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稳定性
鱼金注射液低温冻融稳定性研究

鱼金注射液低温冻融稳定性研究曹爱兰;王晓博;王景峰;惠选柱【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3(11)23【摘要】目的研究鱼金注射液在低温、冻融条件下的稳定性,为其运输、贮存提供依据。
方法低温实验应包括三次循环,每次循环应在4℃条件下2d,然后在40℃加速条件下考察2d,取样检查外观颜色、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pH值、甲基正壬酮含量;冻融实验应包括三次循环,每次循环应在-10~-20℃条件下2d,然后在40℃加速条件下2d,取样检查外观颜色、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pH值、甲基正壬酮含量。
结果经低温、冻融实验后鱼金注射液的外观澄明几乎无色、无明显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符合中药注射液质量要求、甲基正壬酮含量稳定。
结论鱼金注射液在低温、冻融条件下质量稳定。
【总页数】2页(P260-260,261)【作者】曹爱兰;王晓博;王景峰;惠选柱【作者单位】陕西中药研究所,陕西咸阳712000;陕西新药技术开发中心,陕西西安710075;陕西医药控股集团山海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75;陕西医药控股集团山海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相关文献】1.寒区库岸边坡岩体冻融劣化及稳定性研究 [J], 李亮2.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冻融稳定性研究 [J], 毛毅斌;徐欣;刘哲鹏;孙涛3.马铃薯淀粉与食用胶共混体系流变特性与冻融稳定性研究 [J], 陈金玉; 张坤生; 王轻; 许时慧; 闫怡君4.皮克林乳液冻融稳定性研究进展 [J], 宋子悦;杨杨;苏丹;任丽琨;边鑫;马占倩;李笑梅;张娜5.添加谷朊粉和TG酶的低钠盐鲢鱼糜制品的冻融稳定性研究 [J], 梁文雨;杨玥;洪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混凝土中的冻融循环标准

混凝土中的冻融循环标准混凝土中的冻融循环标准引言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波动越来越大,冬季的低温和夏季的高温已经成为了常态。
这种极端气候条件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显得尤为重要。
在冬季,混凝土结构可能会遭受冻融循环的破坏,而这种破坏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寿命。
因此,制定混凝土中的冻融循环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一、冻融循环的定义冻融循环是指混凝土结构在低温环境中遇到冰冻,随后在高温环境中融化的过程。
这种循环会导致混凝土中水分的膨胀和收缩,从而产生内部的应力和变形,最终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寿命。
二、冻融循环的影响因素混凝土中的冻融循环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混凝土的水胶比水胶比是指混凝土中水的重量与水泥的重量的比值。
水胶比越高,混凝土中的孔隙越多,水分膨胀的空间也就越大,从而容易受到冻融循环的影响。
2. 水泥的类型和用量不同类型和用量的水泥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从而影响冻融循环的破坏程度。
3. 混凝土的密实程度混凝土的密实程度越高,孔隙越少,水分膨胀的空间也就越小,从而对冻融循环的抵抗能力也就越强。
