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浅谈我国新能源汽车现状与发展前景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政策的扶持,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分析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市场现状1.政策驱动:中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如购置补贴、免费牌照等,推动了电动汽车的销售增长。
这些政策有效地促进了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可和接受,并带动了整个市场的壮大。
2.销售增长:根据数据统计,中国市场上的电动汽车销量逐年增长。
截至2019年底,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已超过300万辆,销量位居全球前列。
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增长较快,已经成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主力军。
3.产业升级: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催生了一大批电动汽车制造企业和相关供应链企业。
这些企业在电池技术、电动电池充电设施、电动汽车零部件等方面得到了长足进展。
同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系统也逐渐形成,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逐步完善。
二、未来趋势1.技术升级: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其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和安全性等方面都将逐步改善。
电池技术的突破将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的性能,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
2.智能化发展:未来,智能化将成为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使电动汽车具备智能驾驶、智能充电和智能互联网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和驾驶安全。
3.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政府将加大充电桩和相关设施的投入,推动充电网络的建设和完善,解决用户在充电方面的顾虑,进一步促进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
4.新型出行模式:共享出行和电动汽车结合,将成为未来出行的发展趋势。
共享汽车平台在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崛起,未来电动汽车共享平台将会更加普及,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
总而言之,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在政策的扶持下快速发展,并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动汽车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在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本文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一、市场现状1.政策扶持中国政府已经连续多年推行新能源汽车政策,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扶持。
政策方面,中国实行了购置补贴、免征车辆购置税、免费停车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这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销量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末,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连续6年实现了销量的持续增长,其中纯电动车销量达到137万辆,同比增长10.9%。
这一销售数据充分说明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活力和潜力。
3.技术进步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提升,产品性能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拥有了完整的生产制造体系和供应链体系,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也在不断革新,电池性能、续航里程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
二、发展前景1.政策趋势未来,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将会继续加强。
预计,未来国家将持续实行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并且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和市场培育力度。
2.市场需求目前,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也会越来越旺盛。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产品成本逐渐降低,市场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
3.行业竞争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
当前,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已经不断涌入中国市场,这将对中国本土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善也会促使企业的整合、合作与国际化发展。
三、发展策略1.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是智能制造与新能源、新材料、新动力等一系列前沿科技的融合产品。
因此,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应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积极发展核心专利技术,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2.售后服务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服务将会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全球范围内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
在这个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交通工具,正逐渐成为未来出行的主力军。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最大的市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了141万辆,同比增长了8.4%。
这一数据显示出中国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巨大需求。
而在其他国家,尽管销量相对较低,但也在逐步增长。
例如,欧洲各国正在积极推动电动车的普及,特斯拉等厂商在欧洲市场热销。
此外,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在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和推广力度。
其次,我们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是技术创新。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逐渐增加,充电时间逐渐减少,这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同时,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其次是政策支持。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补贴政策、减税政策和限制传统燃油汽车销售的政策,以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这些政策的推动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基础设施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充电桩的建设和智能化管理将有助于解决用户充电难题,提高用户的购买意愿和便利性。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价格问题。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价格相对传统燃油汽车较高,这限制了一部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然而,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规模效应的逐渐显现,相信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将逐渐下降,更多的消费者将能够接受和购买。
其次是能源供应问题。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将对能源供应和电力网络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加强能源计划的制定和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要。
最后,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和维护成本也是一个问题。
