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37例疗效分析
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安全性及血清甲

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安全性及血清甲状腺激素分析发表时间:2018-06-01T13:51:26.2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5期 作者: 何莉[导读] 恩替卡韦应用在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疾病治疗中近远期疗效与药物安全性都较好,能够优化甲状腺激素水平。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四川 成都 610031) 【摘要】目的:分析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近远期疗效与安全性,观察病人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以40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都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统计HBV-DNA转阴情况、用药后反应、甲状腺激素变化。结果:用药12周和24周后,HBV-DNA转阴率分别是57.50%和80.00%,4例(10.00%)出现轻微的恶心、头晕感,疗程结束后TSH水平降低,其余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HBV-DNA转阴者TSH水平更高,其余指标数据更低(P<0.05)。结论:恩替卡韦应用在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疾病治疗中近远期疗效与药物安全性都较好,能够优化甲状腺激素水平。【关键词】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恩替卡韦;甲状腺激素;近远期疗效;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512.62;R5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5-0051-02 Short-and long-term efficacy, safety and serum thyroid hormone analysis of entecavir in patients with compensatory hepatitis B cirrhosis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hort-and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ntecavir in the treatment of compensatory hepatitis Bcirrhosis and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thyroid hormones in patients. Methods 40 patients with compensatory hepatitis B cirrhosis weretreated with entecavir. The changes of HBV-DNA negative reaction and thyroid hormone were analyzed. Results After 12 weeks and 24weeks of treatment, the negative rate of HBV-DNA was 57.50% and 80.004 cases, respectively. There was slight nausea and dizziness.The level of TSH decreased after the treatment, and the level of TSH was higher in the patients whose thyroid hormone level waselevated and HBV-DNA turned negative. The other index data are lower than 0.05. Conclusion Entecavir is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treatment of compensatory hepatitis B cirrhosis, and it can optimize thyroid hormone level. 【Key words】Compensatory hepatitis B cirrhosis; Entecavir; Thyroid hormon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efficacy; Safety
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疗效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采取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接受单纯恩替卡韦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治疗48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ALT、AST、TBIL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对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治疗,采取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缓解其病情进展,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恩替卡韦;水飞蓟宾葡甲胺;疗效乙肝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疾病,其中肝硬化失代偿是慢性乙型肝炎的常见类型,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有研究表明,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未经积极抗病毒治疗,常进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约为15%~18%[1]。
随着近年来临床对乙肝肝硬化的不断研究,发现核苷类似物及水飞蓟宾葡甲胺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乙肝病毒,减轻肝纤维化,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此,我院对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采取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本组整理的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7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入组标准[2]: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感染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1];经HBV-DNA检查显示为阳性。
排除标准:合并酒精性肝病者;合并肝癌及自身免疫性肝病者;近半年内接受过抗病毒药物治疗者。
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对肝功能影响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9 年第 6 卷第 7 期2019 Vol.6 No.7166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对肝功能影响分析肖红(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人民医院感染科,西藏山南 856000)【摘要】目的 探究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此次214例实验对象均选自2017年4月~2018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均分成研究组(n=107)和常规组(n=107),常规组行普通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将两种治疗方案结果对比。
结果 研究组在治疗后的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HBV-DNA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可明显提升临床治疗疗效,并改善肝功能。
【关键词】恩替卡韦分散片;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肝功能【中图分类号】R5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07.166.01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214例实验对象均选自2017年4月~2018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均分成研究组(n=107)和常规组(n=107)。
其中研究组男患61例,女患46例,年龄35~67岁,年龄均值为(51.4±6.7)岁;常规组男患52例,女患55例,年龄36~67岁,年龄均值为(51.7±6.5)岁。
以上患者的临床普通资料差异较小,未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常规组行普通治疗,主要以保肝对症治疗为主,静脉滴注150 mg甘草酸二胺注射液和250 mL葡萄糖注射液(10%),每天一次;肌肉注射600 mg还原型谷肤甘肽注射液,每天一次;口服氢氯噻嗪片(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1683),每天一次,每次1 g;按照患者的详细病情增加促肝细胞生长素、白蛋白、抗生素等治疗,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和腹水消失后停用药物。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分析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恩替卡韦对于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接收的86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治疗治疗作为,实验组接受恩替卡韦治疗。
比较两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
结果:实验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于实验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实验组临床指标更具有优势。
