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磁-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生物医学应用进展

磁-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生物医学应用进展

磁-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生物医学应用进展
王红彬;刘一丁
【期刊名称】《应用化工》
【年(卷),期】2024(53)3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磁-金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在生物医学成像诊断和生物医学治疗上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

从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磁-金纳米粒子的合成
方法、磁-金纳米粒子作为成像造影剂用于生物医学多模态成像及“无背景”成像、磁-金纳米粒子作为诊疗一体化探针用于医学诊疗一体化几个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对磁-金纳米粒子未来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总页数】5页(P677-680)
【作者】王红彬;刘一丁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38.1;TQ131.23;TB34
【相关文献】
1.生物医学新材料金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研究进展
2.金纳米粒子/MOFs复合材料
的制备与应用进展3.大面积多元化表面等离激元金纳米粒子结构的制备大面积多
元化表面等离激元金纳米粒子结构的制备4.金磁纳米粒子功能化探针的制备及在
毒素检测中的应用5.纳米金粒子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造影剂在MRI应用进展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造影剂在MRI应用进展

中国实验诊断学
21 年 1 0 1 2月
第1 5卷
第1 2期

21 5 一 8
后介 导 的胞 吞 作 用 : 常用 的转 染 试 剂 有 多 聚 左 旋 赖 氨 酸 ( L )硫 酸 鱼精 蛋 白等 。通过 静 电相 互作 用 , 负 电荷 的 PL 、 带 SI PO与带正 电荷 的转染试 剂结 合形成 复合 物刺 激细胞 膜 内
束( o 合成 。这个反 胶束 的水相 内核 可溶解 亲 水 的复合 w/ )
物、 盐类等 。将 含 有 F3 e 和 F2 摩 尔 比 2:) e ( 1 的溶 液溶 于
A T n己烷形成 的反胶束水核 中 , O /- 加入氢 氧化钠溶 液实现沉
淀反应 。更 小的 、 均一 的粒 子可 在低温 下 , 更 在氮气 存 在 的 条件下通过沉淀 反应制 备。反胶 束 内部水 核 的大 小是 纳米 级的 , 以这些纳米 反应器 内部制备 的磁 粒子很 小 ( 于 1 所 小 5
备时常加入 稳定剂如 表面 活性剂 或聚 合物 以防止 纳米 粒子
的聚集 。大多数 的聚合物都 吸附在表面特定 的基 质上。
但是 选择包覆材 料 需要谨 慎。粒 子包覆材 料 可分 为无
和基质 中形成细小 的晶体核 , 然后 晶体 长大 。生 长的过程通 过物质转运和单体 ( 即原子 、 子或分子 ) 离 的附加 和移除维 持
吞作 用 , 从而将铁颗粒转运 至细胞 内。脂质 体介导 的胞 吞作 用: 由于带有负 电荷 , 氧化铁 颗粒 能被 带正 电荷 的脂质 体包
围。2— 4个脂质体与 1 个单个 的对 比剂分子或颗 粒结合 , 然 后这种脂 质复合物与细胞胞浆膜融合 , 将对 比剂转运至 细胞 液 中。Cu L 等 …对 照脂质体介导 的 SI rz J PO与单 纯 S I PO分别 标记 细胞 , 单纯使用 SI 接标记 细胞所需 S I 度为 转 PO直 PO浓 染试剂介导后所需标记 浓度的 10倍 , 0 且细 胞 内的 自由基 生 成增加 , 对细胞产生毒副作用 。 会

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与应用

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与应用

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与应用磁性纳米粒子是一种磁性材料,其粒径通常小于100 nm。

由于其小尺寸和磁性特性,磁性纳米粒子在材料、医药、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情况。

一、制备方法1. 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是制备磁性纳米粒子的常用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在溶液中形成磁性纳米粒子。

化学合成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制备工艺成熟,能够通过调控反应条件控制粒子的大小和形态。

但由于化学反应过程控制困难,容易产生杂质等问题,因此需要一定的技术和实验经验。

2. 高温热分解法高温热分解法是制备磁性纳米粒子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金属配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加热反应,使其分解生成磁性纳米粒子。

