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2井井壁稳定钻井液技术

合集下载

钻井液技术介绍

钻井液技术介绍
*
6.钾基聚合物钻井液 钾基聚合物钻井液是一类以各种聚合物的钾(或铵、钙)盐和KCI为主处理剂的防塌钻井液。在各种常见无机盐中,以KCI抑制粘土水化分散的效果为最好;而聚合物处理剂的存在使该类钻井液具有聚合物钻井液的各种优良特性。因此,在钻遇泥页岩地层时,使用它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防塌效果。
*
8.合成基钻井液 合成基钻井液是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作为连续相,盐水作为分散相,并含有乳化剂、降滤失剂、流型改进剂的一类新型钻井液。由于使用无毒并且能够生物降解的非水溶性有机物取代了油基钻井液中通常使用的柴油,因此这类钻井液既保持了油基钻井液的各种优良特性,同时又能大大减轻钻井液排放时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尤其适用于海上钻井。
*
1.分散钻井液 分散钻井液是指用淡水、膨润土和各种对粘土与钻屑起分散作用的处理剂(简称为分散剂)配制而成的水基钻井液。其主要特点是: (1)可容纳较多的固相,较适于配制高密度钻井液。 (2)容易在井壁上形成较致密的泥饼,故其滤失量一般较低。 (3)某些分散钻井液,如以磺化栲胶、磺化褐煤和磺化酚醛树脂作为主处理剂的三磺钻井液具有较强的抗温能力,适于在深井和超深井中使用。缺点:除抑制性和抗污染能力较差外,还因体系中固相含量高,对提高钻速和保护油气层均有不利的影响。
*
1.合成聚合物类处理剂 合成聚合物主要用作钻井液降滤失剂、降粘剂、页岩抑制剂等。 2.天然改性高分子类处理剂 改性天然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在石油工业中有广泛的用途。可生物降解的天然大分子如淀粉纤维素作为主链结构可赋予材料以生物降解特性,使材料具有环保功能。 3.利用工业废料制备的钻井液处理剂 利用工业下脚料制备钻井液处理剂技术性较强,油田化学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工作。
*
(二)国内外钻井液处理剂开发应用 一、国外发展情况 二、国内发展情况

第八章-井壁稳定

第八章-井壁稳定
1 2 1 1 2 1a r2 2 f P wP p
a r2 2P w 1 2 H h 1 a r2 2 1 2 H h 1 3 r a 4 4 c2 os
1 2 1 1 2 1a r2 2 f P wP p
z v 2 H h a r 2 c2 o s 1 2 1 1 2 f P w P p
打开井眼后,井内的岩石被取走,井壁岩石失去了原有的支持,取而代之的 是泥浆静液压力,在这种新条件下,井眼应力将产生重新分布,使井壁附近 产生很高的应力集中,如果岩石强度不够大,就会出现井壁不稳定现象。
井壁失稳问题的工程分类:
缩径(out of gauge holes ): 井眼压力较小,井壁岩石发生延性流动;
这些事故的发生会严重拖延了钻井周期,明显增加钻井成本, 并给后续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严重时可使部分井眼报废甚至使整个 井眼报废。
二、井壁不稳定的原因及其研究方法
1、井壁不稳定的原因 如果井眼内的泥浆密度过低,井壁应力将超过岩石的抗剪强度 (shear strength )而产生剪切破坏(shear failure,表现为井眼坍塌 扩径或屈服缩径),此时的临界井眼压力定义为坍塌压力(collapse pressure); 如果泥浆密度过高,井壁上将产生拉伸应力,当拉伸应力 (tensile stress )大于岩石的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 )时,将 产生拉伸破坏( tensile failure,表现为井漏),此时的临界井眼压 力定义为破裂压力(fracture pressure )。 因此,在工程实际中,可以通过调整泥浆密度,来改变井眼附近 的应力状态(stress state ),达到稳定井眼的目的。
对于直井、均匀水平原地应力、不考虑流体渗滤和孔隙压力的情 况,井壁围岩的应力状态:

二钻井液与油气层保护技术

二钻井液与油气层保护技术

第二章钻井液与油气层保护技术第一节钻井液性能对钻井地影响一、钻井液地稳定性钻井液是一种分散体系 , 即粘土分散在水中 . 钻井液中地粘土颗粒多数在悬浮体范围(O. 1〜O. 2um>^ ,少数在溶胶范围(0. 1um— 1nm吶,所以钻井液是溶胶与悬浮体地混合物 . b5E2RGbCAP钻井液中胶体颗粒含量地大小 , 对钻井液地稳定性影响很大 . 胶体含量地大小主要取决于粘土在钻井液中地分散状态—分散、絮凝和聚结 . p1EanqFDPw粘土地造浆率高 , 颗粒分散得细 , 钻井液相对来讲就稳定;若粘土造浆率低 , 颗粒分散得粗 , 钻井液相对来讲就不稳定 , 易呈絮凝或聚结状态 . 因此 , 钻井液稳定地首要条件是钻井液中粘土颗粒要细 , 即从粘土在水中地稳定角度来看 , 分散得越细越好 (胶体含量越高越好>.这种稳定性称为沉降稳定性 .然而,即使很细地颗粒 ,因它具有极大地表面积和很高地表面能 , 根据表面能自发减小地原理 , 其发展趋势必然是小颗粒自行聚结变大 , 最后下沉 . 由于某种原因分散相颗粒具有对抗小颗粒自行粘结变大所具有地性质称为聚结稳定性 . DXDiTa9E3d沉降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是互相联系地 .只有保持聚结稳定性 ,使小颗粒不聚结为大颗粒 , 钻井液才能有沉降稳定性 , 才不至于因聚结而下沉 . 所以 , 聚结稳定性是矛盾地主要方面 . RTCrpUDGiT二、钻井液几个重要地流变参数(1> 动切应力 ( 屈服值 >. 动切应力 (rn> 反映钻井液在层流流态时 , 粘土颗粒之间及高聚物分子之间地相互作用力 ( 形成空间网架结构之力 >. 影响动切应力地因素有钻井液地固相含量、固体分散度、粘土地水化程度、粘土吸附处理剂地情况及聚合物地使用等 .5PCzVD7HxA(2> 表观粘度 . 又称有效粘度或视粘度 . 它地定义是在某一速度梯度下 , 用流速梯度去除相应地切应力所得地商 . 表观粘度不仅与流体本身性质有关 , 还受测定仪器地几何形状和尺寸、速度梯度地变化及测量方法地影响 . jLBHrnAILg(3> 塑性粘度 . 塑性粘度是指钻井液在层流时 , 钻井液中地固体颗粒与固体颗粒之间固体颗粒与液体分子之间 , 液体分子与液体分子之间三种内摩擦力地总和 . xHAQX74J0X(4> 触变性.钻井液地触变性是指搅拌后变稀 (切力降低 > ,静置后变稠 (切力升高 >地特性 . 或者说 , 钻井液地切力是随搅拌后静置时间地增长而增大地特性. LDAYtRyKfE 由于钻井液有触变性 , 静止时间不同 , 则切力不同 . 通常测两个静止时间地切力值 . 高速搅拌地钻井液静止 1 min 后测得地切力为初切力 , 静止 10 min 后测得地切力为终切力;初切力与终切力地差值 , 即表示触变性地大小 . 差值越大 , 则触变性越大 .Zzz6ZB2Ltk(5> 剪切稀释特性 . 表观粘度随速度梯度地增大而降低地特性 , 称为剪切稀释特性 . 即当钻井液从钻头水眼喷出时有较低地粘度 , 有利于钻头破碎岩石、清洗井底 , 而在环形空间又具有较高粘度 , 有利于携带岩屑 , 该特性对于提高钻速有利 . dvzfvkwMI1第二节油气层损害与保护油气层损害是指在油井完井及生产阶段 , 在储层中造成地减少油气层产能或降低注气、注液效果地各种阻碍 . 根据多孔介质中流体渗透理论 , 油气从地层流向井底 , 进而形成产能.在控制油井产能地众多因素中 , 岩石渗透性属于油层地自身特性 .当油层受到损害时 ,宏观上表现为油层渗透率下降 . 因此, 保护油层地核心问题就是保护油层地渗透率.rqyn14ZNXI一、油气层损害机理油气层损害机理是指在油气井作业过程中导致储集层渗流阻力增加和渗透率降低地原因 ,以及所经历地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对于不同地油气层 , 由于储集特征和导致损害地外部环境不同 , 其损害机理也不尽相同 . EmxvxOtOco1 .油气层损害机理地研究简况1> 国外研究简况国外自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油气层损害机理地研究 .但前 20 多年,工作进展缓慢 .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 , 由于能源危机 , 西方一些国家开始重视防止油气层损害、最大限度地提高油气井产能 ,油气层损害机理地研究工作开始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80 年代, 随着新地测试技术地发展以及对油气层损害机理认识地不断加深 ,开始了系统化地研究 .特别是 80 年代末到 90年代初 ,又开始了应用数学模拟方法进行机理研究 ,从而对油气层损害机理地认识更为深入 .国外对油气层损害机理地研究大致可概括为三个阶段. SixE2yXPq5(1> 定性分析阶段 . 根据岩类学分析、化学分析、基础物性分析结果及一些油井资料可初步定性分析油井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了什么损害 . 6ewMyirQFL(2> 应用统计分析对损害因素排列次序阶段 . 随着损害机理研究地不断深入 , 人们逐渐能够对不同条件下损害因素地主次进行排序 . kavU42VRUs(3> 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研究阶段 .研究多偏重于微粒运移对储层地损害方面. 应用数学模型研究油气层损害机理地优点是不必花费大量地时间和经费进行各种实验 , 便可以把各种因素对油气层地损害程度进行定量地预测 , 这种方法使机理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地阶段 . y6v3ALoS89总之, 国外经过 40 余年地研究 , 已在机理研究地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地进展 ,从而为我国研究工作地开展提供了许多可借鉴地资料 . M2ub6vSTnP2> 国内研究简况我国地油气层损害机理研究工作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 , 通过多年地研究工作已取得可喜地进展 ,1986 年被正式列于“七五 "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工程“保护油层钻井完井技术 "中.从 1986 年到 1990 年,有关科技工作者建立了多种研究方法 ,对不同油气层损害机理进行了广泛地研究 . 这期间 , 选择了华北、辽河、中原、四川和长庆等 5 个油田共 7 种类型储层进行了机理研究 .研究中广泛使用了岩石学分析、岩心流动实验和动态模拟等项技术 , 对实验区块地损害机理进行了系统地剖析及定量研究,抓住了主要损害因素 , 并为后继一系列保护技术提供了依据 . 0YujCfmUCw我国地机理研究在以下几方面更为深入、全面和具有特色:(1> 在钻井液动、静滤失规律地研究中 , 对内外滤饼地形成与油层损害地关系、滤饼地结构、动静滤失地差别 , 以及在钻开油层过程中影响固相颗粒侵人地主要因素等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将影响固相颗粒侵入地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因素地辩证思路 . eUts8ZQVRd(2> 在采用数学模型研究储层中微粒运移地机理时 , 针对 Celda 研究工作地局限性 ,对 37us 以下地地层微粒所受地力进行了全面分析 ,在此基础上 , 对微粒水化膨胀造成分散地临界盐浓度、微粒起动地临界速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 . sQsAEJkW5T(3> 在酸敏及水锁损害研究方面 , 将理化分析与扫描电镜、微模型等微观测试技术紧密结合 ,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 . GMsIasNXkA此外, 使用微模型可见技术对水锁效应、微粒运移与固相颗粒堵塞等都进行了比较系统地实验研究 . 