用药前患者肝功能与炎性指标相近(P>0.05),用药后发现实验组对于进一步改善患者肝功能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帮助(P<0.05)。
结论:患者接受恩替卡韦后能够有助于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恩替卡韦;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Clinical analysis of entecavir in treatment of decompensated hepatitis B cirrhosisGu Jinxia, Hubei Xiann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Xianning, Hubei, 437000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ntecavir 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ecompensated hepatitis B cirrhosis. Methods: 86 cases of decompensated hepatitis B cirrhosis patients in ourhospital in December 2019 -2020 in December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y were equally p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4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entecavir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decompensated hepatitis B cirrhosis patients was compared. Results: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decompensated hepatitis B cirrhosis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the contro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clinical index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ve more advantages. Before treatment, the liver function of patients was similar to that of inflammatory indexes (P >0.05). After treatment, it was found tha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elpful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iver function and reduce the level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P < 0.05). Conclusion: patients receiving entecavir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effect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extensive clinicalapplication.[Key words] entecavir; Decompensated hepatitis B cirrhosis; Clinical efficacy当今社会HBV感染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致死率极高[1]。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分析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方法56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
对照组给予综合性保肝、护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后,两组乙肝病毒基因(HBV-DNA)、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HBV-DNA转阴率为57.14%,高于对照组的25.00%(P<0.05)。
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效果显著,可快速抑制病毒复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恩替卡韦;失代偿期肝硬化;乙型肝炎乙肝是人类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全球乙肝病毒携带者高达3.5亿,对人类健康有着严重威胁。
乙肝肝硬化一般处于慢性乙肝的较晚期阶段,治疗迁延容易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患者生命受到严重威胁[1]。
临床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多采取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是临床中经常用到的药物,其具有良好的抗乙肝病毒作用,其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抑制病毒复制快速、耐药性低,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治疗中具有良好效果。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10月在本院治疗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56例,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2005年北京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修订的关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水症状。
所选患者已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遗传性肝病患者、有明显心脑疾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
对照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55.3±4.3)岁;观察组男19例,女9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6.3±4.4)岁。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为计量资料,使用 t 检验,如果检验结果中 P<0.05,则说明本
次数据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三、 结果
( 一) 治疗组与对照组中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指标的
对比
在为两组乙肝肝硬化患者提供不同的治疗方案之后,治
疗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说明
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恩替卡韦能够显著提高
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应在我院对乙
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中广泛推行。
参考文献:
[1] 陈娟娟,张瑞,陈保站,等.恩替卡韦治疗对乙肝肝硬
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硬化指标的影响[ 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8,38(14) :1526-1529,1557.
的免疫反应,虽然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但是
这种治疗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问题,在本次对乙
肝肝硬化患者的实验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治疗方案,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为治疗组患者提供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实
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均显著
优于对照组,说明恩替卡韦应用于乙肝肝硬化患者有利于提
疾病特征,使患者意识不到病情的发展,待到病情发展严重,
会出现一系列的损害症状,对患者身体机能系统造成严重的
损害,病情发展严重的还会出现肝性脑病以及消化道出血等
继发感染的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有
研究指出恩替卡韦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改
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因此文章旨在分析恩替卡韦对乙肝肝
表 2 两组乙肝肝硬评分
治疗组
50
90.42±3.79
对照组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乙肝或肝硬化的效果及对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影响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乙肝或肝硬化的效果及对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影响分析发布时间:2021-07-15T06:20:59.909Z 来源:《航空军医》2021年5期作者:柴立双[导读]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乙肝或肝硬化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大庆市第二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0)摘要:目的分析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乙肝或肝硬化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020年6月收治的乙肝或肝硬化患者64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2例。
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单独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对比两组肝纤维化指标和生活质量。
结果对照组HA、PⅢP和LN等指标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SF-36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