高温热分解法的优点是制备过程简单,并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

但由于需要高温反应,容易造成粒子聚集和表面氧化等问题,需要注意反应条件的控制。

3. 生物合成法生物合成法是一种新兴的制备磁性纳米粒子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或植物细胞的代谢过程,在体内或外界合成磁性纳米粒子。

生物合成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生产环保,能够实现纯度高、尺寸分布窄的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

但其制备条件较为苛刻,需要针对具体生物体系进行研究和改进。

二、应用情况1. 磁性纳米粒子在材料领域的应用磁性纳米粒子在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可以作为材料掺杂物,用于调节材料的磁性、导电性等特性;也可以作为材料支撑物,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和活性;此外,还可以制备磁性纳米材料,用于制作磁性存储器、磁性隔离膜等材料。

2. 磁性纳米粒子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磁性纳米粒子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可以作为磁性成像探针,用于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也可以作为靶向药物载体,通过磁性控制将药物输送到靶位点,提高治疗效果;此外,还可以制备高分子磁性纳米粒子,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等领域中应用。

3. 磁性纳米粒子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磁性纳米粒子在环境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发展趋势

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发展趋势
通过 亲和 吸 附、 清洗 、 吸等 操作 ,】 解 【 r
化 法是在 非晶基 础上通 过退火的热处 理 方式 实现纳 米晶化 的一种 方法 ; 高 能球磨 法 是在 高能球 磨 机 中 , 几 十 将
微 米 的磁 性 材 料粗 颗 粒 通 过 与 研磨
以从 复杂 的生 物 体 系 中分 离 到 目标 生 物 分 子 ( 蛋 白、 酸 等 ) 具 有磁 如 核 ,
性分 离 方便 、 和吸 附 的特异 性及 敏 亲 感性 高等众 多优点 。
() 共 振 成 像 对 比 剂 2 磁
液 中的金属 阳离子直接 与沉淀剂发生
化学反 应而形 成沉淀 物 ; 均匀沉 淀法 是在金属盐溶 液 中加入沉 淀剂溶液 时
球 、 磨罐及颗粒 之问 的频繁 碰撞 , 研 使 这 些微米 的固体颗粒 发生反复地被挤
祖 先就 开始 利 用磁 性材 料 , 且制 造 并
出 4 发 明之 一 的指 南 针 , 于 军 事 大 用 和航 海 。 因此 , 磁性物 质的研究 是一个 古 老 而重要 的领 域 , 是 工业 应用 方 也 面广 泛研究 的课题 。 纳米材料 与常规粗 晶材料 具有很 大性质上 的不 同, 除了具有普通材料 的
压、 变形 、 断裂 、 合等 强 烈的塑 性变 焊 形, 磁性 材料 颗粒 表 面的 缺陷 密度增 加, 晶粒逐渐细化 , 至形成纳米级磁 直 性 颗粒 。 球磨法工 艺操作简 单 , 成本 也 较低 , 使用 该法 制备 的磁 性 纳米 材 但
磁 性 纳 米 材 料 的 制备 与应 用发 展 趋 势
■ 文/ 红 轩 任
国家纳米科学 中心
磁性物质 的应用 可以一直追溯 到 中国古 代 , 早在 公 元前 4 纪 , 世 我们 的

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研究[开题报告]

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环境工程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研究一、选题的背景、意义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能源开发、空间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光电子技术、传感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高速发展,元器件的小型化、智能化、高集成、高密度存储和超快传输等对材料提出了新的需求[1]。

再者随着中国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有的传统材料己经难以满足其需求,开发、利用高性能材料和新功能材料己经成为共识。

纳米材料就应运而生,由于纳米材料的界面组元所占比例大,纳米颗粒表面原子比例高,与通常的多晶材料或者微粉完全不同,其表现出高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派生出传统固体材料所不具备的许多特殊性质[2-4]。

