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施肥时期
寒地水稻最佳施肥模式研究试验

微量元素对水稻生长必 不可少 , 特别是锌 、 硼等元素是 水稻生长过程 中必不可少的 , 为 了提高科学施 肥水 平 , 提升 稻米 品质 , 研 究大量元 素 N、 P 、 K, 中量元素 C a 、 Mg 、 S 、 S i , 微 量元素 B 、 z n等 营养元 素对寒 地水稻 的作用 效果 、养分 吸 收规律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 探索寒地水稻最佳施肥模式 , 为 建立本地 区科学合理的施肥模 型提供科学依据 ,特进行此 次试验 。
肥 ;
2 。 2 产 量 性 状
2 . 2 . 1 锌 肥 试验数 据表 明( 见表 2 ) 施用锌肥对水 稻生 长有一定的效果 , 但锌肥的增施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锌肥能增加水稻的每穗粒数 , 但各处理间差异较大 , 其 中处 理C ( 每 亩施 锌肥 5公斤 ) 效果最好 , 产量 比对 照 A( C K) 增 产5 . 8 7 %, 随着锌 肥用量 的增 加 , 产量有下 降趋 势 , 但 经统 计分析各处理和对照产量及产量因子间的差异均未大到显 高 叽 儿 腿 株 弱 船M 盯 著性水平 。 2 . 2 . 1 硼肥 经统计分析硼 肥处理 与对 照间在产量 因子 及产量上 的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 。但 由数据可以看 出增施 硼肥 有提 高千粒重 和结实 率的趋势 。最 高可提高千 粒重 0 . 8 g 。提高结实率 3 . 5 3个百分点 , 增产 4 . 1 %。 重 卧 h h 洲
表 1试验生育期调查衷
1 . 1 试验地点和材料 试验地点为洪河农场科 技园区 1 . 2 试验设计 ( 1 ) 硼肥 试 验 。 试验采用水溶性硼肥( ( 禾 丰硼 ) , 用量设 0 、 1 0 、 2 0 、 3 O g / 亩 四个水平 的处理 ( 分别 以处理 A( C K) 、 B、 C、 D表示 ) 在水 稻拔 节期 和孕穗期 叶面喷施两次 , 其他肥料处 理间用量水平保持一致 。小区随机区组排列 , 三次重复 , 小 区单排单灌 , 小区面积 3 0 m z ( 3 mx l 0 m) 。 供试水稻 品种为空 育1 3 1 , 插秧规格 为 3 0 c m x l 0 c m。常规肥料 品种为尿 素( N 含4 6 %) 、 磷酸二铵 ( N含 1 8 %、 P 2 0 5含 4 6 %) 、 氯化钾 ( K 2 0 含6 0 %) ( 2 ) 锌 肥试 验 。锌 肥 ( Z n S O 4・ 7 H 2 0) 用量设 0 … 2 5 5 、 7 . 5 k g / 亩四个水平 ( 分别 以处 理 1 f C K) 、 2 、 3 、 4表示 ) 做基肥 施用 , 其他肥料处理间用量水平保持一致 。 小区随机区组排 列, 三次重复 , 小 区单排单灌 , 小 区面积 3 0 m2 ( 3 m x l 0 m) 。 供 试水稻 品种为空育 1 3 1 , 插秧规格为 3 0 c mx l 0 c m。 常规肥料 品种 为尿素 ( N含 4 6 %) 、磷 酸二铵 ( N含 1 8 %、 P 2 0 5含 4 6 %) 、 氯化钾( K 2 0含 6 0 %) 。 ( 3 ) 大 区示范试验。 示 范面积 1 5亩。示范施肥模式 为 : 大量元素肥料 : 氮肥 : 纯氮用量 7 k g / 亩, 基: 蘖: 促花 : 保花肥= 4 : 3 : 1 : 2 ; 磷肥 : I : ' 2 0 5用量 3 k g /  ̄, 1 0 0 %基施 ; 钾肥 : K 2 0用量 为 4 k g / 亩, 5 0 %用作基 肥 , 5 0 %用作 穗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及防治措施

水稻生产技术总结

水稻生产技术总结篇一: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分析与总结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分析与总结[摘要]水稻作为人民生活必备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高产量的水稻栽培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水稻的种植主要与优良的稻种和正确的栽培技术息息相关。