4. 环境温度和湿度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中水的状态,从而影响冻融循环的程度。
5. 冻融循环的次数和频率冻融循环的次数和频率越高,混凝土受到的破坏也就越严重。
三、冻融循环标准的制定制定混凝土中的冻融循环标准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混凝土的用途、所处环境、设计寿命等。
一般来说,冻融循环标准应包含以下内容:1. 冻融循环的定义和影响因素冻融循环标准应明确冻融循环的定义和影响因素,以便设计者和使用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其破坏机理和影响程度。
2. 冻融循环的试验方法冻融循环标准应明确冻融循环试验的方法和要求,以便设计者和使用者能够进行相应的试验验证。
3. 冻融循环的限值要求冻融循环标准应明确不同用途的混凝土结构在不同环境下的冻融循环限值要求,以便设计者和使用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设计和使用。
氨茶碱溶液稳定性

方法学认证中溶液稳定性的全面判定
不能单从主成分入手。 还要注意所有组分的百分比变化,绝对
值变化。
标准品、对照品定义
中国药典凡例中已有明确的定义:
对照品系指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和校正检定仪器性 能的标准物质。
实际操作时,一般按照上述条件取得样品,代入当天 的随行标准曲线,然后算出浓度,再和理论浓度进行比较。
1.样本的室温稳定性
一般来讲配制含药物低中高三个浓度的样本各3*N份, 室温条件下放置1.2.3.N个小时后,处理样本,用该批标 准曲线计算浓度,考察浓度的偏差。偏差合格则为N个小 时稳定。
2.样本的处理液稳定性
同样配制低中高三个浓度的样本各3*N份,样本处理 后,1.2.3.N个小时后进样分析,同样用该批标准曲线计 算浓度,考察浓度的偏差。
3.冻融稳定性
配制低中高三个浓度的样本各12份,冻融0.1.2.3次 后,处理进样分析,考察浓度的偏差,值得提一下的是0 次与第一次间隔24小时后再拿出解冻,第一次与第二次, 第二次与第三次间隔12小时后解冻。
实验目的
了解方法学考察目的; 掌握溶液稳定性试验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药物溶液的稳定性试验属于方法学考察中耐用性 方面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在一定时间内(药物稳定 存在)检测出来的药物含量是准确可靠的。一般在 检测药物含量时,由于仪器或其他原因不能及时对 样品液进行含量检测,此时就需要了解药物溶液在 一定条件下放置多长时间内是稳定的,最终得出一 个稳定的时间范围,用于指导操作过程。
(1)对于原料药,取对照品溶液分别于一定时间 间隔进样,计算测定的RSD,一般不得过2.0%;
乳液的常规性能检验及稳定性检验

乳液的常规性能检验及稳定性检验乳液的常规性能检验及稳定性检验中国新型涂料⽹讯:1、⼀般建筑涂料⽣产⼚对购进乳液应进⾏以下常规性能检验。
(1)外观⼀般⽬测。
观察乳液的⾊相及有⽆颗粒及杂质。
(2)黏度由于聚合物乳液⼤多属于⾮⽜顿型流体,故⽤于测定乳液黏度的仪器应能在较宽的剪切速率范围内测定剪切应⼒随剪切速率⽽变化的关系。
通常使⽤旋转黏度计来测定乳液的黏度,⼀般不使⽤涂-4杯。
(3)固体分测定将⼤约2 g聚合物乳液试样放⼊直径为4cm的铝盘(或玻璃盘)中,盖上铝盖(或玻璃盖)称重,然后将其置于设有通风装置的烘箱中,在115 ℃下⼲燥20 min称重,即可计算出固体含量。
上述⽅法对于像丙烯酸酯类容易起⽪的聚合物来说,应采取较⾼⼲燥温度(如120℃)。
对于增塑聚合物乳液来说,由于增塑剂具有挥发性,应采⽤较低的温度(如105 ℃)和较长的⼲燥时间(如2h)。
(4)pH值⽤精密试纸或适当型号的pH值测定仪进⾏测定。