纳米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让磁性纳米材料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近年来的磁性材料,在非晶态、稀土永磁化合物、超磁致伸缩、巨磁电阻等新材料相继发现的同时,由于组织的微细化、晶体学方位的控制、薄膜化、超晶格等新技术的开发,其特性显著提高。

这些不仅对电子、信息产品等特性的飞跃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成为新产品开发的原动力。

目前,磁性纳米材料已成为支持并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材料。

而磁性Fe304纳米粒子是纳米材料中一类新颖的功能材料,四氧化三铁的化学稳定性好,原料易得,价格便宜,广泛用于涂料、油墨等领域[5-7]。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磁性比大块本体材料的强许多倍,当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粒径d<16nm,具有超顺磁性。

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磁性能好,用于优质磁记录材料的制备,同时是制备α-Fe203等重要磁记录材料的中间体,还可作为微波吸收材料及催化剂。

近年来,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磁性,在生物医学方面表现出潜在的广泛用途,如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可作为药物的主要载体进行靶向给药,也可用于细胞及DNA的分离等,成为倍受关注的研究热点。

表面化学修饰法是指通过纳米表面与改性剂之间进行化学反应,改变纳米微粒的表面结构和状态,以达到表面改性的目的。

磁性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进展

磁性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进展

区别 于 本 体 结 构 的 特 点 为 : 米 粒 子 具 有 壳 层 结 构 , 于 纳 由
粒 子 的 表 面 层 占很 大 比 例 , 表 面 原 子 是 既 无 长 程 序 , 而 又
位 给 药 和 克 制 肿 瘤 等 方 面 已 引 起 了 人 们 的 广 泛 兴
趣 [ ( ” . 3 ]” _ P 众所 周 知 , 在 对 于 肿 瘤 的 疗 法 大 多 数 是 现 化 学 疗 法 和放 射 线 疗 法 , 这 些 疗 法 的一 个 致 命 缺 点 就 是 而 在 杀 灭 癌 细 胞 的 同 时也 杀 死 了正 常 细 胞 . 而 同时 也 伤 害 进 了病 人 的免 疫 系 统 . 通过 磁 性 纳 米 粒 子 的 定 位 给 药 则 具 而 有 剂 量 小 . 位 杀 灭 癌 细 胞 的 特 点 . 般 通 过 该 种 方 法 进 定 一
维普资讯
20 0 7年 6月
郧 阳 师 范 高等 专 科 学校 学报
J u n l fYu y n ah r olg o r a n a gTec e sC l e o e
Jl. 2 0 n L 07
Vo . 7 No 3 12 .
引起 了研 究 工作 者 的 广 泛 兴趣 . 近 年 来 磁 性 纳 米 粒 子在 生 物 医学 上 的 应 用进 行 了评 述 . 对
[ 键 词 ] 性 纳 米 粒 子 ; 物 医学 ; 展 关 磁 生 进
[ 图 分 类 号 1 5 . 中 06 72 [ 献标识码1 文 A [ 章 编 号 1 08 6 7 ( 0 7O 一 O5 一 O 文 1 0 - 0 2 2 0 )3 O 5 4
纳 米粒 子 是 由数 目很 少 的原 子 或 分 子 组 成 的原 子 群 或 分 子 群 . 颗 粒 的 大 小 在 1~ 1 0眦 之 间 . 米 粒 子 其 0 纳