本文结合黑龙江虎林市近年来在水稻种植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分析和总结了水稻种植过程中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虎林市[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XX)05-0073-01一、前言虎林市位于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是黑龙江省乃至我国水稻生产的大县之一,目前水稻的种植面积超过110万亩,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国际级生态示范区。
近年来,为了壮大水稻种植产业、增加水稻的生产科技含量、提高水稻种植水平,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已经初步总结出了一套完善高产栽培技术,其主要包括了品种选择、秧苗的培育、栽培及大田管理等方面。
二、水稻品种的选择决定水稻品质好坏的因素包括其自身品种的特性、种植生态环境以及后期的栽培条件,而最基础的影响因素即为水稻品种的特性。
一般情况下,选用米质好、味道优良、产量高、抵抗稻瘟病能力强的水稻进行高产的栽培。
篇二:黑河地区水稻生产技术总结报告黑河地区水稻水稻生产技术总结报告(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水稻研究室)黑龙江省黑河市属于高纬度寒冷稻作区。
这里是目前我国和世界上水稻种植的纬度最高限。
黑河地区横跨四、五、六共三个积温带。
近年来,随着早熟、极早熟耐寒水稻品种选育创新和稻作栽培技术水平的进步,实现了喜温作物水稻在高纬度寒冷地区的高产与稳产。
黑河地区的水稻生产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面积由零星种植发展到现在的接近40万亩。
黑河分院水稻室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试验数据积累和整理,并与与种植大户、农业推广部门等生产经验相结合,形成黑河地区水稻生产技术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试述寒地水稻施肥技术

试述寒地水稻施肥技术寒地水稻是指在寒冷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这些地区的气温低,农作物生长季节短,是种植水稻的不利条件。
寒地水稻的种植技术和施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试述寒地水稻施肥技术,希望能为种植水稻的农户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寒地水稻的施肥原则寒地水稻的施肥原则主要有科学施肥、精准施肥、耐寒施肥和增产施肥。
1.科学施肥:根据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和土壤养分含量的不同特点,合理施用氮、磷、钾等主要养分,保证水稻各个生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
2.精准施肥:利用现代化的施肥技术和设备,实现施肥的精准化,减少养分的浪费,提高施肥利用率。
3.耐寒施肥:合理施用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促进水稻生长的生物有机肥料,提高水稻的耐寒性和抗逆性。
4.增产施肥:在科学施肥的前提下,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水稻生长的需要,适时增施氮、磷、钾等养分,以增加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1.基础施肥在寒地水稻的基础施肥中,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改良和准备工作,包括翻耕、松土、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料等。
在这个阶段,一般施入比较多的磷、钾肥料,并根据土壤检测结果施入适量的氮肥,以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基础。
2.追肥在水稻的生长期间,根据水稻的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适时进行追肥,一般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追肥。
在追肥时,应注意氮、磷、钾的比例和施用量,一般在水稻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进行追肥,以满足水稻对养分的需求,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3.杂肥在寒地水稻的种植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含有微量元素的杂肥,如镁肥、硼肥、锌肥等。