2、测定乳液稀释稳定性在10 ml带有刻度的试管中,⽤漏管加⼊2 ml乳液,然后⽤滴管加⼊8ml⽆离⼦⽔,充分摇匀后放置在试管架上,分别于24 h、48h后观察有⽆分层、分⽔、沉淀发⽣,不发⽣上述现象即为通过。
也可参照上述⽐例,在适当的容器中称重,搅拌均匀后置于试管内观察。
3、测定乳液的机械稳定性在1000ml搪瓷杯中加⼊200g⽤120⽬筛⽹过滤后的乳液,将搪瓷杯放置在搅拌机上,⽤夹⼦固定,开动搅拌,调转速达4000r/min,搅拌0.5h后观察乳液是否破坏或絮凝,如⽆明显的絮凝物,再⽤120⽬筛⽹过滤,如没有或仅有极少量絮凝即认为通过。
4、测定乳液的钙离⼦稳定性⾸先配制5%氯化钙⽔溶液:⽤1%天平称取50 g⽆⽔氯化钙,加⼊950 ml⽔摇匀,备⽤。
在10 ml带有刻度的试管中,⽤滴管加⼊5 ml乳液,然后加⼊1ml5%氯化钙溶液。
应注意缓慢加⼊,充分摇匀后放置试管架上,分别于1 h、24 h、48h后观察,如发⽣分层,沉淀、絮凝等现象,即认为不合格。
冻土冻融特征

冻土冻融特征冻土是指在低温环境下长期冻结的土壤,是陆地的一种重要地质组成部分。
冻土覆盖面积为两万多万公顷,占全球土壤覆盖面积的25%以上。
它分布在全世界的极地、高海拔地区、沙漠及阴霾区,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冻土是由粗粒岩石、微粒岩石、砂砾、有机物和冻结水组成。
它包括气候变化、物理和矿物成分等内容,是一种稳定的自然系统,具有良好的功能和结构特征。
冻土结构特征很复杂,表面可见大量的小气泡,多孔体积和水分含量变化很大,毛发状根瘤有助于水分的吸收和保存,有机质含量较高,孔隙率较大。
它的特殊性使其具有极好的蓄水性、保温性、结构稳定性和抗压性。
冻土冻融特征是冻土特性的一大重要元素,指冻土在温度变化条件下的冻融特性。
冻土的冻融受到外界气温和其他物理因素的影响,它的冻融特性与温度变化保持一定的关系。
在低温条件下,土壤中的水分被冻住,从而形成冻土,当温度升高时,冻土开始融化,当土壤冻结深度到达一定深度时,土壤中的水分开始挥发,从而形成水蒸气,使外界的温度稳定,并有利于土壤的营养。
冻土的冻融特性在环境变化的影响下发生变化,它的冻融节律呈现出不同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地形,冻土冻融特性可分为三种类型:北轮回冻土、南轮回冻土和水位自由流冻土。
北轮回冻土是指在较高的地形高度上,冻土外壳个层之间的冻融变化是朝外向内和朝内向外交替变化的类型;南轮回冻土是指在较低的地形高度上,冻土外壳围层之间的冻融变化是由朝内向外变化的类型;水位自由流冻土是指当水位在一定范围内时,冻土的冻融变化是在不稳定的水位和冻土深度之间交叉变化的类型。
冻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其冻融特性表现出了良好的凝胶和蓄水性能,有利于环境的稳定性,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保护陆地的安全,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我们应该重视冻土的保护,切实加强对冻土的研究,深入了解其冻融特性,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涂料基础材料(基料)

建筑涂料基础材料(基料)一、组成建筑涂料由基料(成膜物质、胶黏剂等)、颜料、填料、溶剂(或水)及各种配套助剂所组成。
基料是涂料中最重要的组分,对涂料和涂膜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水性涂料中的基料主要是有机高分子类聚合物,主要有聚合物乳液类: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有机硅氧烷-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乙酸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水溶性树脂类: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甲醛。
