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三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 - 阅读技巧之主要内容和主旨 全国通用

概括,是指在对具体内容理解的基础上,用“另一种”语言简明扼要地将它再现出来的过程。
这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详尽到简洁的过程。
可以说,概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智慧。
这类题型一直是中考记叙文阅读中的重点、难点。
同学们把握不好要领则极易失分。
经过多年研究和反复考证笔者将概括类概念分了8类: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主旨、主题、主要意思、主旨句、中心句、片段。
其关系和主要题型如下:(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特别是限制字数概括】。
(二)概括片段内容【实质是概括整体中的部分】。
(三)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主旨、主题)。
(四)概括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五)找出文中主旨句和中心句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1.名词解释: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是指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梳理,抓住要点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将其表述出来,是一个提炼与综合的过程。
2.所需能力:【分析、归纳】概括文章内容离不开对文章的分析,分析与归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分析是把概括的内容条分缕析,看看文章的写作思路、写作顺序、主要人物、情节等等,而概括是对具体现象的抽象、提炼,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离题、不走样。
3.分析的主要内容: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
主要是通过记叙描写人物和事件来反映社会生活。
记叙文为了把所记叙的人或事物说清楚,使记叙的内容具体、完整、清晰,就要求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回答以下一些问题。
什么人?发生的是什么事情?是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么样?将六要素进行全面、简洁地概括便成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但是,有两个方面值得同学们注意:(1)六要素的交代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不影响表达效果,某些方面可以不写或者省略。
例如,《枣核》是以枣核为线索,记叙了一位美籍华人对故土的思恋之情。
文中时间、地点都未作具体交代,但是不影响表达。
(2)在有些省市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试题中,是要求限字数作答的。
综上,经过多年研究和分析考试满分答案。
专题02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2023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讲练测(部编版)

专题02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知识梳理一、提问方式1.这篇文章给你什么启示?2.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3.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答题思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目的。
在阅读中,能概括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我们必备的语文素养。
◆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常用的方法。
★要准确概括文章的主旨,前提是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看看下面提供的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
(1)分析题目,理解意图。
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中心思想的体现,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如:《滴水穿石的启示》(2)抓住重点句,理解意图。
第一,从过渡段、中心句、反复语句入手。
第二,从作者的抒情句、议论句入手。
第三,从文章的总起句入手。
第四,从文章的总结句入手。
(3)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意图。
先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然后领会写作目的。
3.归纳中心思想的技巧:中心思想=主要内容+主旨(感情/道理/品质)文章体裁基本句式写人的文章“表现(表达)了……品质”或“赞扬(歌颂)……精神”记事的文章“表达……思想感情”或“表现(赞颂)……新风尚”或“说明了……道理”状物的文章“表达……思想感情”或“说明……道理”或“说明(赞扬)……品质(精神)”写景的文章“表达(表现)……思想感情”题型解决方案精选练习一、(2021·福建福州·统考小升初真题)阅读短文。
天鹅守护神①2017年10月我应邀参加乌镇戏剧节。
在乌镇,听朋友贾安宜谈到老袁和天鹅的故事:“天鹅一次只睡45秒,45秒睁一次眼再睡45秒,这样连起来一天也可睡8个小时。
为什么?它要随时保持警觉性,以防天敌,而人类是其最大的天敌。
”这是天鹅卫士学顺说的。
袁学顺住威海荣成,他20岁开始保护、照顾伤残的天鹅,42年来从不懈怠,我听后深受感动,决定去山东拜访他。
②老袁谈到最心爱的天鹅,眼睛都发光,他懂得天鹅的语言,如数家珍地说大天鹅有喇叭天鹅、咳声天和啸声天鹅。
怎样概括文章主旨

怎样概括文章主旨【篇一:怎样概括文章主旨】所谓主旨,就是作者思路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中的集中体现。
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起着统率和支配全文的作用。
文章没有明确的中心意思,就成了无帅之兵、乌合之众,因此写文章要中心明确、集中、深刻;阅读文章要整体感知文章,提炼文章主旨。
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提炼文章的主旨,实际上就是整体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提炼主旨一般可分为两个步骤:(一)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和大意。
(二)提炼和概括主旨。
