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的美育

合集下载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诱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诱

作的, 学生在笔者 的分析 引导 下, 体会 到 了漫 画名 家挥 洒 自如 的
水 墨技巧和 漫画艺术 的 造美 的能力 。小 学 欣 创
世界著名 漫画家科 索布 金的漫画往往会让 人捧腹 大笑、 回味
要 贯穿在整 个 美术 教学 的过程 中 , 体现在 教 学 的各个 方面。那么 , 为美术教 师, 作 我们在教 学 中应该怎样将审美教育落到实处呢?

在 漫画欣 赏与分析 课堂教 学 中, 教师应侧重 引导学生去 赏析
杨 往 并没有 注意提 高孩子的审美能力。这个 问题值得我 文 们 深 思 。 笔 者 认 为 少 儿 学 习绘 画 的 目 的有 三 : 先 是 首 艳
把 玩 艺 术 , 添 乐趣 , 富 孩 子 的 生 活 ; 是 引领 审 美 , 增 丰 二 的创 意 , 他们 学会 思 考 。 让 关键 词 : 学 美术教 育 美育 小 提 高素 质 , 陶他 们 的 品 质 ; 是 激 发 想 象 . 迪 他 们 熏 三 启
感知体验 。
参 考文 献 :
方面 的培养 , 而审美教育则 要培 养学生感 受美 、 鉴赏美、 创造美 的兴趣和能力。 在传 统 的美 术教 学 中, 些教 师主观地 把 有 美育 与美术教 育割裂 开来 , 美术课 当做 纯粹 把
的技术传 授课 , 技 能技巧 的训练作 为美 术教 把 学 的唯一 目的, 忽略 了学 生对美 的感 受 , 忽略 了 学 生的情感 因素。美 术是 一 门艺术 , 重要特 其 征就是具有 审美 性与情感 性。 一幅优 秀的绘 画 作 品既 能给 我们带来 审美 的 享受, 又能 给我们
中外优秀漫画家创 作的漫画作品, 着力提升 学生 的漫 画赏析水平
和审美层 次。如 , 中国著名漫 画家华君武先生 的漫画作 品《 电子 美术教 育是 一种 普及性 的教 育 , 是素 质教

幼儿园美术美育教案【7篇】

幼儿园美术美育教案【7篇】

幼儿园美术美育教案【7篇】幼儿园美术美育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习用对称方法或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装饰扇子。

2.观察美丽的扇子,乐意用创意的图案装饰画面。

3.在绘画过程中,注意保持自己的扇面清洁。

活动准备1.ppt课件:制作扇子2.幼儿用画纸,油画棒、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一.欣赏:漂亮的扇子1.ppt课件演示。

2.欣赏各种各样的扇面提问:扇子上有什么图案,你喜欢哪个扇子,为什么?二、学习制作扇子1.观察扇面,回忆学过的装饰方法。

(1)扇面上有什么?它是怎样装饰画面的?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把它装饰得比较漂亮呢?(幼儿回忆自己的已有经验并回答教师的提问)(2)这是一个白色的扇面,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装饰扇面呢?你想怎样装饰呢?2.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探讨多种装饰方法。

(1)讨论多种装饰方法。

(2)如果用对称的方法,可以怎样装饰自己的扇子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3)你们还有那些装饰的想法呢?(幼儿自由表述想法,可以在扇面上画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如:水果、动物、花卉、交通工具、建筑……)3.幼儿尝试进行装饰活动。

教师请幼儿使用油画棒、水彩笔进行装饰。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使用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对称装饰或单独图案装饰,注意颜色的对称或美观。

三、评价活动。

1.欣赏作品引导幼儿根据扇面的漂亮程度进行互相评价。

2.教师评价如果有幼儿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可以请幼儿根据扇面的对称性进行评价,如果幼儿是用单独的图案进行装饰,旧以图案的本身进行评价。

3.展示幼儿的作品,加强幼儿间的交流和学习。

幼儿园美术美育教案篇2思路:意愿画是发展大班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较好的绘画形式,在具体形象中,寄托着幼儿的意愿,抒发着他们的情感。

