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矿产资源有哪些

合集下载

海洋-人类的资源宝库

海洋-人类的资源宝库

海洋-人类的资源宝库姓名:胡建新专业:建工学院土木1004班学号:2010011425内容摘要:海洋是资源的宝库。

全球海洋总面积3.6亿平方千米,海洋的平均深度3 800米,最大深度11 034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主体部分,平均深度都超过4 000米。

全球海洋的容积约为13.7亿立方千米,相当于地球总水量的97%以上。

假设地球的地壳是一个平坦光滑的球面,那么地球便成为一个表面被2 600多米深的海水所覆盖的“水球”,正是在海水中和海洋底下聚集着极为丰富的宝藏。

关键词:发展,人口,宝库, 资源,能源,丰富,药库目录:一、富饶的海洋生物资源二、丰富的海底矿产资源三、蕴藏丰富的能源四、海洋是人类的大药库五、丰富的水资源引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膨胀和耕地的逐渐减少,资源问题日渐突出。

于是科学家们不得不把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寄托于占据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

21世纪将是一个海洋经济时代。

浩瀚无垠的海洋,有着极其丰富的海洋资源,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把海洋资源的开发列为重要课题。

正文:海洋是资源的宝库。

全球海洋总面积3.6亿平方千米,海洋的平均深度3 800米,最大深度11 034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主体部分,平均深度都超过4 000米。

全球海洋的容积约为13.7亿立方千米,相当于地球总水量的97%以上。

假设地球的地壳是一个平坦光滑的球面,那么地球便成为一个表面被2 600多米深的海水所覆盖的“水球”,正是在海水中和海洋底下聚集着极为丰富的宝藏。

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

目前全球60多亿人口中,约有2/3分布在濒临沿海地带,“靠海吃海”;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中70%的氧气,来源于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陆地上的饮用淡水,几乎全部来源于海洋水气的蒸发;地面的温度、湿度全靠海洋调节,海洋也是全球环境的调节器,吸纳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排放物。

蛋白质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科学家们认为,未来食物蛋白来源最丰富的地方是海洋。

粤教版小六科学下册10-海洋宝库

粤教版小六科学下册10-海洋宝库
• 一、渤海:对虾、海蜇、梭子蟹、毛虾、 杂鱼等。 二、黄海:鲅鱼、小黄鱼、刀鱼(少)、 鳀鱼、毛扣、青虾等。 三、东海:带鱼为主。磷虾、褐虾和鳀鱼、 天竺鱼、鲷、鳀、七星鱼和带鱼等。 四、南海:鳐类、鳗鱼、虾虎鱼、海龟、 墨鱼和海参海、大黄鱼、小黄鱼、带鱼、 鲐鱼、墨鱼、海龟、红鱼等。
大班 科学:海洋宝库 活动目标: 1、了解海洋丰富的宝库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萌发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2、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了解保护海洋资源的方法。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能够展示海洋的美丽及其丰富资源的视频资料。 幼儿准备:课前搜集有关海洋丰富资源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外地小朋友乐乐和爸爸妈妈一起来老坝港游玩,看到天气很好,正是出海捕鱼好时光,但是,他们却看到, 大大小小的渔船全都停靠在海港里,丝毫都没有准备出海的打算。他们都感到非常困惑,这是为什么呢? 幼儿讨论,教师小结:原来,现在正是休渔期,在休渔期间不能出海捕鱼。 1、师:什么是休渔? 休渔期就是禁渔期。人们根据海洋鱼类的生长特点、生活习性和繁殖季节等特点,为了让海洋中的鱼类有 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任何人在规定的海域内捕鱼作业,对鱼类的生长起到 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2、师:关于休渔期你知道些什么? 老坝港临近的黄海海域近几年一般是从6月16日12时至9月1日12时为夏季休渔期。另外,还在某些海域设 有禁渔区,在禁渔区里常年不允许捕捞任何鱼类。禁渔区一般是繁殖场或越冬场等。 3、师:为什么要休渔? 一般休渔期是鱼产卵,小鱼孵化的时节!夏季是海洋主要经济鱼类繁育和幼鱼生长的重要时期,夏季休渔 就是为了防止过度捕捞造成种群数量下降,保护了主要经济鱼类的亲体和幼鱼资源,使海洋渔业资源得到 休养生息。而且渔船在休渔期间也节约了生产成本,休渔结束后渔获物产量增加、质量提高。 教师小结:1994年我国还没有实行休渔制度,那时捕捞的带鱼平均每条只有70克。经过了休渔期后,带鱼 的体重大大增加,达到了100克以上。另外,单网捕鱼量比以前大增。以前是“百网没有鱼”,如今是“一 网百斤鱼”。