例如:吟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可以从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中,读出当年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通读《为你自己高兴》,可以懂得“为自己那平凡而充实、问心无愧的存在而高兴”!……二、提炼文章主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注意不同文体的特点把握记叙文的主旨可以从人物形象、情节或事件的发展、景与情的关系等方面入手;概括说明文的主旨应抓住那些最能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本质内容;议论文在概括主旨时要紧扣最能表现作者见解和主张的文字。
(二)仔细研读全文和寻找关键语句文章的中心意思是通过材料取舍、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来表现的。
它统摄全篇,渗透在全文材料中,又往往体现在某些关键语句中。
因此,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离不开在熟悉全文内容、剖析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寻找最具表现力的关键语句。
(三)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状况文章是社会客观现实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是作者有感而发的产物。
任何作品都难免留有时代的烙印,渗透着作者的主观认识。
因此,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思想状况,也是概括文章中心的重要途径。
(四)运用比较的方法提高把握文章主旨的准确性“比较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把同一题材不同主旨或主旨相近而题材、文体、手法不同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点或不同点,探究其原因,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更准确地把握和提炼文章的主旨。
提炼文章的主旨,是整体阅读能力的一种体现,需要我们在语文学习的长期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
阅读复习指导(三)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含五篇)

阅读复习指导(三)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含五篇)第一篇:阅读复习指导(三)体会文章思想感情阅读复习指导(三)复习要求:知道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指什么,能通过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及重点部分,通过抓文章中的关键词句,通过分析题目等途径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用准确、简洁的语句进行个性化的表述。
复习提示: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指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具体说是作者想通过文章的主要内容赞扬什么,批评什么,反对什么,抒发什么感情,说明什么道理等等。
如果我们体会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就能对文章理解得更深刻。
1、指点迷津,引导体会。
2、明确要求,强调深入思考。
3、总结方法,强调运用。
在复习指导中要注意两点:1、指点迷津,引导体会。
与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相联系是思想感情表现的基本形态。
在复习中,要自觉地随机地揭示、总结这方面的写作规律,使学生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与文章体裁、类别、表现形态的联系,显然有助于学生在复习训练中明确方向。
应该让学生了解:1、写人或记事的文章一般都是人的思想、品质、精神或事的情理;2、写景状物的文章一般都是表达一种情感;3、寓言、童话一般都是说明一个道理等等。
应该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表现的基本形态,比如,写景状物的游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纵式,所谓“移步换形”,如《长城》、《草原》,文中的每一部分都包括游踪(观察点)、风貌、观感三个方面,思想感情必然集中包含在观感当中;另一种是横式,所谓“分类摹写”(如《桂林山水》),它总是离不开“总分”或“总分总”的结构形态,思想感情的语言标志必然在“总”的部分。
2、明确要求,强调深入思考。
在引导学生体会思想感情的教学中存在着相当普通的“浅尝辄止”、“生搬硬套”的现象。
所谓“浅尝辄止”,就是找出“有关词句了事,而不能真正入乎其内。
”其实以记叙性文章说,思想和倾向大多渗透和体现在文章的整体中,作者有时点化,甚至直接评说,只是为了加强所描述事实的说服力而已。
通常所说的“寓论断于叙事”、“寓观点于事实”、“寓想象于形象”、“寓感情于画面”,正是记叙文表达感情的特点,所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阅读过程中的一环,复习中更应当在感知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应该是理解的深刻性与概括的精辟性的综合体现。
初中语文微课题:归纳文章主旨

初中语文微课题——记叙文阅读之:如何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肖超辉教学目标:掌握概括记叙文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重点:①引导学生从文章的重点语段中归纳文章中心思想②学会通过归纳主要段落来归纳文章中心思想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归纳方法运用于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去一、知识要点文章中心思想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记叙文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通过所记叙的人、事、景、物等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情感(观点、态度)。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层面:①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②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③作者的观点及态度④文章想要说明的道理。
阅读一篇记叙文必须把握其中心思想,才算真正读懂文章。
二、考点链接1、要求直接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如:读完全文,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题。
2、考查对关键句的理解,间接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如:最后一段说“xxx”,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3、考察对题目内涵的理解,来考察对中心思想的理解,如:文章以“xxx”为标题有什么作用?4、根据阅读感受谈启示(体会、看法)。
