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super摩拉生物物理治疗仪
MORA(摩拉)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报告单

乳酸 丙酸 丙酸钠 联苯 亚硝酸钾 亚硝酸钠 硝酸钠 硝酸钾
抗氧化剂
三羟苯甲酸辛酯
酸十二酯
丁羟基茴香醚
丁基化基苯甲酸
乳化剂 蛋黄卵磷脂 大豆卵磷脂 磷酸醇 磷酸氢二钠 磷酸氢锰 磷酸氢二钾 磷酸氢三钾 磷酸钙 琼脂 角叉菜胶 角豆树子粉 阿拉白胶 山梨醇 果胶 磷酸二氢钠 二氢酸钾 二磷酸钠
马拉硫磷
汞硫基苯磺酸钠
百草枯
乙酸苯基汞
对硫磷
山梨酸
木材防腐剂
抗氧化剂和稳定剂 光敏和光防护物质
丁羟茴香醚
避光物质
丁羟甲苯
氨基苯甲酸酯
酸十二酯
乙基肉桂酸酯
叔丁基对苯二酚
氨苯甲酸
杀虫剂
丁基肉桂酸酯
三氯苯氧乙酸
羟苯甲酮
阿耳德林
磺异苯酮
阿特拉津
光敏物质
氯化烃
琥珀色麝香
氧基三氯乙烷
硫双二氯酚
苯菌灵
磺酸奎尼丁
BIT杀菌剂
合成纤维物 丙烯基 聚酯纤维 尼龙 聚氨酯 聚酰胺纤维
织物染料 氨基苯酚 消散橙 萘酚水 消散橙3 亮蓝1 桔红11 亮蓝3 亮红1 亮黄3 亮红11 亮黄9
亮红13 亮黄42 亮红17
化妆品、药膏、乳剂
1,3一二苯胍
松香酸 布洛芬
山金车花提取物
苯甲醇
甘菊花提取物
罗马甘菊提取物
丁氨苯脲
龙牙草花提取物
调味剂 扁桃香料 苹果香料 杏子香料
添加剂
香蕉香料 苦杏仁香料 黑莓香料 蓝莓香料 黑醋栗香料 樱桃香料 咖啡香料 葡萄香料 柠檬香料 野樱桃香料 桔子香料 桃子香料 薄荷香料 菠萝香料 红莓香料 草莓香料 开心果香料 香草香料 野草莓香料 梨香料
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对慢性荨麻疹的检测及治疗分析

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对慢性荨麻疹的检测及治疗分析邵银红;任虹;匡薇薇【摘要】目的:探讨MORA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对慢性荨麻疹的检测及治疗的意义.方法:采用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对13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并将变应原生物波逆转,回输人体进行脱敏治疗.结果:利用生物共振系统进行脱敏治疗总有效率为86.4%,痊愈率为41.7%.结论:MORA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可有效地检测及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且复发率相对较低.【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2(025)013【总页数】2页(P1549-1550)【关键词】MORA生物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作者】邵银红;任虹;匡薇薇【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222000;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222000;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22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24本科于2009年1月-2010年12月应用德国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对13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了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现将临床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32例患者均为本科门诊病例,均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1]:其中男62例,女70例,年龄2~70岁,平均年龄35.6岁;病程2个月~10年,所有患者在过敏原检测前停止应用抗组胺药物至少3d,停止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至少7d,治疗期间不应用抗组胺类药物,无其他系统性疾病。
排除标准:(1)年龄≤2岁者;(2)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3)合并肝、肾等器官及系统性疾病者;(4)曾进行过心脏瓣膜移植或体内有金属类移植物;(5)无法跟踪随访者。
1.2 方法1.2.1 过敏原检测方法。
使用德国的 MORA-super生物共振治疗仪,先让患者取下身上的金属物品,心情放松;开启设备,设置Allergic test程序进行操作。
检测出基础值,测试值为(40~60)之间,利用随机所带的1 400种过敏原样本信息,检测人体不同的信息点,信息点是指检测时用探针放置的位置,多以指、趾甲上的月牙线的延长线和指、趾甲最外缘切点的焦点上,即可获得机体重要部位的生物波信息,然后再排除各种干扰,便可进行过敏原检测。
过敏性皮炎行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过敏性皮炎行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治疗的可行性研究发表时间:2015-10-27T13:38:31.6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5期供稿作者:张阁鹏[导读] 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人民医院皮肤科内蒙古突泉临床上又称为变态反应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与变态反应体质、精神因素和内分泌失调关系密切[1]。
张阁鹏(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人民医院皮肤科内蒙古突泉 137500) 【摘要】目的:探究采用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对过敏性皮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过敏性皮炎并进行治疗的患者132例,所有患者应用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进行脱敏原的检测后,再使用该仪器进行脱敏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治疗过敏性皮炎的有效率为76.52%,且将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对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的疗效进行统计学比较后,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上采用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治疗过敏性皮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且无毒副作用、复发率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过敏性皮炎;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过敏原检测;脱敏治疗【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5-0214-02 过敏性皮炎,是患者与致敏物质接触后所导致的过敏反应,临床上又称为变态反应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与变态反应体质、精神因素和内分泌失调关系密切[1]。
患者多因剧烈的瘙痒、皮肤变得比较敏感前来就诊,此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严重时还会影响美观,但由于该病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临床治疗效果多不理想[2]。
我院为了探究采用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对过敏性皮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本次研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过敏性皮炎并进行治疗的患者132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过敏性皮炎的诊断标准,近一周内均未进行抗组胺药和激素治疗。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子目录09“物理治疗器械”相关产品临床评价路径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子目录09“物理治疗器械”相关产品临床评价路径物理治疗器械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对疾病和损伤进行治疗的医疗器械,包括磁疗仪、电疗仪、超声波治疗仪、激光治疗仪等。
这些器械在临床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治疗原理复杂,临床评价路径必须经过严格的规范和评估过程。
下面是针对物理治疗器械相关产品的临床评价路径的详细介绍。
一、产品特点评估产品特点评估是对物理治疗器械产品技术性能和治疗效果的全面评估。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技术性能评估:评估物理治疗器械的技术参数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包括输出功率、频率范围、波形形状等。
2.安全性能评估:评估物理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包括电磁辐射是否超标、电气隔离是否符合标准等。
3.治疗效果评估:评估物理治疗器械的治疗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通过对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包括疼痛缓解、功能改善等指标的评估。
二、临床实验评价临床实验评价是对物理治疗器械的治疗效果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评估,通过临床试验来获取更加客观的数据和结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试验设计:设计合理的临床试验方案,包括组织样本的选择、疗程安排、随访时间等,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试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包括患者基线信息、治疗方案、疗效评估等,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评估治疗效果的显著性和可靠性。
3.安全性评价: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评估物理治疗器械的安全性。
三、实际临床应用评价实际临床应用评价是对物理治疗器械在广泛应用中的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临床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对多个临床试验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物理治疗器械的疗效和安全性。
2.患者满意度调查:对使用物理治疗器械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治疗效果和治疗过程的满意度。
3.经济效益评估:评估物理治疗器械在临床应用中的经济效益,包括成本效益比以及对患者的社会保障和经济负担等方面的影响。
摩拉生物共振仪检测200例过敏性疾病变应原结果分析