这项技术地应用为我国油气层损害机理研究工作地深入开展带来了广阔地前景 . TIrRGchYzg现结合国外地最新研究进展 ,对各生产环节中造成损害地问题进行归纳和分类 , 并从理论上分析这些损害地机理 ,包括损害地内因、外因及影响因素 . 7EqZcWLZNX2 .油气层地损害在钻开油气层、注水泥、射孔试油、酸化与压裂、采油、注水、修井等施工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破坏油气层原有地物理、化学平衡状态 , 都可能给油气层带来损害 . lzq7IGf02E1> 钻井过程中地损害(1> 钻井液固相地损害 .钻井液中所含各种悬浮物质 ( 粘土、岩屑、加重材料和堵漏剂等 >都有可能对储层造成损害 . 当它们进入储层时 , 便可能逐步充填油气藏岩石孔隙 . 在随后进行生产或注入时 ,这些物质很可能桥堵在孔隙喉道地进口处 , 严重地降低井眼附近地带地渗透率 .一般情况下 ,此类损害仅限于井眼周围 76cm 内,但最终地渗透率降低值却可高达90% . zvpgeqJ1hk(2> 钻井液滤液地损害 . 钻井液是最先接触油气层地外来流体 . 在一定地压差下 , 钻井液滤液会渗入地层 ,特别是在滤饼形成之前 ,滤液地渗入是不可避免地 . 如果钻井液地滤失量太大 ,将会携带大量地固相颗粒进入储层 ,产生堵塞而造成损害;同时 , 进入储层地滤液若与储层不配伍 , 则会引起粘土水化膨胀、水锁 , 形成化学沉淀和胶体乳化等 , 而导致油气层地损害 . NrpoJac3v1(3> 影响钻井液损害程度地因素 .①压差 . 压差是指井筒内液柱压力与地层孔隙压力之差 . 压差越大 , 钻井液滤液及固相颗粒越易进入地层,影响越大• • 1nowfTG4KI②浸泡时间 . 钻井液浸泡地层地时间越长 , 滤液地侵入量越多 , 损害程度也越大 .③钻井液循环时地剪切速率• 钻井液在环空循环时剪切速率过大 , 会严重地冲蚀井壁 , 破坏滤饼 ,从而使滤液及固相颗粒易于进入储层•此外,剪切速率过大还会造成井径扩大 ,影响固井质量•fjnFLDa5Zo④起下钻速度• 快速起钻地抽吸作用会降低钻井液液柱压力, 破坏滤饼及已形成地桥堵;而快速下钻地锤击效应则使钻井液液柱压力增大 , 从而增大压差 , 促使钻井液侵入地层 , 加重对储层地损害•tfnNhnE6e5⑤钻具对井壁地刮削作用• 井眼不规则或钻具弯曲 , 钻具就可能对井壁产生刮削作用 , 破坏井壁上已形成地滤饼或桥堵物 ,使钻井液易于侵入地层•此外,钻具对井壁地涂抹作用 ,则会使滤饼中地固相颗粒嵌入地层孔隙或裂缝中 , 造成渗透率下降• HbmVN777sL总之 , 钻井过程中地油气层损害主要是由于钻井液滤液及固相侵入引起地• 只有尽可能地减少两者地侵入量 , 并使钻井液滤液在物理、化学性质上与地层矿物及流体相配伍, 才能将损害减小到最低限度• V7l4jRB8Hs2> 注水泥过程中造成地损害(1> 水泥浆地损害• 注水泥过程中水泥浆对油气层地损害往往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水泥浆滤液侵入地层;另一方面是水泥固体颗粒侵入地层• 83lcPA59W9在正常情况下 , 由于井壁泥饼对地层地保护作用及水泥中地固相颗粒直径较大, 所以水泥中固相颗粒侵入地层不是损害地重要因素• 但水泥浆一般滤失量较大 , 注水泥时地压差又很大 , 其滤液能透过滤饼 , 进入储层一定地深度• 进入储层地滤液可能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损害• mZkklkzaaP①滤液与地层矿物不配伍 , 造成粘土膨胀分散•②水泥地水化作用使氢氧化物过饱和而重结晶 , 沉淀在孔隙中•③滤液中地氢氧化物与地层中地硅起反应 , 生成硅质熟石灰成为粘结性化合物•④滤液与富含钙地原生水相接触, 易生成碳酸钙或硅酸钙水合物地沉淀•⑤水泥浆滤液有相对高地pH 值, 它进一步促进地层中地粘土矿物发生水化膨胀•固井过程中水泥浆对储层地损害一般小于钻井液对储层地损害 . 这一方面是由于在水泥浆进入地层之前 ,钻井液滤液已进去了一部分 , 从而使水泥浆滤液不像钻井液滤液那样容易进入;另一方面是由于水泥浆凝固前在井下地时间短 , 故与储层地接触时间也是有限地 . AVktR43bpw(2> 清洗液与隔离液地损害 . 在固井注水泥前 , 需使用清洗液和隔离液将环空中地钻井液全部排除 , 在此过程中滤饼可能部分地被破坏 . 在紊流注入地高压差作用下 , 清洗液和隔离液地滤液对地层地侵入量会显著增加 .此外 ,如果水泥浆与隔离液之间地交界面发生破坏 , 会增加对储层地损害 . ORjBnOwcEd(3> 挤水泥过程中造成地损害 . 采用高压挤水泥被认为是使水泥浆侵入地层地重要原因之一. 若使用地压力过高,特别容易对非胶结地高渗透性砂岩造成较严重地损害 .2MiJTy0dTT(4> 固井质量地影响 . 如果固井质量不好 , 则后继工作液会沿水泥环渗漏入地层 , 造成十分严重地地层损害 . 因此 , 固井质量地好坏是影响储层损害程度地一个很重要地因素 . gIiSpiue7A为保护油气层 ,要尽可能使用低密度水泥浆 , 降低水泥浆以及隔离液、清洗液地滤失量 ,并保证固井质量 .3> 射孔试油过程中地损害一般说来 , 在钻井、固井过程中油气井周围所形成地损害带 , 通过射孔施工可将损害部分解除 . 但在射孔、试油过程中造成地损害 ,则难以补救 . uEh0U1Yfmh(1> 压实带地形成 . 在孔眼周围形成压实致密区 , 原始渗透性能被破坏 , 其渗透率仅为原始值地7 %〜20% .(2> 固相堵塞 .固相颗粒和射孔产生地碎片在正压差作用下压人地层 , 导致孔眼地导流能力降低 .(3> 射孔液或压井液与储层不配伍 . 如施工中使用清水 , 造成地层中地粘土水化膨胀导致储层损害 .(4> 高压差、大排量试油 .①引起储层内地微粒运移 , 导致渗流通道堵塞 .②在井眼周围形成压力亏损带,当进行二次压井时 , 易引起渗漏 ,造成储层损害 .③井眼周围压力迅速下降 , 使得原油很易脱气、结蜡而堵塞渗流通道 .④产生压实作用 , 造成损害 .在射孑 L 试油过程中保护油气层要注意:①所用液体要与储层配伍 .②尽可能采用负压射孔 .③射孔深度要足够 .④控制适当地试油压差 .⑤尽可能缩短压井液地浸泡时间 .4> 酸化作业中地损害酸化作业是目前用于油层解堵或增产地常用措施 . 但是 , 如果酸化作业不当会给地层带来新地损害 , 酸化可能引起地储层损害有:IAg9qLsgBX(1> 酸液与地层矿物反应产生沉淀 . 当地层中含有一些酸敏性矿物时 , 用不配伍地酸液处理地层可产生絮状或胶状沉淀物质而堵塞孔喉 , 导致渗透率降低 . WwghWvVhPE(2> 外来固相堵塞 . 若作业管线不清洁 , 则酸液可将铁锈、污泥等物溶解带人地层 ,引起堵塞 .(3> 增加地层微粒 . 酸液溶解掉部分岩石骨架及其胶结物 ( 如碳酸盐类 >后, 会释放出许多不溶于酸地固体颗粒 . 这些颗粒地增加 , 使地层中微粒运移现象加剧 .asfpsfpi4k(4> 与原油中地沥青质形成胶状沉淀 . 