如,xxx的事迹给了你什么启示?选择一点,结合文章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三、方法归纳(一)分析文章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直接或间接的表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白杨礼赞》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很明显地揭示了文章的内容及中心思想:赞美白杨。
(二)分析文中关键语段1、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很多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的段落都起到提示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文章开篇常常点题,一些开头会用到一些警示性的话语,对我们深入理解文章中心有启示性作用。
而许多结尾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并且某些结尾本身就直接点明了文章中心。
在阅读中,重点抓住这些东西,对把握文章中心很有帮助。
2、文章中议论或抒情的语段议论性句子的标志:对某事或某人直接作出评价抒情性句子的标志:强烈的感叹或反问语气;直接抒发某种情感(悲伤、喜悦等)记叙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在文中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作者往往会在这些语句中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或阐述道理,或抒发情感,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句子。
指导学生如何概括中心思想

指导学生如何概括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
概括中心思想是阅读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检验学生是否读懂一篇课文的关键。
怎样才能指导学生迅速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呢?一、首先使学生明确什么是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由写什么(主要内容)和为什么写(写作目的)两部分组成。
写什么是指作者叙述的事件、描述的人物、景物、物体也即主要内容。
为什么写是指作者的写作目的及在文章中表达出来的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和感情等。
二、要使学生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表达形式和语言特点。
①写人的记叙文的表达形式是:“本文记叙了……表现(赞扬)了……品质(精神)”。
②写事的记叙文的表达形式是:“本文记叙了……(事),说明了……(道理)”。
③写景状物的记叙文的表达形式是“文章描述了……抒发了……(思想感情)”。
④说明文的表达形式是:“本文通过……说明……”。
⑤童话、寓言的表达形式是:“本文通过……(故事),告诉(说明)……道理”。
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些中心思想的表达形式和所用的语言特点,学生概括中心思想就有章可循,有话可说了。
三、要使学生准确迅速的概括中心思想要努力做到“十看”1、看文章的题目有些文章,它的题目本身就揭示了中心思想或是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
从题目可以看出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反映了什么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并把这些回答连接起来,就概括出了中心思想。
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从题目知道文章是围绕“炸”而展开。
舍身的意思是舍弃自己的身体,从而知道题目的意思是董存瑞为炸暗堡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它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歌颂了董存瑞忠于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的精神。
还有《劳动最有滋味》、《伟大的友谊》、《为人民服务》等。
2、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一篇好的文章,为了便于读者把握文章的题旨,通常在开头或结尾处,有点明中心的句子或段落。
一般来说,在开头有首领文章的作用,在文章的结尾有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分析好这些开头和结尾就能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语文概括中心的方法有哪些
语文概括中心的方法有哪些1学语文概括中心的方法(1)根据题目,概括中心思想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提示了中心,这样的题目,人们通常称作“题眼”,即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在拟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时,就可以从题目入手进行概括。
(2)抓中心句,归纳中心思想中心句,就是文章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
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往往是抒情议论的句子,它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喜怒哀乐的感情,与中心思想有密切的关系。
有的中心句在文章的开头总结全文,起揭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中心句在文章的结尾,起点明中心思想的作用;有些中心句出现在文章的中间,还有些中心句在文章会反复出现几次,阅读文章时,只要紧紧抓住这些关键的中心句,就不难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了。
(3)分析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概括中心思想最基本的方法。
多数文章,它的中心思想不是直接点出来,而是通过具体记叙的人和事去理解,去体会概括出来的。
因此,归纳这样一类文章的中心思想,需要在认真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先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写了什么,然后再分析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最后才能从中悟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4)通过重点段的分析,概括中心思想文章的重点段是最详细的地方,作者要告诉我们的主要意思在重点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阅读时仔细地进行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能很快地领悟出来。
(5)其他1问题概括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
