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储存养护知识
药品养护知识汇总

药品养护知识汇总药品的养护即根据药品的储存特性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经济、有效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控制调节药品的储存条件,对药品储存质量进行定期检查,达到有效防止药品质量变异、确保储存药品质量的目的。
1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1。
1 影响药品养护内在化学因素➢易水解的化学结构:当药品的化学结构中含有酯、酰胺、酰肼、醚、苷键时,易发生水解反应。
➢易被氧化的化学结构: 当药品的化学结构中含有酚羟基、巯基、香胺、不饱和碳键、醇、醚、醛、吡唑酮、吩噻嗪等基团时,易发生氧化反应。
1.2 影响药品养护内在物理因素➢挥发性系指液态药品能变为气态扩散到空气中的性质.具有挥发性的药品如果包装不严或贮存时的温度过高,可造成挥发减量➢吸湿性系指药品自外界空气中不同程度地吸附水蒸气的性质。
药品的吸湿性并不限于水溶性药品,某些高分子药品和水不溶性药品同样可以吸湿,但当含有少量的氯化镁等杂质时,则表现出显著的吸湿性.➢吸附性药品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或特殊臭气的性质被称为药品的吸附性。
例如淀粉、药用碳、滑石粉等因表面积大而具有显著的吸附作用从而使本身具有被吸附气体的气味,亦称“串味"。
➢冻结性以水或乙醇作溶剂的一些液体药品遇冷可凝结成固体,这种固体会导致药品的体积膨胀而引起容器破裂➢风化性有些含结晶水的药品在干燥空气中易失去全部或部分结晶水,变成白色不透明的晶体或粉末,称为“风化”。
风化后的药品的药效虽然未变,但影响使用的准确性,尤其是一些毒性较大的药品可因此而超过剂量,造成医疗事故。
➢色、嗅、味药品色、嗅、味是药品重要的外观性状,也是药品的物理性质之一,当色、嗅、味发生变化时,经常意味着药品性质发生了变化,所以它们是保管人员实施感官检查的重要根据。
1.3 影响药品质量的外在因素➢空气对药品质量影响最大的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些成分参与到某些反应中,导致某些药品化学结构发生变化。
许多具有还原性药品,可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发生分解、变色、变质,甚至产生毒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使某些药品因发生碳酸化而变质。
药品储存与养护方法

药品储存与养护方法嘿,咱来唠唠药品储存与养护方法。
先说说温度的事儿。
有些药品就像怕冷的小娃娃,得放在温度合适的地方。
像胰岛素这类药品,就得放在冰箱冷藏里,温度大概在 2 - 8 摄氏度。
要是温度太高了,它就会失效,就像冰淇淋在太阳下化掉一样。
而有些药品又不喜欢太凉,比如止咳糖浆,放在常温下就好。
如果放冰箱里,它可能会变得黏稠,不好倒出来了。
湿度也很关键。
药品储存的地方不能太潮湿。
要是湿度太大,有些药品就会受潮。
就像饼干在潮湿的环境里会变软一样。
可以放一些干燥剂在药品储存的地方,干燥剂就像一个小卫士,把湿气都吸走。
比如说在放药品的柜子里放几包干燥剂,让环境保持干燥。
光线也得注意。
有些药品特别怕光,就像吸血鬼怕阳光一样。
像维生素 C 这类药品,如果长时间暴露在光线下,它就会被氧化,药效就降低了。
所以这类药品得放在避光的地方,比如用深色的瓶子装着,或者放在柜子里,别让阳光直射到它们。
药品的摆放也有讲究。
不能把药品乱七八糟地堆在一起。
要把不同种类的药品分开摆放,就像把不同的玩具分类放在不同的盒子里。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要分开,内服药和外用药也要分开。
不然万一拿错了,那就麻烦了。
药品还得定期检查。
就像定期检查自己的身体一样。
看看药品有没有过期,有没有变质。
如果发现药品的颜色变了,或者有异味了,那可能就是药品变质了,就不能再用了。
我有个亲戚,他在药店工作。
有一次,他们进了一批新的药品。
他特别注意药品的储存。
像一些需要冷藏的药品,他一到货就赶紧放到冰箱里。
对于一些怕光的药品,他都放在柜子的最里面,避免阳光照到。
而且他还经常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质量。
有一次他发现有几瓶药的颜色有点不对劲,他就赶紧把这些药下架了,避免了有问题的药品卖出去。