当酸液与富含沥青质地原油相接触时 , 酸与沥青质容易发生反应生成胶状残渣•当有表面活性剂或Pe3'存在时,残渣更易生成• ooeyYZTjjl5> 压裂过程中地损害压裂是低渗油气藏增产地有效措施之一 , 但若不注意对油气层地保护 , 仍然可造成对油气层地损害 , 使增产作业地效果不理想 , 甚至还可能降低原有地生产能力• BkeGuInkxI(1> 压裂液引起损害• 压裂液与储层不配伍 , 引起地层中地粘土膨胀、原油地乳化等损害• 对于低渗透油气藏 , 还可能产生水锁现象 , 损害油气层• PgdO0sRlMo(2> 压裂液残渣造成损害•6> 采油过程中地损害(1> 采油速度过高• 造成原来松散地依附在孔壁上地一些矿物微粒发生运移 , 从而对孔隙喉道产生堵塞 , 降低渗透率• 3cdXwckm15(2> 结垢与结蜡• 生产过程中 , 由于储层地孔隙压力降低以及有时气体膨胀引起地冷却作用 , 均使某些无机盐溶解度降低而生成无机垢沉淀• 通常地盐垢为碳酸钙和硫酸钙 , 有时还有单体硫以及氯化钠地沉积 , 如果油气井从正常生产层窜槽或从套管泄漏处出水 , 则沉积地盐垢将堵塞井筒、射孔孑 Lg 艮与地层孔隙• h8c52WOngM对于富含沥青质或蜡质地原油 , 在其流动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降低 , 也会引起这些物质在地层中形成蜡垢和有机垢• 虽然孔隙壁上地沥青质沉积一般不会明显降低地层孔隙度和绝对渗透率 , 但在经过这一过程后 , 岩石将趋向亲油 , 并降低油地相对渗透率 , 在—定条下若同时产水 , 还会有助于乳状液堵塞地形成• v4bdyGious(3> 除蜡、除沥青质过程地影响• 当井内油管内结蜡或有积垢时 , 常用机械 (如使用刮蜡片 >或热油洗井等方法将其清除• 但如果在该项处理中 , 使用方法不当也会造成对油层地损害• 比如在采油过程中 , 从油管上刮下地石蜡或沥青有一部分会泵入射孔孔眼和井筒附近地地层孔隙、孔洞或裂缝中去• 用热油洗井时 , 一部分蜡垢也可能堵塞地层孔隙和射孔孔眼而影响产能• J0bm4qMpJ9(4> 化学处理剂地影响• 如果所使用地缓蚀剂、防垢剂或防蜡剂与产层接触并且与之不配伍 , 也可能导致油相渗透率降低• XVauA9grYP7> 注水过程中地损害在注水过程中不注意对油气层地保护, 将会直接影响到注水效果 , 降低油气井产量和采收率• 注水过程中可能造成地层损害地原因主要有注入水地水质( 矿化度、化学成分、固相含量及粒度范围、细菌量、游离氧含量等>不符合要求 , 引起地层中粘土矿物地水化膨胀及分散运移堵塞、化学沉淀堵塞、机械杂质堵塞和细菌堵塞等损害;注入水地强度过大, 引起地层中微粒运移而堵塞孔喉 , 导致地层渗透率下降• bR9C6TJscw8> 修井过程中地损害修井液与地层不配伍 , 造成地层中地粘土膨胀、地层水结垢、岩石润湿性反转及原油乳化等一系列损害•9> 提高采收率地方法对油气层地损害在采用蒸汽驱、碱水驱、二氧化碳驱、活性剂驱和聚合物驱等提高采收率地方法时, 可能引起储层地损害•二、保护油气层1 .油层损害地类型(1> 水敏性损害• 水敏性是指岩石与外来水接触后 , 其中地粘土矿物发生水化膨胀、分散、脱落、运移 , 而导致地层渗透率降低地现象• 水敏性损害是各种油层损害类型中最复杂、最主要地一种• 产生水敏性损害地原因 , 一方面是由于膨胀性粘土遇水膨胀 , 减少了油层地孔隙通道;另一方面是一些非膨胀性粘土遇水产生分散脱落 ,释放微粒 , 并且微粒随流体运移而堵塞孔隙通道 . pN9LBDdtrd(2> 酸敏性损害 . 酸敏性是指岩石与酸液接触后 , 发生有害反应生成沉淀或岩石解体产生地层微粒 , 而引起油层渗透率降低地现象 . DJ8T7nHuGT(3> 微粒运移损害 . 微粒运移是指由于流体流速较高或压差波动较大, 使储层中固有地颗粒脱落 , 随流体发生移动 , 在孔隙通道中形成“桥堵”或“帚状”堆积而阻挡流体流动 . QF81D7bvUA(4> 结垢损害 . 地层结垢泛指在地层孔隙内形成地各种沉淀物 , 它包括无机垢和有机垢两大类.形成结垢是由于地层岩石和流体地内在原因与外界物理化学因素引起地 . 4B7a9QFw9h(5> 水锁损害 . 水锁一般指由于水进入油层后引起地液体堵塞 , 它是一种物理原因地损害 .一方面 ,由于外来水地渗入 , 改变了油层中地油水分布 ,含水饱和度增大而含油饱和度降低,必然导致油相渗透率减少 .另一方面 ,由于水地渗入 , 油层孔道中呈两相共流状态 ,不连续相则形成液珠 . 液珠在流动过程中将产生阻碍流动地各种毛细管力效应 , 这种毛细管力效应便成为不可忽视地流动阻力 . ] ix6iFA8xoX(6> 润湿性改变损害 . 不同油层岩石表面具有不同地电性及润湿性 , 一般可分为亲油岩石和亲水岩石两大类 . 这里所说地润湿性改变损害是指由于岩石吸附化学剂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而造成油层油相渗透率下降地损害 . 这种类型地损害与岩石成分有关 . wt6qbkCyDE(7> 固相颗粒侵入损害 .固相颗粒侵入是指人井流体直接将固相颗粒带人地层 , 堵塞孔隙通道而损害油层渗透率 . 固相颗粒包括无机固相颗粒和有机固相颗粒 . 固相颗粒侵入油层是在滤饼形成之前发生地 . Kp5zH46zRk(8> 出砂损害 . 当油层岩石属于弱胶结或未胶结型时 , 在高速采油地情况下 , 岩石结构地完整性遭到破坏 , 发生解体 , 形成松散地砂粒或微粒物质 . 其中较大地颗粒随油流流向井筒,造成油井出砂 ,堵塞生产层段 , 甚至引起地层滑移而损害套管 ,迫使油井停产 .另外,在施工作业中 ,如工作液使用不当 ,造成胶结物中粘土矿物分散或其他矿物地溶解 , 破坏了岩石地胶结状况 ,也会导致或加剧油井出砂带来地油层损害 . Yl4HdOAA612 .保护油气层地钻井液完井液在钻井过程中 , 钻井液完井液是钻开油气层时首先接触地工作液 , 易对油气层造成损害 . 由于钻开油气层改变了原有地环境状态 , 钻井液完井液中地固相、液相侵入油气层内与油气层中地固相、液相或气相发生物理化学反应 , 使油气层地有效渗透率受到不同程度地损害 .油气层一旦受到损害 ,欲恢复到原有水平是相当困难地 .目前, 保护油气层钻井液完井液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 ch4PJx4BlI(1> 水基钻井液完井液 .①无固相饱和盐水钻井液完井液已形成系列 , 近几年国外报道最多地是无固相饱和盐水钻井液完井液 . 这个系列地钻井液完井液有很多品种 , 分别含有氯化铵、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碳酸钠、溴化钠、溴化钙、溴化锌 , 或者同时含有它们中地若干种 , 密度范围为 1. 07-2 . 30g/cm3,基本可以满足不同压力系数油气井钻井、完井施工地需要.qd3YfhxCzo 这种钻井液完井液增粘、降滤失是比较困难地 , 需要加入增粘剂、降滤失剂 . 还需加入防腐剂、 pH 值调节剂、消泡剂等处理剂 , 以达到特殊地要求和目地 . E836L11DO5②无粘土钻井液完井液 . 近年来 , 国外为了解决钻井液完井液中粘土粒子可能对油气层造成堵塞地问题 , 发展了无粘土钻井液完井液 . 按不同类型地密度调节剂、暂堵剂可分为酸溶性、水溶性、油溶性三种 . S42ehLvE3Ma .酸溶性钻井液完井液 . 其密度调节剂、暂堵剂通常是碳酸钙、碳酸铁 , 钻井液完3井液密度范围为 1.03—1.56g/cm3. 501nNvZFisb .水溶性钻井液完井液 . 以各类饱和盐水为基液 , 其密度调节剂、暂堵剂是细目盐粒, 通常使用地有氯化钠、硼酸盐和氯化钙等 . 钻井液完井液密度范围为 1.03-2.40 g / 3 cm . jW1viftGw9c .油溶性钻井液完井液 . 其暂堵剂是油溶性树脂 , 钻井液完井液地密度用不同种类或不同浓度地盐水调整 .这种钻井液完井液常用地增粘剂有羟乙基纤维素、生物聚合物、羟基铝、氢氧化铁、羟基镁等 . 常用地降滤失剂有淀粉、多羟酸等 . xS0DOYWHLP③改性钻井液完井液 . 除上述两种水基钻井液外 , 多数井 ( 约 80%以上>使用改性钻井液完井液钻开油气层 . 这种钻井液完井液是在原钻井液地基础上加以性能调整 , 使之能满足钻开油气层地要求 . LOZMkIqI0w(2>油基型钻井液完井液 . 油基型钻井液完井液大致有以下四种:油基液 ( 乳化水少于20% >、油包水乳化液(乳化水20%〜60% >、低胶性油基液(不加沥青和滤失控制剂>、无毒油基液 ( 连续相用矿物油料 , 含芳烃量应少于 19.1%>.ZKZUQsUJed这类钻井液完井液具有热稳定性好(温度最高250 C >、密度范围大、对泥页岩有较好地抑制性、抗各种盐类污染等优点 . 缺点是成本高、劳动条件差、对环境有污染等 . 因此, 只适用于在特殊井上使用 . dGY2mcoKtT(3>气体型 ( 空气、雾、泡沫、充气>钻井完井流体 . 为了保护低压油气层 , 研究和发展了空气、雾、泡沫和充气等四种气体类钻井流体 . 这类钻井完井流体地优点是:密度低、对油气层地损害极小、增产效果显著 . rCYbSWRLIA。