摩拉生物共振仪检测200例过敏性疾病变应原结果分析张翠松【摘要】目的:分析使用摩拉生物共振仪检测常见过敏性疾病(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面部皮炎、过敏性鼻炎)过敏原的结果,为患者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一定临床帮助.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皮肤科、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过敏性疾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德国摩拉生物共振仪,选择检测程序,在患者手指上确定信息点,对过敏原进行逐一检测,将常见的过敏原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00例患者常见的前十类过敏物质为粉尘螨118例(59.00%)、花粉106例(53.00%)、化学环境毒素52例(26.00%)、食品添加剂44例(22.00%)、香料42例(21.00%)、鱼虾类29例(14.50%)、织物染料28例(14.00%)、蛋类23例(11.50%)、组胺18例(9.00%)、烟雾类15例(7.50%).结论:使用摩拉生物共振仪检测过敏原,患者无创伤、无痛苦,易于接受,能检测到大多数过敏性疾病患者的变应原,种类多,以尘螨、花粉、化学环境毒素、香料、食品添加剂等为主.【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年(卷),期】2018(016)002【总页数】3页(P66-68)【关键词】过敏性疾病;变应原;摩拉生物共振仪【作者】张翠松【作者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北京 102300【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随着人类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呈增高趋势,常见过敏性疾病有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症、面部皮炎等。
过敏性疾病病因复杂,很多隐蔽难以发现,且大部分患者病情反复迁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有学者认为预防和治疗该病的主要措施是确定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1-5],因此查找过敏原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上过敏原检测方法种类繁多,但不同方法各有利弊,有些传统检测有一定痛苦,有些准确性有待考究。
摩拉生物共振技术是将量子物理学理论与中医学经络理论相结合[6],形成的一种新的过敏原检测方法,其具有准确、快速、无创的优势,且检测的过敏原种类较全,有助于明确变应原,使患者全面了解和避免可疑致敏物,可有效减轻患者疾病症状、减少复发。
儿童荨麻疹研究论文