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标题追溯法。
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
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练习概括中心思想语文教案
练习概括中心思想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来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章的中心思想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和技巧。
3. 练习概括不同类型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章中心思想的概念和重要性,概括方法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章,示范如何概括中心思想。
3. 练习法:学生自主练习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教师点评指导。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为什么要有一个中心思想。
2. 讲解:讲解中心思想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概括方法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文章,示范如何概括中心思想。
4. 练习:学生自主练习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教师巡回指导。
5. 点评: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总结概括中心思想的要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并能够运用所学方法概括不同类型文章的中心思想。
3. 教师通过对学生练习的点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内容:1. 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本步骤。
2. 练习概括说明文、议论文和散文等不同类型文章的中心思想。
3.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题目、开头、结尾等关键部位来提炼中心思想的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本步骤。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类型文章,示范如何概括中心思想。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概括不同类型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点评指导。
八、教学步骤:1. 复习:回顾上节课讲解的概括方法技巧,提问学生是否掌握。
2. 讲解:讲解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本步骤,强调关键部位的阅读。
3.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类型文章,示范如何概括中心思想。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概括不同类型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巡回指导。
5. 点评: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总结概括中心思想的要点。
小学六年级语文概括段落、内容及中心思想知识梳理和练习
【阅读】概括阅读理解---概括段落大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思考一下,段落大意、文章主要内容、文章中心思想题目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概括段落大意:1、学会摘句法:A、总分结构的段落,概括段意抓住总写句。
B、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其中“承上”部分往往是上一段的段意,“启下”部分往往是下一段的段意。
C、要摘录几句才能概括段意时,要对句子作适当压缩。
2、采用层意归并法。
(层与层之间是并列关系)3、选取主要意思。
在一段中写到几个内容,其中有主要内容,也有次要内容,在概括这类段落的段意时,就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筛选”,选取主要内容作为段意,删去次要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写人文章概括:谁--为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写事文章概括: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写物文章概括:什么事物?写了它几个方面的特点?写景文章概括:什么景物?什么特点?表达作者什么感情?概括文章中心思想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包括“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两部分。
2、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1)、用分析题目的方法概括思想。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舍身”二字包含有董存瑞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
2)、用分析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思想。
如:《鸟的天堂》一课的中心句是: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从这句可知作者对鸟的天堂、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用分析主要情节的方法概括思想。
如《麻雀》一课,母雀为了护子,挺身而出准备与猎学习目标知识梳理趣味引入学习目标狗搏斗。
这体现了老麻雀的爱子精神。
4)、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方法来概括思想。
如《珍贵的教科书》一课的中心,要从指导员的身上去分析,从中体会他关心下一代及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3、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形式:写人记叙文:本文记叙了什么事情,表达(赞扬)了什么精神或者品质。
写事记叙文:本文记叙了什么事情,说明了什么道理。
写物记叙文:本文描写了什么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喜爱赞美之情。
小学六年级语文概括段落内容及中心思想知识梳理和练习
【阅读】概括・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阅读理解---概括段落大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凸趣味引入思考一下,段落大意、文章主要内容、文章中心思想题目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知识梳理概括段落大意1、学会摘句法:A、总分结构的段落,概括段意抓住总写句。