纳米磁流体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磁流体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空蒸镀法、 等离子体法、 气相液相反应法等。 这种方法由 Ppl ae 首先提出, l 是最初制备磁流体的方法
之一 , 其原理 是将 粉碎得 到 的磁性粒 子 ( e0 ) F3 4 和表 面活性 剂 添加到载液 中, 球磨 机 中经过 长 时 问( 0 0h左 右 ) 在 10 球 磨 , 中部分 微粒稳定 地分散 在载 液 中, 在高 速离 心机 中 其 再
Ab ta t sr c :Th o o e t , rp rt n a da piain f a o atcema n t u dweeito u e e ec mp n n s p e aai n p l t so n p il g e i f i r rd cdd — o c o n r cl n
纳米 磁性 流体 (aoa c ant u ) 一 种 产生 nnpr lm g ec i 是 i fe if d l 于上个世纪 6 年 代末 、O O 7 年代 初 , 有超 顺磁 特性 的 胶体 具 材料 , 既有 固体 磁性 材料 的磁性 , 它 又有 液体 的 流动 性 质。 磁性流 体在许 多领域有其 特殊 的用途 , 尤其是在癌症 治疗领 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也是当今各国研究的热点。本文拟 将磁性 流体 的组成 、 制备及其在癌症治疗领域较典 型的应用
YAN i u S n q a Zh y n, HI Ho g i o
( p rme t fC e sr n hmi l n iern Z o g a iesy Dea t n h mi ya d C e c g neig, h n k i o t aE Unvri t o g iutr n eh ooy,Gu n z o 5 0 2 ,C ia) fA rcl ea d T c n l u g a g h u 1 2 5 hn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在当今的科技领域,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质和巨大的应用潜力,在生物医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纳米材料的尺寸通常在1 到100 纳米之间,这个微小的尺度赋予了它们与众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从而为生物医学带来了一系列创新的应用和突破。

一、纳米材料在药物输送中的应用药物输送是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传统的药物治疗常常面临着药物溶解性差、生物利用度低、毒副作用大等问题。

纳米材料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可以有效地提高药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例如,脂质体纳米粒子可以将水溶性差的药物包裹在内部的水相中,从而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同时,纳米粒子还可以通过表面修饰来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循环时间,减少药物被免疫系统清除的概率。

靶向药物输送是纳米材料在药物输送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通过在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特定的靶向分子,如抗体、多肽等,可以使纳米粒子特异性地识别和结合病变细胞或组织,从而实现药物的精准输送。

这种靶向输送不仅可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还可以降低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

智能响应型纳米药物输送系统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这类系统可以根据体内的生理环境变化,如 pH 值、温度、酶浓度等,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

例如,pH 响应型纳米粒子可以在肿瘤组织的酸性环境中释放药物,从而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浓度,增强治疗效果。

二、纳米材料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医学成像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纳米材料的引入为医学成像技术带来了显著的改进和创新。

纳米粒子作为造影剂,可以显著提高成像的对比度和灵敏度。

例如,金纳米粒子具有强烈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可以用于 X 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提高成像的分辨率和清晰度。

量子点纳米粒子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可以用于荧光成像,实现对细胞和组织的高分辨率、高灵敏度检测。

磁性纳米粒子在磁共振成像(MRI)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卷第2期 2010年4月 综述 

Summarization VoI.7 No.2 

April 2010 

磁性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 :l: 王凤平 , 薛行华 一, 付云芝 , 符新 (1.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海南 海口 570228)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海南儋州 571737) 

摘要:介绍了共沉淀法、水热法、微乳液法、溶胶一凝胶法、胶体粒子模板法、多元醇还原法和置换 法等合成磁性纳米粒子的方法及特点,概述了磁性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和表征方法 对纳米磁性 粒子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磁性纳米粒子;制备;表面改性;表征 

Progress in Nano-magnetic Particles WANG Feng-ping ,XUE Xing-hua 一,FU Yun-zhi ,FU Xin (1.College of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570228, China) (2.Rubber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Science, Danzhou 57 1737, China) 

Abstract:Nano-magnetic particles are constructured with magnetic transition metal or alloy nano-particles embedded in non—metallic medium,which contain the advantages of two types of materia1.Nano-magnetic particle is a multi-func" tional magnetic material and has wide applications in many fields,such as magnetic recording,ferrofluids,catalysis, medicine and pigment.In this paper,some items about nano—magnetic particles were introduced.Firstly,the preparation methods including precipitation,hydrothermal method,micro—emulsion,sol-gel,colloidal particles template,polyol re— duction method,displacement metho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ano-magnetic particles were introduced.Secondly,the su卜 face modification method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magnetic particles were described.Finally,the research prospect of nano—magnetic particles was presented. Keywords:nano-magnetic particles;preparation;surface modification;characterization 

中图分类号:TQ5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1918(2010)02—0076—05 