结论乙肝或肝硬化患者应用恩替卡韦与复方甘草酸苷片的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肝纤维化和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肝纤维化;恩替卡韦;复方甘草酸苷片在我国肝脏疾病中,乙肝最为常见,主要由乙肝病毒感染,造成肝功能异常及肝脏细胞损伤。
相关研究发现,乙肝虽进展缓慢,但可逐渐发展至肝硬化、肝纤维化、肝功能衰竭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有着严重影响。
既往,临床上治疗乙肝或肝硬化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如恩替卡韦。
相关研究发现,恩替卡韦具有强效、低耐药和安全等优点,对乙肝病毒有着良好的抑制作用,但其血清转换率较低,其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
复方甘草酸苷片是一种复合药物,不仅能抑制病毒增殖,还能促进肝细胞增殖,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抗炎症作用。
基于此,本文将探究乙肝或肝硬化患者经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2020年6月本院接收的64例乙肝或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
恩替卡韦联合肝爽颗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讨

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4618)混合后注入球结膜下方,然后包扎双眼,完成手术。
术后第2天,观察这30例患者有无角膜水肿、前房浑浊等情况,若发现此类情况需及时进行处理。
术后7 d内,密切观察这些患者是否发生眼底出血。
若其发生眼底出血,需对其进行视网膜营养支持、血管扩张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观察这30例患者在接受小梁切除术后发生眼底出血(包括视网膜渗血、黄斑渗血等)的情况。
观察这30例患者在接受对症治疗后其眼底出血的转归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
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若检验结果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若检验结果不符合正态分布,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这30例患者在接受小梁切除术后发生眼底出血的情况这30例患者的40只患眼在接受小梁切除术后,其中有34只眼(占85%)发生视网膜渗血,有6只眼(占15%)发生黄斑渗血,其眼底出血的发生率为100%(40/40)。
2.2 这30例患者在接受对症治疗后其眼底出血的转归情况术后对这30例患者进行视网膜营养支持、血管扩张等治疗后,其发生视网膜渗血的34只眼视力均恢复正常,其发生黄斑渗血的6只眼视力未恢复正常。
详见表1。
表1 这30例患者在接受对症治疗后其患眼眼底出血的转归情况[只(%)]眼底出血的类型视力恢复正常视力未恢复正常视网膜渗血34(85)0(0)黄斑渗血0(0)6(15)3讨论青光眼(glaucoma)是一种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眼科疾病。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的常见类型之一。
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女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高于男性,男女的发病率之比为1:2~1:4。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期包括临床前期、先兆期、急性发作期、间歇期、慢性期和绝对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37例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4-08-25T15:44:27.3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7期供稿作者:梁玉寰杜玉梅[导读] ETV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有效,该药不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很少,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最好尽早服用ETV 抗病毒治疗。
梁玉寰杜玉梅(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消化内科 014030)【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乙肝后肝硬化的37例住院患者给予常规及口服ETV治疗后观察治疗前、治疗后 12 周、24周、48 周时血清 HBV -DNA 水平及血清学转换情况及肝功能
恢复情况。
结果:患者在 48 周时TBIL、 ALT较治疗前下降,ALB、PTA较前升高。
在治疗前及治疗12周、24周、48周后检测血清HBV-DNA 定量对数值,呈逐渐下降趋势,部分转阴,其转阴率分别为62 % ( 23/37 ) 、94.5 %( 35/37) 、94.5% ( 35 /37) 。
其中 HBeAg 阳性,在 48 周时,58.3% (14/24) 出现了 HBeAg 阴转,实现了血清学转换。
结论:ETV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有效,该药不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很少,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最好尽早服用ETV抗病毒治疗。
【关键词】恩替卡韦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7-0099-02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后肝硬化一直威胁着人类的生命,随着核苷类似物的发现,抗病毒药物的使用给该类患者带来了福音,降低了死亡率。
我院应用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住院患者共37例,男性26例,女性11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为59.19±9.69岁,肝硬化病史1-12年,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乙肝肝硬化诊断标准[1]。
HBeAg 阴性 13例,HBeAg 阳性 24例,HBV-DNA 定量≥1x103拷贝/ml。
Child-Pugh 分级,B级15例,C级18例。
伴有腹腔积液22例。
排除标准:重叠感染其他肝炎病毒者。
所有患者均为初次抗病毒治疗。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除给予常规保肝及补充白蛋白利尿等支持对症治疗外,还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商品名:博路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 ,空腹服用,每天1次,每次0.5mg,观察48周,使用该药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及同意不再采取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2周、24周、48周时血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乙肝五项、HBV-DNA 定量水平(治疗后HBV-DNA 检测不到则定为<103拷贝/ml)及血清学转换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肝功能治疗前、后的比较: 治疗后TBIL、ALT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ALB、PTA较前升高,说明肝功能明显改善,见表1。
2.2 HBV-DNA检测及血清学转换: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24周、48周检测血清HBV-DNA 定量对数值,呈逐渐下降趋势,部分转阴,其转阴率分别为62 % (23/37) 、94.5 %(35/37) 、94.5% (35/37)。
HBeAg阳性患者24例,在48周时,58.3% (14/24)出现了HBeAg阴转,实现了血清学的转换。
2.3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未发生与ETV相关的不良反应。
表 1 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X±S)
与治疗前相比,#P<0.01 3 讨论
肝硬化主要病因是乙肝,乙肝病毒的持续复制表达引起肝内炎症,最终导致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严重时可导致肝衰竭,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改善肝功能、延缓肝硬化发展的重要治疗,Yokosuka 0等研究提出抗病毒药物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措施,可以快速抑制病毒复制,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2]。
ETV是一种新的有效抗HBV的口服脱氧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其作用在于它有效的磷酸化,细胞内高浓度和高效地抑制HBV聚合酶,通过抑制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及DNA指导的DNA 聚合酶,抑制DNA至mRNA转录和负链DNA至正链DNA的复制[3]。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长期应用可以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病毒学和血清学状况,有效降低肝硬化患者远期并发症肝细胞癌的发生率[4]。
综上所述,ETV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有效,降低了HBV-DNA水平,改善了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生存期。
该药是安全的,为此建议: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最好尽早服用ETV抗病毒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1,4 (1) :1-13.
[2]徐严,王江滨,徐杰,等.恩替夫韦治疗10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6周的疗效观察[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2) : 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