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系列标准.doc

合集下载

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

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

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序号:1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再生骨料逐渐成为了混凝土生产中的一种重要替代材料。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城市发展的排头兵,对于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标准制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深入探讨,并分享我的观点和理解。

序号:2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施工工艺等方面。

再生骨料的使用应符合一定的强度要求,以确保施工后的混凝土具备足够的抗压强度。

耐久性也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再生骨料的使用应满足相应的耐久性要求,以抵抗外界环境的侵蚀和毁损。

施工工艺的要求则包括再生骨料的掺入比例、混凝土拌合时间、搅拌均匀度等,这些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序号:3对于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的制定来说,深度和广度的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深度评估意味着对再生骨料的来源、品质和处理方式进行全面了解,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

广度评估则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不同用途和场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要求。

在上海的道路建设中,再生骨料混凝土的使用可能和其他地方存在差异,因此技术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序号:4为了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回顾:4.1 再生骨料的分类和处理:再生骨料可以来源于废弃的混凝土、建筑垃圾等,对于不同来源的再生骨料,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施工要求。

4.2 再生骨料的掺入比例:再生骨料的掺入比例是施工中一项关键的技术指标,需要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性能要求进行合理的调整。

过高或过低的掺入比例都可能导致混凝土的性能下降。

4.3 混凝土拌合时间和搅拌均匀度:混凝土的拌合时间和搅拌均匀度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稳定性。

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一、前言再生混凝土是一种利用废弃物或回收材料与常规混凝土混合而成的新型建筑材料。

它不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还能有效降低建筑垃圾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

本文旨在探讨再生混凝土的应用技术标准,为相关建筑工程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二、材料选择1.再生骨料再生骨料是再生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其应符合以下标准:(1)粒径: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应符合GB/T14684-2011《建筑用矿物骨料规范》中的要求;(2)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符合GB/T14684-2011《建筑用矿物骨料规范》中的要求;(3)含泥量:应小于0.5%。

2.水泥水泥是再生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其应符合以下标准:(1)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符合GB175-2007《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的要求;(2)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符合GB175-2007《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的要求;(3)含水量:应小于0.5%。

3.掺合料掺合料是再生混凝土中的一种辅助材料,其应符合以下标准:(1)种类: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2)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3)质量:应符合GB/T18046-2008《矿渣粉、矿渣微粉和矿渣砂规范》或GB/T22370-2008《粉煤灰规范》中的要求。

三、配合比设计1.设计要求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满足建筑工程的使用要求;(2)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使用量;(3)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4)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裂缝。

2.设计方法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采用以下方法:(1)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再生骨料和水泥的种类和强度等级;(2)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使用要求确定水胶比和掺合料的种类和掺量;(3)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计算出每种原材料的用量。

四、生产工艺1.配料再生混凝土的配料应符合以下要求:(1)按照设计要求准确称量各种原材料;(2)确保再生骨料的质量和含泥量符合标准;(3)确保水泥和掺合料的质量符合标准;(4)控制水胶比和掺合料的掺量,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总结

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总结

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总结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总结引言: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是一种利用废弃建筑混凝土进行再生利用的环保建材,具有降低建筑垃圾的排放量和资源浪费的优势。

为了保证再生骨料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性能,制定了一系列的施工技术要求。

本文将对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总结,并分析其观点和理解。

一、混凝土原材料选择1. 再生骨料选择:应选用产自建筑垃圾中的再生骨料,骨料应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质,经过筛分和洗净后方可使用。

2. 水泥选择:建议选用标号为P.O 42.5水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水和掺合料选择:水质应符合国家标准,掺合料应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进行选择。

二、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 合理配合比设计: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再生骨料的性能,制定合理的配合比,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

2. 控制水灰比:水灰比的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应尽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三、施工过程控制1. 再生骨料混凝土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应先将水、水泥和部分骨料进行拌和,再加入剩余的骨料进行搅拌,以充分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2. 施工温度控制:在高温季节施工时,应适当控制水泥水化反应速度,防止混凝土开裂;低温季节施工时,应加强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强度下降。

3. 耐久性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防止混凝土表面龟裂、提高耐久性等措施。

4. 施工工具选择:应选择适合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的工具和设备,确保施工质量。