0引言 磁性纳米粒子是由过渡族金属或合金的纳米 颗粒镶嵌在非金属介质中所组成,是一种多功能 磁性材料,在磁记录材料、磁流体、催化、医药和颜 

收稿日期:2009—08—10 基金项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基本科研 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YWFZX09—12(N)),海南省自然 科学基金项目(509002 o 

76 

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 关注。在实际应用中,纳米颗粒的生长、团聚会使 纳米磁性颗粒的特殊性能减弱,而且一些应用要 求纳米材料做成薄膜,因此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 修饰就变得极为重要『11。 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 法。物理法又可分为研磨法、热分解法、超声波法、 机械合成法、等离子气相沉积法等;化学法可分为 化学气相沉积法、水热合成法、溶胶凝胶法、溶剂 第7卷第2期 2010年4月 纳米科技 

Nanoscience&Nanotechnology No.2 April 2010 

蒸发法、热分解法、微乳液法及化学沉降法等。每 种方法各具优缺点,根据不同的需求应选择不同 的制备方法。 r 磁性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材料,由于其独特 的物理化学性质,如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 表面与界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21,使其在 物理、化学等方面表现出与常规磁性材料不同的 特殊性质[31。磁性纳米材料的发现使材料磁性能发 生了质的飞跃,如它能使软磁材料的磁性能达到一 个较高的水平——具有高磁导率、高磁感应强度、 宽使用频率范围和低矫顽力、低损耗;而硬磁材料 的磁性能——磁能积、剩磁、矫顽力均达到最大问。 1 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1.1共沉淀法 宋丽贤等阎将FeC13・6H20和FeC12・6HzO按物 质的量之比为1.8:1的比例溶解于水中,然后加入 适量的柠檬酸、聚乙二醇分别作为配合剂和分散 剂,在恒温水浴中滴加NaOH沉淀剂。整个反应过 程在氮气的保护下进行,并以1 500 r/min速度搅 拌。其产物经离心分离,乙醇、碳酸氢铵和丙酮洗 涤后,真空干燥得磁性纳米Fe,O 粉体。 共沉淀法合成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但反应过 程中影响因素比较多,如铁盐的类型、沉淀剂的种 类及加入方式、反应终点的pH值、熟化处理等都 有影响,因此,许多科研工作者对共沉淀法进行了 改进,在其基础上提出了氧化沉淀法[61、分解沉淀 法[71、微波沉淀法、交流电沉淀法罔、超声沉淀法 等 制备方法。 1.2水热法 Fan等[ 01在高压釜中放入1.39 g FeSO4、1.24 g NazS2O3、14 mL蒸馏水,缓慢滴加10 mL 1.0 mol/L 的NaOH溶液,不断搅拌,反应温度为140 ̄C,12 h 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灰黑色沉淀物,经过滤、热 水和无水乙醇洗涤,在70℃真空干燥4 h,得到 50 nm准球形多面体Fe,O 纳米晶体。该法产率高 于90%。 该法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在水溶液或蒸气 等流体中合成欲制备的氧化物,具有原料易得、粒 子纯度高、分散性好、晶形好且可控及成本相对较 低等优点。 

1.3微乳液法 Kinoshita等【“1用微乳液法制备了Fe3OdAu核 壳式磁性粒子,以辛烷为油相,CTAB(十六烷基三 甲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丁酮为助表面活性 剂,反应物为水相形成O/W的反相胶束体系,用 NaBH 先还原FeSO 形成Fe溶胶,然后对 HAuC1 还原使Au沉积在胶状粒子的表面形成 Au外壳。用这种方法得到平均粒径为5 nm的超 顺磁性粒子。Jun Lin等【 21用类似的方法制备得到 粒径分布在5—15 nm的Fe/Au磁I生粒子。 微乳液法是近年用来制备纳米微粒的重要方 法。它是由油、水、表面活性剂(有时存在助表面活 性剂)组成的透明、各向同性、低粘度的热力学稳 定体系,其中不溶于水的非极性物质作为分散介 质,反应物水溶液为分散相,表面活性剂为乳化 剂,形成油包水型(W/O)或水包油型(o/w)微乳 液,这样,反应仅限于微乳液滴这一微型反应器内 部,粒子的粒径受到水核的控制,且可有效避免粒 子之间的进一步团聚,因而得到粒径分布窄、形态 规则、分散性能好的纳米粉体。同时,可以通过控制 微乳液液滴中水的体积及各种反应物的浓度来控 制成核、生长,以获得各种粒径的单分散纳米粒子。 