B、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其中“承上”部分往往是上一段的段意,“启下”部分往往是下一段的段意。
C、要摘录几句才能概括段意时,要对句子作适当压缩。
2、采用层意归并法。
(层与层之间是并列关系)3、选取主要意思。
在一段中写到几个内容,其中有主要内容,也有次要内容,在概括这类段落的段意时,就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筛选”,选取主要内容作为段意,删去次要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写人文章概括:谁一为了什么一做了什么一结果怎么样写事文章概括: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写物文章概括:什么事物?写了它几个方面的特点?写景文章概括:什么景物?什么特点?表达作者什么感情?^括文章中心思想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包括“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两部分。
2、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1)、用分析题目的方法概括思想。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舍身”二字包含有董存瑞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
2)、用分析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思想。
如:《鸟的天堂》一课的中心句是: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从这句可知作者对鸟的天堂、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用分析主要情节的方法概括思想。
如《麻雀》一课,母雀为了护子,挺身而出准备与猎狗搏斗。
这体现了老麻雀的爱子精神。
4)、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方法来概括思想。
如《珍贵的教科书》一课的中心,要从指导员的身上去分析,从中体会他关心下一代及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3、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形式:写人记叙文:本文记叙了什么事情,表达(赞扬)了什么精神或者品质。
写事记叙文:本文记叙了什么事情,说明了什么道理。
写物记叙文:本文描写了什么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喜爱赞美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括记叙文中心思想的提炼与的方法: 记叙文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对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的内容的概括、提炼,是通过人、事、景物所表现出的中心思想。 概括记叙文中心的主要方法有:
(1)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作者记述了十六年前父亲牺牲前后的几件难忘的事情:局势紧张,父亲提前整理一些重要的书籍和资料;父亲被捕经过;法庭上,父女的最后一面;父亲英勇就义,一家人悲痛万分。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2)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因而,抓住了文章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来。例如《索溪峪的“野”》一文,作者在写了索溪峪的山”野”、水“野”、动物“野,,就连行进在期间的男女老幼也返朴归真,”野”性十足后,赞叹道:“于是,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索溪峪的‘野’,荡涤着我的胸怀[”对索溪峪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3)依据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作者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时,力求明朗、显豁,以便于读者和自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有时为了取得意味深长的效果,作者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采用比较含蓄的方法说出言外之情。对于蕴含在语句中的作者的态度,我们或者要联系作者写作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或者联系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和结构层次进行理解,尤其要联系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如《穷人》一课中桑娜的丈夫听到邻居的死讯后说的话,看似平常,但联系上下文我们就能明白渔夫说的“熬过去”是什么意思。渔夫冒着生命危险打鱼经常一无所获,生活极度困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把邻居的孩子抱过来,作者对这对善良穷人的赞美之情蕴涵其中。 (4)抓住细节描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包括动作、神情、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运用细节描写,往往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真实感,使人物更具个性特征,对人物塑造有重要的作用。如《一夜的工作》中有“总理把转椅的上部扶正”这样一个细节,作者显然很重视这个细节,单独用一个小自然段来描写,这是由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表达的中心决定的,从这件小事上也可以看出总理细心、严谨、平易近人的思想作风。 (5)在反复朗读与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效的朗读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一边读,一边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方法。诵读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它不同于朗读,不同于吟诵,诵读强调眼到、口到、心到,核心是自我体验的过程,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小学生要通过朗读和诵读理解作品,同时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此外,有的文章的开头、结尾或点题的句子直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例如《只有一个地球≥结尾一段,为了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作者发出了这样的呼吁“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还有的文章标题本身就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感情倾向。