药品储存与养护可是个细致活,得像照顾宝贝一样照顾药品。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药品的质量和药效,让人们在用药的时候能够放心。
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

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一、概述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是医院药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药品质量、维护患者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药物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医院应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
二、药品陈列管理1. 门诊药品陈列门诊药品陈列应合理有序,按照药物分类、剂型等进行陈列。
重点药物应放在显眼位置,方便患者选择和取用。
药品标签应清晰易读,不得使用过期药品,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2. 住院药品陈列住院药房应按照药物分类进行科学陈列,确保药品易于取用。
重点药物应放置在专门的区域,特殊药物应单独陈列,方便医生及时找到并发放。
三、药品储存管理1. 储存环境要求药物储存区域应保持通风、干燥、避光、清洁、无异味。
温度、湿度应符合药品要求,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2. 包装标志要求药品应按照其特性、剂型、批号等信息进行标记,确保追溯能力。
保质期应明确标注,禁止使用过期药品。
3. 药品分类储存药品应按照其特性、化学性质等进行分类储存,不同药物分类应分开存放。
避免不同性质的药品相互污染,确保药物质量稳定。
四、药品养护管理1. 定期检查对存储的药品应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变质、破损或过期药品应及时清理或处理。
检查结果要做好记录,及时跟进。
2. 定期灭菌对液体药品及高危药品应进行定期灭菌,确保其无菌状态。
灭菌程序要严格执行,确保药品养护的效果。
3. 废弃药品处理废弃药品应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分类和处理。
有毒药品、易制毒药品和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药品应按规定进行销毁。
五、绩效评估与监督1. 绩效评估定期对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进行绩效评估。
通过调查患者满意度、药品损耗率等指标,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改进。
2. 监督与考核设立药物管理监督机构,对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六、总结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是医院药房管理的重要环节,关系到药物质量和患者安全。
门诊西药房药品储存保管养护

门诊西药房药品储存、保管、养护管理
1、药品按给药途径分为注射用药、口服药和外用药;再按药理作用归类排列;中成药按剂
型排列;药品按批次先后堆垛;要求定点排列,整齐有序。
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指示的温度,湿度,光线等条件储存药品。
其中常温保存为0~30
摄氏度,阴凉为不超过20摄氏度,冷库保存为2~10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45%~75%。
3、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应专柜存放,专账记录,有防盗报警装置。
4、高危药品应有明显标识并指定柜子存放。
5、搬运和堆垛应严格按照药品外包装图式标识的要求,规范操作,保持药架和药品的清洁
卫生,做好防火,防潮、防虫、防鼠等工作。
6、药品与地面,墙,顶间应有相应的间距,药品堆垛间应存有一定距离。
药品和墙、屋顶
的间距不小于30cm,与空调的间距不小于30cm,与地面间距不小于10cm.