儿童荨麻疹研究论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82例患儿均来自海宁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及过敏原测试门诊,男87例,女95例,年龄2~15岁,平均6.7岁,病程2个月~5年。
所有患儿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制订的诊断标准[1]。
所有患儿在3~5天内未使用激素、抗生素和抗过敏药。
1.2方法应用德国摩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德国Med-Tronik公司生产),利用随机所带的上千种过敏原样本,包括食物及添加剂、吸入类、接触类、金属、病原菌等。
通过远红外扫描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确定信息点,选择测试程序,逐一测定过敏原标本。
MORA-Super变应原检测:患者去除金属物,留取尿液或唾液标本放在MT2杯中:保持安静,把柔性电极放在身体的相应部位,双手各拿一柱状电极双脚赤足踏在镀金板电极上。
根据不同年龄、能量象限值选择相应的基础治疗和淋巴排毒治疗,小于7岁用104程序,7~14岁用105程序,大于14岁输入生日信息。
检测过敏原:选择ALL-Test程序,通过ELH程序进行检测。
在左右手大拇指内侧点左右手中指末节靠拇指侧找检测穴位点,共4个点;调节穴位测量敏感性因子扩大穴位测量值到100。
将梅笔(MEBE)放入蜂窝杯内,等数值下降到85时,连接电脑逐个检测过敏原,大类过敏原阳性反应时应用一分二排除法功能寻找过敏原。
当检测出患者对某种物质反应超过基础波阈值(100)时可确认为对该物质过敏。
2结果见表1。
182例荨麻疹患者中变应原阳性率最高的是螨虫,占70.88%,其次是鱼类58.79%,其中对一类过敏4例(2.20%),对两类物质过敏24例(13.19%),三类过敏15例(8.24%),四类过敏22例(12.09%),由于同一类过敏原中包含多种过敏原,结果均对两种以上物质过敏。
表1182例荨麻疹患者的过敏原种类及阳性率3讨论荨麻疹是一种常见且顽固难治的皮肤病,病因复杂,尤其是儿童荨麻疹,因其可使儿童的许多活动受限,特别是户外活动受限;盲目限制饮食,也会影响营养物的摄取;瘙痒又会影响睡眠质量,从而影响生长发育等,因此尽可能明确病因是防治的关键。
技术特色和先进性

技术特色和先进性摩拉:摩拉生物共振技术是德国几十年研究的最新成果,科室引入的MORA生物物理治疗仪以德国电针灸为基础,融合了中医经络理论和欧洲自然顺势疗法、色彩疗法,采用生物物质微电磁波共振技术,平衡人体失衡的经络系统,消除人体内的病理性微电磁波信息,准确找出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消除,调节患者的整体情况,激发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和自愈能力治疗自身疾病。
该设备在过敏性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疼痛治疗和食物不耐受等方面有突出功效。
具有强大的检测治疗功能:①无痛无创、无副作用。
②检测脏器负担,并可关联过敏源,环境毒素、重金属及病毒细菌,查找出致病元凶,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疗;③检测筛查癌症,对人体的各种肿瘤信息快速定位性、定位并找出具体病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④检测1500多种过敏源,以及人体内的环境毒素、病毒细菌、重金属、微量元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⑤测试人体各部位PH值。
⑥测出药物的有效性及有效倍数,使患者不盲目服用药物,而是针对病情精确、有效的使用药物。
⑦适应范围广,儿童至老年人患者均能接受诊断治疗。
血液臭氧化回输:臭氧大自体血治疗的已知适应症几乎涵盖了从心血管、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疾病,到肾病、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病、内分泌疾病、老年病、传染病、、性病、皮肤病、烧伤、肿瘤、外科、疼痛、骨科等多种疾病。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臭氧进入体内后能激活细胞代谢,改善血液循环,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况,提高脑细胞的含氧量,改善脑梗死病人头晕头胀等缺氧症状,使临床症状和患肢肌力及语言障碍得到改善。
治疗疾病包括:1、心脑血管类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脂、高血压、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通过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急性期脑水肿,迅速改善中风、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根本上修复病变组织。
2、病毒性肝炎治疗,对乙肝、丙肝有较好治疗效果,无副作用,成本低。
根据国内文献报道对于丙肝转阴和乙肝大三阳转小三阳疗效明显。
中医科简介

中医科概况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成立独立病房,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科室。
科室在2008年获得"自贡市综合性医院示范性中医科"称号的基础上,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于2011年通过评审被确定为“全国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基地”,2012年经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的现场检查评审,被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中医科作为本院的一级临床科室;现设病床55张,实际开放床位70余张;设立中医肝胆、中医肿瘤、中医心血管、中医糖尿病、中医乳腺、中医脾胃、中医急腹症、中医呼吸等10余个专科门诊。
现拥有医护人员42人,其中医师22人,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8人,助理医师2人,治疗师1人,医师队伍中硕士研究生8人。
科室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针灸推拿等专业。
护士20人,其中主管护师1人,护师5人,护士14人。
目前我科人才梯队合理,医疗技术精湛,中医特色突出,团队精神一流。
重视开展科研、教学工作,积极进行学术交流。
医院和中医科积极宣传和普及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除了中医文化的氛围营造外,还组织专家进行了义诊,发放宣传资料,传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治未病”理念;并与中医医疗相结合,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服务,如“冬病夏治”贴穴治疗、中药熏蒸治疗、经皮电刺激穴位治疗等。
2009年引进德国德国MED-Tronik公司生产的MORA-Super摩拉生物物理治疗仪。
该设备采用生物电磁波共振技术,实现对过敏性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治疗,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对过敏性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设备。
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和宣传普及工作,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到中医药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之中,在中医药服务的环境、流程、方式等方面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