1.4溶胶一凝胶法 高伟等[13】首先取配制好的聚乙烯醇(PVA)溶 液与Na2S溶液按体积比l:l混和,加入去离子水 搅拌,然后在搅拌机低速运转状态下通人氮气。为 了避免将溶液溅出,损失剂量,氮气压力不要过 大。最后将配制好的FeC1:溶液迅速倒人以上混合 溶液中,立刻就有黑色的沉淀物出现。这时把搅拌 机的转速调高到1 500转份,在通氮气的状态下 继续搅拌15 min,即可结束反应。在不同反应物溶 液浓度配比下,FeC1:溶液浓度从0.005 mol/L到 0.2 mol/L,NazS溶液浓度从0.Ol mol/L到0.4 mol/ L的宽广变化范围内,制备了FeS1/PVA~FeSS/PVA 五种粒度依次增大,但均在20 nm以内(最小的只 有5 rim)的FeS纳米颗粒。 溶胶一凝胶法的优点是能够保证严格控制化 第7卷第2期 2010年4月 综述 

Summarization Vo1.7 No.2 

April 2010 

学计量比,产物纯度高,工艺简单,反应周期短。 1.5胶体粒子模板法 Selvakanflan等㈣利用NaBI ̄还原HAuC14水 溶液制备出Au胶体,然后在体系中加入酪氨酸得 到改性的Au,加热分解掉体系中过量的NaBH , 再通过半透膜和大量的蒸馏水透析除去过量的酪 氨酸,随后加入AgzSO 和KOH溶液,煮沸,可制 备出核壳结构Au@Ag双金属粉。 按照结晶学理论,均相成核的自由能要大于 异相成核自由能,因此,只要条件控制得当,可以 将胶体粒子作为成核和生长的中心,直接在芯核 粒子表面沉积外壳层物质来获得核壳复合粒子。 1.6多元醇还原法 刘飚等 】采用多元醇还原工艺和自组装技 术,经过表面反应和液相成核、生长,实现了纳米 co粉在微米Fe颗粒表面的还原和自组装,制备 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磁性微球。用该法制 备的核壳结构Fe@Co复合材料表面包覆致密,可 以作为微波吸收剂,从而改善了传统羰基铁粉易 氧化、耐酸碱性能差、介电常数较大和低频段吸收 性能差等缺点。另外,用多元醇可同时还原溶液中 的多种金属离子,是一种很好的制备金属合金方 法,如制备FePtt 、PtSn[ 7J等合金。 多元醇还原法生产的产品具有纯度高、粒度 细、分布均匀、呈球形,且对原料适应性强,生产工 艺简单易行,产品粒度可以调节控制等优点。 1.7置换法 高保娇等 1对用铜置换银氨络合离子制备核 壳结构Cu@Ag双金属粉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研 究发现,cu粉首先部分溶解生成[Cu(NH )41 ,微 细cu粉具有很高的吉布斯表面自由能,因此在其 表面发生了竞争吸附,且微细Cu粉优先吸附铜氨 络合离子,排斥银氨络合离子与Cu粉的接触,从 而阻碍Ag在其表面沉积,最终得到点缀型核壳结 构Cu@Ag双金属粉末。 置换还原法就是将还原性强的金属粉末加入 到氧化性较强的金属盐溶液中,金属粉将金属离 子置换成金属颗粒沉积在金属粉表面形成复合粒 78 子。置换法具有工艺简单、反应速度快、成本低廉等 优点,是一种优异的制备核壳双金属材料的方法。 但是该法制备双金属材料的种类比较少,一般仅局 限于强氧化性金属包覆强还原性金属的制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