈旧,造成学校 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毕业生的能力水平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3、毕业生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创新意识

就业能力偏低,不能充分适应社会需求,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复合型的 创新人才,但高等教育的却滞后于社会的需要。专业划分过细、教材内容 陈旧、教学方法落后、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由于没有建立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新机制, 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就得不到培养和发挥。这样,用人 单位对大学生的满意程度必然降低,就业成功率自然不高。另一方面,社 会需求变化迅速,而高等教育本身却具有周期长的特点,使得人才培养与 社会需求难以吻合,这些都加剧了毕业生就业的困难。 4、大学生职业期望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差距 大学教育是脱离了义务教育的高等教育,是为社会所认可的培养较高 层次人才的平台,在享受这个层次的教育时,学生个人必须支付相对较高 的费用。这样一种情况下,大学生容易过高地估计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 为自己的职业岗位做出脱离现实的层次定位,很容易产生急于获得与其高 等教育费用成绝对正比或是更高比例的物质回报。这样两种心态的交合就 必然导致大学毕业生从心理上产生较高的、脱离实际的个人职业期望。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对策 1、自我分析,合理定位,明确就业目标 毕业生应该对自己有个明确的认识,大学生毕业就业时要客观地分析、评估自身综合条件,应该遵循人才市场规律,人才要同人才市场的需求相 适应,应该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寻求一个适合的职业,在就业之后再 选择职业,现在的就业环境并不乐观,毕业生不应一味地对职业挑剔,而 应更加务实。薪资的高低是由市场和竞争力决定的,所以毕业生对市场的 职业发展情景应该实时分析,对当今的市场需求准确把握的同时,也要预 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以自身情况为依据将全新的职业竞争力积累起来,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压力的矛盾分析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压力的矛盾分析 大学生时代是一个人人生道路的重要阶段,也是职业规划的关键时期。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面临 着职业规划与就业压力之间的矛盾。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职业规划是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制定目标、选择道路和实现目标的 过程。大学阶段是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平台的关键时期,一个合理 规划的职业道路可以为大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提供方向性指导。 首先,职业规划有助于提升个人竞争力。通过认真地分析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优势,大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并有目标地 进行学习和提升,从而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其次,职业规划有助于调整心态。职业规划有助于大学生正确看待 就业压力,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心态,减轻就业带来的焦虑和压力,增强自信心,有利于积极应对挑战。 最后,职业规划有助于规避职业风险。合理的职业规划可以帮助大 学生避免盲目就业和误入职业误区的风险,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 和岗位,减少职业犯错的可能性。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压力的矛盾 然而,尽管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面临的就业压 力却逐渐加大,使得职业规划与就业压力之间出现了矛盾。

首先,大学生职业规划缺乏实践支持。在校期间,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主要集中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一些实践能力较弱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困惑和迷茫,不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导致职业规划的不顺利。 其次,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增加了职业规划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很多大学生来自于农村或者普通家庭,对于家庭来说,子女的就业问题非常重要。因此,大学生面临着家庭对于就业的期望和压力,往往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职业规划,而是为了满足家庭期望而 compromises。 最后,就业压力的增大也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产生了挑战。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各行业的招聘需求趋于饱和,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一些大学生为了尽快就业,往往会舍弃自己的职业规划,只关注薪资和就业机会,导致职业规划的不完善。 三、解决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压力的矛盾 为了解决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压力之间的矛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习、社会实践等方式,提供给学生更多机会进行实践,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得职业规划能够更好地结合实践。 其次,家庭应该理性对待孩子的职业规划。家庭对于子女的期望和压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应该给予大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支持,鼓励

大学生就业的供求矛盾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的供求矛盾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突出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进行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由供求矛盾所致。更关键的是,种种迹象显示,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矛盾必将长期存在。此外,还对这种供求矛盾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剖析,并从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建设、高等教育结构、相关主体观念等方面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扩大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供给;需求;市场化 大学是学校与社会的交接处,学生毕业后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是非常现实的问题,首先涉及到解决吃、住、行等基本生活的经济来源,其次是涉及到如何学以致用,发挥自己的才干,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问题。大学生是从小学起经过无数次的优胜劣汰的考试筛选,最后进入大学的年轻人中的佼佼者,每个人毕业时都有着一个美好的愿望,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做出成绩,光宗耀祖为父母争光,又用拳拳之心报效祖国,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他们走出校门之后,除了比较幸运的人以外,很多人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和挫折,甚至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变成“啃老族”、“闲杂人员”。这些大学生正处于精力充沛、富有创新能力的年龄阶段,如果长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荒废了美好时光,那是人才的浪费,既不利于国家建设又构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所以,认真分析就业难的原因,做好毕业前的就业教育工作,让大学生毕业后在辽阔的祖国大地上骨干作用,这是大学职业教育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1 大学毕业生供求矛盾解析 1.1 从宏观上看是总休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供大于求 这种供大于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与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处在的转型阶段不相配套的矛盾。形成这一矛盾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高峰期,有着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二是我国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总体上正处于转型期,进人了改革的攻坚阶段。这一时期我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造,在人员配置上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提高效率为核心的定岗定编、优化人员结构、减员增效,并且推行劳动合同制等改革措施,给就业带来了新的压力。加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富余人员的分流,企业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就业以及农村加快城镇化进程,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加速转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劳动力总量的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 1.2 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与就业现实的矛盾 时至今日,不少大学毕业生还抱着希望到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工作及要求工资高一点、工作好一点、生活舒适一点的“三大”和“三个一点”的择业观。他们不愿意到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不愿意到基层,更不愿意到农村去工作。这种就业观念使他们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造成了就业的困难,致使45%的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而50%的人却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现象发生。 1.3 用人单位的需求与毕业生实际状况的矛盾 由于高校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加,使人才供求的“买方市场”优势突显。一方面是用人单位的门槛抬高,盲目追求高学历,造成了人才高消费现象,这不仅浪费了人才,也给大学生就业增大了难度。另一方面,相当多的用人单位特别看重毕业生的工作经验,这些单位不从长远考虑只看重现实能用得上,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甚至有些单位明确表示不要女生。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之一。不少用人单位还认为大学毕业生比较普遍存在一些间题,比如现在的大学生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社交协调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普遍缺乏。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顺利就业,这为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严肃而现实的课题[1]。 1.4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需求脱节的矛盾 实质上这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高校学科建设的滞后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