由于技术相对较新,维修和维护的成本相对较高,这也影响到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选择。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分析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分析随着环境保护和能源危机的逐渐凸显,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焦点。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1.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电池技术、电动机技术、充电技术等方面的创新使得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续航里程得到显著提升。
2. 政策支持:全球各国纷纷出台鼓励节能环保的政策,提供补贴和优惠政策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同时,国际环保协议的签署以及碳排放量的限制也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3. 消费者需求: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加关注汽车的环保性能。
新能源汽车不仅具有零排放、降噪等环保优势,还能够降低燃油消耗和运营成本,满足消费者对清洁、经济、方便的出行需求。
4. 产业链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研发、生产、销售、充电基础设施等多个环节,随着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相关产业链逐渐完善。
同时,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也在加大投入,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二、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分析1. 市场规模扩大: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已经实现快速增长。
尤其是在欧洲、中国和美国等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激增,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持续扩大。
2. 政府支持政策:各国政府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提供了大量的支持政策,包括购车补贴、免税减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
政策的支持将大大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3. 技术进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不断成熟和创新,包括电池技术的进步、充电技术的提高等方面,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逐渐增加,充电时间逐渐缩短,将提升消费者购买的意愿。
4. 成本下降: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规模的扩大,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逐渐下降。
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的运营成本更低,而且在部分地区充电成本相对较低,将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
《2024年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范文

《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性和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日益凸显,低碳经济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
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成为我国应对能源与环境挑战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从低碳经济的视角,探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背景与意义(一)发展背景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新能源汽车作为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能源压力、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意义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不仅有助于减少传统燃油车的碳排放,还能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升级和优化,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也是我国实现绿色出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
三、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一)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推广。
包括购车补贴、税收减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为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技术进步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充电设施的日益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安全性能和舒适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
同时,智能网联技术的运用也为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市场规模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扩大,销量逐年攀升。
不仅在乘用车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同时在公交车、出租车、物流车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一)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尽管我国充电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充电设施分布不均、建设滞后等问题。
这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
(二)电池技术待突破当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仍难以满足长距离行驶和特殊环境下的需求。
同时,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尚不完善,存在环境风险和资源浪费问题。
(三)市场机制待完善虽然政策支持力度较大,但市场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预测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预测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正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迅猛发展。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和消费者需求的增长使得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本文将重点探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首先,政府的支持政策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购车补贴、免费上牌、免费使用公交车道等,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这些政策的推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上升,市场规模大幅扩大。
其次,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也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不断创新,电池能量密度提高、续航里程延长、充电时间缩短等技术突破,大大提升了车辆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不断降低,使得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
另外,客户需求的增加也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随着环保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尾气排放、能源消耗等环保问题。
新能源汽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未来趋势预测: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未来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首先,技术突破将会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预计新一代电池技术的应用将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使用寿命,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于车辆性能的需求。
其次,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
目前,充电桩的建设仍面临不少问题,包括充电速度、充电点数量不足等。