7、每日对存储环境的温度,湿度进行记录,根据温度变化采取相应措施。
8、每季度检查药品有效期,对近效期的药品建立跟踪表,并督促临床使用或作退货处理。
9、对异常原因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药品,易变质的药品,已发现质量问题药品的相邻批号
药品,储存时间较长的药品,近效期药品,首次经营药品应适当增加养护次数,重点养护。
10、发现过期,破损,霉变的药品及时放入不合格区并做报损记录。
11、健全药品养护档案,包括药品养护档案表、养护记录、台账、检验报告书、查询函
件、质量报表等。
所有记录应按规定及时、完整、逐项填写清楚,保存规定年限备查。
12、专人负责药房药品养护设备、设施的维护,保证养护设备(空调、冰箱,温湿度计,
通风设备等)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药品养护知识培训讲学

一、药品养护的目的根据药品的储存特性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经济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控制调节药品的储存条件,对药品储存质量进行定期检查,达到有效防止药品质量变异、确保储存药品质量的目的。
二、养护原则严按要求、手段科学、控制条件、定期检查、防止质变。
三、养护工作主要内容在质量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制定药品养护工作计划,确定重点养护品种,检查控制在库药品的储存条件,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四、基本要求1、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销表”。
1)、本企业规定药品近效期含义为:距药品有效期截止日期不足6个月的药品。
2)、在计算机系统管理软件中设置药品近效期自动报警程序,对所储存药品的有效期实施动态监控,按月汇总、生成“近效期药品催销表”,分别传递至质量管理部、采购部、销售部部。
3)、在库内应悬挂黄色近效期药品提示牌,养护员负责在近效期药品提示牌。
2、定期检查储存条件有库存药品质量。
λ片剂:检查有无变色、斑点、龟裂、脱壳、掉皮、粘瓶、溶化、发霉、松片、破碎、异物等现象。
一般压制片:检查有无变色、松片、发霉等现象。
包衣片(糖衣片、肠溶片、薄膜衣片):检查有无包衣褪色、结晶析出、粘连、粘瓶、脱壳、龟裂、掉皮(衣)、霉变等现象。
含糖片(口含片等):检查有无溶化粘连及变形等现象。
λ胶囊剂:检查有无漏粉、破裂、漏油、粘软变形、粘结等项。
硬胶囊:检查有无碎裂、漏粉、粘结、粘瓶、霉变等现象,内容物应无吸潮、变色、结块、霉变等异常现象,有色胶囊应检查有无变色现象。
软胶囊:检查有无漏油、粘软变形、粘瓶等现象。
装有生药等营养性物质的胶囊:注意是否有霉变、生虫现象。
λ颗粒剂、散剂:观察色泽,检查有无吸潮、软化、结块、霉变、包装封口是否严密及有无破裂。
块状冲剂:检查有无潮解、软化、霉变、虫蛀等现象。
颗粒剂:检查有无吸潮、结块、变色、霉变、虫蛀及异味等现象。
散剂:检查有无变色、潮解、风化、霉变、虫蛀、异味等现象。
λ丸剂:观察色泽,检查有无吸潮、霉烂、虫蛀、皱皮、粘连及脱壳、褪色、掉皮、异味等项。
药品储存与养护技术课件

药品储存与养护技术课件
第26页 26
第三节影响药品稳定性原因
药品发生变质原因: 内因——药品结构组成; 外因——自然条件(温度、湿度、空气等)。
药品储存与养护技术课件
第27页 27
第三节影响药品稳写一定写性,原药因品理化
二、影响药品稳定性原因
盐类、酯、酰胺及酰肼、苷水解
(二)氧化还原引发药品不稳定性
无机药品、有机药品(醇、醛、酮、酚、 芳胺、吡唑酮类、吩噻嗪类、含巯基、含不 饱和碳链、硫胺类药品)
影响药品自动氧化原因: 药品氧储存与、养护技溶术课件液pH、光、温度、水分、附加剂、金属离子第29页 29
第三节影响药品稳定性原因
(三)异构化引发药品不稳定性 异构化、聚合、脱羧、碳酸化以及霉变
②促使药品挥发 ③致使剂型破外 2.温度过低影响:①遇冷致使药品变质 ②冻结使容器破裂、药品污染
药品储存与养护技术课件
第32页 32
第三节影响药品稳定性原因
(二)湿度
湿度过大: 能使药品吸湿而发生潮解、稀释、分 解、发霉、变形等。
湿度过小: 促使药品风化
(三)空气 (四)光 (五)时间 (六)微生物和昆虫 (七)其它原因
药品储存与养护技术课件
第19页 19
药品储存与养护技术课件
第20页 20
(三)计算机系统