海水中的化学

海水中的化学

具有开发价值的: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
海洋环境保护
• • • • • • • • • 海洋污染源: ①工业废水排入海洋中 ②向海洋中倾倒垃圾 ③农田中的农药、化肥随地表水流入海洋 中。 海洋污染防治措施: ①海洋环境立法 ②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③加强海洋环境监测 ④提高消除污染的水平
挑战自我:
1、可能造成海洋污染的是(D) ①海上油轮原油泄露②工厂污水向海洋排放 ③生活污水向海洋排放④塑料包装袋向海 洋中抛弃⑤赤潮 A、仅①②③ B、近②③④ C、仅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山东教育版
·山东教育版
挑战自我:
6.贝壳(含CaCO3)煅烧后得CaO, CaO加到海水 (含MgCl2)池中得到Mg(OH)2沉淀, Mg(OH)2沉 淀与盐酸反应得到MgCl2溶液,浓缩结晶得无水 MgCl2,电解得金属镁。写出所涉及到的化学反 应方程式 并注明所属基本反应类型
[自学指导] 二、海底矿物 阅读课本P31-32,回答以下问题:
点燃
纯净的可燃冰呈白色,形似冰雪
夹杂白色顆粒状“可燃冰”的海底沉积物放 入水中随即冒出大量气泡 可燃冰燃烧
多金属结核---锰结核 含有Mn、Fe、Ni、Cu、Co、Ti等20多种金 属元素
锰结核
海洋资源分布
海洋化学资源 海底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动力资源
氯钠
海洋动力资源的利用
1.海底蕴藏着哪些矿物资源? 2.“可燃冰”是如何形成的? 3.为什么“可燃冰”被誉为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 源”? 4.什么是锰结核?锰结核里主要含有哪些元素? 5.海洋资源包括哪些资源?
二、海底矿物——海底矿物资源
1.常规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 2.新型矿产资源 A、可燃冰 B、锰结核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五章 第二节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五章 第二节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Word版含答案

第二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情景导入目标定位磷虾,海生品种,分布广,数量大,是许多经济鱼类和须鲸的重要饵料,也是渔业的捕捞对象。

南极磷虾的资源丰富,估计南大洋有若干亿吨。

被誉为“世界未来的食品库”。

中国产量最大的是黄海的太平洋磷虾。

磷虾资源极其丰富,毫无疑问,它是人类潜在的食物资源。

现在问题是各国已经在南极海洋中大量捕捞磷虾,如果磷虾捕捞业不断扩大,势必危及南极鲸类的生存,它们将不是死于捕鲸叉,而是死于饥饿。

过度的捕捞将使南极脆弱的生态系统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因为在那里,几乎所有的动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磷虾而生存。

磷虾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应该将其捕获量控制在最大的可持续捕获量之内,以保护南极的生态平衡。

【思考】南极磷虾属于哪种海洋资源?还有哪些海洋资源?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了解海洋资源的类型。

2.掌握海洋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一、海洋水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水资源利用通常是指海水的直接利用和海水的淡化。

1.海水的直接利用就是用未经淡化的海水代替淡水来利用。

例如,在农业利用上,用低盐度海水灌溉农田;在生活利用上,将海水用于公厕冲洗、消防用水等;在工业利用上,海水主要用作工业冷却水。

2.海水淡化海洋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

目前海水淡化因成本较高,尚未普及。

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的逐渐成熟,生产成本的日趋降低,海水淡化正在成为一种安全、稳定,而且不受降水季节变化影响的供水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滨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3.大型海水淡化厂主要分布在三类地区第一类是沿海干旱、半干旱地区,如中东的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石油收入高的富裕国家;第二类是淡水供应困难的岛屿或矿区,如我国的西沙群岛;第三类是沿海城市,那里人口和工业集中,耗水量大,因而淡水紧缺。

二、海水化学资源开发利用1.海洋被称为“液体矿山”“盐的故乡”。

目前已形成工业规模的主要有食盐、镁、溴等。

我国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研发现状与展望

我国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研发现状与展望

我国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研发现状与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认知和利用不断深入,深海矿产资源作为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受到全球的关注和重视。

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拥有丰富的深海矿产资源,因此深海矿产资源的开发对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概述我国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的研发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深海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章首先回顾了我国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的历史和现状,总结了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的研发历程和主要成果。

接着,文章分析了当前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装备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包括技术瓶颈、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加强技术研发、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等建议,以促进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的进一步发展。

文章展望了我国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装备的大型化、智能化、环保化等方面。

文章也指出了深海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参与深海矿产资源的开发,为我国的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深海矿产资源概述深海矿产资源是指蕴藏在海洋底部,特别是深海区域(通常指水深超过200米的海域)的各类矿产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等,它们都是未来全球资源争夺的重要目标。

深海矿产资源不仅储量大,分布广,而且品位高,开采价值巨大。

特别是深海中的热液硫化物和天然气水合物,更是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开发潜力的新能源。

多金属结核是深海中最常见的矿产资源,它们主要分布在海底平原区域,特别是在东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和大西洋中部海岭。

这些结核主要由铁、锰等金属元素构成,富含铜、镍、钴等多种金属,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富钴结壳则是另一种重要的深海矿产资源,它们主要分布在深海海底的火山岩和沉积岩上。

富钴结壳的钴含量丰富,同时还含有镍、铜、铂等多种贵重金属,具有极高的开采价值。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技术综述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技术综述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技术综述近年来,随着陆地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人们对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感兴趣。

