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过程及条件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及其周期性(ppt54张)

(三)简单再生产的图式和社会总产品的实現 过程 按照以上的假设条件,简单再生产的图式可以 表述为: Ⅰ 4000c十l000V十1000m=6000 Ⅱ 2000c十500v十500m=3000 9000 在上述图式中,全年社会总产品为9000,剩 余价值率都是100%,两大部类的有机构成都是 4 : 1。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一)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①Ⅰ(v十m)>Ⅱc。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生 产资料,除补偿两大部类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 的生产资料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为两大部 类扩大生产规模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 公式化简过程:Ⅰ(c十v十m)> Ⅰc十Ⅱc
②Ⅱ(c十m一m/x )>Ⅰ(v十m/x)。第二部类生产 的全部产品,除了满足两大部类原有工人和资 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 额,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 料的需要。 公式化简过程:
第二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 两大部类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总和。这 也是从基本实现条件中引伸出来的实现条件。
这个条件反映了消费资料生产与社会再生 产对消费资料需求之间的关系,它要求第二部 类生产的消费资料,应与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 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保持平衡。
五 固定资本的补偿 (一)固定资本的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不一致, 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不能正常进行。 前面对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分析,是以不 变资本的各部分的价值在一年内全部转移到产品 中去,并同时实现实物补偿为假设前提的。 但是,不变资本中的固定资本部分,往往价 值补偿与实物补偿并不一致。每年都会有一部分 固定资本在实现价值补偿后,并不在当年实现实 物补偿,而是以折旧基金的形式积累起来。 因此,社会就会有一部分生产资料价值不能 实现,从而社会再生产不能正常进行。
4第二讲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在冰淇淋实验中,人们其实是根据冰淇淋 到底满不满来决定给不同的冰淇淋支付多 少钱的。
人们总是非常相信自己的眼睛,实际上目 测最靠不住了,聪明的商家就善于利用人 们的这种心理,制造"看上去很美"的效 果。)
Ⅰ 1000V +1000m
Ⅱ 2000C
价值形态
工人创造 的新价值
用于本部类 工人和资本 家个人消费
实物形态 生产资料
价值形态 不变资本
实物形态 消费资料
资本家 购买生 产资料
2.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1
Ⅰ 4000C +1000V +1000m = 6000(生产资料)
3
Ⅱ 2000C + 500V + 500m = 3000(消费资料) 2
2
基本条
I( v + m ) = Ⅱc 件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I( v + m ) = Ⅱc I(c + v + m) = Ic +Ⅱc
Ⅱ(c+v+m)= I(v+m)+Ⅱ(v+m)
表明:两大部类生产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
例关系。即社会的生产与消费、社会的供给与 需求之间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再 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第4年 4000 c +1000 v +1000 m = 6000W
第5年 4000 c +1000 v +1000 m = 6000W
《政治经济学》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社会资本: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
单个资本所组成的总和,即社会总资本。
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
甲: G-W<APm…P…W′-G′
社
会 乙:机器,丙:燃料,丁:原料,戊:建筑商
总
资
工人:工资,资本家:m
本
A:食品,B:纺织品,C:鞋子,D:服装, E:日化
(二)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运动的关系
实现条件:
基本实现条件:Ⅰ( v + m ) = Ⅱc 两个派生条件:
Ⅰ(c + v + m ) = Ⅰc + Ⅱc Ⅱ(c + v + m ) = Ⅰ( v + m ) + Ⅱ(v + m )
实现条件的含义
1. 基本实现条件: Ⅰ(v+m)=Ⅱc
在价值上,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
在实物上,第一部类所生产的生产资料,在扣除本
部类的需要后,要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要相 等。
这一实现条件,体现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内
在联系。只有这样,两大部类产品的交换才能实现,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如果Ⅰ(v +m) 大于或小于Ⅱc,都会使一部分产品无法实现, 从而使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遇到困难。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不变资本价值 可变资本价值 剩余价值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社会总产品
3.why?