企业应建立能够符合经营全过程管理 及质量控制要求计算机系统,实习药 品质量可追溯,并满足药品电子监管 实施条件。 总结: 从事药品储存与养护人员、职 责、分工以及设施设备配置必须符合 GSP要求
药品储存与养护技术课件
还与储存条件亲密相关。药品养护就 是依据药品特征及要求储存条件, 应 用科学合理养护技术, 预防药品变质, 确保药品质量。
药品储存与养护ppt课件
储存管理方式:
色标管理 药品堆垛距离 分类储存管理 温湿度条件 库房防护措施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储存
•严 格 执 行 突 发事件 上报制 度、校 外活动 报批制 度等相 关规章 制度。 做到及 时发现 、制止 、汇报 并处理 各类违 纪行为 或突发 事件。
色标管理
待验库(区)-黄色标 退货库(区)-黄色标 合格品库(区)-绿色标 不合格品库(区)-红色标
•严 格 执 行 突 发事件 上报制 度、校 外活动 报批制 度等相 关规章 制度。 做到及 时发现 、制止 、汇报 并处理 各类违 纪行为 或突发 事件。
药品的储存
变色的维生素c、维生素k1
•严 格 执 行 突 发事件 上报制 度、校 外活动 报批制 度等相 关规章 制度。 做到及 时发现 、制止 、汇报 并处理 各类违 纪行为 或突发 事件。
中药常见剂型的外观及贮藏要求
➢ 丸剂外观应圆整均匀、色泽一致。大蜜丸和小蜜丸应细腻 滋润、软硬适中。蜡丸表面应光滑无裂纹,丸内不得有蜡 点和颗粒。除另有规定外,丸剂应密封贮藏。蜡丸应密封 并置阴凉干燥处贮藏。
➢ 滴丸剂应大小均匀,色泽一致,表面的冷凝液应除去。除 另有规定外,滴丸剂宜密封贮存,防止受潮、发霉、变质 。
➢ 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一般散剂应密 闭贮藏,含挥发性药物或易吸潮药物的散剂应密封贮藏。
•严 格 执 行 突 发事件 上报制 度、校 外活动 报批制 度等相 关规章 制度。 做到及 时发现 、制止 、汇报 并处理 各类违 纪行为 或突发 事件。
中药常见剂型的外观及贮藏要求
➢ 胶囊剂应整洁,不得有粘结、变形或破裂现象,并应无异 嗅。除另有规定外,胶囊剂应密封贮藏。
➢ 栓剂外形应完整光滑,应无刺激性,并应有适宜的硬度, 以免在包装或贮藏时变形。所用内包装材料应无毒性,并 不得与药物或基质发生理化作用。除另有规定外,应在 30℃以下密闭保存,防止因受热、受潮而变形、发霉、变 质。
医院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5篇)
医院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1、药库、药房应建立和健全药品保管养护____,全面负责药品储存养护工作,防止药品变质失效,确保财产免受损失。
2、药库、药房均应配置防尘、防潮、防污染、防虫、防鼠、防火、防盗等设施。
特殊管理药品还应配置必要的防盗或防护设施。
3、合理使用库容,做到五距合理、堆码整齐牢固,无倒置现象;所有药库的药品存放区均应配备底垫或货架;药房应配置适宜药品陈列的货架或货柜,摆放整齐,无倒置现象,并设置拆零专柜或专区。
根据药品的性能和储存要求,将药品分别存放于常温库、阴凉库、冷库,保证药品质量。
4、养护员坚持以预防为主、养护为辅的方针,每季对药库、药房药品全面检查一次,将易变质的药品、储存时间长的药品、拆零药品、近效期药品以及不合格药品的相邻批号等作为重点养护品种,必须酌情增加养护次数。
做好养护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与质量管理室联系,对有问题的药品应设置明显的标示牌,并暂停调拨或使用。
5、质量管理组负责对养护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包括审核药品养护工作计划、处理药品养护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监督考核药品养护工作质量。
6、药库药品应按规定的储存要求实行专库存放,即。
(1)西药、中成药、生物制品与中药饮片分库存放。
(2)特殊管理药品、危险品实行专库存放。
(3)根据药品的温湿度要求,将药品分别存放于常温库、阴凉库、冷库,保证药品质量。
7、做好药库的安全及分类储存工作,药品实行分开摆放,即:(1)注射剂、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
(2)性质相互影响、容易串味的药品分开存放。
(3)品名和外包装容易混淆的品种分区存放。
(4)化学原料药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