分析的方法 1、分析文题,概括中心。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可先通过分析文章的标题,结合文章的内容,准确概括出文章中心。 2、分析写作背景,体会中心。了解背景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助于准确地归纳文章的主题。3、分析首段,确定中心。文章常常开篇点题,分析开篇的语句、段落,往往可以把握文章主题。4、分析结尾,总结中心。篇尾点题也是为文之法,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往往在结尾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的中心,可细心品味文章的结尾,结合文章的内容,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 5、分析议论、抒情句,品味中心。有的记叙文,作者往往用议论、抒情的语句,表达情感,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要认真品读这些句子,就能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 6、抓每段的中心句,归纳中心。一般的记叙文,每一段落都有一个中心句或重点句,要抓住这些中心句或重点句,归纳出文章的中心。 7、概括各段大意,归纳中心。要先把每一段的意思概括出来,在各段大意的基础上,归纳出文意的中心。 8、分析文章的结构,总结主题。结构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分析结构可以了解作者意图,总结归纳出主题。 9、综合分析,把握中心。有些文章比较复杂,必须从多方面入手,综合分析,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中心。
概括记叙文中心的一般语言表述形式: 本文记叙了(或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赞扬了(或揭露了、歌颂了、说明了、表达了、表现了)……的精神(或思想、品质、道理、感情性格、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小学记叙文四种文章体裁的中心思想的基本概括句式: 1、写人的文章,主要以人为主,以事件的铺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品质和精神。概括中心思想,就要抓住人物在事件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精神品质为主来归纳。有些文章也概括文章的思想感情。基本句式如下: “表现(表达)了……品质”或“赞扬(歌颂)……精神” 2、记事的文章,主要以叙事为主,由人穿插其中来完成整件事。概括中心思想,就要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写的事情所包含的感情与道理进行概括。有些文章也概括人物的精神品质。基本句式如下: “表达……思想感情”或“表现(赞颂)……新风尚”或“说明了……道理” 3、状物的文章,主要抓住作者对物的感情来概括中心思想,如“喜爱、赞美”等。以物喻理的文章要概括其中包含的道理,借物喻人的文章要概括出人物的品格精神。基本句式如下: “表达……思想感情”或“说明……道理”或“说明(赞扬)……品质(精神)” 4、写景的文章,主要抓住作者对景物的思想感情来概括中心思想,如“喜爱、热爱、赞美、愉悦”等。基本句式如下: “表达(表现)……思想感情” 练习: (一) 水很活泼
一天晚上,我陪天天练习造句。用的词是“活泼”。 天天说:“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很活泼。” 我说:“对。再造一句。” 天天想了想,说:“小鱼游过去了,水很活泼。” 我说:“对。等等,不对!” 天天不懂我要说什么。我的本意是赞赏她的句子的,并以为这是非常好的句子。活泼一词经常用在人或动物的身上,造来造去就不新鲜了。这句“水很活泼”,真是非常活泼,要是再进一步,就是写诗了。写文章最重要的一点是,既要别人看懂,又要有自己的语言。孩子的语言如同他们的画,本来都是很生动的,大人七教八教的,规范自然是规范了,却也枯萎了。当然这仅是我的说法,老师们未必会这么认为。学校要教会学生的是字词的规范和习以为常的用法,而不是写诗。老师的心里或许是也不认为“水很活泼”就是病句。然而还有监督老师的人。想来想去,事情就复杂了。 我对天天说:“你造的这句子是一句很好的句子。但是,考试的时候不要这样造。”
1.用简明语言概括文章中心. 2."枯萎"一词一般用于植物,这里却用于孩子的语言,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 (二) 演奏快乐 ①曾经有人对我说过:“听说,摩天轮的每个格子里都装满了幸福。在我仰望摩天轮之际,是否也能感到些许的快乐?那么,幸福为什么离我如此遥远?”我对这个人说:“既然想要幸福快乐,为什么只是仰望摩天轮,而不去亲身体验一番?只有真正体验过的人,才会感悟到幸福与快乐……” ②的确,快乐的人是会演奏快乐的。 ③演奏快乐,就是品位快乐。不论是巍峨雄壮的高山,广袤无垠的大海,云彩飘飘的蓝天,还是沁人心脾的气味,绚丽斑斓的色彩,感人肺腑的话语……这些如宝石一般晶莹璀璨的快乐总是在我们身边盘旋。眺望高山,我们应有心田豁然开朗之感;遥望大海,我们应为生命的宽广而骄傲;仰望蓝天,我们应为云朵飘散后的重聚而高兴……懂得品位这些快乐的人,自然会得到快乐的青睐。 ④演奏快乐,就是留住快乐。流星瞬间的消逝,昙花一现后的凋零,蒲公英随风飘零……这些转瞬即逝的美好,总会带给我们瞬间的幸福与快乐。快乐的人知道将快乐延续:流星消逝,还有宁静美好的星空;昙花凋零,还有来年绽放的期许;蒲公英飘走了,还有随风飞舞的绚烂……即使人生路上,事业、前途、爱情、家庭都如泡沫一样破灭了也不必悲观。试图留住这些快乐,学会将快乐延续。那么,快乐的天使终将降临在你的身上。 ⑤演奏快乐,就是寻找快乐。童年时的我们是那般天真灿烂:一个硬币能让我们玩儿出许多花样;一张纸能让我们折出各式各样的图案;一个易拉罐能让我们踩成高跟鞋;……那时的我们有什么忧郁?有什么烦恼?那时的我们总是寻找快乐,沉浸在快乐的梦幻里。现在为什么不能?考试没考好会难过很长的时间,比赛失利了会不停地责怪自己,恋人离开了会惆怅得难以自拔,工作不顺利会一个人生闷气……难道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的代价?在历经沧桑,饱受岁月的洗礼之后,那份童年时寻找快乐的本能也消逝得无影无踪。万世沧桑,悲欢岁月,痛苦难免,可是,懂得寻找快乐的人,快乐的旋律总会在他的心头回响。要相信,仰起头,就有蓝天! ⑥你是否还在仰望摩天轮,期盼些许的快乐?不妨亲自去坐一下吧。独自转动的摩天轮,会带你领略你所想不到的快乐!快拿起你心爱的乐器,从现在起,用你的心灵去演奏快乐。相信你能演奏出无比精彩的乐章!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马市长吃罢早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茶。女儿笑哈哈的走过来,“爸,我请教你一个问题。” “有什么事就说嘛。” “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女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去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女儿神秘的笑了笑,说:“不过,我认为应该表扬的是她爸爸,因为他爸爸十分支持他。” “哦,他爸爸是谁呀?”马市长问道。 “就是您老人家呀!” “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呢?这绝对不行。”
概括文章的中心主题: (一个人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是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