结论: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涉及再生骨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过程控制等方面。

通过合理选择再生骨料、进行合理的配合比设计以及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可以保障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而对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我们还需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和研究,以推动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本文中进行了对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的总结。

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

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

七、《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报批初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垃圾再生无机混合料的范围、术语和符号、分类、原材料、技术要求、配合比设计、制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订货与交货。

本标准适用于城镇道路路面基层及底基层用建筑垃圾再生无机混合料,公路各等级道路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ISO)法CJJ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JGJ 63混凝土用水标准JTG 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51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3 术语和符号3.1 术语3.1.1 再生骨料由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砂浆、石、砖瓦等加工二成的粒料。

3.1.2 再生级配骨料掺用了再生骨料的级配骨料3.1.3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由再生级配骨料配置的无机混合料。

3.1.4 杂物再生骨料中除混凝土、砂浆、石、砖瓦、陶瓷之外的其他物质。

3.1.5 再生混凝土颗粒再生级配骨料中粒径4.75mm以上部分混凝土块及石块类粒料的总成3.1.6 最佳含水率材料在标准击实试验条件下,能达到最大干密度是的含水率4 分类4.1 按照无机结合料的种类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分为三种:水泥稳定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石灰粉煤灰稳定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水泥粉煤灰稳定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

4.2 再生级配骨料分为Ⅰ类、Ⅱ类。

Ⅰ类再生级配骨料可用于城镇道路路面的底基层以及主干路及以下道路的路面基层,Ⅱ类再生级配骨料可用于城镇道路路面的底基层以及次干路、支路及以下道路的路面基层呢个。

5 原材料5.1 再生级配骨料5.1.1 再生级配骨料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1、表2的规定。

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回填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回填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回填材料应用技术规程引言:建筑垃圾是指在建筑施工、拆除或改建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

由于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浪费资源的现象日益严重,对建筑垃圾进行再生利用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回填材料的应用技术规程。

一、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的定义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是指通过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将其破碎、筛分、清洗等工艺,获得的粒径小于5毫米的颗粒状材料。

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稳定的化学性质,可用于回填工程中。

二、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回填材料的应用范围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回填材料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填充土工程:用于填充地基、路基、沟渠等工程,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2. 绿化工程:用于种植草坪、花坛等,可提供良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3. 地下工程:用于地下管道的回填,减少材料成本和环境影响;4. 填埋场回填:用于填埋场的覆盖层和隔离层,减少填埋压实成本和环境污染。

三、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回填材料的性能要求1. 物理性能要求:包括颗粒形状、粒度分布、含水率等,以保证材料的流动性和稳定性;2. 力学性能要求: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冻性能等,以保证材料在工程中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3. 化学性能要求:包括含水率、有害物质含量等,以保证材料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4. 工艺性能要求:包括筛分、破碎、清洗等工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保证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效率。

四、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回填材料的应用技术规程1. 原料准备:选择合适的建筑垃圾作为原料,并进行分拣、清洗等预处理工艺;2. 破碎和筛分:采用破碎机和筛分设备对原料进行破碎和筛分,获得满足要求的细骨料;3. 清洗和脱水:对筛分后的细骨料进行清洗和脱水处理,去除表面附着物和含水量;4. 质量控制:对细骨料的物理、力学和化学性能进行检测和控制,确保符合要求;5. 储存和运输:采用合适的储存和运输设备,保证细骨料的质量和安全;6. 工程应用:根据实际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将细骨料用于回填工程。

混凝土结构中再生骨料的使用标准

混凝土结构中再生骨料的使用标准

混凝土结构中再生骨料的使用标准标题:混凝土结构中再生骨料的使用标准导言:混凝土结构中再生骨料的使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再生骨料是从废弃的混凝土中提取并重新加工而来的材料,其使用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好处。

然而,在使用再生骨料之前,需要确保其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混凝土结构中再生骨料的使用标准,并分享对这一概念的观点和理解。