无机类有水玻璃(钾、钠硅酸盐类)、硅溶胶等。
有机-无机复合类。
颜料也是涂膜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不能离开主要成膜物质而单独构成涂膜,故称为次要成膜物质。
它在涂料中的主要作用是使涂膜具有所需要的各种色彩和一定的遮盖力,对涂膜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主要有无机类:二氧化钛、氧化锌、锌钡白(立德粉)、氧化铁红、氧化铁黄等。
有机类:碳黑、酞菁蓝等。
填料又称体质颜料,主要作用是在着色颜料使涂膜具有一定的遮盖力和色彩以后,补充所需要的颜料分,对涂膜起“填充作用”以增大涂膜厚度,并提高涂膜的耐久性及硬度、降低涂膜的收缩率、改善涂膜的开裂程度等。
另外,填料的使用还可以降低涂料成本。
水性涂料中的填料主要是:碳酸钙、硅酸铝(合成硅酸铝、煅烧高岭土)、娟云母粉、滑石粉、硅灰石粉、沉淀硫酸钡等。
助剂也称辅助成膜物质。
主要作用是改善涂料和涂膜的某些性能。
一般用量很小,但对涂料的性能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对水性建筑涂料尤为显著。
溶剂(或水)也是辅助成膜物质。
主要作用是调节涂料的黏度及固体含量。
二、基料建筑涂料中的主要成膜物质常称为基料,俗称为粘结剂。
也有将成膜物质与相应助剂匹配的液体称为基料的。
作用是将涂料中的其他组分粘结成一整体,当涂覆于物体表面时,能形成均匀、连续的保护膜。
基料的性质直接影响最终涂膜的性质,如硬度耐水性耐候性施工性及其他物理性能等。
一般要求应能常温成膜、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具有较好的耐碱性、具有较好的耐候性。
次外,还决定涂料的状态及最终涂膜的成膜方式,如单组分、双组分、室温干燥成膜、室温交联成膜等。
冻融侵蚀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冻融侵蚀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冻融侵蚀是指在寒冷地区,由于水在冻结和融化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导致地表岩土松动,从而引发侵蚀的现象。
冻融侵蚀对地表和土壤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研究冻融侵蚀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影响因素1.温度变化:冻融侵蚀主要发生在寒冷地区,温度变化是冻融侵蚀的首要因素。
温度的昼夜变化、季节变化以及年际变化都可能对冻融侵蚀造成影响。
2.土壤含水量:土壤中的含水量是冻融侵蚀的重要因素。
当土壤中的含水量较高时,水在冻结时会形成冰膜,增加冻结的力量,从而加剧侵蚀的程度。
3.土壤固结度:土壤的固结度是指土壤颗粒间的接触力,也是冻融侵蚀的影响因素之一、固结度较低的土壤容易受到冻融作用的影响,从而加剧侵蚀。
4.地形和坡度:地形和坡度对冻融侵蚀有显著影响。
在陡峭的山坡上,水在冻结过程中容易形成冰川,增加了冻融侵蚀的力量。
防治措施1.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是预防和减轻冻融侵蚀的重要措施。
在寒冷地区,应避免在易发生冻融侵蚀的地区开展农业、工业等活动,减少土壤的破坏和侵蚀。
2.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可以减轻冻融侵蚀的影响。
避免水分过度积聚和堆积,以减少冻结过程中水分的体积膨胀造成的压力。
3.提高土壤质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固结度和抗冻性,对于控制冻融侵蚀非常重要。
通过添加有机质、改良土壤、合理施肥等措施,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抗冻性。
