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 单晶位错密度的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i 单晶位错密度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

掌握Si 单晶片的位错侵蚀方法和位错密度的计算方法

了解腐蚀Si 单晶位错原理,正确使用金相显微镜,

二、 实验原理

位错是晶体的线缺陷,它标志着晶体结构的完整程度,它对半导体材料的电学性能有很大影响,通常制造器件要求位错密度要低,或是无位错晶体,而且还要求晶体位错分布均匀,位错高低直接影响晶体做器件的质量。

测量单位体积内位错的方法有X 射线法,电子显微镜法和铜缀饰红外投射法等,但这些方法设备昂贵,工艺复杂,所以生产上很少采用。

目前生产上广泛使用的是腐蚀金相法(腐蚀坑法)。它是将样品进行化学腐蚀,然后用金相显微镜测定样品表面上出现的腐蚀坑数目。因为每一腐蚀坑代表与被测表面相交的一条位错线的露头处,所以位错密度是指单位被测表面积上相交的位错线(坑)的个数。

N D = S n (1) N D 为位错密度,单位个数/厘米2 ,n 是位错线的(坑)的个数,S 是面积。

为什么在晶体表面位错露头的地方,经化学腐蚀后会出现腐蚀坑呢?这是因为在位错线的地方,原子排列不规则,存在差应力场,使该处的原子具有较高的能量和较大的应力,当我们用某种化学腐蚀剂腐蚀晶体时,有位错处的腐蚀速度大于完整晶体的腐蚀速度,这样经过一定时间腐蚀后,就会在位错线和样品表面的相交处显示出凹的蚀坑,由于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因此在不同的结晶面腐蚀速度不同,在不同晶面上其蚀坑形状亦不同。如图1所示,在(111)面上经腐蚀出现正三角形腐蚀坑,在(100)面上出现正四边形腐蚀坑,在(110)面上为矩形腐蚀坑。

图2.1-1位错蚀坑的形状

用金相显微镜观测位错密度是一种近似的方法,因为位错在晶体中的分布是不规则的,有些位错并不一定在被观测的面形成蚀坑,有些位错非常临近,几个临近的位错只形成一个蚀坑,所以蚀坑与位错并不是一 一对应的,它只能近似地反应出晶体中的位错密度大小。

三、实验仪器和化学药品

金相显微镜、天平、塑料烧杯、镊子、量桶、硝酸、氢氟酸,自配铬酸溶液、乙醇等。

四、实验步骤

1位错腐蚀前准备工作

在显示位错之前,应将晶体表面用金刚砂研磨,研磨后的表面应进行化学抛光,以便除去由机械研磨形成的表面破坏层对位错显示的严重影响,Si 用单晶用HF :HNO 3=1:3(体积比),腐蚀时间2-3mins

2腐蚀位错

称取5gC r O 3溶于10ml 水中,制成铬酸溶液,按HF :铬酸溶液=1:1的配比,配制成腐蚀液,HF 和铬酸各取10ml 倒入塑料烧杯中,然后将样品放入,在温室腐蚀10-30mins (10mins 可观察层错,20mins 可观察位错)腐蚀过程中要求样品不能露出水面,腐蚀完用大量水冲至中性,用乙醇脱水,烘干待用,在化学腐蚀操作时,要牢记操作要点,即要两准一快,配比要准,时间要准,脱酸要快。

3.错密度观测与计算

(1) 视场面积测定

将每格为0.0 1mm 精度的标准计量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从显微镜中测出视场面积的直径D ,然根据公式(2)计算出视场面积S

S = πr 2 =

41πD 2 (2) (2)位错密度观测

将样品放在显微镜的载舞台上,观测5个视场,然后对每个视场所观测到的位错数目取其平均值。

(3) 计标位错密度

位错密度=视场面积

视场个数各视场内位错的总数

N D =

S n n n n n ⨯++++554321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