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的垫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铜器的垫片

认识范线与垫片,是鉴别青铜器真伪的要诀之一。范线就是铸造青铜器时铜液留下的痕迹,垫片就是为了固定器壁厚度而留在器物上的小铜片。二者既是铸造技术上留下的痕迹,也是从铸造技术来鉴别青铜器真伪的主要方法。垫片是用来控制浇铸器壁厚度的有效工具,当时的铸工往往会顺手取来一些厚薄一致、但大小不均的小铜片,预先垫放在内外范的间隙处,当浇铸成型后,铜垫片便留在器壁上,有的易见,有的难找,有的还十分对称,左右相应。什么是青铜垫片青铜器表面的垫片与支钉有什么不同什么是失蜡

法长期以来,人们通过对古代青铜器皿的观察与研究发现,古代的青铜容器、酒器等,壁厚都比较薄而且均匀。如果采用现代的常规砂型铸造方法,则难以保持其容器的厚度均匀;如果采用现代的精密铸造法即现代失蜡法,则较容易产生芯子扁心。我们通过对古代青铜器表面仔细观察发现,在一部分青铜器的表面,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不规则的小方块式的垫片,在一些古代采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物表面,往往能看到一些方形或圆形的红铜支钉或铁支钉。而古代青铜容器壁厚的均匀,及一些铜像的铸造成功,就是得益于这些垫片与支钉。通常对青铜器鉴定时的方法,大多是从器形、型制、纹饰、铭文、重量、锈色等诸多方面入手进行鉴别。

不可否认,这些鉴别的方法是必要的。但如要从古代铸造工艺方面入手进行鉴别,必然会找到对青铜器真伪的鉴定更为可靠的依据。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作伪者把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仿古青铜器上,借助数字相机,录像机与电脑的联接,可把古代纹饰、铭文等移植在新铸的仿古青铜器上,甚至可直接在铜器上雕刻,同样,铸造工艺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代的青铜范铸技术早己退出历史舞台被人们所遗忘,而当今的铸造工艺及仿古者则考虑到成本和古代技术不容易全模仿等因素,所以,在铸造工艺方面与古代的青铜范铸工艺之间,还是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我们在鉴定青铜器时,既要从器型、纹饰、铭文、锈色、重量等诸方面进行鉴定外,同时还要从青铜器工艺等方面找出重要依据。大家都知道,人类文明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个逐步积累、发展、创造、再发展,再创造的过程。科学技术发展的每一步,都有它的历史轨迹可寻,都有它的社会背景和特点;从商代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这其间青铜铸造工艺技术的发展与演变,技术更新与应用,在每个历史时期生产出来的产品之中,都留下了一定的时代特征。现代的铸造工艺,虽然是在古代范铸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演变而来的,但是,现代铸造方法与古代范铸法工艺之间,已存在很大的差别。现代的常规铸造方法所用的耐火材料是采用含泥的砂料;精密铸造(现代失蜡法)则是采用石英粉、

石英砂及NaSiO等耐火材料及粘接性耐火材料。而古代在唐代以前还没有砂型铸造,同时也没有石英粉、石英砂及NaSiO等经人工加工出来的现代耐火材料,更不可能有氯化铵等现代化学原料供蜡壳硬化使用,古代范铸法造型时,只是采用泥料进行制范;因现代铸造方法的耐火材料与泥料在物理及化学性能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所以,在采用现代铸造方法复制出的古代青铜器上,是找不到古代用范铸法铸造的青铜器上那些十分明显的特征的。在这些具有明显时代的特征当中,除范缝外,最主要的就是古代青铜器上的垫片与支钉。一、范铸法与垫片古代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大多采用的是范铸法,即用泥料在陶模上制范。一般实心的铜器如剑、簇等只使用外范即可制成,不需要垫片;而那些具有空心的青铜器如壶、漱缶、簋及一些薄壁容器等,则需采用内范和外范装配起来才能铸成,内、外范之间的间隙,就是器物的壁厚。内、外范之间间隙的误差,应该采用一些方法或技术措施进行控制,否则,会直接影响器物壁厚的均匀度,甚至成为废品。为了保证器物质量,就必须要保证内、外范之间的间隙均匀,在浇注前将内、外范固定好,使其不能自由活动。用什么来固定内、外范之间的间隙呢?用与所浇铸器物合金成份不相同及与器物壁厚相同的红铜片,称之为垫片,工匠们有规律地将垫片安置在外范的范面上。垫片大多呈方形、梭形、或片状红铜。在铸造过程中,当一千度左右