4.构筑防护措施:在易受冻融侵蚀地区,可采用人工构筑的地表覆盖体系,如透水沥青、湿地建设等,能够有效减少水分渗透并加强土壤的稳定性。
5.种植植被:种植植被是防治冻融侵蚀的有效方法之一、植被能够增加土壤的覆盖率,减少土壤的暴露程度,保持土壤的稳定性,减缓冻融侵蚀的过程。
总结起来,冻融侵蚀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温度变化、土壤含水量、土壤固结度以及地形和坡度等。
为了减轻冻融侵蚀带来的影响,应采取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土壤质量、构筑防护措施以及种植植被等防治措施。
土质路堑边坡冻融滑塌机理及稳定性分析

2008年第2期 (总第168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ILONGJIANG JIAOTONG KEJI No。2,2008
(Sum No。168)
土质路堑边坡冻融滑塌机理及稳定性分析 陈波 ,高伟 ,徐明 ・ (1。黑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2。东北林业大学)
摘要:分析土质路堑边坡冻融滑塌原因,提出了基于力学解析法的验算模型;结合实际进行冻融滑塌稳定 性分析判断,提出了建议措施。 关键词:公路路堑;边坡;冻融滑塌;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08)02—0065—02
公路边坡沿路线分布的范围广、影响面大,其坡面的稳 定性直接关系到沿线的水土流失和景观的协调,并直接或间 接地影响着公路的使用功能与使用寿命,处于挖方路段的公 路路堑边坡坡面的稳定性是工程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内 容之一。 在自然因素作用下,土质路堑边坡的破坏形式一般可分 为两种:一是由于边坡本身的总体稳定性不足,在各种因素 的综合作用下发生整体或局部滑坡破坏;二是边坡总体稳定 性满足要求,但因边坡坡面常年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受各种 自然因素作用,如水流对边坡的冲刷、浸润及冻融影响等,发 生冲蚀或浅层滑塌,由此造成的坡面失稳将直接或间接影响 公路的正常运营与环境景观。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路基边坡防护问题逐渐引起大家 的关注。长期以来国内对边坡整体稳定性的研究比较深入, 对边坡冻融作用下的浅层稳定性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由于缺 乏理论依据和有效对策,浅层冻融滑塌问题一直比较突出。 如同三公路佳哈段通车8年来每年的5~6月都有一定数量 的边坡浅层滑塌出现,使维修工作量和维修投入大幅度增 加,对行车和公路环境也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针对土质路 堑边坡冻融滑塌稳定性有关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 1土质路堑边坡冻融滑塌的表现形式与主要原因 据现场观测,土质路堑边坡冻融滑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 距坡面20~120 cm深度范围内的浅层滑塌,并多集中于20 ~70 cm之间。按滑塌发生的部位,可以分为:(1)上部滑塌 式。这种滑塌从坡面顶部或接近顶部开始,一般与边坡顶部 地表水的渗入或圬工防护的失稳有关。(2)中部滑塌式。 位于中部,具体发生部位和水分的富集位置等有关,一般延 伸至坡脚附近。(3)整体滑塌式。多与圬工防护失稳有关, 滑塌范围基本涵盖整个坡高,此时滑塌深度一般比较大,较 深处多超过60 cm。 冰冻地区产生此类滑坡的主要原因在于边坡土层的冻 胀与融解。对于有砌石网格或混凝土预制块防护的坡面,土 层的冻胀与融解有可能导致圬工防护结构的隆起及碎落,在 坡面上圬工附加荷载的作用下,当春季气温回升、土层融解 时极易发生浅层滑塌;对植物防护或土工材料配合植物防护 等边坡坡面,浅层滑塌主要由土层的冻胀与融解造成。