海底矿产资源包含了丰富的金属、能源和非金属矿物等,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

本文将综述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技术的现状和挑战,分析相关技术在不同矿产资源上的应用,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技术的现状1. 定位技术:海底矿产资源的准确定位是开发的首要任务。

传统的测量技术难以应对复杂的海底地形和环境。

目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多波束测深仪、激光测量等先进技术实现了高精度的海底地形测量,为矿产资源勘探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2. 采样技术:由于海底矿产资源的深度和复杂性,传统的采样方法无法满足需求。

近年来,无人潜水器、遥控潜水器和海底钻机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海底采样变得更加精确和高效。

通过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可以获取到更为准确的采样数据,为后续的矿产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 矿物提取技术:海底矿产资源的提取过程中,矿物处理技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浮选法和磁选法在海底矿产资源开发中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如浮选药剂的耐盐性、磁选设备的耐腐蚀性等。

因此,需要开发符合海底环境特点的矿物处理技术,如电化学浮选、气浮法和气候化学浮选等,以提高矿产资源的提取效率和回收率。

二、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的挑战尽管海底矿产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力,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1. 环境保护: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往往伴随着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如底层挖掘可能导致水体底层沉降,影响海洋生物栖息地等。

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海洋生态的不良影响。

2. 资源评估:由于海底矿产资源的复杂性和广阔性,进行准确的资源评估是开发的基础。

然而,目前对于某些矿产资源的储量、品位等方面的数据仍然不足。

因此,需要增加相关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工作,建立完善的资源评估体系。

3. 深海开发:大部分的海底矿产资源位于深海中,达到几千米的深度。

海洋物产的资料

海洋物产的资料

海洋物产的资料 1. 海洋物产的定义 海洋物产指的是在海洋中存在的各种有价值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海洋生物、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海洋物产的开发利用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 海洋生物资源 2.1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海洋中生物种类繁多,包括海藻、鱼类、贝类、甲壳类动物等。这些海洋生物不仅构成了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2.2 海洋生物的利用 海洋生物资源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海藻可以提取藻胶用于食品添加剂和制药工业;鱼类是人类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贝类和甲壳类动物可以提供珍珠、贝壳等工艺品材料。

3. 海洋矿产资源 3.1 海底沉积物 海底沉积物中富含有价值的矿产资源,如锰结核、多金属硫化物等。这些矿产资源对于国家的工业发展和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3.2 海洋油气资源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尤其是海域边界和大陆架地区。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海洋能源资源 4.1 海洋风能 海洋中存在着丰富的风能资源,通过建设海上风电场可以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4.2 海洋潮汐能 海洋潮汐能是指利用潮汐运动产生的能量,可以通过建设潮汐发电站来实现能源的利用。

4.3 海洋温差能 海洋中存在着海水温差,可以利用温差发电技术将海水温差转化为电能。

5. 海洋物产的开发利用 海洋物产的开发利用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1 国际海洋法的规范 国际海洋法为海洋物产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规范,各国应遵守国际海洋法的相关规定。

5.2 生态环境保护 在海洋物产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5.3 可持续利用 海洋物产的开发利用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规划资源利用方式,确保资源的长期利用和保护。 结论 海洋物产是人类宝贵的资源之一,包括海洋生物、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等。海洋物产的开发利用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遵守国际海洋法的规定,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中国的海洋资源

中国的海洋资源
中国的海洋资源
我国拥有多长的海岸线? 18000多千米 我国濒临哪几个内海、边缘海? 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边缘海:黄海、东海、南海 我国海域跨哪几个温度带?
跨暖温带、亚热带、 热带三个温度带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化学资源
一、多样的生物资源
多样的生物资源
珊瑚
四大海产
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保护“蓝色国土”
★近海渔业资源衰竭
主要原因: 过度捕捞
解决措施: 伏季休渔 (夏季的一段时间,沿海地区禁 止从事渔业捕捞作业,因为此时正处 在海洋生物的繁殖期,休渔可以保证 海洋生物资源正常繁殖,减缓海洋生 物的衰竭速度,实现科克煦发展。)
暑假期间,玲玲乘船从天津到海南岛旅游。下面所列玲 玲沿途的所见所闻,哪些是可信的,哪些是不可信的?
2.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是( B
A.加拿大、中国 C.英国、秘鲁

B.中国、日本 D.秘鲁、加拿大
3.我国面积最大的海是( A )
A.南海 B.东海 C.渤海 D.黄海
4.莺歌盐场在(
A.崇明岛 C.珠江三角洲
D)沿海
B.台湾岛 D.海南岛
5.不属于我国近海鱼类丰富的原因是(
B)
A.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生长 B.海水深,利于各种鱼类活动 C.寒暖流交汇,各种鱼类云集 D.众多河流汇入,饵料丰富
大黄鱼
带鱼
墨鱼
对虾
梭子蟹
石斑鱼
我国的渔场
黄渤海渔场
舟山渔场
南海沿岸渔场
北部湾渔场。
位置适中, 是多种经济鱼 类洄游的必经 之地。
(1)东海大陆架广阔, 光照,养分充足;
(2)处于冷暖流交汇处, 饵料丰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