钻井液技术发展趋势浅析

钻井液技术发展趋势浅析

3、市场前景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油气勘探和开发的市场前景广阔。而钻井液 作为油气勘探和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同时, 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如页岩气、煤层气等,对钻井液技术的需求也在逐 渐增加。因此,钻井液技术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见解和建议
1、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钻井液是指在钻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保护井壁、悬浮钻屑、润滑钻头等需 要而配制的一种特殊液体。钻井液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普通钻井 液、高密度钻井液、深井钻井液等。这些钻井液不仅具有不同的密度、黏度、切 力等物理性质,还具备不同的化学性质和组成成分,以满足不同钻井环境的需求。
钻井液技术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良好的钻井液技术可 以有效地保护井壁稳定,预防井漏、井喷等事故的发生;其次,钻井液可以有效 地悬浮和携带钻屑,以避免钻头被堵塞,提高钻井效率;最后,钻井液还具有良 好的润滑性能,可以有效地降低钻头磨损,提高钻井寿命。
1、生物降解:环保型钻井液应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在自然环境中能 够迅速被微生物分解,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2、化学降粘:通过添加一定的化学剂,降低钻井液的粘度,以便于循环清 洗和减少对储层的损害。
3、杀菌灭藻:在钻井过程中,钻井液会接触到各种细菌和藻类,环保型钻 井液应具有较好的杀菌灭藻效果,防止污染环境。
2、与国内外企业合作:与国内外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交流,共同研究开发新 的技术和产品;
3、提供技术咨询: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和服务,帮助 客户解决实际问题。
3、强化安全管理
在推广和应用钻井液技术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安全管理。具体来说,应采取 以下措施:
1、加强员工培训: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DSF2多底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液技术

DSF2多底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液技术

DSF2多底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液技术DSF2多底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液技术的论文随着油气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平井技术成为提高油气开采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水平井在钻井过程中也面临着种种技术难题,钻井液的选用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目前,DSF2多底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液技术成为一种新型的钻井液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DSF2多底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液技术。

首先,本文将阐述DSF2多底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液技术的优势。

DSF2多底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液技术是一种晶状聚合物钻井液,具有非常优异的性能,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地层,特别是复杂地层。

该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渗透率,提高井壁稳定性,并减少井眼扩大。

此外,DSF2多底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液技术在防止泥浆液失稳和减小岩芯污染等方面也具有很大优势。

其次,本文将介绍DSF2多底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液技术的配方组成。

DSF2多底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液技术的主要成分包括:磨细的高岭土、膨润土、多种聚合物、溶解性盐、吸附胶体等。

其中,磨细的高岭土和膨润土是DSF2多底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液技术的主体成分,通过多次精细磨细加工,其细度可以达到亚微米级别。