此 外,坡面水的冲蚀会形成冲沟并有可能发展为浅层滑塌。 2 土质路堑边坡冻融滑塌机理分析 土质路堑边坡冻融滑塌机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冻融循 环作用下的重力侵蚀蠕动;二是冻结面下降形成的滑床作 用。 (1)冻融循环作用下的重力侵蚀蠕动 重力侵蚀是沿坡向下运动的一系列现象,这种运动是一 种固体或半固体物质的运动,可以是快速运动,也可以是缓 慢的、不易觉察的移动或蠕动。蠕动是指土层物质在重力作 用控制下,顺坡向下发生的十分缓慢的移动现象。土质路堑 边坡在冻融、干湿循环作用下产生的运动属于比较特殊的蠕 动。主要是因冻融或干湿变化引起胀缩。膨胀时土颗粒垂直 于斜坡向上抬起,收缩时沿重力方向垂直落下。每次胀缩都 使土颗粒从原来的位置向下移动一段微小距离。在寒冷地 区,冻融是引起蠕动的主要因素。 (2)冻结面下降形成的滑床现象 进入春季,坡面冻土由表及内逐渐融化,冻结面逐步下 降,在此过程中下降的冻结面上方为饱和或含水量较高的解 冻土体(其水分的主要来源为坡面及其上方融化的积雪和 土体中冰的融化),下部为不透水的冻结土层。未融化的冻 结土层成为近似单一坡度的平面滑床。冻融分界面处的土 体抗剪强度及摩擦力下降,在一定条件下将沿分界面发生浅 层滑塌破坏。 3 土质路堑边坡冻融滑塌破坏的力学稳定性分析 (1)边坡冻融滑塌稳定性力学分析验算模型 根据冻融滑塌的特点和现场观测情况,假设如下:①可 能的滑动面为平面且平行于坡面;②滑动面上各点的应力状 态相同;③由于为浅层滑塌,不考虑坡端阻力的影响。简化 后的计算图示如图l。 取单元土体如图l(b),其自重为 ,单元土体坡面附加荷 载为尸,纵向宽度为l,横向宽度为6,底面沿坡面方向长度为Z, 垂直高度为^,饱和土层高度 (0≤n≤1),坡角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液的冻融稳定性
一、乳液的冻融稳定性概念
由于乳液体系主要由聚合单体、水、乳化剂及溶于水的引发剂等基本组分组成,
其中约有一半组成是水,乳液及由其配制的涂料在很多情况下要被暴露于冻结的
气候条件下,当聚合物乳液遇到低温条件时会发生冻结。冻结和融化会影响乳液
的稳定性,轻则造成乳液表观黏度上升,重则造成乳液的凝聚。冻融稳定性即是
指乳液经受冻结和融化交替变化时的稳定性。
二、溶液的冻融机理
水到0℃以下会发生结晶化而生成冰。水结冰时溶解或混合在水中的物质会因水
的结晶而析出,其体积膨胀为原体积的1.1倍,故对结晶间析出的溶质或混合物
施以很大的挤压力。以水为分散介质的合成树脂乳液在水相生成冰晶时,乳液粒
子被冰晶粒子包围,同时水相中的水溶性物质被浓缩,若达到饱和浓度则会发生
沉淀,随着冰晶的生成,乳液粒子逐渐被挤压,在水相进一步被冻结时,被浓缩
的水溶性物质也发生了冻结,乳液粒子表面的水化层也几乎都变成冰。在生成冰
的间隙,乳液粒子进一 步受到挤压力的作用,互相压缩引起凝聚融着,这样的
乳液在乳液周围的冰融解时不能回到原来的分散状态,表现出冻融稳定性差;而
稳定性好的乳液,即使乳液粒子周围 的水发生冻结,但由于在粒子表面还残存
着界面层故不发生乳液粒粒子的凝聚融着,在冰融解时,由于界面层的作用,乳
液粒子能回到原来的分散状态,表现出良好的冻融稳定性。
影响冻融稳定性的因素:
1、冻结温度
由于冻结产生乳液粒子的凝聚是乳液粒子在冰晶间隙被挤压引起的,因此乳液的
凝聚状态当然受到水的结冰条件的影响。研究聚苯乙烯乳液的冻结温度和产生凝
固率的关系后得出:冻结温度为-10℃时,乳液经过3小时冻结与原来乳液相比,
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冻结温度为-20℃时,乳液粘度上升;为-30℃时,乳液完全
凝固。与此相对应,到-30℃时凝固率迅速增加,但是低于-30℃时,凝固率又降
低,这是由于随着冻结温度的降底,乳液粒子在冰晶间隙受到的挤压力增大,同
时分散聚合物弹性率的上升速度也迅速增加的缘故。
2、冻结时间
Walker阐明了乳液由于表面活性剂稳定化在冻结时二个阶段的变化情况,在第