的青铜溶液浇注到范腔内以后,这些垫片不会被熔化掉,有的被冲击移位,有的被铜液包住,有的则暴露在器物表面。我们在鉴别过程中,从出土西汉以前的铜器表面看,可分为水坑和干坑。水坑青铜容器表面垫片的痕迹较清晰明显,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找到,干坑青铜容器表面垫片的痕迹较模糊,虽锈成一个颜色,但仔细辨认,垫片的周围有印痕还是能找到。由于垫片与所浇铸器物的铜液之间的合金比例不一致,因此生出的锈色也不完全一样。战国时代采用范铸法工艺将青铜容器外范与泥芯配合固定好,外范与泥芯之间安放许多垫片,外范与泥芯之间的黑块即为红铜垫片,用于固定泥芯的位置,使泥芯不致偏向某一边。如果没有这些垫片来固定泥芯,泥芯就可能发生偏心;一旦发生偏心,浇铸时必然会发生铸件一面壁厚过厚,而另一面则太薄甚至透了,这就会导致铸坯成为废品。为达到整个容器的壁厚均匀,在外范与泥芯之间安放了一些与容器壁厚厚度相同的红铜垫片,是解决问题较理想的方法。因此在古代,特别是西周至战国时期的一些青铜容器的表面,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方形或类似方形的、与青铜容器的颜色有差异的垫片。有些铜器表面的垫片较有规律地排列着,也有一些铜器表面的垫片位置则显得有些零乱,这是因为这些垫片在内、外范之间或者是在外范与泥芯之间挟得紧度不够,当浇注时被青铜液充型的流体动力冲得移位所致。上述现象,在全国各大博物馆的陈列柜

中的青铜器上常可见到,特别是体现在商代至战国时代的青铜容器的表面尤为明显。这些青铜容器上的红铜垫片,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技术特征,它是我国自商代至战国晚期这一历史时期内在铸制青铜容器时,为了有效地控制器物的壁厚而采用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技术措施。从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发掘出土的青铜容器来看,相当于二里岗中期的青铜斝、簋等器身上有着明确的铜质垫片,说明这一技术措施致晚从商代中期偏早就在应用,到战国晚期的青铜容器一直还在使用垫片,这之间铜质垫片在青铜容器上曾使用了一千又数百年。由于这些铜质垫片在长期及大量地使用,给我们今天鉴定古代青器容器特别是战国以前的青铜容器提供了技术上的依据。二、铜质垫片的技术发展古人为了有效地控制青铜容器的壁厚,发明了在外范面上安置铜质垫片的工艺,从而达到了控制青铜容器壁厚的作用。进入春秋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铜质垫片虽然起到了控制壁厚的作用,但垫片大多暴露在青铜器的表面,毕竟不美观。能不能使垫片起到既达到控制厚度的作用、又能使其美观呢?通过长期生产实践后,人们逐渐又发明了在青铜容器上镶嵌红铜纹饰片的技术。这种技术,就是将红铜片提前作成各种各样的纹饰图案,且非常有规律地将这些具有纹饰的红铜片排列在外范面上当作垫

片将泥芯定位,这样浇铸出的铜器既垫上了垫片又产生出了纹饰。图3为一件青铜卣的腹部,纹饰为红铜饰片。这种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