这些微量元素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有较大的影响,可以提高水稻的耐寒性、抗病虫害能力和品质,因此适当添加这些杂肥有利于增加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4.有机肥施用在寒地水稻的种植中,适量添加有机肥对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非常重要。
有机肥可以提供水稻生长所需的有机物质、微生物和多种营养元素,促进水稻养分的吸收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北方寒地水稻栽培技术

调酸的方法
• 用壮秧剂调酸:将壮秧剂与四分之一左右 的盘土混合均匀,做成小样,再用小样与 其余的盘土充分拌匀,堆好后备用,两天 后再测pH,未达到标准时,用酸水进行补调, 使pH值达到4.5-5.5之间,这时才能装盘播 种。
• 用硫酸调酸:要混拌均匀,扪24小时后在 使用,使土壤pH值保持在4.5-5.5之间,一 般在装盘播种前两天完成。
• 盘土要消毒:在调肥的过程中,施用土壤 杀菌剂进行消毒,通常的消毒剂有30%的 土菌消,15%恶霉灵,3%育苗青,盘土的 水分含量应调至22%-24%,用手攥成团, 落地散成2-3块为宜。
1、精选稻种
• 种子在3月底出库,要进行精选,可采用风 筛选,机械精选或盐水选种,最好采用种 子加工线进行精选和除芒,充分清楚瘪粒、 草籽以及夹杂物,选好的种子无糙米,无 混杂,无病虫害,纯度99%,净度98%, 含水量14.5%。
• 品种选定后,对种子一定要做发芽试验, 种子在出库前后各做一次发芽试验,种子 的发芽率应确保在95%以上,为了便于播 种。
• 为了便于播种,种子在选种前要进行除芒, 水稻种子应用脱芒机脱掉芒和小枝梗。
3、盐水选种
• 用25kg水加5~6kg的食盐,充分溶解后,用 新鲜的鸡蛋测试,当鸡蛋露出水面1元硬币 大小时,盐水比重为1.10~1.13。将种子放 在盐水内,边放边搅拌,使不饱满的种子 漂浮在上面并捞出去,将沉下水的种子捞 出并用清水洗2~3次,洗净种子表面的盐。 每选一次种,要测试并调试盐水比重。
• 浸好的种子标志:是稻壳颜色变深,稻谷 呈半透明状,透过颖壳可以看清胚部,种 胚彭大,种粒易捏断,手撵易碎。浸好的 种子可以捞出直接催芽。
• 袋装浸种法:浸种时,袋内装入三分之二 种子,不能装满,便于上下翻动,浸种用 的扛鼎用塑料布、草帘等盖好,保持温度, 每天要调换上下种子袋位置,沥水,通气, 推广应用在大棚内浸种催芽,浸好的种子 稻壳颜色变深,种子呈半透明状,从种皮 外可以看见胚,米粒易掐断,用手能碾成 粉状,没有生心,包衣的种子待药膜充分 牢固后,采用清水静态浸种。
北方寒地水稻的生育进程

北方寒地水稻的生育进程11-12叶品种,要求有效积温2400-2600℃。
生育期130-135天。
生育进程:四月一至十二日育秧准备阶段主要进行如下工作:盐水(比重:1.1-1.13克/厘米3)选种→种子消毒→浸种(7到10天,要满足110℃)有效积温→催芽(30-32℃)→播种;四月十二日至五月十一日育秧期,后期要进行本田整地,30-35天;五月十一日至五月廿五日插秧期;五月卅一日至七月二日分蘖期:其中六月十五日至七月二日为生育转换期,六月二十二日以后水稻开始进入穗分化。
从六月二十二日到七月二十五日是长穗期。
七月二十五日至八月三日为抽穗扬花期;八月三日至九月十九日为结实期,大约要40-50天,满足900℃有积温;九月十九日温度低于13℃,水稻停止生长。
13、14叶品种,要求有效积温2600-2900℃,生育期135-140天。
三月二十五日,进入育秧准备阶段育秧准备阶段主要进行如下工作:盐水(比重:1.1-1.13克/厘米3)选种→种子消毒→浸种(7到10天,要满足110℃)有效积温→催芽(30-32℃)播种;四月七日可以播种育秧;五月六日至五月二十日为苗期病害本期田病害虫害插秧期;五月二十五日至七月二日为分蘖期,其中六月二十日至七月八日为生育转换期;六月二十五日至七月二十六日左右为长穗期;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七日为抽穗扬花期,八月七日至九月十九日为结实期。
九月十九日温度低于13℃,水稻停止光合作用。
插秧后本田返青、分蘖期的管理1、生育过程:插秧以后,由于植伤等原因,幼苗有一段暂时停滞生长的恢复期。
这个时期的长与短和秧苗素质的好与差、气温水温的高与低、插植深度的深与浅等有直接关系。
此时叶色有些变淡。
当叶色重新变浓时,就意味着地下部新根已经长出,秧苗已经返青,开始了正常生长。
2、分蘖过程: 11 叶品种进入 4 叶龄,一叶节上有部分分蘖发生; 5 叶龄( 12 叶品种为 6 叶龄)田间茎数达到计划茎数的 30% 左右; 6 叶龄( 12 叶品种 7 叶龄)达到计划茎数的 50-60% ; 7 叶龄( 12 叶品种 8 叶龄)达到计划茎数的 80% ; 7.5 叶龄( 12 叶品种 8.5 叶龄)前后,达到计划茎数。
水稻分蘗肥什么时候施?