8、药房药品的储存实行分房或分区摆放,即。
(1)西药、中成药、生物制品与中药饮片分药房或分区摆放。
(2)注射剂、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
(3)药品按用途与功能分类定位,整齐存放。
(4)拆零药品集中专区或专柜摆放。
(5)特殊管理药品集中专区或专柜摆放。
药品储存与养护
高温失效、低温变质 潮解、液化、稀释、水解、形状变化、变质或霉烂;
湿度小使药品风华
散剂的储存养护 (一)散剂的质量变异 1、吸潮 吸潮后发生变化 湿润、失去流动性、结块,变色、分解或效价降低 2、变色 遇光、热、空气或吸潮易被氧化分解变色 次碳酸铋、次没食子酸铋 3、异臭、异味 生物制品、主药性质不稳 4、挥发 复方散剂内若含挥发成分,久贮后易挥发影响药效。 5、分层 复方制剂在运输过程中震动相对密度大下沉 6、霉变、虫蛀 含蛋白质、淀粉、胶质、糖、生化药品 7、微生物污染 (二)散剂的质量验收 1、包装是否完整,有无破损、遗漏,有无浸润出现的痕迹,有无霉味 2、包装内散剂有无异常臭味,混合是否均匀有无结块、虫蛀现象。 3、是否有变色、色点、色泽不匀、其他异物 4、抽查装量差异 5、内服、外用散剂应分开进行检查。
根 据 药 品 的 治 疗 作 用 对 药 品 进 行 分 类
药品的分类
1.抗微生物药品 2.抗寄生虫药品 3. 解热镇痛药品及非 甾体抗炎药品 4.镇痛药品 5.麻醉用药品 6. 维生素及矿物质缺 乏症用药品 7.营养治疗药品 8. 激素及调节内分泌 功能药品 9.调节免疫功能药品 10.抗肿瘤药品 11.抗变态反应药品
国药准字 H 21 02 4156
药品的批准文号
(二)进口药品的批准文号
1、未经过分包装的进口药品 (1)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类别字母1个+4位数年份+4位数序号 (2)进口药品注册证号:类别字母1个+4位数年份+4位数顺序号 如:注射用盐酸博来霉素的批准文号 【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40205 2.经过分包装的进口药品 (1)进口药品注册证号证号+B+药品类别字母+4位数年份+4位数序号 (2)分包装批准文号:国药准字+类别字母1个+4位数年份+4位数序号 《进口药品注册证》证号的格式为:H(Z、S)+4位年号+4位顺序号;《医药 产品注册证》证号的格式为:H(Z、S)C+4位年号+4位顺序号,其中H代表化 学药品,Z代表中药,S代表生物制品。对于境内分包装用大包装规格的注册 证,其证号在原注册证号前加字母B。 如:复方甘草酸苷片 进口药品注册号:BH20030671 分包装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40060
药品的储存养护与出库
应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符合卫生要求的验收养护室。 GSP对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配货场所的规定: 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应设置单独的、便于配货活动展开的配货场所。配货场所应有符合要求的垫板,货物应与地面保持10cm的距离,并配置药品拆零拼箱的操作台。 GSP对经营药品企业的设施和设备的规定:药品经营企业所用设施和设备必须完好无损,运转正常,应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并建立档案。 应建立设备运行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将设施和设备纳入规范化管理。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易挥发、升华的应贮于凉处或置于冷藏库、保温库中贮存;易风化的不宜贮于温度过高和过于干燥的地方。
怕冻药品 指在低温下容易发生变质或容器冻裂的,应防冻贮存。
易潮解吸湿的药品 指可因逐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发生潮解、分解、结块、稀释等现象,应密封置于干燥凉处保存。