未来,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充电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快建设充电桩站点,以满足消费者充电需求。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也将不断提升。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将会更加智能化,如自动驾驶、智能导航等功能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品的重要亮点。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消费者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下,正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浅谈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特点及发展环境

浅谈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特点及发展环境一、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特点1. 政策支持力度大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来鼓励和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如购车补贴、免费上牌等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仅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 技术水平逐步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水平逐步提升。
国内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使得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续航里程得到了显著提升。
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500公里以上,充电时间也在不断缩短,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使用体验。
3. 市场需求逐步增长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人们对汽车出行需求的多样化,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逐步增长。
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以及京津冀地区,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产品的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扩大。
4. 产业链逐步完善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相关的配套产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包括电池、充电桩、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整个产业链也在逐步健全,为新能源汽车的产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 政策环境趋向成熟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以鼓励和规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取消了部分地方对新能源汽车的限购政策,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逐步落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环境将进一步趋向成熟。
2. 技术创新成为竞争关键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提高产品性能和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国内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引进和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智能化成为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技术不断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中,为用户提供更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也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大趋势。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问题日益凸显,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汽车制造商的共同选择。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以期对这个行业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展望。
第一部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快速发展阶段的过程。
起初,新能源汽车面临着技术不成熟、高成本、缺乏充电基础设施等问题。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一种可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选择。
首先,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据统计,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20万辆,同比增长14%,占全球汽车市场份额的2.5%。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其销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50%以上。
其次,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突破。
在电池技术方面,磷酸铁锂、磷酸铁钠等新型电池技术的应用,使电池能量密度逐渐提高,续航里程也不断增加。
在充电技术方面,不断完善的充电设施和快速充电技术,有效解决了充电时间长和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
第二部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趋势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未来将进一步发展壮大,具有明显的发展趋势。
首先,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将不断迭代更新,提升电池续航里程、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等方面的能力。
其次,政策环境将继续支持行业发展。
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断增加,各国政府将继续出台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
同时,建立更加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提高充电设施的充电效率,将成为未来政策的重点。
第三,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互联网的结合将推动行业发展。
新能源汽车不仅可以作为消费者的交通工具,还可以作为能源调节和储存的一部分。
未来,新能源汽车将能够主动参与能源互联网的调度和储能工作,实现车联网与能源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结论: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创新,被广泛认为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浅谈我国新能源汽车现状与发展前景
内容提要: 汽车是现代工业文明的象征之一,也是推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环境保护、低碳经济、降低能耗的理念为人们重视,汽车工业因其尾气排放污染环境、高能耗等一系列负效应,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相对传统的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能够有效降低汽车排放废气污染。从环境角度讲,新能源汽车废气排出量比传统汽车可减少92%-98%,从而实现交通能源多元化,保护环境;从能源角度讲,全球石油危机日益严重,汽车工业又是能耗的最大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使用有效解决了交通能源重消耗的问题,实现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并非个新概念,国外汽车公司早在上世纪中期就已经研发了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大国的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更是日益严重,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变得势在必行,本文将就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做出分析。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现状、发展前景 2