第一部分:再生骨料的定义及产生方式1.1 定义再生骨料:再生骨料是指从旧混凝土碎块中获得的碎石、沙子和水泥浆等材料。

1.2 再生骨料的产生方式:介绍再生骨料的主要产生方式,包括拆除混凝土结构、生产过程中废弃的混凝土和施工废料利用等流程。

第二部分:再生骨料的性能与质量评估标准2.1 物理性能评估标准:介绍再生骨料的颗粒形状、尺寸分布、吸水性和含泥量等重要物理性能评估标准。

2.2 力学性能评估标准:解释再生骨料的压缩强度、耐久性和冻融性能等力学性能评估标准。

2.3 化学性能评估标准:探讨再生骨料的氯离子、硫酸盐和碱活性等化学性能评估标准。

第三部分:混凝土结构中再生骨料的应用标准3.1 混凝土类别:根据再生骨料的性能和质量评估标准,确定再生骨料在不同混凝土类别中的应用标准。

3.2 替代率和影响因素:阐述确定再生骨料替代率的方法和影响替代率的因素,包括再生骨料的性能、混凝土强度等。

3.3 施工规范:介绍混凝土结构中再生骨料的施工规范,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搅拌工艺和浇注施工等方面。

第四部分:观点和理解4.1 再生骨料的环境影响:探讨再生骨料在混凝土结构中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资源节约和碳减排等方面。

4.2 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分享再生骨料对混凝土结构质量和耐久性的影响观点,包括抗裂性、抗渗性和耐久性能等方面。

4.3 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讨论再生骨料的使用对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包括减少建筑垃圾、降低生产能耗等方面。

结论:混凝土结构中再生骨料的使用标准对确保混凝土结构质量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混凝土中再生骨料的应用技术规范

混凝土中再生骨料的应用技术规范

混凝土中再生骨料的应用技术规范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业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水泥、砂、石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的用量也越来越大。

然而,混凝土的生产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废弃混凝土、砖块等,这些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再生骨料被引入到混凝土中,从而实现了废弃物的再利用。

二、再生骨料的概念再生骨料是指经过筛选、洗涤、破碎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混凝土废弃物。

再生骨料可以替代部分天然骨料使用,从而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三、再生骨料的应用技术规范1.再生骨料的种类再生骨料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两种类型。

粗骨料指的是直径大于5mm 的骨料,细骨料指的是直径小于5mm的骨料。

2.再生骨料的质量标准再生骨料的质量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GB/T25177-2010《再生混凝土用再生骨料》。

3.再生骨料的筛选和洗涤再生骨料在使用前应进行筛选和洗涤。

筛选的目的是去除杂质,洗涤的目的是去除表面的泥土和油污。

筛选和洗涤的过程应符合国家标准GB/T25177-2010《再生混凝土用再生骨料》中的要求。

4.再生骨料的破碎再生骨料在使用前应进行破碎处理。

破碎的目的是使再生骨料的颗粒大小符合要求。

破碎的过程应符合国家标准GB/T25177-2010《再生混凝土用再生骨料》中的要求。

5.再生骨料的使用量和掺合比例再生骨料的使用量和掺合比例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再生骨料的质量和混凝土的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再生骨料的使用量和掺合比例。

6.再生骨料的加工和运输再生骨料在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密闭运输、覆盖运输等。

7.混凝土的性能检测在使用再生骨料的混凝土中,应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检测。

检测的项目包括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耐久性等。

检测应符合国家标准GB/T50080-2002《混凝土强度检验标准方法》。

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技术标准

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技术标准

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技术标准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建筑垃圾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利用建筑垃圾,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再生骨料混凝土作为一种环保型建筑材料,其优点在于可以减少对天然资源的开采,降低环境污染,并且可以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本文将对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技术标准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

二、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概述再生骨料混凝土是指利用废弃的混凝土、砖块、砂石等建筑垃圾经过处理后再利用的一种环保型建筑材料。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主要成分包括再生骨料、水泥、砂、石子等。

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工程应用中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有效地减少建筑垃圾的堆积,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三、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技术标准1.再生骨料的筛分再生骨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对再生骨料的筛分要求比较严格。

在上海,再生骨料的筛分要求按照GB/T25177-2010的要求进行。

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再生骨料的筛分应该按照GB/T14684-2011的要求进行,筛孔的尺寸应该符合要求。