社会总产品中既包括了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 又包括了用于个人生活的消费资料。因此,只有 以社会总产品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才 能体现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特点和内容。
4.考察的直接对象:商品资本的循环
考研政治社会总资本运动公式

考研政治社会总资本运动公式(1)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是通过2大部类之间的三次交换得到实现的:具体举例说明:假定社会总资本为9000第1部类:4000(c)+1000(v)+1000(m)=6000 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假定是钢铁厂。
第2部类:2000(c)+ 500(v)+ 500(m)=3000 生产消费品的部门假定是面包厂。
关于3次交换:①第1次交换:是指第1部类中的4000(c),这4000(c)是第1部类当年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为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可以继续进行,必须在第2年补充生产资料,而第1部类就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所以可以通过本部类内部的交换得到实现。
比如说:钢铁厂把它的钢铁给机床厂造机床,机床厂把机床给了煤矿采煤,煤矿把煤炭给钢铁厂炼铁。
所以结论是:第一部类的4000(c)可以通过本部类内部交换得到实现,从而完成第一次交换。
②第2次交换:是指第2部类中的500(v)+ 500(m), 500(v)+ 500(m)是什么呢?首先要明确目前讨论的是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而不是扩大再生产,工人的工资和资本家的剩余价值都是用来消费的,而别不通过资本积累进行扩大再生产,所以500(v)+ 500(m)就是第2部类在当年生产中所消耗的消费品,为了可以继续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必须对这个部分进行补充,而第2部类就是生产消费品的部类,所以500(v)+ 500(m)完全可以通过本部类内部交换得到实现。
比如说:面包厂生产面包,而资本家和工人都是庸俗之人,他们的消费品就是大面包。
所以,结论就是:第2部类的500(v)+ 500(m)可以通过本部类内部的交换得到实现。
③第3次交换:第1部类的1000(v)+1000(m)是第1部类当年消耗的消费品,但是第1部类生产生产资料,这个部分不能通过内部交换实现;第2部类的2000(c)是第2部类当年消耗的生产资料,但是第2部类生产消费品的,这个部分也不能通过内部交换实现;为了是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可以顺利进行,必须2个部类之间进行交换,结论: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的公式(1个基本公式+2个引申公式)①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的基本公式1:Ⅰ(v+m)=Ⅱc②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的引申公式1:Ⅰ(c+v+m)=Ⅰc+Ⅱc③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的引申公式2:Ⅱ(c+v+m)=Ⅰ(v+m)+Ⅱ(v+m)对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的引申公式含义的阐述:①对公式含义阐述的时候把握一个原则:就是把2个引申公式的左侧都看作“供给”右侧都看做“需求”。
第六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

• 经济含义:
• 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应该与两大部类 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平衡。
• (3)第二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 大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 Ⅱ(V+m)+Ⅰ(V+m)=ⅡC +Ⅱ(V+m) • • Ⅱ(C+V+m)=Ⅰ(V+m)+Ⅱ(V+m) • 经济含义: • 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应该与两大部类工人和 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相平衡。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到第I部类购买 生产资料
•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工人 到第 II部 类购 买消 费资 料
简单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
C G G V m
资本家到第II部 类购买消费资料
C G 积累基金,追加 到哪聘请工 V 人?工人到 预付资本 C 哪购买更多 的消费资料 G G m V m 消费基金,购买 消费品 x
Pm G W P W G A
• 社会资本(生产、生活消费资本)运动公 式
社会资本运 动的出发点 是社会总产 品(总商品 资本)
Pm G W P W G A g w
生产资料及 相应资本的 运动 消费资料及普通货 币的运动
四、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
• (3)社会总资本运动,即互相交错、互为 条件的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 • 为什么个别资本运动是相互交错、互为条 件的呢? • 因为一个企业的购买行为必然是另一个企 业的销售行为。
• • • •
二、个别资本运动与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差异 (1)共同点: 目的相同:运动的目的都是价值增殖; 流程相同:都要经过资本循环的三阶段(购买阶 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和相应采取三种职能 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 过程相同: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第六章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一、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二、社会资本运行(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四、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五、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六、马克思的资本运动理论的现实意义一、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1.个别资本的涵义及其影响•个别资本是以一定产权形式存在并分属于不同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的资本。
•存在方式:以一定产权形式独资或联合形成完整的企业资产。
•行为方式及其影响:•①个别资本的投资、生产、运行及管理在市场上是由其经营者独立决策,即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市场主体的活动和行为。
•②任何个别资本的运行都会与其他个别资本发生联系,因为整个生产和交易的市场都是在分工条件下由千百万个个别资本相互的联系构成的有机体。
个别资本的行为方式是理性的、自主地、自觉的。
2.社会资本的涵义(1)社会资本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所组成的总和。
或者叫社会总资本。
(2)社会资本与个别资本的不同:虽然个别资本运行行为是理性的、自主的、有计划;但由此构成社会资本的运行则是自发的、自然的、无计划的。
二、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是研究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
•因为社会总产品既包括各种能够作为不变资本的物质要素进入资本流通的生产资料;又包括各种能够进入一般商品流通,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
• 1.社会总产品: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 2.社会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实现(或补偿)问题。
•(1)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式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用于补偿再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取得剩余价值,即实现价值补偿。
•(2)转化为货币形式的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取得所需要的商品,即实现物质补偿。
不变资本部分是如何重新取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可变资本部分和剩余价值部分如何取得个人生活消费。
3.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理论前提•研究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必须研究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生产部门。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

情况二:对于第二部类:它的500(V)+500(M)也只能在内部进行交换