五距:药品与墙、屋顶(房梁)间距不小于30cm;与库房散热器或供暖管道的间距不少于30cm;垛间距不小于l00cm;与地面间距不小于l0cm;库房内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180cm。 (要记住) 堆垛要求:堆垛时,应根据药品的情况选择相应的堆垛方式。 常用的堆垛方式有:直垛、交叉垛和立方空心垛、立方实心垛、宝塔垛等多种。 堆垛完毕,设置标牌管理。 以安全稳固、便于清点搬运、美观整齐利于药品质量的稳定、养护、检查等操作为前提。
做好库房的安全及分类储存工作,(即药品与非药品分开;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开;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容易相互影响串味的药品分开存放;易混淆的品种分区存放;特殊管理药品专柜存放)
药品保管养护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药品存放实行色标管理。(回忆)
01
做好温、湿度管理工作,每日上、下午各记录一次库内温、湿度,根据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回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药品储存养护知识讲义
一、药品养护的方法:
1 对于一般品种,养护员依据储存药品的流动情况,制定养护检查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循环质
量检查:储存药品每三个月为一个循环周期,在一个循环周期内,在库的药品均应进行质
量检查;一般第一个月检查30%,第二个月检查30%,第三个月检查40%,即“三三四”
养护法。重点养护品种每月检查一次。
2 重点养护的药品应包括:
2.1主营品种、首营品种、易变质的品种;
2.2对储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品种;
2.3各级药检部门重点抽查的品种;
2.4近期内发生过质量问题的品种;
2.5超过生产日期两年以上的品种;
2.6近效期不足6个月的品种。
3 在质量养护检查中,应依据储存药品的外观质量变化情况,抽样进行外观质量的检查。
4 药品储存的要求:储存药品相对湿度为35%-75%;在人工作业的库房储存药品,按质量状
态实行色标管理:合格药品为绿色,不合格药品为红色,待确定药品为黄色;储存药品应
当按照要求采取避光、遮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药品按批号堆码,不同批
号的药品不得混垛,垛间距不小于5厘米,与库房内墙、顶、温度调控设备及管道等设施
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间距不小于10厘米;药品与非药品、外用药与其他药品分开
存放,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分库存放;特殊管理的药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储存;拆除外
包装的零货药品应当集中存放;储存药品的货架、托盘等设施应当保持清洁,无破损和杂
物堆放;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进入储存作业区,仓储作业人员不得有影响药品质量和安全
的行为;药品储存作业区内不得存放与储存管理无关的物品。
二、养护检查的内容:
1 检查储存药品的外观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或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2 检查库房温湿度,每日上午、下午定时对库房温、湿度条件进行观察,并记录。
3 检查库房是否满足防尘、防潮、防霉、防污染以及防虫、防鼠、防鸟等要求,并填写库房
巡检记录。
4 检查养护用设备、仪器等是否运行良好。
三、药品养护记录:
3.1 养护检查工作应有记录,包括养护检查记录、验收养护仪器的使用记录以及养护仪器
的检查、维修、保养、检定记录。
3.2 药品养护检查记录的内容包括检查的时间、药品通用名称、商品名、剂型、规格、单
位、数量、产品批号、生产企业、有效期、质量状况、养护措施、处理结果、检查人员
等。
2
3.3 药品养护员应每季度汇总、分析和上报养护检查、近效期及长时间储存的药品的质量
信息。
四、对质量可疑药品的处理:
1 立即采取停售措施,并在计算机系统中锁定,同时报告质量管理部门确认;
2 存放于标志明显的专用场所,并有效隔离,不得销售;