多种聚合物的添加可以增强钻井液的黏度,吸附胶体的加入能够增加液相比表面积,提高润滑性能,减少摩擦系数。

溶解性盐的作用是增加钻井液的电阻率,降低钻井液的滤失率,从而减少井壁浸润损失。

第三,本文将探讨DSF2多底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液技术的应用案例。

DSF2多底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液技术已经在国内多个区域得到应用,并获得了良好的反馈。

例如,在某油田的水平井钻井中,采用DSF2多底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液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钻头磨损,减少环境污染,提高钻井效率。

在另一油田的水平井钻井中,采用DSF2多底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液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井壁稳定性,减小岩屑垢堵、凝结、粘附的问题。

最后,本文将总结DSF2多底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液技术的意义。

DSF2多底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液技术的发展是提高油气勘探开发水平和资源利用率的关键技术之一。

必看!钻井液技术详解

必看!钻井液技术详解

必看!钻井液技术详解钻井液概述钻井液是钻探过程中,孔内使用的循环冲洗介质。

钻井液是钻井的血液,又称钻孔冲洗液。

钻井液按组成成分可分为清水、泥浆、无粘土相冲洗液、乳状液、泡沫和压缩空气等。

清水是使用最早的钻井液,无需处理,使用方便,适用于完整岩层和水源充足的地区。

泥浆是广泛使用的钻井液,主要适用于松散、裂隙发育、易坍塌掉块、遇水膨胀剥落等孔壁不稳定岩层。

旋转钻井初期,钻井液的主要作用是把岩屑从井底携带至地面。

目前,钻井液被公认为至少有以下十种作用:1)清洁井底,携带岩屑。

保持井底清洁,避免钻头重复切削,减少磨损,提高效率。

2)冷却和润滑钻头及钻柱。

降低钻头温度,减少钻具磨损,提高钻具的使用寿命。

3)平衡井壁岩石侧压力,在井壁形成滤饼,封闭和稳定井壁。

防止对油气层的污染和井壁坍塌。

4)平衡(控制)地层压力。

防止井喷,井漏,防止地层流体对钻井液的污染。

5)悬浮岩屑和加重剂。

降低岩屑沉降速度,避免沉沙卡钻。

6)在地面能沉除砂子和岩屑。

7)有效传递水力功率。

传递井下动力钻具所需动力和钻头水力功率。

8)承受钻杆和套管的部分重力。

钻井液对钻具和套管的浮力,可减小起下钻时起升系统的载荷。

9)提供所钻地层的大量资料。

利用钻井液可进行电法测井,岩屑录井等获取井下资料。

10)水力破碎岩石。

钻井液通过喷嘴所形成的高速射流能够直接破碎或辅助破碎岩石。

钻井液的运用历史很久以前,人们钻井通常是为了寻找水源,而不是石油。

实际上,他们偶然间发现石油时很懊恼,因为它把水污染了!最初,钻井是为了获得淡水和海水,前者用于饮用、洗涤和灌溉;后者用作制盐的原料。

直到 19 世纪早期,由于工业化增加了对石油产品的需求,钻井采油才逐渐普及。

有记载的最早的钻井要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的中国。

他们使用一种叫做绳式顿钻钻井的技术,实现方式是先使巨大的金属钻具下落,然后用一种管状容器收集岩石的碎片。

中国人在这项技术上比较领先,中国也被公认为是第一个在钻探过程中有意使用流体的国家。

钻井液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钻井液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钻井液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随着石油勘探的不断深入,油井的开采难度也越来越大。

在油井开采中,井壁稳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井壁稳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油井的安全和效益。

而钻井液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液体,在井壁稳定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钻井液的类型钻井液是一种与地下岩石接触并且能够冷却和润滑钻头的流体,其中含有各种化学物质和颗粒物。

钻井液一般被分为水基钻井液和油基钻井液两大类。

水基钻井液中的主要成分是水、黏土、碳酸钙、砂和多种溶剂和添加剂。

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环保性和使用灵活性,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勘探和开采过程中。

油基钻井液是以油为基础的钻井液,可以分为石油类和合成类两大类。

与水基钻井液相比,油基钻井液在温度和压力变化的环境中具有更好的性能。

但由于其不易降解,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使用受到限制。

钻井液对井壁稳定的影响井壁稳定是指在开采过程中,油井壁不会因为外部和内部力的作用而出现塌陷、断裂和破坏的稳定状态。

钻井液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压实作用钻井液在钻孔过程中与地层岩石相互作用,产生一定的侵蚀和压实作用,从而增强井壁的稳定性。

同时,在井壁稳定良好的情况下,钻井液的压实作用也能够减少孔道的塌陷。

2. 堵漏作用在井壁出现渗漏时,钻井液可以起到堵漏的作用。

特别是一些含有胶体物质的钻井液,会因为其本身的黏稠度而很好地封堵孔道,从而增强了井壁的稳定性。

3. 泥位控制当井壁不稳定时,地层中的泥位会比较浅,导致孔内泥浆上浮,使得采油难度加大,严重时甚至会发生事故。

钻井液的良好泥位控制作用能够更好地维持井壁的稳定性。

4. 粘滞性作用钻井液在井孔内形成一层流体层,能够通过其黏稠度来防止孔壁沉降或塌陷。

在井壁出现翻塌时,流体层能为井壁提供压力支撑,从而增强井壁的稳定性。

总之,钻井液在井壁稳定性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其良好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够保证井壁的稳定性,使得采油作业更加安全和高效。

结语随着油井的不断深入和勘探的不断进行,对井壁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乍得H区块井壁失稳及钻井液技术浅析

乍得H区块井壁失稳及钻井液技术浅析

乍得H区块井壁失稳及钻井液技术浅析乍得H区块井壁失稳及钻井液技术浅析摘要:本文以2019年乍得H区块钻井过程中出现的井壁失稳问题为研究对象,从钻井液与井壁、井眼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乍得H区块;井壁失稳;钻井液;稳定性;一、引言乍得作为一个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度,在国际市场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而作为其中的一个油田,H区块在2019年的钻井过程中发生了井壁失稳的情况。

对于钻井工程来说,井壁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井壁失稳不仅会直接影响钻井效果,还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本文将针对乍得H区块井壁失稳问题展开研究,并对钻井液技术进行浅析。