在石油能源严重紧缺、节能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 2007年11月,国家出台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首次提出了新能源汽车概念。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 “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未来10年,中央财政将投入上千亿元,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从发展规划、消费补贴、税收政策、科研投入、政府采购、标准制定等方面,构建了一整套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近年来,中国主要城市的持续雾霾使得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国内外的车企们纷纷推出以混合动力、纯电动为主的新能源汽车,政府也出台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新车挂牌的相关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开通绿色通道。那么,新能源汽车能否取代传统燃油汽车,成为人们的主要代步工具呢?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能否支持其在中国的长远发展吗?下面,本文将详细分析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一、新能源汽车的概念、种类及其特点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 1、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是指那些采用传统燃料的,同时配以电动机/发动机来改善低速动力输出和燃油消耗的车型。按照燃料种类的不同,主要又可以分为汽油混3
合动力和柴油混合动力两种。国内市场上,混合动力车辆的主流都是汽油混合动力,而国际市场上柴油混合动力车型发展也很快。 目前中国混合动力汽车主要是由比亚迪生产的“秦”以及概念车“汉”,已经量产的“秦”在中国市场上已经连续三个月销量居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 2、纯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主要采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 2014年4月20日开幕的背景车展上,纯电动汽车吸引了足够多的关注,相关车企也都展出了各自旗下的电动车,主要包括:比亚迪秦EV纯电动汽车,江淮IEV纯电动汽车,北汽绅宝EV纯电动汽车,众泰E20电动汽车,上汽荣威E50纯电动汽车等等。 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是指以氢气、甲醇等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电机驱动的汽车。其电池的能量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而不是经过燃烧,直接变成电能或的。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过程不会产生有害产物,因此燃料电池车辆是无污染汽车,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比内燃机要高2~3倍,因此从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是一种理想的车辆。 4、氢动力汽车 氢动力汽车是一种真正实现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是纯净水,其具有无污染,零排放,储量丰富等优势,因此,氢动力汽车是传统汽车最理想的替代方案。与传统动力汽车相比,氢动力汽车成本至少高出20%。中国长安汽车在2007年完成了中国第一台高效零排放氢内燃机点火,并在2008年北京车展上展出了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氢动力概念跑车“氢程”。 5、燃气汽车 燃气成分单一、纯度较高、能与空气均匀混合并燃烧完全,CO 和微粒的排放量较低,发动机在低温时的启动和运转性能较好。其缺点是其运输性能4
比液体燃料差、发动机的容积效率低、着火延迟较长及动力性有所降低。这类汽车多采用双燃料系统,即一个压缩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系统和一个汽油或柴油燃烧系统,能容易地从一个系统过渡到另一个系统,此种汽车主要用于城市公交汽车。 6、甲醇汽车 用甲醇代替石油燃料的汽车。 7、空气动力汽车 利用空气作为能量载体,使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到30MP以上,然后储存在储气罐中。需要开动汽车时将压缩空气释放出来驱动启动马达行驶。优点是无排放、维护少,缺点是需要电源、空气压力(能量输出)随着行驶里程加长而衰减、高压气体的安全性。 8、飞轮储能汽车 利用飞轮的惯性储能,储存非满负载时发动机的余能以及车辆长大下坡、减速行驶时的能量,反馈到一个发电机上发电,再而驱动或加速飞轮旋转。飞轮使用磁悬浮方式,在70000r/min的高速下旋转。在混合动力汽车上作为辅助,优点是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重量轻储能高、能量进出反应快、维护少寿命长,缺点是成本高、机动车转向会受飞轮陀螺效应的影响。 9、超级电容汽车 超级电容器是利用双电层原理的电容器。在超级电容器的两极板上电荷产生的电场作用下,在电解液与电极间的界面上形成相反的电荷,以平衡电解液的内电场,这种正电荷与负电荷在两个不同相之间的接触面上,以正负电荷之间极短间隙排列在相反的位置上,这个电荷分布层叫做双电层,因此电容量非常大。(2010上海世博会园区世博专线已使用此车)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众多车企均涉及了新能源汽车,本文将从一下几个典型新能源车探索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1、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秦” 5
2013年12月17日正式上市后,比亚迪秦开始进入新能源车市场。在产能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比亚迪秦1月实现销量673台,2月834台,3月877台,第一季度累计达2384台,整体来看销量稳步提升。但实际上,3月秦的订销已达6000台,从这一数据来看,秦的市场潜力还有待进一步释放。上市短短3个多月,秦的销量已达到2384台,这一数据,在目前的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已远远超出了预期。据调查显示,秦搭载独特的双擎双模技术和丰富配置等是吸引车主关注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促成车主购买的主要原因。 比亚迪秦具有“双擎”动力,将高性能大功率驱动电机与1.5TID黄金节能动力总成两种力量相结合。 在混合动力模式下,秦能爆发出479N·m的扭矩,最高时速可达185公里/小时,是前驱最快车型。作为一款混合动力车型,秦的纯电续航里程为70公里,短途用电满足日常上下班代步使用,长途出行可使用混合动力模式。家用220V电源即可给秦充电,4小时即可充满,百公里油耗仅为1.6L。配置上,秦搭载了云服务、遥控驾驶、360°全景影像、12.1英寸超视觉TFT液晶组合仪表、12安全气囊等高端配置,科技感和便利性、舒适性都值得肯定。同时,6年或15万公里的整车质保,以及电芯终身保修等。 2、江淮汽车IEV系列 全新一代爱意为电动车iEV5在北京车展正式亮相,并在年底正式上市销售。与之前4代爱意为电动车不同,iEV5基于江淮全新纯电动乘用车平台(iEV)打造,续航里程提升至200公里。值得一提的是,江淮和悦iEV5电动车还是国内首款完全正向开发的小型5座纯电动轿车。江淮爱意为电动车自2010年推出第一代车型以来,截至目前销量已突破5,300辆,这对国内低迷的纯电动车市场来说已经是不错的销售成绩。 3、上汽荣威 在纯电动车型荣威E50、插电式混动车型荣威550 PLUG-IN成功发布上市后,上汽荣威又携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亮相上汽展台,从而成为全国首个能够同时掌握三大新能源技术的自主品牌车企。据介绍,荣威550 PLUG-IN综合油耗2.3升,峰值扭矩587牛·米,续航里程可以达到500公里。不仅如此,该车的设计和制造工艺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既能让消费者体验到6
新能源车带来的节能环保,又能为消费者留住传统汽车带来的舒适安全和操控乐趣。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不仅实现了新能源车类型的又一次突破,同时它还拥有自身的独特优势。除了“动力蓄电池 氢燃料电池系统”双动力源和实现超长距离整车匀速续驶里程外,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还拥有燃料电池系统功率密度和可靠性及耐久性都得到进一步提升、关键零部件得到优化改型以及氢系统布置和氢管理优化等科技亮点,保证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 2014北京国际车展20日拉开帷幕,全球首发车高达118辆,刷新历届北京车展。其中,新能源首发车多达79辆,占近七成,成为本届车展最大亮点之一。中外车企在本届车展上同台竞技展出新能源汽车最新研发成果,中国品牌车企更是高调宣布其新能源汽车战略,既显现出中外车企未来的发展重点,也表明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良好的市场愿景。 在北京车展上全球首发的118辆车中,中外车企共全球首发了新能源车79辆,成为本届车展最大亮点之一,也展示出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上与跨国车企具有了同台竞技的实力。本届北京车展上全球首发了5款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包括比亚迪唐、纯电腾势、江淮iEV5电动车、帝豪CROSS插电式混合动力概念车和帝豪EC7油电混动车型。比如,比亚迪唐定位是一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的SUV,百公里加速只要4.9秒。比亚迪与戴姆勒公司联手打造的第一款纯电动车DENZA腾势也在本届车展上全球首发,并且今年有望上市销售,该款车已进入《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江淮iEV5电动车是国内首款完全正向开发的小型5座纯电动轿车,计划年内上市,上市后月销售目标为两千台。 在车展上,一汽等中国品牌车企高调发布了新能源车发展战略,凸显了它们未来发展的重心和在国内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先机的决心。虽然在北京车展展出的新能源汽车很多还只是概念车,尚未走下展台进入市场,而且新能源汽车在电池续航能力和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还不太完善,但是本届车展新能源汽车全球首发规模之大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中外车企看好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潜在市场。