水稻分蘗肥什么时候施?水稻分蘖的速度和数量对水稻的最终产量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
因为水稻的分蘖数量直接关系着后期平方米内的有效穗数。
因此,水稻的分蘖也是水稻的产量因子组成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如何施用蘖肥,促进水稻分蘖的快速生发也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措施。
水稻的蘖肥施用有一个误区,很多的稻农朋友都会认为在移栽之后较为及时的撒施对促进水稻的分蘖速度和数量方面有优势。
这样做的确对初期的分蘖速度有着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分蘖的中后期就会因为肥效持续期的问题影响到中后期的分蘖速度和数量。
因此,分蘖肥的施用也需要科学、合理的施用。
1、水稻的分蘖规律。
在黑龙江寒地水稻种植区,由于气候的因素影响,水稻可利用的分蘖数量较少,一般都是利用前4片叶的同伸分蘖。
但是在吉林、辽宁地区,第5片叶甚至第6片叶的同伸分蘖也能安全成熟。
所以,黑龙江地区水稻移栽过程中对叶片的完整性有着较高的需求。
比如苗床上常见的第一片叶的干枯、腐烂,就会造成第一片叶的同伸分蘖损失。
水稻的分蘖有规律可循,在所有叶片保持完整的情况下,第4叶完全抽出之后,开始第一片叶同伸分蘖的分化,逐渐的分化出完整的分蘖。
而一些特殊的育秧方式,在第4叶尚未完全抽出的前提下,就已经开始了第一片叶的同伸分蘖分化,在育秧苗床上就能分化出分蘖。
同理,在第5叶完全抽出之后,开始了第2片叶同伸分蘖的分化。
第6叶完全抽出之后,开始第3片叶同伸分蘖的分化。
第7叶完全抽出之后开始了第4片叶同伸分蘖的分化。
而且,在后期还会伴随着分蘖在此分蘖的过程。
但是,后期的分蘖由于分化时期较晚、安全成熟的时间不足,很多的晚生分蘖在收获季都不能安全的成熟。
所以,黑龙江地区种植水稻,需要科学、及时的晒田、控孽,控制晚生无效分蘖的发生数量。
2、如何施用分蘖肥。
分蘖肥,是满足水稻分蘖高峰期对养分需求而施用的肥料,一般以尿素为主,还有的稻农朋友有可能在尿素中添加少量的微量元素肥料成分,也是可以的。
2.1用量。
以黑龙江地区的种植经验来看,蘖肥中的尿素施用量占尿素施用总量的30-40%较为合理。
寒地水稻“稳健高产”栽培技术

2 培 育 壮 秧
2 1 播前 准备 . 选择 地势 平坦 , 背风 向阳 , 排水 良好 , 源方便 , 水
22 1 温度管理 注意控制适宜温度 , .. 防止高温伤 苗 、 温冷 害 。 低 般苗 床见绿 就开 始通 风炼苗 , 内温度过 高 , 棚 秧 苗容 易徒 长 , 叶片 披 散 , 性 下 降 , 易 发生 青 枯 抗 容 病 、 枯病 。在 播 种 至 出 苗 期 应 增 加 覆 盖 , 封 保 立 密 温 。出苗至一 叶一 心期 , 注意 开始通 风炼苗 , 内温 棚 度 不超 过 2 ℃ 。秧 苗 15~25叶期 , 步增 加 通 8 . . 逐 风量 , 温控 制 在 2 棚 O一2 % , 防 高 温 烧 苗 和 秧 苗 5 严 徒 长 。