根据这一特点,我设计这个活动,主要是鼓励幼儿按意愿画出自己最快乐的事情,并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按意愿画出自己最快乐的事情,学习意愿画的基本表现形式(自由选择工具,自由组合),掌握合理布局画面的方法。

美术教学与美育的关系

美术教学与美育的关系

美术教学与美育的关系
美术教学与美育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美术教学是指通过各
种艺术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的过程。


育则是通过美术教育的方式,将美的观念和审美情操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和提
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感享受,使其成为有品位、有素养的人。

美术教学与美育的关系还体现在教学内容上。

美术教学的内容包括绘画、雕塑、陶艺、版画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学习和实践,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不同的艺术
表达方式和技能。

而美育的内容则更注重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通过艺术欣赏、艺术鉴赏等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艺术的内涵和美的意义。

美术教学与美育的关系还体现在教学方法上。

美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
造力,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示范教学、实践操作和批评指导等。

而美育则注重培养学
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艺术欣赏、课堂讨论和艺术创作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和
欣赏能力。

美术教学与美育的关系还体现在课程设置上。

美术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有一定的学时和学分。

而美育则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
美能力,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美育活动进行,例如美术展览、演出、比赛等。

通过这些活
动的开展,可以扩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他们的艺术体验,达到美育的目的。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中牙j 孕 辅 导 2 o 1 5 年 6 月
浅 谈 美 术 教 学 中 的 美育 教 育
@唐 笑愚
美术课 一直被作 为对学 生进行美 育教 育的一个 重要手段 , 从教 以 来, 我 逐 渐 认 识 到 美 术 教 育 的 终 极 目标 一 并 不是 把 学 生 全 部 培 养 成 为 画 家、 艺术家 , 而是为 了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全及审美意识得以提高。 美育 , 在 一 个 人 的 成 长 过 程 中 起 非 常 重 要 的 作 用 。著 名 的 民主 革 命 家、 伟大的教育家 、 思想家和爱国主 义者蔡元 培先生 早在 2 O世纪初 就 已 经 提 出 了“ 美育救国” 的思想 。他在猛 烈抨击 “ 忠君 ” 、 “ 尊孔 ” 的 封 建 主 义教育宗 旨的同时 , 大力呼吁将审美教育 作为陶养 人们感情 , 完善 人格 , 从而改造 国民精神的手段 ; 他认为美 的根 本特性 是普 遍和 超脱 , 既有 普 遍性 以打破人我的成见 , 又有 超脱性 以透 出厉 害的关 系 ; 所 以当重 要关 头有 ‘ 富贵不能淫 , 贫贱不能移 , 威武不 能屈 ’ 的气 概 ; 甚 至有 ‘ 杀身 以成 人’ 而不 ‘ 求 生以害人 ’ 的勇敢 ; 这是完全 不由知识 的计量 , 而 由于感情 的 陶养 , 就是不源于知育 , 而源于美育 。他认为“ 美感和美是 由‘ 现象世界 ’ 进入 ‘ 实体世界 ’ 的津梁 , 美育是人 格完成的必由之路。 ” 一个人 从出生 到 老 的这一成长过程 中, 在他 的衣食 住行 中处处 都离 不开对 美的欣 赏 , 所 以, 从婴儿时就养成 了对美 的识别和 鉴赏能力 , 它也 是儿童 长为成人 , 形 成人生观 , 世界观和价值观 的重要组 成部分 。我们 的教师平时 上课 太 注 重知识 的传授 , 而忽略 了美术课本身 的 目的是提 高学生对美 的鉴赏能力 与人格 的健全 的培养 。而 我们传 统的教 学思 想是局 限在 画的象 与不象 之间 , 评价一 幅作 品只从一 个侧 面展开 或者全 部都是 一种 固定模 式 , 并 把它定为衡量学生学 习好坏 的标 准。这真可说是一 种侵略 与扼 杀 , 这就 失去 了美术欣赏课 的意义 。 美术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 为学生 的健 康成长作 导师 。那么 怎么做 才 能更好地发挥欣赏课在 美术课 中的 审美教 育作用 呢? 以下几点是 本人 的建 议 和 思 考 : 重 视 欣 赏课 。 提 升 欣 赏 课 的 内 涵 欣赏课从小学 到初 中 , 每 册教材 中都安排一 定量 的欣 赏课。上欣 赏 课 一般是 在老 师 的引领下 , 大家 共同分 析作 品或 学生 自己独立查 找 资 料、 了解 相关 背景知识 然后 对作 品进行 全 面分析 , 从中获 得多方 面 的教 育, 包括美育教 育、 思想 教育 和文化教 育 等。可是 很多老 师在 上欣赏 课 时都是 以点 带面或者草草几句话 就了事 , 忽 略了欣赏课在美 术教学 中的 地位 , 都 还只是停留在老师传授学 生被动地 接受的状态 。其 实欣赏课 完 全 可 以上 的很 灵 活很 丰 富 , 我们 应该 让全 体学生 都参 与到这一 活动 中 来 。例如 , 讲 到第三单 元第十二课 《 地域 的永恒 魅力》 的时 候, 我就让 学 生走 出教 室 , 到实际中去参 观和采 访 当地 的当地 的名胜 古迹。如拥有 八 千 多年的云南保 山蒲缥唐子沟 文化遗 址 、 著 名爱 国华 侨梁金 山故居 、 蒲 漂古镇等 。向学 生介绍 其特 点 、 建 筑风 格 、 历史 价值 和社会 价值 。之 后 让学 生各 自发表观点或者谈谈 自己的认识 和想法 , 以及 如何 来加强 对这 些古建筑 的保护和传承 ; 讲到某 位大 师的作 品时 , 先 向学 生介 绍大师 的 生平 ( 故 事) , 提起学生 的兴 趣 , 这样 不知不 觉中学 生已经被 引入到要 讲 的知识点 上 , 让学生在故事 中来 了解 和学 习大师 , 并掌握 其绘 画风格 及 艺术特点 , 比硬性的灌 输效 果要好 。在上 欣赏课 时课 堂往往 比较 活跃 ,