第2次交换:是指第2部类中的500(v)+ 500(m), 500(v)+ 500(m)是什 么呢?首先要明确目前讨论的是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而不是扩大再生产,工人 的工资和资本家的剩余价值都是用来消费的,而别不通过资本积累进行扩大再生产, 所以500(v)+ 500(m)就是第2部类在当年生产中所消耗的消费品,为了可以继 续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必须对这个部分进行补充,而第2部类就是生产消费品 的部类,所以500(v)+ 500(m)完全可以通过本部类内部交换得到实现。比如说: 包子厂生产包子,而资本家和工人都是庸俗之人,他们的消费品就是“啃不动包子 “。这些资本又转化为生产消费的资本,所以,结论就是:第2部类的500(v)+ 500(m)可以通过本部类内部的交换得到实现。从而完成了第二次交换。
两大部类的产品怎样交换实现它的产品价值的? 举例理解:一共有三种情况 I 4000C+1000V+1000M=6000 (生产资料) II 2000C+500V+500M=3000 (消费资料) 情况一:对于第一部类:它的4000C不变资本价值只能在自身内部进行交换
第1部类中的4000(c),这4000(c)是第1部类当年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为了社会资 本简单再生产可以继续进行,必须在第2年补充生产资料,而第1部类就是生产生产资 料的部类,所以可以通过本部类内部的交换得到实现。比如说:钢铁厂把它生产的钢 铁全部给机床厂造机床,机床厂把机床给了煤矿采煤,煤矿把煤炭卖给钢铁厂炼铁。 因此,钢铁厂才有了再生产出来的钢材,所以结论是:第一部类的4000(c)可以通过本 部类内部交换得到实现,从而完成第一次交换。
第六章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第六章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1.社会总产品: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内)所生产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从实物形态上看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构成。
从价值形态上看包括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
2.社会资本运动的特点(1)不但包括预付的资本价值实现过程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2)不但包括个人消费而且包括生产消费(3)不但包括资本流通而且包括一般商品流通3.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运动的核心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1)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指的是实物补偿(能够满足所有需求),价值补偿(能够卖出全部产品)(2)实物补偿:在实物形态上补偿那些已经在生产和生活中消耗掉的物质资料的过程(3)价值补偿:在价值形态上补偿资本家垫付的资本价值(4)由于我们假设生产过程没有任何困难和问题,因此,如果全部的社会总产品都能顺利完成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即意味着社会资本在购买和销售这两个流通环节也没有困难和问题,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运动自然就能顺利进行了4.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运动的两个理论前提(1)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产品在价值上是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三部分组成的,在实物形态上按最终用途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2)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第二部类是消费资料的生产5.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及过程(1)基本条件:I(v+m)=II(c) 即:第一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应该与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适应(2)派生条件:I(c+m+v)=II(c)+I(c) 即:第一部类的生产规模应该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适应II(c+m+v)=I(v+m)+II(v+m) 即:第二部类的生产规模应该与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相适应(3)实现过程a)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使得第一部类不变资本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b)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使得第二部类中v+m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c)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使得I(v+m)和II(c)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6.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过程(1)基本条件:I(v+deltav+m/x)=II(c+deltac) 即:第一部类原有及追加的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以及资本家剩余价值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应该与两大部类原有及追加的生产资料的需求相适应(2)派生条件:I(c+m+v)=II(c+deltac)+I(c+deltac) 即:第一部类的生产规模应该与两大部类原有及追加的生产资料的需求相适应II(c+m+v)=I(v+m/x+deltav)+II(v+m/x+deltav) 即:第二部类的生产规模应该与两大部类原有及追加的消费资料的需求以及两大部类资本家的消费需求相适应(3)实现过程a)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使得第一部类原有及追加的不变资本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b)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使得II(v+m/x+ )的实物替换及价值补偿得以实现c)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使得I(v+m/x+ )和II(c+ )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分析社会资本运动的理论前提
1、马克思把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态上按最终用
途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从价值形
态上划分为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和剩
余价值三部分;
2、全部社会生产部门划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第
一部类(I)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II)
两大部类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
1、基本条件:Ⅰ(v+m)=Ⅱc;
即:第一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应该与第二
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适应;
2、派生条件:Ⅰ(c+v+m)=Ⅰc +Ⅱc;
即:第一部类的生产规模应该与两大部类对
生产资料的需求相适应;
Ⅱ(c+v+m)=Ⅰ(v+m) +Ⅱ(v+m);
即:第二部类的生产规模应该与两大部类对
消费资料的需求相适应。
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1、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使得Ⅰc的实物替换
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
2、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使得Ⅱ(v+m)的实物
替换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
3、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使得Ⅰ(v+m)和Ⅱc
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
四、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基本条件:Ⅰ(v+Δv+m/x)=Ⅱ(c+Δc);
即:第一部类原有及追加的对消费资料的需求
以及资本家剩余价值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应该
与第二部类原有及追加的生产资料需求相适
应;
2、派生条件:Ⅰ(c+v+m)=Ⅰ(c+Δc) +Ⅱ(c+
Δc);
即:第一部类的生产规模应该与两大部类原有
及追加的生产资料需求相适应;
Ⅱ(c+v+m)=Ⅰ(v+Δv+m/x) +Ⅱ(v+Δv+m/x); 即:第二部类的生产规模应该与两大部类原有及追加的消费资料需求以及两大部类资本家的消费需求相适应;
五、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1、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使得Ⅰ(c+Δc)的实物
替换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
2、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使得Ⅱ(v+Δv+m/x)
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
3、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使得Ⅰ(v+Δv+m/x)
和Ⅱ(c+Δc)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