二、乍得H区块井壁失稳原因分析井壁失稳问题可能来源于多个方面,如地层岩石、钻井液的使用、工艺管理等。

通过对H区块钻井过程的观察与实验分析,本文认为,该问题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

1. 地层岩石地层的岩石特征是导致井壁失稳的重要因素。

根据实测数据,乍得H区块地层岩石存在一定程度的脆性和溶解性,这使得地层岩石在进行钻井过程时容易发生断裂和塌陷。

因此,地层岩石的特征应及时掌握并考虑在钻井过程中。

2. 钻井液钻井液是维持井壁稳定的主要手段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井壁的稳定性。

然而,部分地区的砂岩层在钻井液的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破碎,对钻井液造成严重影响,并在钻井过程中促进了剥离作用。

因此,在钻井液的选择和使用上应加以慎重。

3. 工艺管理工艺管理的不规范也可能导致井壁失稳。

作为一个复杂的工程体系,钻井过程需要精细的工艺管理和施工组织,因此施工人员的专业性与经验也会对井壁的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在钻井过程中,正确的工艺流程和科学的施工管理是维持井壁稳定的关键。

三、钻井液技术浅析钻井液作为维持井壁稳定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加以改善。

1. 微生物技术微生物技术是一种价廉易行的钻井液处理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加入一定的微生物群落,在钻井液中形成一种新的微生态环境,从而有效降低微生物对钻井的危害,并增强钻井液的粘度和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1月 邱春阳等.英2井井壁稳定钻井液技术 5 英2井井壁稳定钻井液技术 邱春阳,申禄泰,郝泽君,刘 贺 (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公司,山东东营257064) 

[摘要]针对英2井不同井段地层岩性特征,优选铝胺封堵防塌钻井液体系,采用合理密 度支撑一多元协同抑制一双重封堵防塌技术,配合相应的现场施工工艺,解决了泥页岩水敏性强、 长裸眼段井壁失稳、煤层坍塌及石炭系塌漏并存的难题。该井钻探施工顺利。 [关键词]钻井液封堵防塌长裸眼英2井 

英2井是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北端石西凹陷 的一口预探井,主探上石炭统火山岩及侏罗系西 山窑组、二叠系砂岩含油气情况,兼顾了解本区石 炭系烃源岩与地层层序特征,获取该区石炭系评 价研究参数。英2井采用三开制井身结构钻进: 一开6660.4 mm井眼X 842.00 m+6508/lqm套 管×811.85 113;二开qb444.5 mm井眼×3 488.00 m+6339.7mm套管X 3 487.61 m;三开6215.9 mm x4 780 m;分段打水泥塞完井。我们通过优 选铝胺封堵防塌钻井液体系,采用合理密度支撑 一多元协同抑制一双重封堵防塌技术,配合相应 的现场施工工艺,使二开长裸眼段及煤层段的井 壁稳定,全井无复杂情况发生,施工顺利。 1英2井钻井技术难点 1)从白垩系吐谷鲁群组至西山窑组,泥岩水 敏性强,井壁失稳严重。邻井起下钻阻卡严重,经 过2—3趟起下钻的井眼,也存在明显的阻卡显 示。即使新井眼只有50~100 m,起钻阻卡也很 明显。 2)侏罗系三工河组至八道湾组煤层发育,煤 层性脆,节理微裂缝发育,在外力作用下易破碎垮 塌。另外,煤层与泥岩呈不等厚互层,泥岩水化后 强度降低,导致其上支撑的煤层垮塌;煤层坍塌引 起上部泥页岩坍塌,形成垮塌的恶性循环。 3)二开裸眼段长2 600 m,裸眼段长,钻井施 工周期增长,致使裸眼段井壁浸泡时间增加,起下 钻次数增多,对井壁碰撞、抽吸的机率增多,导致 井壁失稳趋势增大。 4)石炭系地层微裂缝发育,裂缝形状不一, 杂乱分布,钻进中井塌及井漏同时存在,施工难 度大。 2钻井液体系的选择 2.1上部地层(0—1 500 Il1)钻井液体系 上部地层泥岩较软,容易水化,砂岩疏松,渗 透性极强。机械钻速高,产屑量大,容易形成虚厚 泥饼,如控制不好,极易发生阻卡。确定采用聚合 物强抑制钻井液体系,有效抑制泥页岩水化,稳定 井壁。体系配方如下: (4.0%一6.0%)膨润土+(0.1%~0.2%) 烧碱+(0.1%~0.2%)纯碱+(0.1%一0.4%) 聚丙烯酸钾+(0.1%一0.3%)聚合物包被剂+ 1.0%聚丙烯腈铵/钾盐+(0.5%一1.5%)低黏 羧甲基纤维素钠盐 2.2下部地层(1 500—4 780 111)钻井液体系 随着井深增加,裸眼井段越来越长,煤层段暴 露时间越来越长,对下部地层的井壁稳定性要求 也更高。确定使用铝胺成膜封堵防塌钻井液体 系,体系配方如下: (3.0%一4.0%)膨润土+(0.1%一0.2%) 烧碱+(0.1%~0.2%)纯碱+(0.2%一0.3%) 聚丙烯酸钾+(0.5%一1.0%)水解聚丙烯腈铵/ 钾盐+(1%~2%)有机胺+(2%~4%)沥青类 防塌剂HQ一1+(0.5%~1%)铝络合物抑制 剂+(1%一2%)SMP一1+1%非渗透处理剂 LW一7+(0.5%~1%)抗高温表面活性剂+ (1%一2%)抗高温抗盐降滤失剂JZC一1+ (1%~2%)无水聚合醇+(2%一4%)超细碳酸 钙+(2%~3%)白油。 

收稿日期:2013—07—08。 作者简介:邱春阳,工程师,硕士,从事钻井液体系研究和技 术服务工作。 6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ADVANCES IN FINE PETROCHEMICALS 第l5卷第1期 