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研究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研究本篇论文主要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问题,提出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如何体现美育的渗透,以及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获得全面的美育教育。

小学美术教学;美育;渗透一、在当今社会,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人才,美育教育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而美术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其在小学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一味地强调技巧性和理论性,忽视其对学生审美意识、情感意识的塑造与促进,就会导致美术教育的异化。

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不仅是必要的,更是必须的。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的必要性小学美术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美育的渗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欣赏美术作品,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及相关美德。

这对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美育的渗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力。

美育是指通过艺术创作和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使人们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引发内心情感和智力上的激发。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实践与感受,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美术作品,从而得到创新的启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其次,美育的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情感素质。

美育是通过美术作品引导人们的情感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可以促使学生能够感悟作品背后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境界。

同时,它也可以塑造学生的文化情感,坚定学生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正确性与稳定性。

三、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体现美育的渗透了解了美育的渗透的必要性,我们必须进行实际操作,使美育能够真正地进入小学美术教学中。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

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美术作品样本,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感性的认识。

以美术教学为载体 有效渗透美育教育

以美术教学为载体 有效渗透美育教育

以美术教学为载体有效渗透美育教育一、美术教学渗透美育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审美情趣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通过美术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了解到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从而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欣赏艺术作品,感受到美的魅力。

2. 培养创造力美术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美术课堂上,学生不仅仅是在模仿老师的作品,更多的是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这种创作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3. 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美术教学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绘画过程需要学生在审美、想象、表达以及技术操作方面进行综合运用。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思考、实践,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1. 关注情感教育美术教学可以通过学生的创作作品来表现他们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从而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成熟。

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和关爱,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到情感的宣泄和表达。

2. 引导学生审美鉴赏3. 促进学生品格的培养美术教学可以渗透品格教育。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观察、认真思考、细心操作,还需要通过排解自己的情感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种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耐心、细心和坚持不懈的毅力,从而促进学生品格的培养。

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美术教学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审美情感体验,引导他们进行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让他们能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1.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2. 引导学生进行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分析3.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性思维在美术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性思维,让他们尝试不同的创作方式和表现手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中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