夜 间注 意早 春 的“ 倒春 寒 ” 遇到 低 温 时要增 , 加 覆盖 物 、 采取 棚 内增温 等措施及 时保 温增 温 , 防止 秧 苗冻 害发生 。秧 苗在 2 5— . . 3 0叶期 , 到 昼揭夜 做 盖, 棚温 控制 在 2  ̄ 0C。遇 高 温大 风 天 气 , 采取 遮 荫 通 风 。3叶期 以后 加 大 通 风 力度 , 步 达 到 夜 不盖 逐 棚 的程度 。 2 2 2 水 分管理 出苗 前保 湿不积 水 , 发现 有积 .. 如 水 或干裂 及时揭 膜 晾床或 浇水 。一 叶一心期 开始浇 水, 但避免 浇水过 勤 。二 叶一心期 以后 , 防止 苗床干 裂 ( 晨 叶 尖不 吐水 珠 及 时 补 水 ) 早 。要 选 择早 晚浇 水, 一次性 浇足 浇透 , 避免 中午 高温时 浇水 。 2 2 3 苗床 灭草 苗 床 封 闭灭 草 效 果 差 。稗 草 多 . . 时, 于秧苗 1 1 . 叶期每 lO O m 苗床用敌稗 10 对水 5g 5 g喷雾 或 5 mL杀 草丹对 水 3 k k 0 0 g喷 lO 或 1 % O m 0 千金 乳 油 lmL对 水 5 g喷 雾 , 药 后 床 温 正 常管 O k 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地水稻施肥时期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1、基肥
氮肥总量的30%(或40%)、磷肥100%、钾肥60%、硅肥100%
(也可以基肥50%、蘖肥50%),最后一遍水整地前人工全田施入或用撒肥器施
入,随着搅浆整地耙入土中8~10厘米。注意磷肥不能表施,以免引起表层磷
肥富集诱发水绵发生。
2、蘖肥
氮肥总量的30%,在水稻返青后(4叶期)立即施入或在插秧后3~4
天及时施入。蘖肥分二次使用,第一次蘖肥总量的80%全田施入,其余20%在
11叶品种6叶期看田找施,哪黄哪弱施哪。蘖肥在施肥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可
以施用3~4公斤硫酸铵。
3、调节肥(接力肥)
氮肥总量10%,水稻倒4叶前后,11叶品种8叶前后,水稻抽穗前
30天左右,功能叶明显褪淡2/3时,哪黄施哪。如不使用调节肥时,则将10%
调节肥用于基肥,即基肥由30%调整为40%,高产创建的地号必须施用调节
肥。
4、穗肥
在水稻倒2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田间观察飘长叶出现后一个叶片就
是倒2叶,10叶品种在9叶、11叶品种在10叶、12叶品种在11叶露尖到长
出一半时施用,氮肥总量的30%,钾肥总量的40%。施肥时观察田间是否出现
拔节黄,底叶有无枯萎,有无稻瘟病害,如未出现拔节黄褪淡时则晚施;底叶
有枯萎、干尖现象先放水壮根,后复水施肥;有稻瘟病(叶瘟)发生应晚施,
先晒田壮根或先防病后施肥。
5、粒肥
常规生产田以叶面追肥代替粒肥,高产创建田依据田间叶龄诊断,在
抽穗后如田间出现落黄现象时,可以亩施增施总氮量10%(尿素1公斤左右)
做粒肥,在水稻抽穗后8天以内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