一阶段产生自由水的冻结,在第二阶段产生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结合水冻结,因此
冻融稳定性和冻融时间有关,研究指出:冻结时凝固物的生成率几乎与冻结时间
成正比。
3、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浓度
实料指出:冻融稳定性随表面活性剂吸附浓度的提高而迅速得到改善,到饱和状
态时吸附浓度达到定值,冻融稳定性指数越大,冻融稳定性越好。同时冻融稳定
性还随表面活性剂种类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表面活性剂亲水性越大,冻融
稳定性越好。
4、分散聚合物的浓度和粒子大小
乳液聚合物的浓度越大(即乳液的固含量越大),冻融稳定性就越低,不过随乳液
的种类而有所不同。King研究了丙烯酸乙醋和甲基丙烯酸甲醋的共聚乳液,在
聚合物浓度为5~40%时,冻融稳定性几乎没有变化。聚合物的组成不同,乳液
粒子大小与冻融稳定性的关系也不同,对于聚苯乙烯乳液来说,粒子小,冻融稳
定性好;而聚醋酸乙烯乳液恰好相反,粒子大,冻融稳定性好。Barb研究了表
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聚合物浓度、粒子大小对冻结融解凝固物粒度分布的影响,
除了聚合物的浓度和粒子大小外,其它物质对凝固物粒子分布几乎没有影响。随
着聚合物浓度的降低,凝固物的粒度分布向细的方向移动,他推测是由于聚合物
浓度的降低,在冰晶间隙内乳液粒子数量变少的缘故。
5、防冻剂的影响
乳液中添加防冻剂能提高乳液的冻融稳定性,表一说明了加入不同种类不同数量
的防冻剂对乳液冻融稳定性的影响,它也说明了乙二醇是乳液有效的防冻剂。对
于可塑化的聚合物乳液,室宗井一先生研究了聚合物玻璃化温度和稳定化必须的
乙二醇加入量之间的关系,指出乙二醇最少加入量随聚合物玻璃化温度的降低而
增加,而外部可塑化的乳液玻璃化温度和冻融稳定性关系不大。在研究了聚合物
的组成与冻融稳定性关系后得到如 下结论: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亲水性等性能
对聚合物界面化学性质的影响比聚合物玻璃化温度等聚合物性质对其影响更大。
冈村指出:随着聚合物亲水性增加,稳定化必需的乙二醇加入量也就增加,为了
得到相同的冻融稳定性,不同聚合物乳液必须加入的乙二醇数量为:聚苯乙烯乳
液<聚甲基丙烯酸甲醋乳液<聚丙烯酸甲酷乳液<聚酷酸乙烯乳液。同时必须指
出:冻融稳定性不是随乙二醇加入量的增加而徐徐增加,它是在达到某一加入量
之后迅速提高的。
6、羧基改性
乳液的羧基化改性是改善冻融稳定性最有效的手段,但只用羧基化还不能充分发
挥作用,将乳液的PH值调整到7以上时可得到良好的冻融稳定性,这是由于共
聚合的羧基发生电离的缘故。羧基化的聚合物乳液的冻融稳定性也随外部可塑化
或内部可塑化而降低,要得到成膜温度5℃左右的乳液,在分散聚合物的玻璃化
温度降低时,为稳定化必须共聚3%左右的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羧基化虽然是
提高疏水性聚合物冻融稳定性最有效的手段,但应注意:像醋酸乙烯、丙烯酸甲
酯这类亲水性单体均聚或共聚时,进行羧基化后,中和时聚合物可能会发生溶解。
7、高分子保护胶体
在乳液的组成完全相同时,高分子保护胶体作为乳化剂在聚合过程中存在或作为
稳定剂后添加存在对冻融稳定性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效果,前者能显著地改善冻融
稳定性而后者效果甚微。同时作为乳化剂存在时,若高分子保护胶体种类不同则
起的作用也不同。醋酸乙烯聚合时采用比较容易与它接枝的聚乙烯醇、经乙基纤
维素时能显著地改善醋酸乙烯的冻融稳定性,同时随着高分子保护胶体添加量的
增加生成乳液的粒子也变大。与梭基化改性相反,高分子保护胶体作为乳化剂用
了疏水性单体的乳液聚合一般是非常困难的,但采用后添加法冻融稳定性也会有
一定程度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