下面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在审美教育中的教学目标方面,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和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于艺术品的审美感受和情感表达能力。

要让学生了解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培养他们辨别艺术作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水平。

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意识,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为他们今后的艺术发展打下基础。

在审美教育中的教学内容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学生艺术鉴赏技能的培养。

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进行详细解析和解读,让学生搞清楚作品的主题、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

还可以通过观看电影、参观画展等方式,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表达能力,鼓励他们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和情感。

在审美教育中的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可以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讨论、艺术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让学生通过欣赏电子图书、观看艺术视频等方式学习和体验艺术。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画展、参加创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

在审美教育中的评价手段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评价和个性发展。

除了传统的书面考试外,还可以采用口头答辩、课堂展示、作品评选等多种评价形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

要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尊重,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点和风格,给予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和指导。

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评价和个性发展。

论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实施

论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实施

论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美育实施“审美教育”又称美育,它是美术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稿)》认为:“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以培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为目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那么,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美育呢?一、联系生活实际——发现美众所周知,艺术均来自于生活现实。

在日常生活之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现实生活,就能发现现实生活中那些大到周围的建筑物,小到我们穿的衣服、戴的首饰等事物均具有一定的美感。

在平时的美术教学活动中,为了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美,我们应树立“大美术”的教育观念,以宽泛的美育思想对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美育活动进行指导,通过发挥多种美术教育要素、形态和范围的综合作用,从而有机形成美育的总体效应。

例:教学课文中的欣赏画时,可结合插图内容安排学生观看类似的教学录像,讲解类似的话题,让学生明白这些图画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值得留传。

二、有效美术欣赏——感知美1.激发欣赏兴趣在全日制初级美术课本上,第一课往往都是鉴赏课,或者是中外绘画作品欣赏,或者是艺术品欣赏等。

上好这些美术欣赏课,是提高中学生审美情趣的一个重要途径。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美术教学一直停留在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唯一目的的现状上,许多教师淡化了对欣赏课的教学要求,教学时缺乏一定的方法,把欣赏课上成图片介绍课,老师讲学生听,枯燥无味。

老师把图片照着教参一个个介绍完了,学生也就听完了,根本没有学生探究、讨论、表达的条件和环境。

为了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作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等创新教学的方法,变换各种形象的手段,让学生在浓郁的欣赏氛围中激发其兴趣和求知欲,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

在具体欣赏美术作品时,教者应在注重学生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感受美术作品中形象的造型美、色彩的变化与统一美、构图的对称与均衡美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
美术教学中的美育
儿童时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而绘画则与智力有着密切关系,绘画创作可以促进儿童智
力的发展。事实也证明,喜欢美术的孩子,其他学科成绩往往也很好。

“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教学中,首先应启发孩子们认识生活,启发他们去发现美、创造
美,提高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创造以及鉴赏艺术的能力,初步树立良好、正确的审美观
点。如教《温暖的阳光》一课,首先通过幻灯片欣赏印象派大师莫奈、毕沙罗的作品——《日
出印象》、《干草垛》,通过教师形象的描述及色彩冷暖的启发,让学生感受阳光下绚丽多
彩的自然美,以及阳光的生命力,激起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欲望。然后,让
他们怀着这种迫切的心情走入自然,观察太阳及阳光下的景色,把观察到的物体加上个性色
彩,反映到画面上去。他们会惊奇地发现:阳光下的物体都变成了金黄色,太阳的色彩由玫
瑰红—深红—桔红—黄—白而逐渐变化,不知不觉间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记忆、想象、创
造等诸项能力。

在教学中,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由地使用画具,自由地去观察、认识、表现周围的生活
和内心的情感世界。教学手段也应是多方面的,如《秋天的景色》这一课,教学时可以让学
生走进自然界,体会秋的色彩以及丰收的喜悦,也可以通过听音乐《秋》来激发学生,让其
沉醉于秋的美景中,随着自然美的韵律,体会出不同的感受——有的表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色,
有的表现出生命、韵律的线条……

总之,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过程,形式应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在成功的美术教育中
得到的,将是审美艺术的熏陶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