3钻井液体系及技术特点 3.1强抑制 针对二开上部地层泥岩易吸水膨胀及煤泥互 层的特点,强化钻井液体系的抑制性,使用有机 胺、聚合醇和铝络合物抑制剂,依靠“晶层镶嵌”、 “浊点效应”和“化学键合”三元协同增强钻井液 体系的抑制性¨ ]。这样不仅可以减缓上部泥岩 段吸水膨胀,还可降低泥煤互层中泥岩水化程度, 防止煤层井段垮塌。 3.2强封堵 针对二开长裸眼段和下部煤层段,提高钻井 液体系的封堵能力。 1)长裸眼段的封堵。钻进到二开下部地层 时,使用沥青类封堵剂和超细碳酸钙,封堵上部疏 松地层,增强地层的承压能力。 2)煤层段的封堵。使用沥青和非渗透成膜 封堵剂,配合超细碳酸钙,对煤层井段进行有效封 堵,依靠封堵材料协同作用增加封堵效果,减缓钻 井液滤液对地层的渗透 j。 3.3合适的钻井液密度 力学因素引起的井壁垮塌,只有通过力学支 撑才能解决。因此,选用的钻井液应具有合适的 密度。在二开裸眼段下部钻进及煤层钻进时,必 须保证对地层的正压差,以达到对地层的严封堵, 进而通过钻井液液柱径向支撑平衡地层坍塌压 力,最终达到防止井壁坍塌的目的。 4钻井液施工工艺 4.1上部地层(0—1 500 m)钻井液施工工艺 1)配制5%预水化膨润土浆开钻,钻进中按 照循环周补充聚合物胶液,其配方为:水+ (0.4%一0.6%)NaOH+(0.3%一0.5%) KPAM+(0.2%~0.7%)PAM,保持聚合物在钻 井液中的有效含量约为0.5%,抑制岩屑水化分 散,保持钻井液性能稳定。 2)上部地层松软,渗透量大,适时补充预水 化膨润土浆,保证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悬浮携带 能力。 3)施工中控制钻井液具有适当的黏切和低 的固相含量,使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变性,防止黏 切过高导致岩屑在井壁上形成虚厚泥饼。 4)钻进中,适当控制钻井液API失水,充分 提高钻头水马力破岩效果,提高机械钻速,提高大 井眼的净化能力,适当冲刷井壁。 5)上部地层钻速快,大井眼产屑量多,容易 造成固相污染,因此施工中开启四级固控设备,除 去钻井液中的劣质固相。 6)做好短起下钻,及时破坏井壁上形成的虚 泥饼,修复泥岩缩径井段,保证井眼畅通。 4.2下部地层(1 500—4 780 m)钻井液施工 工艺 1)开钻后控制钻井液密度在设计下限,二开 下部钻井液密度增加至1.24 g/era 。依靠钻井液 液柱压力平衡地层坍塌压力,保持二开长裸眼段 的井壁稳定。三开地层微裂缝发育,钻进中钻井 液密度控制在1.15 g/era ,防止井漏。 2)中压滤失量控制在5 mL以内。3 500 1TI 后加入磺化酚醛树脂和磺酸盐聚合物降滤失剂, 控制钻井液的高温高压滤失量在10 mL以内,降 低滤液向地层的渗透。滤失量随井深的控制情况 见图1和图2。 

图1 1 500—3 500 m井段API滤失量控制情况 井深/ 图2 3 500—4 780 m井段HTHP 滤失量控制情况 

3)钻进过程中,逐渐提高钻井液的漏斗黏 度,由适当冲刷井壁到护壁防塌,由依靠排量携岩 到依靠钻井液悬浮携带岩屑。漏斗黏度控制如图 3所示。 

1 1 O OrIⅧ\删2014年1月 邱春阳等.英2井井壁稳定钻井液技术 7 {趟 嘏 寸 嘿 

l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井深/m 

图3漏斗黏度控制情况 

4)在土古鲁群组底部,一次性加入1%铝络 合物抑制剂和0.5%有机胺,随井深增加逐渐增 加其含量,增强钻井液体系的抑制性。 5)在土古鲁群组底部,一次性加入3%沥青 类防塌剂和3%超细碳酸钙;以胶液形式补充I% 非渗透成膜封堵剂,增强钻井液体系对地层的封 堵效果。 6)钻进中控制钻井液体系pH在9左右,防 止pH过高导致岩屑水化分散及煤层溶解。 7)钻进至二开下部地层时,钻井液中适当加 入白油润滑剂和聚合醇,根据工程摩阻及扭矩情 况增加其含量,防止在长裸眼段造成起下钻遇阻。 8)二开打完进尺后适当提高钻井液黏切,彻 底净化井眼;待振动筛没有岩屑返出后,配制封井 浆封住煤层井段,保证电测及套管顺利到底。电 测封井浆配方为:120 m 井浆+1%SMP一1+ i%沥青类封堵剂+I%白油润滑剂+i%抗高温 抗盐降滤失剂+1.5%非渗透成膜封堵剂+1%塑 料小球;下套管封井浆配方为:80 m 井浆+1% SMP一1+1%抗高温抗盐降滤失剂+1%白油+ 1.5%非渗透成膜封堵剂+1.5%沥青类封堵剂。 9)三开完钻后,为保证电测顺利,配制50 m 封井浆封住三开裸眼段。封井浆配方为:50 m 井浆+4%白油+2%非渗透处理剂+4% SMP一1+4%HQ一1。 

t0)每钻进200 m或每24 h进行一次短程起 下钻,刮掉井壁上吸附的虚厚泥饼,修整井壁;控 制起下钻速度,下钻过程中分段顶通,避免在煤层 井段开泵,防止二开长裸眼段井壁垮塌及三开裸 眼段发生井漏。 

5钻探效果 1)英2井施工中井壁稳定,起下钻畅通无 阻,取芯收获率93.6%,电测一次成功率100%。 2)施工中井身质量良好,全井井径平均扩大 率为8.96%,煤层段井径平均扩大率为6.17%。 3)三开钻至井深4 474 m后冬休80天,下钻 通井一次到底,表明体系抑制能力和封堵能力具 有长效性。 

6结论 1)该区块二开裸眼段长,上部地层疏松,泥 岩较软易吸水膨胀,地层压力系数低。因此,钻进 中必须提前加足抑制剂和封堵剂,提高钻井液体 系的抑制性和封堵性。 2)煤层段的防塌要采用综合方式,提前加入 沥青封堵剂和非渗透处理剂,同时使用合理的钻 井液密度,通过多元协同稳定井壁。 

参考文献 [1] 郭京华,田凤,张全明,等.铝络合物钾盐强抑制性钻井液 的应用[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4,21(3):23—26. [2] 张启根,陈馥,刘彝,等.国外高性能水基钻井液技术发展现 状[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7,24(3):74—77. [3] 王洪宝,王庆,盂红霞,等.聚合醇钻井液在水平井钻井中 的应用[J].油田化学,2003,20(3):200—202. [4] 申瑞臣,屈平,杨恒林.煤层井壁稳定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 趋势[J].石油钻探技术,2010,38(3):1—7. [5] 黄治中,杨玉良,马世昌.不渗透技术是确保霍尔果斯安集 海河组井壁稳定的关键[J].新疆石油科技,2008,18 (1):9—12. [6] 李洪俊,代礼杨,苏秀纯,等.福山油田流沙港组井壁稳定 技术『J_.钻井液与完井液,2012.29(6):42—45. 

Drilling Fluid Technology of Borehole Steady for Ying 2 Well Qiu Chunyang Shen Lutai Hao Zejun Liu He (Drill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rporation,Shengli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Ltd,Dongying,Shandong 257064,Chi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