3 怀疑为假药的,及时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属于特殊管理的药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
理;
4 不合格药品的处理过程应当有完整的手续和记录;对不合格药品应当查明并分析原因,及
时采取预防措施。
五、药品养护员质量职责:
1 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药品养护管理制度及其操作程序,在质量管理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具
体负责在库药品的养护和质量检查工作。
2 依据企业《药品储存管理制度》的要求和GSP有关规定,指导保管员,正确分库(区)、分
类、合理存放药品,实行色标管理,纠正药品存放中的违规行为。
3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依据药品流转情况,季节变化和市场药品质量动态,确定药品
养护方案,拟定药品养护计划。
4 依据养护计划,对库存药品进行质量检查,依据药品的特性,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科学养
护。
5 每月汇总、分析和上报养护检查、近效期或长时间陈列和储存的药品等质量信息。
6 指导并配合保管员做好库房温、湿度监测和管理工作,每日上、下午二次定时对库房温、
湿度进行监测和记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贮藏要求中温度是指:
阴凉处 不超过20℃ 波动宜不超过5℃
凉暗处 避光且不超过20℃ 波动宜不超过5℃
冷处 2-10℃ 波动宜不超过5℃
常温 10-30℃ 波动宜不超过5℃
7 养护检查中发现质量有问题的药品,应挂黄牌暂停发货,并及时通知质量管理员复查。根
据质量复查结果和处理要求,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8 定期对企业的养护用仪器设备、温湿度监控仪器等检查维护,确保设施设备和监控仪器的
正常运行。
9 负责计量管理工作,保证公司所用计量器具的准确性。
六、主要考核指标:
1 在库药品按规定的要求储存(检查时发现的问题)。
2 在库药品质量养护结果(在库药品发生问题次数)。
3
3 药品养护记录和档案的规范性(规范与全面)。
4 设备、仪器、计量器具等的管理情况(性能状况、档案)。
七、主要权力:
1 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药品有权停止销售。
2 有权对不按照药品理化性能和储存条件规定的操作进行纠正和指导。
八、药品保管员质量职责
1 严格执行与本岗位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做好药品的入库、储存、出库、复核
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2 依据验收员的验收结论和按有关规定办理药品入库手续,正确合理分库、分类存放药品,
实行色标管理。
3 严格遵守药品外包装图示标志,正确搬运和堆垛药品,做到不错放、乱摆与倒置。
4 做好库房温、湿度的监测、调控、记录工作。采取防鼠、防虫、防潮、防霉、防尘、防火
等相应措施,保证在安全合理的条件下储存药品。
5 做好效期药品管理工作,近效期药品按月填写《近效期药品催售表》。
6 严格按“‘先产先出、近效期先出’、按批号发货”的原则办理药品出库记录,并做好药品
出库复核记录。
7 负责药品保管,按批正确记载药品进、出、存动态,保证帐货相符,及时分析、反馈药品
库存结构及适销情况。
8 发现质量有问题的药品,应挂黄牌暂停发货,并及时通知质量管理人员检验处理。依据处
理意见,及时处理。
9 负责对仓储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所用设施设备运行良好并做好相应记录。
10 做好仓库及库存药品的清理卫生工作,经常保持库区内外的清洁卫生。
九、直接责任:
1 对药品入库、储存工作的规范性负责。
2 对药品的入库、在库、出库数量的准确性负责。
3 对入库、在库、出库药品的质量负相应责任。
4 对在库药品的合理储存条件负责。
十、主要权利:
对白条提货有权拒绝发货。
十一、主要考核指标:
1 在库药品的数量准确性100 %。
2 在库药品的储存条件差错率0 %。
3 在库药品帐货相符准确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