(2)再生骨料的含泥量应该小于1%。

(3)再生骨料的含水率应该小于8%。

2.水泥的质量控制水泥是再生骨料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质量。

在上海,水泥的质量控制要求按照GB/T175-2007的要求进行。

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水泥应该符合目标强度等级的要求。

(2)水泥的比表面积应该符合要求。

(3)水泥的含量应该符合设计要求。

3.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其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上海,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求按照JGJ/T70-2009的要求进行。

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配合比应该根据强度等级和材料特性进行合理的设计。

(2)再生骨料的使用量应该符合要求。

(3)混凝土的配合比应该进行试配,达到设计要求。

4.现场拌制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现场拌制混凝土是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重要生产环节之一,其质量控制是保证再生骨料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系列标准
1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系列标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系列标准
负责人:赵霄龙负责人:赵霄龙2•我国每年产生数以亿吨亿吨计
的建筑垃圾,且排放量仍持续增加•长期以来,建筑垃圾随意遗
弃、简单填埋,直接导致环境污染,占用土地环境污染,占用土
地•天然砂石骨料资源日益匮乏匮乏,急需寻找替代品,解决供
需矛盾——建筑垃圾资源化建筑垃圾资源化成为必然解决方式
1.标准立项背景标准立项背景3建筑垃圾资源化建筑垃圾资源化
标准标准法规法规政策政策技术技术装备装备4建筑垃圾资源
化建筑垃圾资源化标准标准法规法规政策政策技术技术装备装
备长期存在空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缺乏技术法规长期存在空
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缺乏技术法规5•国标委《关于下达第二
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计函〔工程建设标准规
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建标[来对再生粗骨料研究和应
用的基础上,参考《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来对再生
细骨料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参考《建筑用砂》(GB/T14684-2001)
相关内容而制定的。
与GB/T14684-2001相比,本标准除了对再生细骨料的常规性
能提出技术指标要求外,还根据其的特点增加了再生细骨料的再
生胶砂需水量比、再生胶砂强度比两项新技术指标要求。
11再生细骨料主要性能指标再生细骨料主要性能指标12•《再
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该标准适用于
我国再生骨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
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再生骨料的技术要求、质量验收、运输和
储存,再生骨料混凝土,再生骨料砂浆,再生骨料砌块以及再生
骨料砖等。
其中重点内容是再生骨料的技术要求、再生骨料混凝土、再
生骨料砂浆、再生骨料砌块和再生骨料砖等方面的技术规定。
13•这三部标准编制过程中参考了日本日本的
《Recycledaggregateforconcrete-classH》(JISA5201)、
《RecycledconcreteusingrecycledaggregateclassM》(JISA5022)和
《RecycledconcreteusingrecycledaggregateClassL》(JISA5023)等标
准以及韩国韩国、德国德国、荷兰荷兰、丹麦丹麦等国家关于再
生骨料方面的相关标准或技术指南。
由此保证了本标准的先进性与适用性。
14155.标准标准创新点创新点16•根据再生粗骨料的特点,
《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标准中增加了
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氯离子含量和杂物含量等指标要求。
•根据再生细骨料的特点,《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混
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增加了再生细骨料的再生胶砂需水量
比、再生胶砂强度比两项新技术指标要求。
•《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不仅
规定了不同级别的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所适用的混凝土类
别,并将再生骨料应用范围首次以技术标准的形式从混凝土扩展
到再生砂浆、再生砌块和再生砖,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及再生骨料
未来发展趋势。
•这三项标准构成了规范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要依
据,是该领域的首套国家及行业标准。
这三项标准构成了规范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要依
据,是该领域的首套国家及行业标准。
17•这三部标准的编制出台,可以为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提供必
要的技术法规必要的技术法规,引导、规范再生骨料的生产和应
用。
预计可以显著推进显著推进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进程,
促进形成新的产业新的产业,同时释放建筑垃圾传统简单填埋处
理所占用的大量土地资源,改善环境。
•目前,这三部标准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制定建筑垃圾资源化
利用相关政策的重要技术依据重要技术依据。
6.标准的标准的效益效益与与作用作用谢谢!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